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

时间:2019-05-13 06:4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

第一篇: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

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

说到鲁迅,在我的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他的画像:一个精神矍铄的长着一字胡的干瘦老头,长衫加烟卷,还有那双小而炯炯的眼神。从小便开始学习到鲁迅的文章,从小便讨厌他。因为他的文章总是和别人的不同,字句拗口、底色灰暗,虽然那时年幼,有很多地方读不懂,但是总体来说鲁迅让人很不舒服。所以后来凡是遇到鲁迅的文章便推到一边,心里推辞说,读不懂!其实到了现在我也不能说我已经可以读懂他的文章了,不过却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鲁迅的文章好像开始慢慢地像我打开他的大门了。鲁迅的文章从写就到现在已经过了一甲子有余了,时代也早已经变换得让现代人不知所措,可是我发现鲁迅的文章却还是那样的镇定自若地看着世人,鲁迅的文章已经超越时代的言论确实不假。那么是什么样的文章让时空都无能地不能让他速朽呢?想了看了好长时间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这些文章里面有“灵魂”!不仅是当时国人、世人的灵魂,还有鲁迅自己的灵魂也在里面。这样,现在的鲁迅依然振聋发聩的原因就很明了了,也只有灵魂能穿越时空而不朽,更何况是鲁迅这样坚韧的灵魂呢!

然而,鲁迅文章的不朽是鲁迅不愿意看到的。那证明:何时不朽,何时他的呐喊就没有引起广大国民的注意。在他指出病痛的时候是希望引起疗救的作用的,然而时至今日这病痛依然没有完全根除,所以鲁迅“呐喊”这一“偏方”仍然是急救的良药。其实,我想这病痛是很难根除的!是国人的痼疾,甚至是人类的痼疾。倘若这痼疾被根除了,鲁迅的“偏方”可以被当作珍贵文化传承下去,当作精神疫苗。何况这痼疾似乎是在人类有生之年万难破除的,那么鲁迅的愿望可能是要等到天荒地老才能完成,这可能是鲁迅最大的悲哀了!

一、国民的“灵魂” 鲁迅梦见他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上面的刻辞。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观点来分析这个墓碣指代的是一种隐意。沙石的材料而且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这分明是代表了破旧残败的中国。“……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而上面的墓碣文则是祭奠这“颓败坟墓”的祭文。当时救亡与启蒙的思潮开始兴起,鲁迅也参加到其中喝着时代的步伐展开浩歌,希望唤醒国人。尽管有从铁屋中觉醒的少数人,可这狂热的呐喊不免遭来许多冷漠的眼神以及仇敌的尖刀。呐喊之前他就想到过,从呐喊中清醒的几个人会感到死寂的悲哀,会感受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所以心中始终有些不忍。然而当他听到“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破坏这铁屋的希望。”时,他便奋不顾身、毅然决然了,即使他知道会“于狂歌浩热之际中寒”,因为他已经“于天上看见深渊”了。他看见的是民众的深渊,是国人的深渊,是中国的深渊。鲁迅的灵魂就是这样的倔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灵魂的窗户。鲁迅就是想从那“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揭出那些灵魂的麻木与空洞,然后拿开来让他们自己看看自己萎靡的灵魂,最终使他们“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并不是想当救世主,更不想当英雄,只是由于他看到了这些灵魂,看到了这“墓碑”上所刻的碣文,无法“沉静下去”,而不得不发出一声呐喊罢了!

鲁迅文学思想的核心是“立人”,他想改变国民精神,改变国民精神上的愚弱,使他们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的觉醒。因为他真切地看到了那些寂寞的灵魂。“……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他看到了那些灵魂的状态,“游魂”,彷徨无目的的游荡于天地的灵魂,这是当时国人灵魂的真实写照。他们刚刚把一只脚迈出帝王将相的牢笼,就被所谓的革新、新民的时代怪力所撕扯。习惯了被统治的几千年的顺民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冲击,遂变成了寂寞彷徨的“游魂”。鲁迅想做一盏明灯,指引一下,不料,这“游魂”却变成了口有毒牙的“长蛇”,且“不以啮人,自啮其身”。鲁迅哀痛着,并且愤怒不已。看着他们一个个地“自啮其身”且“终以陨颠”,鲁迅感觉受伤了,似乎从心底里生出一种死寂。然而这只是暂时的一瞬,一瞬过后他依然是一个走在前面的斗士。

国民麻木的普遍性,鲁迅是看得透彻了。他想将这死灰燃起生的希望,所以倾尽权利地运笔如椽。可是鲁迅却对人性潜伏在麻木后的意义严重估计不足。他无法理解,国民之麻木是想呼吁一种自我保护和精神平衡的需要(李玉群 《关于鲁迅》)。这是人之常情,而鲁迅怎么能没有想到呢?鲁迅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知道儒家所倡导的思想,也读过老庄的哲学以及其他一些诸子的书,明白他们的道理。但是鲁迅更是一个在无奈之中“学洋务”的人,新的思潮也积极地影响了他的灵魂。所以他知道,人性是没有善恶的。那些麻木的国民之所以麻木的原因早就在鲁迅的脑海之中形成了;所以他知道国民的无奈,那写寂寞彷徨的灵魂的不幸也让他哀痛;所以他才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碣后的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这是僵死的旧中国的征兆,破败死寂的情形犹如当时的中国,显现出一片恐怖的气氛。这种气氛是那些千千万万的死寂的灵魂所制造出来的气场,鲁迅心中惊惧,但是又想极力地查看这样的惨状的原因。于是他看见了“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鲁迅这句话概括出了寂寞麻木灵魂的状态“不显哀乐之状”,这麻木的灵魂自己是不知道自己的悲哀的,只显出一种“蒙蒙如烟”的面相。鲁迅知道了!原来他们需要一声呐喊来唤醒,需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悲哀,了解自己的痛楚。可是……可是这对于鲁迅来说是不忍的,对于那些灵魂来说是苦痛的。鲁迅的呐喊声将会唤起那些灵魂来亲自目睹自己的苦痛,他不忍心。可是这样的呐喊又是必须的,这样的苦痛对于那些灵魂来说也是必须的。假使有人受了伤,伤痛处已经发炎流脓,想治愈这伤痛就必须忍痛将脓疮清除才能痊愈。所以这样的经历是必须的,所以鲁迅呐喊了!

二、鲁迅的“灵魂”

鲁迅在剖析国民的灵魂的同时对自己也进行了可以说是残忍的剖析。国民的愚弱是几千年的痼疾,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消除的。鲁迅同样也属于国人的行列,他们身上所有的愚弱与阴暗面在鲁迅的身上同样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鲁迅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几千年的文化痼疾也同样对他有所影响,这是一种文化的遗传现象,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的现象,所以鲁迅也是避免不了的。不同的是鲁迅和其他一些勇于睁眼看世界的人一样,能够发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不谐。可是鲁迅与其他那些所谓的先进的一群人又有不同,那就是鲁迅“敢于面对血淋淋的事实”。难道说,就没有其他人“敢于面对血淋淋的事实”吗?当然不是只有鲁迅一人。敢于这样做的有很多人,但是他们只是能够在自己的眼中看见那些事实,给予一些无关痛痒的回答而已,在他们内心里还是在回避着什么东西的。那是什么东西呢?比如政府的威压,比如朋友的情面,比如做人的一些没有什么道理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回避他们自己身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国民病”灵魂。而鲁迅则不然,他是真正对得起“敢于面对血淋淋的事实”这句话的人。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自己的拷问是如何地惨烈。“抉心自食,欲知本味”有哪一个可以做到自食其身的?有,那些麻木灵魂驱使下的行尸走肉就可以。确实是,我想鲁迅也是从他们身上得到了这样的勇气来“抉心自食”的。但是他的“自食”是为了那些麻木者不再麻木而为的,是一个医者试毒的做法。欲医人者,必先明病者之毒。欲明病者之毒,必亲试之。而鲁迅采取的是最直接而且是最有效的方法。他将自己的灵魂揪出来进行严加的拷打,将自己心灵当中最阴暗、晦暗、不忍触目的地方拿出来审视,这并不是出于自虐的心理需要,而是怀着一颗慈悲之心以身探险。这样的行为必然会给自己带来酷烈的创痛,但是,就像擦拭脓疮一样,疼到极端便会松懈一番,暂且饶过自己。这样的话,还不算最彻底。鲁迅问道:“本味何能知?”于是“痛定之后,徐徐食之。”这是一个揭伤疤的过程,但更是一个疗救的过程。鲁迅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还是忍住了!并且“徐徐食之”来增加这样的痛楚来警醒自己:这样的苦痛于自己已经是难于忍受了,况且国人呢?那些麻木的灵魂,比起自己来讲又该如何深入呢?等发现“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呢?鲁迅拷问的是自己的灵魂。陈旧的灵魂本味已失,那么本味又怎样才能知道呢?鲁迅知道灵魂刚刚诞生的时候是常性的灵魂,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是后天由于环境的影响才有了善恶等附加属性的,而当时的国民更多的是受文化遗传的影响较多。那么本味又从哪里去寻呢?鲁迅在惊惧当中思考着这个问题,可时代的环境不容许给他过多的考虑的时间,“……答我。否则,离开!……”这是一个急切要解决的问题,容不得有许多的时间去考虑,可是这个问题对于哪一个思想高深的哲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这时的鲁迅意绪迷乱,情感困惑,灵魂处于挣扎的边缘。

可是正当“我”要离开时,“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其实鲁迅知道答案,可以回答。只是在这时的情感困惑让他挣扎于灵魂之中,不知到底该答还是不该答。因为这答案是更加残酷和惨烈的,鲁迅灵魂自身也做了相当的挣扎。用佛洛依德的哲学来看鲁迅的话,如果说鲁迅的思想挣扎属于意识的范畴,那么文中那坐起来的死尸便是鲁迅的潜意识的灵魂。他们之间的矛盾对立使鲁迅意绪迷乱,情感困惑,且处于挣扎状态。最后是这潜意识的灵魂战胜了意识的灵魂,“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可见鲁迅的灵魂是充满大爱的。鲁”迅的灵魂说出了他自己的最终希望。什么希望呢?鲁迅将呐喊,将呐喊到底,直至成尘之时,不计后果地呐喊出时代最强音,以唤醒那些麻木寂寞的灵魂,这便是鲁迅所找寻到的最佳的答案。因为这样的话,时代将会因为他的呐喊而发出许多的哀号,将会招来更多的尖刀、利刃指向于他,所以这答案是更加残酷和惨烈的。同时希望也存于这答案当中,如果这呐喊收到了疗救的作用,且将这文化遗传痼疾完全祛除于国民灵魂之外,那么鲁迅成尘后便可以含笑九泉。他情愿他的灵魂烟消于历史之中不再回还,也不想看到这文化遗传一代代地存于国民灵魂之中。这便是他最终的希望!“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这正是鲁迅为何疾走的原因,他要远离这病态的灵魂,急于奔走于呐喊,他想使这灵魂有不再充当疗救作用的良药的希望!不过,即使真的有一天我们不再用到鲁迅的这剂良药了,我想我们也不应该将他忘却于历史长河当中的,因为“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这样的灵魂应该让他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三、粗暴、残忍地“写灵魂”

鲁迅的脾气很倔,从我的有限的作品解读和了解他的平生事迹来看,他的性子里有一种决绝,一旦做定什么事情便是坚持到底,非做出点名堂不可来。以至于在他笔下的灵魂都被他以粗暴、残忍的直接手段剖析开来。他觉得这样的写法真实,能够引起人们的警醒,从中看到自己灵魂的不堪与麻木之后的苦痛。这样的粗暴和残忍不仅仅是对国民的灵魂的,对自己的灵魂,鲁迅也是如此。另外他

第二篇:从《伤逝》看鲁迅爱情观

《伤逝》读后感—鲁迅文学背后的爱情观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这在文中多处提到,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在决定着他们只有分离才能开辟新的道路时,他又意识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丝不舍,其实,他早预到子君没有了他,只有死。因为子君“她自始自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就算这样,涓生还是因为早晨的时间多,而计划在闲谈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个隐形的坏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腾过的“所谓不虚伪的真话”对子君说了出来,而子君听后“她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涓生這才意识到当初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恐怕是错误了,因为子君“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这个时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时才感到存在的可贵,这句话便是真理了。

再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如此经典的场面在21世纪已经视为珍宝,更何况在那个世俗的年代。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诵。”。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其实我也不怀疑那个场面的真实,只是很明显,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可恨的是,这个时候涓生并没有显示出在分手时“所谓真话”的勇气,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种“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那么他当时更应该对子君讲出他的心态,似乎在后来的描述中,他的各种对子君不满情绪他都有所隐瞒,当然除了分手那一次来了个真实的。如果在当时寻住所的路上,他也来个真实的表白,或许会让子君明悟一些,或许将不会有后面的草率同居,更不会淹没子君死的悲剧。因为当时境态的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子君的爱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执着,她的眼里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爱情。

于是,他们的爱情走向在开始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子君是義無反顾的,从他们最初交际半年时的对话,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我是我自已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直到面对涓生热烈地追求,她果断地舍弃家人,将整个社会抛在身后,毅然地跟着涓生。这是一种对社会的背叛,是不符合大众化的,是当时那个时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却坚强地选择了那样没有退路的爱,其中的勇改和无谓又岂是你我能体会的?但涓生最后却用“所谓的真话”把她推向地狱,虽然文中没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当初他们同居时,她的叔子已经不认她做侄女,可见家庭反对之强烈。那么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订终身、未婚同居,这诸多罪状,还不够她死一百回吗?这便是涓生悔悟时说的“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

了”,这重担也便真的“压”死了子君,毁灭了涓生赎罪的机会,完全破灭了他们的爱情。从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负责任,自私阴暗,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的一惯写法,不同的是,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点的阴暗面。

继续进入他们的同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涓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的心理描写中,文中用了一个情态副词“渐渐”,写出了时间的流动性,这里似乎也暗喻着涓生的爱情观随着时间而变化着,也意味着激情过后浪漫不再的趋向必然。于是,在锅碗瓢盆的真实生活中,涓生不满子君“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样的生活似乎与涓生想象的全然不同,其实就現實来说,这只是婚姻的必然,是家庭生活的前提,可见涓生同居之前并没有细想过,只是更加突出他的草率和冲动以及不负责任。而子君本身也甚至为着“和那小官太太的暗斗”而不乐。环境總是會改变著一个人,在那个时代的妇女终是不能完全独立出来,之所以在今天的社会中,也依然適合那些不满“全职太太”,認為老婆被家居生活熏得“庸俗不堪”的男人们的真实写照。为什么现代女性总是要走出家庭,要走入社会,是否她们都曾猜透过子君的悲剧起源呢?人原本是一个个体,即使你是多么地爱对方,你也不能将自身溶纳入爱人的骨髓,只有爱的不失去自我,你才能应付不变中的万变,才不会走入象子君一樣,一旦失去爱情就失去自已的可怜境地。

在涓生失业的心态變化里,他因为子君频频催他吃饭,而“在坐中给她一点怒色”,而委婉地經過說教讓她明白之后,却又因不定时吃饭,菜冷而苦恼,甚至想着“自觉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读到这里,我有些为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为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已。在我看来,子君爱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烦碎依然是那么可爱,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溫婉地表現出“可是没有说”。反倒是涓生自已以为子君“大约很不高兴吧”,涓生因为失业环境的改变,因为生活的节拮据,而自以为是地猜想着子君的变化,这在后面的日子突出地更为明显。“我终于从她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认识似乎只是浅薄了起来”。这里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这也便是他亲手毁灭的过程,因为他没有战胜他自已。

以至于后来,只有逃出家门,“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而这天堂原来也只是为着“装着两个铁火炉”,并非为了看书的高尚。更说他出走的心态,“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哪里去呢?”这又一次体现了他的自私,他在回到家中“领略冰冷的颜色”,在意识到子君“很带些恐怖的神色”时。难道他没有想过,他的出走只会让子君更为痛苦,而他尚且可以去找“天堂”,那麼他的子君呢,那个抛弃一切跟他走的女人呢?她又往哪里去呢?深爱着涓生的子君面对男人的变化,依然温顺地守着那个家,“近来也间或遇到温暖的神情,但这却反而增加我的苦痛”,凭着子君对涓生的爱,这小小苦痛变化又怎能逃过她的眼睛,于是“已经引起她的忧疑来”。

这一长段有许多涓生的心理描写,雙方一直按照心里的猜测来对待对方,看似温情,你为我想着,我为你想着。其实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无论涓生心理活动是多么矛盾、挣扎、无奈,但他却一直未向子君交流过,他们已经缺乏了最重要的关系──勾通。以至于后来涓生考慮著“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而且认为子君“她应该决然舍去”。在这里他又是用了“认为”二字,他一向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了他的立场,仍是自以为是地代着子君去“安排”与她分手后的生活。“......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但这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而結果的事實卻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怜的子君面对这变故的到来,也“只有沉默”,我想在这個時候,以子君的聪明,她已经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离开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选择了沉默,以惯有的温顺成全了涓生的“伟大”,尽管她“瞬间便又苏生......在饥渴中寻找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她“寻求”着却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为她一方面想着曾經与涓生的恩爱,似乎还幻想着会有转变的奇迹;另一方面却对涓生的绝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视这残酷的真实。令到涓生在最后时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这里,涓生似乎还存着一些良知,最后卻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给挤兑了。

而子君在默然中成全了涓生翅子的扇动,离开了。涓生却只沉浸在“我预感到这新生面便要来到了”,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和諷刺啊,一個是死,另一個卻是新生。涓生这种近乎轻松的心态,令到我认为他后来对子君死的忏悔都含着虚伪的成份。再则,在子君活着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子君的死。而当有人告诉他子君确实死了时,他却惊得没有话,还不自觉地问是否是真的?可见子君离开他后,他并没有真正为她的处境为她对他的全部的爱分析过。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这篇读后感写得特别慢,写着写着总是会停下来出神地体会一下他们的意境。我在个人感情里似乎偏向着子君,更多的是在遣责着涓生,我脑子里一直闪现著最近一部电视剧的题目《与爱同生》。而子君在她离开人世的那一瞬间,是否也念过这个词呢?与爱同生!多么富有震憾力的坚强。

而涓生的爱情用现代化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如此看来,在今天这个社会似乎也无可厚非呢?

但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

第三篇:从《铸剑》看鲁迅

《铸剑》是收在《故事新编》中的一篇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问世后,鲁迅在给友人的信中也一再说:《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鲁迅书信集》第941页)《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确是写得较为认真。(《鲁迅书信集》第1246页)所谓“塞责”、“油滑”,当然是自谦之词,但对《铸剑》特别喜爱,却是溢于言表的。这当然绝非无因,《铸剑》的确是鲁迅交织着自己半生的爱恨、凝聚着自己的全部血泪写成的。

鲁迅一生最反对两个东西,一个是锦衣玉食、残民以逞的反动统治者,一个便是卑躬屈膝、低眉顺眼的奴才主义。即使在自己的《遗嘱》中,他仍这样教导自己的家人:“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且介亭杂文末编?死》)鲁迅看不起那一套忍辱求全的折中调和。看不到这一点,不足以语鲁迅;看不到这一点,也不足以谈《铸剑》。

众所周知,《铸剑》根据的是《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所载的“三王冢”的故事。这则故事本来就充满了向反动统治者的复仇主义精神。试想:楚王命名铸剑师干将为之铸宝剑,剑成,不仅不赏,反将干将杀头,这是何等残暴!对这样的暴君能不报复、能不惩罚吗?干将的遗腹子赤鼻果然在“客”帮助下,用父亲遗下的雄剑和自己的头颅杀死了楚王,报了深仇大恨。这则复仇故事,本来就大义凛然;到了鲁迅笔下,就更加生动感人了。

《铸剑》为何写得这样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如前所说,这就不仅有赖于鲁迅对之题材的熟稔,而更得力于他的半生血火交织的斗争经历了。在回顾自己的半生经历时,他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自选集?自序》)怀疑什么?怀疑的就是那些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他们假借革命的名义,杀害了多少无辜而天真的革命者。他深切地感到:“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坟?娜拉走后怎样》)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秋瑾的被杀、袁世凯的大杀“革命党人”、“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直至1926年“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血泊中……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反抗的、复仇的怒火。《铸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它是鲁迅革命的复仇主义的艺术结晶。值得注意的是,初稿1926年10月写成后,他没有马上拿去发表。1927年初带到广州后,他还在考虑,还在打磨。直到1927年4月3日,他才正式定稿、寄出发表了。自然,这篇小说也就表现了他到广州之后的新的观察、新的体验。而当时的广州,“红中夹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已经日益表面化。“山雨欲来风满楼”,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四一二”、“四一五”大屠杀已经在酝酿中了。3月20日的广州“中山舰事件”,舰长、共产党人李云龙的被杀害,正是这场大屠杀的信号和前奏。具有高度革命警觉性的鲁迅,更有把握地修改、定稿了他的《铸剑》,一篇优秀的历史小说便这样诞生了。

第四篇:从鲁迅的弃医从文谈起

双百人物伴我成长征文

从鲁迅的弃医从文谈起

东台市实验小学614班杨令羽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他早年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青年时代,他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仁地看同胞被害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震动,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作武器战斗一生,献身于唤醒沉睡中国民众的革命文艺运动。

掩卷而思,我感慨万千。试想,如果鲁迅没有弃医从文,以他的智慧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肯定是我国医学界的一名精英。但请试问:一名医学界的精英与一名拯救国人灵魂的‚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二者相比,孰轻孰重,应该不言而喻。我佩服鲁迅,佩服他的审时度势,佩服他及时修正了自己人生方向的胆略和气魄。

谈起鲁迅的弃医从文,我不禁想起了煮酒论英雄的刘备。刘备原先不过是一个卖草鞋的,如果不是他在乱世中弃商从军,怎么能发展到后来‚北抗曹操,南和孙权‛,终成三国鼎立,成就了千秋大业,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仁君呢?!

谈起鲁迅的弃医从文,我不禁想起了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如果夏洛蒂一直在写诗的文学道路上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说 1

不定还是英国北部一个名不经传的农妇。幸亏她改变思路,将创作着眼点转到小说上来,以罕见的精神毅力孜孜不倦地写作着,终于写成《简〃爱》这一世界名著。

谈起鲁迅的弃医从文,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在学习中经历的一件小事:‚即使‛与‚既然‛以前我老是误写成‚既使‛与‚即然‛。一次、两次、三次!在同样的地点以同样的姿势跌了同样的跟头,老妈终于脑羞成怒,我也羞愧难当,自愿罚写50遍。立竿见影,数月之内没有发生类似错误。可好景不长,数月后,我又‚间歇性失忆‛,又洋洋洒洒地写出了‚既使‛。老妈见了哭笑不得,只见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儿子,我教你一个方法,你看‘即使’的‘即’右边是个硬耳朵吧,‘使’的谐音是‘屎’吧,当你写‘即使’的时候就想到耳屎,‘即使’和‘既然’就不会写错了。‛事实证明,妈妈的形象记忆法让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感谢老妈及时改变思路,转换方法,让我牢固记忆。

鲁迅的弃医从文,让我想到做事持之以恒的前提,必须要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否则,就会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令世人贻笑大方。在人生的道路上,适时换个角度,改变一下方向,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去努力拼搏,一定会描绘出美丽多彩的人生画卷。

指导老师:徐振海

2010年9月18日

第五篇: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乡土情结

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乡土情结

2010级汉教三班田多伟

201016031109 《朝花夕拾》是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的回忆性的散文结集,总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发表于《莽原》的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鲁迅在广州加以修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为《朝花夕拾》。单从名字看,《旧事重提》一个“旧”字,突出了事情的性质:即过去的事,一个“重”字,表现了一个回忆的过程。《朝花夕拾》从字面意思来讲,朝夕相对,就是晚上俯拾早上的花,稍微扩展一下,应该是后者抱着一个审视的态度回味前者的过程,有种淡淡的劫后余生的感怀抑或是觉今是而昨非的顿悟。从题目来讲,隐约折射出鲁迅一种乡土情怀。况且鲁迅在《小引》时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总要无聊了罢,有时竟连回忆都没有。”以及“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回忆起儿时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菱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人是故乡亲,物是故乡美。人、物、事纽带着思念和回忆。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骨子里都有一种乡土情结,这或许与中国人的传统有关。中国人信奉祖宗,提倡落叶归根。每当身处他乡孤独无依或是遇到重大节日时,乡土、亲人便悄然而至在脑海中,并且越来越浓。到晚年时,总会想到故乡的大地上走走,埋在故乡,哪怕是骨灰也要洒在故乡的大地上以免于漂泊,以便于在另一个世界里团聚。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无一不凸显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审视它。

第一,少年顽童的调皮心态。童年时期是一个人的记忆的萌动期,人往往在回忆的时候会从它开始。在《狗.猫.鼠》中,鲁迅等待着自己的隐鼠出现,然而最终没有出现,长妈妈说隐鼠昨天被猫吃去了,愤怒与悲哀之后,决定与猫为敌。心中充满了报仇的恶念,刻画出了一个小孩子那种绝对主义,那种小孩子气的性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当得知隐鼠是阿长是弄死的后,直呼其名,并怀恨在心,然而,她又有可爱的一面,对他很好,所以说当时鲁迅内心是苦涩的、矛盾的,但是当她买回鲁迅梦寐以求的《山海经》时,一切小情绪都仿佛不存在了,并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后来又表现了一种深深地爱,希望仁慈的地母能够让她安息。在《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中,作者童心荡漾,在那儿无忧无虑,雪地捕鸟,桌上刻“早”字,读书时和老师玩着捉迷藏,这些都在鲁迅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鲁迅在北京和厦门两地奔波,回忆故乡绍兴,追忆儿时之乐,是一种牵挂的相思。假使鲁迅在浙江作文,我想是绝对不会有这么深情厚意的。

第二,中年斗士的童化心理。鲁迅作为文化界的战士,不断争斗,然而,鲁迅毕竟是一个普通人,力量有限,鲁迅也说自己“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管年龄大小,总会时不时透出一些带有童心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人本身始终都

保持着一颗未泯的童心。鲁迅在不惑之年,感叹人生,可以说是用暂时的儿童心来获取心灵的相对的一时平静。其次,鲁迅在战斗,但是感受着孤独,因为对立者过于庞大,《屈原列传》里面讲到:“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鲁迅是硬性者,也是感性者。当在遭遇重重困难时,虽然不至于倒下,但是未尝不希望得到一丝援助。孤独无依的倾泻对象往往就是故乡与家。在《无常》中,虽然在末尾提到“鬼神之事,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但是谈到鬼时,说一切鬼众,也就是无常有点人情,“如果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鲁迅在借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在深切的思念下夹杂着一丝淡淡地鬼神渴望,这或许就是潜意识里面的一丝旧传统在作怪吧!但也许就这样,也依然是一种乡间的古风在闪烁。

第三,大众人类的普通情怀。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同时,百善孝为先的理念贯穿着每一个中国人。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提到:“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还有,在《父亲的病》中,当面对父亲痛苦的喘息时,竟会突然冒出“还是快一点喘完了吧”的想法,这想法是正当而又不应该的,因为作者深深爱着父亲,所以说作者说:“即使现在,我也这样想”。鲁迅为人父,写这篇文章时是转换对象,站在双重的角色的。由此这种思念之情更是浓上加浓,心里也在衡量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想到也算孝顺,内心多了一点安慰,少了一点愧疚。其次,在日本留学时,当在藤野先生的考试中刚好及格,却被怀疑是因为泄题所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与他们疑惑。”还有,在枪毙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居然在喝彩,这深深刺痛了鲁迅,可笑又可气,真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时鲁迅是委屈的,但是鲁迅并没有抱着一个独善其身的态度去消沉,毅然弃医从文,这是家族衰败,国运沧桑的催化结果。

《朝花夕拾》里面的十篇文章,是一个回忆的影子,也是一个引子。作者通过里面具体的人物事勾勒出热爱自由向往童真童趣的画面,在外倍感压抑的场景,寄托着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是作者在寻找生命之根以及文化之根,同时面对历史进程也发出了深沉的叹息。鲁迅是一个多情的人,也是一个重情的人。在文章中,表达着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有着对下层人民的愚昧的叹息、同情,更重要的是这种情不断升华最终与家国命运相结合,令人由衷敬佩,无限思考!

下载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墓碣文》看鲁迅的“写灵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祝福》看鲁迅的现代意义

    从《祝福》看鲁迅的现代意义 作为一个民族性的作家,鲁迅的意义非同寻常。鲁迅去世后。他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书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新中国成立后,鲁迅一度被人们......

    从呐喊看鲁迅的心声(最终5篇)

    从呐喊看鲁迅的心声 ——唤醒民众 摘 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高扬时期。鲁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鲁迅弃医从文[5篇材料]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鲁迅弃医从文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

    从《药》看鲁迅作品的对话艺术(精选)

    从《药》看鲁迅作品中的对话艺术秦皇岛市抚宁县第四中学杨志玲叙述性的文字中,最难写好、最见功夫的要数对话。对话不但要起到叙述事件发展变化、交代线索脉络的作用,还要传达......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思想

    从《阿Q正传》看鲁迅 近一个世纪以来,鲁迅的人格与思想一直在被人们无限地丰富着,而《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也是争议颇多的小......

    从药与祝福看鲁迅的孤独

    从《药》与《祝福》看鲁迅的孤独 高中教材中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和《祝福》,虽然来自不同的小说集,表现的主题也大相径庭,但是透过主人公的遭遇,我们或许都能从中窥见作者深深......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从《哈姆莱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来源:语文网作者:匿名莎士比亚是英国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中最具有世界声誉的大戏剧家和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资产阶级......

    关于鲁迅为国弃医从文的故事

    关于鲁迅为国弃医从文的故事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