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12汶川地震12周年祭观后感心得体会
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一起来看看5.12汶川地震12周年祭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欢迎查阅!
汶川地震12周年祭观后感心得体会1
地震无情,人有情。我从网上看到一件事例;汤鸿今年20多岁,是名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地震发生的时候她正在为学生排练迎“六一”儿童节的舞蹈节目。发现险情后,她把学生推向墙角,把她们搂在怀中,垮塌的楼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尸体被找到时,她俯身趴在墙角的角落里,她的怀里3个小女孩活了下来。
汤鸿老师你那师爱感动了我,你保护了祖国的希望、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
汶川地震12周年祭观后感心得体会2
5月12日,2点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小红也在学校里参加了“献爱心”的活动…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
晚上从电视画面上,小红看到:“真是太可怕了!”很多很多的房屋倒塌了,许许多多的人都被埋在了废墟下,特别是幼儿园和学校的倒塌……“多么令人痛心的灾难!”小红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泪流满面。
5月16日,小红的学校也发起了“心系灾区,爱心捐款”的大行动,小红是班里第一个捐钱的同学,班级的同学们在她的带领下,也积极踊跃,纷纷把自己的零花钱捐了起来,5元、10元、100元、200元…533!
“小红居然捐了533元钱!”当老师报出小红的捐款数字时,同学们都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叫声。大家都知道,小红的“吝啬”在整个年级里都可算得上是小有名气呢!
当老师问她怎么会捐出那么多钱,并问她怎么会有那么多钱时,小红眼眶又开始发红了:“可怕的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其中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孩子们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也有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每天晚上,我都从电视中看到,许多人,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力量给四川的灾民捐钱捐物,以自己的力量帮助灾民。每天看到这样的场面我都很感动。我现在捐出的钱一大半是我所有的压岁钱,还有一小部分是我平时省下的零用钱,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我希望能尽我的爱心来帮助灾区的人民。”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善良的心灵!
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灾区人民一定能挺过困难,在祖国大家庭的帮助下共建美好的明天。
汶川地震12周年祭观后感心得体会3
20__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汶川地震12周年祭观后感心得体会4
20__年5月12日下午,天气比较热,妈妈叫我坐公交车去上学。车上很拥挤,早已没有座位了。我站在过道上,被挤得靠近椅子,手紧紧抓住椅子的边儿。
车刚过一站,到了赤水大酒店。我透过车窗看见一群人惊慌失措地从一座楼房里跑出来,站在房前议论纷纷,说房子要倒了,是不是地震啊。果然,我看见这栋房子的窗子摇晃得很厉害。一路上又有许多人从房子里跑出来,说地震了。由于车是开着的,我们在车上没有感觉到震动,但是看到一路上人们蜂涌而出,跑到街道上来,整条街都沸腾了。车上的人也害怕了,不断地催司机开快点儿,免得房子倒下来打到我们。
下车后,我带着有点儿害怕的心理跑到了学校。一进校门,我发现教室周围变得很冷清,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守门的叔叔在,他跑过来叫我到大操场上去,后面也有老师叫我到大操场上。到了大操场,全校的学生都聚集在操场上,全部乱成一团。我不停的找同学,找了很久才找到。许多同学在聊地震,后来我也参与了进去。一个同学说:“我们赤水怎么会发生地震呢?真是百年不遇的地震啊!”后来见没什么事儿,老师就叫我们回家了,还叫我们提防着点儿。我和李沛鑫一起回家,一路上,我们都胆颤心惊,生怕房子倒下来,直到回了家我们的心都还放不下来。
下午,我看了电视新闻,原来是四川汶川发生的地震,那里几乎被夷为平地,没有一坐完整的建筑物。这次发生的地震实在是太大了。
过了几天,学校举行了抗震救灾献爱心捐款活动。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真想马上就为灾区人民捐款,只是上午没有带钱。于是,我下午带了30元,一到学校,我就连忙把钱交到老师手里,同学们也纷纷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捐款最多的是向俊卓,他捐了120元。当时,陈博文的奶奶在教育我们,叫我们要捐多一点儿,能捐多少就捐多少。还说:“如果是我们这儿发生的地震,其他人也捐少一点你会是什么滋味?”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和大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掏出自己的零用钱,我们班一共捐了七百多元,这点儿钱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算不了什么,但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灾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衷心希望他们早日重建家园。
汶川地震12周年祭观后感心得体会5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等地发生了8。1级大地震。房倒屋塌,交通中断,灾区一片废墟。许多儿童就在一瞬间丧失了父母,变成了孤儿,他们是多么可怜啊!
还有许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灾区人民是多么痛苦啊!
看着电视里一幅幅受灾的场面,我感到十分难过。
让人幸运的是:全国人民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重建家园。他们都主动地捐款捐物,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们小学生也不例外,心系灾区,于是,我们学校在星期五下午举行了“抗震救灾献爱心”的活动,同学们把平时舍不得花的钱都捐给了灾区的人们:10元、20元、30元、100元、200元、300元……那是多么感人的场景啊!
我也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我想对灾区的小朋友们说:你们不要害怕,不要太虚弱,要坚强、勇敢,相信我们会帮助你们的,放心吧。
我多么想倡议,我们大家少穿一件衣服,少买一根雪糕,少用一个新书包,把这些钱攒下来献给灾区的人们吧!
那是我们一颗颗滚烫的爱心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的!
同学们,那里的人们需要帮助,让我们行动起来,都捐献出自己的爱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5.12汶川地震12周年祭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第二篇: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都会让人感动的泪流满面。我相信听到、看到这些故事的人,都已经把他们当作真正的英雄了,因为他们付出太多太多了。一起来看看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5篇大全,欢迎查阅!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1
自然界,极力挣扎的飞蛾,在石缝中绝处逢生的杉树,在老鹰爪子下脱逃的小鸡,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说到生命,在我脑海中浮想到的就是汶川大地震的场面,虽然过去好几年了,但还是让人感叹人类对生命的顽强付出。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洪水威胁着娇嫩的生命之花,天空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有的人被压在了沉重的石板下,有的人无家可归。还有的人被那可怕的洪水冲得无踪影。无论走到哪,天空总是灰暗的,河水也都变凶猛暴烈起来。在陆地上,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叫喊声,叫喊亲人生还的希望声。在废墟里的生命也在回应这种希望,强烈的求生欲望。
一位母亲在挖着石块,正在寻找自己的孩子,可是找了整整好几天,孩子还没有找到,这位母亲已经筋疲力尽,但是还是不听人们的劝告,继续寻找着她的孩子。那孩子大概也感应到一定会有人来救他的,他要活着,只要能活着,他还可以上学,还可以吃妈妈做的菜,还可以有美好的事情等着他。最终,解放军来救他了,抬出来睡到单架上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地行了个少先队礼。当场感动了所有围观的叔叔阿姨。
人类永不放弃生命,他们依然努力着,希望能逃出困境,永远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没错,生命只有一次,是非常宝贵的,我们都要好好地去珍惜它,完美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是有限度的,但是我们要在短暂的生命里,做出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让生命永恒。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2
这一次自然灾害,牵动了我们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国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全国各地的空军、海军、陆军,都积极救援灾区,还有国际友人的帮助。汶川大地震这件事通过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在这件事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件事。有一位叫林浩的九岁小男孩,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从教室往走廊里跑,只听“轰”的一声,林浩被那石泥给埋在了废墟里,他自己成功自救了出来,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转身去废墟里救同学,当他把两位同学救出来交给校长,他自己又去救同学,这时突如其来的余震,把小林浩又埋进了废墟里。当那些媒体的叔叔阿姨知道林浩舍己救人的故事以后,就问他为什么要救他的同学。林浩说:“我是班长,我应该去救我的同学。”
还有一件事。有一位叫秦静文的小姑娘在地震中她和同学们埋在了一起,她的同学有的因为受伤而去世,有的因为饿了而去世。那些同学们的尸体压在她的腿上,使得她的腿不能动一下,但这没有压倒她那顽强的意志,她仍然在废墟里生存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4天被救援人员发现,当医护人员要进入为秦静文打针时侯,秦静文竟用她那微弱的声音说:“阿姨别进来,这里危险!”在场的人听了都为之感动起来。
这几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还是难忘这些激动人心的事件。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3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在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发生了7,0级的大地震。地震中一个个揪心的场面牵动着我们的心,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撩拨着我们的情。但是,只有那一幕最让我触目惊心!
一块肮脏不堪的木块上躺着一位妇女,她的秀发已经沾满了石灰和血迹,嘴角还隐约有些血痕,原本清瘦的脸已经变的苍白无比上半身还在隐隐抽蓄,无数血色的花在她的身上绽放。而她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那孩子的脸已经血肉模糊,让人看了忍不住感叹——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检查后,医生称:母亲还有心跳,而孩子却不幸走了。看到这里,心里涌出一股担心。这位母亲醒来以后一定会很难过吧!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而且,明明自己那么竭力的却保护他,可是,最后,死神还是把他抢走了。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这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真是一位值得让人尊敬的母亲!可是,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般为我们着想吗?可是我们的尊敬在哪里?所以,我决定以后一定要收敛脾气,争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4
这次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遇难,许许多多的人为他们而献身,又又许许多多的人伸出援救之手。
95岁的老人-----冯三秀他虽然已在家乡捐了2万元,但是后来他又捐出了10万。这年过九旬的老人拥有这样大的“爱”,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更让人感动的是:
一位43岁的男教师,“李国林”,他为就自己的学生,却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当他听到儿子呼喊着:‘救我’,难道会忍心失去他吗?”“不,因为他明白---如果其他家长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伤心。当他把三十多名学生成功解救后。谁?谁知道,那年轻的生命已经悄悄离去。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更是一位伟大而让人敬佩的教师!
“是谁?”给了那些婴儿滋润的露水;是谁?哺育了一个由一个的婴儿;又是谁给了他们无数慈母般的温暖与爱?是一位女警察,她给了那些地震中的婴儿无限的爱,无限的温暖。这位警嫂还年轻,她对每一位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没有她,那些无辜的婴儿会怎么样?
当然,在这次地震中,不仅仅只有这几个感人故事。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都会让人感动的泪流满面。我相信听到、看到这些故事的人,都已经把他们当作真正的英雄了,因为他们付出太多太多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5
人们都说,美丽的风景是杨柳依依溪水潺潺,是桃红柳绿蜂蝶跳舞,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是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是崇山峻岭名山大川,是早晨彩霞傍晚落日,是瀑布飞流青松翠柏,是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是海市蜃楼沙漠奇观……
可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却是人心的勇敢善良、救人急难和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那光彩夺目、动人心弦的一幕幕景象,总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在我的心底里。
谁能忘怀啊!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地震。刹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地动山摇,无数间房子在摇晃倒塌,无数条生命顷刻间阴阳两隔。世界的末日倏然降临到汶川人头上。
我眼前老是晃动着幼儿园教师杜正香的身影。她不过是一个代课教师,可是面对即将倒塌的大楼,面对死亡的危险,她并没有逃避,一次次地从死亡的阴影中抱出一个个吓呆了的孩子。她肯定清楚地知道,教学楼顷刻间会轰然倒塌,可是她还是冲进了教室里,因为那里还有没有出来的孩子。在她的心里,孩子的生命远远超出了她自己的生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谬论在此时此刻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稽。
杜正香永远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丈夫和孩子,离开了那些活着的学生。撬开沉重的水泥大梁,人们惊现杜老师的怀里还护着几个孩子。壮烈的阴魂护卫着几个幼小的魂灵去了天国,留给人们几缕慰藉,因为年幼的孩子还有着老师的照顾。我不相信迷信,但是却坚信杜老师一定活着,她和死去的孩子们过得很幸福。
一方有难,八方支持。汶川是全国人民的汶川,汶川的苦难是全国人民的苦难。汶川的事情就是全国人民的事情。
地震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震后的房子、山峦还在晃动,全国人民就掀起了紧急救助的热潮。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火车在疾驶,汽车在奔波,飞机在翱翔。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学生和干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火速奔赴汶川。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废墟下抢救出一个个兄弟姐妹。试问,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我们中华民族那样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这一幕救人急难的壮烈场面,永远留在我的心底里。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5篇大全
第三篇:汶川地震心得体会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感想评论论文:地震过后 国人需要一场心灵重建
汶川大地震震动了地球,也震动了人心。除了空前的爱心奔涌,许多人对于工作、生活、社会的态度也正在发生改变。中国青年报与搜狐教育频道联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4309人参加),88%的公众认为这场地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82.1%的人表示会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学习和工作,去创造更大的价值;70.7%的人表示会献出更多的爱心;28.5%的人表示“人生苦短,我要更多地享受人生的快乐”。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灾难这面镜子前,有人看见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有人看见生命的顽强与伟大;有人看见名利与权力的卑微;更多人选择及时行善,“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
我们的确需要一场心灵重建。它与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它决定了今后我们能否真正劫后重生。悲剧和血泪应该净化我们的灵魂,应该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8级地震不是人人都能经历,但是人人都处在“风险社会”当中:贫富分化;sars、艾滋病、性病等高强度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生态恶化及灾害应对机制落后;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腐败以及监控漏洞。等等。在这样的“风险社会”当中,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每个人都与另一个遥远的漠不相关的人紧紧关联着,“我”就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它快乐的源泉在哪里?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你会发现,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亲情、友情,莫过于我能为他人做些什么,莫过于真、善、美,莫过于悲悯与大爱。它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从世界得到了什么,而在于我能为他人付出些什么。
爱要趁早,责任在当下。从美国到中国,慈善的趋势是:捐钱越来越早,往往刚富就捐,许多人在壮年就把大部分财产捐出去,以便更好地监督善款的使用。不要等年老时或者等财富万贯时才行善,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那么偶然,一些人也许等不到年老,一些人等到年老时已无力监督善款善用。
灾难往往猝不及防,但是地震中巍然矗立的“最牛希望小学”,却以铁一样的事实告诉人们:只要在平时坚守良心、爱、责任与专业精神,平时的“点滴之力”可赛过关键时刻的千军万马,赛过灾难面前倾国倾城的努力!“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八个字,经过灾难的擦拭,力拔千钧。
要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公民,一个有强烈的爱和责任担当、有强烈的权利诉求的公民。这首先就是要以公民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始终从“无力感”中抬起头来,让自己变得有力量。你的这种似乎微不足道的努力,可能使别人幸免于难;别人这种似乎微不足道的努力,同样可能使你幸免于难———人类就这样,或者互为陷阱,或者互为依靠。
生命不可重来,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的,就是现在。往日不可追,未来方可期。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好公民,还有第二重要义、第二重责任,就是除了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要及时监督政府,这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责任。面对灾难中尸横遍野的无辜死者,活着的人们,当常怀忏悔和内疚之心,对不起,应该为你建更坚固的房子。
我们需要一场心灵重建,从“小我”到“大我”,从市民到公民的心灵重建。
第四篇: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一)尧利勤
7月份有幸参加了公司团委组织的四川汶川异地拉练----参观映秀镇地震遗址。驱车约1个半小时由成都前往阿坝州汶川映秀,很快就到达映秀镇。群山环抱的映秀镇,一片崭新的小洋楼顿时令眼前一亮,如此美丽的小镇却是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的震中,那年的地震让这个小镇顿时夷为平地。
下车后,我们换乘景区统一观光车前往了 '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及展馆。沿着石阶我们一路走去,道路旁边的石墙上时常会看见'四川雄起''众志成城''勇往直前''告别伤痛,重新来过'等等令人感动、振奋的标语。到了公墓,我们庄严地三鞠躬,献上鲜花,心中默默祈祷: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好好活着,活着就是最大的财富,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随后,我们参观了展馆,共有流水庭、序厅、地殇庭、缅怀厅、灾害厅、崛起庭、重建厅、纪委廉政板块和启示厅九个部分组成。展馆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多媒体、动感环幕等艺术手法和场景,完整的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社会各界大爱援建,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整体观展过程心情都是沉重的,看着那些图片及当时的影像资料眼泪止不住的流,你没有亲身看过或许永远感觉不到那种心情。特别是当我们进入了地震体验区,一进去,仿佛自己已身临其境,前一分钟还是美丽、宁静的映秀小镇,霎那间,随着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山河断流,满山飞石,家园损毁,生命陨落,道路上的汽车,掉入河流、悬崖、陷入地裂……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地震中人是多么渺小。地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无助,我仿佛听到了他们惊恐、无奈的哭喊,如花初放的年龄,正需要呵护的岁月,却面临着大震袭来的生死瞬间。作为刚做母亲的我,那种心情无以言表。短短的1分22秒时间,一片废墟,在灾难面前,人们是多么的无助。走出体验区,我毫不犹豫的与身边的人紧紧拥抱,活着真好,珍惜眼前人,要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
当我还沉浸在刚才的痛苦之中时,不知不觉来到了映秀璇口中学,这是在映秀难得还保留的地震遗址。我们沿着小路参观璇口中学,映秀中学的主教学楼倾倒在大地上,显得那么无力,至今都还有十几位同胞被埋在下面,在楼房正前面是用石砌的大钟,上面的时间永远被定格在了2008年5月12号下午2点28分,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时刻,也是一个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时刻。石钟的左方是一座五楼教学楼,能看见的只有四楼,一楼已全部陷入地下;左前方是高中部的男女生公寓楼,整个五层楼全部倒塌,陷入地下,讲解员介绍说至今里面还有两位刚来探亲的母女,女儿还是一位刚怀几月的孕妇,被埋在下面。石钟的右前方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在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团结一致,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
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完地震遗址,亲眼目睹了灾后重建的美丽映秀,我想大地震不仅给人类带来灾难,同时也在警示人类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珍惜生命,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二)罗玉娇
一开始说去汶川,我是拒绝的。舟车劳顿对于我这样晕车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但在大伙的鼓动下,我还是来到了5.12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
那场地震的场景及那些抗震救灾>故事,虽说当年通过电视有所了解。但当走进汶川震中纪念馆时,还是被身旁的文字、图片、模型及震后遗留的物品深深的震撼了。那些书包、那些玩具都安静的躺在展馆里,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有一个主人、一个故事,这一点一滴都在冲击着我们的泪腺。
但在悲伤过后,那种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另我感动,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馆中陈列在墙上的'鸡毛信'了。鸡毛信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在那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有着成千上万等待救援的人们的危机时刻,由官兵从震区徒步传递灾情的方式仍然是能够发挥作用的。那几十封'鸡毛信'没有任何的繁文缛节,都是用最简单明了的文字反应伤亡人数、灾情及所需物品等。字迹潦草,说明时间紧急仓促;纸张褶皱,说明路程遥远。这一封封鸡毛信背后,关系着的无数的灾后人民及关心他们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功用的鸡毛信,在7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种物理传递信息的方式在任何时候看来都能发挥作用。
这一趟旅途给了我深刻的心灵洗礼,让我更懂珍惜、更懂感恩。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三)2015年7月27日,汶川映秀的天气很好,就是有点热,随同公司同事一行6人,我们从成都乘车前往汶川地震博物馆,去时在车上师傅告诉我们,叫我们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毕竟2008年的那场地震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创伤。在车上我就在想着自己以前通过网络和电视看到的那些汶川地震图片,还记得那时电视上24小时播放着关于地震的最新情况,当时很多人都是哭着看新闻,现在想起来总觉得恍惚如昨天,历历在目。
到达汶川地震博物馆的时候,才9点多,我们经过映秀新县城,看着当地人脸上都洋溢着舒心的微笑。房子修得都很漂亮,环境优美,游客也很多。到处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的气息。当时只觉得心里一松,汶川的人们已经从那些伤痛中走出来了,真好!
我们先是参观了汶川地震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我们都在伴随着哀伤背景音乐下显得格外沉默,看到的第一幕就让我很心痛:那是一个很大的钟,上面的指针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只知道自己的心在那一刻揪得很紧,紧得快透不了气。
博物馆里那么多的场景都让人望之动容,有志愿者、军人、医生……抛下的满腔热血和爱。每一件当时的留下的物件都让我心酸又心疼。在博物馆里还放着当时的新闻,当时的音乐,以及作家诗人写的诗歌,每一句都是那么让人心酸,却又那么感动。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博物馆展览的都是汶川如何在大家众志成城下,重建家园。今天的汶川那么漂亮是离不开党和国家,以及世界上爱心人士的帮助,所以你可以在汶川的任何角落看到感恩的标语。这是汶川人民最朴质的一种感谢吧!走出博物馆,恍惚穿越了一次时空回到了08年,再看看外面的蓝天觉得格外美好。
到了汶川映秀就必须去看看地震遗址,就如同到了北京要去长城一般不容置疑。也许是我之前在博物馆时情绪已经崩溃过,在到了步行十几分钟远的地震遗址-----汶川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时空已经在这里凝结,永远呈现那地震时发生的景象,让人们缅怀,祭奠逝去的生命。有如废墟旁那黄色的小菊花,年复一年,默默地表示着哀思。
漩口中学是四川省阿坝州的省级重点中学,原在漩口镇,2006年才搬迁到映秀镇,总>投资6500万元。2008年'5.12'地震发生时,有学生1527,教师133名。其中45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在地震中不幸遇难。漩口中学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所有校舍建筑下沉、坍塌,震前我们眼前这些建筑为5层,地震后,5层楼只剩下3层,3楼直接变1楼,原本的1楼2楼变为碎屑。漩口中学损毁严重,灾后重建中,为了铭记、保留这段历史,漩口中学的废墟被作为遗址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大型遗址。
也许,如果没有那么一场地震,那些正在读书、午睡、嬉闹的孩子,他们现在一定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可惜,天不如人愿啊!我注意到每一个参观者脚步轻迈,神情凝重,没有人嘻笑,没有人高声说话,恐怕惊扰了地下长眠者。
我平时游玩是很少拍照的,但这一次却拍了很多照片,有些历史是不可以忘记的,不是吗?在映秀返回成都的路上,我感到先前朋友说得没错:参观汶川地震遗址会让每个人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想我不仅洗礼了自己的灵魂,更多的是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和热爱生活。还有就是感动,因为人生不需要多么伟大,只需要感动和珍惜。
第五篇:汶川地震一周年祭编辑报道的异同
汶川地震一周年祭编辑报道的异同
——基于《南方周末》和《扬子晚报》的比较
转眼之间,5·12大地震离我们已整整一周年,按中华习俗,要在头周年的时候举行庄严肃穆的祭奠,以祈逝者安息,生者奋进。各大媒体围绕这个题材做了充分准备,无论是网上发起的献花凭吊,还是报纸上的征图征文,大家都想发挥各自优势,在这场新闻大战中脱颖而出。
我选取《南方周末》和《扬子晚报》在五月第一个星期的报道,简要评析在这个新闻事件策划中两家媒体之间的异同。
一、整体印象
《扬子晚报》5月5、6、7日在A叠中开辟重生之路专版,选取汶川地震幸存者平凡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以人性关怀的视角展现出地震之后幸存者对逝者的悲伤怀念、对生活的坚强信念和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温馨悼念。文章质朴、故事感人,让人在分享故事中接受洗礼,感悟生命。
《南方周末》用毛笔大字“活着”作为头版的标题,苍劲、黑白、干瘪的字体意蕴深长,这无疑是编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彰显的是生命的伟大、逝世的悲怆和生存的艰难。以震后重建调查报告为副标题,以生存着、变革着、思考着、憧憬着为四个分标题,用16个版面系列报道,记录下震后灾区的真人真事。
二、新闻事件的选取分析
《扬子晚报》5月7日报道《女友“5·12”生日变忌日 他去广西给“爸爸妈妈”当儿子》,讲述的是汶川地震中生死相别的一对情侣的感人故事。男友在女友遇难后主动到广西照顾女方的父母。故事中男主人公李贵在地震中失去爱侣,失去了宝贵的爱情结晶,在巨大悲痛面前他想到的不是自身,而是女友年迈父母在痛失生命中最重要女儿时的伤心欲绝。女友家在广西,当时不顾家庭的反对只身来到都江堰与男友会面,不幸天将横祸,地震让爱侣天地相别,让白发人送黑发人。故事从他们相识、相爱说起,以李贵赴广西做“爸爸妈妈”的儿子到被评为“2008广西十大孝星”为主体,通过孝行写爱情,这无不彰显了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的宏大主题。记者手记这样写到“尽孝是一个情感的出口,对李贵来说,他找到了新的生活意义。李贵的孝心,和“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不涉利益交换,没有深思熟虑,我更愿意将它视作是一种本能,爱的本能,超越血缘,质朴单纯。”一个平凡的人用他真诚的行动,诠释着自己对孝的理解,更升华了爱情真正的意义。
《南方周末》用数十张大小不一黑白的照片,记录下灾后地震灾区一个个重建的家庭,似非笑而笑的面庞、牵手相搂的不自然、简陋的婚房,是我看到这些照片的第一印象。这些在疗伤之旅中的“半路夫妻”,他们的恋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浪漫、那么温情,他们的结合是现实的选择,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记者并不避讳描述草率恋爱中夹杂的利益因素,甚至可以说他们婚姻中的大部分都是在现实利益考量下的选择。记者以在北川曲山镇婚姻登记的采访入手展开全文,截取几对“半路夫妻”的真实经历,全景式的铺开了灾区结婚群众的众生相。新街“吴瞎子”地震前有门面,生活富裕,刚刚抱上儿子,但地震夺走了他一切。患有眼疾的他在震后经人介绍重新找到一女子,但由于车祸受伤,那个女子再也不愿露面。晚上板房里无望的哭泣,就是他无奈的宣泄„„
可以说《扬子晚报》的报道故事的选择在感性在温情,是适应弘扬先进事迹的宣传需要;而《南方周末》的故事则更具有普遍意义、现实意义,更真实、更客观。如果说《扬子晚报》让我看到了地震中壮美的人间真爱,那《南方周末》则让我读懂了一个真实的汶川。
三、报道标题分析
5月6日《扬子晚报》重生之路版《六朵金花三朵随风去,二姐把遇难亲人的照片装裱进相框常陪逝去的亲人“晒太阳”》,正副标题相扣,取义新颖、耐人寻味,吸引受众眼球,并且做到了与下文故事很好的契合。
南方周末头版编者按《这一年你没有被击倒,就永远不会被击垮》,标题观点鲜明,从个体的层面上升到社会整体的层面,揭示了此则新闻深厚的底蕴,给受众以深刻的启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符合头版评论报道的要求。
四、版面编排分析
《扬子晚报》重生之路版以标有5·12大地震发生位置的四川地图为标头,标志为初生的嫩芽,直接给人以视觉冲击,开张明义指出此版主题。5月7日的报道标题为黑体大字置于全版正上方,下附有记者速写画像和导语,以省略号引出下文,这如同电影里的回忆镜头。
整版配有主人公的三张彩色照片,为两人合照和个人独照。其中男主人公的 2 独照位于岷江岸边即是其女友逝去的地方,女主人公的照片是她在电脑前的视频截图,表明他们在网上相识相恋。配图符合全文写作内容,更吻合文章意涵。
《南方周末·活着》第B13—16版《写真·重组家庭》第一版中20张照片拼成爱心图案,其中最底下的一张照片是三人合照,其中一个是穿着羌族传统服饰的小孩,寓意“活着就充满希望”。
紧接着的是文章导语“无论经历多大的灾难,只要人还在,最细嫩的情感和最现实的需要便会萌芽,哪怕在石头缝里,也要长出一个个家庭”,标题竖排居中,文章对称左右。接下两版12照片分排两侧,配有信息列表,家庭伤亡情况、结合理由、当前困难等内容一目了然。合版中央配有两张大图,照片上是震后两对重组家庭的全家福(带有小孩,且较多)。两个大号标题文章“取暖”、“孩子,黑夜里的小星星”成对角分布。整版编排新意在照片的选取、组合和所占空间,2/3的版面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
五、整版报纸主副刊前后呼应
《扬子晚报》7日B版·网罗天下头版《视频汶川沙画情动网络》报道的是一位沙画作者把其创作的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作品上传到网络受到网民热捧的新闻事件。一期报纸关于汶川地震周年祭的两则报道均以“情”为主线,突出了编辑在新闻策划上对新闻报道主旨的考量。
《南方周末》副刊《我们应当怎样记忆灾难》则较强的呼应了《活着》版中的思考篇,编发的图片一张是绵阳灾区某小学倒塌的学舍,另一张是日本神户市中心的地震纪念碑。把地震发生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新闻报道特点和盘托出,并联系当时、当地的文化,品读出民族文化的差异和社会发展的变迁。这种行文思路不仅符合副刊文化版的特点,更是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大胆新颖的尝试是编辑素养的充分体现。
新闻报道特色与报纸在媒体定位和受众定位息息相关,《扬子晚报》属于都市类报纸,受众为广大市民,阅读主要目的在于获得信息和娱乐消遣,故其文章通俗易懂,善于挖掘个体新闻故事,感情充沛能引起读者共鸣。《南方周末》是大型都市周报,受众定位较高,多数为知识分子,所以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较多的是从侧面、反思的角度撰写,具有很强逻辑性和严密性。汶川地震周年祭两家媒体的新闻策划不同,正是其媒体特色、编辑方针在其中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