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5篇

时间:2020-06-02 15:0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

第一篇:《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

《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精选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1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除了有明君,更有像商鞅、范睢、张仪、吕不韦、李斯、郑国、白起、王翦、章邯、蒙恬等能臣武将的辅佐。而在秦孝公即位初,是秦国处于非常困难时期,秦孝公为图秦国能够像秦穆公时期一样与其它诸侯国并列争雄,向天下发布了秦国的求贤令,吸引了不少山东士子前往秦国面试。他对士子们说依六国惯例,士达则任职。

然秦国与列国素来少往,山东士子对秦国知之不详,难确职掌,请各位持国府令牌,遍访秦国三月,后出治秦之策,后确认职掌,他让士子们下基层,然后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再制定自己的策略,然后再确定岗位。

《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2

秦孝公即位之时,秦国面临亡国之患,如何生存下去,如何由弱变强成了秦孝公面临的最大问题。走父辈的老路亡国无疑,不走老路,只有求变。所以秦孝公发求贤诏以明志,借周国之财以招贤。举国委任,析心刨肝以用才。正是这种痛彻骨髓的忧患意识和坚持变法的坚定决心才成就了秦国,成就了商鞅。

国家之争,企业之争,就是人才之争,由古到今,得人才者得天下。如果秦孝公只看见商鞅从卫国到了魏国,又从魏国到了秦国,心存芥蒂,弃而不用;又或者经过询问得知商鞅只做过中庶子而不敢用,何来后来的强秦。所以,作为一个开明的领导,应该唯才是举,而不是论资历,论职位。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才,兴国兴企。

《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3

这是筛选优秀人才的好办法,第一,可以测试人才的态度;第二,可以筛掉急功近利和无学慵才;第三,让员工适应人文环境,让未来的优秀骨干更加了解基层。在许多入秦士子们眼里,来到这穷乡僻壤已经自感降尊纡贵,内心期盼着来到秦国便能立即做个高官,没想到这位国君非但不立即任官授爵,竟然还要他们在这穷乡僻壤呆上三个月,因此,许多士子都纷纷离去。

但秦孝公对这些士子们并无半点指责,还给每人送了黄金资助前往他国。此举不但使留下来的士子们更加敬佩这位国君,还让离去的士子们给秦国散布好口碑,以使秦国更加凝聚人才。

第二篇:《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1

今天,我读完了一套孙皓辉的《大秦帝国》,看完之后,可谓感触良多。

这部书主要讲了战国初期(公元前586年),秦献公在一次作战中不幸中箭身亡,嫡次子嬴渠梁继位,自此之后秦国不断壮大,最后统一全国至公元前2秦子婴投降之间的种种故事,机智善辩的苏秦、张仪,一心为水的李冰,郑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蒙恬了。他年少时便极其聪明,在未加冠的时候便已经做过嬴政当初王子选拔的主考官了,他还十分好工事,12弦的特制秦筝,普通毛笔远远不及的蒙恬大管,仅用石料却冬暖夏凉的冰火墙。这些都是出自蒙恬之手。他能文能武,既曾出兵过匈奴,修建万里长城,同时又曾多次在国家大略方针上提出自己的主见并被采纳,例如废除《逐客令》后追回离开的官员的一部方略便是他想出来的。他还十分的忠诚,一心为国,在赵高李斯私自更改秦始皇嬴政的遗诏后,他仍旧冷静判断,为了国家不惜反抗招数,最后反抗自杀。一代英雄,竟被奸臣迫害得如此下场。

读了这部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有容纳他人的宽广胸怀,有了这种胸怀,我们才能成功。秦孝公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宽广的胸怀,广发求贤令,即使有学士批评秦国各种不好也是一笑了之,最后令人折而当时的太子右傅公孙贾则因一朝脸上刻字,而终生怀恨在心,不断报复商鞅,最后被斩身亡。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齐湣王不听谏言一意孤行最后亡国被千刀万剐,秦惠文王广招贤才使秦国成为战国最强等等,这些事例无不点明了宽广胸怀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沉迷于书山学海,以乐为舟,感受书中独特的魅力。

《大秦帝国》读后感2

其实为什么中国有些历史会广为人知,有些历史虽然经典却知之甚少。我个人觉得原因就在于是否有些民间通俗的演义,比如小说、戏曲、快板说唱等等。可以说中国最为人所孰知的历史莫过于《三国演义》、《水浒》、《隋唐英雄传》。

《大秦帝国》则是直到现代才被写出来的小说集,用六部书描写了秦国的崛起—发展—统一—灭亡。几近完美的诠释了战国时代的恋爱、理想、政治的变化、百家的争鸣,展现出254年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切一切,如果说《三国》是先驱者,那么《大秦》则肯定是后继者。

虽说小说中有一些不实的描写,比如秦国的铁甲兵团和骑兵,这些在当时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小说的最后以完整的一个章节来介绍为什么大秦会是最后的赢家,而后汉王朝为什么可以在中国的历史上达到巅峰,并将我们这个民族命名为汉。可以说是整篇小说最大的亮点所在。也是我认为《大秦》远超《三国》的原因,《三国》从来没有归纳为什么晋最后可以一统中华,而《大秦》则将一切归纳为一个字:法。

可以说整部小说都是以变法为主线来说明大秦为什么可以一统中华,也是为什么最后自取灭亡的。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再也没有吸取六国的人才,反而制造了著名的'焚书坑儒,又在最后将遗旨交与赵高,自己一统天下后到处游玩,不顾民生修建长城和阿房宫,这些其实都是无法可依的。我觉得读完这本小说得到的启示远比看一遍贾生的《过秦论》有用的多。

《大秦》对于我们现代已经十分的遥远了,但是这是中国最早的法治,虽然有点野蛮和残忍。但是却为所有人树立了一个标准,无视了出生的身份。这是儒家的“礼”所无法做到的。《大秦帝国》值得我们所有的人一读。

《大秦帝国》读后感3

记得有人提出过一个疑问: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最后一统天下的还会是大秦吗?我认为还是会的,因为虎狼秦师之所以能东出函谷关平定天下,靠的不仅仅是贤君良臣名将,更靠他高效的政体与灵活的社会阶层,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正是商鞅,强秦之“强”正源自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从孝公始,到秦始皇嬴政,秦国经历了七代君主,前后约130年,但商鞅定下的一些律令从未改变,不管是后来的吕不韦,还是中期的范雎,还是张仪,都未尝试修改,后来的《秦律》也是在这个变法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累积而成的,可以说没有秦始皇,秦国还是会统一天下,而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就不一定能问鼎中原了。

本人不太懂政治,只爱看些历史小说,前段时间读了孙浩辉先生所著的《大秦帝国:黑色裂变》,虽然小说不同于史实,但还是比较真实得还原了商鞅变法这一时期的秦国政治生态,波诡云谲的邦国外交,勾心斗角的既得利益者,坚韧不拔的`名士,让人身临其境,似乎卷入了两千多年前的这场风云之中。

作者把书名定为黑色裂变,我却觉得称其红色裂变更合适,因为该变法虽然包含着政治,军事,商业,农业很多方面内容,但其中最重要也是争议最大的内容是“轻罪重刑,刑多赏少,一人犯法,连坐治罪”,对百姓来说,是残酷甚至残暴的,是以流血为代价的。商鞅认为,以德治国并无益处,反而会使国民懒惰,使国家贫困,秦风本就剽悍,好勇斗狠,如同驯化暴躁的野马,必须用霹雳手段方见成效,另外,商鞅推崇法家,罢黜儒术,在实施高压政策的同时并没有施教于民,崇尚暴力,未行教化,个人认为有愚民之嫌,这是历史的局限性,再先进的改革都未脱离封建礼制的束缚。

虽然百姓所受的压迫与剥削加重了,但商鞅变法却使秦国真正强国强兵了。“秦起于夷狄”,秦部落一直以来被视为异族,偏居一隅,积贫积弱,完全不被晋、齐、燕等国放在眼里,直到西周故都镐京被围,出师勤王有功才被正儿八经册封为诸侯国,可是东周几百年来仍未甩掉“穷国”的帽子,所谓弱国无外交,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丢城失地,连函谷关都一度失手落入死对头魏国的手里,要不是关中平原易守难攻,国早已不国,多少代老秦人呕心沥血,奈何强国无法,强军无法,找不到康庄大道,何时能一吐胸中恶气?商鞅做到了,他废除井田制,实现土地私有化;推进郡县制,废除分封制;统一度量衡,大力发展商业;更重要的是他打破了固化的社会阶级,贫民子弟军功显赫也能封爵,也能当将军,这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才使秦军有了“虎狼之师”的称号。总而言之,商鞅变法不仅在短期内全方位地提升了秦国的国力,更是为秦国的兴邦富国绘制了蓝图,指明了道路,堪称百年大计。

从古至今,变法伴随的都是既得利益者的倾轧和打击,远有吴起变法,近有戊戌变法,谁人能得善终?商鞅施行的新法无一不在损害贵族阶级利益,抢他们的田,抢他们的隶农,抢他们的爵位,他们就会想着要你的命,我一直有个疑问,商鞅在治罪太子,割掉秦孝公弟弟鼻子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我觉得肯定会有,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如此做,怎么打压保守派的嚣张气焰,变法还怎么推行,这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今人谁还拥有,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气节吧,所以商鞅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在读到他被车裂的时候,我没有感伤,我觉得临刑前的他应该也不会感到后悔和愤怒,自己一生功业已遂,何憾之有,借用王阳明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秦惠文王虽然下令车裂了商鞅,却对他的变法推崇备至,不仅没有废止,反而发扬光大,《商君书》也成为传世名篇,为代代人所称颂。据说,著名的奴隶起义领导者斯巴达克斯死前,他的朋友对他说,“终有一天,罗马会消亡,而你的名字,斯巴达克斯,永远代表着自由”,如果我能玩一次穿越,见到商君,我会对他说:“你的名字,代表改革”。

《大秦帝国》读后感4

《大秦帝国》共有六卷十一册,我刚读完第一册,就不禁要来写写它!

这本书为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在这本书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心胸狭窄的庞涓、忍辱负重的秦王、雄才大略的卫央……

本书在开头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场秦魏之间惊心动魄的争地之战。此战结束后,秦王因身负重伤,临终之时立太子为王,手握兵权的秦王庶子赤心为兄。秦王上任之后,在甘龙等人的帮助下,励精图治,广招贤才,又在景监、秦庶子的帮助下化解了山东六国瓜分大秦的危机,平定了西狄之乱。

而在魏相府之中,一名当时还默默无闻的`中书令正在工作着,他的名字叫卫央,也称商央。而此时的魏相素以识人之能著称,终于发现了卫央的才能,亦知其之才远在己之上。遂向魏王极力举荐,然魏王终日与狐姬取乐,不听其忠言。后魏相于病危临终之时,再次向魏王举荐,魏王不听,魏相急了,又向魏王建议:“陛下若不用他,便杀了他,以绝后患!”魏王却只当他是病危胡言,继续不听。庞涓却知魏相有识人之才,派人去试探卫央,觉其有旷世奇才,遂命其为魏相守墓三年,期满后到他那儿当军务司马。但卫央却不愿再与魏朝中的小人们同流合污。后偶遇白氏女白雪,又得秦王之《招贤令》,即与白雪同至秦。与此同时,秦王恰遇百里溪之后,此老向秦王举荐卫央。此后,秦王与卫央畅谈三日三夜,任其为相。卫央为相,即立威信,南门立木,斩秦三大族之白族,推行新法,却遭墨家误解。秦王只身入关,终为墨子所理解,决定助其大业!

读了这本书,我想也许对我今后的生活有所改变吧。因为我的志愿是投身商业,而商战决不亚于兵战!老板也决不比帝王好当!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领导人应有的才能与品行,如秦王,为民操劳,少有安寝,励精图治,广收贤才,终创盛世!以及谋略如卫央,为取百姓信任,南门立木,斩杀白族,岂不与商战如出一辙?如此种种,令我受益匪浅!亦对此书爱不释手。

读《大秦帝国》才刚开卷,我有更多的期待,我想等我全部读完,一定有非常非常多的惊喜吧!

《大秦帝国》读后感5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除了有明君,更有像商鞅、范睢、张仪、吕不韦、李斯、郑国、白起、王翦、章邯、蒙恬等能臣武将的辅佐。而在秦孝公即位初,是秦国处于非常困难时期,秦孝公为图秦国能够像秦穆公时期一样与其它诸侯国并列争雄,向天下发布了秦国的“求贤令”,吸引了不少山东士子前往秦国“面试”。他对士子们说“依六国惯例,士达则任职。

然秦国与列国素来少往,山东士子对秦国知之不详,难确职掌,请各位持国府令牌,遍访秦国三月,后出治秦之策,后确认职掌”,他让士子们下基层,然后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再制定自己的`策略,然后再确定岗位。

这是筛选优秀人才的好办法,

第一,可以测试人才的态度;

第二,可以筛掉急功近利和无学慵才;

第三,让员工适应人文环境,让未来的优秀骨干更加了解基层。

在许多入秦士子们眼里,来到这穷乡僻壤已经自感降尊纡贵,内心期盼着来到秦国便能立即做个高官,没想到这位国君非但不立即任官授爵,竟然还要他们在这穷乡僻壤呆上三个月,因此,许多士子都纷纷离去。

但秦孝公对这些士子们并无半点指责,还给每人送了黄金资助前往他国。此举不但使留下来的士子们更加敬佩这位国君,还让离去的士子们给秦国散布好口碑,以使秦国更加凝聚人才。

《大秦帝国》读后感6

“变法”一定都是好的吗?“守旧”一定都是坏的吗?“变法”后国家一定会变得富强吗?“不变法”国家必然贫穷落后吗?若细细一想,还真未必。对比中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有其巨大历史进步意义,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并未走向富强。不仅未走向富强,反而比“大清”还不如:国家四分五裂,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有增无简单,中国反而更加积贫积弱,差点就亡国灭种了。就像人做了一次大手术,可能手术之后,人的身体比做手术之前更加虚弱。另外一个反例就是沙特阿拉伯,至今仍然是最落后的封建帝制,沙特却很富裕。

商鞅变法会不会把秦国变得还不如以前“那一套”?事实证明没有。

首先,一方面秦国通过计谋,充分利用其内部矛盾,瓦解了其他几大诸侯国攻打秦国的联盟;另一方面其他诸侯国国君腐化堕落,玩物丧志,奢靡享乐,骄傲自满,重用奸佞,却远“能臣干将”(当然这也跟秦国的离间计有一定关联)。这两方面给秦国创造了二十多年的较为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其次,面商鞅变法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先进的政治体制,解放了当时的生产力,也是符合秦国国情的,获得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拥护:1.商鞅变法废除了农奴制,使得广大奴隶变成了拥有土地的农民,其为了维护其土地和自由民身份,又积极参军报国努力生产,挣得爵位;2.奖励“耕战”,打破了贵族世袭的制度,“无功不授爵”,贵族的后代若无“功”,则不自动继承前辈的爵位,而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战功或积极生产劳动而获得爵位;3.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政令上行下效,没有“小王国”,即使是贵族封也无军权治权,仅仅保留了部分税收分成的权力,“大脑真正控制了全身”;4.基本税率并未提高,国家增收,靠的是扩大生产力,并非苛捐杂税,藏富于民众,使得农民也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而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农民提高生产力;5“开阡陌”和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全国可耕种土地面积,将蛋糕做大......

再次,商鞅变法基本理念就是“依法治国”。立法科学且符合国情易于执行,一旦立法则有法必依,依法必严;反对“滥情”、“滥礼”,就是法律未规定的“情”和“礼”,执法者却根据日常“情”、“礼”去“多赏”则要受刑;反对“畏赏畏罚”,即若可以奖赏,但执法者却不予奖赏,执法者要受刑,反之若可以惩罚,但执法者缺不予惩罚,执法者受刑;还有法律行文通俗易懂,方便施行,要使得普通文化水平低的民众也能清楚的了解国家法律规定,在地方专门设置“释法”职位官吏,专门负责向普通民众宣传解释法规定,若宣传不力或解释错误,则“释法”官吏也受刑;施行“连坐保甲”制度,一人犯法若不揭发则全体受罚,使得民众相互监督,避免了包庇,使得人人“畏”法,反而不犯法。“依法治国”避免了人治和滥情、滥礼,而其中的“重赏重罚”在战时又极大的团结民众,激发其生产力。

另外还有几点也很重要:

1.秦国的“老秦人”拥有共赴国难的凝聚力。“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老秦族本也属于中原农耕文明。一般来说农耕文明以步兵为主,其单兵战斗力是不如以骑兵为主的游牧部落。但秦人在长期与当时的狄夷部落作战下,不仅没被消灭,反而发展出了强劲的`骑兵部队。不仅仅赶走了狄夷骑兵向内地蚕食,还稳稳的将狄夷阻挡在“西北”边界,保卫了中原文明。正是秦人与狄夷作战有功,保卫当时京畿,避免中原地区遭受蛮夷入侵,当时天子封秦部落为诸侯之一。秦人在长期艰苦的环境下,形成了能征善战,坚忍不拔,吃苦耐闹的民族特性,且具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感。“朽木不可雕”,而秦人是一个“可塑之材”,具备了优秀的民族特性,暂时的落后和贫困只需一个“制度契机”,会将其优秀的民族特性转化为无尽的生产力。

2.国君励精图治。

3.商鞅的个人才能。

4.国君与变法派的长期团结一心,未受旧贵族势力的挑拨干扰,使得变法能够长期执行下去,未半途而废。即使商鞅车裂,新任国君上任,也继续推行商鞅变法内容,获得变法派的支持;且又借旧贵族“逼死”商鞅,清除了旧贵族的势力,扫除了进一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阻力。同时借六国上书请杀“商鞅”,获得了对其他诸侯国宣战的口实,这是后话......

从此秦国从“国富兵强”走向了“统一天下”的征途。

《大秦帝国》读后感7

本书让我了解了先秦华夏文化发展了脉络,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本书最后提到,经史本为一体,经,思想观念,史,政治事件。本人愚钝,读到最后,作者点破写作本书的立足点,才恍然大悟。

回想一下之前所读一些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著作,确实有作者所提出的经史分裂的现象。读经,不知历史背景缘由,读史,不知思想背景的.影响。读的扼腕叹息,其实自己已在空中楼阁,并不明所以。本书经史结合,思想文化牵引着历史,历史改造着思想文化,确实有醍醐灌顶之感。

本书其实为家人赠书所得,之前并无阅读之愿望,然略读几页,竟然深深吸引,直至读完,受益颇深。

我看到读本书的读者不多,在此,我极力推荐大家阅读。

《大秦帝国》读后感8

三、战争与名士

战国以前,战争是那么地单纯。也许人类的心思还没有进化到使用诈术的地步。

很简单,完全拼实力。在辽阔的原上,两军各据一方,只待准备就绪,一声令下,两军蹙兮生死决。

于是,他们努力在练兵,努力在装备,努力在人心。无论是孙武还是司马穰且,他们都是那么单纯。

他们以为,打仗,就是这么回事。寻求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

发生了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那场战争的谋略者是孙膑,一个后天的残疾,一个知兵不知人的不世奇才。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那漂亮的一击,让当时的人们惊愕;而后来又一次以少胜多的马陵之战,竟以相同的方式,用心理战的方法,使那个不可一世的魏国上将军、他的老伙伴老仇人,命归黄泉。这场精心策划的战争,让时人惊觉:原来,仗,也可以这么打!原来,得到一个军事人才,可以抵得上一个军队!

于是,诸国就在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积极寻觅作战人才。

战场需要人才,兵家名士便应运而生。战国是兵家名士的天堂,在那里,打仗,是多么寻常的一件事儿,他们便有了肆意发挥所长的空间。一个兵家名士的得到与失去,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

念往昔,魏文侯任用吴起,夺得秦河西三百里地,成为战国初年的霸主;而魏惠王错失商鞅致使商鞅入秦,在秦国厉兵秣马,最终以诈术轻松夺回河西之地。战争,在商鞅的手里,仿若成了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他不损兵折将便将那个金镶玉的草包公子耍得团团转。于是,他成功了,秦国成功了。

虽是礼崩乐坏,但时人心中仍有疑惑,那样作战,是否太不厚道?那样作战,是否违背了一个人的做人原则?

兵家说:兵不厌诈。军谶中说:百战百胜,其国必败。胜利,分很多种。在战国之时,作战的过于频繁,倘若次次以国力相拼,倾举国之力,即便百战百胜,国家已是残破不堪。只要以最少的牺牲换来最大的胜利,保得国家基本,个人的区区浮名,又有何计较之处?自身声誉是小,可舍弃道德束缚却能省却本国数以万计的兄弟的性命,何乐而不为?那样,是以最小的投资,做最成功的事。

于是,一场由兵家名士发起,渐渐弥漫中国历史的作战方式的改革便拉开了帷幕。

战国名将都知道了,作战,除非国之危亡,否则,要记得保存实力。他们也都知道了,只要能取得胜利,坑蒙拐骗,无人会置喙。

保存实力的个中高手当属赵国大将李牧。赵国邻接匈奴,屡受其犯,李牧当任,一代名将并未整装杀去,而是发展边疆贸易,搜集匈奴情报,待得匈奴来袭,闭关不发。如此数年,匈奴虽未被击退,但也未得到便宜。待得时机成熟,他一击便中,使匈奴在数十年中无力再犯。他投入了极少的兵力,既发展了边关经济,又以逸待劳,保存了赵军实力。

而秦将司马错则是以作战奇诡著称于世。变法后的秦国,令中原六国忌惮的,便是在司马错率领下那神出鬼没的黑色铁骑。作为司马穰且的后代,他承袭家学中的精华,吸收当世兵家知识,配以自我的天赋,在惠文公放手治理内政之时,做了多次奇袭。先是悄无声息地攻下巴蜀,接着直取楚国房陵,再折回得到韩国益阳,赵国晋阳……一系列举措,一气呵成,在敌人还没有回过神来之时,他已迅速撤离。他将“兵贵神速”与用兵神秘贯彻得通透,以快制敌,以快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并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神哉!司马错。

作战,不仅仅是狭义的两军对战,外交的战场也是硝烟四起。于是,纵横家横空出世。

论起“兵不厌诈”四个大字,张仪可是首推行业翘楚。齐国**,秦国欲乘机攻齐,但要横越中原,路途遥远,又恐楚国偷袭,为与缔结联盟,张仪蛊惑楚怀王,欲以六百里秦地赠楚,使楚国与齐国断交。昏聩的怀王果然与齐国断交。可六百里秦地倏忽缩水变成六里,怀王大呼上当却已无法挽回破裂的齐楚关系。张仪晃了一招虚实之术,便耍了一个国家。在如今,我们不敢苟同他的做法,但他的确成功了,不是吗?

相仿的策略,在张仪手里便可以玩转一个老牌大国,而在齐湣王手里,却玩得凄凄惨惨,国破家亡。齐湣王自诩天降神才,在六国联军攻秦之际,自率军队,前往攻打各国均馋涎的宋国那块肥肉。他攻打宋国是成功了,但却激怒了其他诸国。肥肉已然到口边,但喉咙被掐住,他却咽不下去,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插着翅膀扑棱棱飞走,并且隐忍多时的老仇家燕国,在此时由乐毅领兵,会同其他各诸侯国,一举攻下惹得天怒人怨齐国。可怜的齐湣王,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单没得利,反而赔上了整个国家。

由此看出,玩弄战术可以,可切莫忘记掂掂斤两,审时度势一番呵!

白起毋庸置疑是一代名将,他的作战计划亦不可谓不高,但是,撇不开“长平之战”阴影的我,无法心平气和地去挖掘他的战术高明之处。

战国之时,战役不知凡几,撇开伤心惨目,有如是焉的“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之感慨,单看战国名将的作战风格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感叹,纵横古今中外,哪里还能找得到如此齐全的战法策略?哪里还能发掘到如此精彩的用兵之道?哪里还能寻得如此人才济济于一堂的胜景?

四、流亡乱世的文化

春秋时期,周室强盛,周公制定礼乐规定,天下莫不遵循。后周室式微,礼崩乐坏,瓦釜金鸣,大雅入王侯,小雅进市井,更无论敛葬仪仗。而战国中期,周室已名存实亡,诸侯公然称王,六国尊王的闹剧刚落幕,齐魏相王又登上舞台……乱世,让一切变了调。

而文化,在乱世之中流亡,可它不同于可怜的李太白,也不同于失意的苏东坡,它的流亡之徒,似乎还挺惬意。

乱世,自由乱世的文化,乱世的文化,自有其发展的方式。并且,在这人才极缺的年代里,芸芸众生,为了生存,为了理想,为了名利,他们历经苦难为它——文化,铺展康庄大道。

1. 楚辞

文化流亡于乱世,它碰上了屈原,成就了不朽的楚辞。

提起战国,我们最先想到的,自是沉了江的屈原,想到了屈原,就想到了他的楚辞。若说楚辞是屈原的一部分,莫若说屈原是楚辞的一部分。屈原,就像一个迷路的小孩,不小心捡到了一件稀世珍宝,于是,荆楚之地便到处吟哦着那令人迷醉的曲子。屈原,便在楚辞的吟哦中缓缓起舞,舞出他的忠、他的义、他的烈、他的忧伤、他的无奈。硝烟、战火,一切都在此处褪色。喜欢楚辞的韵调,它可以是暖暖的,软软的,仿若吴越多情的姑娘,就连忧伤与抱怨,也是那么宛转,它可以在忧愁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它也可以在抱怨中“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它可以是激昂的,奔放的,怒问苍天,难诘神鬼。它可以一问三千里“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万物,阴阳盛衰,无一不包,它也可以撕心裂肺地呐喊“魂兮归来!”……楚辞,在屈原的胸臆发出,变得不朽,而屈原,也因着楚辞不朽。

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亦好辞赋,但他们终其一生没有超越屈原的高峰,后之来者,莫有出其左右。

2.诸子学说

纷扰乱世,文化在其中跌跌撞撞。他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学说。

大家都说,乱世里容不下儒家的“王道”思想,但是,偏偏就在这个不需要儒家插手的时代里,出了孟子,出了荀子。孟子,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代大儒,儒家学说的真正完善者。他四处游说,在绝望中希望着,希望着他的“仁者无敌”,他在劝告着别人莫缘木求鱼,可他,却是真正在缘木求鱼。他不若孔子般温煦,因为在没有儒家立足的世上,他需要以激越、不屈来维护儒家飘摇的局势。他在挣扎着,但却是天下间最高傲的挣扎者:他坚信儒家的至高无上,睥睨百家,他坚信“王道”思想,直指当世的诸侯王。若论当世风采,谁也不能忽视这位在庙堂之上妙词训荐君王的大胆儒士。风沙,马蹄,硝烟,他和他的《孟子》矗立在那交错的时空里,巍峨而又不屈。

一个时期能集一家学说之大成者,有一已是非同凡响,而在这不适合儒家生长的土地上,居然长出了芝兰玉树。荀子,另一位旷世大儒,相较于孟子高傲而又惬意的挣扎,他的命途,却是坎坷流离。但偏偏,他碰上了自己。到如今无人得知他的师承,只知,他在稷下学宫里学成。也许,稷下学宫里驳杂的思想,给了他较孟子更宽阔的知识层面,他与孟子虽同为儒家,但所持观点却不尽相同。他秉持着“人性本恶”之论点,多少有些法家思想含于内,这也是为何一个大儒家,教出了两位法家名士韩非与李斯了。终于有一天,两大儒士在稷下学宫相遇。年过半百而又高傲的孟子,与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的荀子,在关于不朽的话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言辞犀利,使得辗转与君王之间的孟子也无可奈何。一举成名,他成了稷下学宫的祭酒。但命运之神没有那么仁慈。齐湣王即位,他几经辗转于楚地兰陵与稷下学宫之间,最终客死兰陵。如今的我们,仍在诵读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缅怀着这儒家大士。

儒家以德治国不是乱世的治世之典,而法家“以”法治国却成了乱世之中各个君王寻求的富国强兵之道。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使战国初年魏国居首;而吴起在楚国变法,使楚国当时一改靡靡之气。至此,战国之人意识到,变法,是富国图强的有效途径。此后,便是商鞅入秦申不害至韩,各谋变法之道。商鞅重法而申不害尊术,秦韩两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然而申不害的变法未能彻底,本来蓬勃发展的韩国新气象转瞬夭折于战火之中。韩昭侯、申不害同时辞世,韩国变法以失败告终。他的失败,许是说明了,“术”之为本,过于虚幻,君主以手段控制、驾驭臣下而非尊重,非坦诚,毕竟不可为。然而商鞅成功了,那个严峻冷酷的男子,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以凡事据法以行的要求,带出了崭新的、充满朝气的秦国。秦国苏醒了,不再是那个逞凶斗狠,教化不及的蛮夷之族,他们尊法、守法、重法。他总是那么严苛,他那般地理性,那般地淡漠爱着那群不知该如何向他表示感恩的秦人。商鞅成功了,站在了至高至远之地。可,猝不及防地,他的天空一夜之间塌掉了。他被车裂了,那相传最酷烈的刑罚加于最该感恩的人的身上。商鞅走了,那神的化身,留下了他的《商君书》和他苦心经营的未来的秦帝国。当时之世,法家还有一位人物,他没有去实践自己的理论,仅仅钻研着。于是,他躲开了法家名士的必然结局——凄切地死亡。他就是慎到。那个崇尚“势”的稷下学宫名士,他主张权力崇拜意识,主张君主震慑国民。他与他的《慎子》被定格在了那个年代。

战国到了后期,荧惑守心现于太白,秦国大出于天下。与秦毗邻的韩国首当其冲。韩非,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期。他为韩国王族,家国衰微,君王昏聩,不纳谏言,失意的他,来到了稷下学宫。也许,所有的因果,只是为了让他来到这个地方,让他去见两个人,然后,集法家于大成。他投到荀子门下,修习帝王之术。在求学的阶段,他接受了“性恶论”,结识了李斯。结束学业,面对国难当头而君王依旧不以为意,他愤而著书。他成就了《说难》、《孤愤》、《五蠹》等,而它们,却毁了他。他太过于出色,太过于耀眼了,佼佼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秦王的一句赞美,反而成了他的催命符,他被自己一向信赖的师兄李斯陷害下狱,在异国他乡的地牢里,静静地离去了。李斯终是高了庞涓一筹,他成功了,他与他的“老鼠哲学”在秦国站住了脚跟。他跟随着秦始皇,站在了天下的制高点上,俯视苍茫。中国大地迎来了第一次全面的统一,他功不可没。他的成就也是过于辉煌,终也脱不了法家名士的宿命,他被赵高所害。再也无法“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但他仍算是幸运,因为,他躲开了楚人毁去他苦心经营的封建第一帝国的一炬。重法的秦帝国大厦至此崩溃,法家呼风唤雨的日子,谢了幕。

战国之世,欲使国家富强,则离不开法家;而欲使国家扩张,则离不开兵家。战国的烽火,烧出了孙膑。许是应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论调,他的生活,坎坷、艰难。遭同门陷害以致残疾,并被囚于地牢数年。可重见天日的他,身上却没有沾惹半分戾气。他的作战方法,总觉得带着些许艺术气。打小就喜欢读他的故事,田忌赛马的精妙,桂陵之战的迂回,马陵之战的扬眉吐气。他该是完美主义者吧,就连报仇,他也要报得漂亮。杀一个人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折磨他。桂陵之战定是让庞涓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了,而马陵之战就是他给庞涓设下的坟墓,他用最高明的战术——心理战,一步一步达到了他的目的。把心中的积怨放开,他便恢复了那个沉稳、淡薄名利的孙膑。急流勇退,他在名气如日中天时,毫不留恋地走出了世人的视线,隐居山林,做闲云野鹤,安心著书。于是他和他的《孙膑兵法》过得快意、潇洒。可怜世人都无法达到他的境界,商鞅放不下,田忌放不下,他们便走到了幸运的尽头。孙膑知兵不知人,而庞涓,比于孙膑,却是在知兵上逊了太多,而在知人上,也好不到哪里。庞涓乃魏国上将军,不曾闻得他的战术有多精妙,只知,有庞涓,魏国不惧外敌。但也正是这魏国的守护者,在多年前,便已埋下葬送魏国的种子,正是他的不知人。庞涓与孙膑同窗数载,居然无法了解他这位师弟,并不若他般汲汲于名利,他下手狠毒,把孙膑推向了地狱,也把魏国推向了地狱。马陵之战后,老魏国奄奄一息。

到战国后期,争霸日益激烈。名将层出不穷。秦有白起、王龁、蒙骜,赵有赵奢、廉颇、李牧,燕有乐毅。白起南征北战,为秦国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他从士卒做起,一级一级升至名将,如此踏实的做法,令人敬佩,但他同时也是长平之战坑敌20万的刽子手,他的残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赵奢刚正不阿,智勇双全;廉颇忠肝义胆,勇于认错;李牧温和内敛,智计过人;乐毅内外兼修,以仁制敌。战国,兵家的天地,兵家的舞台,滋养了数位名将。

战国主流,法与兵,但由不可忽视的,是活跃在外交舞台的策士们。合纵连横,数千年之后的我们,人所皆知。而发起合纵连横的纵横家们,却背了数千年的骂名。人说,纵横家们一心只向功利看去,无半点忠义、信用在里面。可许是太过于感慨配六国相印的苏秦,或感同于耍弄楚臣的张仪,我竟生不出半丝赞同的意味。

苏秦,洛阳王城的布衣士子,那时的年轻气盛,目光如炬,瞅中了尚未东出的.秦国,他以绝对的自信去游说秦王,但“机不待发《阴符经》”,完全没有料及的失败令他措手不及,他衣衫褴褛,疲惫返乡,可迎接他的,不是溢满的温情与关怀,而是“嫂不为炊,妻不下杼”,他愤而悬梁刺股,复修学问,三年而出。他不愿再踏足秦那块拒绝了他的土地,转向山东六国。合纵抗秦,自此展开。他在困厄中崛起,身佩六国相印,沉甸甸的,那是责任。但他风光的背后,却是多少辛酸!六国相印虽在手,但他无半分实权,他四处奔波忙白了发,但却被扣上心思多变、不可信赖的帽子。事实上,他真是为了那无半分实权的六国丞相吗?或者,他是在与同学张仪在玩弄天下,摆布诸侯?司马迁对此也不甚认同,“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也”。是啊,“禄饵可以钓天下之内才,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能陆沉天下之英豪”,他的合纵,为天下争得了二十余年的喘息时间,他与张仪一东一西,合纵连横,相互牵掣,便得来了战火纷飞中的片刻宁静。他功不可没。后传苏秦未被刺死,而是隐遁了,如此,他的人生哲学更是进了一层。张仪,那位和苏秦唱对手戏的天才纵横家,行骗六国的策士,苏秦的同窗,共担骂名的可怜虫,他的一生,都在风刀浪尖上度过。这位拄着拐杖的智者,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出使各国。彼时秦为各国公敌,但他,面无惧色并且游刃有余。人说,他背信弃义,亲攻母国魏,又处处与于他有恩的苏秦为敌。他是吗?也许。

战国之世,在各家名士奔波挣扎于俗世之时,有一个人,他总是那般地遗世独立。他悠游于世,人自花丛过,片叶不沾身。他学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他愿做九天之鹏,“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他赏鱼,沉浸于鱼之乐;他葬妻,却鼓盆而歌,面无悲色。碌碌红尘,他走过,周围笙歌战鼓俱哑了声;他走过,匆匆人群成了流动的背景;他走过,仿佛天地间仅他一个人在走着;他走过,走得那般闲适,那般缓慢。在战国寒青色的天地间,他是一股清泉,清冽而不惹尘埃。他是庄子,他总是那般地快意、洒脱。在战国这块土壤里,孕育出了千姿百态的植株,他,是战国唯一的一株幽兰,静静地,他开放着。他,过着他自己的战国。

同那株空谷幽兰不同,墨子,是参天挺拔的白杨。他总是顶天立地的。他的墨家,是正义的化身。他反对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战争,但赞同吊民伐罪、救民水火及被迫自卫的战争。他崇尚“兼爱”,但不爱残忍暴虐;他呼吁“非攻”,但帮正义之士进攻;他要求“节用”,于是,他总是朴素的,就同一株白杨;他信奉“明鬼”,希藉鬼神权威惩戒人心;他渴求“尚统”,唯有一统,才能上下协调,臻于大治……他的思想,总是那般朴实无华,他,是最底层人民渴求的神明,是大旱的甘霖;他,是暴虐者难醒的噩梦,是索命的阎罗。他是偏执的,是激狂的,但他偏执得可爱,激狂得可敬。

战国的名士,不是时代附属的产物,他们,是时代的脉搏。他们掌控着战国的发展,丝丝入扣地渗入了战国的每一个层面。他们辗转各国,左右朝政,他们披挂上阵,扭转战局,他们流亡天下,承载文化。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缔造者。在战国的长绢上,他们或轻描淡写,渲染氛围;或浓墨重彩,勾勒主题;或画龙点睛,扭转乾坤。他们,较君王更为显眼,比公侯更为重要,他们,才是画卷的主角。

他们,是那般鲜活,为权为利,他们坦荡无伪;为家为国,他们宵衣旰食;为理想为价值,他们杜鹃啼血;为战火不在燃烧为黎民不再受苦,他们辗转挣扎。是与非,功与过,在这个年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只是真实地活着,或冷或暖,或嗔或痴,或喜或悲,或仕或隐,他们,总是最令人神往的一群。他们或敌或友,亦敌亦友,他们或师或徒,亦师亦徒,他们或君或臣,亦君亦臣。在战国这幅长绢上,绘尽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历史的车轮在他们手下,滚滚向前。滚过礼崩乐坏,滚过战火硝烟,滚过尔虞我诈,滚向统一。

战国这幅长绢,在秦王嬴政的黑色铁骑印下,收了尾。

尘埃落定。

《大秦帝国》读后感9

起初看大秦帝国只是源于自己对历史由来已久的兴趣,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只是觉得这不过是对于一个盛世的全景式展现罢了。但是,当我把《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看完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我认识到雅斯贝尔斯的轴心代理论很有意义。

一个文明的创生期往往是最有活力的,最富创造力的。大秦帝国,有着与后世很多同样强盛帝国所全然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大秦帝国得以强盛的依靠,也是被后人所忽视的,在后来历史中所缺失的。因此,这些东西,才是需要我们重新开掘出来的`。因为,正是缺失的这些,使得华夏的原生文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又蕴含了衰落和失败的可能。《大秦帝国》正是通过将这些开掘出来,从而使得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所熟悉的那部分历史,让我们更加看清现在要走的路。

这种与众不同的东西,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方面:法治与商业精深。这两点在《大秦帝国》中都有表现。商鞅是秦国的名将,他实施变法是秦国强大的第一块基石,更是华夏文明史中第一次将法治的理念变为现实,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大秦帝国》读后感10

商鞅变法废除封地,从根本上取消了国中之国,最大限度的中央集权,从此将一个结构松散的氏族联盟变成了一个以王权为中心的结构紧密的国家机构。设置郡县,由中央直接领导地方,这样如臂使指,政令统一,在最大程度上团结了整个国家的力量。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均分田地,变革了生产资料的从属关系,使耕者有其田,使劳者享其实。生产关系的变革彻底的激发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这一重大变革致使原本疲民流窜、私斗成风的`老秦人将全部的精力用在农业生产上。商鞅第一次变法仅仅两年的时间秦国就彻底改变了饿殍遍地的惨状,能做到户有余粮,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商鞅变法废除隶籍,数以百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奴隶得以解放,从此奴隶可以分得土地,可以参军立功。这一变革让数以百万计的奴隶由社会**的隐忧变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更变成了秦国军事上源源不断的兵力来源。

《大秦帝国》读后感11

假期阅读了孙皓晖先生所著的《大秦帝国》丛书,颇有感悟。该小说以战国时代为背景,以秦国为轴心,讲述了秦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争霸直至一统天下创立帝国的过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秦初为小邦,怎能争鸣天下?创前世不为之功绩,得先祖不得之名誉,唯因变法。但战国大争,七雄均有改制,大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妙至齐威王铁腕整顿吏治,虽说广度、深度皆难比商君,但也终究改变了天下格局。却为何独独秦可一统中原?

一场变法能否彻底成功,取决于三方面:国君、执法大臣、老世族。变法相当于一场新锐势力与顽固势力的拔河赛,赌的是自身性命,而国君所担当的责任既是这场比赛的裁判也是参赛者。在这过程中,必然会触及老世族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老世族会依靠自身的势力去对抗国君及执法者,甚至不惜发动谋杀或政变,这便是一场变法所要经过的残酷斗争与血雨腥风。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国家反腐倡廉整肃纲纪,深化改革强国利民,然则概我华夏文明,其根其源虽不离战国之世,谈古论今,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历过跌宕,感受过起伏,攀登过高峰,游历过低谷。我们可以自豪,我们可以骄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足迹,那是我们的方向。道路并不平坦,我们说:“登过山吗?我们登过,迷离于低谷吗?我们有过。正因如此,我们认清了目标,明白了渴望,并终将走向辉煌。”在成功的过程中,定会流血、必会受伤,但我们毫不惧怕,只因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民族经历磨难、千锤百炼才会有的壮阔。这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前进的方向。

变法强国,大秦称霸,平天下,金戈铁马。

以史为鉴,吾辈奋发,再图强,振兴中华。

《大秦帝国》读后感12

幸得老师推荐,我才能接触到《大秦帝国》,了解大秦帝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历史似乎真的被人们所忽略,我们熟知的“暴秦”给我们评判秦帝国带上了有色眼镜。仅序言中的寥寥几句,便已勾起我对这部小说浓厚的兴趣,使我废寝忘食地品读这部小说,这才有了这读后之感。

我的阅读能力薄弱,耗费了大半个寒假也只是欣赏了第一部的四分之三,着实惭愧,但我从中获得的收获很多。小说情节环环相扣,以动荡的战国为背景,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共存,这样的小说情节安排,让我不忍将其分割成一个个小故事来品味,它们是一个整体,由它们拼凑出大秦帝国的辉煌。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隐隐从中看到的《三国演义》的影子,它们都是历史小说,真实的故事加上作者画龙点睛般的艺术加工,使人读后文学、历史双丰收。相较于《三国演义》,《大秦帝国》以现代文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免去了理解古文字词的烦恼,使我们品读起来游刃有余、回味无穷。

小说的第一部以秦孝公统治的数十年的时世变迁为主线,给我们剖析了秦由弱变强的涅磐重生的缘起缘由。小说情节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六国联盟灭秦,秦国陷入覆灭危机;第二部分是鞅哥入秦;第三部分是鞅哥主持变法;第四部分是秦之大出于天下,君臣二人共赴黄泉。故事中不乏人间真情,两段爱情和一段君臣之情穿插其中,使小说富有情感;小说中也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如商鞅移木立信、邹忌与徐公比美、田榫与晏舛、孙膑围魏救赵等。小说确实带给了我一个非常生动立体的秦国,这与从《资治通鉴》里读到的秦国不近相同,可以说是别样的享受。

从自身而言,读了这小说,我开始对自己将来要选择怎样的道路,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有了一次思考。小说中,商鞅与申不害的对道路的选择;孙膑与庞涓对做人的选择都让我有很深的印象。商鞅与申不害在选择道路时,认真思考了自身才学的特点,分析了各国的需要,以此确定了自己出仕的国家;孙膑继承先贤孙子的遗训,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欲找寻一个过招施展自己的才华,庞涓为人孤傲,热衷功名,想要出将入相,成为旷世名将,在他达成目的的道路中,变得心狠手辣,这两对宿敌的对决在小说中亦是一大看点。在这个年纪,不思考人生是不行的了,离成年仅有一步之遥,很快就要自己担当了,如何规划人生,如何为人处事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了!

从大方面说,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确实,每个国家的兴和衰都大致遵循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衰的历史规律,这条规律伴随着一个个帝国王朝的出现与消亡,未曾改变,对今日的社会,这仍然是一条不可动摇的黄金定律,民众并不是统治者下的劳役,而是凌驾于统治者之上的一个社会主体!一个国家,统治者迷失,这个国家还没亡;民众迷失了,则这个国家就名存实亡了。小说中韩昭侯的例子铁一般印证了这一点,魏国大兵压境,新郑举国捍卫国家尊严,民众护城热情高涨,唯独这昏庸的君主,生活在胆怯与绝望中……国民撑起一片天,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熔铸在每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的血液中,想想没了这样的精神,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举国上下有着共同的中国梦,梦想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外敌入侵,内乱不断,岂不与当年秦孝公早期的秦国如出一辙?国耻昭昭,秦孝公寻大才以求改革,这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又有几分相似。故秦国当年的发展可以为今天提供一个指导,我十分敬佩当年毛主席拍案决定研制两弹一星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前者给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后者以前无古人的创新思维,给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描绘了蓝图。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远,接下前人的历史火炬,继续朝着我们的中国梦前进,是我这一辈所有有志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如今,中国经济的脆弱引起了我无限的担忧,房价的过快增长,物价过高,使得现在的钱越来越不是钱,金钱购买力的下降速度超过居民收入的增加速度。总而言之,现在的中国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

《大秦帝国》读后感13

1、意料之外的临终之言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是李斯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一句台词,背景是他与家族共一千多人即将腰斩,说话的对象是一同行刑的次子。“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大秦的第一丞相竟会沦落至此!李斯临终前的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心里触动不小,不仅仅是因为这位叱咤一生的风云人物晚年如此凄惨,更多是感佩于生死最后,李斯没有怀念过往的丰功伟绩,而是含笑问了儿子这句话。这句临终遗言透露出的辛酸悲凉难以名状,也让人看到了一往无前的治世能臣李斯真的被打趴下了,也看开了,大秦的气数尽了。从这句话的侧面也能看出,李斯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死前不忘用这句话安慰一同赴死的儿子。我想,如果这是一个电影镜头,这句话更多是伴随着李斯回忆年轻时带着孩子在楚国上蔡逐兔的场景而说出的,或是导演采用一种想象的方式,“宿将还山不论兵”,年老的李斯退休后回归故里带着孙儿逐兔,过着悠哉的晚年生活,笑看风云变幻。无论是哪一个场景,我相信都足以打动观众。

李斯能发出这句意料之外的遗言,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此前狱中的酷刑已经把他的意志和尊严摧垮,若是未经刑讯逼供就被赵高立刻押赴刑场,或许李斯还会大声疾呼“我对大秦有不世功勋,何故害我!”但一遍又一遍的审问逼供已经摧毁了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丞相的心理防线,或许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在狱卒的轮番羞辱中,在酷刑停歇的间隙,他的悔恨,他的功绩,全部都已经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也想通了一切,故而在死前能做到如此坦然……

这位大秦的二号人物见证了秦国走向巅峰,也看到了属于大秦的时代即将落幕,不知他说出这句话时,除了对功名利禄早已看破外,对自己一手辅佐起来的大秦江山是否还心存强烈的痛惜?

2、一生背负的两大争议性黑锅

李斯这一生的功绩在此不多做赘述,网上随便搜搜就能找到对他五花八门的各种评价,笔者只说说他这一生背负的两口争议性黑锅。先看看这第一口锅,这口锅是赵高强加的——叛国造反罪,理应赐死。但这口锅无论后人的野史如何编撰,都不能让人信服,他若是造反,在沙丘秦皇驾崩之时就是最好的时机,彼时蒙氏兄弟和太子扶苏都远在天边,李斯若刺杀赵高夺取大印借机篡位简直易如反掌,但他没有,而是与赵高合谋走了另一条路。另一口锅则是嬴政甩给他的——韩非之死。如今的史学界对于韩非的死因仍有争议,记得我们的高中历史书上对于韩非的介绍,是说韩非之死是因为李斯嫉贤妒能而遭受其谗害,但《李斯与大秦帝国》是遵循了始皇帝畏惧韩非之才因而杀之这一说法,我个人比较偏向这种说法。韩非出生皇室,是韩国皇子,目睹过皇族内部同室操戈,得天独厚的出生背景加上自身惊世才华让他深谙帝王治世之术,他的论述几乎都是站在君王的视角来看待。对于英明的帝王而言,与一个才华横溢的有识之士初出见面,可能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相见恨晚之感,但韩非把封建帝王之术写得太透彻,让帝王隐讳的治世驭人之法以及某些不可告人的暗黑心貌一览无遗,此种论述一旦流传开去,也会令帝王细思极恐,因而始皇帝借李斯之手杀了韩非,可以说是韩非过人的才华害了他自己。

我之所以认为韩非不是死于谗害,并非出于妄加揣测,而是根据书籍内容的记载进行推测的。一是李斯与韩非早年师从荀子,两人同窗三载,韩非的个性李斯不是不了解,韩非为人孤傲,著书立说是他的`志向,而权臣最不畏惧恃才孤傲之人,更不会畏惧专注立说的学者,读书笔记.反而畏惧奸佞宵小之辈,何况韩非入秦犹如人质,李斯只是出于昔日相济之恩和对人才的爱惜才想保住韩非的命。二是韩非是韩国公子,出生韩国皇室,老爹也差点成为韩王,出身皇室的孤傲之人怎么可能侍奉死对头秦皇帝。三是秦皇当时还没统一六国,正是用人之际,且不说秦皇的聪明智慧是难以误听谗言的,就从他因无意中读到韩非的两篇文章就派兵攻打韩国,只为一睹韩非风采的行为,就能看出秦始皇对韩非的敬服可见一斑。四是韩非死后,他所著的论述也就是后世尊称为《韩非子》一书,始皇将其作为帝国建立的理论依据,没有选择那部“一字千金”的鸿篇巨制《吕氏春秋》,并且让皇子们研习韩非的著述,由此可见,始皇杀他是因为忌惮韩非对帝王思想的刻画太过真实,无奈李斯去求情反而撞在了枪口上,背上了谗害韩非的千古骂名!

3、闯过了千千劫,却闯不过这一生死劫

看看最终斗败李斯的人为何是赵高,除了年过六十的李斯老糊涂以外,最主要的是赵高对李斯攻心攻到了实处。赵高与李斯有个共同点,都是历尽艰难险阻,受尽多少士人欺凌才爬到高位上,嫪毐吕不韦那类暴发户对李斯担心失去功名地位的内心隐忧是不可能感同身受的,而被世人白眼荼毒更深的赵高太了解不过了,尤其是在皇权新旧交替的千钧之际,只要赵高稍微用言语相激就会让李斯心生疑窦,如史书记载,李斯上钩了。一念之差便成为了千百年来“功也至极,过也至极”的争议性人物,所以在拉李斯上贼船这点上,我深深“佩服”赵高的段位。他是奸臣,他耍阴耍得快准狠,他把一向聪明过人的李斯玩弄于手掌间,李斯何许人也?铲除了吕不韦嫪毐两大派系,辅佐青年秦始皇稳固了政权,一封八百字的《谏逐客书》就让秦始皇收回逐客令,让六国之士慕名而来为大秦所用,舌战秦国宗室救下了郑国,使郑国渠得以顺利完工,成就关中千里沃野,这些都为秦始皇横扫六国奠定了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基础,更不用说天下统一后为巩固中央集权而实施的一系列大政方针,但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的李斯却栽在了赵高的手中,真是“叹人世,终难定”!

简要说说对赵高这个人的看法,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极强的封建时代,个人觉得赵高心理多少有些扭曲变态,他最亢奋的事情就是毁灭再毁灭。行刑李斯的刑场上有家族一千多人,从个人私欲的角度看,浸淫封建宦海大半生的他晚年顾及家族富贵兴衰而着了赵高的道也无可厚非,但赵高行事无所畏惧,在他看来,“忠孝节义”全是废话,篡改遗诏后对李斯的两次要挟都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指鹿为马”的典故至今看来都让人脊背发凉,他要把秦宗室杀尽,将不驯服的人都杀尽,无论你是左丞相还是右丞相,无论你是杀匈奴的大将军还是食万邑的列侯,反正他的尊严和生命早已不足为惜,他仇视整个世界,从奴役所有人中寻求快感,他要把整个秦帝国都踩在他的脚下,可叹英明一世的李斯闯过了千千劫难,却躲不过赵高这一劫!可叹经历了数代帝王几百年艰辛开拓的大秦基业,竟一夕间轰然崩塌!

《大秦帝国》读后感14

历时近四个月终于读完这套孙皓晖先生的巨著--《大秦帝国》。选择读《大秦帝国》仅仅是想对自己国家的每个朝代历史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期然却真的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秦朝,是个不同于以往教科书中“苛政猛于虎”“天下苦秦久矣”的秦朝。诚然历史有的时候是会被歪曲,但是纵使隔绝了几个时空,历史的原本面貌依旧存在,不会因为人为原因而泯灭于世。

读《大秦帝国》的同时,观看了《百家讲坛》中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战国说客双雄》、《战国七雄》,《秦兵马俑及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回顾》、《丹砂女王之谜》、《真实秦始皇》、《先秦百家争鸣》、《孟子的智慧》。看的越多,觉得自己的历史越是匮乏,越是对那些辉煌的过去着迷。我想从我看到的秦国历史、春秋战国政治文化军事、以及众多人物和历史谜团说下自己浅薄的看法,谨以此读后感献给自己这几个月的苦读,更献给让自己膜拜的作者孙皓晖。

一、秦朝发展史

西周初分时并沒有秦国,在周孝王时秦人部落有一首领叫非子,养马养的很好,孝王很是欣赏,就封了甘肃陇西一带,继承祖先的贏姓,这可以看做是赢世一族的起点。后来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时有了叛乱,在没有多少诸侯救援的情况下,秦襄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拼死护主。虽然西周灭亡了,但东周时的周平王感念秦襄公救国,将西戎之地镐京,及甘肃陇西之地赏给秦国,此时的这块封地西戎之兵占领着,秦襄公多次征战都没有取下,后秦穆公在由余的帮助下得到了此封地,这就是所谓的“襄公得其名,穆公得其实”.秦穆公去世后经过了15代国君,秦国均碌碌无为。在后来的三家分晋,战国时期到来之时,秦国并不强大,直到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后,秦国崛起成为大国,由原来的封锁函谷关之内变成可以抗衡六国的大国。但在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为时,商鞅惨遭车裂。此时也出现了战国时期的有名说客双雄—苏秦、张仪,对这两个人物出现时间,史料是有争议的,姑且按照此二人师出同门,并师承鬼谷子。此时苏秦在游走于合纵攻秦,张仪则连横破合纵,在这样的大争之世,政治外交手腕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后六国合纵未成。秦武王即位因举鼎而死,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即位,这个时期有流传后世的宣太后、魏冉、白起,更有提出长策“远交近攻”的范雎。秦昭襄王在位时间56年,熬死了长子,只能机缘巧合的立安国君为太子,而这个即位仅三天的安国君就是秦始皇的祖父,如果没有阴差阳错的安国君即位,也就没有后世的始皇帝。安国君是短命的皇帝,其子异人在商人吕不韦的协助下由赵国的人质变成为秦国国君。三年后异人死嬴政即位,经过赵姬之乱后,嬴政杀嫪毐一党,吕不韦饮鸩自杀。嬴政正式掌权后任用李斯等一班大臣,一统六国,秦王朝成为史上第一个集权国家。在嬴政归天后,二子胡亥在赵高、李斯策划下杀长子扶苏即位,史称秦二世。在这个昏君统治下,煌煌帝国大业葬送。先是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后是刘邦项羽一征天下,至此秦国大业终。

二、春秋战国政治、文化、军事

不管秦国的结局是什么样,终究抹杀不掉那段历史在时空长河中灿烂的痕迹。从春秋到战国,各色史上有名人物悉数登场,谱写着华夏最伟大篇章。原生文明、社会意识形态、被后世称为“苛政”的秦法、流传至今的百家争鸣思想、礼乐制度等等无疑不是那一段文明存在过的证据。纵观整个历史长河,诸子百家思想争鸣是文化最灿烂夺目的一刻。只有在那样的大争之世才能碰撞出如此璀璨的思想。儒家讲仁爱、礼乐;墨家讲兼爱、非攻;道家讲求自由、无为;法家讲求维护统治者权威,用严刑峻法统治国家。这个时代成为流传后世的思想孕育的土壤。军事方面更是耀眼夺目,之前自己对古代战场自己一直都所知不多,读过《大秦帝国》后,填补了这一块的空白,由最初的“鸣鼓则战,鸣金收兵”扩大到当时的武器,扩大到极具魅力的战法。人类到底是性恶还是性善姑且不论,但人类为争取生存地盘和一己利益就会暴露出人性最丑恶的一面,所以很多史学家称战国无义战。战争这一古老但却貌似是永恒的话题一直追溯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文明也没有取代掉战争。如果不论及正义和人性,我想古代的战场精彩更要胜过于现代。几万甚至于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决战一地,是何等的场面。仅就调度而言,非一般人能做到。战国随着铁器的使用,战场上的兵器更是品种繁多,不得不感慨我们祖先的智慧。云车、大型弩、铁蒺藜、甚至是兽战无不彰显古人的智慧。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长平之战、水淹大梁这些战法更是给古代行军作战画上重重一笔浓彩。

三、人物评判

1、始皇帝

首先当说的一定是始皇帝,这个最具争议却又最具魔力的一个人物,纵然身死两千多年都逃不掉后人各种的评判。功过是非留给后人,但每个人的评价却不会做到如过去所发生的事实那样真实、确切,或多或少都会包含个人的情感因素、政治取向以及前人评判的影响。人一辈子不可能不犯错,何况肩负历史重任的一代伟人,我们不能过于苛刻的去评判,仅从始皇帝能够一统天下,使华夏不再陷于争端,我个人就觉得他符合历史的潮流,是个不折不扣的胸怀天下的智皇帝。他能在掌权之后因郑国事件而一怒下“逐客书”,后在李斯的《谏逐客令》下能敢于承认错误,就不得不承认始皇帝是个明君圣主,一般人肯于直面自己的错误都很难,何况一朝之主。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能知贤善任,统筹全局,更彰显出始皇帝的睿智果敢。在善用李斯后能坚持商鞅的变法之路,能在一统大业之后统一度量衡、车轨同行、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给华夏建一个稳定的根基,所有这些伟大的功业不能被后世的寥寥数语以及攻讦湮灭。后世的评判终究有很多的政治因素在里面,比如张耳、陈余之说,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谣言止于智者”,我想今天应该让更多的人去看到是与非,历史是已经成为过去,但公道还应该存在于人心。在小的时候读《三字经》,有句“司马迁撰史记,不掩恶不虚美”,不知是何种原因,这句话根植在我的心里,让我一直觉得太史公说的都是真理,现在想想真是可笑,不能否认太史公为《史记》所付出的的辛苦,但是太史公也是人,他也在秦氏之后,不是当事者怎能说清当世事。太史公如此,其余的史料更值得去斟酌去深究,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否认始皇帝也有很多的过失,但是人无完人,如果非要按功过是非是评判,那我想始皇帝也只有在皇陵地宫下摇头叹息了。他下“逐客令”,那也是被时势所迫,韩国的郑国疲秦政策,一群老世族的聒噪,始皇帝也许是逼于无奈也许是一时糊涂,不过好在始皇帝敢于承认和担当。对于我们众所周知的“焚书坑儒”事件,仅此一件就让我们不问具体因由把始皇帝打入“暴君”行列,就连教科书中都是这样,当看到“焚书坑儒”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皇帝真是残暴,可事实呢,事实却是这个“儒”到底是儒家,还是说儒士和术士都有。孔子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分量的一个,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思想,但是也不能全盘接收,孔子尚且这样,那难保他的弟子里没有一些利己的异类,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已经将一部分儒士封官,可这些人终究还是要将郡县制回归到诸侯制,且不说始皇帝,就算当今,有哪个政党允许异样的声音存在于庙堂之上。回看历史,郡县制是社会发展的大潮流,而那些吵嚷着回到诸侯制的儒士们,也许是为了一己之利,也许只是当时六国复辟力量的唇舌而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那样的时代,生发出“焚书坑儒”我不觉得是倒退、是残暴,而是必然,是顺应潮流,更是那些儒生术士自找死路!这里引用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判“秦始皇的焚书事件,在岁月流逝的长河中,一场反复辟反倒退的政治战役,被偏狭的演绎成了一场恶意毁灭文化的暴行,这种评判折射着我们民族时常痉挛性发作的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刻意失察,至少人们忘记了,焚书事件是帝国新政面对强大的复辟势力被迫做出的反击,是新文明彻底摆脱旧时代而付出的必然代价!”还有种声音说秦朝税负繁重,服役过多,可始皇帝做的件件大事都是为了一统华夏之后稳定根基而做,只能说有的工程也许是操之过急,有了劳民的嫌疑。建长城为的是防范蛮夷,华夏再乱,那也是自家的事,如果被外邦侵占,那就真的是国将不国了。修驰道,给后世带来的利益更是多多,据载在始皇帝陵寝中现挖掘出的车轴,兵器一类,都是标准化作业,这些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就算汉高祖推翻秦政,但是都不能否认秦制的伟大。始皇帝陵直到现在都是一个谜,也许是大家咒骂的一个点,但是论及哪朝哪代帝王不是给自己修建陵寝,就算我们现代人死去都要讲究风水,买块好地葬了。情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得不承认皇陵修建很是劳民伤财,但是也给后世留下了享誉世界的瑰宝,当咸阳城付之一炬的时候,起码还有个皇陵存在。始皇帝陵的记载是那样的壮观和不可想象,直到今世我们都不得不感叹这一壮举。以水银为河流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兵马俑的千人千面又是怎样的震撼。郑国渠、都江堰灵渠等等这些直到现在都让后人惊叹的丰功伟业,怎能被虚掩!相比项羽掘秦始皇陵、将咸阳城付之一炬以及之前的六次大屠城,我们怎么能将残暴,能将苛政猛于虎加于始皇帝身上,而秦二世的作为又是始皇帝身后之事。真相不允许掩盖,历史不允许颠倒。对于秦始皇也许会一直是个争论的迷,每个人的观点不同,而我更是沧海一粟,我更倾向于始皇帝是个胸怀天下、有高度有深度的真爷们!

2、商鞅

这个对秦统一和后世有着不朽功业的人,却死于极其残酷的车裂,历史没有因为这样极刑而薄待了商鞅,直到今世我们都在为他的建设所折服。可以说始皇帝的统一不是一个朝代的功劳,和他先祖们的打拼是离不开的,秦孝公知人善任用了商鞅,能视商鞅之法制为至宝,为商鞅扫平法制路上一切屏障,这个君王就是值得称赞的。商鞅的法被后世,尤其复辟势力鼓吹为“苛政”,究其实是一些人基于自己的政治权利和欲望而故意将历史歪曲,但历史总是能撕碎那些企图蒙蔽事实的面具。如果完全尊奉孔子的“仁政”,那才是统治阶级愚民的政策,百姓一定更倾向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不是儒家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毁阡陌,废井田,最后使耕者有其田,这才是百姓想要的安居乐业。如果一个国家最后连国人都想逃亡到别国去,那是国家的悲哀,是统治阶级的坟墓。而商君的变法威慑到了老世族的利益,终究难逃最后的惨刑,如果秦惠文王能如秦孝公一般重视商鞅,那又会怎么样,可终究历史没有给秦国这个机会,正如始皇帝再英明也架不住上天安排了胡亥成为他的继承人,煌煌大业终究付水东流,此时想想老子的无为思想很是有的韵味,值得去揣摩深思!

3、李斯

人们对李斯的评价也众口不一。我个人觉得李斯是和赵武灵王有的一拼,都是属于先明后暗。前期功劳昭著,后期把持不住。有人用“仓鼠厕鼠”理论来评判李斯,我个人不赞同,就像王立群教授所讲,人的心理状态,个人秉持的理念都会因时因地而异。如果真的有泉下,我想李斯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那个他曾效忠的始皇帝,该如何跟始皇帝论及身后事。人的一生就像小船行驶在大海,努力没有方向重要。谁都不能否认李斯对大秦帝国做出的贡献,但是却因后期的政治理念抑或者是个人私欲而一错再错。读史使人明智,无非就是想通过史料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一生功过都会发生,不使自己走错路很重要,怎样使自己迷途知返更重要。如果李斯不走错路,历史是不是会重演,但历史不容许假设,李斯还是走了错路。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懂当事人是如何的思考问题,一个决策一步路就葬送了整个帝国大业,不得不让人想到了冥冥之中。

4、赵高

这个断送大秦江山的阉人,是万世所唾弃。何以一个阉人能有如此祸患,实在是天意如此。一个始皇帝生前侍奉之臣,忠心可鉴日月之人,仅仅在始皇帝死后就能一手策划了立二世之谋。权利能达到指鹿为马,能攻李斯软肋,合谋步步葬送秦帝国,纵如始皇帝,都没能看清赵高的真面目,不得不说人总是会变的,总是在你措手不及之时,让你知道什么叫人心难测!也不得不说赵高真是上天派来改朝换代之人啊!

5、白起

白起是我读这本书里面流泪的三个人之一,另外两个是始皇帝和商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更是战神,后世人称“人屠”.“人屠”我认为这不是白起的错,他兼任国家重任,在秦国这样一个注重战场杀敌封爵的国家,他只是尽自己该尽的责任,天下纷争,总归要统一,总归是要有杀戮,战争的杀戮带来的是历史车轮的前进。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最终是要败给战无不胜的白起,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战争就是残忍,虽是历史车轮但也会把人类带入深渊,走向灭亡,所谓物极必反,如同峰谷,有低必有高,达到顶峰必下滑。长平之战的坑杀,我个人认为不是白起最心底的主张,秦昭襄王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虽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这样大的决定一定是经过秦昭襄王许可的。同时现实的条件是秦国没有办法处置降卒,接纳没有地方,一旦降卒再一次死灰复燃只能让秦国又一次陷于战乱。但战争残酷的事实还是存在的,在今天的我真的不敢想坑杀四十万人是什么样的场面,不敢想,不能想!白起最后自杀,而这种自杀是一种大义,明知不可为不去为,是种智慧,而帝命不可违,就只有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了却此生,宁可自杀不去领明知是败仗的战争。白起的一生是传奇的,为了国家大业献出了自己的一生,白起更是悲剧的,一生的丰功伟业却又都是建立在鲜血之上。可悲可叹!

6、苏秦、张仪、范雎

这三位在秦国的发展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说苏秦效力于合纵抗秦,但其对张仪的举荐却使得秦国能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苏秦和张仪这两个战国时期的说客双雄,有着过人的智慧,尤其张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独到的运筹帷幄技能,令人堪为叹止!当看到苏秦锥刺股的学习时;当看到张仪被认为是“仪贫无行”而被指为偷盗之人时,当看到范雎被打成重伤所有人撒尿在其身上时,这三位的出身和成大事前所经历的磨难坎坷,都应了孟子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必是有大忍之心的人,蛰伏而后出。一个人的.才华不仅仅是先天的,更重要的还在后天的努力和挖掘。人需要别人认可,但是首先要自己认可自己,所有的才华都是要厚积薄发,不会是一朝一夕成事。诚然读史使人明智,那就该反省下自己,是否肯与古人做朋友,肯在古人身上学习到一些我们现今缺少的东西,为了心中那份坚守,是不是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7、荆轲

荆轲这一根深在我们心中英雄的形象,在史学界也备受争议,到底荆轲是一个时势英雄,抑或是一个地痞无赖,甚至是一介莽夫。也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荆轲刺杀秦王,是身负使命,纵使行刺失败,但其不辱使命,可以说是英雄。然从历史发展趋势,天下一统势不可挡,阻止这一历史大势者必死于历史车轮下,逆势而行显然又是愚蠢至极。可人无完人,不是所有人都具有长远的眼光,能看到历史前进的方向。荆轲在刺秦王的那一刻表现出的果敢,是我们不能否认的,而秦王命不该绝,或许也是天意,也给赵高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谁能说这和冥冥之中没有关系,历史总是因为其灰飞烟灭却依旧带着一层梦幻般的色彩而让人目眩神迷!

四、历史谜团

1、秦始皇的父亲是谁

在这个众说纷纭的观点上,我选择支持作者孙皓晖先生和王立群教授的观点,始皇帝的父亲是异人而不是吕不韦,从王立群教授的解析中,以及女性孕育生理这些方面,赵姬根本不可能跟吕不韦怀孕后嫁给异人。从推理方面说,吕不韦不可能在医疗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就能知道赵姬以后会生男孩,同样异人更不会不知道自己所娶之人到底是否怀孕。而针对这一谜团,我相信王立群教授的分析,六国被统一,复辟势力心有不甘,如果始皇帝是吕不韦之后,因吕不韦是卫国人,究其后不是秦灭六国而是六国灭秦,我想这也是六国复辟势力的自我慰藉的一种方式吧!

2、始皇帝为何不立后,不立太子

我想这个谜团真的是只有始皇帝自己知道了,也许有皇陵的地宫挖掘后会有线索,但一切都是未知。作者有句话“历史形成的基本谜团,其根源往往在于我们无法理解当事人的思维方式”.就像前明后暗的赵武灵王,最终饿死在沙丘宫;始皇帝明知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依旧要出巡,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导致最好的继承人扶苏自杀,庸才胡亥即位,断送大秦江山。我想始皇帝不立皇后是由于母后赵姬之乱给自己造成的打击,不敢去轻易相信女人,不想后宫牵涉到政权,不想赵姬之乱再次重演。不立太子也许是始皇帝不想死,总觉得自己可以长生不老,这些都是也许,都只是猜测而已,所有的谜底都被历史的当事人带进了棺材。

3、不可思议的魏国和韩国在被灭六国中,最不能让我理解是韩国和魏国。魏国错失了多少英才,吴起、孙膑、商鞅、张仪、范雎、尉缭等等,都是大争之世的不二之才,但魏国却没有留住一个,仅就商鞅而言,当初公叔痤都已经说到不用商鞅就杀掉的话,魏王还是我行我素,这也是历史跟魏国开的一个玩笑。韩国更不用说能想到将上党做为烫手山芋给赵国,而使秦赵发生长平之战,后又用郑国修郑国渠做为疲秦之计,当真是天下最蠢之策,整个韩国的庙堂几乎都成了浆糊,韩非也为此断送了生命。也许真的是上天助秦,但我们总是忽视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六国争权于庙堂,眼界如井底之蛙,荒淫无度时,秦国却在几代明君的带领下奋发图强,上天总是眷顾那些值得去眷顾之人!

五、个人小建议

整套书不得不说作者真的是用心在讲述一个大秦帝国的历史故事,语言运用很到位,不过细究文字上,我更喜欢将整个秦朝历史完全真实化,也许是过于苛刻,史料毕竟都不全,作者肯定要有虚构成分在里面,但是还是不喜欢每次总是用“飞身上马,人立马嘶,额头汗涔涔、软倒在地”等等重复的用语,不过想想也理解,历时十六年的巨著怎么能没有重复在其间。也觉得个别地方有些神话,会让人偶然就有种不可信的感觉,也不赞同说始皇陵是胡亥二世建,我更倾向于始皇帝在位时已经开始修建。这些仅仅是个人意见和感受。作者更多的是带着我们从该有的视角去审视那段历史,更多的是尽量把大秦帝国真实的展现在读者眼前。能辛苦写出这样巨著的人是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的。

六、感悟

原本有很多的想法,但当自己提笔时,却不知道到底都有什么,想了很多,但是都不系统,更不深刻。没有想过意识形态,更没想过作者说的原生文明,所有都是追随着所看到的从自己的狭隘角度想的,仅仅是想想而已。读《大秦帝国》感慨着我们祖先的伟大,被已为远古的时空遗落在今世的一切文明财富所震撼,深深懂得了不要用今世的眼光去衡量已逝的过去。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结尾了,只能用一首很符合战国大争之世的词:风卷狂沙,兵临城下。气贯长虹,金戈铁马。韶华易逝,落尽多少残花,且问苍生,谁能一统天下。醉看几度落霞,泪洒谁家铠甲。王于兴师,厉兵秣马,与子偕行,修我兵甲,与子同仇 ,且为谁家。

《大秦帝国》读后感15

总是喜欢看乱世的史事,并对其心向往之。乱世,代表了烽火、英雄、帝王、美人。那里有数不清的故事,在战火硝烟中翩翩起舞……

在中国史上,有三个时期是不容错过的乱世。一为战国,一为魏晋南北朝,一为五代十国。然而三者之中,我尤是喜欢战国时期。在那个年代,一个平民士子,可以一跃而成为天下辉煌,佩六国相印,纵横捭阖。也可以鼓琴求相,讽谏君王;在那个年代,敌可以为友,友可以为敌;在那个年代,有人才聚一堂,知交满天下的幸运。那个年代,风起云涌,变幻莫测。

五代十国时期,我以为是一群跳梁小丑在占山为王,而那个年代不见英雄,却是以纸醉金迷的艳曲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读五代十国史,令人胸臆堵塞,慨叹英雄无觅。

魏晋时期,虽是英雄辈出,但毕竟,那个年代,已然不复天真,充斥的,是怪异、荒诞,读了魏晋史,揭开故事的面纱,发现,三国演义里面,原来美化了太多的人物,虽“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我毕竟洒脱不起来。

所以我喜欢战国时期。由于年代的久远,真与假,已很难凭借一本史料来断定,我可以信我所喜欢的。

喜欢战国时期,喜欢那个年代特有的战争。那是一个奇诡战术初登上历史舞台的时期,是新旧战术互相交错,互相争锋的年代,那个年代的战争,是把天真锤炼成熟的战争。

喜欢战国时期,喜欢那个年代特产的君王。无论他们是昏聩,是暴虐,是睿智,他们,总是比往后的每一年代的君王更真、更可爱。他们没有身份高低之说,唯敬贤用能。

喜欢战国时期,喜欢那个年代的女人。女人,在战国史上,竟是占有很大的比重!她们或倾国倾城,或柔情似水,或坚毅若铁,或不让须眉。她们,也是一道风景。

喜欢那个年代的论战。很简单,很直接的方法,倘若你有道理,那便去说服他人。在稷下学宫,每每都有论战,于是,那里涌现出了许多名士,很难说那些名士的成长与这些论战是无关的。

喜欢那个年代的文化。在乱世流亡的文化,碰上乱世流亡的士子,激出夺目的火花。楚辞、诸子百家学说,百花齐放。

尤其喜欢那个年代的名士。五代十国缺乏名士,仅是一群填写淫词艳曲的文士,迷醉花间;三国时期名士纷涌,但他们终是或少了纯真,多了虚伪造作,而两晋时期的名士,却是过于追求名士风范,以致予人雕刻之感。他们像是由同一个模板所造,差别的,仅仅是原材料与工艺制造的瑕疵;而战国时期的名士,他们活得很真实,他们角逐官场不讳言或为苍生理想,或为名为利,而隐逸山林则是真正怡然自得。名士,是战国时期的灵魂,他们,是战争战术的揣摩者,是帝王实践野心的实践者;是辩才无敌的学说捍卫者,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撑起了战国的天地。

一.名士是怎样炼成的

战国时期,名士繁若星子。如许多的名士,是怎生长成?却又是以何标准去判断呢?

名师出高徒是亘古不变的定理。

自即凡而圣的孔子之后,涌现出很多著书授学的大家。而战国时期的名士,大多为了学习而遍访名师。战国时期的名士,大多承袭于至今仍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譬如那个秦国崛起的第一缔造者商鞅,有传其师承变法第一人李悝,亦有传为精通百家的大师鬼谷子高足;而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孙膑、庞涓则已考为鬼谷子得意门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李斯曾修习于大儒荀子……老师的能耐,是他们得以汲取知识的源泉,在老师的教导下,他们渐渐完善了理论学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万卷书已然读破,下一个环节便是行万里路了。那便是游学。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足够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一个媒介来使其与战国的风云形势相融合。很少有士子在成名之前未经过这个环节。他们遍历各国,考察各国的政局、地形、民俗风情等,那是真正地做到了胸中有丘壑。在游学的过程中,士子们一点一滴将所学与实际贴切地结合了起来。游学时期该是最辛苦的环节,士子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尤其对于一个家境较差的士子,因此,游学也是一个士子磨砺自己意志的方式。史说,秦孝公为图强富国,召山东六国士子来秦,他选材的方式便是让士子们考察秦国,这是缩略版的游学,并且由于山东六国在那时视秦为蛮夷,虽游学而无几人踏足秦国土地。商鞅做到了。他深入秦国,从贫瘠的商於之地到陇西边界,于是,他也成功了,换来史上最睿智的君主的大力支持,也使秦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西方小国逐渐强盛,堪与六国之首魏国争锋。而那个由于不满商鞅变法而以身试法的秦王子即后来的惠文公,因此被流放,他也以一个游学士子的身份走遍秦国每山每川,在游学的过程中,他深入了解了秦国,了解了新法,终于玉汝于成,将秦国带向战国之霸的位置。

我甚喜欢游学这种修习的方式,心中总有牵念,想在得空的一天,学学古人,用双足来踏遍祖国的山川,过过每个地方独有的节日,学学他们的方言俗语,那,才是真正走过而非路过了那个地方。

一名学富五车,胸中藏有丘壑的士子,如何才能够大放光芒于天下,屹立乱世之中呢?

一为造势。

可以借以造势的,有师承、有人品、有家学等。据闻张仪苏秦出师时,士子间知其名者已为数不少,皆因他们是鬼谷子得意门生,如此,他们在未展才学之时已由师名庇荫获得战国中的一些名声。苏秦又在将才学兜售六国之前,先去游说已如风中残烛的周室,遂而名声鹊起,成名不成功。而兵家孙膑则藉由鬼谷子高足及孙武之后两重身份而在未展才学前便已闻名于世。

二为论战。

通过唇枪舌战,士子们发表自己的言论、观点,使自己的才学得以展现。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士子聚集之地,凭借论战,一颗颗璀璨之星升起,荀子便是在稷下学宫的论战中脱颖而出。而诸子百家在论战中各展所长。流传至今的辩论题目“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就曾在稷下学宫中由孟子与荀子开坛论战;而风尘游侠式的人物墨子,也曾在墨家总院设坛同秦孝公辩论关于秦国实行新法的利弊问题。论战,使真理得到了验证,也使士子有一展所长的天地。于是,稷下学宫成为了当时文化的中心,名士云集,如邹衍、慎到、淳于髡等,都是稷下学宫的座上宾。而在各国都城的茶肆酒寮,也有或大或小的论战开展,譬如商鞅在入秦之前曾一展所学于魏国大梁。

三为游说。

学而优则仕,于是士子们去游说各国君主,兜售才能,既是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也是名扬天下的方法。士子游说国君,向国君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供国君参考,倘若符合国君心态,符合当时潮流,他的游说则为成功。孟子周游列国,屡败屡战地兜售自己“王道”的思想;张仪入秦向惠文王提出连横策略终至成功;而惠施,凭借名家巧辨思想得到那位以怪异著称的梁惠王的赏识……

一位名士,同时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战国形势瞬息万变,倘若无法跟上改变的步伐,他终将游离于时局之外。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未必所有名士均从此规律。士子们的修习方式不尽相同,譬如墨子从学于儒家,在奔波中充实了六艺,但他不曾游说君王,仅以自己的方式,寻求乱世中的真谛;荀子求学于稷下学宫,在各家学说的浇灌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儒家思想。

战国名士,他们的成名,是藉由自己的真才实学打拼出乱世之中一块立足之地。

二、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1.君王与名士

战国时期,七雄称霸。面对奄奄一息的周室,先是楚庄王问鼎洛阳王宫,继而又秦武王欲举雍鼎。强国想做结束这乱世的霸主,弱国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于是各国各代君主,无论昏庸与否,均求才若渴。

魏文侯大胆启用李里变法,展开变法篇章,同时由此引出了人才之战。于是不仅仅法家得以发展,法家名士有了施展才学的舞台,各家学说在那个年代纷纷崛起,一时百家争鸣。各国君主求贤敬贤,各位能人异士四处奔走,求得施展才学的天地。

世事变幻莫测,在战国那个优胜劣汰的年代,各国君主都懂得礼贤下士。于是,便因着形势与君王品质,有了不同的君臣之属。

在战国时期,有史上最睿智、最贤明的君主。个人认为,那个人莫属秦孝公。有史上搭配最默契、最无间、最相信彼此的君臣。个人认为,那当属秦孝公与商鞅。睿智的君主搭配天纵英才,成就了秦国霸业的奠基。

史上商鞅大放异彩,而这位识得千里马的伯乐,更是了得。首先,他的辨识千里马的方式已不得不令人惊叹,在秦地游学三月,由此拿出治国方案,由此可以看出他虽求贤若渴,但并不急躁,莽撞;其次,由于商鞅想试出急于革新的秦孝公的品质,第一次被接见时讲了王道思想,而秦孝公随不感兴趣仍能耐心听完,并且在经过这样两次不满意的情况下仍能够给予商鞅第三次机会,终得到这位旷世奇才。由此,可以看出秦孝公难得的宽容、忍耐的气度与童稚般的热情;再次,商鞅变法,需要很大的权力,秦孝公没有畏惧功高盖主,没有害怕大权旁落,一步步将国家大权放给商鞅,从掌管军事的左庶长,到开府丞相般的大良造,最后在新法禁止封地的情况下封商君,食邑商於十三县,他的磊落胸怀,足与圣人争辉!再者,商鞅的冷酷严苛惹出很多人事麻烦,变法遭遇到的挫折,都需要秦孝公来清除阻力。变法成败,于商鞅而言,只是自身的成败,他可以毫无顾虑地大刀阔斧变法,而对于秦孝公,那是他的国家他的子民,变法的成败于他而言是沉重的担子,但他,义无反顾地挑了起来,并且给商鞅变法撑起了无风无雨的晴空。此等胸怀,纵横天下,无人出其左右!

商鞅为这份真挚地肝胆相照而感动,倾尽所学以酬知己,最终成就了秦国的大出于乱世。记得范仲淹有文章《严先生祠堂记》中有:“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在此,也可以说,微商鞅不能成孝公之风光霁月,微孝公岂能成商君之流芳百世哉?

无论古今,有才学的士子均渴望有商君的际遇,他虽是下场凄切,但人生得如此一知己,得以施展胸中抱负,岂不快哉!人说商君在惠文王欲车裂其时起兵反抗,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想,这可能是一场误会,毕竟,以他与孝公的肝胆相照,以他的人生理想来看,他以身殉道的可能会更大。毕竟,当时的他,可谓掌控了秦国大权。

虽然世上还会出现第二个商鞅,可惜不会有第二个秦孝公。

苏秦当属史上最风光的臣子。他以一介布衣之身挂六国相印,可谓达到了名声的`极致。他受各诸侯国的尊崇,但他的一生,却是跌沛流离的。他苦心经营合纵策略,但总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正是各国君主虽很不吝惜其官职与财富,但他们却均无法像秦孝公待商鞅般放手、信赖,燕文侯不久辞世,而燕易王好名不实,齐宣王过于多疑,魏襄公“望之不似人君”,楚威王命如纸薄,而楚怀王昏庸善变,赵肃侯唯诺寡断,韩宣王暴躁冲动,并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的弱点:放不开过去六国的恩怨。如此联盟,致使苏秦进行的合纵主张时不时受到牵掣,以致捉襟见肘。最终,合纵虽减缓了秦国东出的进度,仍在苏秦遇刺身亡后趋于流沙。苏秦在功名与目的上是成功的,但他的策略,却没有像商鞅变法那般得到彻底地发挥。

稷下学宫当属史上集名士最多之地。齐威王是一名很有霸主气质的君王,在他的手上,齐国在魏国渐渐衰弱中强盛了起来。他重视文化,建造稷下学宫给名士,并且给士子们的待遇优厚,使得齐国一时为天下文化中心。但是,无论霸气英明的齐威王,好德不平的齐宣王,还是暴虐成性的齐湣王,他们均对待稷下学宫的学士养而不用,让人才白白浪费掉,可悲,可叹!

屈原的下场当属忠义之臣最可悲的下场。那个总喜欢将自己比作芝兰玉树的天真的男子,总是那般地热情似火,一腔热血想要扭转楚国局面。然而怀王昏聩善变,顷襄王昏庸无能,屈原虽致力于对楚国进行变法,实施新政,但无奈时不我与,他既没有君王的强力支持,也没有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在楚国这个盘根错节的老牌诸侯国里,他孤立无援,“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楚国柔和的丝竹乐与吴侬软语做背景音乐下,一株芷兰,愤然投江自尽,留下千古余韵。

在战国的烽火硝烟中,龚自珍撕心裂肺的呼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早早实现。虽然列国君主有英明有昏庸,可他们在战火面前,奉行“战国时期什么最贵?人才!”的宗旨,将人才进行到底。没有所谓的阀阅制度,也没有举孝廉、举秀才,更没有所谓的科举八股,唯才是用。虽然,就此人才仍不能够完全地大展所学,但已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顶峰。就此而言,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度,选才方式与流程是进步多了,但相较于战国时期的唯才是用,前二者均是有所差距的。

战国的烽火,锻造出了如许多的伯乐,虽则优劣有别,但相较而言,那烽火,竟是士子的天堂。

2.战国四公子与养士之风

战国时期,不仅君王求士,为国家能喘息于这乱世,王公贵族更是以养士为风。门客多少竟与封地多少,权势多大联系起来,成了身份的象征。史上最著名的养士大户当属战国四公子:狡兔三窟的孟尝君田文,散财救国的平原君赵胜,窃符救赵的信陵君无忌,博学善辨的春申君黄歇。他们以养士著称,以好客为本,在当代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国君。

孟尝君其人,任侠,好客,谦冲但也残忍。他以齐国宰相庶子之身,凭着自身的聪慧与远见,以及礼贤下士的品格,一举成为田氏宗长,齐国第一人。他养士不问门第,不究过往,且奉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哲学,毫无选择地接受食客,并对待自己的门客,无论才能,均真挚尊重,急人之难,所以引得当时大多不得意的士子、风尘侠客乃至流亡逃犯都纷纷投奔,竟得以集得三千门客。所以孟尝君的门客中,鸡鸣狗盗,三教九流,无一不包。在如今看来,那似乎是聚众谋反,但对他,这个养士待士的习性,却帮着他在风雨如晦的天下,数次死里逃生,保住了他在齐国的地位。他之所以能从虎狼秦国死里逃生,是仗了鸡鸣狗盗之徒的才能;他之所以能在封地薛地躲过齐湣王的屠刀,是仗了冯谖为他精心打造的狡兔三窟;他之所以能在被罢相之后重新启用,也是仗了冯谖的声东击西之术。孟尝君与其门客,正是:君以国士之礼待我,我以国士之才告君。但他的残忍也同样为众所知,他可以因为别人嘲笑自己“眇小丈夫”而一怒之下“灭一县以去”,他的残忍,令人生惧!

平原君其人,历史评价不甚高,他长袖善舞,好虚名,但在赵国危亡之际,散尽家财征得敢死队以救国,使他的缺点在功劳簿上褪色些许。彼时,养士蔚然成风,已成为身份的象征。作为战国武装力量最强的赵国的公子,掌握国家政权的他,养士似乎是装点身份,追求流行的方式。他养士一如孟尝君,多而杂。但他没有孟尝君待士那般仗义,但无论如何,在那个年代,他能够声名于外,自有他的优势所在。他长袖善舞,隔岸观火,负了武灵王所托,在赵国政权交替的过程中非但未受其害,反而得以步步高升,他的人格高度在此打了个折扣;他为了名声清议而杀掉嘲笑跛脚者的爱妾,看出他待门客并非十分真挚,他的决策近乎投机,为着的只是自己的名声;他宠信“白马非马”的名家学士公孙龙,只因为其擅长辩论,言辞犀利,也看出了他养士不追求价值;他偏听冯亭之邪说,利令智昏,导致长平之战的爆发,葬送了战国时期最骁勇善战的赵军。但他曾在邹衍驳斥“白马非马,人有三耳”的诡辩之术无用时及时疏远了公孙龙,说明他能虚心听取教训并及时改正;他曾任用自荐的毛遂,得以说服楚王救赵,化解了赵国的危机;他也曾在秦国攻赵而援军未至之危急存亡时,听取门客李谈建议散尽家财,募得敢死队3000人,使赵国坚持到了援军前来的那一刻,并在事后不求封赏,足见他跻身于战国风云人物是有其原由的。

相较于孟尝君积极主动,以致带点钻营投机味道的养士作风,以及平原君爱好虚名、讲究表面排场的处世态度,信陵君却是个性较为温和与宽容,且被司马迁大加赞誉其对待贤才宾客最为真诚,“不耻下交”。信陵君时期的魏国,已是强弩之末,勉力维持着表面的奢华,但只是镀金的空壳。信陵君养士,他是真正寻求有才华者,并因着他的个性,无论身份高低,只要有才华,必是平等礼仪相交,因此,他的手下,真正聚集一大批有能之士。因为信陵君的贤能,其他诸侯国在十余年里没有大举进攻中空的老魏国。关于信陵君,最著名的事件便是他的窃符救赵。他之所以能够窃符,是侯赢的功劳,而侯赢能为他所用,并不惜自尽以报知遇之恩,则是感念于信陵君对他的无上礼遇;他之所以能调动魏军,则是由于朱亥铁锥杀晋鄙,而朱亥能为他所用,也是他礼贤下士的功劳;而他为救赵国急难,数于魏王交涉,在无法取得兵权时,为不负所托,亲率宾客,以飞蛾扑火精神赶赴赵国,相较于平原君的隔岸观火,他是真正地侠义作为。信陵君为访贤士毛公、薛公,深入市井,而平原君耻之,由此看出二公子的人品心性,而毛、薛二人也在信陵君安居赵国而秦军犯魏境时加以提点,使得信陵君及时赶回国家,粉碎了时人在窃符救赵时对信陵君是否爱国的怀疑。

比同前三者,春申君黄歇也以养士闻名于世。但关于春申君门客的作为,却较前三者逊色了些许,反而春申君个人作为,却更为辉煌。春申君养士,提供门客优渥的环境,但也许正是因为富贵养人,使得春申君门下,却是少有作为。据闻春申君上等门客竟以珍珠装饰履鞋,足见其豪爽与富贵。而春申君其人,在楚国立世于战国,并成为合纵的纵约长上,功不可没。他博学善辨,凭借一张利嘴,说服秦国放弃攻楚;他为国尽忠,宁陷自身于危难而帮助楚太子逃离秦国;他思想前卫,大力支持革新派屈原在楚地实施新法;他为国图强,吸引名家来楚教化,世人皆知荀子曾担任楚兰陵令便是春申君的邀请。他机智坚毅,勇气过人,爱国尽忠,于是在他为相之际,能够使楚国在强秦虎视眈眈之下,一度发展。但是,权势滔天,富贵过人,使得这一代智士渐渐被王座、美色迷了心窍,不复当年的豪气英明,最终自取灭亡。

战国四公子的养士作风,给当时有才能而又不得施展的士子们一方得以庇佑的天地,虽是相较于君王的赏识,少了尽情发挥的空间,但对士子们而言,那也是一方乐土。

第三篇:大秦帝国读后感

意玛克人力资源部刘总刘大哥让我一定读读《大秦帝国》这套书,说对经营事业很有帮助,大秦帝国读后感--经营企业三步曲。老师的话当然要听,于是马上去买了,一套书共11本,是作者孙皓晖先生历时16年写成,可谓耗费心血的宏篇巨著。

读到前两本,已感受益匪浅。前两本主要讲秦国如何由一个贫弱小国,通过变法而成为强国的故事。治国治企,原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阅读与思考,对企业经营的理解更深刻也更清晰了。多年来关于经营管理的点滴总结,也通过阅读此书得以串联起来。

最深的体会有三点,在此分享,也盼请朋友们给予指正:

一、企业再弱小,如果负责人立志图强、信念坚定,也能做强做大。

秦国传到秦孝公手里,已是内忧外困、贫弱不堪,甚至有灭国之危。但秦孝公断指立碑、誓志图强,大胆重用当世英才商鞅,通过20年变法,创造了秦国由弱变强的历史奇迹。秦国统一霸业,由秦孝公而始。

很多现在非常成功的企业,刚起步时都很弱小。华为公司当初只是一家代理交换机的贸易公司,通过20年卓越经营,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网络设备供应商,也是中国最成功的跨国企业。海尔当初也只是个国营小厂,设备、管理、人才都很落后,但在张瑞敏的领导下,通过推行品牌战略、采取科学管理、重用优秀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如今已成为世界著名家电品牌。

所以,企业实力小、底子薄并不可怕。如果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聘请优秀人才,锐于进取、勇于创新。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必可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江门地区整体创业氛围、人文环境和人才素质确实不佳,但也诞生了像维达、大长江、天地壹号、嘉宝莉、李锦记、无限极这些非常成功的企业。我想,这和几位企业家立志做强做大的理想抱负与顽强信念密不可分。

二、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读后感《大秦帝国读后感--经营企业三步曲》。

一人可以兴邦,一人也可以兴企。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很多企业主对这一点的意识已经有了,但行动上还很不够,用人的理念还没更新,用人的胸怀也没打开。

企业负责人在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后,接下来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为企业物色最优秀的人才,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才能得以尽情发挥。正如维达董事长李朝阳先生所说:“所有的东西根源还是人,我事业上最得意的事情是打造了维达这样一个团队,有了这样的团队才能打造成功的企业”。在印刷行业赫赫有名的鹤山雅图仕集团董事长冯广源先生也说到:“一个企业发展大了之后,人才问题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他还说:“雅图仕公司一直恪守‘以人为本、以质为根、以策为上、以果为宗’的企业文化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最为核心,并且说到做到”。

成功的企业都有许多成功之处,但最为成功之处,莫过于引进和重用了优秀的人才。联想集团近几年遇到不少坎坷,但最终逆境突围,反而取得更大成功,和他们优秀的人才队伍密不可分。中国家电连锁领军企业苏宁电器,是一个视人才为生命的企业。为吸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他们先后制订并实施了“总经理梯队”、“采购经理梯队”、“1200工程”、“店长工程”、“4045工程”等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从2002年开始的“1200工程”,据悉,该工程为苏宁电器培养了60位集团高管,其中7人成为副总监。有20%的部门负责人均出自该人才培养工程。

有的企业为什么做起来很吃力、总也做不大。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必是缺乏吸引、使用、发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环境地壤。如何吸引、保留优秀人才?最根本的还是舍得与人才分享财富。这一点,几千年前的《易经》就有精辟阐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古今法则,莫不如此。

三、卓越的管理机制是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

秦国何以由弱变强,关键在于变法。商鞅用3个月时间走遍秦国的穷山恶水、历经常人难得想象的艰辛,找出了秦国贫弱的根源,以大量实地考察为基础,先后制订了九大变法措施。与秦孝公君臣一心,通过20年苦心经营,使秦国从最弱小的战国逐渐发展为国强民富、兵精粮足的第一强国。

与此同时,原本最为强大的魏国,由于国君不思进取、国家法制松驰,加上用人不当,就慢慢衰败下来。此强彼弱,秦国最终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由此可见,科学的经营理念、卓越的管理机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早在1996年,华为公司就开始起草后来在中国企业界非常著名的《华为基本法》,这显示出了任正非不同于一般企业家的远见。许多管理专家认为,《华为基本法》对华为取得今天的成就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企业刚创建的时候,主要靠创业团队的能力与信念生存。当企业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就要开始明确经营理念、建设管理制度了。理念决定方向,制订决定执行。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能使企业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暗礁”。

综上所述。一家企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首先,企业创始团队的能力、志向与胸怀决定了企业能否创业成功,及未来发展基因是否优良。其次,在解决了企业生存问题后,能否吸引到优秀人才,决定了企业能否做强做大。在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能否制订出科学、先进的管理机制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知易行难,每一步都不容易做到,但如果明晰了重点与方向,总会少走些弯路。

第四篇: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合集13篇)

大秦帝国读后感1

该系列书中最最辉煌、最最优秀的巅峰之作!

优秀在正史和野史的无缝连接。不像上一部皱着眉头看完觉得作者臆想成分太重,但也不会觉得一板正经太过枯燥,一件一件历史大事件推动发展,让整部行云流水非常棒!

优秀在六国被灭之后总结之言。这个部分完全展示了作者的大格局,讲秦国,又不只是秦国,每一个国家被吞灭之后,作者都非常中立的剖析了原因。从韩开始一路到齐完成统一大业,我是一个很容易被历史感染到哭的人,齐灭国秦国完成统一大业那瞬间真的哭得超级痛快。

优秀在给了后人看待历史的新观点。之前想到秦国,想到秦始皇,首先想到的就是焚书坑儒所引发的“暴政论”,此书之后,看待秦始皇会更加全面,不得不说,无论从当时还是现在的眼光看,他都是一个功远大于过的君主,只可惜后世被儒家统治这么多年,谁又有那么超脱的眼光去公正评价呢?

当然,作者也是一家之言论始皇,很多地方我同样不赞同,但并不影响我对这一部的喜爱。多方兼听并形成自己的意识与观点,这才是看书的意义。

大秦帝国读后感2

昨天看了《大秦帝国》1——七集,对秦献公的继位选人独到的眼光及方法所叹服。秦献公被魏军狼毒箭所伤,他知道自已所剩日子不多,不得不考虑传位的问题,但让他头痛的是传位给那一个孩子。

两个孩子各有所长,长公子更是深得上大夫及世族的拥戴,为了使王位传给真正能带领秦国走向富强的君王,秦献公可谓用心良苦,采取了冒雪前往老乒营地,听取老乒对传位人选的意见,最后秦献公听取了与他出生入死,驰骋沙场老乒的建议,传位给了二公子渠梁,即历史上有名的秦孝公,历史同样也证明了秦献公选人之正确。秦献公选取接班人的思路及方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通过秦献公选继位人剧情,也给我们在工作中如何晋升一个管理干部或观察一个人是否值得培养带来启发,具有以下特征的人值得晋升和培养:

1、遇事临危不惧,头脑清晰,应变能力强;

2、具有大局观,团队、组织及公司利益大于私利;

3、具有独立思考及分析辩别能力;

4、做事能够抓住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大秦帝国读后感3

这次是第二次读完这本书,却依然不能说把它完全消化了!之前曾两次去过西安看兵马俑,一次是去的,那时候还小,看到兵马俑时觉得不过是一些泥人而已,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秦朝历史的了解,慢慢的对秦国有了些兴趣。时隔十年,在第二次去了西安,在这次去西安之前,我想找一本写秦史的书再多了解了解秦朝,后来就看到了这本书,并且很耐心的看完了,不得不说我真的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让我看到的不再仅仅是秦朝统一六国的事,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秦国几百年的苦难前史,一部秦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也就是从看完这本书,让我对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以至于在第二次看到兵马俑,看到秦时的遗迹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震撼,是崇敬!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写的很深也很好,读了两遍依然不觉的厌烦,反而越读越喜欢,每次读完都能有所收获,也许这就是没有把它读通的证明吧,以后还会再读第三遍第四遍的

大秦帝国读后感4

秦国,从中华大地的西部边缘小国、险些被六国瓜分的战败国,成为一统华夏的大秦帝国,靠的是什么,原因可能要写几部书。我看完《大秦帝国》后,感受最深的是——法治成就了秦国。

从秦孝公赢渠梁任用卫鞅开始变法,到秦王嬴政一统天下,期间经历六王七次权利的移交,不同时期采取的政策不同,但坚持依法治秦的主张始终贯穿其中。最值得敬佩的是舍身护法的宣太后,以一国摄政太后之尊,用自己的鲜血维护法治。秦国八万铁骑命丧赵国名将赵奢之手,依秦法:无端败军者斩刑不赦,八万将士全部阵亡,此时定要有人为阏于之败担责,宣太后毅然站出说道:阏于惨败,罪在本太后错断大势……秦法昭昭,不究大败之罪,不足以养朝野正气。遂在宫中自裁,以自刑谢国。看到这时耳边响起那句老秦人心中的呐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在坚守着秦法,正是这种力量促成了秦国的强大。

我们的首个宪法日刚过去不久,祖国各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希望我们的法治能够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中华的强大力量。作为基层的法律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将所学所知运用到服务法治中去。

大秦帝国读后感5

起初看大秦帝国只是源于自己对历史由来已久的兴趣,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只是觉得这不过是对于一个盛世的全景式展现罢了。但是,当我把《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看完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我认识到雅斯贝尔斯的轴心代理论很有意义。

一个文明的创生期往往是最有活力的,最富创造力的。大秦帝国,有着与后世很多同样强盛帝国所全然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大秦帝国得以强盛的依靠,也是被后人所忽视的,在后来历史中所缺失的。因此,这些东西,才是需要我们重新开掘出来的。因为,正是缺失的这些,使得华夏的原生文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又蕴含了衰落和失败的可能。《大秦帝国》正是通过将这些开掘出来,从而使得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所熟悉的那部分历史,让我们更加看清现在要走的路。

这种与众不同的东西,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方面:法治与商业精深。这两点在《大秦帝国》中都有表现。商鞅是秦国的名将,他实施变法是秦国强大的第一块基石,更是华夏文明史中第一次将法治的理念变为现实,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大秦帝国读后感6

很不喜欢范雎这个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人认为他是快意恩仇,但我觉得,“睚眦必报”形容更贴切。比起白起的惟国事为大,范雎则显得像是被感情蒙蔽了双眼,心胸格局确实能够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在这样的一国丞相的性格中,这种睚眦必报却占了大部分,也就决定了范雎凄惨收场。

秦昭王的过人之处确实令人敬佩,的听政,才成就自己走上了权力的巅峰,这份定力谁人能及?在强君暮政的年代,秦昭王依然保持了卓越的管理能力,即使积压了多年政务,依然能让秦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转,实属不易。这部书里面,远交进攻,负荆请罪,将相和,长平之战等等经典浮现,长平之战的确是一部血泪史,战神白起最终也走向了那样的下场,功勋卓著最终落得被赐死,确实在权利面前一切都是冰冷的,尤其是在20年听政的君王面前,君王的心是冷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大秦帝国读后感7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名字叫作《大秦帝国》。通过阅读,让我知道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一些秦国故事,更让我感受到了秦国的崛起到一统六国的霸气历程。

本书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不起眼的削国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在许多能文能武之士的帮助下,慢慢强大起来,使得其他国家不敢轻易招惹。而其中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呢?这谁也不敢乱下结论,这个国家便是后世幼童都能知晓一二的——秦国!

即使拥有再耀眼的光芒,总有暗淡的时候。而哪怕只是一个渺小的星星也无惧黑夜,在这漫天的星辰中散发着自己的光芒。春秋战国时期许许多多的国家就是这漫天的星辰,而秦国就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小星星。这样一个在当时被其他所有国家都看不起小国,却用它的智慧和手段完成了惊世之举:统一了当时的中国!在那时它是多么的耀眼,多么的辉煌。然而后来却因为奸人从中使诈,使得秦国快速走向衰弱,甚至万劫不复的地步,让人唏嘘不已……

秦国,一个奇迹般的存在。但奇迹不可复制,它有当时年代的局限性。我们只要学习它积极向上的一面: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你能做的,永远比你想象的多的多…….

大秦帝国读后感8

看小说的人给差评,看小说读历史的朋友会给好评,我这种文盲当然要读历史啦。大秦帝国的每一部都有一些缺点,比如人物刻画的比较极端,历史脉络主要是靠这一时期的几个名人撑起整个一部故事;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对这段历史不太清楚地人来说,读书一定会有思考“人物是否真的这么完美?”“历史上真的是这样?”“长平之战的地理位置真的可以这么打?”“商鞅是否真的是极心无二虑?”“范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

读者会通过一个个疑问自己去发掘这段历史背后的细节。所以对于看小说以读历史的人,这一系列的书无疑是五星的,耐看的。作者也通过一些情把一些看似不可能,但实际上发生了的事情串联起来,无关历史主线,所以读书的时候要品也要鉴,筛出自己所需要的,思考自己所可用的。大秦帝国是部有意思的书。

大秦帝国读后感9

大秦帝国这本书看了不下六遍(电视剧没看过),不仅仅因为我是陕西人,对秦帝国的亲切感,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做企业管理咨询的朋友说,这是当年他们入行要读的第一本书,而且是教科书般的存在!全书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从书中,我们见证了秦国从一穷二白、列强环伺之下,变法图强。经过了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艰辛与悲壮。然而,从始皇帝建立帝国到帝国崩塌,只用了十五年。

理据一、大秦帝国里一句话贯穿始终:“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每次听到这句话内心油然而起一股力量,如同“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如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满满色负面力量推动自己向前!

理据二、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背后带来的是一股力量,一股精神,是老秦人团结向前,共赴国难的精神!大家都知道六号喜欢团队协助,有团队,有力量,安全。

理据三、从商鞅到李斯,大秦帝国一直在变法,法者规矩也!有规矩有规范,不会错。

大秦帝国读后感10

《大秦帝国》是我读过的小说中最长的。当初买这套书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因为不敢保证自己能坚持读完。

结果,没有刻意去“坚持”,自然而然地就读完了。

读这套书之前,才读完《明朝那些事儿》,不免在心里比较一下。给我感觉,《明朝那些事儿》好像是把历史当小说写,嘻嘻哈哈中讲述历史故事。而《大秦帝国》好像是把小说当史书写,一个故事呈现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帝国史。读《大秦帝国》之前,很喜欢《明朝》,但是读后,更欣赏《大秦帝国》的大气。

不过,这样长的著作,要从头到尾都引人入胜也很难。书一共六部,我感觉最精彩的还是前两部,第一部有商鞅,第二部有苏秦和张仪,而到了后面,就不再有这种偶像式的人物了,接下来的白起、吕不韦、李斯,塑造得也很鲜明,但已经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想,作者把商鞅写得太完美了,成了秦国的神,也成了整部小说的神,以至于后面无法再超越。最不喜欢的是第三部,感觉结构有点乱。

整部小说褒扬秦人的色彩非常浓厚,有时近乎偏执,不过在作者营造的环境下,觉得褒扬得还是挺有道理的。书中描述的那个由商鞅在秦国一手缔造的“法治社会”,虽说有虚构成分,但也让人不得不改变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看法。

大秦帝国读后感11

每观秦史,总会被其波澜壮阔所震撼,万里长城、九原驰道、都江堰、郑国渠、阿房宫、兵马俑……人们无法想象这个仅仅存在十余年的短命王朝竟能兴建诸多气势磅礴的超级工程。

行者千里,跬步积之,缔造这些奇迹的是老秦人六百年的披荆斩棘,而将老秦人缔造成奇迹的则是一个卫国士子——商鞅。商鞅以其宏大的胆魄和卓绝的才具在积贫积弱的秦国力行变法,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斗转星移,原来六国不齿会盟的秦国蜕变成六国谈而色变的虎狼之国。

我们惊叹于商鞅变法之化腐朽为神奇的同时是否也在思考这股神奇的力量到底源自何处?如果说商鞅变法将地处西陲蛮荒落后的秦国引入东方文明社会的发展轨道最终促成秦国崛起,那是浪漫主义者的情怀;如果说商鞅变法规整了社会秩序、团结了老秦部族的战斗力量,那是形式主义的见识。

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力量之源是彻底的社会变革,是从根本上变革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大繁荣创造了条件。

大秦帝国读后感12

大秦帝国终于让我吃完了,历时四个多月。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赢政的认识是他是一个残暴的君主,比如他的“焚书”“坑儒”,在后世认为他辱没斯文更甚至把儒家人士坑杀。但是从当时的时政背景来看他有他的考量,他推行的一些政策无疑是比较进步的、前卫的,以至于很多东西一直都得到了延续……

比如他采用李斯的建议,废分封,立郡县。真正的把至高无上的权利集于皇帝一个人身上,皇帝掌握着国家所有的权力尤其是军事大权,且“家天下”世袭皇位制度被此后的历代王朝统治者所沿用,横贯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不管后代王朝怎样挥霍使用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他的初衷是好的,那就是减少战争,从而人们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我看来这种功绩是无法磨灭的。

当然,作为小说可能会刻意的美化主人翁,但是他也从反面来提醒大家对于一个古代的君主要给他相对公平的评价……

大秦帝国读后感13

秦武王是个被观众读者误会的历史人物。现代人因为他举鼎而死,就觉得他滑稽可笑。其实,从“武”这个谥号看,当时的人对他评价还是不错的。谥号,是君王死后给他上的终身评价。

混蛋的君王真的会在死后得到一个“黑暗”“昏聩”“暴戾”这样的恶谥,比如周幽王周厉王齐湣王等。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怎么看武都是个好谥号啊。再看历史上谥号是武的其他人——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每一个都是牛哄哄的。就算是被大家公认为任性的明武宗,人家也是真的亲自带着大军跟蒙古人干过一仗的,据他自己说他还上阵亲自斩杀了一个敌人。秦武王的政绩比明武宗显然好多了,人家平定了巴蜀叛乱,又在宜阳大败韩国。

大家笑他最终举鼎而死,实在是不明白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存在。鼎是天子权势的象征,天子拥有九鼎,而诸侯只能有七个。秦武王不是要作死,他拿走天子的鼎,是想要表示秦灭周取而代之的意思。如果当时不死,下一步估计就要让周天子退位了。他的死让周王室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第五篇:《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在济南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外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一天我在图书馆找书看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已经被人翻看得快散了的书,心想着一定是本好书,拿起来一看是《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下》,翻开一看就被吸引住了,知道图书馆快要关门时才借了这本书走回宿舍。等我看完后,就去还了回去并顺便借了上部读了······

当时把《大秦帝国》第一部看完后,很是期待看它的后续故事,可是我们学校图书馆里已经很久没有更换新图书了,遗憾啊!等我参加工作以后才能经常去网吧上网(上学时基本是不去网吧的),一次上网的时候把《大秦帝国》六部全下载了下来。把《大秦帝国》下载到手机之后,我只要有一点时间就会去读,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读了这部丛书之后颇有感触!好了,不废话了,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体会。

《大秦帝国》分为六部:第一部《黑色裂变》从公元前362年的秦魏之间的少梁大战开始到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结束;第二部《国命纵横》以商於百姓在郡守樗里疾的带领下为商鞅送葬开始,以秦惠文王死张仪离秦结束;第三部《金戈铁马》从秦武王攻宜阳通三川进军洛阳开始到范雎读唐举荐蔡泽的书信结束;第四部《阳谋春秋》从蔡泽入秦开始到《吕氏春秋》书成结束;第五部《铁血文明》从“一字千金”开始到秦始皇病死沙丘结束;第六部《帝国烽烟》从李斯内心激烈斗争开始到项羽杀子婴火烧咸阳结束。除《帝国烽烟》外,每一部的结尾都留有一个悬念,吸引着读者去读下一部:第一部留的悬念是商鞅被车裂后旧世族势力是否左右了秦国朝局,新法是否被废除;第二部留的悬念是秦国在秦武王与甘茂的治理下是否成乱政;第三部留下的悬念是秦国是否走出六国重新在信陵君的领导下的合纵封锁的低谷及安国君嫡子如何选出;第四部留下的悬念是吕不韦能否继续再在秦国执政;第五部留下的悬念是秦始皇故去后秦国将何去何从。

人们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写实三分写虚,而我认为孙皓晖先生的著作《大秦帝国》是八分写实二分写虚。先谈一谈我了解到的出大事件以外的实:

第一部中提到魏武侯死后公子罃与公中缓(即公子缓)争立国中大乱,赵韩两国趁机入侵,魏国差点灭亡,这一事我在《资治通鉴》中得到了证实(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子缓争立,国内乱。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成侯曰:“杀罃,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二国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赵人不听。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赵成侯亦去。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商鞅在秦国各地走访三个月后才总结出变法的纲目,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此事虽无史载应该属实。第二部中提到的五国相王也是史实。目前我只能想到这么多,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现在再谈谈我知道的虚:第一部中把侯嬴写成了商鞅的知己,这整整比历史上的侯嬴大了六十多岁;第二部中把战国四公子提前了五六十年且辈分也给人家提了;第三部中把阏与之战提前了将近二十年并且把楚怀王的寿命加长了,因为白起破郢都焚夷陵时已是楚顷襄王之世;第四部中把吕不韦遇子楚的时间拖后了三年。

《大秦帝国》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书中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极为详细如第三部中对长平大战的描写就用了很大的篇幅,六大战国中每一个国家亡后都对其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孙老在书中倾注了大量的情感,读此书犹如在读长篇散文。

读《大秦帝国》时,最令我热血沸腾的地方是赵武灵王大破林胡与匈奴联兵和蒙恬大破头馒单于的匈奴大军,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期待《马上诸侯》!

下载《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秦帝国》读后感250字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1 历经六个月,终于读完了《大秦帝国》这部长卷历史小说,它描述了秦帝国兴亡生灭的过程。在那个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面临亡国之危的秦国......

    《大秦帝国》读后感(5篇)

    那天去图书馆(已将近一年不曾走进书店的门,不知道有多少新书,不知道现在的书又呈现怎样的一种趋势。高考完后,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来“消遣”,在家实在无聊,便去了书店)。一进门,便看......

    大秦帝国读后感(5篇范例)

    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的书目是《大秦帝国》 大争之世,唯强者居之。古人云:穷则图变。大国崛起,弱国受欺于人。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战国乱世,群雄争霸,当此弱肉强食,烽烟四起之时,春......

    《大秦帝国》读后感[大全5篇]

    《大秦帝国》读后感陈实进幸得老师推荐,我才能接触到《大秦帝国》,了解大秦帝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历史似乎真的被人们所忽略,我们熟知的“暴秦”给我们评判秦帝国带上了有......

    大秦帝国读后感 (精选五篇)

    《大秦帝国》六部十一卷到今天就正式全部看完了,大秦帝国读后感。在看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感触,感想,也在微博上一一进行了阐述。原想,在全部完结后,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以表达我......

    《大秦帝国》读后感:我与《大秦帝国》

    我与《大秦帝国》内黄河务局 卢国帅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历史,喜欢看历史故事连环画,听长辈讲解成语和典故时说的一些历史小故事,慢慢的我知道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来历,知道了......

    李斯与大秦帝国读后感

    1、意料之外的临终之言“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是李斯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一句台词,背景是他与家族共一千多人即将腰斩,说话的对象是一同行刑的次子......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1 暑期来临,有时间来寻找自己喜欢别的书来认真看看,选择几本书,终于对《大秦帝国》放不下手,一直在不停地看,我对秦朝感兴趣有三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