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节观后感篇一
科技节观后感
科技节观后感
三年级(1)班闫孟吉
指导教师朱敬梅
今天,我们迎来了学校的科技馆参观活动,大家都很兴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期待已久的心情,安安静静、秩序井然的进入科技馆进行一天的参观活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立体的屏幕,屏幕上播放着睡觉前要把煤气关上,发生地震要怎样正确逃离危险等图片。我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我想如果我不知道这些正确处理方法,我很有可能被烧伤,或者被威胁生命安全,所以我认为每一个人应该时刻关注安全,例如司机叔叔如果关注安全,就可以避免发生车祸,家人就不会提心吊胆。如果食品工厂的负责人注意添加剂、防腐剂的使用,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可怕的食品安全问题了。
然后,老师带我们观看了机器人表演。只见机器人一会儿抬起胳膊,一会儿抬起腿。我猜它正在跳舞或者在练中国功夫。这真的是太神奇了!我感受到了现代的科技真的是太发达了。连机器人都会好多高难度动作,甚至有的动作连人类都做不到,它们却可以做到。我想以后,发明家可能还会发明出扫地机器人、讲故事机器人、陪老人机器人等等好多种机器人,让老人不再孤单,人们的生活更加高兴起来。
到了下午,我们又观看了关于恐龙灭绝的影片。影片主要讲述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原来是有一颗小行星没有按照它的轨道行驶,撞上地球发生爆炸,恐龙才会灭绝。我想,要是有一天,又有一颗小行星脱离轨道,撞上地球,会不会又灭绝一种生物呢?要是更严重的话,人类会不会也一起被灭绝呢?要是人类真的灭绝了,再过一千年,还会有其他生物存在吗?我又想,如果现在我还可以看见真的活恐龙存在的话,那该有多好啊,可以更真实的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可以看到恐龙蛋等等,我多盼望有这么一天啊!
经过一天的参观,我收获良多,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为科学家叔叔们如此聪明、伟大的制造发明而感叹。这些机器人之类的科技发明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为人们做出很多贡献,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下次还会有机会参观科技馆,看到更多、更新鲜的科技展品。
科技节观后感
三年级(1)班张子丹
指导老师朱敬梅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科技流动馆,我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
科技馆内的参展设备很多,其中一架电子竖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电子琴上有个启动的按扭,只要按一下,竖琴就会发出绿色的光芒,然后用手指划动竖琴,就能弹奏出优美的乐曲。
展馆内还有其它设备如:3D电影、滚轮、机器人等。二楼的机器人表演非常精彩,这个机器人的名字叫“小优”,它会唱歌、跳舞,还会国学呢!原来这些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过,今天看到真实的了,真是不可思议呀!
接下来老师带着我们去看球幕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恐龙灭绝之谜》,影片详细描述了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我真的觉得太让人感到惋惜了,假如恐龙没有灭绝,那我们就能在现在的动物园中看到真正的恐龙了。
参观完科技展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出生在这个年代可真幸福呀!我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参观科技馆观后感
三年级(1)班宋泽浩
指导教师朱敬梅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去流动科技馆参观。(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我们进入科技馆首先看到五台游戏机,但是这游戏机不是让我们玩游戏的,而是向我们普及关于火灾、地震、交通安全等许多小常识的。另外还向我们介绍了科技发展、发明创造等相关知识。有按钮的亲自试一试会发生想不到的奇迹。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二楼,二楼有我最喜欢的机器人,机器人还会跳舞呢!更让我想不到的是给机器人一个指令它竟然会背三字经,简直太神奇了!我不得不感叹科技的神奇。此时我在想:有一天,我自己亲手制造一个属于我的机器人……
通过今天的参观和学习,我体会到了科技的神奇,同时激发了我对科技的兴趣。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争取有一天亲手为妈妈做一台机器人,让它做妈妈的助手,这样妈妈就不会太辛苦了。
观后感
三年级(2)班卢磊
指导教师周艳华
今天,我去了流动科技馆,流动科技馆通过里面的科技演示设备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很多科学知识,我最感兴趣的是“电影形成的原因、不睡觉有什么危害、吃早餐的重要性、多喝酒会造成的危害”.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电影的形成,电影是由活动照相结合幻灯片放映发展来的。幻灯是十七世纪中叶发明的,人们把画好的画片装在幻灯机上,由于当时幻灯机的光源很弱,不能作大型放映,只把各片上的影像用灯光投射到一个半透明的薄布上,观众则坐在薄布的另一侧观看。
再说说吃早餐的重要性,不吃早餐,就无法给大脑提供足够的血糖,导致大脑不能工作。
科学是不是很有趣?只要观察就有发现。
流动科技馆观后感
三年级(2)班卢星天
指导教师周艳华
今天是个既兴奋又特别的日子,因为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流动科技馆。这里面有许多许多奇形怪状的仪器,还有好看的小电影呢!刚进入一楼我就看到一个小电视,他的奇特之处是有一个智能开关,一按,里面的人就活灵活现的表演起来,我们都舍不得挪步了。(范_文_先_生_网)老师说:“楼上还有更精彩的呢!”,于是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进入二楼,果然有趣多多。首先是机器人表演室。这里有大名鼎鼎的机器人“小U”.我问他:“你好小U”,他就回答:“你好”.我又问他:“你爱学习吗?小U”,他就回答:“我爱学习呀!”,真是个能言善语的小家伙。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善于跳舞的机器人“悠悠”,他给我们跳了一段优美的舞蹈,真奇怪!怎么比人跳得还好呢!跳完后他就把手放在胸前来回转动,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最后,我们跟着老师进入一个黑色的大房子,这个大房子圆圆的,黑黑的,像个大黑球。老师说这里就是球体电影院了。我在这里看了两场电影,第一场是《小海龟历险记》,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小海龟的生存方式。接着又看了《恐龙灭绝之谜》,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恐龙这种庞然大物是怎样灭绝的,这对我来说可一直是个谜呢!
我在流动科技馆里收获的知识可真不少啊!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争取也做一个机器人,为人类做贡献!
科技展览真有趣
三年级(2)班葛雅琪
指导教师周艳华
今天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流动科技馆。
首先,我们参观了一些科技器具,我最爱玩的就是扫描条形码了,老师说:“这些产品中可以扫描成功的是合格商品,不合格的就不能扫描成功喽!”我说:“原来科技这么神奇呀!”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机器人表演室,老师说这个机器人的名字叫小优,我们让小优跳舞,它却不停的转着圈,我们哈哈地笑了,老师又让我们一个接一个的摸小优的耳朵,我们每摸一下小优就抖一下,好像很害怕似的,呵呵,真有趣!我们喜欢小优!
最后,我们来到了球体电影院,哇,球体电影院里好特别呀,好像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开始看电影了,电影的名字叫《小海龟历险记》,这个电影主要讲述了坚强的小海龟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被磨练成了一只勇敢的大海龟。这个电影给我的启发是:做任何事情不要被困难打倒,要勇往直前。
参观结束了,我觉得流动科技馆真有趣,现在的科技真的很发达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觉得我以后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为我们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爱发明》观后感
三年级(3)班刘奕含
指导教师周昕
今天我看了中央台的一档节目叫《我爱发明》,没想到节目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节目中各种天才发明家的作品让我大开眼界,比如其中的一项发明是一辆既可以90度横行,又可以60度旋转的自制汽车,在停车位置很狭窄的情况下,一般的汽车要停在那个位置上会非常困难,而这种可以旋转的汽车,只要按下90度横行的按钮,汽车的轮子就会转成90度,在稍微加一加油门,汽车就很准确的进入了停车位。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看完后我暗下决心: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并用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尝试去探索,去发现,相信我在将来也可以有发明,有创造。
参观科技展览后的感想
三(3)班于子浩
指导教师周昕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科技展览了。
一进展厅,我们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多好多像游戏机一样的科技成果,特别好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增长了知识;还有3D电视里的那些大鱼就像真的游了出来,我们都高兴地哇哇大叫。
上了二楼,老师又将我们带入一个黑色的充气球里看电影,看了《小海龟历险记》和《恐龙灭绝之谜》,我们好像也置身其中,太神奇了!
最后我们看了机器人表演,看着机器人跳舞,一系列的问题从我脑海里冒了出来:机器人是怎么做成的?是什么东西能让机器人的手指灵活应用……虽然现在我有点迷惑,但是我相信,今后我好好学习,长大了掌握高科技知识,一定能弄清楚机器人是怎么做成的,也许我将来还能造机器人,而且造得比现在的机器人还要好呢。
参观科技展览后的感想
三(3)班何天瑾
指导教师周昕
我们有幸参观了科技展览。在那里使我开阔眼界,学习了很多知识,我真是开心极了。
一进展览厅,我们眼睛一亮,桌上摆放着一个个引人注目的展览品,使好奇的我们,立刻冲过去看。特别是还有一个会跳舞的机器人,勾住了大家的脚步,我们仔细的观察着,小声的讨论着,大声的惊叹着。
最后老师将我们带入一个黑色的充气球里看电影,通过一个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的仪器将电影情节投射在充气球的周围,就像把我们带入了电影里的情景了一样,周围的景物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情景一样,真好玩!
这次参观,让我学到了课本上从未学到过的知识。我知道这些作品都是爱好科技的人用心观察生活,用智慧创造的成果。我想,在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也要像他们一样用心去观察生活,去创造,不断探索新知识。
第二篇:科技节观后感
参加科技节有感
盛夏之始,我校于校园之内隆重举办了这一届有史以来含金量最高的科技节。不仅包含了以往的项目比赛,还增设各种各样的比赛与表演,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这次科技节。这次科技节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
纵观千古,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
到了今天,我们不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烦恼,物质的追求层面又往上跃进,但这依然没有难倒我们这一代拥有丰富创造力的学生。
在交通上,我们的同学发明了公交车空气交换器:生活上,我们的同学有发明了技能保温饭盒:甚至在高新科技领域也有我们同学的身影!在21世纪这人才辈出的时代,我校的小发明家却依然能在物质如此丰富的年代创造如此之多的发明,也许他们的发明并不能为社会带来质的突破,但是他们在此培养的思维与韧性却成为他们最骄傲的资本!
除了一些科技发明展品的展示,还有各个不同,精彩纷呈的科技体验摊位。而让我感到最有趣而且有创意的,就是DI创意的摊位。
它的布置简单,没有过多的点缀,却在一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原因很简单——难!有一块钉了一根钉子的木板,要在钉子上尽可能放钉子。这就考倒了许多人了,有的细堆慢叠;有的却胡乱一放,但无一成功。最后是一位男同学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排放,以14根钉子赢得比赛。
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却能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比赛的乐趣。同学们来玩的不是比赛,而是乐趣;享受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一种不畏险碍,勇于挑战的精神在每一个人身上显露出来;而这种精神力量正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科技改变历史,不错的,没有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学把我们从水生火热的年代拯救了出来。科技节的举办不仅是我们科技创造实力的展现,更是我们在科技领域上培养的一种素质与精神的表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我们的社会在发明创造培养下的顽强坚韧的意志之下蓬勃发展。
祝愿科技节越办越精彩!
第三篇:一科技节总结
科技节一(4)班活动小结
科技节历时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孩子们用他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看到了科技,找到了科技。原来科技就在他们身边,它可以帮助他们快捷地解决很多问题。一架架纸飞机在校园上空回旋,生动的图画,童趣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颗颗稚嫩的心正为着所收获的科技的奥秘在喜悦着,成长着。纸飞机比赛,科学幻想画比赛,凝聚着同学们辛勤的付出,对科学的热爱,看到这些作品评委老师们非常感动和欣慰,决定要展示同学们的原创,把同学们的作品一张张粘贴到展板上,让科技伴随着同学们快乐飞翔。
在这一个月里,老师给大家奉献了精彩的讲座,学校还播放科普知识影视片《低碳生活与气候变化》、《青少年在行动》和《低碳生活与节能减排》、《城市生活与垃圾》,深得同学们的喜欢。同学们既获得了科学的启迪,还得到了人文的熏陶。一个月的科技探索让师生们意犹未尽,科技节中的美好回味恒久地留在每个人的心里。
意义非凡的11月,让科技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科学的光芒为每一个善于发现和运用它的人们感受到温暖。让孩子们的梦想,在科技的促动下,飞得更高,更远!
第四篇:《科技节宣传片》观后感
《科技节宣传片》观后感
林卓宗
在生物课上,我观看了学校科技节的有关宣传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关现代军事武器的宣传片。
在宣传片中,我了解了许多有关军事武器的发展。武器从以前的刀枪棍棒进化成现在的飞机大炮;战争也从以前的肉搏战演变成现在的信息战﹑情报战。人类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能制造出机器来替我们工作,而在信息战和情报战中,人们可以不动一车一马就可将敌方的电脑等硬件破坏,使地方的通讯瘫痪,从而达到打败敌人的目的。
而在不久的未来,战争也会以生化武器和大杀伤力的核武器等为主要武器。而这些不再是像普通的飞机大炮那样,只会令被击芜爆炸,从而达到破坏目的;而是对人体会产生一发不可收拾的危害。在宣传片中就举了日本广岛原子弹的例子,受害地域在过去几十年中都土地贫瘠,寸草不生;还有当地人民和其后代都受原子弹遗留的核辐射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又很多人都患上离奇的怪疾。看完片子后,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看到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心里自然而然的异常兴奋;但是心里也有一些沉重。人们现在常说“知识就是力量”,我相信在未来战争会变成“知识战争”,谁拥有最顶端的武器谁就能控制战场。现在军事科技进步飞速,落后就要挨打。不过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制造出来的高科技武器虽然可以保护祖国,但是一旦战争爆发,对受害国家却是重大的损失。所以,这些武器的诞生我并不觉得是一件好事。虽然现在世界暂时和平,但有朝一日,战争爆发,世界将会变成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核武遗留的核辐射,生化武器产生的毒气„„
所以,科技的创新在某些方面对人有益,但是在某些方面对人有害,所以科技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
第五篇:红色经典观后感篇一
红色经典观后感
篇三:集结号观后感
鲜血承载着一份责任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对生存的希望。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曾经”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为战争全局考虑,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间。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因为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知道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我是中原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无论是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还是得知独二师军队已经改编,谷子地介绍自己是总是说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集体是最重要的,先是集体其次才是个人。生活在物质横流的社会,我们似乎变得很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关心集体,或是忽视别人的感受。其次,没有一个人是与社会他人隔离的,我们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与别人交往,我们有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隶属于某个社团团体。《众人划桨开大船》这样唱到:“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花匠开大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所以我们,年轻的一代,要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这也是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我们这么做的。
“每一个牺牲者都是垂不朽的。”这是《集结号》这部电影所要的表达的主题。经过谷子地的不懈努力,终于让那47个被遗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们没有失踪,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后,九连全体烈士道德墓碑前,团长的警卫员小梁终于吹响了集结号,那响彻天空的号角悲怆而有凄婉。
今天,我也听见那最后一声集结号,你听,它真的在响,环绕在我们的耳边。它在提醒我们,作为生出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身献躯的革命先辈。
轰隆隆的枪炮声,血与火的拼杀,这是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也许没多久,我们便会我忘记;但那一声悲壮凄凉的集结号却永远响彻在我们心中,鞭笞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持续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四:风声观后感
看完电影《风声》,离开电影院很久,压抑和感动的感觉还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毕竟地下党“老鬼”最后揭晓让人颇为意外。
论专业,她不如李宁玉;论后台,她不如白小年;论官职,她不如金生火;论聪悟,她不如吴队长。很多年前,在我们祖国遭受日本侵略,中华民族到了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在日军占领区,在一个大男人都会心惊肉跳的特务环境里,这个外表娇气的顾晓梦暗中递送情报,并策划了多起刺杀日军首领的行动,她就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地下党“老鬼”。
电影最初叙述中,顾晓梦每天就是喝酒玩耍,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富家女孩,富有的家族还向汪精卫组织捐过一架飞机,她本来可以生活得很安逸,可以凭借自家财富远离铁蹄践踏的家园出国定居。但是随着故事进展,看她怀着赴死的决心缝在李宁玉衣服上的密码,我理解她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做地下党,用那瘦小的肩膀承担危险和压力,只为正义,只为她深爱的祖国。电影中顾晓梦一直在给李宁玉缝补那件开线的衣服,现在明白了她用生命织补的不仅仅是衣服的破损,更是修补当时社会中那种正在溃散的民族精神,唤醒那些苟且偷生的麻木同胞。
那个残酷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像顾晓梦一样的英雄,为民族独立牺牲了自我。吴队长就是这样的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德国军校,但他放弃了其他军事强国高官厚禄的邀请,义无反顾回到了战乱中的祖国。是他最早发现了特务们安装的隐蔽窃听器,也是他教会顾晓梦用手语交流,而用言语迷惑敌人。在敌人酷刑面前,他把能暴露自己身份的香烟放到顾晓梦手里,是为了保护党的秘密,也为保全战友生命。但顾晓梦又把香烟放到了逐渐觉醒的李宁玉手中,地下党“老鬼”保住了战友“老枪”的生命。电影即将结束,全国解放后的“老枪”吴队长擦拭眼泪,为所有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战友。
默默告慰长眠的“顾晓梦们”,现在新中国六十岁了,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但我们通过这部电影知道,一切安定祥和都是那么来之不易,所有踏实幸福是那么值得后辈珍惜。我们一定会努力!
篇五:我的1919观后感
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线;
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1919年是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啊!一段血泪史,几多辛酸泪!
《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又一次警钟长鸣,给我们以居安思危的训诫!
本片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喂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年中国推翻封建王朝满清帝国。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得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这样慷慨激昂而又字征辞严的话语又有什么用呢?充其量是赢来了让娜母女的支持。有用么?无奈啊!
实际上,不论何时,国家强则外交赢的真理都是不变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建国初期为什么饿着肚子都要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艰苦卓绝都要研究原子弹氢弹,为什么你排除万难都要钻探油气田。或者说为什么如今的朝鲜要发展核武器,为什么当代的印度要搞航天。
为的就是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说一句有分量的话,为了能在这个地球上站稳脚跟,不致像鲁迅先生说的,被开除:“球籍“啊!
请13亿的中国人牢牢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篇六:红孩子观后感
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虽然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红孩子》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苏保、细妹等儿童团员手持红缨枪穿梭在密林中,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正是有了他们不怕牺牲默默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孩子》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被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所感染。儿童团员苏保、细妹等形象深深的印入了我们的脑海,小小少年革命意志坚强,不怕牺牲,不怕危险,机智勇敢,胸怀革命大业,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顾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铭记历史,是为了珍惜现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学习的良好环境,倍加珍惜安定的社会环境,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投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聪明才智。
自古英雄出少年。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祖国建设一日千里,幸福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开创,我们要争做祖国建设的英雄,无愧于先辈们的殷殷期望,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
春天的花朵为我们开放。
空中的白云向我们召唤。
树上的小鸟为我们歌唱。
美好的生活伴我们成长。
幸福美好的学习生活,我们要珍惜;小小英雄的优秀品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珍惜现在,珍惜未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