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纪录片《中国战役录》观后感学习心得
战“疫”在持续,爱心在接续。面对这场无硝烟的残酷战争,只要我们听党指挥,人心所向、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一起来看看2020年纪录片《中国战役录》观后感学习心得范文5篇精选,欢迎查阅!
《中国战役录》观后感学习心得1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面对疫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积极念好疫情防控“四字诀”,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念好“稳”字诀。古语有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每临大事有静气”,都是说明越是危机时刻、紧要关头、艰难困苦,越要沉心静气、气定神闲、心安思稳,才能深谋远虑、冷静理性、沉着应对。我们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应对“战时状态”要求,在充分掌握病毒科学认知、疫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治理思维、工作方式和方法举措,从实处着手、向难处发力、在细处用功,提升抓落实的反应速度,增强抓落实的推进力度,改进抓落实的工作效果,精准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在大局稳定、人心稳定、形势稳定的局面中,沉着应对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念好“信”字诀。全面战“疫”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除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决胜利,我们别无选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医务人员、人民解放军、人民警察、公务员、社区工作者、村社干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不约而同的坚定着信心,让我们看到了信仰的伟大。从“火雷速度”我们看到了“中国速度”,看到了建设者们日夜兼程、战天斗地的信心和勇气,更加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心!信心所指,所向披靡。对于当前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充满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我们没有人能够准确预判这场战斗会何时结束,但唯有激起足够的信心,才能走向最终的胜利。
念好“践”字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严酷的疫情形势也是考验全国9000万党员的“试金石”,入党时发出的誓言在这一刻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逆行者”展现的正是共产党员“无畏”的精神和“奉献”的信仰。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挥“集结”和“模范”作用,在关键时刻放下自我、亮明身份、迎难而上,始终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始终将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家国情怀化为践行使命的不竭动力,不负人民所期,不负时代所托。只有关键时刻顶上去,将初心和使命化作坚不可摧的“矛”,攻破一切阻挡在前的危机与险情,构筑一道战“疫”的严密防线,才能守护住身后的“万家灯火”。
念好“久”字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疫情防疫战现已形成合围之势,但战斗还在继续,远没到鸣金收兵的时刻。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役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往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同病魔的较量,也是一场生死时速的竞赛,更是一场危难重重的搏击。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度警觉、绷紧思想之弦,以饱满的动力、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做到不松劲、不懈怠,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用铁肩膀扛起硬任务,以善作为啃下硬骨头,时刻保持高度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打赢这场不平凡的持久战。
《中国战役录》观后感学习心得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到最为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为全国上下、党群同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和力量。深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笔者认为目前要持续打好“三个战斗”。
打好“宣传战”,进一步增强“抗疫信心”。宣传工作事关人们的认识认知,决定着思想变化、言行规范。打好防疫组织战必须做到舆论先行,把宣传引导贯穿防疫工作全过程。当前,全国上下抗战疫情的“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但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舆论跟进,统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摒弃侥幸心理,真正让每一个人都自觉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定要求,遵照防疫指挥部(办公室)的部署安排进行防控,不给防控添堵、不给社会添乱。要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营造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的舆论氛围;要宣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民族精神,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要宣传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宣传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支援者等的感人事迹,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的坚强意志;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引导全社会依法防控、科学防范,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护能力,消除恐慌心理,消极情绪,增强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打好“阵地战”,进一步筑牢“战斗堡垒”。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强调,“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打好“阵地战”首先要筑牢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做细防守措施。每一个部门和单位、农村和社区都是一个“战区”,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防疫布控,既要严防外来车辆、人员“输入”,又要严控内部车辆、人员“输出”,坚决把“病毒”挡住,坚决切断疫情扩散蔓延渠道。每一名党员、干部要在党组织的组织指挥下发扬不怕吃苦、攻坚克难的精神,冲在防控疫情一线,切实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考验自己、锻炼自己。第三,每个家庭户都应成为一个战斗的“堡垒”,要按照防控要求,做到“不出门、少出门、不串门,不聚集、不聚餐、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切实守好自家门、看好自家人,树牢面对疫情“待在家就是做贡献”的思想,切实守好各自的“阵地”。
打好“保卫战”,进一步强化“人民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全党动员、全面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保卫战”既要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需人们群众全面发动、同心协力做好“自我保卫”,共同战“疫”。事实也是如此。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后,从城市到乡村,从内陆到边疆,从干部到群众,从党员到百姓,人们“一条心”“一个劲”,联防联控、群策群力,共同与病毒开展“搏击战”,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心系湖北疫情、心挂国家安危,纷纷捐款捐物,表达对疫区的爱心、国家的衷心。打好“保卫战”,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靠前指挥、冲到一线,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战“疫”在持续,爱心在接续。面对这场无硝烟的残酷战争,只要我们听党指挥,人心所向、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中国战役录》观后感学习心得3
今年的春天,一切和往年有些不同。久违的聚会是隔着屏幕的嘘寒问暖,不再是三五成群的同游;朋友圈的刷屏是关于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和防控知识,不再是外出春游的9图美照;天空被浓厚的阴霾罩住,不再是晴朗无云……的确,作为普通民众而言,“宅在家里”不出门为祖国做贡献的时候到了。那为何不利用好这次难得的“休假”,来一场“疫”情期间别有特色的“室内春游”呢?
遨游“书海”,学知识、长才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休假”,不妨到“书海”遨游一番。你可以读一读《共产党宣言》《习近平在正定》,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补足精神之钙;你也可以品一品《诗经》《水浒传》,在诗意的世界里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启迪智慧,积累文化底蕴;你还可以看一看办公技能大全,在学习和练习中不断熟练运用Word、Excel等办公程序……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冲上一杯热茶或是咖啡,认真读完那本中意已久的书籍,这样悠闲而又幸福的下午茶时光不正是平时我们眼中的“奢侈”吗?把想读的书读完,想学的东西学了,想写的心情记录下来,过完这个特别的“假期”,揣上“一脑袋”的知识重新回到岗位,那时的你,一定自信满满。
游览“榜样山”,悟初心、强担当。游览“榜样山”,你会看到:肩挑重担,逆行而上,第一时间奔赴疫情战场的钟南山院士、张定宇院长;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的科研人员;身先士卒、主动请缨,分秒必争与病魔抢人的医务人员;昼夜奋战、团结协作,10天建成并交付使用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这场全民战“疫”中,有些英雄我们叫得出名字,有些英雄我们却不知道名字,看不到他们的面庞。他们只是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燃烧自己,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是孩子的父母,是父母的孩子;是妻子的丈夫,是丈夫的妻子……游览“榜样山”,不仅要为榜样的风雨无阻而感动,向榜样一往无前而致敬,更要学习榜样,感悟他们的初心使命,汲取无私、无畏的精神力量,强化使命担当。过完这个特别的“假期”,胸怀满腔的热血重新回到岗位,那时的你,一定激情四溢。
挥汗“健身房”,壮体魄、理心绪。由于长期高强度工作,久坐,缺乏运动,腰椎间盘突出、脊椎受损、过劳肥等成了当代大部分年轻人的通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平时下了班,已经“累成狗”了,很多人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健身房运动和放松。在这个别样的“假期”里,不妨将健身房搬到家里来。帮父母扫扫地、做做饭,做完这些“有氧运动”,既可以尽一份孝心,也能“少挨一顿骂”;拿出闲置已久的瑜伽垫,搬开跑步机上堆积成山的杂物,跟着网上的视频,练练瑜伽、跑跑步,既能提高免疫力,又能强身健体;设置几个小游戏,比如“套圈圈”“踢毽子”等,既能活跃家庭氛围,又能活动活动筋骨……在家庭“健身房”里,调整好生物钟,整理好情绪,保持运动的好习惯,过完这个特别的“假期”,带着崭新的精神面貌回到岗位,那时的你,一定活力满满。
待战“疫”打赢,春风敲响家门,一同去室外郊游吧,取下口罩,享受那繁花似锦、鸟语花香!
《中国战役录》观后感学习心得4
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近一个星期呈现逐渐下降态势。新增病例数是衡量疫情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湖北以外新增病例的连续下降,反映出前期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显现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湖北及各地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远未到根本改变、彻底胜利的时候。
现在正进入疫情防控的深水区:各地陆续开始复工,人流量、车流量逐渐增多,疫情防控压力正在增加。这正好和深水区的特点相符,压力逐渐增大,阻力逐渐增大,未知性逐渐增大。因此,进入战“疫”深水区,请党员干部做好“深呼吸”。
调整身体状态,做好自我防护的“深呼吸”。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疫情面前党员干部也需注重自我防护,尤其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要为自己做一次自我防护的“深呼吸”。到了疫情防控的深水区,工作压力增大,气温忽冷忽热,容易造成各种身体状况。因此,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注重日常工作和正常休息相结合,佩戴好口罩,做好自身的健康防护,做到时刻以百分百状态迎接挑战。
注重心理疏导,做好心理建设的“深呼吸”。莎士比亚曾说,“如果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准备都已经完成。”疫情防控期间,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其实是正常的,然而心理的疲倦更不易被发现和表露,如果不及时做心理疏导,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下降,甚至造成心理创伤。因此,做好心理建设的“深呼吸”至关重要。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处理疫情防控等各项事务,“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懂得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整,也可以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说出心中困惑,及时释放心理压力。
坚定理性信念,做好决战疫情的“深呼吸”。“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疫情防控越到了深水区,党员干部越不能有松口气、歇一歇的思想。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好决战疫情的“深呼吸”,保证疫情防控的工作热情始终高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工作目标不动摇,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工作的工作任务不动摇。要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开展复工和各项民生工程,以全心全意为人服务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做好决战疫情深水区的各项准备。
形势仍然严峻,曙光就在前方。疫情防控进入到了最吃劲的关头,唯有劲头不松、力度不减,积极调整身心状态,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顺利游过疫情防控的“深水区”,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战役录》观后感学习心得5
危难时刻,方显组工干部本色。中组部陈希部长近日对组织部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作出了具体部署,各级组织部门也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为组工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积极履职、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在全民战“疫”的关键时刻,理应冲锋陷阵、率先垂范,发挥好“主心骨”作用,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裁判员”“讲解员”,在抗击疫情中彰显组工干部担当。
当好“守门员”,筑起疫情防控“铁城墙”。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不倒的旗帜。疫情防控以来,“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报名,算我一个”成为党员干部的共同誓言,广大党员成了防疫一线的最中坚力量。在这其中,组工干部没有缺席,成为“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的排头兵、领头雁……各级组工干部深入一线,守卡口、测体温、做宣传、保后勤,俨然成了无所不能的斗士,既是动员党员参与防疫工作的组织者,也是亲身参与一线战斗的践行者。组工干部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一名组工干部可以起到动员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组工干部出现在一线,才能让党员定心,让群众放安心,更容易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把各种社会力量充分集聚起来,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大“疫”当前,组工干部冲在防疫一线就是给党员和群众吃“定心丸”,当“主心骨”,组工干部应当仁不让地当好“守门员”,守护“疫情”防线,更守护群众的希望和信心。
当好“裁判员”,识别疫情防控“好干部”。疫情就是一面“放大镜”,各级领导干部在疫情面前的表现一目了然、一览无余。中组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部门要注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就是要在这场大考中考验干部的担当作为。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了各地干部的众生相,既有“一问三不知”的黄主任,也有经受住“灵魂拷问”的姚市长,还有以“渐冻”之身英勇抗“疫”的张院长,越是关键时刻,越能看出一名干部的成色。组工干部本身就有知事识人之责,在当下,考察是否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是否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是否严密细致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就是衡量好干部的最重要标准。越是在这个时候,组工干部越是要深入一线,近距离识别干部的迎考表现,像“裁判员”一样,该亮“黄牌”的亮“黄牌”,该亮“红牌”的亮“红牌”,该“口头警告”的“口头警告”,该“鼓励进攻”的也要“鼓励进攻”。对于识别结果,既要有“火线问责”,也要有“火线提拔”,大胆提拔使用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干部,为防疫战场营造良好的干部工作氛围。
当好“讲解员”,传播疫情防控“正能量”。古语有云:“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在防“疫”攻坚的关键阶段,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士气比武器更重要,让“正能量”更多传递到每一名“战士”心中,才是赢得最终胜利的关键。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都以自己的方式为防控工作贡献力量,涌现出了一批感人事迹、动人故事,激励着大家毫不退缩、继续向前。组工干部的思想引导、政治建设本就是职责所在,大“疫”当前,更应该在全社会营造党建引领、齐心攻坚的良好氛围。要更多在抗击疫情一线发现和选树典型,弘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要更多发掘基层党员的抗“疫”事迹,竖起党建引领抗“疫”工作的旗帜;要更多关注普通人的抗“疫”故事,发挥好榜样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最强大合力。政治工作、思想工作也是战斗力,组工干部要敢于发挥、善于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当好“讲解员”,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难关的强大“正能量”,传播好同心同德、合力攻坚的中国“好声音”。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共产党人向来不惧挑战,抗击疫情,组工干部更是责无旁贷。每一名组工干部都做到守土有责、以身作则,当好“守门员”“裁判员”“讲解员”,必能让党旗在一线飘扬,让党徽在一线闪耀,我们也必将夺取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第二篇:《中国战役录》纪录片关于抗击疫情征文400字
我相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战中,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会胜利,也必然会胜利!一起来看看《中国战役录》纪录片关于抗击疫情征文400字5篇精选,欢迎查阅!
《中国战役录》纪录片关于抗击疫情征文400字1
2020年的春节是个不一样的春节。以往的春节人们有的走亲访友,一起吃团圆饭,有的出门旅游,有的一起逛街;街上总是热热闹闹的,而今年人们只能待在家里,不敢出来。街上空荡荡的,显得格外冷清,都有了“空城”一说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
那又是什么造成新型冠状病毒发出来的呢?大部分人说怪野生动物,我觉得不怪野生动物,人类自己得好好反思一下。如果人类不那么贪婪,那么在野生动物身上的病菌就不会被人类吃进肚子而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也就不会传染这么多人了。
我的舅舅是一位人民警察,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天天上班,甚至没回过一次家。他也是冲在一线的战士,我很敬佩像他一样的逆行者,我为他们点赞!
这么多医护人员和战士们冲在一线,我相信我们一定能顺利的击败疫情!也会尽快的恢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希望冲在一线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加油!
共2页:
《中国战役录》纪录片关于抗击疫情征文400字2
每个事物,都有它的背影,就像自己的影子一样,有大有小,独一无二。让我最感动的是2020年这群最美逆行者的背影。
新的一年来了,以往的新年是缤纷的,是热闹的,更是喜悦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每个角落都有人们的欢声笑语。然而,2020年的春节却迎来了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让这个年过得很不一样,大街上冷冷清清,昔日车水马龙的地方人烟稀少,大家被这该死的病毒弄得人心惶惶,就在大家都不敢出门时,有这群人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踏上病毒始发地武汉,他们明知很危险,但还是为人民安全而战。冲到一线,不畏艰难,他们就是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最美逆行者,我和妈妈每天都会关注疫情的新闻,感染的人越来越多,看着心里很难过,每当看到白衣天使们穿着七层防护服,在密不透风的隔离衣中,持续工作,才完成了一次次的抢救,正是你们争分夺秒的抢救,才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他们没有休息时间,因为他们一分钟都不能怠慢,看到他们的背影,让我看到了爱的伟大,爱的无疆,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所有人的一颗大爱之心。我们虽然帮不了他们什么,但也决不给他们添乱,少出门,勤洗手,多喝水做好个人卫生防护,鼠年让我看到不一样的背景,最勇敢的战士,向你们致敬!
希望这次灾难早点结束,祝所有的医护人员凯旋归来,你们是最棒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中国战役录》纪录片关于抗击疫情征文400字3
新型冠状病毒是由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野生动物市场引起的,蝙蝠身上的病毒到了果子狸身上后,与果子狸身上的病毒结合,就产生了新型冠状病毒,人类又吃果子狸,病毒也就到了人的身上。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速度十分惊人,不到五十天就传染了一万多人,它的主要传染方式有:咳嗽、打喷嚏、与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密切接触、污染体携带很多病菌,用手触摸被污染体后,用脏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和人传人。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国家十分重视,封了很多路,进入城市也要测体温、填表,电视上也提示人们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医生和护士们也纷纷放弃了春节假期,奔赴一线,生产医疗用品的工厂加速生产医疗用品,学校停课,我们小学生只能在线学习。许多工作人员都在辛勤工作,比如医务人员、警察叔叔还有小区里环卫工人。而人们自觉待在家,因此,春节本应热闹的街道上死气沉沉,偶尔只看到几辆车在马路上穿行着。
我的心里很着急,真想把病毒早点赶跑,但是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战役录》纪录片关于抗击疫情征文400字4
这是中华人民再一次面对病毒危机:新型冠状病毒。距离上次2003年非典仅过去17年,刚好降临在春节之际。
这是一种急性感染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患者如初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者呼吸窘迫或脓毒症状休克,甚至死亡,目前认为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还未发现特效的治疗方法和病毒疫苗。
病因原由吃了某野生中华菊头蝙蝠、果子狸,人类处于食物链端,但也不是万物皆可食的,溯源分析结果将源头指向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病毒形式可能严峻化,冠状病毒属于RHA病毒,变异性极强,且目前疫情处于早中期阶段,后续将可能出现病毒变异及超级病人,增强防控难度。这是一次严重的危机,作为人类的我们不应该反思?如果疫情无法控制人类将何去何从?如果我们管好自己不贪嘴吃野味会有这等事?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我希望全国人民手拉手携手共抗此次危机,都好好在自家呆好,不乱跑。武汉小可爱,不要害怕,有祖国在,我们一定可以度过这次危机,很多医护人员已放弃和家人团年的机会奔赴疫场一线,我们更应该相信他们!
加油武汉,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中国,愿世间的美好与你们环环相扣。
《中国战役录》纪录片关于抗击疫情征文400字5
这阵子,大家十分地害怕、紧张,到处人心惶惶,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就是在报纸、电视和电脑里头……
只要你身边有报导类物品,你就会看到我正要说的事件一一新型流感!这是目前还没有解药的病毒,只要你感染上了它,你就只能坐以待毙,等待解药的出现;但是如果来不及,你就只能必死无疑了!
告诉你,流感病毒可不是只有一种的,而且它有的威力和影响力,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渺小喔!比如:肠病毒,它是因为卫生习惯不好而引起的!那登革热则是因为蚊虫的滋生而引发的!虽然这两种病毒都有解药,可是也会导致死亡!
这些病毒听起来是那么的可怕,像极了握不住的魔鬼,不过只要我们勤快洗手多注意卫生,并时常关注病毒的情况,不管是多么令人作恶的病毒,你都不会找上门来的哦!
我相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战中,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会胜利,也必然会胜利!
第三篇: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 影电视艺术形式”,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 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 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 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 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 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 层次。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 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 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 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他同时还说: “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 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 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 的一种关怀。”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 BBC 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 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 面、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 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 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 然的震撼与敬畏。《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 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 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 洞中的蝙蝠。傍晚时分,古老爹倚在窗前,仰头远眺,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 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 部 6 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 的摄像的引导下,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 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 在拍摄后的几周后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 在蛇岛上,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 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 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 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 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 能支撑和致命伤害。《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 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 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 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那么这就 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爱护珍稀动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 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 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 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 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柔软。这部长达 6 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 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 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 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 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 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用暗示和 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 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 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 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 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 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 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 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 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因 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纪录片 《美丽中国》 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浑厚、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 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 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 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 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 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 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 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美丽中国》 “创造和利用现实”,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 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如此生动的记录给所看到的人巨 大的启发。我们都应站起呼吁: “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四篇:鸟瞰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鸟瞰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鸟瞰中国纪录片观后感1
寒假,我观看了《鸟瞰中国》纪录片,其中有三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是雄伟的乐山大佛。它是中国信仰佛教传统文化的象征。它有70多米高,一根手指就有三层楼高。它由连续三代坚持不懈的工匠制造出来,展现出中国古代艺术建筑的高超水平,真是了不起!
然后是俊奇的天门洞。它好像在连绵高山中挖了一个洞,在云雾缭绕下,好像在高山中开了一个仙洞。为了让人能够看到这一奇景,人们制造了300多米的垂直升降机,还制造了世界上最长的缆车,把大家送到天门洞上,真了不起!
还有神奇的风力发电和高压传电。人们在新疆一块广阔平地上安装了许多高达100多米的风车。这些风车像一个个白色的巨人,在呼呼大风下产生了极大的.电流。通过无数条高压电线,这些电流翻山越岭,爬山涉水传到了城市里,给城市的家家户带来了光和温暖,真了不起!
这就是我的祖国,了不起的中国!
鸟瞰中国纪录片观后感2
美国《国家地理》今年来中国拍了部《鸟瞰中国》纪录片,摄制组航拍了大半个华夏大地,镜头美到不行!拍摄调色配乐满分!
这部纪录片分上下两集,上集看自然风光,下集看城市人文。网友看过之后纷纷表示:再次爱上了这片土地!
第一集:源远流长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世界上最多元的文化之一。节目中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通过这趟非凡的空中之旅,为您展现古老传统、工程技术、农业文明以及自然奇观,是如何造就了这个伟大国度。又是如何继续塑造现代化中国的'。经过几个世纪的韬光养晦,如今的中国正在华丽绽放。
第二集:继往开来
中国,在21世纪之初正在进行一场全新的大变革,数百万人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涌入正以惊人速度建设起来的大城市,一项又一项的工程奇迹在中华大地上变为现实。交通运输系统迅速发展,满足了近2亿人的出行需求;遥远的太空也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这个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经过几个世纪的韬光养晦,中国如今正在华丽绽放。本期节目将为您呈现一个正经历巨变的中国。
第五篇:中国空姐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空姐纪录片观后感
得知2010年7月28日,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系列专题片《中国空姐》在北京举行开机仪式。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常任理事长罗朝庚介绍,这是民航的历史上第一次以真人真事的纪录片形式反映中国空姐的生活,该纪录片终于在2011年1月30日、31日晚间22:28分在中央一套播出。怀着一份激动,一份期许,早早的便坐在电视机前守候《中国空姐》。《中国空姐》共分四集:历史传承篇、中国空姐的首要职责篇、空姐的热情服务篇、空姐的成长历练篇。以纪录片形式反映中国空姐的工作和生活,在国内尚属首次。片中推出了一系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精彩故事,同时也普及了与社会大众相关的民航知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富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历史的回忆,1955年,民航局招收了第一批空中女乘务员,也就是著名的18姐妹,纪录片中的前辈们说,当时,觉得能上机是一种革命工作,她们始终以周恩来总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电力论文发表/dllwfabiao/的批示为工作指导方针,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批驳奋斗,同时,她们的行为方针为:“五勤、四美、三不怕”,作为一名厦航资历六七论文范文 年的两舱乘务员,当我听到了前辈们口中说出来的五勤,三不怕都是我们厦航贯穿始终的行为方针时,我由衷的感觉到一种历史的使命感,18姐妹为中国民航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们是中国民航的骄傲,是中国民航的宝贵财富,她们值得尊重、值得学习、值得讴歌,作为新时代的空中乘务员我们是否更该继承和发扬这个已经有着五十年的职业传统美德!
空乘工作是民航的重要岗位,是民航的窗口,窗口洁净,民航有光。而今,五十五年过去了,中国民航的空姐队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队伍的规模日益宏大,人员的素质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空姐,为了我们的民航兴隆发展,我们一起努力吧!
保障客舱安全是空姐的第一履行职责。面对危重病人,中国空姐依靠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一颗无私的爱心化解危机;面对飞机的机械故障,面对突发的人为安全事故,中国空姐临危不惧,训练有素,守护生命。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身为一名客舱乘务员,这不仅是一个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航班执行中,飞机不着天不着地,所以在飞机和机组人员的要求上就更加严格,纪录片中的这个故事深深的引起了我的共鸣。讲诉的是越洋巡航中,一名婴儿因为气道梗堵,脸色发紫,呼吸困难,四肢松软疲沓冰冷,乘务组临危不乱,报告机长寻求找最近的机场给予备降,同时广播找医生,幸运的是确实有一名老医生乘坐该航班,不过老医生看到婴儿的病状,直接就说小孩不行了。当时作为一名乘务员,除了我们,只有我们能救旅客了!要采取一些救治措施,是需要担负起很重大的责任的。因为我们是乘务员我们没有处方权,没有医师证。但是,这位乘务员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下,选择把小孩抱过来自己身上,让小孩倒立,从后背适力的拍打小孩的肩胛,坚持了五分钟,突然听到了小孩的一声打嗝,像男人般的打嗝声,这位乘务员没有放弃,继续适力拍打了两分钟,小孩的手心慢慢有了温度,脸色也慢慢红润,哇,听到这里,我的心里真是莫大的感动!因为小孩活过来了,更加的认为乘务员的使命感是这么的神圣。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更是一种专业技能的体现!也只有在平时抓好业务学习,拥有者较强的职业技能,才能为旅客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才能在关键时候顶上,才能真正的做
到用自己的实力来保障客舱和旅客的安全!
李家祥局长强调,空乘的变化折射出民航的发展,空乘的风采反映民航的兴旺,体现着时代精神。今年是中国民航局提出建设统计论文发表/tjxlwfabiao/民航强国战略的开局之年,建设民航强国任重道远,需要民航业内齐心协力、拼搏奉献,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民航业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做到内外互动,共同奋斗。看完了《中国空姐》从空乘的角度反映民航生活的系列专题片,我不仅看到了民航业绩,学习了民航知识,也备受鼓舞!《中国空姐》这部精品力作,让我成长,让我感动,也相信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空姐将助推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国民航的腾飞!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