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解放终局营救》最新观后感影评_看解放终局营救有感
《解放·终局营救》讲述了平津战役末期,解放军炮兵连长蔡兴福与有正义感的国民党军需官姚哲临时组队,为了所有人的解放,与敌人同归于尽,解救孩子的感人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解放·终局营救》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解放·终局营救》观后感
战争题材一直都是影院里的种子选手,除了情节上简单粗暴,极具视觉冲击力外,更是拥有不少粉丝和拥趸,《红海行动》、《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都是个中翘楚,瞬间将观众带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近距离感受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正在全国影院上映的《解放:终局营救》,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爆款,影片掘弃了战争题材固有的厚重表现手法,而是透过变幻莫测的时局、紧张激烈的战况,以及小人物的独特视角来展开故事,从而以小见大,折射出战争背后的艰辛历程。
《解放:终局营救》聚焦于天津解放前夕,大战已是一触即发,解放军派遣侦察小队潜入到城内展开调查,而一次简单的行动却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想方设法逃跑的父女、城内隐藏的地下组织、寻求报仇的歌女、以及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官兵,走马观花般轮番登场,一次相遇把所有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也交织在这场战争之中,汇聚成一张纷繁复杂的网,令所有人都陷入了谜局和困顿之中无法自拔……
片中,侦察小队与逃亡父女结成了一对奇妙的组合,双方不经意间的相遇成为了一个导火索,而父女身上隐藏的秘密,也成为了整个行动的突破口,碍于彼此的身份和所属阵营的不同,显见的隔阂成为双方之间最大的障碍,面对着共同的敌人和严酷的环境,双方共同经历了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彼此之间放下成见携手合作,为搜寻城内隐藏的秘密,也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展开了联合大行动。
整部影片构思巧妙,结构流畅,情节更是毫不拖泥带水,如同一盘布局巧妙的棋局,敌我双方可谓是棋逢对手、见招拆招,接连走出妙手,目的不尽相同,无一例外都想成为最终的赢家。而迷局的关键,恰恰就隐藏在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军需官、歌女、侦察连长、孩子、侦查员、地下党、报务员,每个人都在不经意间成为影响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都或多或少成为谜题的有效手段,也为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增添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作为一部题材鲜见的作品,《解放:终局营救》摆脱了厚重历史的桎梏,更注重用浓郁的情感和写实的战况来还原战争的残酷无情,以父女情、父子情、战友情等真实情感的引入,也令整部影片充满了人文关怀。尤其是姚哲和姚君兰之间割舍不断的父女情,更是承载了片中的情感走向,面对着枪林弹雨、生死离别,父女之间依旧彼此牵挂着对方,那份感人至深的亲情,征服了不少观众。一幕幕直面战场的勇者无惧,不光增添了影片的现场感,更是能够走入观众的内心,进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凸显出战争残酷的同时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解放:终局营救》虽是一部战争题材,但影片并没有沉醉在战争场景构建与还原上,而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透过一众小人物的经历和遭遇来展开故事,将普通人的情感历程与悲欢离合,融入到一触即发的战争和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来,从而以特殊的视角,折射出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执着与坚守、隐忍与不屈,以及战场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从而令整部影片质感十足。
2019《解放·终局营救》观看心得
临近岁末,大荧幕的影片视角多聚焦合家欢的模式,电影《解放·终局营救》虽然是一出主旋律的战争大片,但是与以往“大格局”的影片叙事方式不同的是,既延续了战争片的大爆破大场面给人的震撼力,又从小处着眼,以两个父亲保护子女营救子女的线索中让观众感受另一种惊心动魄。该部影片是由韩三平总策划,李少红任总监制兼总导演、常晓阳导演,钟汉良特别主演,周一围、钟楚曦、王迅等领衔主演,大环境下的城市保护战、守护亲情之战让观影者目睹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亲情的温暖与守护,是一部适合全家一同步入影院感受的另类亲情片。
电影《解放·终局营救》故事发生的背景是解放前夕,天津一战的情境,当时天津城内,暗堡、工事林立,士兵荷枪实弹进入状态,大战前的天津城黑云压城,两条叙事线索由此展开:一个是钟汉良饰演的军需官姚哲想尽办法想把自己的女儿救出去,一个是潜伏的共产党蔡兴福(周一围饰)想要在战火中寻找到自己失踪的儿子。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下的“营救之路”步履维艰,而就在这短暂几个小时的营救过程中,由此迸发的角色之间的立场矛盾,以及在黑暗中撕开的人性一隅,让人感受光明之所在。
看似是终局营救,营救的是子女的生命,但是唤醒的,也有人性良知的一面。
故事从国民党军需官姚哲的角度开始展开,他负责转移北平守军眷属,但是却在在宪兵营长钱卓群的暗算下成为了通缉犯。他开始的目的很单纯,只是想要带着女儿安全离开。钟汉良对这一角色的诠释很到位,影片对这一角色开始的设定其实是“自私”的,在逃亡的路上,为了自身的安全,他不惜置“团队”于危境之中;在生死抉择之间,他还是选择了自我逃跑,直到女儿的一句:“爸爸,我们走了,叔叔们怎么办”?在黑云压城的患难之间,姚哲只想带着女儿安全离开,但是在这出逃亡的过程中,他内心深处的大义和良知也在渐渐苏醒,直到影片最后他也选择了“舍生取义”,保全大家。
另一条线索中周一围饰演的蔡兴福,他果断勇敢、心怀家国,对于这一角色的刻画来源于其对儿子的担忧守护,以及与姚哲的相处中。在得知儿子生死未卜之时,周一围演绎出了角色的绝望和悲悯,又不得不继续前行的担当。蔡兴福一角不似姚哲内心有更多的纠结与抉择,他的内心更像是百折不弯的钢,他的内心得一直绷着,周一围在处理这一角色的情感把握,让观众随之触及到营救的紧张。
导演李少红曾在见面会上坦言,该剧两个父亲对孩子的感情是当初看剧本时最打动自己的部分。这边是影片“以小搏大”的动人之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姚哲和蔡兴福都是战火年代中生存和奋斗的小人物,在任务和生死的抉择面前,他们被时代裹挟前行,不断去找寻自己的立足点,以让家人能够安身立命。包括钟楚曦饰演的歌女梅艳,她同样无法左右自己被掌控的命运,但是她的信念便在于一定要为父报仇雪恨,杀了钱卓群。也许在她的心中没有民族大义、舍生取义,更多的是个人情感在乱世之中的爆发,也便是这样的小人物,愿意以自己为诱饵,诱杀钱卓群,这样的生死抉择也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环境之下,小人物虽是无名之辈,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拼命走到结尾。
《解放·终局营救》便这样以一城、一双父子的定义去展现战争的残酷,那座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天津城,那时战火一隅家万里的绝望,我们走出影院的时候,不禁抬头看下蔚蓝的天空,感叹和平来之不易,人生之路且行且珍惜罢。
2019《解放·终局营救》观看有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自然会更加缅怀为共和国付出青春与鲜血的战斗英雄。1949年的1月,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千年古都北京得到了和平解放,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北平之所以不用承受战火洗礼,与天津的顺利解放关系很大。即将在元旦档上映的《解放·终局营救》,就以天津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且真实震撼的救援故事,更将主要人物在枪林弹雨中的热血豪情与牺牲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解放·终局营救》由李少红和常晓阳这对“黄金搭档”执导,周一围、钟汉良、钟楚曦和姜皓文等实力明星领衔主演。
平津战役打响之后,敌军将上百名北平军官家属拘押在天津。为了实现和平解放北平的目标,我军安排炮兵侦察连连长蔡兴福(周一围饰)等四人乔装潜入天津城;国军军需官姚哲(钟汉良饰)则带着女儿,一路逃脱宪兵营长钱卓群(姜皓文饰)的追捕;歌女梅艳(钟楚曦饰)等人一直想杀钱卓群报仇。他们组成了一个互不信任、各有考虑的团队,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战力与血性……
《解放·终局营救》的切入点相当巧妙,它并没有以很大篇幅展现两军对战的激烈与残酷,而是精心营造了一场直接改变了战争进程的“终局营救”。让观众既意外又感动的是,营救的对象,居然是敌方作战人员家属。如此一来,就大大提升了影片的境界与格局,也避免了角色的模式化、脸谱化,让剧情更能打动人心。
影片既有李少红导演一贯的对人性命运刻画之细腻,又有《勇闯夺命岛》《空中监狱》一类好莱坞大片的火爆打戏与震撼场面,更有双男主从互不服气到惺惺相惜、从互相戒备到同仇敌忾的感人转变。
两位父亲一个性格直爽粗犷,作战能力爆表,一个为人儒雅谦和,甚至连枪都没有开过;一个希望能在天津找到儿子,另一个希望能带着女儿逃离是非之地。前者会因自己的意气用事而引发危机,后者也能因自己的胆小怯懦而带来灾难。他们不止一次地相互指责,甚至到了拿枪指头的地步。
但是,在民族道义、大是大非面前,一切的个人恩怨,显得也就无足轻重了。面对钱卓群毁天灭地式的疯狂追杀,眼看太多无辜生命的即将陨落,原本矛盾重重的两个人,终于在人性之光的感召之下,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有限资源,带领着一支混杂着歌女与儿童的“特工队”,在我军发起总攻之前,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有毅力,有勇气,更有方法,有智慧。周一围与钟汉良这对实力明星的全情投入,互飙演技,也为影片增添了别样魅力。
在历史大格局下,小人物的挣扎与纠结,被李少红导演塑造得立体丰满,催人泪下。蔡兴福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工作需要而给妻子带来了太多麻烦,让自己留下了终身遗憾。在渡船上疯狂添煤的镜头,再铁石心肠的人看了也不会麻木。
姚哲的“宠女狂魔”作派,与姚君兰的父女深情,更是令有孩子的观众感同身受,让单身狗留下太多羡慕妒忌。抱起女儿的满足感与欣慰,女儿发病时的紧张与不顾一切,最后交待事情的不甘与不舍,都诠释得恰到好处。
《解放·终局营救》特意邀请参加过平津战役的老兵担任军事顾问,并聘请冯小刚《集结号》动作团队来打造战争与爆破场景。坦克冲进百货大楼疯狂扫射的惊险,敌我双方争夺铁桥的惨烈,驾驶电车躲避炮火的千钧一发和生死时速,大结局时的命悬一线与绝地反击,都营造得非常真实震撼。而且,动作场面与剧情的贴合度非常高,绝不会“为打而打”。
主要人物直面死亡的勇气,不惜一切救人家属的信念,伴随着一个个英雄的壮烈牺牲,将场面烘托得相当壮观而感人,直到高潮戏份的最终到来。两大主角自不用说,王迅、郭麒麟这样的配角,都奉献出了让人流泪的悲壮场景;老戏骨姜皓文将大Boss塑造得坏到骨子里又极其狡诈,令这场对决才相对势均力敌;而钟楚曦及特别客串的杨幂,以自己的女性特质怀,为这部热血喷张的影片平添了不少柔情。
影片的美术指导郭钟山就是天津人,对老天津的气质有深刻的领悟。剧组不惜重金,精心还原了解放桥、西开教堂和劝业场等著名地标。扑面而来的民国范儿,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优美的街景与惨烈的战事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让烈士的牺牲显得是那样崇高与果敢。
2019即将过去,2020就要来临。新年是要阖家团圆的,今年的春节又来得特别早。《解放·终局营救》这样很有年代质感,充满“回忆杀”的影片,特别适合与父母一道观看。
2019《解放·终局营救》观看体会
2019年平安夜,在英皇中心看《解放·终局营救》的首映礼,被其中一句宣传语打动,“解放了,就平安了!”战争是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危害最大的一类社会行为,无论对于参战者还是无辜的平民,战争都是残酷而且毫无意义的。最可怜的,莫过于战争中的孩子们,电影《解放·终局营救》正是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战争,看待那些为了孩子们的平安,而付出一切的,伟大的父亲与母亲!
秉持如此深沉的爱,李少红导演却选取了另外一种形式去表达。《解放·终局营救》从故事类型上来说,是非常标准的战争片,常晓阳导演用自己最擅长的大阵列作战和局部巷战的表现形式,步步紧逼,以周一围、王迅、郭麒麟、王锵这四位炮兵小分队为视角,以他们这支小分队突入敌占区,探查地形,为大部队确立坐标为故事开端,再以阴差阳错地救下被追杀的敌军军需官,钟汉良饰演的带女逃亡的姚哲,从他身上发现一起针对正面战场的巨大阴谋,由此,在炮火连天,迫在眉睫的总攻开始之前,展开“终局营救”。
影片节奏很快,通篇都在不断地逃亡、营救、反杀过程中,战争场面营造十分逼真。从室内抢夺人质的对峙到对决,在废弃工厂中布下重重埋伏,却被大兵压境的敌军围剿,在海河上的隔河对轰,再到炮火中的转移等等。常晓阳导演所把控的整部电影的战争氛围紧张而逼真,有惊心动魄的震感,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透过如此高强度的战争场面,被卷入其中的每一个小人物的动机和命运却更叫人动容。炮兵分队小队长,周一围饰演的蔡兴福,妻子在天津城内潜伏,眼看夫妻团聚,可是他们唯一的独生子却在战火中走失了;一直带着女儿逃亡的敌军需官姚哲,一身本事,却偏偏在电影前半程表现得胆小如鼠,但是他的胆小更多是因为他必须要保证自己女儿小兰的安全,他只想带着孩子赶紧逃离这片战场,直到他得知,蔡兴福的儿子就是那个在沉船时救下他女儿的小号手,而为了救他女儿,蔡兴福的儿子下落不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到这个时刻,他才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为了让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够平安,他必须转变。
钟汉良很好地演绎出姚哲的这种转变,最初的只想带着女儿远走他乡,到痛心、悔悟,进而义无反顾地帮助蔡兴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以看出,在电影中的连场战斗戏,小哇都是亲身上阵,身形动作和表演都非常到位。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为了下一代的平安、幸福,哪怕是再残酷的刀山火海,炮火连天,为人父母者都能感同身受,亲身赴险。也正是有这些父母的牺牲,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在2019年岁末,也是影片中时间的七十年之后,尽管我们早已经习惯平安的生活,但更应该珍惜,同时带着父母一道走进影院,去共同感受这种战火中的亲情,割舍不断的血脉!
2019《解放·终局营救》观看总结
与许多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同,李少红的《解放:终局营救》追求更多对人性情感的展现,一个要在战争中寻找自己儿子的小人物,却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救国救难的大英雄……
电影以平津战役总攻前夕为背景,聚焦了战火硝烟下的人性与真情。周一围扮演的饰演的解放军炮兵侦察连连长蔡兴福所带领的解放炮兵侦察别动队将要执行一个特殊的火线任务——不仅要将国民党重兵看守的地下兵工厂一举摧毁,还要救出被关押在监狱中的人质。同时,自己的小儿子解放也在这兵荒马乱的战争中失踪,本就寡不敌众,还面临双重压力,蔡兴福急需援手,也不知道前路怎样。
作为战争时代下的普通一兵,蔡兴福这个人物即是军人,也是父亲,他一面捍卫着保卫家国的职责,一面又背负作为一个父亲保护孩子的责任,所以蔡兴福这个角色在片中有坚持,也有纠结,一面担心孩子,一面又要执行任务,他的内心其实是不落底的,所以我们看到他凶悍、冲动、狂放的一面,其实这就是人性上的弱点,这样的人物很真实。
作为女性,李少红导演的视角细腻,通过对这样一部战争电影中人物的刻画,让了解那段历史的人看到了更加细微的一面。除了主角蔡兴福,我们还看到了战争中的孩子,他们也通过种种方式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努力在战争中生存;还有战争中的女性人物,在一切压迫、压抑避免不了的时候,她们的内心也燃起了反抗精神。还有战争中的投机者,潘斌龙扮演的万三就是一个利用战争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者……可以说,电影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很生动鲜活,这让这部电影看起来温润了起来。
虽然所有的人性复杂的一面,光辉的一面,真实的一面都被逐一展现,但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它依然有它标志性商业化的元素,那就是激烈的战争场景,这也是片中的一大看点。影片从一开头就把观众拉到了一个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当中,耳边连绵不绝的飞机炮火声,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上的城市,衣不裹体的平民,满身泥土的战士……这也交待出这场终局之战也即将接近尾声。翻盘之时,也是最危险之时,国民党军队如困兽犹斗……影片的视效场面惊险刺激,几场巷战戏激烈,逼仄空间,子弹穿梭,躲都没处躲的感觉,那种无助感与渺小感油然而生,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残酷战争间的距离,仿佛置身其中,真切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
战乱纷争下,人心叵测,良心难寻,每个人都在逃亡,每个人都在寻找依靠,黎明前的黑暗下,每个脆弱的生命都在凝望深渊,期盼着可以迎来丝缕曙光,战争是对人性最大的考验,影片通过不同的人物、还有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转变带给了观众深刻的启示,战争是为了和平,人性的善良也终究会赢得胜利,影片让人们看清走过的道路,缅怀牺牲的父辈们,珍惜当下,保留希望,向往美好,带着父母一同走进影院,相信能引起更多共鸣。
第二篇:从十七大报告看两个解放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看“两个解放”
按照集团公司党委下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要求,审计风险部党支部一班人,首先,通读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原文,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其次,结合报纸、网站刊登的中央宣讲团成员等名家有关
文章内容,深入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第三,联系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特别是通过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大家进一步领会到刘明忠董事长提出的“两个解放”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实质及其给集团各项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回望“两个解放”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一论断在集团公司已初步得到应验。
年初,刘明忠董事长站在集团整个长远、跨越式发展、打造国际一流企业集团的高度提出“两个解放”,集团上下反响强烈,迅速展开学习、讨论、贯彻落实,在解放思想中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生产经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思想是先行”,“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可以说,没有“两个解放”就没有集团公司的新“十一五”规划当中提出的目标,就没有各二级板块重组上市、资金统管、集中采购等重大举措,就没有各三级企业的管理创新、新品开发、产品转型等等……
审计风险部也同各兄弟单位一样,在“两个解放”中,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有了新的变化:部门同志克服自身困难,平均出差天数占到工作日的一半以上;“围绕集团中心目标开展部门工作”、“为基层服务,为集团发展服务”等理念正在落实到同志们的自觉行动中。各项工作也都有了新的进展:在整章建制方面,不仅部门内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工作规范,操作标准,文本格式等,还制定了《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暂行规定》及其两个配套文件《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和《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在集团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已颁布实施;在审计工作方面,已完成去年以来下属企业主要领导人员调整,需进行离任(包括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4个,无论从审计范围、质量、效果等方面都值得称道;在风险管理方面,围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作了大量工作,初稿已形成,正在征求各方意见,项目风险管理也上报了集团《关于“国家风险”的管理建议书》和《高风险投资业务摸底调查情况汇报》等报告。
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引领“两个解放”
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既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又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是一篇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纲领性文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报告立意高远,思想丰富,求真务实,特别是当中的一些新提法、新表述,有些虽与过去只是几字之差,但当中却饱含着新的理论成果与深刻内涵,有些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大家还认识到,“两个解放”永无止境,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前行的过程;同时,“两个解放”也需引导,而十七大报告正是引领我们思想解放的动力源泉,并以此来不断指导我们的实践,落实到发展生产力上来,落实到进一步做好部门工作的实际行动上来。
大家表示,审计风险部作为集团机关的一个职能部门,要努力走在“两个解放”的前列,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职能作用,为集团实现新“十一五”规划保驾护航。在今后尤其是2008年的审计与风险管理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为基层服务,为实现集团新“十一五”规划目标服务。
要想做好集团的审计与风险管理工作,单单靠一个部门是无法达到的,必须从行为主体上要依赖各企业、各职能部门,审计风险部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服务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带动发挥企业专兼职审计人员的作用。这其中包括从集团层面继续出台、逐步完善审计与风险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搭建好审计工作平台;帮助指导审计业务工作,提升工作水平;适时组织进行培训,全力提高审计人员的各项素质等等。
(二)对企业风险管理等有关业务的咨询、督导工作。
(三)注重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二、以风险为导向,安排审计工作,调动部门资源。
(一)做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准备与试点工作。
(二)在风险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风险大小、重要性程度来具体安排审计项目。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风险管理。
三、做好审计结果的利用工作。
(一)对已完成的审计项目工作底稿等要建立档案,经过
第三篇:从菲律宾大营救看公安装备配备与管理
从菲律宾大营救看基层公安装备配备
2010年8月23日中国香港旅游团大客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被劫持,菲律宾警方在大客车被劫持10个小时后,由特警包围大客车,并用大锤击碎车窗玻璃,试图强攻未果。后来,为迫使劫匪投降,警方向车内投掷数枚催泪弹,劫匪则向警方开枪还击,随后,双方交火,最终导致8名人质和劫持者死亡,数人受伤。被外媒讽刺为“荒唐的解救”。我们暂且不论菲律宾警方和政府在解救行动中的决策、指挥和战术运用上的诸多失误,仅从菲警方使用装备上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失误。首先没有选择正确的“砸窗”工具,我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警察匍匐来到大客车边,用普通平头大锤敲击车窗,敲破一块再敲另一块。其次没有选用专业的破门工具。令人发笑的是警察用绳子拖拽车门,而且绳子还意外地断掉,然后向车内扔荧光棒,准备用作突入后的车内照明,让营救行动给人一种原始的感觉。第三,没有选用镇敌并使之失能的武器。在突入前不是投掷震爆弹、烟幕弹、催泪弹等镇住敌人,让劫持者暂时失去抵抗能力,而是强行突入。从菲警方的装备运用错误、装备不配套等方面可以借鉴反思一下我们基层装备的配备、使用与管理。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公安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相互影响、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渗透,影响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问题明显增多,难以预料的挑战和风险明显加大,与此同时,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不断扩大,任务量不断增多,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面对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安装备作为公安工作的物质基础和衡量整体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也面临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对一线实战部门的勤务装备配备和管理,以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警察自身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那么我国基层公安机关目前装备配备与管理上存在着哪些局限性呢?
一、装备的实战需求与研发不相适应
公安部虽然有两个装备研究所和一个警用装备研发论证中心,受资金、技术力量和研发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内部的研发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公安实战对它的要求。公安机关现有的勤务装备和信息化装备大部分是委托社会研发机构或技术开发商建成的,这些装备、系统的核心部分大多由研发部门掌控,且作为知识产权严密保护,公安机关只是一个应用部门而已,而过多依赖社会技术力量将带来诸多问题。
(一)是装备研发缺乏前瞻性,装备的实战需要不能及时引导研发,与战术的有机结合不够。装备的研发一般遵循“需求引导、技术推动”的原则,而目前基层所队的装备配备仍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什么、补什么的被动应付阶段,装备未成系列,影响队伍的实战应用。基层实战案例需要与研发的装备不一定相符,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比如目前列撞的单警装备多功能腰带就很僵硬、粗犷、笨重,装卸不便。单警装备适合对付赤手空拳或持短刀、短械的人员,应对长刀、长械,我们警察使用目前单警装备的防御性和攻击性就感明显不足与被动。
(二)是社会研发、生产警用装备行业分散、小作坊式的多,各自为战,未成规模,影响产品的工艺水平,因而科技含量低、成本大、价格贵。
(三)是企业存续性短,从而对产品后续的升级、改造、扩容造成困难。比如前些年配备的内网交换机、110接警台,其技术落后已不能满足当今的工作需要,原生产厂家却早已不存在,不能对产品进行技术更新,现在只有再花几十万元钱予以重置。技术装备的零部件特殊,维修更新存在严重困难。我局曾配备的VTY开路先锋型多波段光源,采购价16000元,仅仅是由于开关损坏,无法维修、更换而报废。警用微光夜视仪由于是特殊规格的电池,因电池报废,无法重新配备而不能使用。
(四)是后续使用、运行维护成本高。一般技术装备建成后合同维护期只有三年左右,期满后要支付高额维护费用,才能得到厂家的维护;有时即便是付钱也不一定得到满意的服务。我局110接警台于2005年建成,2009年需要搬迁,原承建商以超过后续服务期为由,非得要8000元工时费才肯帮助搬迁。(还不包括技术人员来往差旅费)。单警装备配备的强光电筒的电池、充电器经常损坏,现在要买一节电池就需要180元、充电器35元,加上邮寄费20元,而我们强光电筒的政府采购价只有335元。
(五)是公安信息技术装备交由社会技术力量搞研发,对公安信息资料的安全、保密性非常不利。比如:目前广泛运用的《旅店业旅客查询系统》就是上海金钺公司研发的,运行维护费高,且系统源码等核心技术由开发商掌握。
二、装备配备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装备配备缺乏整体规划。近年来,随着中央政法转移资金的大量下拨,基层公安机关装备经费不足问题得到很大改观。一些基层单位片面地认为:加强装备建设就是“投入、投入、再投入”,不断地购置新装备。目前公安部、财政部虽然已经完成统一、规范的《县级公安机关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但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来落实《标准》中所规定的装备配备。各基层公安机关应着力解决如何根据《标准》结合自身财力供给状况,正确处理部门与部门之间、同一部门内部所需项目之间的合理有序配备,节俭、快速地完成《标准》配备任务。
(二)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完善。公安各业务部门基于本部门的信息安全、资源保护等顾虑,装备建设自成体系。由于目前装备经费有限,各部门的本位意识,强调加强本部门、本系统业务装备配备的重要性,都想优先在有限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装备资金上多占点份额。各部门装备配备自成体系,无可避免地出现装备的重复配备,以致于造成资金浪费。比如都是侦察办案部门:刑侦、国保、禁毒等部门的信息系统、侦察取证技术设备分别建设、重复购置等。
(三)是基层缺乏规范性的装备更新淘汰机制。目前装备配备更新、退出、报废没有实际可操作的技术标准,对已配发使用的装备,什么时候更新、什么样状态申请报废?全凭基层民警的个人判断和喜好,要么只用新的,不要旧,浪费资金;要么长期使用,苦撑硬拖,装备性能落后而影响战斗力。
(四)是局部性的公安装备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有些装备配备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性,标准过高、配备面过宽,容易造成极大资金包袱。某地在制定派出所“三项建设”三年规划时,除按照公安部、财政部的标准配备汽车外,还要求每2人配一辆警用摩托车(采购价8000元左右)、每人配一个防弹头盔(采购价1600元)、一件防弹背心(采购价2300元)、一件防刺服(采购价750元)、一套单警装备(含350兆手持台一个,总采购价约3500—3600元),每个派出所要建立无线通讯基地台一个(约需6—8万元),2010年必须完成达标。一般县级公安机关按照260人、10个派出所左右规模计算,仅派出所民警配齐上述装备就要210万元—220万元左右。
(五)是有的装备维护、消耗后续补充跟不上。比如催泪喷射器、急救包、强光电筒电池正常消耗损坏后的难以补充。
(六)是装备成套性、系列化不强,以致于影响民警实战能力。主要体现在民警在处置复杂的突发事件时,从出警到处置时所需装备的衔接性不够,装备无法形成系列化,大大降低了民警出警的效率,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有效处置救援的宝贵时间,甚至伤及民警的生命,还被告不作为的事屡见不鲜。比如:接到交通事故需要求救,民警赶赴现场,发现人被卡在损坏的车中出不来,民警没有简单的破拆施救工具。接到有群众落水,出警赶到现场没有救生衣、救生圈、救援绳等而无法处置。促不及防的设卡堵截,没有带路障(拦车破胎器)、民警没戴防弹头盔、穿着防弹衣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装备培训、管理和应用跟不上
(一)是装备如何应用上缺乏培训。新列装的装备民警不会用,实战中不能形成战斗力,造成装备“不会用”。基层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耗费巨资购买的装备备不会用。有些购买或研发的装备只是在上级或领导检查时演示一下,做做样子,形成不了真正的战斗力。同时由于产品的培训跟不上,有的产品厂家只对少部分民警进行培训,但是实际需要进行范围更广泛的培训,以便在处置突发现场时可以随时使用。某地在举行警营开放日活动时,表演了抓捕网的使用,招来观众的一片喝彩声。可在随后不久的一次出警中遇到“武疯子”,出警的民警没有携带抓捕网和防护盾牌,等到后续送来时,出警的民警又不会用,最后在强行制服“武疯子”时造成民警受伤。
(二)是装备使用政策依据培训不足,民警对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器警械不明朗,导致“不愿用、不敢用”。公安部下决心花大力气为基层配发的单警装备在一些地方存在“装而不发、发而不用”。就其原因就是一是一些单位和民警因怕承担使用责任而“不愿用”、“不敢用”装备。单警装备的使用必须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但在实践中更多的是需要民警在精神高度紧张、情形复杂的执法现场,依靠主观认识判断,迅速作出合理使用某种警械(武器)的决定,一旦判断失误或者使用出现偏差,就要面临被追究责任的危险。如枪支走火、警棍敲击嫌疑人造成骨折等意外伤害等。可能一枪打出一个英雄,也可能一枪把警察自己打进看守所。
(三)是装备存放、保管、携带等客观因素制约着装备使用,造成装备“不便用”。有些基层单位制订了一系列的装备管理制度,侧重于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过分强调装备集中存放保管,而忽视了装备的便利存取。在出警时,装备“拿不出,用不上”。目前公安业务装备品种多,出警时携带哪些装备?带多少?现正列装的警车后备箱小,携带装备少,因而造成在实战中装备的使用率低,民警战斗力低。
(四)是装备的携带、使用意识差,出警利用率低。根据公安部的相关规定,现场执勤的民警须完整携带公安单警装备。个别基层单位领导和民警缺乏新形势下对公安装备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只要在处置重大案件或持枪、持械案件时佩带装备就可以了,在处置一般事件中没有必要佩带警用装备。民警出警时不携带单警装备和防护装备,以致在遇敌时遭到重大伤害。例如,在日常巡逻和接处警过程中,一些民警对要求穿戴单警装备的规定不能很好地执行,觉得单警装备穿在身上很不方便,有的民警干脆将单警装备放在巡逻车上,影响了装备在实战中的效能发挥。
(五)是装备管理使用制度与实战需要相脱节,造成装备“不可用”。目前在基层相当一部分领导和民警认为,现在的枪支管理规定太严格,执勤中携带使用枪支受到诸多约束,还要进行保管、接受检查等,不少民警认为不带最好,省得不小心丢了麻烦;加上一些基层领导也担心民警带枪执勤会出事,甚至在平时将一线民警的枪都收回枪库集中保管,结果导致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枪可用,民警只能用血肉之躯去迎击棍棒、刀枪,给民警造成重大伤亡。比如:山东省泰安市“104”袭警案惨痛的教训即便如此。
(六)是装备缺乏维护和管理,影响装备使用寿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基层在装备建设和管理上“重配备、轻使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装备配备的效益不太明显。某地在本世纪初,配备了一架尼康F80D光学照相机,该像机由于价格昂贵,一直不舍得用,一般技术员不给用,结果若干年后数码相机普及应用,该相机即遭淘汰。单警装备配发后,有的单位没有按照“集存分放、严格管理、及时维护、方便存取”的原则,进行装备的保管、维护和使用,装备存放没有固定地点、有的民警将单警装备放在警车里、有的放在私家车里,有的干脆就存放在家中,造成装备丢失、损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要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做好我们的装备研发、配备、管理和使用工作。
首先、牢固树立科技强警理念,加强战术研究,加大公安装备的科技含量,深入开展公安装备研发工作,不断满足警务实战需要。
***同志在参观第五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时强调“要树立科技强警理念,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和装备保障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警用装备水平是衡量警务工作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要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思想,把科学思想、科技手段和高新技术装备应用到各项警务工作中,普及到执法值勤岗位上,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改变目前主要依靠社会研发公安装备的种种弊端,公安部、各省公安厅要组织成立公安警用装备研发中心,以应用为核心,积极开展符合实战需要的装备研发工作。把满足实际运用摆在突出的位置,破解公安装备研发的难题,迅速把装备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各地援川队伍的生活保障问题遇到极大困难,公安部装财局警用装备研发论证中心组织研发的GA-CS50炊事车、GA-LY50淋浴车解决了援川民警的用水、用电、洗浴、吃饭等问题。
近年来,由于中央司法保障体制改革好政策执行,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大量投向基层,公安经费保障困难虽然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但基层公安机关装备经费还是相当有限。价格昂贵的高技术装备、重型装备是很难普及配发到基层的,所以,我国的警用装备研发生产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警用装备的配备和采购工作必须力求“价廉物美”。另外警用装备的使用是要与战术需要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使用效果,所以在装备研发时要加强战术研究,经常性开展的装备实战案例调研座谈,把一线实战需要作为公安装备研发的目标,深入基层一线,深刻分析基层装备使用案例,积极汇集基层公安业务部门和民警从实战中得出的装备应用经验和需求期待;研发论证阶段就要对之能否贴近公安实战需要进行严谨、科学、规范的论证,使研发工作 “面向实战、追求实效”,努力使研发成果与实战需要相符合,以提高基层一线的实战能力。明朝抗倭斗争中,戚继光根据明军原有的木杆铁头长枪,容易被倭刀砍断而失去攻击力,就地取材利用南方盛产的竹竿发明了竹枪,很快就扭转了明军的被动局面,取得了抗倭斗争的伟大胜利。2009年的成都公共汽车燃烧事件,催生出的汽车逃生安全锤。2010年我省采购的警用面包车就配发了尖头、轻巧、经济的安全锤,砸碎8毫米的汽车钢化玻璃只需几秒钟。再比如,前些年广东警方自制发明的“镰钩枪”、“藤制警棍”成为打击在广州、深圳一带猖獗一时飞车抢夺案件的利器。
其次、建立科学的公安装备配备管理体制
(一)是制定科学的装备配备标准。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制定好中长期的总体公安装备项目规划、确保装备的合理有序配备。杨焕宁副部长曾经指出:“各地要根据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装备资金的规模,按照整合资源、规范配备、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本地区的公安机关业务装备配备规划和实施计划。”根据目前实际需要,应由省级公安装备部门会同财政政法经费保障部门按照公安部制定的《县级公安机关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制定本省的“金盾工程”总框架和各业务装备配备计划。目前公安各业务部门制定的九个装备配备标准,如《公安刑事科学技术装备配备标准》、《看守所装备配备标准》、《公安派出所装备配备标准》等,它们独成体系,缺乏整体统一性。因此新的装备规划要着眼未来三至五年公安业务发展趋势和特点,注重吸纳国际、国内警用装备建设的先进经验,既要考虑适用性、连续性,又要适当增强前瞻性、预见性,尽量避免出现短期效应。同时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统一规划、统一配备、分步实施,切实加强计划性、预见性、系统性,努力克服盲目性、随意性。
(二)是树立“大装备”理念,以满足实战需求为目标,建立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节约经费支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技术先进但价格昂贵的警用装备的发明和应用,对公安装备现代化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是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打击犯罪和保护自身安全的利器。这些装备很有必要配备,但使用率较低,如果每个县、区公安局都要配备的话将耗资巨大。从近年大型装备、系统的建设来看,按照市县共建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各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问题,有利于实现建设资金的集约化管理;有利于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减轻基层经费负担;有利于统一建设标准,实现资源共享。比如:进行微量痕迹物证提取的DM数码显微多功能取证检测系统单价28万元;对模糊视频进行处理使之成为清晰图象的视频模糊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单价38万元;JS红外远程高清监拍系统39万元、应急照明车45万元(以南京依维柯车为例)、高层消防泡沫云梯车1000万元。象这些装备因为价格昂贵、使用率低,可以以地市一级为单位,进行统一布局规划,实行共建共享。大型技术室(比如DNA检测实验室)可以考虑数个地市合建,以节约日常维护和消耗费用,降低使用成本,发挥装备资金最大的使用效益。
(三)是要加强装备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装备管理制度建设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我们公安机关队伍如此庞大,装备的种类繁多,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就不能保证装备保持良好的状态,更不能保证拉得出、打的赢。建立健全与装备管理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公安事业发展对我们的必然要求,大力加强对一线实战部门的调研,了解掌握目前装备管理使用制度方面的弊端,及时修正,使之更好的服务实战。只有健全了各项装备管理制度,才能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保证装备管理工作持续发展。
(四)是充分利用装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科学、规范管理公安装备,使日常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强公安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全国公安装备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公安装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通过各类装备基础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和分析,为装备建设提供合理化意见,为日常装备管理、处置突发事件装备调运提供动态的翔实的资料。
大力加强装备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加强对装备的日常动态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装备资产的安全和状态、性能完好,才能在使用时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第三、加强装备使用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装备应用意识和技能,发挥装备使用效益。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大量的装备特别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公安业务装备,有许多在配发前我们没有见过,更谈不上会使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积极做好基层民警的装备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使装备的管理人员和装备的使用者都能对装备的性能、要求、使用办法有详细的了解。
(一)是要大力加强装备使用制度培训,主要是加强对一线民警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培训,使大家深刻掌握使用武器、警械的法规依据,做到依法正确使用,遇到该使用的情形就用,解决好“不敢用”的问题。
(二)是要结合当前装备建设应用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装备技能的培训。要结合典型战术案例,深刻剖析了案例中的战术与装备结合的教训与经验,积极探索现有装备与战术应用的典范。使广大民警全面了解掌握各项装备的使用方法,切实发挥装备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荒唐的解救”中的战术与装备运用上的失误,解决好“不会用”的问题,从而减少和避免人员的不必要伤害。
(三)是要积极宣传、营造装备使用氛围。牢固树立“公安装备就是民警的第二生命”的思想,将民警出警、处置中规范佩带使用装备问题纳入规范化执法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的警务督察活动中注重对装备佩带使用方面的监督检查,把装备佩带使用工作纳入基层单位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增强民警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装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解决好“不愿用”问题。
(四)是积极做好装备管理使用的硬件建设。针对目前基层在装备保管、携带方面弊端影响装备使用率,从而影响实战能力方面的问题,要从实战出发以解决人与装备分离“不便用”问题。大力研发新式警用车辆,使之便于携带和保管警用装备,做到人、车、装备一体化。比如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在八十年代为方便乘坐和携带工具,发明了皮卡工具车。我们也可以对现有列装警用车辆的后备箱进行改造,便于民警在日常出警时携带和保管单警装备、防护装备、设卡装备、救生装备等日常勤务装备,以解决人与装备分离问题,避免关键时没装备可用。比如:公安部在2004年新增中央政法补助项目中统一配备的尼桑帕拉丁吉普车,车辆性能优越、后备箱大,可以携带4—5人份的单警装备、防护装备和部分设卡、救护救生装备。
(五)是积极探索便捷高效的勤务装备研究,减轻一线民警值勤压力,积极做好装备保障上的从优待警工作。进行微量痕迹物证提取的DM数码显微多功能取证检测系统,价格昂贵达28万元,它其实就是将数码照相机与放大镜、显微镜进行有效组合。我们可以从实战出发,为民警配备录音、录像取证设备,无线通讯设备,照明设备、防护设备的多功能组合装备,减少民警在值勤中工作强度,特别是夜间值勤、处警,即要手拿电筒、又要拿对讲机还要做事,极不方便。比如研发一种多功能值勤头盔,它具备防护、防暴(防弹)功能,同时集成录音、录像、通讯、夜间照明等功能。
(六)是大力加强基层装备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目前基层装财部门都是由传统的财务科演变而来,而且人员少。许多同志只有财务核算技能,对装备技术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懂装备技术知识,无法适应现代化装备配备管理的新要求。切实提高他们装备知识水平,提高他们实际应用技能,确保至少能够解决对本单位装备的基本维护或一些初级的技术传授问题,便于能够扩大培训应用范围。
第四、大力加强应急物质储备建设
《人民警察法》规定参加抢险救灾是人民警察应尽的义务,建立一个由公安机关统一协调指挥处置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的通讯保障、物质储备中心对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极其必要的。近年来,极端的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时而发生,为积极应对公安机关在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群体性事件和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所急需的物质不足,公安部于2006年就印发了《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应急物质储备管理规定〉的通知》。作为公安机关后勤保障部门,应从思想上绷紧应急保障这根弦,坚决克服长期和平时期形成的麻痹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应急物质储备建设作为公安机关应急反应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整体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各级警务保障部门要深刻意识到应急保障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前提,做好应急物质储备工作,是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和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首先做好应急物质储备库建设。按照公安部要求,省级库不少于2000平方米、市级不少于500平方米、县级库不少于200平方米,积极把握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时机,在2011年底前完成所有应急物质储备库建设任务。
其次因地制宜积极做好应急物质储备工作。按照公安部提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的思想,结合本地治安状况和自然灾害特点按照《公安机关应急物质储备品种和数量表》要求积极做好物质储备工作。在2008年初的抗雪救灾、5月四川的抗震救灾、2009年处置新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事件中公安应急物质储备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去年8月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公安部在迅速调集抢险救灾队伍的同时,按照“及时、准确、扎实、有力调运抢险救灾物质”的要求,先后调拨了帐篷、发电机、充气床、折叠床、多功能喇叭、强光灯、通讯指挥车、服装、药品等一大批救灾物质火速驰援舟曲灾区,极大地缓解了前线救灾物质紧缺的压力,保障了救援工作的及时、科学、高效。提高了救援战斗力,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赢得了时间,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舟曲救援被誉为“用科学、智慧点亮的生命通道”
总之,装备配备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系统工程,各级警务保障和装备管理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完善管理工作的新方法,使装备管理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为公安保卫工作提供扎实的装备保障服务。
第四篇:歌剧欣赏《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课题:《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课型:欣赏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二)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能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韦伯的生平及贡献。教学重难点:
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能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韦伯的生平及贡献。教具:教学光碟多媒体 教法:讲解法、视图法、欣赏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背景介绍
①.《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唱段简介
这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第四场中,韩英母女在牢房相会时的大段唱腔,是韩英的独唱部分,也可称之为这部歌剧的咏叹调。它是整个歌剧中最能深刻揭示韩英内心世界的主要唱段,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充分表现了韩英被捕后坚贞不屈、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情操。唱段采用类似戏曲音乐中的板腔手法,将其分为五个段落。根据歌词的内容,运用慢板、快板、散板等不同的
②.作者简介
张敬安(1925—)作曲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曾任湖北歌剧团团长。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罗汉钱》等。欧阳谦叔(1926—)作曲家。1953年毕业于华东音乐分院专修班,曾任湖北省歌剧团创作组组长。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等。
(二)欣赏《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1.请学生体验音乐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歌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评价
2.结合欣赏简要说明:张敬安、欧阳谦叔的生平、《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中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等。
(三)再次欣赏乐曲
老师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了解乐曲的音乐情绪,学生能够分析乐曲的内容。
第五篇:影评——看电视剧《婚巢》有感
看电视剧《婚巢》有感
最近,江西电视台播放了独播大剧《婚巢》,其实在它之前已经有一些地方电视台播过了,但是在卫视来说也算是首播,在视频网站上也同步上传了,这部电视剧以80后一代人在现实社会生存的困境为主线,特别是因为房子而引发的矛盾冲突,凸显了现实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对80后一代人价值观的肆意践踏和摧毁,强烈的冲击了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同龄人甚至生活在当今中国所有的人对这个社会的深刻反思,值得一看!
先说一说看到昨天晚上22集,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些人物,情节和台词吧。
首先是大姐阳敏这个人物,可以说这个人物的性格很鲜明,爱憎分明,情绪容易激动,在家庭夫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主动担当起姐弟的保护伞,时刻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不想让他们受到哪怕一点点的伤害。从第一集开始,于母一拿出那个装修合同,她就来火了,然后就是坐车回家,直到到家之后彻底爆发了,把妹妹阳雪一顿数落,不过结果也只能一家人在一起生闷气。印象比较深刻还有宁宁妈在不同意立男没房子就结婚的时候,也是火大,然后她说话也是有点自以为是,跟宁宁就说立男有多好,自认为宁宁有多爱立男,立男这样的男孩子哪儿找去啊,等等。后来在宁宁妈答应没房子先租房子结婚之后又受到刺激出尔反尔,又是吵了起来;立男妈去求宁宁妈被夹到手,结果阳敏彻底火了,立马打上门去,吵得不可开交,结果被她妈打了一巴掌,回到家之后还是骂骂咧咧。对于阳雪的事也是,于母三番五次刁难阳雪,特别是签了公证之后又要签那么厚一本号称完美无缺的协议,阳雪不准备告诉阳敏结果还是偶然间被阳敏发现了,又是一次火大了,今晚就要看看立男把于致远揍了!
其次,我就感觉阳家这样一个家庭在这样一个时代真是一种悲哀,特别是阳家的父母,看了真的让人又愤怒又同情,当然最后的结局我相信又是大团圆(否则通不过广电总局的审查啊,呵呵)。这样的场景太多了。我来数几个,还是第一集,他们从于母的手中接过那份装修合同,悲哀!为了立男的婚事去找宁宁妈,把家传的“玉牌”硬往人家手里面塞,可怜!之后就是宁宁妈出尔反尔不买房不同意结婚,阳母去找她苦苦哀求,手也被夹了,并受到了邻居们的奚落,可怜!立男为了买不上房喝酒发酒疯,一家人的冲突,悲哀!再之后就是卖房,为了给立男在城里面买房他们忍痛卖方,特别是在搬家具离开那一瞬间,阳母泪流满面,再搬到了郊区应该是垃圾场附近的出租屋,看看周围的环境,可怜!
再次,就是阳雪的软弱可欺,没有原则,一次次的妥协退让,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还有于致远的胆小没有男子汉的气魄,一味的只从他妈妈的角度考虑,对他们的婚姻基本没有付出,光就一张嘴,简直就是一个废物!
还有,就是立男的悲剧。两个相爱的人,从第一集就为了房子,搞得心力交瘁,归根结底就是房价太高,手里的钱太少!他从开始就是一句话: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能解决,不想麻烦家里。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句话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无论你怎样努力,可是还是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哪怕你的幸福的标准是如此的低,物质要求是那么的小,还是让你难以达成,倍受打击。为了省钱买房,每天就吃5个馒头,连榨菜都舍不得吃,真是让人看了心酸,扭曲的高房价害死人啊!没日没夜的接私活,攒钱,可还是不够啊!一个这么有能力的人,高中就可以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站,国内一流大学毕业,可是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一个富裕的家庭有什么用,无论你怎样努力你还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阳敏给于母来了个针锋相对,也请了个律师参与婚前协议的拟定,这个过程真是反映了当下这个社会怎样的风气:一切向前(也包括钱)看,家长们是感情往后摆,还好有情人终成眷属,经过了二十多集的波折,阳雪跟于致远终于领导了结婚证。其实我觉得于致远根本配不上阳雪,除了脾气好点根本没什么担当,一味的对他妈妥协,我没看出来他对阳雪有多爱,而阳雪却为他付出那么多,先是装修费,然后没跟他家提任何要求,什么彩礼、婚礼等等都没要求,还有对他们家人很关心,然后先是做了公证,又是差点就她一个人签了协议,我都替她感到不值,哎,还是那句话:恨铁不成钢啊!
昨晚又是一个大冲突,25集刚开头挺甜蜜,阳雪跟于致远终于洞房花烛了,于致远那张嘴也挺会忽悠,阳雪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姐弟三人打不通家里的电话中午发现父母把房子卖了筹钱给立男在城里买房,他们回来之际正好阳父病了摔倒在地,阳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们及时将父亲送到医院,还好只是轻微脑溢血,父亲醒来后又是泪流满面说了一番话,大意就是他们没用,没有给每人都在城里买套大房子,对不起他们,哎,你说辛辛苦苦劳累一辈子的夫妻怎么在这个社会就达不到这么小小的心愿,他们
也不是很高的要求,就是集全家给儿子买套房却不可得,这个该死的房子,祸害了整个中国。宁宁这边,她姑姑给他介绍了药监局的胡处(快副局了吧),那个色狼一看到宁宁那么漂亮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听说宁宁和她妈最好要求就是一套大房子,他立马定了一套两百多平米的复式送到宁宁家并说要跟宁宁结婚,大家说说一个药监局的处长凭工资他那儿来的钱一出手就是大房子啊,除了贪腐还有别的解释嘛???看看最近的“房叔”、“表哥”,广州一个城建的退休领导24套房,中国的公务员比古代的官老爷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样的官员政府要之何用,不推倒他们我们公民有好日子过吗?
看了今晚的两集,我是真受不了阳雪那些人的观点,包括阳雪父母、李国栋、于致远和他父亲,二十万,而且还没有现金,咱妈房子抵押,或者是买房子,阳雪还要那么低声下气的、放下自尊去求于母,值得吗?医生说了,千分之一的几率不会死,就算治好也是“生活没质量”,这句话什么意思不用解释了吧?阳敏说的对,房子没了怎么办,孩子还可以再生啊。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性价比,治是完全没有性价比的!中国传统观念就是只要能活着就行,我反正是坚决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活着有口气是一个人生存的意义吗?人是有思想的,我想就算阳敏的宝宝是那千分之一的一,等她长大了知道自己跟同龄人不一样,是一个残废,生活不能自理,是家庭的负担,你觉得她会幸福吗?现在花钱治疗就是对宝宝的负责吗?不是,像阳雪那样的想的人我觉得才是自私的,他们那样的人才是为了自己呢,想站在道德的高地上,那样是对活着的人不负责!这种传统观念应该摒弃!说到这我又想到宁宁妈花钱最后沦落到买房子给他爸治病,“就算每天花一万块钱就一口气她也愿意”,为了这,她把房子卖了,我估计也没坚持多久。宁宁爸死了以后的五年她们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啊。像她自己所说:猪狗不如。因为没有房子差点毁了女儿的婚姻,甚至女儿的一生。我想她卖房子用钱去保宁宁爸的命纯粹是为了她自己,她爸有一口气她就认为这个家还在,这个想法真是愚蠢至极,你以为你是亿万富豪啊,你有那么多钱嘛,现实一点好吗,你以为你活在童话里呢?说到这我真的是愤怒了,想骂人了,现实一点吧!
电视剧快要接近尾声了,昨晚倒数最后两集,今晚就是最后结局了,本来看了介绍还以为是团员大结局呢,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四个小家庭,最后只剩下一套房了,悲剧啊!阳敏忍痛将自己的房子低价卖了,大家都在外面等着手术结果,不出意料手术失败了,不过医生最后来了句:孩子走的很安详。真是扯淡,你这句话也太忽悠人了吧,一个小孩子说这句有意思吗,你是怕家属找你麻烦吧?都哭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阳雪还在那安慰姐姐,人家现在房子卖了你给她住啊,之前用道德的枷锁逼着人家把房子卖了现在怎么办?想过没有,现在社会上太多这种人了,总以为自己很高尚,引申到爱国这方面,现在那些抵制日货砸日系车的,拿着爱国的大棒到处耀武扬威,内心里其实才是龌龊的!反正我是嫉妒不认同这种做法!立男这边勒索了胡局把钱拿到医院结果孩子已经没了,在家人的劝导下去买房了,一万八一平的大两居,把胡局赶走,乐呵呵的把房子钥匙扔到未来丈母娘手里。那个炒房的吊人手里拿了一大串钥匙,还给了优惠价,签了合同之后喝酒,对立男说了一句话太讽刺了:还是你们读书人厉害这么年轻就买房了,可是这背后的艰辛痛苦牺牲他知道吗?最后他还感谢了全天下的丈母娘。于母也发现自己被骗了今晚就要坐牢了,活该
最后两集,为了迎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是为了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审查,我们的编剧将最后的结局进行了极端的理想化的天马行空的空想,在当下的天朝确实是一个神话了!立男拿着敲诈贪官的五十万首付了新城家园的大两居的房子,带着全家人包括宁宁和她妈一起去看房子都很满意,阳敏看起来也从痛失爱女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可是,还是有一个多事的人——阳雪,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个人我是真的很讨厌,把自己包装的那么清高,对自己家人我感觉就是没有亲情,就跟现在的公务员你没有给他送礼一样,一本正经的办事,对外人,比方她的婆婆就是一副谄媚的嘴脸,逆来顺受,给她一巴掌再给她一粒糖她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这就叫对内高压控制对外妥协退让,最烦的就是这种人老是以为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地上,随意挥舞着道德的大棒肆意的去批判别人!立男高高兴兴的买房她就老是觉得人家哪里不对劲,不是为立男高兴,而是有意找茬,所以总的来说我是越来越喜欢阳敏这个人物,人家爱憎分明,不会假装清高。终于在阳雪的追问下,立男忍不住说出了钱是他劫富济贫得来的,这回阳雪来劲了,一下子就给人家定性了,就是犯罪了,搞得好像自己多懂法一样,以为自己是检察院、公安局的呢,你知道事情的缘由吗,你有什么资格这样说???再说说立男确实也是个懦弱胆小的人,除了跟老黄牛一样工作、替人家修修电脑、为了省钱做个“馒头哥”以外,已是个废人,这辈子像这样下去也是无能到了极点。明明是做了一件正义的事何必搞得那么担惊受怕干什么,你这个叫惩恶扬善,叫劫富
济贫,这是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做贡献呢,虽然这个贡献微不足道,但是是好事啊,有什么可怕的啊,可是立男这个废物呢,人家警察抓到了抢劫他的卖假证的人请他回去协助调查,他又是心惊肉跳,在派出所看到那些场景,估计是心中恐惧日益增多。结果把全家人召集起来坦白了自己的行为,结果家里的人也是没个主意,这算个什么事啊,这怎么能叫犯罪,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就说那个胡贪官他会承认是敲诈吗?那这就是赠与行为啊,双方都得利嘛,凭什么说是敲诈,可笑的一家人,你们像这样在这个社会还能生存吗?虽然最后又说什么自首情节,敲诈的款项也退回了(房子肯定也是卖了),重大立功情节(胡登高被查处了),判了个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三年,这真是艺术改造了,现实绝对不会是这样的。说说阳敏这边,她为了救孩子不是把房子卖给了李家夫妇,结果人家来收房子看到她的婴儿床问孩子哪儿去了,在了解了真相之后,决定房子也不要了,合同也撕毁了,她们治病花掉那十万块钱也算是借给阳敏的,什么时候有再还。哇塞,这个世界出现活菩萨,真天使了,迅速围观啊!!阳雪的婆婆因为那个柏大兵跑了,被认为有重大诈骗嫌疑关到了看守所,律师说要先退赔才能争取取保候审,阳雪又开始出馊主意要卖房子了,结果于母坚决不同意,但是结果还是卖了,并把于母接出来了,然后编剧又出来扯淡了,那个柏大兵被抓住了,估计这个于母也脱罪了。最后结局,立男宁宁领了结婚证,也没有判实刑,阳雪和阳敏都怀孕了,阳雪的婆媳关系也好了,看起来是皆大欢喜啊,当然这都是编剧的功劳啊!
在现实社会中这些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先说阳敏,人家那对夫妻好不容易捡个漏买了个便宜房子,人家怎么会说是可怜你就不收房了,这得损失多少啊,这真是拍戏啊!还有为了千分之一的希望,而且这个所谓的希望也是孩子以后生活没有质量的希望啊,这根本不是救孩子,这是害孩子,为了满足大人的所谓的亲情欲望,让自己夫妻一家人后半辈子生活没质量,性价比简直无限趋近于零,就相当于往水里面扔钱啊,而且是卖房子的钱,而且是自己全家人唯一的住房!再说阳雪,这个世界就算是有这样清高的人,我觉得他也一定是混不下去的,如果他不改变,最终的结局肯定是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最终众叛亲离,孤独终老,能不能活到老还得另一说,这种人就叫有道德洁癖,更可恶,你是活在火星上的火星人吗???最后是立男,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也成不了大事,最后宁宁妈也忽略不计了,以前立男好歹还有三十万,现在是生无分文,而且还有污点,这种人宁宁妈会接受吗?宁宁也是不在乎吗?就算是他们现在因为所谓的爱情结婚了,你以为爱情是真空的啊,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啊,到时候还是离婚收场,一句老话“不要看你现在跳的欢,秋后给你拉清单”,没什么好下场。
最后总结一下,都是房子惹得祸!一个大家庭,四个小家庭,都经历了买房卖房的一个过程,虽然编剧给了他们一个好结局,但是现实就是这么一家人除了阳敏都是废物,而且最后阳敏也会被拖垮!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