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亲》观后感
《父亲》观后感
去年秋天筷子兄弟以一部《父亲》复出,依旧哀鸿般的旋律还是那么让人心痛。“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他们的歌声中道出了多少为人儿女的心声!年少轻狂、少不更事的人很难感受到父母对孩子们的付出,更难以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必须等到有一天,当曾经的孩子初为人父、人母,那仰望父母的目光开始低头俯视自己的孩子,这才能真正开始体会父母的艰辛。可是当我们有了报答父母恩情的想法时才发现我们已经因为各种繁琐的事务失去了和父母共享安乐的机会。“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到那时也许只能渴望“时光时光慢些吧,不想让你再变老啦;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其实,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我们何曾未看在眼里,正如歌曲的结尾所说“我是你的骄傲啊,你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这样说全是为了让父母不再对我们过度的担心,这样也只能是在我们羽翼还未丰满前对父母最大的安慰,也只是我们现在对父母最简单的感恩。
当年的雏鹰面对蓝天,他们一无所知,心里藏满解不开的迷;如今,他们凭借着强劲的翅膀翱游天空,去寻找未知的答案。但不管他们飞得多高,飞得多远,一定不会忘记他们可爱的家,一定会感谢父母的恩情。跪乳之恩、反哺之情,飞禽走兽尚且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我们更应涌泉相报滴水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中国式话语,平易朴实,年代久远,却清新流畅,勃发奔涌而出,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流星,划过这个沉寂许久国度的黑漆漆夜空,告诫我们勿忘父母恩!
曾子曰:“幸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如,其下能养。”这就是说,报答父母的恩情是有区别的,最好的是让父母在精神层面获得满足,其次是不打骂父母也就是说不和父母争执,再下一等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可见对父母的感恩也是不容易的,源远方流长,根深才叶茂,曾经象征了这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感恩的力量是一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生智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亲付出了那么多,把你我抚养成人,我们要善待老人,常回家看看。
我们要不仅感恩养育我们的父母,感恩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我们还更
要感谢我们身边的人,因为我们不是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你在风雨泥泞中接过同行路人递来的一把伞,当你在求知路上聆听老师的智慧之语而茅塞顿开,当你在遭遇挫折困境时握住朋友伸出的一双手,当你在竞争中对手让你变得更优秀而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请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他们的给予!推己及人,感恩父母的人才能胸怀天下,以感恩之心笑对他人。感恩的心最美,感恩让我们的心灵升华,让我们的人格更趋于完美。也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够对生活明察秋毫,感悟到舍得所给予我们的快乐。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也是说着容易做着难,有时我们的行动未必能够做得到,但至少我们在心里应该有所触动,为一种善良和爱心所触动,有所触动,必有所感悟和行动,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即使我们没有参与别人的爱心行动,但我们哪怕作为一个旁观者,为他人的爱心行动鼓掌进而送上一束鲜花也能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感恩之情。
一个常怀感恩的人,必是善良的人,也是一个有福的人。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中说道:“一个有福的生命,心平气和,心里充满安宁。”一个常怀感恩的人,也必定是心灵纯洁,性情美好的人。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里说道:“心灵的纯洁将会使一个人明察秋毫,并通情达理地、自我克制地去行动。” 一个常怀感恩的人,他的任何行动,都能让我们看到隐藏不住的高贵品质,总是让世人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些行动里的耀眼光泽是那么的迷人。
第二篇:父亲观后感(模版)
父亲观后感
从《老男孩》知道了筷子兄弟,随后也看了11度青春的其他电影。后来无意间看到了筷子兄弟的新作《父亲》之父女篇,听到了由王太利作词作曲的同名歌曲《父亲》,听完的那一刹那,我已经泪流满面了。
筷子兄弟的微电影《父亲》已经看过几遍了,网友对此的评论有很多,有人说拍的很感人,也有人说片子拍的太烂......我想无论好或是不好的评价都是源于不同角度。
我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更不懂要用什么样的角度去欣赏,但是它确实让我泣不成声。或许在看电影或是电视剧时,我们总会被那些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片段所感染,是他们拍的太精彩还是有意无意触动了我们的记忆与心弦。所以我不想去说这部电影的成功与否、精彩与否,但我很想为这里的主题曲《父亲》而鼓掌。尤其是那里面的歌词,那引人深思的爱深深的震撼着作为儿女的我们的心。
影片《父亲》从主人公“小燕燕”的童年对父亲的崇拜开始,描述了一位普通少女成长过程中与父亲之间感情关系的变化。父女间有崇拜与被崇拜、保护与被保护,也有因过度保护而引发的青春逆反。女儿长大后,开启独立生活时的离别之伤,最后落脚在女儿嫁人婚礼上老父亲的真情流露。父亲身上有着男人身上的劣根性的集合,但是又对自己的女儿无限疼爱。
在片中,王太利饰演的警察形象,英勇帅气,动作敏捷,不知道看过此片的朋友们是不是还记得儿时心目中那个警察叔叔的形象?在表演的过程中,无论是台词语气的把握,还是肢体动作的展示,还是面部表情的呈现都是缺一不可的。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果希望在观众面前留下深刻印象的话,在细节方面就需要下功夫,片中王太利的面目表情将遇到歹徒的那种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遇到众歹徒瞪大双眼的那一刹那尤为突出。在遇到歹徒将一把尖到直指到眼前的时候,王太利表现出来的那种愤怒以及歇斯底里与歹徒负隅顽抗到底的表情都体现出了他对于警察形象的深入了解。当霍建国身负重伤住进医院的时候,同事和自己深爱的女儿到医院看望他的时候,他的一个军礼表达了他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骄傲和自豪。同事们心中的好榜样,女儿心中的骄傲。当小燕燕高兴的把满分试卷拿给爸爸看的时候,霍建国脸上洋溢出的欣慰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这个表情让王太利诠释得也很到位,看到女儿取得了好成绩,相信每一个父亲都会为之骄傲和自豪。当霍建国在边洗衣服边陪小燕燕看动画片的时候,动画片里的感人故事或许让霍建国想到了一些伤心难过的事情,不禁潸然泪下。细心的爸爸发现小燕燕喜欢上了动画片里的卡通形象,不顾一天工作的劳累,在小燕燕的花裙子上一针一线地为小燕燕绣上了一个一
模一样的小娃娃,希望第二天小燕燕起床穿上花裙子的时候能够开心。
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英勇的警察,老了以后是一个很矛盾的老人。作为曾经的拥有自己的尊严,这导致了他和女儿在公交车上制止小偷的行为。但在与小偷搏斗中也哀求小偷说自己有病,此时按照他女儿的话说他没有体检过。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有病而不想体检出来让女人知道然后着急。随后与女儿的争吵中有让女儿滚以后都不给女儿开门了,但最后自己滚了。在女儿带肖利回来时也热情的给女儿开门,像没事儿人一样,父女之间有什么过不去的呢。当然当时他不知道,肖利就是那个从小被他认定为坏孩子的人就在门外。到现在父亲依然认定肖利不是个正经人。到父亲被以前抓过的罪犯报复重伤导致脑子出现问题时,整个故事发生了转折,从父亲对女人的溺爱到容忍转变为女儿对父亲的爱的表达。在脑子受损后父亲记得三件事女儿、自己是个警察、肖利是个坏人。而肖利在晚上与女护士的谈笑也更加坚定了父亲认为肖利不是正经人的思想。当女儿告诉父亲她要和肖利结婚时,父亲很淡定的尿了,这可以是病人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父亲的抗议。最后婚礼上父亲穿着自己最辉煌时候的警服来到了现场,看似健康意气风发。他来了他是来送他女儿的,但他不祝福这段婚姻,因为肖利在他眼里不是好人。所以他没有把女儿交到新郎的手里,而是说等你放学了爸爸在来接你。这句话的意思个人认为是“去吧,按照你的想法和这个坏男人在一起吧,当你发现了他是个坏男人的时候,父亲来接你回家。”这时父亲恢复了病态,燕燕哭了,她想到了父亲年轻时送她上学,英勇与歹徒搏斗以及种种父亲对她的爱。
从这个电影中,我看到父爱的伟大,父爱这字眼是多么的平凡,但这种爱是多么的不平凡。在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迷失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当自己还是懵懂孩子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和了解自己的父亲以及父亲的爱子之心以及撑负一个家的那份责任和艰辛,或许未来只有自己亦为人父人母的时候,这份情感,这份责任才会慢慢的体现,慢慢的清晰开来。可到那个时候再看看自己的父亲,大多已然年迈白色鬓然,我们拥有的或许只是颇为的辛酸,但是父亲的眼中却会留露出欣慰和自豪。因为那个叛逆顽皮的孩子都已然立足于世,为用于世了。父爱大于天,我们总会理解,也总会拥有和释放。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趁着父亲还未老迈的日子里,做儿女的都早些领悟这份情吧!
第三篇:电影《父亲》观后感
微电影《父亲》观后感
筷子兄弟的父子篇《父亲》明显看起来没有父女篇拍摄的那么用心,情节起承转合及其生硬、怀旧不减、新意不足,很多地方为了煽情而煽情。说实话被父女篇一直吊着的胃口并没有在父子篇上得到满足,恰恰相反的是更增添了我对筷子兄弟已经陷入了煽情怀旧怪圈无法自拔的担忧。结尾很唐突,当肖大宝父亲的包被抢走那一刻起,我就知道结局一定是那千篇一律神一般的车祸桥段。囧……
比较无奈的是筷子兄弟把老男孩里肖大宝的桥段拿来主义,总是给人感觉一种随意拼凑的嫌疑。再者说肖的演技比王太利好很多,父子篇里父亲的扮演者也演的很好,台词寥寥无几却足以很好的打动观众。
不过虽然是拿来主义,但父子篇还是很好的衔接上了《老男孩》的故事,在衔接上引用了很多《老男孩》中的视频片段,这些片段也成为其中让人惊喜的亮点。在这个故事中叙述了肖大宝的人生成长经历,从小时候受总理接见、全国榜样学习的三好小学生变成打架斗殴、对女性生理无比好奇的小痞子小流氓,肖大宝的这一转变也导致着父亲由在街坊四邻前眉开眼笑到四处赔不是低头哈腰,这一前后转变的故事其实很贴近生活,如同我们80后总是生活在爸妈口中“别人家孩子怎么样怎么样”的阴影下。其实很多时候很多父子之间语言的交流很少,父亲总是在我们面前摆出一副严厉的样子却背后的关注与渴望比谁都多。这也是父子篇中能够凸显父亲不容易的地方,从故事深度的角度来说,父子篇优于父女篇。
父爱如山,父亲的辛苦和隐忍,我们知道父亲的爱是无私的,但我们却从未对父亲说:我爱你。所以当肖大宝在最后唱出《父亲》这首歌的时候,我的泪又止不住的留下来了。
借此献给天下所有牵挂心疼孩子的父亲们!
第四篇:纪录片《父亲》观后感
纪录片《父亲》反映了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的经历。看完全片,想问一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钱,没有权,要如何生活下去?
我们从小守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教育信条忍受着十年寒窗苦,某某某考上什么大学了,某某大学毕业以后干什么了,象牙塔在山峰顶端闪闪发光向我们摇摇招手,可是当我们真的抵达了那个地方,才发现有多少是海市蜃楼。我在大四的年纪看大一的小学弟小学妹改各种抱怨大学与想象不符的状态,宣泄怀念高中的情绪,只想转身对中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说一声,你终于还是把他们骗进来了。
大学生这个定义真是太宽泛了,清华北大毕业的叫大学生,二本三本毕业的也叫大学生,什么大专职业学校毕业的也叫大学生。每年高考完了统计出来的升学率就像浸了水的海绵,看似很大,其实很水。到找工作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又要学历又要成绩又要实践又要证书,妈的你当我全才啊。
回归影片。
父亲韩赔印是最普遍的中国式父母的代表。勤劳朴实憨厚舐犊情深,父母就是这么个角色,你找他要钱,他哪怕兜里只有一百块,也会想尽办法凑个一百二十块给你。所以我们看到片子里韩赔印这里借二十那里借三十的凑儿子的生活费。纪录片的好处就是生活化,人情冷暖,一看便知。有人掏钱有人支支吾吾有人索性不理,换做电影,早就一拍肩膀:老韩你儿子有出息哥几个一起供他读书。不需要去指责谁,没有人规定一生下来就要乐于助人的,没必要自己饿着肚子还为人家上层建筑买单的。大家都不容易。
父亲随身带着一个小账本,记录各笔借款,以便日后偿还。有时候还写点鼓励性的句子,如果忽略掉他的职业,可以说父亲也挺文艺的,对美好生活充满想象,信奉书本上的那些励志语录。六十岁带着家人去北京,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父亲的脑海中是不是还浮现出天安门上太阳升的场面。他说那个时候我们都有钱了。父亲的有钱是建立在儿子毕业找个办公室的工作有空调有电脑的憧憬之上,可是现实是儿子毕业一年还在青海户外干工程。一个月赚八百多块还不如自己在西安给人家做水电来的多。于是我们看到了在现实面前惯常的一个表情:无奈。拍摄者问胜利,你父亲会接受你做这种工作吗?(服务业之类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职业)他说不接受也没办法。还是无奈。
这里存在一个矛盾,生活在底层的人不会去想也无暇去想是不是上层体制出了问题,或者说他坚定的信念出了差错,而研究者只会待在温暖的室内去开开会吃吃饭象征性地讨论出现的问题。有经历的人无能力,有能力的人无经历。曾经在会议室外等人,看着不知道什么身份的人跟院长一起讨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讨论的热火朝天,掌声阵阵,让在寒风中等候的我听得都热血沸腾了。可是后来我一想,不对啊,你们在这儿纸上谈兵,但是就业的主体——学生,不在这里啊,你不找学生来你怎么知道他们身上存在哪些从象牙塔到社会人转变期的问题。退一步说,容纳就业人群的单位也不在这里啊,你不找企业来你怎么知道他们需要怎么样的毕业生。总不至于大家毕业以后都进高校吧。
儿子韩胜利。其貌不扬,家境贫寒促成的腼腆害羞性格,转了一圈招聘会出来一言不发,曾经以为可以留在城市,接受三百块的月薪,哪怕不要钱跟着干也行,问及恋爱说再等等。憨厚的不得了。年轻人,你把一腔热情满腹学识捧到城市面前,城市是否会含笑接纳?你要还读书欠下的两万块债务,你要还父母的养育之恩,八百块的工资要干上十五年。同样,生活在都市的人,为一个房子不吃不喝也要十五年。这样的繁荣昌盛背后是多少滴血心酸。
纪录片拍到胜利的上课、吃饭、寝室,利用业余时间捡瓶子去卖,两个塑料瓶五毛钱,啤酒瓶一块钱,拍摄者问他,有没有想过出去做个兼职赚钱,他只是沉默的摇摇头。性格决定命运。弱肉强食的都市森林只合适放弃一切自尊骄傲厚着脸盆的推销者,他们要匍匐在前辈脚下,把自己的经历添油加醋不厌其烦地呈现诉说,就是棵白菜,却恨不得卖出黄金的价。不要质问胜利大学干了什么,温饱尚且不足,素质拓展职业规划个屁。突然想到个问题,国家的助学贷款呢?要一个学生每个月只有两百生活费,要一个父亲终日低声下气地向工友借钱?
他们也是我们,离家千里来到所谓的大都市读书,用四年的青春,用一麻袋的钱换回一麻袋的书本,站在离开还是留下的十字路口,周围人步履匆匆,自己却找不到方向,何去何从?
一部纪录片,看破中国高等教育的迷信。
第五篇:纪录片《父亲》观后感
刻在潜意识里的责任
纪录片《父亲》令人动容。这样真实的故事总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心潮澎湃,那根心弦拨出的是尊重、感动,更是钦佩。
蔡荣国就是纪录片的主人公。他那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在到了上学的年龄时,先后患上了重症肌无力,双腿不能走路。但面对这样的噩梦与打击,他没有退缩,坚持不懈地背着两个儿子上学,筹款带儿子上京看医生。
每天早上周而复始一成不变的事,就像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背儿子们上楼,腰肌劳损,却没有表现出气喘吁吁,那一步一步,那么重,但仍求稳,更稳。不经意间地向地面推一把,他并不埋怨与担心,皱皱眉头,他的脚步仍旧缓慢而沉稳。只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跟别人不一样,他们同样需要课堂,需要知识。
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他周密地计划着带孩子们乘地铁,尽管很麻烦;看完病后他仍旧“兴致勃勃”地领着似乎有些绝望的孩子们到天安门前游玩,还要千方百计地让大儿子恢复信心,积极生活;快要回厦门时,他上街买了些小吃,买了些北京的特色产品,打包回住所看着孩子们吃,他在一旁问:“怎么样,料多不多?”他的目光在两个理应正值青春年华的儿子间游移,眼神里是疼爱,是知足,是期望。而他只是看着,自己没有吃。
2005年,他成为了感动厦门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而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是他那潜意识里的应付的责任。
他对儿子们做的事都是有益的事,虽然很累,但绝对毫不犹豫,义无返顾。正如老师所说,如果问你,你为什么要孝顺父母,你回答因为父母把我养大,那是利益平衡;如果你回答怎么能不孝顺父母呢,那是人干的事吗,这就是潜意识里对父母的感恩,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而蔡荣国对他那两个重症肌无力的儿子,就有着刻在潜意识里的责任,更甚者,这不是责任,就是他的生活,做这些事,就像吃饭喝水,是最最平常的,最最不需要思考为什么的。或许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这些付出会获得回报,因此,在看到儿子写下《感谢父母,我的路》时,他情不自禁,潸然泪下。那是他心里情感最真实地流露,或者说是爆发。他没有理由地爱着他的两个儿子,尽管不知道他们会多早离开„„
生活中像这样刻在潜意识里的责任或许有很多,大大小小,都令人动容。可能多了就不足为奇了,但我想,它总会栖息在我们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土地,生根发芽,如果能开花结果,或许社会会更值得每个人身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