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年《建国大业》观后感言文本
在这之后,中国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国家也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建国大业》观后感言文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1年《建国大业》观后感言文本【一】
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
我向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户外,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明白,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
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刻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好国民党的资助,不好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个能够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最后,正因我党对革命的坚持,最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正因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必须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务必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有先进的后备军,高素质的军人,雄厚的兵力,这场战争怎样会输?正因国民党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电影中,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继续,而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企图发一批国难财。在这样一个地方,人民没法治,失去了人民,还谈什么革命?反观共产党,我党和人民的融洽,早在军民鱼水情这句话中能够体现的出,广泛发动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确实为我党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影中,解放军占领上海,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当宋庆龄走到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个军人能始终为人民着想,这样的军队怎样会不得人心?有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样会不胜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毛主席自不必说,他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游击战则是他方法的精髓,四次反围剿胜利,渡赤水。三大战役已经是他的成名作。在电影中,导演并未侧重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而着重描述细节,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主席把蜡烛吹灭了。摸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看完后,很震撼,以小见非凡,秒啊。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以亲和与儒雅出名的周总理,周总理一向兢兢业业,刻苦工作而在电影中,总理和主席在一齐,帮主席分担工作,带给方便,甚至在得知我党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治会议的冯玉祥将军,总理最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种细腻生动的描述,吧周总理刻画活了,正是这样一个非凡的总理,为革命胜利带给了有力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此时此刻,我最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此刻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2021年《建国大业》观后感言文本【二】
以前我很少看红色电影,而这一次我选择观看的红色电影是《建国大业》,因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讲述了一些老一辈的爱国人士发起共产主义的革命的呕心沥血,还有与国民党反动派一直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经过许多磨难取得胜利的过程。
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实在是来之不易啊!当我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怎能不对英雄们肃然起敬;当翻开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爱国华章时,我又怎能不热爱他们!
我们今天的生活能这么幸福,全是共产党对社会的辛勤奉献造就了这一切。我应该对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回报社会,回报党。我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做好祖国的下一任接班人!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
2021年《建国大业》观后感言文本【三】
《建国大业》是2009年出版的一部电影,在它刚刚上映的时候我便已经和父亲去电影院看过一次,今天是我第二次观赏这部影片。时隔七年,我从小学六年级的孩童逐渐成长为如今能自立自强的大一学子,无论从知识储备还是心态上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观看影片的感受也大大不同。我还记得小时候,我为影片中雄浑的气势所震慑,而如今,经过多年的历史学习,我对影片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也能更深入地找到各种严谨的细节,有了不同的体会。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爱“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即为爱国之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上,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和态度。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还是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在这条道路上,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树立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爱“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即为护国之本。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但由于各种原因,台湾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港澳、台湾和海外的中华儿女来说,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不能反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历史反复证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只有56个民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礴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展现出宽广灿烂的实现前景。
爱“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即为建国之力。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唯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有效避免社会分化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集中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着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新时代精神、开拓创新,为建设新时代中国而发力。
2021年《建国大业》观后感言文本【四】
__月__日上午锦州市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召开庆贺建国60年大会,会后招待看电影《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讲述1945年开始到1949年伟大祖国解放之间的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电影中最让我们锦州自豪的是打辽沈战役之时毛主席站房屋上,周总理问他在干什么?毛主席说在看锦州,周总理说这离锦州有一千里呢。可见锦州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可书上一笔。当年辽沈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的胜利起关键的作用。
《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在解放上海后,战士累的睡在大街上,这一细节感动着宋庆玲先生,才使她能来到她的伤心地北平,促进中国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开始。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
细节决定成败。在炮火连天之时,让你的心紧张,又来了一个浪漫的场面,主席和总理带着两孩子在挖菜,山花灿烂,家庭温馨,建国之后的幸福生活应是如此。这一细节让人看到了希望。
2021年《建国大业》观后感言文本【五】
昨日晚上去电影院看《建国大业》,本来我的期望是挺大的,看完之后,很多地方我看不懂,有点上当的感觉,明星是很多个,还有很多人名字一时也叫不出来。
里面的资料转变的太快,好像是那个片花一样,不流畅,可能是时刻长的问题,很多剧情都给剪掉了吧!看得我很麻木,东扯西扯的,大场面的战争呢完全是从以前电视上看到过的画面补来的。
里面我还是蛮欣赏陈坤的,刚出场的时候,站在窗户后面冷冷的看着那些国民党,不知道蒋经国本来就是这样还是陈坤演成这样的,严峻的侧面,冷毅的嘴角,笔直的身材,说的台词功力,不能不说是一个赞,完美的表演,不能不说是一种观影的视觉享受,陈坤表现出了厚重的职责感,为父亲为国的忧心,想大干一场却天不助我,中国大陆男演员开始魅力起来了。
有一点,我很个性,陈坤的戏是从头到脚的很完整,其它一些比较大牌的演员倒是全跟着来跑龙套了,有的甚至连句台词都没有,看来导演独爱陈坤去了。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某个战役结束后,毛、周、任、朱四个元首,听到我军大获全胜时,那一刻,几个改变中国命运的男生,一块喝酒,一块醉,一块歌唱,所有的人都发泄出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此刻想想看完《建国大业》,还是觉得我这生活来之不易呀,比起爷爷的爷爷那辈,我算是命好的人了,如今这个新时代是老一辈的用鲜血换来了,我们要珍惜好这一切呀!
第二篇:建国大业观后自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时间,定格在了1949年10月1日的那个激动人心时刻,人民们用分散到聚集,四分五裂的土地合拢了,中华锦绣的河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天安门阁楼上、阁楼下那些灿烂的微笑,如同朝阳,再一次让中国在世界舞台绽放出金灿灿的光彩。历经风霜的历史又一次回到了起点,而那一句庄重的宣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象征着伟大的诞生,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建国大业》为我们阐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的国家编年史,由黑暗走向光明的那一段历史。一度,这片大地笼罩着一片血腥和阴霾:内战,屠杀,腐败,家天下,封建独裁,官商勾结,….路上暗暗地,黑暗让世人毛骨悚然,使世人畏惧,使人萎靡不振。人们昏昏欲睡,在官僚的黑暗压迫剥削下俯首称臣,他们麻木不仁、浑浑噩噩。一切的发生都不可阻止,血污和黑暗,更多的血污和更多的黑暗,电影里的冯玉祥打起灯笼,照见了穿越回去的鬼:这些鬼在中国历史里穿行,从一个朝代穿到另一个。但本朝的鬼在电影里现了身,真是分外悚人。阴冷从地狱透过来,蔓延着,即将把这个国家民族覆灭。
昏暗的社会渐渐的亮起了星星火光,那些勇敢的革命党人,仁人志士,他们不惧怕那些虚无的恐惧,不害怕那万恶的厉鬼,他们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他们反对内战,举起手中的火种,秉烛之光即将燎原,他们不畏死亡,不惧流血,呼吁着民主与和平的到来。“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赔上了一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这是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千百万民众高举手来,高声呼唤和平时代的到来。
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电影贯穿了那漫长的的四年,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一个又一个熟悉的人物,熟知的历史片段在眼前一闪而过,触摸着心灵的细节,一种情愫在内心流淌,来不及去表达感动,因为要感动的场景已太多太多—— 记得,在电影中,淮海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和任弼时一起喝酒庆祝的场面。这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居然醉了,他们高唱国际歌,几个人紧拥在一起,在泪光中朦朦胧胧的月光透过窗子,安静,风雨后的安静。毛主席——这位开国领袖,第一次醉卧一边,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这一刻如此安静,我的心却澎湃着,感动着。没有战争的安宁多么来之不易。谁说领袖们都是一个个钢硬如铁的雕塑般的人物?他们也有着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用烟卷排解忧愁,也会用酒精宣扬喜悦——这才是一群真正具有革命理想主义热情和激情的领导者。这才是那些最伟大的人平凡朴实的一面。
“出人心向背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古流传想主的道理。在《建国大业》这幅丹青长卷中,这个理论得以印证。看见闻一多的慷慨激昂和理义,看见民主党派的天真和理想主义,看见毛和周的谦恭下士和理想主义,看见毛泽东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至此,你看见了这个国家的基础——得民心,看见了它的合法性来源,看见了它从血污中携带理想的诞生过程,看见这个婴儿的天真笑容,《建国大业》完成了它的使命,不能更好。记忆和遗忘的搏斗,不能停止。
蒋介石一字一句的说:“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反,是亡党。不反,是亡国。难啊。”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落败者栉风沐雨忧心劳力,胜利者亦浴血沙场白骨累累。然,为了民族的统一,祖国的和平,他们都做出了努力,做出了贡献。六十年风雨沧桑,是非恩怨欲说还休,而老百姓真正盼望的是国泰民安,安心生活。如国共两党,互泯恩仇,兵戎不再,则是苍生之幸,若海峡两岸,和平共处,共谋发展,则更是是民族之幸。
第三篇:建国大业大学生观后反思
《建国大业》观后感
-------历史的洗礼与反思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建国大业》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建国大业》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对共产党多党合作诚意的体现,也是为了纪念各党派人士为新中国建立做出的巨大牺牲。影片中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毛泽东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回想历史,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影片中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建国大业》,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六十多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六十多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六十多年抒写的新中国。
从我个人关点来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在观看完电影后要学会反思,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虽然当代中国没有了外敌入侵、没有了内战 但是我们国家周边还是不安全的,在国内有藏独和新疆分割中国的极端分子,在周边有日本、印度、越南等国与我们有领土争议,还有南海和北海问题,等等一些问题,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国家培养我们就是要让我们在技术上超越别的国家,战后的日本为什么可以在短期内飞速发展?以为战争只是摧残了它的建筑,日本有雄厚的科学技术人才,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从影片中看到祖国的历史更要看到祖国的未来,要让我们这个东方大国真正的成为东方强国,作为大学生,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令我十分感动,终身难忘
第四篇:2009年《建国大业》观后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在不久前,学校组织观看了《建国大业》,这让我感触颇多,2009年《建国大业》观后思想汇报。影片是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在影片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三点:
能屈能伸,顾全大局。在重庆谈判中,为了使双方的谈判顺利地进行,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提供一个前提,中国共产党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这种顾大局,以及以国家利益为最终目标的气魄和胸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的,而作为一个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就更应该努力使自己具备这种品格。而且我也清楚的知道在这方面自己还有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确定自己是个不自私的人,当遇到与自己利益相冲突的事自己也会为了同学放弃自己的利益,但有时这会在我的心中引起一番挣扎,这正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时刻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并能毫不犹豫地为他人让出自己的利益这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品质。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注重这方面品质的培养。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影片中第一次政协的召开是不易的,但当时国内德高望重的人对中共的邀请并不明确的表态,为了第一次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人虽然遭受了拒绝但是却一再邀请,最不能忘的便是宋庆龄那句:“你们共产党是不是都是这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思想汇报《2009年《建国大业》观后思想汇报》。”是的,对于看准了的道理,共产党人确实是坚持到底,即使是碰了南墙也无悔。也正是这份坚持才有了后来的新中国。也许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缺少的就是这一份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或工作上遇到的了困难,要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会解决。
服从安排。《建国大业》之所以与之前的影片不同就是由于它深刻的刻画了蒋氏父子的性格特点,不再把蒋介石演绎成一个独裁者。在他奔赴台湾后,决定在建国大典上进行破坏。但是由于路程太远飞机不能在中途加油,意味着所有的飞机将有去无回,即使在这种情况上他的将士们仍然决定执行,即使将为之付出生命,也坚决执行上司的命令。当然蒋介石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因此任务并没有执行。但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个人忠于祖国实是可贵的,但是当他遭到怀疑,面对不信任时还能忠于祖国才是最可贵的。无条件的服从上级的命令的确不妥,但这有时也正反映了一种无条件的爱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也到类似的事,虽不能明白现在发生了什么,但却由于心中的信仰,我们仍然坚持,而在日后则自会有所体会。
伴随祖国六十华诞的是假期的到来。自己也决定在假期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自己接受爱国教育的同时,也能对祖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在大学的两年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自己成长了不少,不仅是看问题考虑事情全面了许多,不再像以前一样冲动,在思想上也成熟了。当然在以后生活中我还会学到许多道理,也会继续的成长。
第五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有感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有感
这是我儿时的戏剧和电影,善良和忠诚交织在一起。
儿时的大脑充满了一片火红。火红的五角星,火红的总攻号角声,火红的五星红旗,火红的国歌声!
当二十一世纪悄然来临时,看电影似乎也成为我记忆里的一份精神遗留。电视的大量普及,DVD碟片满街都是,过去的、现在的,国内的、国外的,盗版的、正版的,黄的、白的,处处都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已觉无趣了。当媒体在不断吹嘘某某导演、某某影片、某某影星,拿了什么金奖的时候,创造了什么票房纪录时,我也许会抬起头来看一看这个片花。
许多电影确实给了我震撼,震撼于拍摄的大手笔,震撼于构思的大题材,震撼于摄影的宏大与精巧,两个小时的电影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呢?
当《建国大业》在祖国大地热播之时,我就看了盗版DVD。但我还是放下了手里的事和孩子一起走进了高档影院,走进了离我很久的电影院。就当是我向祖国献上一份真挚的敬礼吧,就当是给孩子上一堂近代历史课吧。
宽大的荧幕,清晰的图像,辨别到一丝一毫气息的音响效果,加上舒适的软包靠椅,空调里吹来凉爽的冷气,吃着赠送的点心,这真是一种全方位精神享受。
电影从飘渺的未知的云层里开始,从赶走日本鬼子后开始,一直讲到1949年的十月一日开国大典。宏大的历史题材讲叙了仅仅两个男人间搏弈的故事,未免显得单调,显得导演们、编剧们不是很会讲故事了。他们不会讲故事?也许会有人要笑话我,呵呵,笑就笑呗。
用到搏弈这两个字,我就又有了一个新的思考,他们到底谁是真正的棋手?
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著作,我一本都没有读,但我知道有一句响彻四海的口号叫:毛泽东思想。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地方体现出毛泽东思想来,这让我很是失望:他原本就没有思想?那么他的成功建立在哪个基础上?战士们的血肉长城?老百姓的同心协力?似乎什么都没有,我看到的又是一个“解放军赢了”----个人崇拜,万岁!
当毛泽东隐身于穷乡僻土,共产党的军事经费来源于哪里?在半个月吃上一顿红烧肉已是奢望的岁月里,靠什么来调动四方部队和百姓?他依赖的是什么?个人的道德品质?个人的人格魅力?还是天下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切给电影留下了悬念,应该不是悬念,是什么我又不知道,那就依靠观众自己去体会了。
当蒋介石临危于内外交困,向美国借贷四亿美金,却依然难逃失败的命运,电影告诉我:这多少是有点天意罢。电影对于蒋介石的成败得失讲叙非常到位,全方位分析得入情入理,丝丝相扣,已不像过去对他的践踏和否认了。在这点上,我认为创作人员还是做得很公正。电影肯定了蒋介石的大气与善良;肯定了他的付出和辛苦;肯定了失败不是他的错。英雄末路没有孤注一掷,没有破釜沉舟,依然以爱民为最大的政治出发点,他黯然放弃了生他养他的大陆、放弃了生他养他的黑土地。他不是一位合格的棋手,他抓起了一把黑子轻轻地放在了棋盘上。
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很诧然,作为乱世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对弈,他们到底谁更高尚?谁更伟大?他们各自依赖了什么?是虚伪还是真诚?是友谊还是利用?电影却没有给我答案。
毛泽东没有拿出一分钱,他没有借来一个银子,他没有一个正直意义上的朋友和兄弟,但他成功了。蒋介石在四大家族的支撑和国际社会的援助下,最后还是落寞地退到了台湾,茫然地听着北京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看来一种思想或是某种思想不一定需要很健康、很公正的辩证,也不需要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只要在那个特定的时刻能够得到最大的人力支持,他的思想就是成功的。
作为一部政治性的电影,《建国大业》将新中国的建立定位在毛泽东的个人身上,让我常常发笑。
发笑的地方很多,让我把它当着是一部商业娱乐电影吧。把它定位为一部娱乐电影,它就是成功的。但把那么多的伟大人物,那么多的前辈鲜血当着我们娱乐的对象,我们肯定接受不了。我们对不起所有为解放中国而奉献而牺牲的前人来,包括我自己的被砍掉了头颅的奶奶。
电影里有很多丰富的笑料,在一个严肃的题材下,笑料让枯乏的政治电影好看起来,当看到阎锦文救出了张澜,看到毛泽东身边居然有国民党特务时,我笑了;看到王宝强说:前面有一个大户地主,院墙很高很厚,手榴弹也炸不开时,我笑了;当看到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穿中山装,标榜着自己都是孙中山接班人的时候,我笑了......笑了,我笑得很开心,电影就是娱乐,没有必要那么认真罢。
电影也有许多让观众疑惑的地方,林彪、刘少奇、邓小平他们全成了跑堂过客?宋庆龄仅仅因为解放军战士的遵守纪律、就因为毛泽东的诚恳就承认了共产党政权?李宗仁真的是在窥伺总统宝座,还是意欲救百姓于水火?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观《建国大业》有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求编剧们给我们一点正直吧,给我们的孩子们一点正直吧。
留点疑惑也好,给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去想吧,给那些还没有看的观众去想吧。
昨天,我带着孩子去看电影,应该是我近年来第二次走进影院罢。记得上一次是和孩子一起看的是再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就让孩子如我孩提时代一般,跟着父亲走进了黄梅戏院,走进人生。
三十年后我还会看电影,因为电影不很闷。
只怕,那时没有了电影和戏剧这个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