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泷冈阡表》读后感
《泷冈阡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祭文之一。该文是欧阳修在他父亲死后六十年所作的墓表。在表文中,作者盛赞父亲的孝顺与仁厚,母亲的俭约与安于贫贱。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泷冈阡表》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泷冈阡表》读后感1
《泷冈阡表》是欧阳修六十四岁时为父母的墓碑撰写的表文。泷冈,欧阳修父母的安葬之地,在今江西省永丰县沙溪市的凤凰山上;阡,是墓道;表,即墓碑。这篇表文是欧阳修在父亲安葬泷冈六十年之后(公元1070年)撰写立碑于墓前,铺陈了父母生前的美好德行。全文一千余字,在古代散文中不算短,加之此文不同于作者其他的游记、政论文和序文等散文,读来少些趣味,但文章以真挚的感情和不事藻饰的语言叙述的“孝道”很是打动人心。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养不必丰要于孝。欧阳修四岁丧父,无法知悉亡父的生平行状,父亲如何孝顺和心地仁厚均来自母亲的转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是其父逢年过节祭祀时常常“涕泣”的一句话,意思是:身后祭品丰盛,不如生前微薄奉养。“养不必丰,要于孝”是欧阳修母亲的话,是说奉养长辈不一定要丰厚,重要的是要孝顺。欧阳修小时候家境贫困,买不起纸笔,母亲以苇杆画地,教其写字(“欧母画荻”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一样成为伟大母亲的典范),并以其父孝顺和仁厚对欧阳修施以影响。一千年以后的今天,我国部分地区厚葬现象并不鲜见,许多人按照当地习俗大办丧事,仿佛不大操大办就对不起父辈,不大操大办就不能得到父辈的保佑,其实在耗费不菲钱财厚葬老人、此后“祭而丰”的过程中,多有想挽回先前不孝的因素,或是一种悔恨、愧疚情感的释放,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老人在世时多倾注一些情感和精力,而淡化送别老人和祭祀的过程呢?
及时尽孝。欧阳修的父亲在祭祀时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昔常不足,而今有馀,其何及也”,意思是说:以前常常钱不够,而今有了剩馀,可是来不及奉养父母了。由此我也想起“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典故:春秋末期,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很少留在家乡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才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当初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亲,现在已追悔莫及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宋朝与春秋末期间隔一千五百年,但这两句话都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我是在农村长大成人,小时候曾看见别人家办丧事披麻戴孝、扛灵幡、吹哀乐,逝者的儿女哭的呼天抢地,有邻居说哭者那么伤心是因为对老人有愧欠,现在想想还不是对不起逝去的老人、后悔自己没有及时尽孝?父母的养育之恩深如海高如山,后人竭尽毕生心意也难以报答万一,唐朝诗人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就是这个意思。
积善成德。这是欧阳修在文章结尾处的一句感慨,原文是:“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意思是:做善事没有不受报答的,只是时间有晚有早,这是常理。欧阳修将孝敬父母视为善事,并得出祖先积累善行而成仁德,即使不能在活着的时候享有,其德行也会表现于后世,庇荫于他们的子孙的结论,而此前记叙的自己在母亲的抚养和教育下长大成人,最终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因为成为社稷栋梁之材,天子推广恩泽,褒奖其三世先人(先曾祖父和先曾祖母,先祖父和先祖母,先父和先母)等等,均成为“为善无不报”这一结论的依据了。其实,“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的因果报应观念有一定的思想局限,但我们现在不是也常说积善成德、“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吗?
中国是文化大国,自古就讲忠孝仁义,“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儒家思想重要的内容之一。孔子重视“孝悌”,认为一个人在家孝亲才能够在外忠君,社会才得以和睦稳定;林则徐也曾写道:“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当下社会,很多人虔诚地求佛、拜观音,其实父母就是活在你身边佛祖、观音,我们应该好好地奉养和孝顺他们才是,不能因为时代变迁而与孝道疏远了、陌生了。父母尚在是后辈的福分,我妹夫每年春节总是愿意去我母亲家过年,因为他没了父母过年没地方去;我一个好朋友前些年父母先后去世,每到过年过节就感到孤单和失落,多次对我感叹有父母孝敬多好啊!所以对老人尚在的人来说,随着老人一天天变老,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也一天天减少,我们应该珍惜与父母同在一个蓝天下的时光,不要轻易给自己留下遗憾。
《泷冈阡表》读后感2记忆中父亲留下的印记有多少,是父亲抱你逗你时温暖的体温,还是教你执笔写字时有力的双手,或是只有茫茫空白。
六一居士,你在听到父亲谆谆教导时一定如我泪盈满眶,只想在父亲的怀里永远做个孩子,真切的感受那份被包裹住,炙热的父爱。
那时他的声音一定是沉重中还暗含深爱,他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你成人成才,他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就将永远远远的离开你,他想告诉你更多,却颇笨拙的不知如何表达,只能一遍遍的重复看着你清澈的双眼,幼时的你可曾感到阵阵暖意。
这些你都是在母亲那里听到,不过我相信你一定能透过这些话,看到有一位慈爱的父亲抱着儿子。低头抚摸他的脸颊,挑弄他细嫩的小手,开怀大笑。怀中的孩子也被感染到,只嘻嘻笑个不停。那挥出的双手,像是要抱住大人却只拂过了衣襟。
无奈悲痛,彼苍者天。为何不再多给我一些时间,让我贪恋多着父子之情,我还未看到他成家立业,我还未亲手抱他的孩子。让我再多贪恋些吧。居士,你可曾听到这些?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你感觉到,你听到,你做到了。做到你父亲教会给你的,做到一个有仁心的人,做到一位被后世之人称赞颂扬的伟人!
那份爱,从未远离过你;那份情从未有过削减。
父亲的爱,从来都隐藏在严厉的面庞下,从来都被我们轻易忽视。可是那份爱,重如巍峨高山,把我们儿女送到山顶,我们压弯了您的脊背,您却一声不吭。我们勾勒您脸上的深壑,您却依旧笑容满面。
那份爱,被隐藏。
那份父爱。父亲,此时此刻,我好想对你说句:我好爱您!
第二篇:泷冈阡表教案
《泷冈阡表》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了解“阡表”文体特点和本文别具一格的写法。
2.思想教育目标:体会作者对父母的亲情——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学习本文用一个词语统领全篇和用白描手法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重点句,并体悟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 祭文的情感。
第一课间
一、文本链接 1.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苏辙二兄弟、苏洵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其间,是为六一。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
2.背景资料 :
《泷冈阡表》是欧阳修四十七岁送母亲灵柩归葬家乡泷冈时所作,原名为《先君墓表》,一直到六十四岁才又改为流传至今的《泷冈阡表》,用以悼念父母。是他精心创制的一篇力作。全文平易质朴,情真意切,如话家常,历来被视为欧文的代表作品。与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清袁枚的《祭妹文》同被称为「千古至文」.由于欧阳修父亲亡故时,他才四岁,无法知悉亡父的生平行状,这就使他在撰述本文时遇到了困难。作者的高明之处亦即本文最大的特点之一,即是在文章中采
取了避实就虚、以虚求实、以虚衬实的写作方法,巧妙地穿插了其母太夫人郑氏的言语,以她口代己口,从背面和侧面落笔。一方面以此为依据,追念和表彰其父的仁心惠政;另一方面,在表父阡的同时,也顺水行舟,同时颂扬其母德妇节,使一位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地凸现在读者眼前。父因母显,母受父成。文章构思高明的地方,即在于一碑双表,二水分流;明暗交叉,互衬互托。而其舒徐有致、简易平实的文风,其谦恭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更使一切浮华失实的谀墓文字黯然失色。诚如明人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所谓:「凡诗文出于真情则工,昔人所谓出于肺腑者是也。如《三百篇》、《楚辞》、武侯《出师表》、李令伯《陈情表》、陶靖节诗、韩文公《祭兄子老成文》、欧阳公《泷冈阡表》,皆所谓出于肺腑者也,故皆不求工而自工。故凡作诗文,皆以真情为主。」
吴兴、王文濡《续古文观止》中注评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祭妹文》,乃鼎足而三。”这三篇散文,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名祭文”。《祭妹文》又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绝调”。
二、学习文本
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泷.冈()阡.表()以长.()俾.至()间.御()矧.()矜.饰()先妣.()能鲜.()翊.戴()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享年五十有九()
(2)逢国大庆,必加宠锡()
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1)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2)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3)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1)居
①其平居教他子弟 ②居穷,自力于衣食 ③奇货可居(2)微
①自其家少微时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3)间 ①间御酒食
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⑤得间奔真州(4)于
①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 ②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 ③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④吾于汝父,知其一二
(三)交流质疑(1)古今异义词
①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②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③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
④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⑤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明确:①古:因„„ 而辞官 今:免除。②古:讲礼节 今:有礼貌,讲礼貌。③古:自谦 今:男孩子,人(骂人的话)④古:有时间 今:有时候⑤古:遗憾 今:怨恨
(2)特殊句式
①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②此汝父之志也。③治其家以俭约。
④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⑤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⑥其后修贬夷陵。
明确:①判断句 他这样的作为,是真正出自内心的啊。②判断句 这可是你父亲的心意呀。
③状语后置句(她)以勤俭节约来持家。
④状语后置句 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碑。⑤宾语前置句 我靠什么而能坚守志节呢? ⑥被动句 后来,我被贬夷陵。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写作阡表的原因。第二部分(2、3段):写父母的美德。第三部分(4—6段):交代写作阡表的背景、缘由。
二、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一、文章开头就交代父亲安葬六十年后才写下了这篇阡表是因为“有待”。说说这两个字的具体内涵,并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明确:
这里的“有待”,指待己显贵,荣宗耀祖。第一段主要交代在他父亲葬后六十年
才写这篇阡表的原因,即“非敢缓也,盖有待也”。这“有待”二字极为重要,因为它
是统摄全文的纲领,亦是文眼所在。
二三段借母亲之口阐述父亲功德的同时,也阐明了父亲的“有待”的具体内容。
四、五两段依然围绕“有待”这一中心,列举祖宗三代所获的封赏名号,旨在将“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的功劳,归于祖宗阴德。最后郑重署上自己的官名全称,回应父亲的“有待”已经得到了实现,与开头的“有待”相呼应。
三、本文巧妙地穿插了其母太夫人郑氏的言语,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 明确:
本文借用母亲缅怀往事,督训儿女的一番话,生动地展示了父亲居家廉洁、奉亲至孝、居官仁厚的仁心惠政,表现出一位不为财物所累、有着高尚操守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文章通过母亲的叙述来表现先父的德行,这样写与作者的直接叙述相比,有什么好处?明确:
(1)以此为依据,追念和表彰父亲的仁心惠政;(2)在表现父亲德行的同时,颂扬母亲的贤惠和节操;(3)弥补了自己对父亲没有直接了解的不足。
第三课时
一、当堂训练
泷冈阡表①(节选)
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况且)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
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指占卜、算命的人)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③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克:能够 B.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长:抚养 C.以为新兔于丧适然耳 适:恰好 D.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 剑:挟在胁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因”字,与“因指而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蒙故业,因遗策 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因利剩便,宰割天下
3.桐城派散文家林纾曾评注此文:“公虽不见其父,而自贤母口中述之,则崇公之仁心惠政,栩栩如生。”根据文意,说说欧阳修的父亲(崇公)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敢缓也,曾有待也。译文:
(2)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译文:
(3)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答案:
1.C 2.C 3.为官清廉,乐善好施,奉亲至孝,居心仁厚。
二、重点句子翻译
①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②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④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⑤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
⑥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
第三篇:《泷冈阡表》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泷冈阡表欧阳修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于是小子修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阡,墓道,泛指坟墓。②卜吉,安葬。丧俗中,葬地、葬日皆卜筮决定,若吉,方能行事。③矧,况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B.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C.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D.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考,是对其亡父的尊称,《离骚》中“朕皇考日伯庸”的“皇考”即此意。古人常用“考妣”称去世的父母。
B.戌,地支之一。地支与天干搭配,可用来纪年、月、日、时。文中“岁行在戌”中的“戌”是用作纪时。
C.进士及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D.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因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的父亲为吏清廉,乐善好施不留余财,同时居官仁厚,竭力为死囚谋生路。
B.欧阳修的母亲多经患难,能安贫贱,面对夫君先逝、儿子贬谪,她都能安然对待。
C.作者列出所得封赠名号和官名,表明自己并未辜负父母的期望,呼应开篇“有待”。
D.全文构思巧妙,一碑双表,叙写父母往事,甸甸人情,表达了孝敬父母的主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2)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试题答案:
(一)(1 9分)
10.(3分)D
11.(3分)B(此处“戌”是用作纪年)
12.(3分)D(“表达了孝敬父母的主题”错误)
13.(10分)(1)(5分)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屋、一垄地来庇护我们,作为生活的依托,我依靠什么而能够坚守节操呢?(“一瓦之覆、一垄之植”、“庇”、“何恃”各1分,大意2分)
(2)(5分)使(人们)知道我欧阳修德行浅薄能力微小,只是遇到时机才得到高位,却有幸保全大节,没有辱及先祖,这是有来由的。(“俾”、“德薄能鲜”“全”各1分,大意2分)
第四篇:《子夜》读后感
《子夜》读后感模板
带着几分对大师的尊重与敬仰,我翻开了《子夜》,挺厚重的书,隐约着透露出一种沧桑感。一排排宋体字,方方正正,却展示了一段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经历。
《子夜》是这样为我们展开故事的情节的:丝厂老板吴荪甫雄心勃勃,要在他已有的实业之上不断发展,再扩大自己的资本,成立大型公司。可是他生不逢时,大罢工好不容易才在手下屠维岳的帮助下平息。稳定了工厂后的吴荪甫不断努力,终于合伙成立了一个银行,低价收购了八个小厂,专营生活用品。可是由于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销售,资金也周转困难,扼住了企业发展的喉咙。在吴荪甫和合伙人的坚持中,赵伯韬盯上了吴荪甫的产业。他使用了不少手段,最后,在气力不支下,他使用了杀手锏:他要以“国内公债维持会”的名义,电请政府下令禁止卖空,他还直接去运动交易所理事会和经纪人会,怂恿他们发文要增加卖方的保证金,增加一倍多。正好是卖空方的吴荪甫只好请自己的姐夫杜竹斋投入强大的资金在卖空方中,或能一搏,谁知杜竹斋背叛了自己的妻弟吴荪甫,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最终,吴荪甫破产了。
在《子夜》中,作者茅盾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最重要的当然是主人公吴荪甫,他魁梧刚毅、有财有势、有勇有谋,却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建造一个大型工业公司时,由于复杂因素的交迫下而惨败;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有政界作后台,在军界里也有很深的关系,人称“公债场上的魔王”,正是他将吴荪甫逼入绝境……
《子夜》虽是弘篇巨制的大手笔,但宏伟严密且脉络清晰。从开头和结尾就可以看出。开头,大上海的软风一阵一阵吹上人面,苏州河幻成了金绿色,轻悄悄地向西流去。黄浦江边充斥着“光、热、力”,此时的吴荪甫有财有势,气派威风;而结尾,吴荪甫的工厂、银行、公馆全都没有了,自己的梦当然也破灭了,惨败于赵伯韬的吴荪甫带着姨太太灰溜溜地到牯岭消暑。一头一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让我们惊叹于一位民族工业巨子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治的双重挤压下,又在工农革命的夹击中一败涂地的悲惨。
读完《子夜》,感慨之余,我静静地思索,《子夜》就像是一本历史书、政治书,告诉了我们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告诉了我们只有追随共产党领导的正义之师,才是解放中国的惟一出路。
第五篇:名著读后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暑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 ;三是“学做合一” ;四是“实验即创造”,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在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 的真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