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合集)

时间:2020-04-20 01: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第一篇:《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1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知名女性专业作家鲁稚所著。这本书是作者以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点点滴滴的小事为出发点,从而延伸出教育的大道理!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字句平平淡淡,但这平淡中却让人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书中说“世界上只有1%的孩子可能成为天才,却有99%的父母都在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梦想和努力。”其实世界上本来就有99%的孩子注定一生的平凡,但很多父母却意识不到这些,也难怪谁不想成为人上人了。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命运。我的爸妈是个要面子的,从来都不允许考试成绩脱离班级前十!越是这样我越是叛逆越不想学习,结果成绩一落千丈,结果可想而之,然而上了大学父母管不到我,无聊的生活中自己却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并自己学了两个专业,虽然忙碌但很充实!

其实像我这样的状况的孩子很多,在我教学的九个班级中最起码有90%的孩子要上补习班、兴趣班。有一天上午第三节课,一个孩子居然打起盹来,我叫醒了他,下课的时候他自己不好意思的一路跟着我去了办公室,跟我和盘托出。每天忙学习作业,奥数班,兴趣班,弄的他天天十一二点才睡觉。我问他喜欢这些兴趣班吗,是你自己的爱好吗,他摇摇头,让我不要告诉他爸妈,他只是希望他们不要生气,并保障以后上课一定遵守纪律。想想看,他才是个三年级的孩子,承受着爸妈的过高的期望,然而他的父母却没有意识要致力于培养孩子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全的心灵和体魄。小小的孩子懂得不让父母伤心,那父母是不是也应该想想给孩子报的兴趣班是不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呢!在我看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感兴趣他们才会把他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负担。

其实鲁稚专家在书中传达了她的人性化施教的感悟:“孩子的培养是一次充满喜悦的发现之旅,平凡的孩子也可以培养成才!在这个神奇的过程中,只有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该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这个桥梁,毕竟有时候孩子屈于父母的威严,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而父母相对来说还是会听听老师的建议。我们要和家长一起建立一种教育理念:发现孩子的优点将其放大,对于他的缺点我们和他一起来改,同时我们最应该注重培养孩子适合社会的心灵和体魄,帮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就有大大小小的“泥坑”,那孩子陷入了“泥坑”该怎么办呢?鲁稚专家在她的书中便提到了这个问题,也给了我帮助。书中讲述的是作家在小学阶段的事情,她害怕数学,结果越害怕逃避去,成绩就越差。直到她遇到了她所谓的好老师,正是作者所谓的好老师给我提供了教育上的帮助。

我所教的班当中有的班纪律很差,其实现在想想作为新教师的我还是缺乏教育经验的。他们纪律差,我就态度不好,批评他,结果适得其反,她们的绘画水平越来越差。书中的成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是不愠不怒,性格也是极其温和,而且她不歧视任何学生,耐心的讲解,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现在想想,自己还是过于严格了,虽然也给他们进行指导,毕竟没有针对性,最重要还是要多关注他们的内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多表扬,少批评,我想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努力的。毕竟要想学生爱你就得先爱孩子,要让学生去喜欢你的可,就得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这样才能让他们喜欢你的课,对待孩子要忍耐宽容,毕竟他们只是个孩子,你以微笑对待他们,他们也会以最纯真的笑容回报你。

一切都互为因果,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2

这本书的作者,小名小豆豆,大名黑柳砌子。日本一名著名的主持人,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作者的这本书记录的是她真实的一段童年读书生涯。这个事业有成的女士,在她年幼的时候却是一个调皮,好动,与众不同,曾经一度被学校劝退的孩子,但幸运的是她人生中遇上了2个也与众不同的人,首先是她的母亲。对于小豆豆种种异类的行为以及被开除的事情母亲没有像其他母亲一样进行训斥,抱怨,甚至在小豆豆大学一年级时母亲才告诉她曾经被学校开除的事实,因此退学的事情没有给小豆豆的心灵留下任何阴影。

更可贵的是,当她发现女儿的种种不同时,她所做的,不是像一般的家长一样,拼命用压制的办法去改造女儿的个性,或者说是用强迫的'方式使她女儿变成一般人能接受的正常儿童形象,相反,她为女儿选择了另一所,在别人眼里还不能接受的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巴学园。正是这所学校,还有学校校长——小林先生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改变了她,奠定了她一生的发展,小林先生的巴学园和小林先生的教育思想便是今天我要和大家重点分享的人和事。

一.教育是自然地教育。

大意有两层。首先他认为应该把孩子放到大自然去。她们的学校建在一个美丽的充满了田园风格的花园里。每天下午,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孩子就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去散步,玩耍,在田园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一起,很自然地带孩子们认识各种不同的动物,植物,像植物里难以分辨的“雄蕊”和“雌蕊”,各种不同的昆虫,根本无须用到书本。有时,学校还单独请真正生活在学校附近的农民伯伯到学校教孩子们学习除草和耕种。

教育是自然地教育,他的第二个层面的意思:爱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用孩子喜欢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例如:因为条件有限,在不能带孩子真正去野餐的情况下,他让孩子们带帐篷在学校大礼堂里体会野营的快乐;当孩子们很好奇电车是怎么运到她们学校时,他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们带毛毯和睡衣住到学校里,亲眼目睹在凌晨时看电车怎样被别的车子运到学校的,可以想象孩子们有多兴奋,这样的记忆比起老师的告诉会是多么的深刻和美好,当孩子胆量小,缺乏勇敢的精神时,小林老师让学生晚上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扮演妖怪或是路人,在真正黑漆漆的路上行夜路,练胆量;当小豆豆的钱包不小心掉到厕所,小豆豆自己在厕所口使劲掏时,小林先生看到了,没有半句诧异或是责备的话,只说:掏完了,要按原样把脏东西放回去;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不受限制,他让家长给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而不用担心弄脏弄破衣服;当他了解孩子们饭前喜欢说话的特点,就允许孩子们吃饭前叽叽喳喳先把话说个够,甚至还特意设计了每天请一个同学饭前当众说话的活动,培养孩子在众人面前表达的能力和胆量…这一切听起来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正是这种有趣的教育方式,使巴学园的孩子:每天早晨就只想快快的来到学校,下午放学也不想回家。

二.最成功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方式里面,说教法是家长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在我看来,说教式的教育是孩子不喜欢的,效果有时还适得其反。在巴学园,在小豆豆的描述中,教育的方式却是:润物细无声。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每个巴学园的孩子管理巴学园的一颗树,在树上写上孩子的名字,下课时可以爬在自己管理的树上玩,平时为自己的树浇水施肥;在巴学园里,有一个残疾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平等的健康心理,老师和校长从不对其他孩子说:你们不要欺负他,人人都是平等的,也从不对那个残疾的孩子说:你不要自卑,你和他们是一样的等等诸如此类说教式的的语言。(这是我们中国教育最喜欢采取的方式),而是用特殊的方式:在夏天,他让所有的孩子,包括那个腿有残疾的孩子,在游泳池裸泳,让每个孩子都觉得,无论哪个身体,健康的和残疾的,只要是自然地就是正常的。在孩子们最喜欢最想表现自己的运动会上,小林先生特意为残疾的孩子设置一个让他稳赢的运动项目,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体验成功,让残疾孩子同样得到尊重。为了避免孩子偏食,他鼓励孩子们每天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带到学校来,种种行为,都让巴学园的孩子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

三.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良的品质。

在小林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良的品质,即使像小豆豆那么调皮那么不可思议的孩子身上,他和孩子交流就看出了她的这种优良品质,而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到这点,更要好好的培养好每个孩子身上这种品质。他认为:这种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家庭社会的教育而受到影响。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挖掘每个孩子身上这种优良的品质,并培养他,使之成为一种永恒的品质。正是有这种思想,他对巴学园的每个孩子都充满了信心。对小豆豆种种怪异的行为,他不以为奇,却经常对小豆豆说:你是个好孩子。对那个身体残疾的孩子,他经常说的是:你能行的。

因为在巴学园的快乐读书生活,改变了那个曾不被别人接受的小豆豆。小豆豆成为了一个自信,大胆表现,能言善辩,情感丰富,心地善良,快乐单纯的人,正是这种优良的个性促使她成为了日本著名的演员,主持人,联合国亲善大使。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豆豆以后几十年的生活中,巴学园的同学们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每年组织聚会,实践证明所有在巴学园就读的孩子,无论成就如何,他们都拥有乐观健康的心态,并且绝大多数因为这种经历,每位在成才成长的道路上都非常顺利。那个曾经残疾的学生成为了一名高级企业的高管,那个无比爱好物理的学生成了日本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校长的女儿,成为了一名和爸爸一样成功的教师等等。巴学园,短短的几年生活使所有的孩子不仅是事业,家庭都受益匪浅。

写到这里,我们在欣赏巴学园独特的教育之余,我们应该多些思考:我们的教育隔每个孩子有多远?教育和教育的不同造就了孩子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看我们的教育,经历了几个曲折的阶段:在中国人口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曾经一度把学生知识的获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却忽视了学生健康心理及良好习惯的培养;现在我们改变了观念,明白了其实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良好的性格,习惯远比书本的知识更重要时,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了改变。我们的教育形式却还比较单一。

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更多的教育都是老师或家长规范好的,想当然正确的统一的管理。我们忘了:每个孩子,原本他们都是不一样。这样的教育,就像一部机器,虽然能产出产品,但是没有任何的创意和个性。不同的零件,在统一压制的过程中,他是扭曲而不健康的。如何从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如何对待不同孩子不同的行为,特别是特殊孩子的行为成了我们都要思考的问题。用小林校长的话说: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自由的思考,孩子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相关文章:

1.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观读后感

2.做最好的自己

3.《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4.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5.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6.做最好的自己随笔

7.《做最好的自己》教学反思

8.做最好的自己情感美文

9.《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

第二篇:《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家长》读后感:让孩子做最

好的自己

放寒假那天,儿子递给我一本书,并且很严肃地跟我说:“妈妈,这是你的作业,看完它,写一篇,开学的时候我交给老师,别弄坏喽,还得还给老师呢。”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做最好的家长》---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教养女儿手记。戴老师拿来的这本书犹如一场及时雨,因为对于刚荣升为小学生家长一个学期的我来说,心中有许多关于教育孩子的疑虑,迫切地想找到答案。

书中讲到,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养成。首先要让孩子永远快乐地学习。对刚进小学的孩子,保护他对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快乐感,是第一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宇宙,每一个家长都要欣赏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孩子独一无二的优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我始终认为,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宽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试成绩好,但是,面对已经很糟糕的考试成绩,如果家长一味地责怪孩子,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挫伤,这比糟糕的考试成绩更糟糕,相反,如果我们能及时鼓励孩子,并认真帮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总结教训,那么这正是孩子学习进步的开始。孩子的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儿子进入小学这一个学期,我真的感到非常欣慰,用省心二字来形容最贴切了。我一直比较重视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让他在快乐中学习,不过分关注他的分数,更不跟其他任何人比,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会因为没考满分自责,我反而有些担心了,不断的开导他,告诉他,他是最棒的,分数代表不了什么,咱们一起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慢慢地他也自信满满了。轻装上阵,学习应该更快乐更有效率吧。有时候问他,现在如果让你重回幼儿园,你愿意不?他会痛快地说,不愿意。为什么呢?因为上学可以学知识。能看得出,他爱上学习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学习习惯呢?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讲了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首先,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这也是我们经常出现的问题。不少孩子包括家长爱用“粗心”来原谅或者说掩饰学习上的问题。其实更多的时候,考试的失败不是由于粗心而是由于知识不熟炼所致。比如说,我们平时回家,即使心不在焉也不会迷路,为什么?因为我们对回家路线非常熟悉,以至形成了不受意识支配的条反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对所学知识也烂熟于心,即使我们在做题时不是百分之百的细心,但出错的几率还是要小得多。因为轻松的一句“我粗心”,把自己在掌握知识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掩盖了起来,等到下一次再因同样原因考试失利,又会用“我粗心”来原谅自己,如此恶性循环,会给自己下一步的学习带来多么大的危害啊!怎样解决粗心的问题呢?平时要求孩子做到:把粗心错题归类分析、训练快速一次对的习惯、准备一个错题本。解决了粗心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归纳整理学习资料,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

李镇西老师讲到了,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习惯是读书的习惯。他对孩子的引导,主要有,营造家庭的书香气,用书香气熏陶孩子的书卷气;和孩子一起读书,并尽可能让孩子在玩儿的气氛中接触好书;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多背一些古典诗文。这几方面,我们的戴老师也是一直引导孩子和家长在做,比如去暖暖心的亲子共读,要求背诵古诗词、论语,孩子每天都会很自觉地拿出几本书来看,这种习惯不是强迫他去做的,而是慢慢培养的他发自内心的喜欢做,对于共读,以后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不能有一丝完成任务般的勉强,而仍然是游戏一般的心态,和他一起快乐读书。

学习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挫折怎么办呢?李镇西老师讲到,寻找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切入点,珍视和放大孩子的光荣和自豪。这让我想起了戴老师曾把孩子的日记敲在电脑上,写进博客里,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日常记录,但在网络上看到自己的作品,看到老师的鼓励,孩子还是相当自豪的,对本来有些情绪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剂良药,孩子期末考试的双百成绩,和老师给予的鼓励是分不开的,真的感谢老师。

培养孩子的人格魅力,让孩子拥有美好的品格,最最基本的是善良。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给别人带去快乐,因而自己也快乐。小孩子的心是最最纯净最最善良的,有时候给同学辅导一下功,自己都开心的了不得,有时候给同桌让一让,同桌的一声谢谢,都让他感动不已。书中推荐了一本《爱的教育》,一定要拿来跟孩子一起读读,希望一起从书中感受“爱”的魅力,让孩子一直做一个善良的人。

引用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做一个好家长,并不一定是把孩子培养得光环耀眼,功成名就,而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让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能力,赢得幸福快乐的人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怀着感动和爱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做最好的家长,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篇: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观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小名小豆豆,大名黑柳砌子。日本一名著名的主持人,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作者的这本书记录的是她真实的一段童年读书生涯。这个事业有成的女士,在她年幼的时候却是一个调皮,好动,与众不同,曾经一度被学校劝退的孩子,但幸运的是她人生中遇上了2个也与众不同的人,首先是她的母亲。对于小豆豆种种异类的行为以及被开除的事情母亲没有像其他母亲一样进行训斥,抱怨,甚至在小豆豆大学一年级时母亲才告诉她曾经被学校开除的事实,因此退学的事情没有给小豆豆的心灵留下任何阴影。

更可贵的是,当她发现女儿的种种不同时,她所做的,不是像一般的家长一样,拼命用压制的办法去改造女儿的个性,或者说是用强迫的方式使她女儿变成一般人能接受的正常儿童形象,相反,她为女儿选择了另一所,在别人眼里还不能接受的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巴学园。正是这所学校,还有学校校长——小林先生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改变了她,奠定了她一生的发展,小林先生的巴学园和小林先生的教育思想便是今天我要和大家重点分享的人和事。

一.教育是自然地教育。

大意有两层。首先他认为应该把孩子放到大自然去。她们的学校建在一个美丽的充满了田园风格的花园里。每天下午,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孩子就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去散步,玩耍,在田园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一起,很自然地带孩子们认识各种不同的动物,植物,像植物里难以分辨的“雄蕊”和“雌蕊”,各种不同的昆虫,根本无须用到书本。有时,学校还单独请真正生活在学校附近的农民伯伯到学校教孩子们学习除草和耕种。

教育是自然地教育,他的第二个层面的意思:爱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用孩子喜欢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例如:因为条件有限,在不能带孩子真正去野餐的情况下,他让孩子们带帐篷在学校大礼堂里体会野营的快乐;当孩子们很好奇电车是怎么运到她们学校时,他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们带毛毯和睡衣住到学校里,亲眼目睹在凌晨时看电车怎样被别的车子运到学校的,可以想象孩子们有多兴奋,这样的记忆比起老师的告诉会是多么的深刻和美好,当孩子胆量小,缺乏勇敢的精神时,小林老师让学生晚上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扮演妖怪或是路人,在真正黑漆漆的路上行夜路,练胆量;当小豆豆的钱包不小心掉到厕所,小豆豆自己在厕所口使劲掏时,小林先生看到了,没有半句诧异或是责备的话,只说:掏完了,要按原样把脏东西放回去;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不受限制,他让家长给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而不用担心弄脏弄破衣服;当他了解孩子们饭前喜欢说话的特点,就允许孩子们吃饭前叽叽喳喳先把话说个够,甚至还特意设计了每天请一个同学饭前当众说话的活动,培养孩子在众人面前表达的能力和胆量…这一切听起来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正是这种有趣的教育方式,使巴学园的孩子:每天早晨就只想快快的来到学校,下午放学也不想回家。

二.最成功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方式里面,说教法是家长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在我看来,说教式的教育是孩子不喜欢的,效果有时还适得其反。在巴学园,在小豆豆的描述中,教育的方式却是:润物细无声。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每个巴学园的孩子管理巴学园的一颗树,在树上写上孩子的名字,下课时可以爬在自己管理的树上玩,平时为自己的树浇水施肥;在巴学园里,有一个残疾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平等的健康心理,老师和校长从不对其他孩子说:你们不要欺负他,人人都是平等的,也从不对那个残疾的孩子说:你不要自卑,你和他们是一样的等等诸如此类说教式的的语言。(这是我们中国教育最喜欢采取的方式),而是用特殊的方式:在夏天,他让所有的孩子,包括那个腿有残疾的孩子,在游泳池裸泳,让每个孩子都觉得,无论哪个身体,健康的和残疾的,只要是自然地就是正常的。在孩子们最喜欢最想表现自己的运动会上,小林先生特意为残疾的孩子设置一个让他稳赢的运动项目,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体验成功,让残疾孩子同样得到尊重。为了避免孩子偏食,他鼓励孩子们每天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带到学校来,种种行为,都让巴学园的孩子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

三.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良的品质。

在小林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良的品质,即使像小豆豆那么调皮那么不可思议的孩子身上,他和孩子交流就看出了她的这种优良品质,而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到这点,更要好好的培养好每个孩子身上这种品质。他认为:这种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家庭社会的教育而受到影响。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挖掘每个孩子身上这种优良的品质,并培养他,使之成为一种永恒的品质。正是有这种思想,他对巴学园的每个孩子都充满了信心。对小豆豆种种怪异的行为,他不以为奇,却经常对小豆豆说:你是个好孩子。对那个身体残疾的孩子,他经常说的是:你能行的。

因为在巴学园的快乐读书生活,改变了那个曾不被别人接受的小豆豆。小豆豆成为了一个自信,大胆表现,能言善辩,情感丰富,心地善良,快乐单纯的人,正是这种优良的个性促使她成为了日本著名的演员,主持人,联合国亲善大使。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豆豆以后几十年的生活中,巴学园的同学们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每年组织聚会,实践证明所有在巴学园就读的孩子,无论成就如何,他们都拥有乐观健康的心态,并且绝大多数因为这种经历,每位在成才成长的道路上都非常顺利。那个曾经残疾的学生成为了一名高级企业的高管,那个无比爱好物理的学生成了日本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校长的女儿,成为了一名和爸爸一样成功的教师等等。巴学园,短短的几年生活使所有的孩子不仅是事业,家庭都受益匪浅。

写到这里,我们在欣赏巴学园独特的教育之余,我们应该多些思考:我们的教育隔每个孩子有多远?教育和教育的不同造就了孩子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看我们的教育,经历了几个曲折的阶段:在中国人口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曾经一度把学生知识的获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却忽视了学生健康心理及良好习惯的培养;现在我们改变了观念,明白了其实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良好的性格,习惯远比书本的知识更重要时,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了改变。我们的教育形式却还比较单一。

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更多的教育都是老师或家长规范好的,想当然正确的统一的管理。我们忘了:每个孩子,原本他们都是不一样。这样的教育,就像一部机器,虽然能产出产品,但是没有任何的创意和个性。不同的零件,在统一压制的过程中,他是扭曲而不健康的。如何从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如何对待不同孩子不同的行为,特别是特殊孩子的行为成了我们都要思考的问题。用小林校长的话说: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自由的思考,孩子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

第四篇: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常州市勤业幼儿园王雪姣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成为有用之才。但现在很多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仍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育方法上走上了误区。他们没有明白真正地明白“只有失败的教育,没有失败的孩子”这话的含义,一味要求孩子这样或者那样,去实现一个又一个他们为孩子设定的目标,而从不考虑是否适合孩子的天赋和自身特点。

读了这本书,作者就平凡孩子的教育问题深入探讨,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步骤。孩子的培养是一次充满喜悦的发现之旅,平凡的孩子也能培养成才!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不要低估孩子的潜能。

2、孩子需要真实的评价。不恰当的赏识很可能适得其反,赏识要有足够的理由,要有恰当的态度,人的精神需要磨砺,挫折使人坚强,真正的赏识并非掩盖错误,粉饰孩子的缺陷,而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只有发自内心的赏识,热情中肯、坚定真诚,才能让孩子信赖。孩子需要的是真实的评价,需要的是善意的帮助。

3、倾听是最好的赞扬

我们花很多力气去鼓励孩子做这做那,不要让不经意间的一些小事把啊哦我们的鼓励抵消了。

4、给孩子一点面子,尊重孩子,也要尊重他的朋友,给他足够的尊严。

5、不要替孩子谦虚。赞扬别人家的孩子也要注意自己孩子的感受,赞扬是一件礼物和美德应该送给所有的孩子。

6、赞美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多给孩子一些愉快的经验,积极的暗示,给他树立正面的榜样,当面临问题时能怀着信心去解决,孩子就会做得更好。

7、批评不是找茬。批评的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让孩子自省,批评是件利器,若批评不当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8、不要过度批评。度的把握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关键技巧,批评和表扬必须恰如其分。

9、孩子需要朋友,交朋友是自己的事,交朋友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偶像。

10、让男孩更像男孩。男孩是未来的男人,要从小开始塑造,让孩子在与同伴和社会的接触中成长起来,发展自己的男性气质。

孩子就像是幼苗,需要家长和老师精心地栽培,在栽培的过程中,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发现孩子,培养孩子适合社会的心灵与体魄,并努力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第五篇:做最好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07国贸 焦琳

最近,学校图书馆开展了读书活动,本人也利用学习之余参与其中。一本好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阅读过程的片刻愉悦,更是为人们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一点上,《做最好的自己》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书中用缜密的逻辑和真实的案例来阐释成功的秘诀,以鼓励的口吻和许多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有意思和有价值的事情来引导和说服读者,以现代的眼光、中西结合的角度来引导读者。慢慢的让读者“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可以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从价值观、态度、行为、习惯、性格等方面分别为年轻人指引方向,让你终生受益。读了这本书,“做最好的自己”这句话,相信每个人都能深深的记住。

在阅读过程中,我总会情不自禁用自身与之对比,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与一次很好的自省。

最好:仅仅优秀是不够的,甚至卓越也是不够的;

做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树立自己的理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崇尚多元化的成功,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首先要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审视自己、规划自己,才能做好自己,不留遗憾。

做最好的自己,是乐观面对人生,拥有诚信的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努力做到言行如一,言出必践,不辜负别人的期望和信任,增强自律感。做最好的自己,是相对自己来说做比自己更好的自己。从实际出发,从自己出发,根据个人不同的自身条件“量身定做”,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之外不切实际的事情。

做最好的自己,不是急功近利,尔虞我诈,不惜一切手段去损人利己;而是有着明确的高尚的理想,展示一个独特而又有内涵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不是好高骛远,强求自己取得遥不可及的成就;而是有着合乎自己实际的理想,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精益求精,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做最好的自己,不见得就必须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成就,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

而是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精业,不懈地努力。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们不必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做一个真实的、最好的你也就可以了。

非常感谢李开复博士的这本书,也感谢他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命历程总结出来让我们得以分享。都说开卷有益,认真读他的著作,从中我找到了对生活的自信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用于尝试的勇气。积极的去尝试,虽说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放弃就等于失败。在不断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机遇,或许这时希望就出现了。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作好准备,时时保持上进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还未开始就放弃了努力,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机会;失去机会等于失去了成功的希望,这样就与我们的最初目标背道而驰,这是极为不可取的。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李白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做最好的自己,不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质,超越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

下载《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工作心得: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工作心得: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大家好!我从1996年参加工作,就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今天我就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来跟大家进行探讨和研究。我想作为班主任,我......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我平时很少读关于励志的书,看过后总觉得书中说的都是一些大道理,与实际不相符合,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读了《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后,让我感觉收获颇丰。1......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读后感 读完李开复先生所著的一书,让我感到振奋,对于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这不是一本让人无法理解的枯燥的说教来阐述成功秘诀的书,而是一本有着缜密的逻辑......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推荐】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阅读完李开复先生所写《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受益匪浅。这本书里包含了很多需要我们掌握和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人生观点:如何追寻成功,如何培养诚信的价值观、......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1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远离被动习惯、从小事做起——冷静辨析而不轻信他人,主动影响事情而不是受事情的影响,有主见而不盲从,积极......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 “Be your personal best”,这是李开复博士为中国青年写的一本书。在书中,他通过他自身的经历以及周围一些朋友的经历阐述了他成功的原因,并且教会我们青少年为......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正视成功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当别人问你说:“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你能既快速又骄傲地说出来吗? 如果你能,那么说明你是成功的人或者是快成功的人。因为你已经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