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以前有听过“万历之治”的说法,但从来没有认真地了解过万历年间的变迁,也未曾 深究万历皇帝以及当代闻名之士的轶事。翻开《万历十五年》,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的历史 知识是有多么的薄弱。万历十五年,表面看去,四海升平,不过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在 在作者黄仁宇锋利的剖析下,各种陈旧腐烂的病因毕呈。书中介绍了不少有名之士:万历皇 帝、首辅申时行、手握大权的张居正、孤独的将领戚继光、模范官僚海瑞和自相冲突的李贽,在这些名字的背后,我们又可以深挖出反映时代背景的特点。万历皇帝虽然头顶万人之上的头衔,然而还是处处受到限制,甚至幼时连奖赏宫婢的 权利都没有,而是要每次记下来等到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兑现。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这个 官僚体制下文官们敏感的神经只能已权位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而这只是为自己埋下了巨大 的隐患,最终落得被清算的下场。海瑞是个清官,是个好官,但却处处受到排挤,被皇帝罢 去官职。“其实老翁何所求!”李贽的悲壮之言留给我思考,这个时代使得他独立无援,连生 命中的最后两天也是在和创伤血污的挣扎中度过。在众多的人物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一位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他可以说是碗 里朝间最有才能的将领,但最终还是由于与张居正的关系过于密切而被劾罢官,这让我多少 感到有些惋惜。读罢此书,我才认识到,在那一政治腐败的时代,无论一个武将的才能谋略 有多出众,他永远也不可能有好的收场。黄仁宇先生提出这些令人同情的遭遇,探本溯源,还是本朝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关系。相比于文官,我更敬佩的是那些英勇无畏的武将。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把自己和部下 的生命视为赌博场中的筹码,必要的时候可以孤注一掷。而大多数文官则以中庸之道为处世 的原则,标榜稳健。无人在刀剑矢石之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并不是安稳坐在宫中享受的文官可 以相比的。文官不提倡武力,始终认为不能把力量当权威,如当一个地方有特殊经济利益时 应当给予的是压抑,平衡是他们所追求的。在军政方面,人事任免及补给交通各项也由文官 主持,一旦出问题,又可推卸给将领们,长此以往,军事组织不断衰退。即使如此,戚继光 在这种环境下找平衡点,组织军队驱逐倭寇。他制定严格的建军方案,制定铁一般的军法,其精神在于“集体负责”,即“连坐法”,还有鲜明的赏罚制度。戚继光除了要求士兵技术娴 熟还注意到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同时配置了长兵器和短兵器,采用左右对称的“鸳鸯阵”
,而这阵型又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万历十五年》 给我们还原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戚继光,作战英勇练兵有方的民族英雄
我是有所了解,但是他由于张居正的赏识而发迹,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和张首辅的密切联 系我却是首次听闻,尤其是他向张居正献美女“千金姬”的这种做法。这些为自己未来铺路的 行径,在戚继光看来,是无关宏旨的。他很清醒,也很现实,他懂得一个游戏必然有一个游 戏的规则,想赢,就只有尊重规则,熟悉规则。在他所生活的年代,他已看到了军事体制的 缺陷,但是举国的改革是不可能的,只能妥协地作部分修补,建立自己的戚家军,于制度上 不可行,则在私人关系上找出路,这就是他的成功。虽然刚开始看到这一记载的时候我大吃 一惊。然而转念一想十全十美的人又怎么会存在呢?我庆幸自己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 的戚继光。“万里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万历十五年》以此话结束。” 这书写出了当时武将们及皇帝的无奈,千年发展下来的儒家成了束缚,成了文官霸权的利器。失败的原因在于制度,是制度的落后才导致了书中人物命运的多舛,这留给我们的是深刻的 思考。
第二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1584)读书笔记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读后主要困惑和问题
数年前,曾收到过一本母亲的朋友赠送的《万历十五年》,当时将它作为一本故事书囫囵读完,只觉文笔优美流畅,内容引人入胜,并没有太深的感受。如今,在作业要求的泛读书目中看到这本书,重新翻开,细细品读,感觉到的是蕴藉其中的是对于历史直切要害的剖析。全书从五种人物的角度出发,以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为点,来深度剖析当时的政治制度,试图从制度角度来说明明朝的衰亡,这种衰亡是可悲的,亦是咎由自取的。
张居正:生前身后两重天
万历十三年(即1582年),万历皇帝最为倚重的元辅张居正去世,这位半生力求改革、权倾朝野的首辅大臣不会想到,在他死后不到半年(1582年年底)他便被盖棺定论为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廷大政,居心否则的佞臣,随后张家被抄,其亲属被夺官流放。
一个厉行改革的首辅大臣,曾一度掌管着举国的决策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不禁令人唏嘘。由于王朝制度的不健全,判人对错皆以道德和礼法代替法律和制度张居正提倡厉行节约,自身作风却不俭约,成为最后百官弹劾他的主要着眼点,以至于磨灭了他身前所有的功绩,而将其一生涂污。然而,事后张家追缴的家财相加总共仅十余万两白银之数,这对于一个众大臣所言的“欺君毒民、卖官鬻(yu)爵”的“大奸之臣”应有的家产出入甚大。这其中暴露出舆情的局限性与极端性,所谓“倒张”,声张者也仅仅是为自己的爵禄着想,而非出自对王朝的忠诚。
这是封建社会的毒瘤之一,每个人,无论官阶多高,只要衣食住行说中任何一点存在着污点,他/她便可能成为其他人攻讦的对象。甚至于,哪怕你一生未走错过,只要有一群人足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也便可以使你“死无葬身之地”,开棺戮尸之举见诸史文。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中庸之道,部分原因也自于此。“树大招风,风必折之”,统治者难以容忍有臣子的地位威胁到其地位,同僚也不会允许存在着一个时时刻刻能威胁到自身利益的官员的存在。以道德替代法律,也是这种恐慌的根源,一旦一个人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其权力也相应的膨胀,其也愈加难以约束自身的欲望,吕不韦,王莽,鳌拜,都曾站上统治阶级的最高层,但最后都难得善终。跳出这些人所做所为的对错而看,有些“罪状”,是这些权倾朝野者所不可能避免的,或者说,有些事情是因为制度的局限性的必然结果。比如说,“任用私人”,这是最常见于描述所谓“奸人佞臣”的罪行的了,但是,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早已注定了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奸臣权臣需要靠“私人”稳固自己的权力,为自己牟利,忠臣能臣也需要靠“私人”来协助推行自己的政策方针,了解各地州郡实情。整套统治制度本就建立在通人情、讲道德的基础上,何谈以科学、客观的手段治国理政?况且,旧时交通不便,又有谁能考证这个县今年产了多少稻米,那个县水涝灾情究竟如何呢?这种条件下,那些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也只有靠“自己人”来获取相对真实的情况。
而张居正所力行的改革,总体而言,对王朝利大于弊,比如,他一直力推的,重新丈量土地,严追各地应缴赋税等政策,但整个王朝积弊已深,又因为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欲除之而后快,奈何,张对朝廷贡献之大,与万历皇帝关系之亲,让心怀不满者无处下手。只能等到世间再无张居正,才终于掀起一股倒张的浪潮,使其尸骨未寒,便遭受参劾,直至后人被抄家放逐。他生前所做的一切改革努力也随之而去,明朝也重回浑浑噩噩原地蹒跚的轨道。
万历十五年,前任首辅大臣张居正在朝堂中的影子渐渐淡去,继任者申时行战战兢兢地维系着皇帝与文官间脆弱的平衡,四万名身着锦袍的文臣在太和殿与文渊阁间形成了一条强大而牢固的缰绳,控制着这个时代的走向。
朱翊钧:不胜人生一场醉
《万历十五年》的又一个亮点在于黄仁宇先生塑造了一位与我们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与我们一般人认识中皇帝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形象不同,万历的人生可以说是写满了妥协与无奈。
万历皇帝十岁登基,以首辅张居正为师,全国事务多由张居正为首的内阁大学士代为拟批。前期的万历,守礼仪,上早朝,习儒家经典,可谓是“励精图治”,对于国事充满热情。甚至在京城遭遇大旱时亲自步行到天坛祈雨,亲自操练禁军。但随后由于张居正的去世,他失去了重要的辅助,更为糟糕的是张居正生前得罪的大臣们集体发难,要求清算张居正,万历在舆论和证据的双重压力下,只能痛苦万分地在张居正死后几年后清算了自己的老师。从中,他渐渐体会到朝堂争斗的阴暗性。
但是在万历十五年前后,皇帝发现自己不过是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工具和代言人而已,只要他的言行不符合文官心目中皇帝的形象,就会被文官的奏疏所“参”,虽然以温和的口吻,但本质上是挟祖宗之法,道德之本,要求他改变,否则就是愧对祖宗的基业,有损于皇帝的威信。
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
因为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正如黄仁宇先生书中所言“他的高于一切的,神秘的力量是传统所赋予的,超过理智的范围,带有宗教性的色彩,这才使他成为决断人间最大的权威。如果官员们承认他的决断确乎出于他自己而非倿幸的操纵,那么即使有失公允,也可以使大家绝对服从。”
渐渐地,万历看透了这一切,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却生来就没有了自由,甚至和自己的母亲都要以君臣相称,所谓“孝道伦理”渐渐成为了符号化、形式化的机械行为;为立储一事,他多次受到百官的劝诫,便是因为他喜爱自己的次子胜于长子,而大臣们万万不会允许“废长立幼”如此有违伦理传统的事情发生。万历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只是在文官集团控制下的一点权利,只要他的决策危及文官集团的利益,便会被各种奏章压得喘不过气来。
至此,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所制造的符号象征,从而灰心意冷。甚至更深一层地说,他只不过是这家帝国马车上最尊贵的乘客,而并不是他最初所想象的马车夫,他根本无力控制这个庞大帝国的前途,他所作的决定根本什么都不能改变,即便他是皇帝,因为帝国这架马车被一股强大到无法想象的两千年来所积累古老的力量所挟持着向前。他看透了这一切,可惜,皇帝是不能辞职的,于是他把自己勤勉治国的一腔热血都咽进了肚子里,以消极的方式与文官集团对抗,不批准任何的人事变动,不出席惯例性的仪式,每日只把自己最好的时光花费在与太监们掷钱游戏上,用最消极的也是唯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帝国的无奈。
从中可见,即使是身为皇帝,在面对封建礼教所积累下来的强大的蛮横的力量时,也只能无奈叹息。因而,这么一个早已失去控制的腐朽的庞大的帝国机器,一步步走向终点的时刻也毫不令人奇怪了。——这也是作者想说的,在万历十五年,这么一个没有大事发生的年份,我们的古老帝国的命运已经通过这些人物的悲剧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而万历皇帝,作为身处这个漩涡最中心的一个人,这一切最深刻的体会者,企图用皇宫的深院高墙来隔绝自己意愿相冲的一切,他不会知道,在他死后,他最宠爱的贵妃被定为“祸害”,孤居冷宫而终。
Q:为什么封建制度会走向消亡?
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十六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这本书并未罗列出一个又一个数据和事实来说明朝廷是多么的腐朽,也未有一笔一墨写下所谓“封建制度消亡的必然性“,而是通过一个个身处时代大潮中的人物的经历,让我们感觉“明朝不能不亡”,“封建制度的消亡是肯定的”。
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以道德作为标尺,也是我国从宗法制到封建制,到责任内阁制,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现象。在民众认知水平普遍低下的过去,很难灌输给百姓一种易于接受的法律观念,只能用能够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道德作为规则的象征。而建立在道德上的法律仅仅是作为一个补充品,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古代大部分的法律条文可以等同于“重典”,大明律所规定的刑罚“笞、杖、徒、流、死”无不是重刑。
其实提倡道德是一件好事,但明王朝的这种提倡目的并不单纯,让道德代替法律,让帝国的司法从属于行政,只要“要求大小官员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就能使政府的统治保持一元化而使文官集团的思想行动趋于一致,从而达到维稳的目的。这方面还有个例子,直接摘抄书中所说:“俭朴本来是一种美德,然而在这种条件下提倡俭朴,充其量不外是一种手段,意在使行政问题简化,以适应政府本身的低能。” 在普遍低能的状态下,即便有好心的官员想支持公道,做点好事,也会因为各样的限制,甚至是经费问题而不了了之。由此,长期以往,会造成帝国的措施和立法精神脱节,使伦理道德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做事时则另有一套。无论是皇帝还是首辅,想从中找一个折衷方案几乎不可能。
当然,这种道德的提倡也有积极的一面,有时候会让一些孔孟的信徒在危难时,不惜牺牲自己以完成任务(如下图内容)。但就如作者原文所说:“他们带有冲动性质,也多个人成分。”不能将其视为制度的优良特征,并且这反而暴露出制度的不足。
首辅张居正父亲去世请求回乡,皇帝夺情不允,张便是“贪恋禄位,不肯丁忧“;皇帝亲自操练禁军,便是“有损承平气象”;谏臣所言激烈,伤及君王尊严,皇帝也不能将其贬斥,因为敢于直言者便是“忠臣”。大臣所奏言,其依据无不是儒家传统观念,与传统不符,与道德不一,便是错。
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道德应该建立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之上,用以补充技术上所难以企及之处。
万历十五年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却因为黄仁宇的一本书成为了一种现象的代名词。今天,是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就职的日子,有人说美国将迎来其的“万历十五年”时刻。而在第一次阅读这本书的数年后,重新读这本书,又从中体会到这本书写的不止是历史上帝国的兴衰,而是社会的兴衰,时代的更迭。
第三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模版)
制度如堤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长叙的大事。但是,很多事情的根源却在这一年就得以显现,像是湖中起初极小的几棵水草,谁也不知道日后会疯长占据整个水面。
我只是看完了前一篇。读史总是会给人以启发和联系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的时代总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关注到的问题也就不同。读史总令人无言,回想在这片土地上,天空下,我们的祖先经历的真实的,荒唐的,愚昧的,鲜为人知的事。
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如一匹骏马,驰骋在欧亚大陆上,一马平川。但是远处悬崖朱氏统治者没有看到,后来,这匹马在没有缰绳,骑乘者无力驾驭之后,冲下悬崖,体无完肤,粉身碎骨。其实到了最后,它已经可以预见自己的命运了,李贽出来说话,被打压。世上已无张居正。也无能为力,为时已晚。
黄仁宇只是选择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而实际上他选择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作者总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中来叙述,他们看起来是个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都是作者认为那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礼,在文章的第一张被反复提及。皇帝与大臣,在礼的规范下,对于所有的活动,有条不紊。在礼的规范下,一切看起来庄严且肃穆,有一种不可被侵犯的神圣感。而没有了礼,似乎就名不正言不顺,新帝即位为表悲痛要在三推脱,大臣们每天早朝必须步履稳健,衣冠整洁。礼,作为制度的衍生品和保养品,在封建社会为每一个人画眼描眉,以便于他们粉墨登场毫无差池。你愿意超乎礼度的表现,即使天子龙心大悦,也总会有小人在后面记上不合乎礼度的一账,日后,当你家道中落,这就是杀死你的匕首。因为连天子都摆脱不了礼的束缚啊!礼就像一定华美的冠帽,压在每个人的头上,人们行走,为避免帽子相碰,必须按照规定的步伐,所以,只要戴上了这顶帽子,所有人都会沉默寡言。敢于说话的人,就成为了改变时代的伟人。而在这个时代,伟人出现过,死了。而伟人的成就,在比他更高的权力下,化为乌有。社会制度的弊病,如果统治者在这时候时候重视,是可以医治的,但显然统治者并没有发现治国的劳累,生活的劳累时由于制度引起的。任由专制走向顶峰,自取灭亡。
张居正试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先进性,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而他们全部失败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体制,是一个要求单纯,固定,永不变更的体制,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制,以一个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为基础,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朝廷的稳定、王位的安全是这种体制着眼的重点。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体制上的欠周全。人们在日益加剧的制度紧绷和精神压力下,每个人都在为着一些没有意义的但必须遵守的东西变得荒唐,神经敏感。李贽觉醒后,紧跟着又有一批人觉醒,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后世看来宝贵的财富在当时只是违反伦常的胡说八道,被压迫的人们也许都会觉得荒谬,更何况是他们所反对的君主呢?西方民主的太阳已经初照,中国的民主则像是刚刚结束极夜的极地的太阳,金黄诱人的阳光刚刚出现,就复又被黑夜挤压下去。
我们看《万历十五年》,看到制度的缺陷,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制度好得多,但也存在漏洞。在大堤出现细小裂缝的时候,就应该及时修筑了。如果等闲视之,社会必会分崩离析,土崩瓦解。制度问题是本质性的问题,存在问题也是必然的,每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的,我们找到了适合自己国家的制度,但不能一成不变,时代在不断发张,制度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第四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
很早就听说《万历十五年》非常精彩,立意深远,给人感触颇多。学校图书馆里这书也十分热门,几乎看不到这本书,都被借走了。近来在网上看了这本书,的确是名不虚传。只是我水平有限,无法说出什么很有思想见地的话,就在这大致讲一下这书内容吧。
本书篇幅精悍,每章专撰一人,围绕主角命运沉浮,兴衰际遇,融汇于历史时光中去演绎,作者以旁观者姿态,逐一分析事件原委、人物苦衷。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作者在中文版《自序》中提及:此书“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第一章万历皇帝,深刻而集中的向我们介绍了礼仪在中国封建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所占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章以一个戏剧化的午朝事件拉开序幕,数以千计的官员被一个谣传蒙骗,万历皇帝为此事不损伤朝廷体统便应付差事似的下了一道圣旨平复此事件。他的这一举动正是出于礼仪所限,因为从皇帝到臣僚都彼此心照,朝廷上的政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于礼仪和人事两项。仅以礼仪而言,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万历皇帝便是熟悉各种礼仪的君主,从1587年3月他的父亲隆庆皇帝为他举行的象征成为成人的冠礼;到几个月后,9岁的他穿着丧服接见臣僚;再到每年在先农坛附近举行的“亲耕”等等,在这之中皇帝的参加时间,穿着,谈吐无不遵循着各项礼仪的程序和规则。古人为礼所限,依礼而行是因为在他们眼中礼治所维护和倡导的道德是做人之根本,是第一位的。另外本章还重点介绍了两个重要的人物一是张居正,另一个是“大伴”冯保。这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对今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首辅申时行,申时行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润滑剂,他不能改变政治结构中的任何一个齿轮,难免最后他所不安的是他所尽的心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对于皇帝最重要的人物张居正死后,这个旁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它正在慢慢地陷入一个“宪法危机”之中。立储一事使万历皇帝与为他服务的文官集团进行了消极对抗,致使纲纪败坏党争纷起,国家基础渐渐松动,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理想的火焰被一点点熄灭。皇帝放任自流,臣下自甘下流。朝廷中那些有远见、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干的人,在皇帝在这种为自己“放长假”的情况下也束手无策。明帝国就这样一天天地枯萎下去。在本章中作者提出“多少年来,文官以形成了一种强人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弃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事实上,当一个人成为一个国家的象征,而他又却是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他只需什么也不做,就足以毁灭或成全这个国家。
接着,作者又用了三章分别介绍了海瑞,戚继光和李贽。海瑞是个清官毋庸置疑,但他为清廉所做出的种种不合人伦的举止,让人无法用正常来评价,他一味提倡节俭,不懂经济,连甜食都不准民间生产,只知道用道德和政治压力管理社会。他的几起几落也是复杂奥妙得很,甚至不能引起现在已经知道真相的后人同情;而作为民族英雄的戚继光,其战争天赋终于在个人人格污点的强大压力之下,消失在了文官集团的政治角逐中;幻想哲学家李贽在1602年用剃刀自杀,这个现在看来具有深刻意义的事件,由于李贽平民代言人身份在封建统治下并不十分张显,而没有震撼到太多的人。
作者黄仁宇以这样一段悲怆的文字结束了全书:“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
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值得研读的书。作者的分析方法尤其值得学习,于细微处看大变化,通过有血有肉的重要历史人物来还原历史,解读历史。
第五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不是专业历史研究员,不是历史发烧友,仅仅是多了一丝求知欲,决定用两日看完这本美国学生的教科书《万历十五年》。寐前餐中,大概只能是粗略的看了一遍,就比预期多用了一日。书不厚,正文只有200多页,生硬的理论内容我大都略去,但还花掉不少时间。个中原因,是思考的时间太多了。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不管你了解或者赞同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与否,这本书都可以作为一本历史观和哲学观的启蒙读物来看。
这本书在学界固然自出世洛阳纸贵,但在坊间开始口口相传好像还是《明朝那些事》火了之后,读者求有没有和《明朝那些事》类似的书,这本纯学术性著作才被推荐并熟知。二者写历史的方法相似,不编年,不传记,依照作者意图作出相应的排列组合。但《明》作为故事小说看很好,风风火火,几百年风云变幻一个月看完,大呼过瘾。但是看完后会觉得除了感叹一下沧海一粟,时过境迁,接着就可以重新梳理心情去看下一本书了。书里写的故事很精彩,根据事实写出来的事情所以难免重复,所以我觉得《明》有一个缺憾就是没有把历史中轮回宿命的东西的升华出来,写地更加震撼心灵一些。《万》在点评李贽万年论史的著作时说“大段文章照史书抄录,所不同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意见改换章节,编排次序,再加上若干评论。”其实这个中性的点评也挺适合《明》的。作为美国学生教材的《万》又在深度上如何呢?
《万历十五年》第一章“万历皇帝”,看得我饶有兴致,因为和《明》用的是同样的笔法。9岁小皇帝成长,首辅张居正的勤政,通过一个个事例刻画地栩栩如生。看着看着不禁想这是不是又是一部借古讽今的作品。比如我发现原来中国官员需要官员打伞的传统是文化的传承啊~~!因为古时上朝,雨雪不断,但是官员要手持牙笏,所以批准由张伞的随从一同进宫上朝。但时至今日,牙笏没了,随从却传了下来~~于是就在这种看故事加上自己的发散中结束了第一章。
接下来的三章就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历史环境的情形及形成原因。(自此一下三个自然段均为我自己的一些薄见,不是书中黄先生所述)万历皇帝从起初的主动好学,准备励精图治,到后来的不理朝政,这和当时的文官强大有很大关系。皇帝和文官间缺少一个丞相形成一个三方博弈,所以皇帝只能以消极来作为两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这样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所以1587年就正好形成了一个转折;张居正生前的飞扬跋扈变成身后差点被挖坟掘墓,作者通过史实精妙的分析,但是最后也没有给张居正盖棺定论,很巧妙;申时行这个人物我在读此书之前是压根没听说过的(惭愧),他的特点是中庸,温厚,这种人最容易在政治斗争中存活,但是也一般没有什么大作为的,他的目的就是在他的任期内国中不要出什么打乱,自己不求名垂千史,只求不要遗臭万年。他个人是实现了自我,但是放在打历史的条件下,他无疑也不能被打高分。张居正死后的被清算,致使申时行不敢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甚至把张的一些积极的政策给取消。比如张
居正在位时的丈量土地方法被取消,全国要重新丈量以供税收。这样,张在位时一些秉公执法丈量十分详尽,把政策贯彻得力的官员反而因为新丈量方法的不同导致两次丈量土地偏差过大而被指责;一些张在位时模棱两可的官员此时却变成了有功之臣。
第五章讲了海瑞,这个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官,真的没对历史产生什么重大影响。他的唯一作用就是当作了世人的楷模,时至今日依然是这样。他严格按照法度办事,国家给的年奉根本不够用,所有官员都在利用各种潜规则为自己中饱私囊,而海瑞依然只领固定的死工资,以至于在死后连做棺材的钱都没有。于是可笑的就是在道德高于法度的社会中,往往不道德却占了大多数。(似乎又在借古讽今)海瑞的官越做越大,但始终没他的名声大。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好名声耿直的建立的确是在一件件为民的小事中而不是当时流行的“讪君卖直”中建立的。无奈名气实在太响,内阁首辅张居正都无法安排给他工作,安排的低了人民不愿意,太高的话以海瑞的耿直作风和威信自己可能就没饭吃了。最后找了一个二品大员,类似“齐天大圣”式的摆设职位给他。海瑞此时不干了,连孙悟空都看穿的把戏自己岂能忍气吞声,他给张居正写信,希望大人能帮帮自己。这时聪明的张居正找了个轻罪干脆让他回家赋闲了。这一去就是15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毕竟知识分子还是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张居正下台后,海瑞以72岁的高龄重返仕途,以为自己可以老骥伏枥,但是没想到安排给自己的还是给百姓膜拜的不能动的佛龛,自己成了政治家愚民的玩
物,给皇帝反应,万历却还是只了解,不处理。于是海瑞连续提出七次辞呈,却没被批准,因为官员不能违背民意撤掉海瑞,而海瑞却极度地对政治失望了。正当矛盾激化时,在1587年年底,海瑞突然去世。政坛顽固的障碍被扫去,海瑞永远活着人民心中。
再说军事方面,本书第六章给我们还原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戚继光,作战英勇练兵有方的民族英雄固然鲜活,但是他由于张居正的赏识而发迹,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和张首辅的密切联系我却是首次耳闻,尤其是他向张居正献美女“千金姬”的这种做法让人大跌眼镜,但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却跃然纸上。张居正垮掉后,戚继光由于被人污蔑与张同谋,妄图谋反,致使兵权旁落。而“戚家军”却是一支严重依靠唯一精神将领的军队,所以明朝的军队也开始走向衰落。而申时行在当时是最有可能为戚继光翻案的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力大,精力不够?)申时行把自己的大半心思全放在了重树大明朝礼数上,而万历皇帝爷也在和自己的大臣玩着年复一年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博弈。于是在1588年1月17日,戚继光郁郁而终。而就在这一年前,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了全面征英的历程。
王小波说此书似一面镜子,我的确在万历的优柔与矛盾,申时行的努力寻求平衡等等上面看到了自己,以及自己对历史的新的感悟。
我的这篇文章在此可告一段落,因为本来此书的后三章依次选了文官、武将、思想家三个代表人物来写。但是我没想到最后一章对我的震动如此之大,所以接下来可以另开一篇来单说说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