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富经》观后感
《致富经》观后感
《CCTV7致富经》“粉笔大王刘大锋”启示
2009年4月30号下午,在阿里全球直播访谈节目里我见到了他,短发,平头,娃娃脸,看起来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面对雪莺提问,他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普 通话,也许是第一次面对媒体镜头,刚开始他显得很紧张,在主持人雪莺亲切笑 容感染下,几分钟后他放松了很多,面对全球观众,娓娓道出了他走入电子商务 的传奇历程.家境贫穷,发奋考入大学 刘大锋,1983年出生于湖北省应城的一个小粉笔村--刘垸村,父母都是农 民,靠做粉笔来维持家计,还要供刘大锋三兄妹读书,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清苦。在刘大锋童年的记忆里,每当天刚微亮,父母就已起床干活,晚上要做到很晚才 回来。刘大锋也很争气,2002年高考结束后,捧回了一张大学入取通知书,成了 村里为数不多的一名大学生,一家人高兴的拥抱在一起。“苦尽甘来哪”,母亲 用她那布满了老茧的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嘴里呢喃着,那一夜,刘大锋彻夜未 眠,母亲闪着泪光说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大锋,一家人的日子以后全靠你了,进了大学,你要用心读书,你可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啊!刘大锋大学入学的那一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起来了,做了一桌子的好吃的,刘大锋没吃完的,全塞进了刘大锋的书包,母亲低头弯腰的瞬间,刘大锋发现母 亲又多了很多白发,那一刻,他心里酸酸的,坚强的他强行忍住自己的泪水,心 里暗自发狠: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让母亲过得好日子。四年大学生涯短暂而快乐,转眼间就要走向社会,幸运的他被深圳一家500 强的公司相中,做了一份行政工作。薪水待遇方面都很不错,他备感珍惜,知道 这份工作来之不易。
放弃优越工作,痛下决心回家创业
一年后的春节,刘大锋回家探亲,发现村里变化并不大,刘垸村是个粉笔村,全村人都是靠做粉笔维持家业(刘大锋自已家里也做粉笔),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到家后刘大锋在村子里走访了下,到各家粉笔户看了看,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情况,都说这几年生意不好做,对市场的行情不了解,销路一直没有打开,看到村民流露出忧愁和焦虑的眼光,刘大锋心里被揪了一般的痛。那一个晚上,他失眠了,他想到了很多:农民要致富,靠的是什么,是思路,是市场观念,他想起曾经在阿里巴巴上看到的这一句话。“小产品也有大市场,关健就看你怎么去挖潜开发”,阿里著名网商陈记强直播访谈时说的这句话在他耳边回响着,掷地有声。春节假期就要过去了,返城打工的日子日益逼近,刘大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城里优越的工作,回家创业,当他把这话说出来后,得到全家人的极力反对,“你堂堂一个大学生,放着城里的好工作不要,回到这偏角的农村来受苦,你是不是脑子进水啦”,母亲用手挫着他的脑袋激动起来,刘大锋知道拗不过母亲的思想,晚上就去做父亲的工作。“爸,我今天去了村里看了看,家里有这么好的生态资源,可是生产出来的粉笔却销售不出去,我想回来帮帮他们,让我们村的产品都销售出去,你看呢?”接着刘大锋就和他父亲讲起了阿里网商网上接单的故事,听得父亲心动了。答应帮他去劝说母亲,在父亲的鼓动下,母亲也答应了,但前提条件是:只给刘大锋一个月时间,一个月没有出单,马上卷起背包老老实实的回城里去打工。虽然时间是紧了点,可刘大锋还是答应了母亲,因为他知道,那可是母亲做出的最大宽容和让步。
创业不顺,受村民嘲笑是疯子
时间紧迫,赶紧行动,刘大锋掏出打工的一点积蓄,去了县城里买了一台电脑,联系电信安装了网络。找准了产业路子,刘大锋就开始了自己的网上销售之路,他开通了阿里巴巴博客和贸易通,后来又申请了诚信通,他每天在博客里写一些有关粉笔的文章,发布粉笔供求信息,刚开始做的时候,因为对电子商务知识不熟悉,操作起来很吃力,靠着自己每天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摸着石头过河。几天后,刘家那小子放弃城里工作,在家用一台电脑销售粉笔的事在村里一传开,村民都嘲笑刘大锋脑瓜有问题,是不是中邪了,电视上报纸里网上骗子的故事他们看的太多了。他们都不相信虚拟的东西,认为网上的东西都是骗人的,“疯子”这一绰号经村民一传播,就这样在村子里传开了。眼看,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到了,网上询价的倒是有几个,可是下单的却没有一个,这又成为了村民们的笑柄。离限期最后的那一天晚上,刘大锋做完一份询价单,母亲走了过来,把收拾好的行李丢在了他的脚下,“明天回城里打工去吧,不要再瞎折腾了,这是没有结果的,你知道大家都在说你什么吗?妄想天开,疯子一个,每天坐在家里,对着电脑就能够接单,那不成活神仙了?”,刘大锋争辩说做电子商务要有个过程,话还没说完,母亲一个巴掌抡了过来,摔门丢了一句话:如果明天不回城,我就把你的电脑砸了。那一刻刘大锋绝望了......伤心之极,刘大锋躺在床上痛哭起来,痛定思痛之后,他鼓起勇气,敲开了母亲的房门,跪倒在母亲的脚下:妈妈,儿子不孝,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看到大锋这个样子,母亲于心不忍,这时父亲上前扶起了刘大锋:儿子,既然你有这个决心,那我们就支持你吧!父亲一句话,让大锋再次淌下了热泪。
坚持迎来第一单,带动村民发展致富
从那以后,刘大锋更加勤奋了,每天14个小时贸易通在线,不断的更新重发信息,一有空就上博客,论坛发贴,学习,提问,帮人解答问题,参加社区的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会有回报,一个半月后,刘大锋接到了他的第一个订单,这一单是十多万元,对粉笔生意来说,这样的订单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这个订单使他的家人对大锋彻底改变看法,大锋的销售模式开始得到村民的认可,他也不再是“疯子”了,更有一些生产户也开始学习刘大锋,开始在网上寻找商机。渐渐的,刘大锋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于是立即注册了“文华”商标。这样,刘大锋的产业模式就体现了出来:之前在网上卖粉笔,只不过是卖没有品牌的产品,最大意义不过是降低了销售成本,帮助家里的粉笔厂更好地销售。而自己拥有了品牌之后,刘垸村就可以借助刘大锋的工厂,不再为其他地域的品牌商们OEM供货。因为同是刘垸村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有着良好的信任基础,事情更好办。况且刘大锋的新型销售模式也降低了销售成本,村里人更乐意接受这样的生意。加大网络推广力度,产品出口200多个国家在互联网的推广下,刘大锋接到的国外订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起来,生产户们往往很奇怪刘大锋向他们下的订单的产品形态。这也是粉笔产业正在发生着变化,不再只是传统的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用的粉笔,包括儿童涂鸦、玩具粉笔等多种模样的粉笔,都出现在了刘大锋向生产户们下的订单中。刘大锋的粉笔生意越做越远。“现在我这出去的粉笔有75%都出口了,连沃尔玛都有我的粉笔卖。”刘大锋说。尝到电子商务推广甜头的刘大锋,除了加大在谷哥的推广力度外,又一连增开了四个诚信通,目前刘大锋的应城刘垸粉笔有限公司总共有五个诚信通在使用,发布信息海量达十万多条,粉笔出口200多个国家,堪称阿里之最。
第二篇:牧民致富经材料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委、政府立学立改,把牧区牧民定居作为牧区重点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牧民定居和冷季舍饲圈养工作,逐步解决草原畜牧业生产与草地生态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计划到“十一五”末全市2759户11739人牧民实现定居,基本实现人草畜配套的一体化经营管理。
围绕以草定畜,保障畜牧业持续发展。自XX年实施以草定畜核定载畜量放牧后,市畜牧兽医局完善了草场看护员管理制度,同时还与牧民签订治理超载过牧合同书,要求牧民统一转场、限量放牧,并在主要道路设卡,全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全市81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地基本实现核定载畜量放牧。项目实施以来,载畜量同期比下降30%,植被覆盖率已从XX年的35%提高到现在的45%。
尤其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天池景区草场载畜量由XX年的12万头只降至现在的5万头只,草场生态和旅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围绕国家项目,保障农业基础设施。从XX年起,市结合国家国家土地整理和退牧还草项目,全面推进牧民定居点饲草料地建设。4年来,先后争取国家项目资金6千多万元,对包括三工河乡拜斯胡木牧民定居点、上户沟乡阿克木那拉牧民定居点、水磨沟乡柳城子西村牧民定居点内的6万多亩人工饲草料基地进行开发建设,基本实现了定居牧民人均10亩饲草料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牧民定居“人定畜不定”的问题。通过测算表明实施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后,每亩草地生产力是建设前的36.5倍以上,生产产值是建设前的67.63倍。如今虽然牧区的牲畜总量减少了,但通过走农牧结合和大力发展品种奶牛、绒山羊、骆驼等养殖及牛羊育肥等现代畜牧业,反而使牧民的人均收入实现了每年8.8%的增长。
围绕景区保护,保障牧民搬迁无忧。牧民搬迁定居工程实施以来,市财政和天池管委会相继投入补助资金4500万元,搬迁定居牧民367户、1678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XX年的5396元提高到现在的6320元,增长近20%。特别是在近两年天池景区牧民定居中,市财政给搬迁定居牧民每户2万元的住房补助。在此基础上,市天池管委会从2011年开始,对三工河乡和水磨沟乡从事种养结合和旅游的牧民进行生产资料补助,每亩地每年补助200元,连续补助五年,扶持其加快发展。
围绕示范建设,保障牧民生活环境。2011年,市把水磨沟乡的柳城子西村、三工河乡的拜斯胡木村、上户沟乡的阿克木那拉村三个定居村纳入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投资上亿元加大了定居点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及文化室、卫生院、幼儿园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与搬迁前相比,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定居牧民不但收入稳定增长,而且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成果,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围绕技术服务,保障牧民致富技能。自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市、乡下派专业技术人员对搬迁牧民实施跟踪服务、结对帮扶,同时还把技术人员的服务绩效与技术考核和职称评聘相挂钩,保证了技术指导到位,使大部分牧民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种养殖技术。据统计,2011年水磨沟乡定居牧民种植的苜蓿亩产达800公斤、糜子亩产达120公斤;三工河乡五疙瘩牧民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达270公斤,最高的达到了400公斤,人均增收近千元,搬迁牧民在农牧结合的道路上找到了致富的新途径。通过调查对比,搬迁定居牧民人均收入比未搬迁定居的高出1500-2500元,定居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质量明显高于未搬迁牧民。
第三篇:一名返乡农民工的致富经
一名返乡农民工的致富经
2011-02-10 00:19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字体:大 中 小】在线投稿新闻热线:0791-684927
5春节期间,芦溪县银河镇敖家坊村众多农民工返乡过年,他们有的开着气派的小汽车,有的穿着时尚,颇有点衣锦还乡的味道。夏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2月6日上午,记者坐在夏新买的荣威汽车里,听他讲起了致富经。
“知识改变命运。”夏军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原来,初中毕业的他在沿海务工时,发现知识的匮乏是自己的一个致命“短板”。于是,他不甘于打零工,开始有目的地学习他所从事的机械行业的有关知识,一有空就啃起了书本。由于爱动脑、肯钻研,夏军深得老板赏识,工资逐渐提高,还被提拔为主管。到后来,老板因为要开辟新市场,索性把厂子交给夏建军打理。于是,夏建军从一个打工人员变成了“小老板”。
“爱拼才会赢。”夏军接着说,“无论是务工还是做其他任何事,都不能做懒汉,否则将一事无成。”在福建务工10多年来,夏军没回过几次家。不是他不想回,而是他想趁着年轻,多做些事,为创业打一个好底子。夏军向记者介绍,他们厂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为了多赚些钱,他一天总是比别人要多干三四个小时,再苦再累都坚持着。
“有志者事竟成。”夏军说。当初刚出去务工的时候,夏军曾经漫无目的,因为看不到未来而一度消极厌世。后来他振作起来,为了摆脱贫困,他努力适应环境,决定要闯出一片新天地。于是,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人生规划,3年脱贫,4年起步,5年奔小康,10年之后走向致富路。现在看来,他的目标基本达到了:原先破败不堪的家被小洋楼取代,以前自行车都买不起,现在却有了小汽车。“只要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夏建军说得那么坚定。
记者手记夏军的致富经,不仅对广大农民工有所启示,而且对我们的工作和人生也有启示。透过这位农民工走过的路,我们更加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不能选择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奋斗。只要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拼搏,人人都可以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第四篇:好政策就是农民群众的“致富经”
好政策就是农村朋友的“致富经”
木垒县羊头泉村地处白杨河乡北端,位于木垒县城东7公里处,与乡政府为邻,木巴公路横穿而过,交通便利。羊头泉村有常住村民89户375人,党员29名,草场5万亩,但是,水资源少,农牧民人均收入较低,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招商引资困难,农牧民养殖经验丰富,适合发展草原羊养殖业。为增加农牧民收入,树立草原羊品牌,2012年10月羊头泉村借助举全州帮扶木垒之际,立足本地实际,由村党支部牵头、农牧民自愿出资,依法成立了木垒县草原羊草畜联营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年以来,木垒县白杨河乡羊头泉村草原羊草畜联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牧民增加收入为重点,紧抓政策机遇,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为实现农牧民致富增收,促进草原羊草畜联营合作社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保证。目前,社员有38户,156人,其中党员8名,合作社已经初具规模,实现农牧民年人均增收1400元。
一是紧靠政策、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发展。好的政策是农民群众的“致富经书”。木垒县《“农村党员信贷直通车”活动实施方案》下发后,羊头泉村党支部积极向上级党委 咨询政策精神,带领村党员干部群众集体学习宣传文件精神,经村党支部同意,在征求农牧民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文件要
求,把党员信誉好、诚信程度高、信贷需求急、经济条件差的在家党员确定为党员信贷评级帮扶对象,并制定活动计划,主动与乡信用社对接,征求合作社工作人员意见,提出信贷资金支持要求和信用评价建议方案,经评级授信,羊头泉村8名优秀党员依据个人信用等级,分别向信用社贷款3—8万元不等,共计贷款总额39万元,为下一步继续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了将来之不易的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羊头泉村党支部组织农牧民到昌吉市、奇台县、呼图壁县学习借鉴草原畜牧业发展经验,并结合本村实际,改变传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建立健全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进一步壮大了合作社规模,增强了农牧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
二是创新模式、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羊头泉村党支部紧紧抓住木垒县“党员信贷直通车”政策机遇,发挥合作社固定资产和党员信贷资金的连锁扩大效应,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合作社经营的新模式、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合作社创新入社方式,采取个人自愿,提交申请,股东大会批准,牛、羊、草场折价入股方式,签订入社协议,入社资产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使用。运作管理模式采取“二权四统一分配”的模式,以“二权”(草场管理使用权、畜牧生产经营权)作为资本入股,实行“四统一”(统一放牧、统一改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采取按资固定分红的模
式,每股每年固定分红200元,三年不变,三年后如需调整分红方式须经社员大会共同商定。同时,按照“立足实际、引导群众、综合发展、争创品牌,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宗旨,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规定,设置《木垒县草原羊草畜联营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章程》,成立组织机构,设立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社员管理制度、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合作社的日常管理,保护社员合法权益,促进合作社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强领导、搭建平台,壮大村集体经济。羊头泉村草原羊草畜联营专业合作社以村委会为主体,村党支部书记任合作社社长,强化党支部村委会对合作社的领导管理和指导,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做好文章。一是动员全村群众积极入社,目前,草原羊合作社有羊2800只,按照每只羊1000元计算,折合现金280万元,以每股1000元标准,折合股份2800股,户均约70股,每股年分红200元。二是修建养殖基地,投资180元新建养殖育肥基地,建设高标准养殖圈5座,占地面积96亩,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三是对劳动力资源合理整合,合作社社员共有劳动力60人,其中合作社雇佣20人,节省劳动力40人,引导从事其他产业工作,增加人均收入。在增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基础上,商定红利使用方式,经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全体社员商议,每年拿出2万元作为村委会壮大集体经济,用于村民公共福利和村公共
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结对帮扶、示范带动,帮带群众发展。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木垒县机关党员干部联户活动的通知》精神,羊头泉村党支部结合农牧民生产情况,积极组织经验丰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信贷示范户”,建立农户帮扶机制,定期开展联系帮带活动,传授经验和养殖育肥技术,帮助村民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有38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在经验效益的拉动下,村民入社的积极性明显高涨,充分发挥了“党员信贷直通车”示范户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结合本村特点,严格执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为农户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同时,“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也成为引导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坚持在合作社发展上吸收新党员,把带头创业致富、为村合作社发展壮大作出贡献的社员培养入党,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农村党员信贷直通车”活动平台,羊头泉村党支部作了积极探索,把农村党员干部、农村致富能手吸收进合作社,把会员培养成技术能手,把合作社中技术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合作社中党员技术能手培养成支部成员或合作社组织负责人。(王二波)
第五篇:鸽王养殖致富经先进事迹材料
从20xx年到20xx年,**省**市**镇前华村6组张玉芬夫妇共生产销售商品鸽2万多只,获纯利12万多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鸽王”。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在养殖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达到增产增收,已生产销售商品鸽1600多只,获纯利2万多元,成为当地养殖榜样。
现年58岁的张玉芬和老伴既养过肉猪、黄鳝,又种过西瓜,由于不是踏错行情,就是技术不到位的原因,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他们听说市种鸽场养殖美国王鸽非常成功,经过认真考察后便在20xx年毅然投资8000多元,从市种鸽场购进种鸽100多对及相应的鸽笼、水槽、食槽等设备。同时,他们向多位专家求教,并购买养鸽书籍,刻苦学习养鸽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获得了成功。
鸽子让他们致富了,总结自身成功的经验,张玉芬夫妇认为:农友要办好养殖场,应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其
一、选好项目。大众养殖项目往往价格波动较大,利润薄,最好抓住“名、优、特”项目,例如:养殖美国王鸽、七彩野鸡等,往往效益丰厚,事半功倍。其
二、破除小农思想,敢于投资。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看准项目后就要敢于投大资大干。其
三、苦专技术。一些养鸽户的种鸽不下蛋、下无精蛋、仔鸽死亡率高等都是因为技术不过关造成,因此必须苦专技术。技术越好,产量就越高,效益越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其
四、是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做好销售工作。他们生产的商品鸽不仅销往**城区,还常年与沙市、宜昌、荆门市的客商密切联系,最远的销到山东省,产品十分畅销,这为获得高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销售过程中要时刻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比如有的顾客嫌商品鸽羽色不一,他们就将杂色种鸽淘汰,以确保商品鸽羽毛颜色一致。同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即使当前商品鸽不愁销,也应积极热情联系新客户,以求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营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