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岩》读后感
读《红岩》有感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首出自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中的《我的“自白书”》一诗,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红岩》中成岗的现实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著名诗篇。1949年10月28日,陈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牺牲时年仅26岁,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对党的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半个多世纪匆匆过去了,然而站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蓦然回首,诗歌孕育的那种激情澎湃的豪情依旧未变,它随着涛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荡起涟漪翩翩。
《红岩》的作者是杨益言和罗广斌。杨益言是1948年9月被捕的,关在重庆渣滓洞。他和关在这里的近300多名革命先烈,受尽了严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当时,年仅23岁的杨益言刚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胸怀救国之心回到故乡重庆,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住了。他是渣滓洞监狱中在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大屠杀前被亲友多方营救出的幸存者之一。罗广斌是由江竹筠(江姐)介绍入党的,被捕以后被关押在白公馆。就在1949年11 月27日深夜军统特务先对渣滓洞进行大屠杀时,由于兵力不够,他们把白公馆的所有看守特务人员抽调到渣滓洞集中起来屠杀共产党人,在白公馆特务空虚的情况下,罗广斌等18 名革命同志趁机逃出了敌人的监禁。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并且作为幸存者和最直接的见证人,这两位作者在1959年写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加以集中、提炼、进行艺术再创造,以3年的艰苦创作写出这部气势恢宏的长篇小说《红岩》。
《红岩》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1948年,国民党的统治下的中国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临行前江姐嘱咐甫志高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发现郑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不听劝告,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和刘思扬等人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却纷纷落空。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使出了许多包括限制供水、供食等阴险手段。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乘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叛徒甫志高带着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进了渣滓洞。在狱中,她受尽了严酷的折磨。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使出了“假和谈”的阴招。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也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共产党员刘思扬是其中的一个。在刘思扬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狱中地下党的情况。正当刘思扬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被抓起来关进了白公馆。郑克昌在诱骗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进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阴谋,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险恶的特务。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取得了关系。同时,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当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黎明。
《红岩》记述的是1948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小说的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在这样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酷刑的描写,但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严酷的肉体摧残,但在由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在狱中斗争的中心线索之外,小说还以地下党组织的城市运动与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做为另外两条支线,这三条线索融合成一个整体,揭示了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将生命化为胜利的高尚风貌以及反动派在濒临灭亡之际垂死挣扎的种种丑态。在情节的构造上也独具的匠心,作者没有去追求离奇的情节,而是重点把活动天地极为有限的狱中斗争写得迭宕起伏。作者善于安排事件的突变,善于在斗争的尖锐处用笔,这使得在情节的转折变化中,人物的精神鲜明地显现出来。在人物的塑造上,《红岩》没有采取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贯彻始终的手法,而是围绕着狱内、狱外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英勇坚强的许云峰、江姐,充满传奇色彩的“双枪老太婆”,疯老头儿华子良、天真可爱的“小萝卜头”等,都已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典型形象。
捧起《红岩》便爱不释手,我全部的身心都被它所深深吸引,即使将他读完,头脑中仍时时会浮现剧中的人物形象。“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的英雄志士用鲜血换来的果实,血染红岩,才挣得今天的安居乐业。我要衷心的感谢《红岩》,不仅因为它为我树立了榜样,更由于它使我深入的体味到什么是光辉的历程,什么是血染的风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珍贵的青春,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与认识!
肖智卓
2012年2月15日
第二篇:红岩读后感
坚守信仰,砥砺前行 ——读《红岩》有感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再读《红岩》,依然激情澎湃,泪水数次打湿眼眶;掩卷沉思,不由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岩》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红色经典,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党组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殊死较量。在渣滓洞、白公馆两处秘密监狱中,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和残酷迫害,共产党员们宁死不屈,血染红岩,用生命和鲜血迎来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捍卫了党和国家的尊严!
许云峰,顾全大局、机智勇敢,受尽折磨,无所畏惧。他以坚强的毅力在与世隔绝的地窖中用双手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英勇就义前朗声说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江姐,“暴风雨中的海燕”,将丧夫的刻骨之痛深埋心底。面对毒刑,她毫不畏惧,留下光芒四射的词句:“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面对死亡,她异常平静,没有激动,更没有恐惧与悲戚,全身充满了希望与幸福的感受,带着永恒的微笑,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
成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催眠术,测谎器,美国新药诚实注射剂……在审讯室里冲着敌人高声朗诵《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华子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伪装疯癫十五载,长期潜伏魔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接应狱中的战友们劫狱突围......齐晓轩,在掩护战友越狱时身负重伤,蔑视着山脚下的敌人,矗立在一块巨大高耸的岩石上,吸引全部毒弹的袭击,为战友们赢得时间。“扫射吧!”,“子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鲜血从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脚下的红岩......这些鲜活的革命战士的形象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拥有如此巨大的勇气,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是什么让他们拥有如此巨大的决心,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是什么让他们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我想那就是——崇高而坚定的共同信仰:对党和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以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
崇高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催人奋进的动力。高墙、电网、酷刑,死亡都不能动摇红岩战士们崇高的信仰。正因为有着如此崇高的信仰,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筑造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巍然大厦。
坚定的信仰,使共产党员们能够临危不惧,前赴后继,不断前行!方志敏曾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共同的信仰,使共产党员能够团结一心,并肩战斗。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同志们互相关心,把食物和水留给伤员,把爱和希望留给监狱里出生的孩子“监狱之花”。当龙光华为战友舀水而遭到迫害时,同志们用集体绝食来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非人道主义行为。共同的信仰能够凝聚成无比巨大的力量!
再读《红岩》,我深切体会到了信仰的厚重和伟大,感受到了信仰给予人们深沉博大的力量,更加懂得了信仰对于一个共产党员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恪尽职守,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家长,我们应该讲述红色故事,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倍加珍惜今天的的幸福生活,鼓励孩子坚守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难,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发图强!
崇高的信仰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仰望。让我们不忘初心,坚守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再铸辉煌!
第三篇:《红岩》读后感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使命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面对这些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我永远相信!在东方的土地上,红岩精神将放射万丈光芒,普照全世界!
第四篇:红岩 读后感(共)
读《红岩》有感
在这次十一国庆长假中,我读了《红岩》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概述了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国民党军队也在做最后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中的共产党员则同国民党展开了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一位坚贞不屈的人,她就是江姐。江姐是1920年8月20日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39年加入共产党,1948年6月14日因被叛徒出卖而入狱。她在遭受敌人折磨后仍坚强不屈,并与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在1949年11月14日,江姐被敌人杀害。
读完这本书,我热泪盈眶,在她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羞愧。想起自己面对一点困难就轻言放弃。学习时遇到一点难题就放弃,还总抱怨题是更高年级的学生才能做出来。每次做错了一样手工,还总抵触再做这个手工。立刻就放弃现在在红岩英雄面前,我明白了:越是铺满荆棘的路就越需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重重,就越须我们用坚定不移的信念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片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彩霞,万道光芒”。这是《红岩》对黎明前的一段描写。在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战士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的生活容易使人淡忘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是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感谢《红岩》,它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第五篇:红岩读后感
《红岩》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红岩》一书。它先讲了余新江、甫志高、许云峰等人的日常生活、对话,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讲了甫志高让陈松林给在重庆大学上学的华为送上海、香港出版的刊物,使他们成了关系密切的朋友。
一天,他在给华为送书时,出现了一个特务学生,叫魏吉伯,有一个名叫黎纪纲的学生去追他。他不但没追上,还撞伤了自己的头。有人把他抬回了宿舍。
在这本书的第八章节,成岗被特务抓了,于是成岗的工人们骂抓他的特务狗特务,之后李敬原让他的妹妹化名为陈静。后来甫志高在家门口被抓了,他为了保命,于是当了叛徒。后来,他出卖了许云峰,使他被捕了。
许云峰被捕之后,徐鹏飞就审问他,许云峰一句话就把他搞糊涂了。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感受到了叛徒的可恶,他们为了保全性命,出卖了党和人民,所以他们比敌人还可恶,比老虎还可怕,比敌人还可恨。他们十恶不赦,所以每个人都恨他们。书中的例子有:甫志高。还有一个可恶的职业,叫做间谍,他们是敌人派出来的,专门混入我方内部,伪装成我方人员,窃取情报,再找机会汇报给敌方,然后敌方就掌握了我方的一举一动。书中的例子有:郑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