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后感的距离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部对我教育意义非常大的书——《忠经》。
《忠经》主要讲了什么是忠道。忠道是宇宙及人类社会第一要道。君主要以忠道来治理国家,国家才会繁荣昌盛;而臣子为国君做事,理应坚守忠道原则,深思筹划,默默实施,匡正国家失误,安抚国民不满。如果国君贤明,大臣忠良,万事就会大吉大利。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英雄人物,他们精忠报国、不怕牺牲,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为民族的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从小就喜欢习武、射箭,参军时,母亲在他的背上刻了四个字:精忠报国,从此岳飞立誓报效祖国。当金兵南下侵略南宋时,岳飞带着一颗忠心率军奋战,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你们认为岳飞算不算是一位忠臣呢?
我想大家都看过《杨门虎将》这部电视剧吧,杨业一家为抵御辽国侵略,英勇杀敌,屡战屡胜。但在一次战役中,朝中大臣潘仁美,却为了一己之心,暗算杨家,杨家战败。大郎、二郎不幸战死;杨业被辽军围困,撞碑而死。你们说杨家将和潘仁美哪一个是忠臣呢?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为抗日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魏拯民,驰骋抗日战场宁死不屈的名将赵尚志……他们哪一个不是为了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用满腔热血谱写一首首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曲?
现代社会中,原呼和浩特市的市委书记牛玉儒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原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打击犯罪分子,为群众撑起了一把保卫伞;还有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怕牺牲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他们一心为国家,一心为人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同学们,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到爱的距离观后感
《到爱的距离》观后感
——浅谈医患关系
前一段时间看了医疗剧《到爱的距离》,真的感触颇多。进入医院工作,算上实习,也快要有一年,现在的感触,比当年看《医者仁心》和《心术》更深刻。
到爱的距离,这里讲述了很多种的爱。首先是医生对患者的大爱,医务人员之间的爱,然后就是医务人员同所有普通人一样拥有的夫妻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爱一直存在,但是到爱的距离,有时候为零,有时候却隔着很远远到看不到。
剧中妇产科廖主任做了一辈子医生,她一直坚信着自己“竭尽全力挽救患者生命”的信念,她不认可凌远院长提出的医院和其他商场一样是一个“提供商品”与“购买商品”的交易场所的观点,她总是站在患者角度为患者去想,甚至有时候她的冒险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她教育自己的女儿和她的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但是,廖老师竭尽全力挽救患者生命却依旧被患者误解,甚至是出现了言语和行动上的攻击。虽然她精神上受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她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坚信自己医者的信念。她一直没有时间去关心自己,最终心脏病突发倒在工作岗位上。她不是神,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她一直觉得自己亏欠女儿,由于工作繁忙,总是让女儿吃盒饭,她答应过女儿退休后每天给她做好吃的,尽一份做一份母亲的责任。可是一切都未曾来得及。廖老师用生命诠释了医生对患者的大爱。医生这个职业不谈神圣,至少崇高,值得所有人尊重。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电视剧,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好医生的存在。我不敢说我们生活中一定有很多这样把自己整个生命都奉献给医学事业的医生,但是我相信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是为患者着想,坚信着“救死扶伤”的信念的。因为没有这样的信念,他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仁心仁术,二者不可能独立开来。
前不久的浙江温岭事件,再次刺痛了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心。伤医事件层出不穷,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也不断下降,患者来看病,防着医生,医生防着患者,这种“双防”的局面,使医患关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在医务科工作三个多月,也遇到了好几件医疗纠纷,大多数投诉在患者与当事医生的沟通下,矛盾化解。有些可能确实是医生由于工作忙时的疏忽,而更多的是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不够使患者产生了某些误解,这些医生也会总结原因,在日后工作中注意。而有些纠纷,是由于患者对疾病本身的不理解。其实,医生和患者之间在疾病这一方面完全处于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状态,而现在网络发达,患者可以在网上查到很多疾病相关信息,但是网上各种说法都有,患者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状态,对疾病的理解并不系统,他可以抓住一点对医生的治疗方法提出质疑,并认为治疗结果不好的原因果是由于医生的技术问题所导致,有些甚至会认为医生是依仗着他们不懂对他们的一种欺骗。
一直以来,大众都认为在医院患者就是弱者,来医院的每一位患者都希望医生能治好自己的疾病,消除自己的痛苦。但是,医务人员只能凭借着自己的能力
和责任心尽自己所能治疗疾病,有些疾病有些痛苦只能缓解,病人不能将自己的痛苦归咎于是医生的问题。病人对健康的渴求,对医生的期望过高,导致了他们心里的巨大落差,对不好的现实结果的无法接受,就会出现情绪上的失控。
在排除医闹等一些无理取闹及违法的因素之外,大多数患者还是明事理,懂得感恩的,这个社会正能量还是无处不在,医院需要媒体的监督,但也希望媒体能多传播一些正能量因素。虽然说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是使命,不需要宣扬,但是医生工作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医生每天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是别人所无法体会的,媒体如果可以将医生的工作生活状态适当做些报道,不说宣传,至少是让百姓了解医生的工作,在医生站在患者角度考虑的同时,患者也能站在医生的角度去想一下,这样潜移默化,在患者心中建立起对医生的信任,形成良性循环,为患者找回医生“白衣天使”的形象。
在《心术》中,神外科主任引用了特鲁多铭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来告诉所有医生作为一名医者不能只知道为患者治疗疾病。有很多时候,患者需要得到医生的帮助以及心理上的安慰,给患者一起对抗疾病的信心,理性看待疾病。医生的工作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医患沟通。学会与患者沟通,也是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不仅需要医疗体制的改革,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需要政府、医院、每一位医务人员以及广大百姓共同的努力。
这辈子谁都可能生病,建立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我们每一个人,不论你是什么社会角色,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自己应该做得努力,都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到爱的距离,其实并不远!
第三篇:到爱的距离观后感
《到爱的距离》观后感
10级临床一班:刘雪斌学号:2010511108
5这个电视剧,学生看了第一第二集,感觉还好,下面就是我对第一第二集的分享。学生思想比较简单,为了节省老师的时间,我的分享比较简明扼要,希望老师见谅。
这两集中有二个主要的案例,学生针对这二个案例进行分享。第一;一位怀孕的女患者,不让男医生进行直肠指检。
我在看到这个片段的时候,感觉这个编导一点医学常识也没有。
一、男医生对女病患进行体格检查时,务必有女医生或女护士在场,在这个片段中,那个男医生开始检查时没有女性医护工作者在场。那位男医生是位主治医生,就连这个常识都没有吗?
二、最后,女医生过来解释了一下,这时才同意检查。这一点,我们是需要学习的,特别在病人不理解时,我们需要心平气和向病人解释清楚。
第二;妇产科的那位比较年长女主任医师给一位患有卵巢癌并且有五个月的孕龄的孕妇做了人流术与癌症根治术,然而这位女病人及病人丈夫极力反对,只有女患者母亲坚持做这个手术。在我看来,这个编导不仅没有医学常识,还没有法律常识,还有点做作。
一、女病人与女病人丈夫都是合法夫妻,并且已经达到了法定年龄,根据《宪法》他们对自己是否做这个手术有绝对的权力,可是为什么哪位女医生就没有理睬而做了这个手术呢?
二、哪位女医生是主任医师,她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工作经验,这个低级趣味的错误也会发生吗?
三、据个人浅薄的医学知识来看,这个女病人不应该做这个手术。
1、大家都知道恶性肿瘤治愈率非常低,几乎没有治愈的。
2、肿瘤根治术与流产术对病人身体损害非常大,不一定肿瘤根治术后效果会好。
3、女病人怀孕已经有五个月了,距离分娩非常近了,进行这个手术,不仅损害病人身体健康,而且杀了幼小的生命,不值得,并且有违背医生的职业道德。
4、女病人非常需要哪个小孩,小孩被流产了,女病人必然非常伤心,这个对术后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相反,如果小孩子安全的生下来了,女病人一高兴,或许肿瘤不治而愈,因为心理的因素非常重要。
四、综上所述,可以看得出来,编导搞出这个片段,纯粹是做作,无非是博得大众的同情罢了。
第四篇:浅析距离美
浅析距离美
摘要:距离产生美,距离让人可以宏观地把握事物,也能引发人们美好的想象。有效的空间距离,会产生喜欢或提高喜欢的程度,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近自己定,原则是让自己愉快,别人轻松。对身边的事物也是一样,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发现不了它的美,当我们静下心来,将自己超脱于物外,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会发现美就在身边。关键词:距离美 网恋 保持距离
距离为何产生美呢?其一是由于距离,如登高鸟瞰,整个世界尽收眼底。其二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如水中月雾里花,如海市蜃楼。
距离产生美,这本是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西方的油画尤其如此,近看不过是油彩的堆砌,看到的是模模糊糊的一片,只有与画面保持适当的距离,才会有灿烂且逼真的感觉,才会有最好的视觉效果出来。
人们对月亮的憧憬也是一样的。古时候就有许多赞美月亮的诗词,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都是些耳熟能详的诗词。还有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梦幻旖旎的传说。然而,美国登月之后,当宇航员带回来几块冰冷的陨石,发回几幅月球“满目疮痍”的图片,美好的幻想就此破灭了。从此,人们说起月亮,脑海中只会浮现出一个荒凉的坑坑洼洼的大球,而不再有嫦娥和玉兔,吴刚与桂树了。远观月亮,月色皎然,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观月球,凹凸不平,人们只看到冰冷和绝望。这便是距离奇妙的作用吧。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空间距离,会产生喜欢或提高喜欢的程度,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距离产生美”,现在又被人们应用到人际交往过程中,演绎成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效果。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异性之间、亲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和朋友之间都是如此。
由此便出现了网恋这种现象。为什么网恋会这么流行?这跟距离产生美脱不了干系。
在现在愈来愈紧张繁杂的现代生活里,越来越多的都市青年男女来去匆匆中,工作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交流空间却越来越狭隘,对身边惯见的面孔习以为常,便产生了对情感的渴求,而网络上的人天南地北,谁也没见过谁,谁也不认识谁,在聊天的过程中可能仅因为对方的语言而对对方有了好感,进而对对方的外貌性格等方面有了美好的想象。
网络谈情说爱所采用的文本信息,在数字化时代里却如古代的鸿雁传书的最古老的信件一样给人一种神秘旖丽的距离美。但是网恋一般都是要从虚无飘渺走向现实的,只有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接触、交往、相处、了解,才会发生真实的感情,而只寄希望于虚幻的世界,总往美好的地方想,很有可能是陷得越深,伤得越深,爱得越深,越难于自拔。距离产生的美,有时候见面了就会有所谓的“见光死”的说法,因为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然而,网恋其实就像婚姻介绍所一样也不过是提供了一种媒介,它让陌不相识的两个人相识相知。网络的距离产生了美,但网恋走近了就要靠自身的把握来把这种美丽演绎成真实的爱情了。而能否辨别出其中的真伪和危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炼就了一双“火眼金星”。
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那是已经有一种比较成熟的网恋观了,不盲从,要洁身自好,不光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感性的一面也真诚坦率地展现,如果身份、地位、容貌和经济状况、双方的志趣等等都相符合的那又成为朋友又有何不可呢?据加拿大环球时报的一篇关于网恋的调查报道,在美国结婚的人中有三分之一都是通过网络结识相爱到最后结婚的。我身边也有不少从网恋开始,成功相恋的朋友。
从网恋的普遍性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网恋的距离造就了人与人之间对对方的美好想象。我想,在现实社会中,相爱的两人也可以通过适当保持距离,而让爱情更持久,更长远。
曾经听说美国有一对夫妻,他们婚后不睡在同一张床上,而是分两间房睡,给对方一个自由的空间。妻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丈夫)有时候会偷偷跑进我的房间和我一起睡,或者我跑进他的房间,这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新鲜感。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近自己定,原则是让自己愉快,别人轻松。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情调;朋友之间,距离是关爱;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适当的距离是我们表达爱的最佳方式。爱不是手段,更不是枷锁,人与人之间要用爱来沟通,但别用爱来较真。距离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里面有自己,也有别人,可以相处轻松,合作愉快。就算有朝一日两人走的路不再相同,也能够问心无愧的分手告别。
距离美不仅在待人上对我们有指导意义,再接物上它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学生不会觉得读书是充满乐趣的,因为分数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他们整天活在分数的阴影下,让压力没过了头顶。而等到工作之后才知道,读书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就是因为距离产生美的效应,当我们整日对着它的时候,我们发现不了它的美,然而等我们脱离了学生时代,不经意间又发现了读书的美好。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美好的人事物,只是我们被这繁琐嘈杂的世事耗尽了心力,或者是我们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
让我们慢下忙碌的脚步,坐下品一杯香茗。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当我们站在窗户前,向外凝望是,会感觉眼前的风景是那么美好,令人向往,如绯红的像彩霞的樱花,随风轻拂的柳枝,叮咚作响的小溪,翩翩起舞的蝴蝶„„
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保持与外物的距离,我们会发现天空,是包容了一切的天空;大地,是承载着万物的大地。大到日食月食,小到枯叶落地,我们都能品味出或瑰丽雄奇或恬淡温馨的美。让我们退一步,保持适宜的距离,身边的美好就会纷纷呈现。
第五篇:距离(演讲稿)
距离
土木工程
100856 齐银涛
384401公里,是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
一年零六个月加八天,是今天到传说中2012末日的距离。
然而更近的距离是期末考试,大概一周,以及我和大家的距离,不到几米。
Bingo!距离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它带给我们审美的空间,但究竟美不美,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
阳光明媚的周日中午,慵懒地从床上爬起来,带着些许惺忪的睡眼到南校区食堂吃饭,忽然看见角落里一酷似高中班长的人正在埋头吃饭。那身材,那相貌,举手投足间都跟他一模一样!高三时相互调侃鼓励,一起奋斗以及拼命抄他作业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于是我特想上去揍他一拳,激动地吼上一句:“你小子,来上海也不告诉我,还偷偷跑到我们食堂吃饭,抽你啊!”顺便再加一句,“说好了,呻吟(他的绰号),这顿你请啊!”但我马上意识到作为一个理工科男,我已经感性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穿越是狗血电视剧和小说里才有的事。因而理性的结果是,我悄悄走过那位同学身旁,在偷偷一瞥后失望地发现真的仅仅是“酷似”而已。如果我没有走近,只是远观,我会一直幸福地以为那就是班长,在离我不远处吃着饭,和我一同享受午后明媚的阳光。
这次经历告诉我,距离产生美,审美需要距离,需要几分朦胧。现在好了,发达的科技让距离不再是问题。郁闷的时候,拨上熟悉的号码,电话那头关切的乡音让我们感到爸妈就在身旁。短短的电话线,接通了长长的距离,那些听得发够却还愿意再听的叮嘱与唠叨,捎给我们跨越时空的温暖。可有些时候,我依旧怀念那些无法逾越的距离带来的真心思念。试想古代,星辰寥落的夜晚,西风瘦马的古道,游子露宿在驿站,或是夜泊在枫桥,一两豆灯火,三四声寒鸦,牵引出千万缕思绪。枕边难眠,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挥挥洒洒写就满是浓浓情思的家书。那个没有电话与网络的年代,飞鸽与鸿雁,跨越了千山万水,真情便不再有距离。
因而直到今天,我对书信还是有不舍的情节。去年秋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了一封冗长朴实毫无文采的情书给我高中喜欢的女生。回想起高中的点点滴滴,她坐在我前桌,学号也是她一号我二号,我们曾经没心没肺地斗嘴说笑,或是暗下决心良性竞争,只有咫尺的距离。如今,她在北京我在上海,咫尺却成了天涯。尽管目睹了身边很多对同学因为异地不欢而散,我还是真诚地问她能不能做我女朋友。在我满心期待回信的时候,却只收到一张简单的明信片。寥寥几句,读不太懂的言语里暗自流露出委婉的谢绝。就这样,我第一次告白以失败告终。不过几天之后我就释然了。也许我们彼此都害怕拆除这段距离,守着距离,成为知己,那是一种千里之外即使不常联系也能确定存在的关心与牵挂。
这次教训让我明白了:距离给人安全感。研究表明,社交中舒适安全的距离大约为1.2-2.1米,那是不会怕受到伤害也不会显得太过生疏的空间。然而现代生活中的高层小区,一层又一层的防盗门,几尺的距离促成了心灵的千万里。纵使我们生活在拥挤不堪的城市,在挤公交、地铁时只能看到带着惶恐与陌生的脸。我开始怀念小时候,家住在小镇上,隔着好几亩田,清晨一句嘹亮的“早”,也是那么亲近,那么和谐,播撒着朝阳的温暖。也许距离的辩证性正如诗人顾城写到的那样,“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但心灵的距离,与地理无关,联系着人情冷暖。距离带给我们空间,供我们安放一颗真心,仔细去寻觅世界的美。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