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本站推荐]
学生《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篇1第一次听说这本书的时候是在3年前,去年在单位的图书阅览室看着小孩们整理旧书,《万历十五年》被他们当做旧书要拉走,我随手抽出留了下来。后来断断续续翻过一边,因为之前看过《明朝那些事》,所以书中的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都还能有些印象,人总是容易对熟悉的事物感兴趣,翻阅几页慢慢觉得很有意思。这次在北京与成都往返的火车上,又慢慢地读了一遍,渐渐觉得有点眉目了,就不免的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黄仁宇老先生在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这是让人对此书颇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天和子墨聊天,也谈到了这本书,听了他的一番见解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更觉得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准备再翻一遍,顺便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书中第一章是从《万历皇帝》开始的,从京官接到不实消息而开始,一直讲到万历皇帝下令清查张居正而结束。这里面的故事都是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检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熟知的,但是里面蕴含的却是意味深长的东西,慢慢咀嚼很有意思。关于万历皇帝和张居正,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历史的关键性因素,张居正生前颇受皇帝信任,从小就在这位老师的教导下成长,登基之后成为元辅的张居正更是皇帝处理朝政不可或缺的倚重之人,尤其是1578年前后张居正离京前,万历皇帝表明心迹称张先生忠诚上薄云天,讲完后君臣感极而泣。如此的信任与被信任,应该是君臣之间十分美妙的关系,可在6年之后皇帝亲自下令抄了这位忠诚上博云天的张先生的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里面的原因诸多,但是有几点是我想要说的:少年时期的影响,在皇帝心中种下了反抗的种子。我先举个例子。有个父亲特别喜欢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拳头,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中出了问题,没有劝说和引导,有的只有对孩子的打骂。孩子迫于这种威严,看见父亲总是显得胆小如鼠而且十分听话,可就是这个乖巧听话的孩子,私下里却说等到他拳头够硬的时候,一定会打回去的。这是一种让人惊愕的回答,难以置信却又无可奈何,在孩子心中已经种下了恨的种子。万历皇帝小时候在张先生的教育下读书学习,稍有不足,便会在先生和母后的威严教育下被处罚长跪,有时的这种处罚会长达几个小时之久。皇帝年方十岁,就在书法上取得不小的成绩,当他写完字赏赐给大臣的第二天,张先生就进谏让他不要再在书法这样的末节小技上花费时间了,皇帝的日课就取消了书法而只剩经史。皇帝面对这样的进谏,只能听从,因为为国大计。从小就被张先生控制着,等到登基以后还是如此,因此那颗种子在皇帝“决心破除他带给别人优柔寡断的柔弱印象”的激发下,开始慢慢地生根发芽了。
“表面看来虽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是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书中这句话说的非常好,有很强的哲理意味。当皇帝决心改变自己的印象时,首先就要摆脱张先生的巨大影响,再加上官僚集团的推波助澜,张居正这位权倾一时的政治家被炒被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极点而后必退,人与人之间总是要有个度才好。有一个朋友讲到他一段感情时说,那时他是那么喜欢、那么在乎那个女孩,就连得知女孩所在城市的天有大雨时,也要急促促地一连三五个电话告诉她记得带伞小心被雨淋。事无巨细的关心,让女孩觉得要窒息了。后来,当然是以悲剧结束,他以为他那么爱她,而在别人看来完全是“用力过猛”。张先生把绝大多数精力投放在万历身上,从小时候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到后来登基了之后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规定的一清二楚,这种打着为你负责旗号的规定和投入,其实背后还有自己私利的影子,为权为利,最终还是想把别人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人最难掌控的就是思想,总会产生对自由的渴望,张先生和那套制度剥夺了万历皇帝的自由,所以,也就变相地剥夺了他们生前的平安和死后的安定。
历史的因果关系,恰恰是历史的关键。我们如果抛开历史这个重大的课题不谈,仅仅谈自己这个层面,你发现其实还是一样的,个人的因果关系也是个人的关键。张先生教导皇帝满口节俭,以至于皇帝没有钱赏赐宫女,而他自己却乘坐一顶32人抬着的大轿子,轿子中内分卧室及客室。这样的言行不一、生活奢华确实让皇帝动怒不小。所以,事情总有前因后果,看到结果顺着往前走总能查出原因,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变得物是人非了,在抱怨、不解的同时,静下心来认真找找,你总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的。
学生《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篇2从小,我就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通过文字记载,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样东西是贯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惊叹不已的各种手工艺,现代有叹为观止的高新技术,这都是人的智慧的结晶。而人的智慧也体现在治国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一句话就很明显地道出了历史的重要性。
黄仁宇先生是我上大学后,在老师的推荐书目中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在我看来,《万历十五年》其实并不算是专业的历史书籍,只不过是引导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历史,向世人普及历史。对一般人而言,接触的历史就局限于初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印象就仅仅定位于教科书的描述,如戚继光=民族英雄。除了从事历史相关专业的人以外,一般人都不会去了解历史背后的点点滴滴。因此,大部分人对历史的认知是片面的、呆板的。即使我也喜欢历史,但曾经的我也是这样。
在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万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万历皇帝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的。由于嘉靖皇帝的荒唐事,万历皇帝的母亲和首辅张居正从小就用儒家的道理来教导他,要求十分严格。例如万历皇帝很喜欢写大字,而且年幼时就能写得很好。可正是由于这样,首辅张居正并没有表扬他,反而剥夺了他写大字的时间,认为是浪费时间,改学四书五经。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能把大字写得很好就很不错的了,是值得称赞的。可万历皇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反而被剥夺了写大字的爱好。可以说万历皇帝的童年时很艰苦的,没有一点乐趣可言。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身为人君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万历皇帝也是一个人,他也有作为一个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扬。万历皇帝执政后期的荒唐与童年长期的压抑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现代的教育比较注重鼓励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而万历皇帝登基后,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这些都是万历皇帝的'功绩,但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万历皇帝都只是一个荒唐皇帝而已。因为万历皇帝的执政后期,常常沉迷酒色,荒于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为什么万历皇帝会突然变得如此荒唐呢?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张居正了。张居正生前的名声很好,万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于改革,张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后,很多他的政敌开始攻击他。起初,万历皇帝还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师的,维护张居正。但张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间,由于过于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并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张居正并不是清廉的人,他经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许在张居正看来,自己位高权重,一心一意辅助皇帝,底下的官员的“孝敬”是应当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在张居正逝世后,他的这些过错就被他的政敌利用。当他的这些行为被曝光后,万历皇帝觉得自己被骗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诚的、清廉的,可事实却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与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并不一样。至此,万历皇帝终于了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本质了。万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所以万历皇帝后期变得如此荒唐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除了张居正的形象让我震惊之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的确很有才能,也识时务,所以曾经也位高权重。但由于他是张居正提拔的,所以在张居正被清算后,他也被弃用了。这不得不说很可惜,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戚继光也不是一个廉洁的臣子。可能在世人看来,他的功劳远超他的过错吧。
张居正之后的首辅是申时行,一个致力于平衡文武官与皇帝的冲突的忠诚的大臣。他一直深信着万历皇帝会改过自新的,万历皇帝小小的为君之举也会让他欣慰不已。
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了解的并不算多。对于明朝,总体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较荒唐,宦官比较势大。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历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是哪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并不是教科书上描写的那么不堪,或那么完美,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历史巨轮下的拼搏者。
“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这是《万历十五年》第一章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没错,万历十五年的的确确是没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历史大事件都是平常的一点一滴推动而成的。当今的教育体系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都在尝试着改革,慢慢推动着我们的教育向前发展。只要我们都努力拼搏,我们的教育也必将越来越完善。
学生《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篇3教师节这天,(3)班的同学送了这本《万历十五年》给我。在表示感谢之余,也不禁哑然失笑。看来《明朝那些事》不仅影响了我,还影响了他们。
《明朝那些事》用七本书完整记录了整个明朝历史,而《万历十五年》只是选择了历年十五年,即1587年,帝国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情,如张居正的死亡,戚继光被贬等,这些事情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帝国未来的走势。当然这些史实,在《明朝那些事》中均有记载,而且“当年明月”更是将其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因此,《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基本上都是上厕所的时候断断续续看完的。
抛开人物、故事不谈,只谈一些对于明朝的文官集团的认识。关于这一点,在我以前的博文《明朝那些事》也有涉及到,不过当时只是简单地表达而己。因此,我准备在这篇读后感中,尽可能地展开关于这一点的讨论。
万历多年不理朝政,与只关注练丹的嘉靖皇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极少数的大事,比如战争,除了极少数的人,比如当时的首辅申行时,能够见到皇帝本人之外,其他的时间,那个龙椅是看不到人的。他己经很早就废除了早朝,大的奏章也常常是有去无回,甚至大臣的请辞也是杳无音讯。因此,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正是因为万历骄奢淫侈才最终导致了后来的宦官专权、民不聊生。这种解读非常符合我们一般人对历史的理解。但是如果究其原因,就会发现,这一切的出现跟我们正史所歌颂的文官集团有着莫大的关联。
万历刚上任时,还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有为青年。比如,定期出席各种名目众多的繁文缛节的礼仪活动,甚至从皇宫步行至天坛求雨等。总的来说,前一阶段的万历还是非常符合圣明君主的要求的。那么,是什么让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青年变成了不理朝政的人呢?
答案就是当时的文官集团。
当时的帝国己经形成了成熟稳固的文官集团,如果说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那么,文官集团就是实际的权力操控者。这些文官深受“圣人”教导,并对这些信念坚定不移,希望以此来影响皇帝、改造社会。因此,纵观明朝整个历史,无论是精力充沛的朱元璋,还是有为的朱棣,或是碌碌无为的,让我记不住名字的皇帝,都是在与文官集团的搏弈中度过一生的。换而言之,文官集团决不是对皇帝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无用之辈,即使在很多情况下,皇帝可以动用最高权力,对违背他的意志的文官进行惩罚,但是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团,皇帝很多时候却是感觉无能为力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立太子一事。万历本想立郑贵妃之子为太子,但这一决定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自古以来,太子都是立长不立幼。于是,围绕立太子一事,万历跟文官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较量,谁也不肯让步。
这让万历非常恼火。他自小即位,接受张居正的辅佐,绝大多数时候,他扮演的并不是皇帝的角色,而是学生的角色。该做什么,怎么做,一切由张居正来决定。比如,有一年他想跟母亲重修宫殿,以表孝心,但张居正以“己经很豪华”、“圣上应体恤民心”为由拒绝;再比如,皇帝练字练得很好,就在他洋洋得意之时,张居正说,“圣上的字己经练得很好的,从今以后,应该做些国事”,一句话,皇帝的这点爱好被剥夺了。
好不容易,张居正死了。万历长大了,也真正地掌握了最高权力,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却突然发现,他依然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文官集团总是要求他按照他们的想法来成君成圣,而不是听从他的命令来做事。换而言之,万历想做一个有实权的君主,但是文官集团却只需要一个象征性地君主。万历曾抗争过,先是软的,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但是他发现,他可以很轻易地干掉一个人,但是却干不掉这个集团。
以言官为例。在明朝,言官的地位是很高的,也是很有力量的,这些言官,轻则弹劾同为人臣的官僚,重则斥责皇帝。比如,万历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早朝时,就有言官上疏,说“皇帝身体不适,但是后宫却夜夜笙歌”,直指皇帝生活不检点。万历一怒之下,当然重责了该言官,但是该言官却因此获得了“因直获罪”的美名,以至于后来很多言官纷纷效仿,即使被罢、被贬,甚至被杀,却依然阻挡不了指责皇帝的浪潮。
到最后,万历累了、厌倦了。他既然无力战胜文官集团,就干脆放弃吧。于是,他开始拒绝早朝,拒绝出席各项重大的礼仪活动,拒绝接见大臣。皇帝的这一做法,当然引起了文官们的集体反弹,他们纷纷上书,直指皇帝懒散,甚至说,如果这样下去,将会国之不国,君之不君。但是大臣的奏折即使讲得字字见血,堆得比天还高,这个时候的万历己经懒得批一个字了,也懒得反驳,也懒得打回,任由大臣去骂去折腾,他祭出了“无为而治”的大旗!
事情就这么耗着,帝国也依然有条不紊地转着。只是1578这一年,张居正死了,社会改革嗄然而止;申行时回老家了,内阁里缺乏了一位主持大局的人;戚继光被罢免了,东南的倭寇又开始猖狂了。这一切,预示着大明帝国己经出现了覆灭的迹象。
第二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二》
万历皇帝自小受慈圣皇太后和首辅张居正严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开始万历皇帝也想按着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严重旱灾时,甚至亲自步10里为百姓祈雨。但是经过一些事情,慢慢发现的人性和体制的复杂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对他严格说教的导师张居正个人生活被揭发是如此腐败,而文官打倒张居正的文官的目的,显然又和他万历初想的并不一样。当他想自己能主导政治时,却发现想做任何的改变,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这些以道德和祖法为工具的阻力让他难以对抗。黄老先生讲明朝是文官体系为统治的,不如直接讲以儒家意识形态为统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难对这种意识形态有任何的挑战。最后万历选择妥协,以道家无为来默默的发泄他的不满和进行抵抗。书中儒家意识形态根深蒂固,以及这种意识形态和人性的冲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为。
张居正政治上厉行改革,做为万历的老师,对皇帝严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满口节俭,而私生活极其奢侈。厉行改革,却又不了解实际情况,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时也得罪了一批人。结果一死,整个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时行做为首辅,行为却和张居正完全不一样,在处事上他信奉调剂折衷的原则来调节文官间,皇帝官僚间的矛盾。这种行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协的产物。海瑞更是个争议的人物,他严格尊崇孔孟之道,对崇尚道德,严守法律。他的这种行为,当时的官僚对
其即希望是一个社会道德的标杆,又知其的脱离现实性,对其不重用,并排斥其很多行为。海瑞个人可以通
过自律及对价值的追求了来到达,但由于其很多理念本生脱离人性,必然不具备大众性。其很多行为更是暴露出儒家思想的缺陷,像由于孝道极端推崇,休了两任妻子的,最后一任莫名死去;还有对个人欲望的极端抑制,这些本身就是和人性先背离的。其行为对具体事物的处理效果,也颇受争议,看是完全遵守道德,然而由于社会的事情复杂,以及道德本身的局限性,往往起了并不好的效果。当时的精英阶层本身并不相信他,包括当时的知识份子,对这种行为也有争议,象李贽就明说有时清官比贪官更误事,清官有道德的支持,而且就算失败也能赢当时读书人非常看中的名誉,处事固执而不知变通,往往导致事情往坏的方面发展。在写戚继光和李贽也真实的把其多面性呈现给了作者:戚继光有军事才能,民族英雄的一面,但其又有偷偷纳妾,行贿张居正的一面。李贽一个学者,思想家,其对人对己对社会的妥协与抗争记述,也非常真实。这种性格多面性的记述更加体现了人性。
现代大众社会行为学说,通常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或观点的接受:第一位的是立场,第二位的是情感,第三位的才是客观理性。黄老先生能客观理性的研究这段看似平常,确是很典型的历史时间,并且又能非常客观理性的呈现给大家,确实是读者的幸运。
读后,感觉最深的是,价值观的影响力,不仅对个人的行为,道德,和幸福观起决定影响,而且任何团体,社会,宗教,国家都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其影响深远,决定整个体制。决策面和执行面还有基层中间过长的距离和脱节导致的低效是高度集权的社会体制所不可避免的。道德很多方面是对社会稳定其作用,社会发展更依赖于技术方法和本身的规律的研究。个人的道德及智慧在社会群体中有时是矛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很多规律是相反的。
第三篇:万历十五年_读书笔记
读《万历十五年》之感
1587年的中国,万历十五年,谈不上浮萍破碎,风雨飘摇,就像是冬日午后的太阳,虽然还是在散发着光与热,但却已不复当初的荣光。一个庞大的帝国,小心翼翼,举步维艰地维持着向前的步伐,时不时被鞋里的沙硌得脚疼。
平淡却不平静的1587,有着万人崇仰的民族英雄,有着模范的官员,有着激荡的思想家,同时也有着灰心丧气的皇帝,有着变法失败的首辅,和一个腐朽却依旧难以撼动的制度。虽贵为天子,但万历在很多的事上却无法遵从自己的意志。很有趣,历代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都是越来越集中。但在明朝,在万历这,中央集权的程度却不增反降。遥想朱元璋开国时期,可谓是真正的说一不二,但万历,在立储这种大事上,却要被文官集团所要挟。文官集团占据伦理道德的制高点,拥有对道德的诠释权,对万历任何违反“传统”的事情处处指责。与其说这是民主的曙光,还不如说这是几十年权利倾轧的结果更加的合适。集权的依旧没有改变,但却已不是集于万历一人。相比万历,张居正是幸运的。即使不英年早逝,他的改革也很可能失败。改革是和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有冲突的,必然遭受他们的抵抗。尽管张居正位极人臣获得万历的无限支持,但想单枪匹马赢得这场战争也断无成功的把握。而且即使张居正改革成功,也无法从根本上挽救明王朝。张的改革只是对颓废的政局的缝缝补补,明朝基础的礼教制度并未改变。即革成功,最多中兴大明,延缓明朝灭亡的速度,而无法挽救它灭亡的命运。海瑞的横空出世只是徒增了一个青天形象和留下一段道德模范而已,并未使王朝的政局产生太大波澜。海瑞相信严刑峻法可以治国,并将四书中的礼仪道德作为至高原则。殊不知二者根本上不能并列。法律要求严格规范,道德本身则比较含混不清。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忠实实践最高的道德准则,为此,他不惜冒犯龙颜,直斥同僚,但是他没注意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本身上就是一个混沌的官僚社会,并无明确的法律,甚至法律处处让位与道德,而且海瑞的施法裁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对道德的理解,充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思想界也是沉闷的。由于坚持治国的一元化,即国家基础是传统道德,而传统道德来自于儒家的孔孟之道,尊孔重道,排斥“异端学说”,压制个体的个性解放和独立思考是明朝的必然。这也就容易理解李贽的荒诞了。一方面他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对其学说赞同理解,另一方面对儒家引申出的清规戒律持怀疑态度,追求个性解放;一方面他是一个传统儒家思想的信徒,另一方面他又是唯心主义的鼓吹者的,他集中体现了王朝深处思想的矛盾和危机。年轻的万历失败了,立储只是一个爆发点而已。张居正也失败了,他甚至连自己的名声也没有保住。申时行,戚继光,海瑞,李贽......他们就像是一潭死水里面偶有的微澜,注定壮志未酬,甚至,身败名裂。寂静的黑夜,只有着贪婪的沙沙声,一点一滴的在侵蚀着古老帝国的血脉。黑暗里的先行者,虽然各自努力呐喊,却还是无法唤醒大部分的人来撼动黑暗。
万历年间,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分界线,从此明朝的统治就无可救药的走向了下坡路。归纳《万历十五年》,万历年只是明朝建国以来矛盾冲突的爆发点,而王朝的根本矛盾则早已埋定。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其中一切角色注定逃不开悲剧的色彩。
第四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国务系国际政治0941潘锦蕾0920813117Tel:***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礼”对万历年间的双重影响
对于喜欢历史和政治的人来说,黄仁宇对于大家肯定是耳熟能详了,至于他的《万历十五年》更是如雷贯耳。《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用英文亲自译写,1979年5月交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公元1587年,是为明万历十五年,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朝廷却发生了许多看似虽似末枝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整本书一共七章,第一章:万历皇帝;第二章:首辅申时行;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活着的祖宗;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作者以人物为线来写这本书,可谓生动易懂,也较好串联,更应证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
说《万历十五年》很有价值,我想这在于很多人认为万历年间到了后来,皇帝罢朝也能维持这个国家的运转。我在看了这本书之后,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字——礼。在整本书中,每一章基本都提到这样一个“礼”字,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礼”对万历年间的影响。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孔子曰:不学礼,何以立?而荀子更是著有《礼论》,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度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万历皇帝是个熟悉各种礼仪的君主,从繁复的成人冠礼到有条不紊的推辞、接受登基,再到登基后按照各种礼仪照章办理。我们可以从各种细节处看到“礼”在万历年间的重要性。
在午朝是否被讹传事件中,万历皇帝本来可以付诸一笑,但是考虑到此事有损朝廷体统,他就决定不能等闲视之,而这次的处罚也竟及于全部京官。明朝以文人管理为数千千万万的农民,其先祖就以礼仪这个要点,要求大小官员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此次全体京官自相惊扰,实在不成体统,不符合“礼”。
其次,万历皇帝对于其母慈圣皇太后的“礼”。书中写道:有时万历用宫内的傀儡戏来讨取太后的欢心,在她下轿之前,也必须跪在庭前恭候慈驾;在多年后,尽管万历皇帝越来越少地临朝,但每当十一月慈圣的生辰,他却仍然亲临皇极门接受百官的庆贺。
而不仅万历自己注重礼仪,对于大臣也是如此要求。在参加早朝之前,凡有资格参加的所有京官和北京地区的地方官,在天色未明之际就要在宫门前守候,负责纠察的御史开始点名,并且记下咳嗽、吐痰等以至于牙笏坠地、步履不稳等等属于“失仪”范围的官员姓名,1
国务系国际政治0941潘锦蕾0920813117Tel:***
听候参处。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万历年间,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大小官员,恪守本朝制定的规章立法,严格按照本朝的章程来做事,来才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平衡,使得皇帝罢朝了,整个朝廷仍然以它特有的模式运转下去。
可以看到,在书中写到的每一位大臣都是严格奉行“礼”的。无论是张居正以严格的制度捆绑文人,使文人集团对其不满,还是申时行兢兢业业,坚持调济折中的原则,海瑞的正直,重视法律,执法不阿等等,每一位各司其职的大臣都是在礼法的规范下,循序着一种模式而运行,可以说“礼”在万历年间使得社会得以正常运转。
但是,我们看到,也正是因为这个“礼”,万历皇帝才会罢朝,才会被其下的文人集团逼得无可奈何,一代帝王竟然要以罢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来报复其大臣。
因为这礼制,万历皇帝在之后几件想自己做主的事上吃了闭门羹,无法逾越这礼法。在许多插曲中,万历皇帝要册封他的爱妃郑氏为皇贵妃的事件竟成为了影响深远的政治斗争的契机,导致了今后数十年皇帝与官僚的对立,而且涉及整个帝国。后来,万历皇帝想要以三皇子常洵代替皇长子常洛为太子,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他从张居正的事件中明白了,他和别人一样,一身而具有“阴”、“阳”的两重性,有“阳”则有“阴”,既有道德伦理,就有私心贪欲。于是,他既不强迫臣僚接受他的主张,也不反对臣僚的意见,而是对这一切漠然置之,以顽强的意志和臣僚们作持久的对抗竟长达十年之久。使得文官集团缺乏应有的和衷共济,反而集中了无数的利害冲突,形成了一个带有爆炸性的团体。文官集团也以消极态度应付局面,使整个王朝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们看到,在这一方面,礼维持了整个王朝的几十年运转,但是同时,在这一长期的发展下,也为之后的覆灭埋下了地雷,导致整个王朝的崩溃。一个皇帝,在如何正确利用“礼”来达到皇帝、大臣、民众之间的平衡对于当时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不管哪一方做大,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以礼来达到平衡可以说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
第五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1584)读书笔记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读后主要困惑和问题
数年前,曾收到过一本母亲的朋友赠送的《万历十五年》,当时将它作为一本故事书囫囵读完,只觉文笔优美流畅,内容引人入胜,并没有太深的感受。如今,在作业要求的泛读书目中看到这本书,重新翻开,细细品读,感觉到的是蕴藉其中的是对于历史直切要害的剖析。全书从五种人物的角度出发,以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为点,来深度剖析当时的政治制度,试图从制度角度来说明明朝的衰亡,这种衰亡是可悲的,亦是咎由自取的。
张居正:生前身后两重天
万历十三年(即1582年),万历皇帝最为倚重的元辅张居正去世,这位半生力求改革、权倾朝野的首辅大臣不会想到,在他死后不到半年(1582年年底)他便被盖棺定论为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廷大政,居心否则的佞臣,随后张家被抄,其亲属被夺官流放。
一个厉行改革的首辅大臣,曾一度掌管着举国的决策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不禁令人唏嘘。由于王朝制度的不健全,判人对错皆以道德和礼法代替法律和制度张居正提倡厉行节约,自身作风却不俭约,成为最后百官弹劾他的主要着眼点,以至于磨灭了他身前所有的功绩,而将其一生涂污。然而,事后张家追缴的家财相加总共仅十余万两白银之数,这对于一个众大臣所言的“欺君毒民、卖官鬻(yu)爵”的“大奸之臣”应有的家产出入甚大。这其中暴露出舆情的局限性与极端性,所谓“倒张”,声张者也仅仅是为自己的爵禄着想,而非出自对王朝的忠诚。
这是封建社会的毒瘤之一,每个人,无论官阶多高,只要衣食住行说中任何一点存在着污点,他/她便可能成为其他人攻讦的对象。甚至于,哪怕你一生未走错过,只要有一群人足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也便可以使你“死无葬身之地”,开棺戮尸之举见诸史文。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中庸之道,部分原因也自于此。“树大招风,风必折之”,统治者难以容忍有臣子的地位威胁到其地位,同僚也不会允许存在着一个时时刻刻能威胁到自身利益的官员的存在。以道德替代法律,也是这种恐慌的根源,一旦一个人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其权力也相应的膨胀,其也愈加难以约束自身的欲望,吕不韦,王莽,鳌拜,都曾站上统治阶级的最高层,但最后都难得善终。跳出这些人所做所为的对错而看,有些“罪状”,是这些权倾朝野者所不可能避免的,或者说,有些事情是因为制度的局限性的必然结果。比如说,“任用私人”,这是最常见于描述所谓“奸人佞臣”的罪行的了,但是,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早已注定了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奸臣权臣需要靠“私人”稳固自己的权力,为自己牟利,忠臣能臣也需要靠“私人”来协助推行自己的政策方针,了解各地州郡实情。整套统治制度本就建立在通人情、讲道德的基础上,何谈以科学、客观的手段治国理政?况且,旧时交通不便,又有谁能考证这个县今年产了多少稻米,那个县水涝灾情究竟如何呢?这种条件下,那些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也只有靠“自己人”来获取相对真实的情况。
而张居正所力行的改革,总体而言,对王朝利大于弊,比如,他一直力推的,重新丈量土地,严追各地应缴赋税等政策,但整个王朝积弊已深,又因为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欲除之而后快,奈何,张对朝廷贡献之大,与万历皇帝关系之亲,让心怀不满者无处下手。只能等到世间再无张居正,才终于掀起一股倒张的浪潮,使其尸骨未寒,便遭受参劾,直至后人被抄家放逐。他生前所做的一切改革努力也随之而去,明朝也重回浑浑噩噩原地蹒跚的轨道。
万历十五年,前任首辅大臣张居正在朝堂中的影子渐渐淡去,继任者申时行战战兢兢地维系着皇帝与文官间脆弱的平衡,四万名身着锦袍的文臣在太和殿与文渊阁间形成了一条强大而牢固的缰绳,控制着这个时代的走向。
朱翊钧:不胜人生一场醉
《万历十五年》的又一个亮点在于黄仁宇先生塑造了一位与我们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与我们一般人认识中皇帝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形象不同,万历的人生可以说是写满了妥协与无奈。
万历皇帝十岁登基,以首辅张居正为师,全国事务多由张居正为首的内阁大学士代为拟批。前期的万历,守礼仪,上早朝,习儒家经典,可谓是“励精图治”,对于国事充满热情。甚至在京城遭遇大旱时亲自步行到天坛祈雨,亲自操练禁军。但随后由于张居正的去世,他失去了重要的辅助,更为糟糕的是张居正生前得罪的大臣们集体发难,要求清算张居正,万历在舆论和证据的双重压力下,只能痛苦万分地在张居正死后几年后清算了自己的老师。从中,他渐渐体会到朝堂争斗的阴暗性。
但是在万历十五年前后,皇帝发现自己不过是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工具和代言人而已,只要他的言行不符合文官心目中皇帝的形象,就会被文官的奏疏所“参”,虽然以温和的口吻,但本质上是挟祖宗之法,道德之本,要求他改变,否则就是愧对祖宗的基业,有损于皇帝的威信。
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
因为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正如黄仁宇先生书中所言“他的高于一切的,神秘的力量是传统所赋予的,超过理智的范围,带有宗教性的色彩,这才使他成为决断人间最大的权威。如果官员们承认他的决断确乎出于他自己而非倿幸的操纵,那么即使有失公允,也可以使大家绝对服从。”
渐渐地,万历看透了这一切,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却生来就没有了自由,甚至和自己的母亲都要以君臣相称,所谓“孝道伦理”渐渐成为了符号化、形式化的机械行为;为立储一事,他多次受到百官的劝诫,便是因为他喜爱自己的次子胜于长子,而大臣们万万不会允许“废长立幼”如此有违伦理传统的事情发生。万历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只是在文官集团控制下的一点权利,只要他的决策危及文官集团的利益,便会被各种奏章压得喘不过气来。
至此,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所制造的符号象征,从而灰心意冷。甚至更深一层地说,他只不过是这家帝国马车上最尊贵的乘客,而并不是他最初所想象的马车夫,他根本无力控制这个庞大帝国的前途,他所作的决定根本什么都不能改变,即便他是皇帝,因为帝国这架马车被一股强大到无法想象的两千年来所积累古老的力量所挟持着向前。他看透了这一切,可惜,皇帝是不能辞职的,于是他把自己勤勉治国的一腔热血都咽进了肚子里,以消极的方式与文官集团对抗,不批准任何的人事变动,不出席惯例性的仪式,每日只把自己最好的时光花费在与太监们掷钱游戏上,用最消极的也是唯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帝国的无奈。
从中可见,即使是身为皇帝,在面对封建礼教所积累下来的强大的蛮横的力量时,也只能无奈叹息。因而,这么一个早已失去控制的腐朽的庞大的帝国机器,一步步走向终点的时刻也毫不令人奇怪了。——这也是作者想说的,在万历十五年,这么一个没有大事发生的年份,我们的古老帝国的命运已经通过这些人物的悲剧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而万历皇帝,作为身处这个漩涡最中心的一个人,这一切最深刻的体会者,企图用皇宫的深院高墙来隔绝自己意愿相冲的一切,他不会知道,在他死后,他最宠爱的贵妃被定为“祸害”,孤居冷宫而终。
Q:为什么封建制度会走向消亡?
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十六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这本书并未罗列出一个又一个数据和事实来说明朝廷是多么的腐朽,也未有一笔一墨写下所谓“封建制度消亡的必然性“,而是通过一个个身处时代大潮中的人物的经历,让我们感觉“明朝不能不亡”,“封建制度的消亡是肯定的”。
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以道德作为标尺,也是我国从宗法制到封建制,到责任内阁制,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现象。在民众认知水平普遍低下的过去,很难灌输给百姓一种易于接受的法律观念,只能用能够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道德作为规则的象征。而建立在道德上的法律仅仅是作为一个补充品,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古代大部分的法律条文可以等同于“重典”,大明律所规定的刑罚“笞、杖、徒、流、死”无不是重刑。
其实提倡道德是一件好事,但明王朝的这种提倡目的并不单纯,让道德代替法律,让帝国的司法从属于行政,只要“要求大小官员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就能使政府的统治保持一元化而使文官集团的思想行动趋于一致,从而达到维稳的目的。这方面还有个例子,直接摘抄书中所说:“俭朴本来是一种美德,然而在这种条件下提倡俭朴,充其量不外是一种手段,意在使行政问题简化,以适应政府本身的低能。” 在普遍低能的状态下,即便有好心的官员想支持公道,做点好事,也会因为各样的限制,甚至是经费问题而不了了之。由此,长期以往,会造成帝国的措施和立法精神脱节,使伦理道德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做事时则另有一套。无论是皇帝还是首辅,想从中找一个折衷方案几乎不可能。
当然,这种道德的提倡也有积极的一面,有时候会让一些孔孟的信徒在危难时,不惜牺牲自己以完成任务(如下图内容)。但就如作者原文所说:“他们带有冲动性质,也多个人成分。”不能将其视为制度的优良特征,并且这反而暴露出制度的不足。
首辅张居正父亲去世请求回乡,皇帝夺情不允,张便是“贪恋禄位,不肯丁忧“;皇帝亲自操练禁军,便是“有损承平气象”;谏臣所言激烈,伤及君王尊严,皇帝也不能将其贬斥,因为敢于直言者便是“忠臣”。大臣所奏言,其依据无不是儒家传统观念,与传统不符,与道德不一,便是错。
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道德应该建立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之上,用以补充技术上所难以企及之处。
万历十五年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却因为黄仁宇的一本书成为了一种现象的代名词。今天,是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就职的日子,有人说美国将迎来其的“万历十五年”时刻。而在第一次阅读这本书的数年后,重新读这本书,又从中体会到这本书写的不止是历史上帝国的兴衰,而是社会的兴衰,时代的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