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范文(共5则)

时间:2020-10-23 11:2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范文》。

第一篇: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范文

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三篇范文

《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有哪些?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一起来看看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三篇范文,欢迎查阅!

《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一

1927年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军队——中国工农革命军。1933年,“8月1日”正式确立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八一”这两个字成为了人民军队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也就是八一建军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1927年到2020年,93年间人民军队走出了一条披荆斩棘、劈波斩浪、攻坚克难、辉煌光明之路。

当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从井冈山一路艰难跋涉,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抗美援朝,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经过无数革命战士前仆后继、浴血激战,从此,“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而当新中国的建设史翻开崭新的一页,人民军队又以热血、激情、奉献、牺牲熔铸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无论是边疆反击战、戍边卫国、抢险救灾、疫情防控、撤侨护航、国际维和,危机时刻,一句“我是军人我先上”;困难当前,同样一句“我是军人我先上”。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这就是我们可以信赖的、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

从历史凝视当前,静心静思,作为一名党员,何为致敬军人的最好方式?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无论白天黑夜,为国为民戍边巡逻的海陆空天军人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枕戈待旦,因为每个军人都清楚,自己的身后是祖国、是亲人。“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尊崇”既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具体的行动。比如,在售票窗口、车站码头等公共场合,张贴有“军人优先”的标识,如果你是管理者,就该进一步细化落实具体流程、办法,确保军人正当权益的落实,而不能是简单将相关标语“一贴了之”;如果你是一名排队等待中的旅者,能够不抱怨不嘀咕,能够不说过分的话不做出格的事,协助军人落实优先政策。再比如,在驻军城市,能够不和军车抢行,不泄露军车调动讯息,这些小习惯、微表情的养成,才是对军人发自内心的尊崇,这才是致敬军人最好的方式。

以一种温和的目光、平和的心理看待军人。无论是今年以来的疫情防控,还是眼下的防汛救灾,军人总是那个冲锋在前的“逆行者”,总是把我们挡在危险之后的高大身影。我们对军人总寄予更大的厚望,当然也因为子弟兵从未让我们失望。但如果目光看得真切点,心态放得平和一点,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张张略带稚气却目光坚毅的脸庞。我们看到的是军衣在身就无畏无惧的担当,其实说到底,他们只是一群十八岁的青年,因为这一袭军衣,便化身为战意无匹、勇敢无惧的勇士,便成为危急关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邱少云、黄继光、81192的王伟、刀尖上跳舞的张超们,成为我们“岁月静好”最可靠的守护人。想想,如果他们不参军,或只是正在上大学、或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孩子。所以,请看待军人的目光更温和一些,心态更平和一些,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不苛责军人、不埋汰军人、不调侃军人,这才是致敬军人最好的方式。

为军人保家卫国提供更为强大的力量支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键时刻军人必须挺身而出。一方面,一日为军人、军魂永在心,军人当赓续红色基因,不惧牺牲、冲锋陷阵,像“时代楷模”张富清一样,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无论是枪林弹雨需要浴血沙场,还是革命建设需要扎根山区,甘做“一辈子的突击队员”。另一方面,战争的胜利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撑。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作为得到军人护佑,站在军人背后的我们,或隐性或显性,或直接或间接地为国防建设服务,当立足岗位、大力创新、精益求精,提供各种“杀手锏”“甩手棍”,为军人保家卫国提供更为高精尖的武器和更可靠的后勤保障支撑,最大限度提升军人战斗装备科技含量,保证军人在履职尽责中减少损失,这才是致敬军人最好的方式。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只要忠诚于这个国家,忠诚于党和人民,只要心中有对军人之爱、对军人之情,每个人都可以在致敬军人这件事上给出自己的答案,做出自己的努力。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的外部环境从来都不是求来的、讨来的,“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致敬军人、尊崇军人,就是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二

日前,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的视频刷爆微信圈。在国庆前夕这一激情满怀的特殊时期,此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崇尚英雄的激情,引燃了神州大地的爱国情怀。可以说,这对中华民族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指引我们沿着英雄的成长轨迹,追忆感怀,汲取力量,乃至成为像“最可爱的人”一样的“英雄”。

从背影中读懂“担当”,要直面挑战,敢于斗争。这“背影”,是志愿军一列列整齐队伍跨过鸭绿江的背影,每看一次都会产生由衷的钦佩和感慨,因为这是直面挑战的“冲锋”,更是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特别是与入朝参战过的三爷爷一起看着照片回忆时,因作战负伤回国的他总是激动地说:“我们就是这样过江的,后来一个班,就我回来了,因为我第一个负伤,被运送到后方治疗······”千万个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离开充满希望的新中国,选择九死一生的战场,不仅源于浓厚的家国情怀,更是因为具备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精神,才会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当前,我们常态化防疫,决战脱贫攻坚,一定要敢于面对困难险阻,在战斗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敢于斗争、不怕牺牲。

从“战锹”中读懂“使命”,要直面困难,善于斗争。这“战锹”不仅仅是构筑工事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和致胜的“法宝”。面对飞机大炮机械协同的“多国部队”,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极其落后,以步兵为主要作战力量的条件下,结合朝鲜多山崎岖的地形,充分发挥中国的斗争智慧,硬是击败了敌人。儿时的我,暑假去三爷爷家的“避暑乐园”,一座辽塔下一条长近1000米的环绕水渠、一个丁字形的大山洞,都是他一锹一锹挖出来的。面对我的惊奇和疑惑,他总是自豪地说:“玩锹是我们的绝活,在朝鲜武器不如他们,就靠战锹修筑工事、挖掩体、找食物,肉搏时也很趁手……”“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当前,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一定要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结合实际,用好用活手中的“武器”,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从“英雄”中读懂“奉献”,要直面牺牲,坚持斗争。这些“英雄”有为了完成任务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有为掩护战友冲锋而用身体堵住机枪的黄继光,还有阻击敌人10余次进攻消灭200余人的郭忠田……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用自己的坚韧意志和过硬战斗本领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而战斗,无愧于“最可爱的人”,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英雄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们敢于直面牺牲、甘于奉献,只为心中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当前,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是长期的,是伴随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的,因此,我们要像英雄一样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做到信仰坚定、骨头要硬,直面牺牲、坚持斗争。

斗争是最好的“读懂”,更是使命的传承。我们要像“最可爱的人”一样,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祖国人民,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斗争,绝不辜负我们这个崇敬英雄且英雄辈出的新时代。

《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三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逝去的是历史,不朽的是精神,时至今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抗战历史,铭记先辈们的足迹,弘扬抗战精神,汲取不断前行的动力,更好地开创未来。

重温抗战历史,铭记先烈们曾用生命播下的“星星之火”,砥砺初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全部沦陷,到1932年发生“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爆发,再到华北危急,又至1937年日军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45年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开启了抗击日本仅略的14年漫长斗争史。其间,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一三”淞沪会战彻底粉碎了日本“_”的计划,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留下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的壮阔史诗。今日,我们重温抗战历史,是警醒后人不要忘记那段历史,勿忘国耻,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坚决纠正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等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行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缅怀抗战英雄,传承先烈们曾用青春彰显的“拳拳之心”,拼搏奋进。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回首75年前,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誓死抗敌,用铮铮铁骨保卫家园、以血肉之躯捍卫尊严,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谱写了一曲曲万众一心、英勇抗敌的英雄赞歌,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感谢英雄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引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给养。崇敬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当英雄才会英雄辈出。今日,我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就是为了弘扬中华儿女为国舍身取义,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今日中国,我们需要更多诸如此类的精神来涵养今日的中国,涵养今日的我们。

传承抗战精神,践行先烈们曾用毕生诠释的“殷殷之情”,厚植人民情怀。战争是残酷的、血腥的,抗战艰苦卓绝、中国牺牲巨大,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犹记得75年一名中国记者参加日本投降仪式后在《落日》一文结尾写道,“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前雪,中国应新生。”是啊,旧耻已前雪,中国应新生,此话言犹在耳、振聋发聩。作为后人,我们一方面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牢记战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对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把我们的国家发展壮大,能战方能止战。一方面要正确认识物质、武器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在人,比如抗美援朝,中国在武器装备、科技实力等多方面均不如人的情况下,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把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打出了中国人的气势,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所以要敢于斗争、敢于亮剑,敢战方能止战,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些历史的教训和启迪应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指引着我们在接续传承中逐梦前行。

第二篇: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寒假期间,为了弥补自己薄弱的历史知识,特意到图书馆借了一本记录抗日战争史的书籍,巩固一下历史文化知识之余,也可以培养一下爱国情怀。

粗略浏览过书本的内容后,的确发现无处不洋溢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伟大,为了捍卫祖国,全国各族人民,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以及海外的广大侨胞,都焕发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

而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能够以主力军的重要角色同反法西斯盟国一道打败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是极不容易的。战争最后取得胜利,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正确的战术指导和全民族抗战,另一个是国共两党顺应历史的潮流,捐弃前嫌,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关于抗战的过程,无数英雄事迹能够让我们感慨万千,而伟人们的事迹也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颂。也许正如“距离感产生美”这一句话所说的一样,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于那些广为流传的故事不是十分地敏感,而更加喜欢关注的却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小情节。当中,一封简短的书信《告全军将士书》就让我感触良多。那是发生在淞沪抗战的过程中事情:即将投入战斗的第五军广大官兵,士气高昂,决定与第十九路军团结一致,并肩战斗,抵御暴日侵凌。此时军长张治中特发布的《告全军将士书》中写道:“深望我军将士,人人抱必死之心,以就国家,以救民族。假如日军犹有一兵一卒留我国内,我们的责任即未完成;反之,我们如尚有一兵一卒,必与日军拼命到底。”

几句平凡的话语,却已经把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中华民族的那份责任心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拥有先进武器、堪称强大的日军,他们选择的不是畏缩,不是逃避,而是勇往直前。这使我不禁感叹,倘若中华民族拥有更多类似的斗士,或许,抗日战争已经提前得到胜利了。对于现代,这种精神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这只是算是冰山一角。也许是因为得到了传承,所以一批又一批的斗士就谱写了更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中国的胜利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国共两党的适时合作,也成为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觉得这才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团结。国共两党虽然一直持续斗争,但说到底,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全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团结的核心,就不能形成一股最坚强、最有效地的力量去抵抗日本侵略者。多少年来,“自己人不打自己人”这一句话,无论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范畴,只要是联系到抗日战争史,都会多次地出现,这能够歌颂当时团结一致,抗战到底的精神的同时,也能够增加中华人民的凝聚力。

我觉得对历史的回顾,也必须联系到现在,要对现在的状况有所反思。抗日战争的历史还充分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当年日本帝国主义敢于大规模侵略中国,除了因为中国在政治上腐败哀朽以外,就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落后,力量弱小。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努力,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国力明显增强,虽然,现在也许不用太担心被别的国家侵略的历史重演,但毕竟现在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想要变成真正的强国,就必须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努力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强大的国防,进一步增强国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无论如何,我们始终是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正如“市场没有眼泪”一样,只有真正地使自己强大,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对于祖国来说,每一个中华子女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是一种不能推脱的责任。这场伟大的战争所提供的丰富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的,更多的是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我们也应该使它得到发扬。

第三篇: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环节作业

(一)十四年抗战

学 期: 2016-2017(2)班 级: 15+电子商务+序号 学 号: 20150070214 姓 名: 李亮 教 师: 李阅民 办公室:承德楼217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育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又想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恰好最近读完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就写一下个人这本书的感想吧。

十八十九世纪的日本,确实是一个小国,但是这个时候日本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天皇,明治天皇睦仁。明治天皇主张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盛起来了。日本于东亚,就相当于英国于欧洲。随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直到二战结束,日本差点把自己侵略到亡国。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拉开序幕。

日本人侵华可以说是蓄谋已久,1868年3月明治天皇发表的《天皇御笔》,宣称要“大定国是”,即“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与四方”,此时的日本上上下下民族情绪高涨,急于通过一系列手段使国家步入“列强”的行列,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在1874年侵入出兵台湾,一年后占领朝鲜。可以说日军全面侵华是一件早晚会发生的事情,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几十年来所贯彻的方针,其把入侵中国开拓领土作为本国发展的必经途径了,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37年战争爆发的那一刻,短时间内出现了一边倒的战局,也更能让我们看到,日本人为了这一战处心积虑做了多少年的准备。

毫无疑问,抗日战争是非常艰难的,在开战初期,日军为了这场战争蓄谋已久,无论是从训练还是饮食上面日军都远远优于国军,尽管因为基因的问题,日本士兵普遍矮小,但是身体却更加强壮,训练更加有素,这也导致日本普通士兵单兵作战能力远远强于普通的国军(双方特种部队不列入此内),我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国军里面有一条战斗准则,和日军士兵非不得已进行白刃战时,一定要确保形成多打少的局面,4 VS 1,以此才能确保胜算降低伤亡。

说到飞机,如果说战争初期国军还有小部分制空权(毕竟杭州的8·14空战,太原的9·21空战以及1938年南昌一武汉上空的4·29空战等多次空战中能取得重大战绩),但是别忘了,日本是当时亚洲唯一一个有能力研发战机的国家,那么战争中期在1940年“零式战斗机”进入中国后,可以说国军在天空上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了。

再来看看海军,能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死磕,想必日本海军必然不是善茬。整个战争期间日本海军有战舰637艘、总吨位193万吨,我记得大和号就有6,7万吨。此外,自1922年日本造出第一艘航母,到战争结束,日本一共造出了25艘航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日本海军航母数量比美军多。

时间走到1937年12月13日,一个对中华民族来说,永远忘不掉的日子,南京大屠杀,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让我们中华民族铭记于心了十几年。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我在这里不愿意多描述。前些时候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问题,题主问,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当时就在想,南京大屠杀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永远铭记的,怎么能说和你没有关系呢?一个答主回答道:小时候学校附近一条街拓宽施工,挖地基挖出来一坑白骨,引起很多人围观,我们班好多小朋友都跑去看热闹,我也想去的,但是因为下雨我感冒了就没去,准备第二天再去。第二天雨过天晴,一坑白骨变成了诡异的黄绿色。然后南京军区防化团的防化兵来了,穿着外星人一样的防化服把一坑白骨拣走,然后进行大面积洗消作业。

南京军区日本遗留化学武器销毁办公室鉴定结果:变色骸骨为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荣字第1644部队的人体生化实验遗留物。于是那天到现场看热闹的人全部被要求去指定医院注射防疫疫苗,荣字第1644部队,跟731部队齐名的一支部队。

没有关系。

事实上大部分国人谈起南京大屠杀,都只是三分钟的义愤填膺,之后妞照泡舞照跳。

死的不是你,不是你的家人祖上,那自然和你没关系。你只需要记住这件事就可以了,没人要求你一定要做什么。不需要你咬牙切齿,断指明志,甚至不要求你提起这件事,不要求你去纪念。

只需要记住,就可以了。

要记住,在我们衰弱的时候,会有人来到我们的土地,把我们的人当做猪狗一样杀戮。

遗忘历史的民族没有前途,纠结于过去的恩怨也不明智,只需要记住发生过什么,自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还好,我们迎来了胜利。时间是1945年8月10日晚上7点左右。

当晚,蒋介石和一些官员正在宴请墨西哥大使,忽然听到附近的盟军总部传来欢呼声,继而鞭炮大作。原来,盟军总部收听到了东京的广播,日本外相东乡茂德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投降条件。很快,数十万重庆市民涌上街头,一位记者曾回忆:美国士兵们乘军用大卡车冲进市里,纷纷跳下车加入庆祝,过了一会却发现回不了车上——车上已经爬满了欢笑的中国儿童;云集在重庆的知识精英们泪流满面,到处吟诵杜甫的名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蒋介石再也无心宴会,他迫切需要和高级将领们见面。而后,他急召高级将领开会,确定了两件事:第一,提醒敌军只能向国军军官投降;第二,拍电报给正在南京的日本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命令他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不得破坏资产,并接受何应钦的命令。冈村宁次拿着这份电报,心情十分沮丧。他犹豫再三,语气恭敬地复电蒋介石说,会派人前往江西玉山协商投降事宜,并请玉山机场派员接见,“仰赖照料为感”。蒋介石当然不会让投降者选择地点,他命令日本代表改飞湖南芷江机场。“选择芷江作为洽降地是对日军的一种讽刺,” 8月21日,日本洽降代表今井武夫等人来到芷江。当天下午,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洽降会议正式举行。两天后,会议结束,中国代表何应钦召见了今井武夫,告诉对方日本投降书签字地点设在南京。

芷江洽降后,中国战区16个受降区的受降仪式陆续展开。南京的受降仪式上,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接过了日本的投降书;北平的受降仪式上,在太和殿前的观礼群众高呼“胜利万岁”„„

在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我一个同学给我讲过他太爷的故事,他的太爷是国军的,虽然顶着个团长的名头,但确是杂牌中的杂牌。全团百来号人全是父老乡亲,武器都是自己打的大刀长矛,打铁砂的土枪。最好的武器是太爷手里的驳壳枪,全团就一匹马,是的,就一匹。百来号人埋伏打十几个日军,打死3名,自己牺牲十几个人,剩下日军还被跑了,没办法,日军枪好,枪法也好,双方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但是还是得干,不干身后的家人全都要遭殃。听他爷爷说,胜利那天,他的太爷呆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如释重负,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一样,带着这么群平民百姓面对武装齐备的凶残敌人,心里的压力与绝望不问可知。

好在付出了十四年时间,22场大会战,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后,中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诚如蒋介石在《告全国同胞书》中所说:“我全国军民经过这八年来无比的痛苦和牺牲,始结成今日光荣的果实。”

第四篇:中国战争史

华北抗战重要战事

(山西部分)

平型关战斗

1937年9月中下旬,沿平绥铁路推进的日军进入山西北部,占领天镇、广灵、大同。阎锡山指挥的晋绥军纷纷向雁门关方向撤退。进驻五台的八路军总部指示第120师从西面驰援雁门关;第115师从东面配合友军作战,对从灵丘增援平型关之敌实施攻击。9月22日,日军第5师团一部首先从灵丘向平型关方向进犯,23日和24日在平型关正面及团城口与中国守军发生激战。9月24日,第115师主力冒雨由冉庄向平型关东北前进后设伏。9月25日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区。八路军突然发起猛烈攻击,并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对陷入混乱的日军实行分割、包围,与敌进行白刃格斗,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9月24日至25日,担任钳制、阻击任务的第115师独立团,截断涞源、灵丘之间的交通线,打退日军增援部队的多次冲击,歼敌300余人。

平型关战斗,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雁门关伏击战

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主力于雁门关以南公路两侧高地设伏,打击往返于大同至代县间的敌运输部队,切断进攻忻口之敌的后方补给线。10时许,日军汽车50余辆满载步兵由北驶入我伏击区,我第716团即以密集火力向敌车队进行袭击,击毁敌部分汽车。正当我与该敌激战时,由阳明堡方向驶来敌汽车200余辆。我第716团当即以一部兵力阻击该敌,激战至夜,敌又增援,我第716团遂撤出战斗。此战,共毙伤敌300余人,击毁敌汽车20余辆。20日夜,第716团以一部袭取了雁门关,以另一部破坏了广武至太和岭间的公路及桥梁。21日,该团再次于黑石头沟地区设伏。9时许,由南向北行驶之敌汽车200余辆和由北向南行驶之敌汽车数十辆,同时进入我伏击区,我军随即展开攻击,敌下车顽抗,并在8架飞机支援下向我反扑。我军居高临下,以猛烈火力歼敌一部,击毁其汽车10余辆,尔后主动撤出战斗。从18日至21日,我第716团在雁门关以南共毙伤敌500余人,毁敌汽车数十辆,切断了敌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后方补给线。

阳明堡战斗

1937年10月中旬,奉命于崞县、代县以东地区侧击敌人的第129师先头部队第769团,进至滹沱河南岸苏龙口、刘家庄一带。该团发现敌机不断由滹沱河北岸的阳明堡机场起落。经周密侦察获悉:阳明堡机场有敌机24架,并驻有警卫分队和地勤人员共200余人,机场周围设有铁丝网并构有简单防御工事。据此,第769团首长决心夜袭敌机场。10月19日夜,第769团各部分别向预定地区开进。第3营以两个步兵连和机枪连组成突击队,以一个步兵连作营预备队。突击队避开敌警卫分队,秘密进入机场。

当接近到距敌机约30米时,敌哨兵始发觉,我突击队当即按预定计划发起攻击,一部将敌警卫分队压制于掩蔽部内,并打退其连续反扑;一部迅速扑向敌机群,敌机顿时爆炸起火。此时,敌警卫分队疯狂实施反扑,我突击队与敌展开白刃格斗。经一小时激战,歼敌100余人,毁伤全部敌机24架。完成任务后,部队顺利撤出战斗。

这一战斗的胜利,削弱了忻口当面之敌的空中突击力量,打击了敌之空中运输,有力地配合了友军作战。

忻口战役

1937年9月底,日军第5师团和关东军一部突破中国军队从雁门关至平型关的内长城防线,继续向太原进攻。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部决定在忻口地区组织防御战,将战区部队编为右翼军、中央军、左翼军和总预备队,分别归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国民党将领卫立煌、杨爱源、傅作义指挥。其中,朱德统领的右翼军除八路军以外,还包括国民党军队第73师、第101师和新编第2师。

10月13日,日军对忻口守军防御阵地展开全线攻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战斗异常激烈。连日鏖战中,中国军队给日军以很大的杀伤,自身也遭受重大伤亡。郝梦龄、姜玉贞等将领在激战中壮烈殉国。忻口战役中,八路军第115师和第120师各部在敌人侧翼和后方频频出击,使日军侧背受到严重威胁,不能及时得到粮食和弹药的补给。第129师先后进行七亘村、广阳、黄崖底等战斗,取得胜利。这些战斗直接配合了国民党友军的作战。

忻口战役历时一个多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以伤亡10万余人的代价,歼敌 2 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和不可一世的骄蛮姿态。忻口战役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较好的一次战役。

广阳伏击战

1937年10月,八路军总部为支援国民党军保卫太原,打击日军的进攻锐气,令第115师师长林彪率师部和第343旅速由五台地区南下,协同在正太铁路以南作战的八路军第129师侧击西犯日军。第115师到达平定西南地区后,为阻击日军向榆次进犯,令第343旅以1个营的兵力在昔阳城西马道岭地区节节抗击,掩护第685、第686团在广阳地区设伏。11月4日13时许,日军第20师团先头第40旅团第79联队主力4000余人通过八路军预伏区进至松塔,其师团辎重队及1个大队进至广阳地区时,八路军第343旅旅长陈光即令预伏部队突然开火,将日军队形打乱,趁势发起冲击与敌冲杀,展开白刃格斗,经4小时激战,歼日军近1000人。7日,八路军第129师第769、第772、第771团在第343旅配合下,由第386旅旅长陈赓指挥,又于广阳以东地区设伏。17时许,当由沾尚镇西进的日军先头部队进至伏击区时,设伏的3个团分别向其发起攻击,日军占据村落顽抗,八路军英勇冲杀,经1小时激战,歼日军250余人。

广阳两次伏击战,共歼日军1000余人,缴获骡马700余匹和大批枪支弹药及其他军用品。八路军伤亡300余人。八路军英勇作战,迫使日军改道西犯,迟滞日军进攻太原的行动达一周之久,援助和掩护了防守娘子关地区的国民党友军的安全撤退,振奋了当地人民的抗日精神。

晋西北突破战

1938年2月下旬,敌以驻蒙军第26师团、华北方面军第109师团及伪蒙军各一部共1万余人,由平绥、同蒲铁路和太(原)汾(阳)公路沿线各据点出动,分五路向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攻。当时在晋西北虽有晋绥军4个军,但除傅作义部第35军对敌稍作抵抗外,其余均先后撤退。

3月6日,毛泽东电示120师:“敌分五路包围120师及傅作义军,企图压迫我军渡河情况已明,但每路敌力均不大,我贺师应与傅作义协力各个击破之。”我第120师遂以一部兵力钳制其他各路敌军,集中主力,选择深入腹地孤立突出之一路敌军,采取袭击、围困等战术手段,迫使敌弃城出逃,在运动中歼灭之。至4月1日,先后收复了宁武、神池等7座县城,共歼敌1500余人,缴枪200余支、汽车14辆、骡马100余匹,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增强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战信心,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而且,配合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打退了敌对黄河渡口军渡、碛口和府谷的进犯,有力地保障了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神头岭战斗

1938年3月上旬,八路军第129师进至襄垣东南地区,伺机破袭邯长路,打击西犯之敌,支援晋西南友军作战。

邯长路是进占长治之敌从平汉铁路取得补给的主要交通线,位于该线上的黎城,是敌重要兵站基地。第129师决心袭击黎城,吸引潞城之敌出援,于神头岭地区伏击歼灭该敌。3月16日4时,第769团第1营袭入黎城,在歼敌100余人后,即于拂晓前主动撤出。在我军袭击黎城时,潞城之敌以步骑兵1500余人向黎城增援。9时30分,当该敌全部进我军伏击阵地时,第386旅突然向敌发起攻击。第771团、第772团、补充团对敌实施夹击,并以一部切断敌之退路。战至11时13分,进入神头岭之敌除100余人窜回潞城外,其余均被歼灭。是役,第386旅共歼日军1500余人,俘敌8人,击毙与缴获骡马600余匹,缴获长短枪550余支,我军伤亡240余人。这次战斗,由于我军准确掌握敌情,巧妙利用地形,采取三面伏击,形成“口袋”,因而收到了隐蔽突然、出敌不意、速战速决之效。

响堂铺战斗

1938年3月,神头岭战斗胜利后,八路军第129师决心以主力于山西涉县西南之响堂铺,伏击敌往返之运输部队。3月31日9时许,敌辎重部队汽车180辆及其掩护部队由黎城开向涉县时,开始进入伏击圈。第771团放过前100余辆汽车,让其进至第769团伏击区,待其余汽车全部进入伏击区时,两个团同时向敌实施猛烈的火力袭击。经2小时激战,敌除30余人逃窜外,余均被歼。与此同时,由黎城、涉县分别出援之敌,亦被我阻援部队击退。此次战斗,我军共歼日军少佐以下400余人,毁敌汽车180辆,缴获长短枪130余支、迫击炮4门以及其它大批军用物资。

八路军第129师在正太铁路和邯长路上连续取得长生口、神头岭和响堂铺等战斗的胜利,有利打击和钳制了日军支援了晋西、晋南的友军。

晋东南反九路围攻

1938年4月4日,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集中兵力3万余人,由同蒲、正太、平汉铁路线及长治、屯国等地出动,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八路军和国民党军大举围攻。我军各部协同国民党军,阻止敌军深入。至10日前后,出犯之敌均被阻止,只有敌第108师团3个联队分三路侵入晋东南根据地腹地。八路军总部令第129师主力及第689团,伺机歼灭侵入武乡的疲惫孤立之敌。

4月15日黄昏,侵占武乡县城之日军第108师团第117联队3000余人,放弃武乡连夜沿浊漳河东撤。八路军129师以转回内线的4个主力团,迅速发起追击,歼灭该敌于运动中。16日晨,我在敌两侧实施平行追击的部队超越敌人,在武乡以东长乐村将敌大部截住,并迅速发起攻击,各部队勇猛冲向敌群,与敌展开激烈搏斗。这时已过长乐村之敌1000余人,为解救其被围部队,向我阵地猛攻。14时,由辽县来援之敌第105联队1000余人,向八路军第689、第772团阵地猛攻,但均被我军阻止,而被围于长乐村以西之敌,也已悉数被歼。此次战斗,我军共歼日军2200余人,自己伤亡800余人。第772团团长叶成焕光荣牺牲。长乐村战斗的胜利,对粉碎敌之围攻起了决定性作用。此后,各路敌军纷纷撤退,八路军第129师等部乘胜转入追击,敌之九路围攻遂被彻底粉碎。

是役,历时23天,我军共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从而使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为我军向冀南、豫北平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岳区冬季反“扫荡”战役

1939年10月25日,日军纠集2万余兵力,向晋察冀的北岳区进行冬季大“扫荡”。11月初,晋察冀部队在八路军第120师的配合下,在河北省涞源县雁宿崖、黄土岭成功地进行伏击围歼战,两战共歼敌1500余人。11月7日晨,敌主力由黄土岭出发,在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率领下,沿山谷向东移动,下午3时进入我伏击圈。我军当即发起攻击,敌伤亡惨重。激战中,我第一团发现一独立家屋附近猬集一群敌人,即令第一军分区炮兵连以迫击炮火力对其进行袭击,当即将阿部规秀中将击毙。至8日,我军共歼敌900余人。这是中国抗战史上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官。11月中旬,日军采取分路合击战术直插抗日根据地腹地。八路军沉着应敌,经过43天大小108次战斗,毙伤敌军3600余人,历时40余天的冬季反“扫荡”作战胜利结束。不仅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并且使敌不敢再轻易以少数兵力深入我根据地腹地。

百团大战

1940年夏,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敌后抗日军民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八路军参战部队达105个团约20余万人,故称“百团大战”。

8月20日夜,我参战部队同时发起攻击,歼灭大量日、伪军。日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在攻击井陉煤矿战斗中,我军战士从战火中救出两名日本小女孩。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对她们极为关怀,派专人照顾,并致函当面向日军指挥官阐明我军革命人道主义立场,尔后派人将小女孩送进日军据点,引起日军内部的很大震动。

9月20日至10月5日,我军继续袭击交通线两侧敌人和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敌据点,并攻下榆社县城,缴获大批武器。从10月6日起,日军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华北根据地军民转入反“扫荡”作战,先后击退日军的“扫荡”。

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隧和火车站260多处,摧毁大量敌堡和据点;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枪5900余支。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决死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董天知光荣牺牲。

百团大战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并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的作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

太行太岳夏季反“扫荡”作战

1942年5月,日军以3万余人兵力,采取“铁壁合围,捕捉奇袭”等战法,对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进行夏季“扫荡”。

5月19日,敌以2.5万余人的兵力,对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所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北部地区进行“扫荡”。25日,敌在其航空兵的支援下发起攻击。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机关在部队掩护下,分3个方向突出重围。在紧急情况下,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指挥突围作战中,不顾个人安危指挥部队突围,不幸中弹,于十字岭壮烈殉国。26日,敌转入“辗转清剿”,为粉碎敌之“清剿”,我军积极展开破袭战。31日,奇袭长治敌飞机场,毁敌机3架,汽车14辆,油库2座。与此同时,乘敌后方空虚,一度袭入虒亭、五阳、黄碾等敌据点,给敌以很大打击。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平汉、白晋、同蒲和正太等铁路沿线展开破击战,有力地配合了内线部队的反“扫荡”作战。6月9日,日伪军由邯(郸)长(治)公路及清漳河两岸地区南下,“扫荡”太行南部地区。八路军129师直属队及新编第一旅一部,被敌压缩于涉县西南的石城、黄花地区,处境十分险恶。129师乘夜从四面合围的敌军间隙中,巧妙地跳出了合围圈。敌军合围计划破产后,于19日撤退。

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夏季反“扫荡”作战,历时38天,共歼敌3000余人,坚持和巩固了根据地。

第五篇:《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一把合上的扇子

——读《中国抗日战争史》有感

那是一段沉重的过往,那是一个如同炼狱的时代,那是一段每个中国人压抑痛恨,历经多年也无法平息怒火,更无法忘却的历史。在那个年代,中国历经折磨与屈辱,磨难与摧毁,如同那摇摇欲坠的老妪,再经不起一点折腾,苟延残喘,轻轻诉说那段血泪却又无人倾听。从“七七事变”到如今已有整整80年,这段伤痛就这样绵延八十年,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头,无法随时间流逝而消失。那是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那是我们每个人的伤痛。

从小到大,课本、影视资料以及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帮助我铭记这段历史,数不清的的文字,数不清的的场景再现,让我怎样都无法忘却。而《中国抗日战争史》这本书以中国全民抗战为经纬,由“七七”卢沟桥事变起,记述中华人民为这段抗战付出的惨痛代价,才让我们的国家重生的史实。“为重振中华民族之复兴,奠定世界和平,吾人切不能遗忘抗战中之经验教训。”便是作者作此书的目的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用较为客观的的态度批评了敌我得失,不屈不饶地为国家的安危奋战,打压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错综复杂的抗战史有条不紊地梳理时,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诱人联想,导人深思。

回顾抗战史,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一场场的战役,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接下来的战略相持阶段,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到后来的一场场战略反攻战役,每一场战役在历史前沉淀下来的都是染血的辉煌。读之,心中总不由地涌动一股复杂的情愫,为我们民族的奋起反抗而激动,为付出惨痛代价的烈士而感动痛惜。

在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段段历史文字、一个个亲历者的讲述面前,日本竟然到如今还未承认他们当时的罪行并作出忏悔。在一期《最强大脑》的节目中,代表中国队与日本队对抗的王昱珩在挑战成功后这样说道:“200把扇子不适合我,30万把比较适合我,我曾经看过一把扇子,上面写满了字,合上是一把空白的扇子。”30万,是那遭遇屠杀的同胞,一把空白的扇子则映射的是日本不承认当年犯下的罪行。我们如今的每一天,都是当年那个支离破碎的中华民族付出惨痛的代价换取而来的,我们失去了多少同胞,国家在那水深火热之中挣扎了多久,这些事实日本都不应该掩盖。无论他承认与否,真相永远不会消失,而历史的正义也永远不会被撼动,它就在那里,终有一天会被昭告天下。

为了和平,收获战争;为了未来,收获教训。“以史为鉴”不是仇恨的延续,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在教训中求得国家的稳步发展。抗战史,唤起了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的精神,为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强劲的精力。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铭记历史,我们更要做的是传承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而努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亲历者的逝去,许多事实的难于取证,我们要加快步伐,为日本人正视历史作出努力。

我相信,当我们的国家足够强大的时候,这些被日本人尘封的历史,终会拂去那层面纱,将他们当年的罪行暴露于世,昭告天下。

读史明志,以史为鉴,在历史这面镜子中反省、深思,从而延伸人生的长度,提升人生的深度,达到人与国家合二为一的境界。镜,乃形;境,乃影。镜中境,形影不离。

下载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范文(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范文(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5篇可选)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摘要: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打门被打开后,中国一直受西方强国的侵略被其瓜分,其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最为严重,《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叙述了......

    中外战争史心得体会

    中外战争史心得体会 班级:信安111 学号:1131603119 姓名:高頔 怀着对军事知识的热爱,我选择了中外战争史这门选修课。短短的八周课程结束,我们观看了老师整理的大量资料也与......

    抗美援朝纪念馆观后感(共5篇)

    观《圆明园》有感 在《中国近代史》的课堂上,我观看了电影《圆明园》。我第一次如此详细地了解了这段历史,以前我总感觉这段历史太令人气愤,不想去了解,更不想也不忍去详细了解......

    抗美援朝观后感

    那些最可爱的人 在影片中我们结识了那些最可爱的人:用年轻的身躯为冲锋部开辟道路的黄继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战斗小组长”吕松山„„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生......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中国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曾组织了一队志愿军帮助朝鲜对抗美国,而出现在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就有几百人。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的胜利更是体现了......

    抗美援朝观后感

    抗美援朝观后感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

    抗美援朝演讲稿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抗美援朝演讲稿。6月27日,美国政府宣布出兵朝鲜,实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读《抗日战争史》有感

    读《抗日战争史》有感 姓名:XXX 班级:11自动化学号:20110502107 《抗日战争史》作者:何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有了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