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活着》观后感_观后感体会
电影《活着》观后感_观后感体会1
人,一定要正直的活着,一定要,好好活着。——题记
(一)那个公子,那些辛酸
一开场的那段让人揪心的唢呐的小调,似乎在预示着这个故事的沧桑与曲折。大屏幕上赫然写着“四十年代”,那条萧索的小胡同,把我们一下子拉到了那个年代。然而画面一转,就是喧闹的赌场。赌钱的,唱戏的,算账的,就在这时候,主人公出场了。福贵,似乎命运与他作对,他的一辈子,似乎与福贵无缘。一段岁月的流逝,融汇了几多啼笑皆非的片段,交织着,就由此慢慢展开了。
无论是因为房子输给龙二才幸免于难,还是被国民党抓取充丁后来遇到了解放军得以回家却发现女儿凤霞高烧哑了;无论是因为儿子有庆的死一直怀愧于心,还是好心给王教授买了七个馒头又喂了点儿水却不想把他撑死了才导致了馒头妈的不幸去世。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悲剧,一个接一个的,就这么串起了整个故事。
而福贵,也从一个放荡的富家少爷,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最后,也老了,也踏实了。经历的生命力的坎坷与风雨,他始终记着,人,得活着,得好好活。
(二)那箱皮影,那场岁月
跟着情节一起走下来的,有一箱皮影。是龙二掌班时候留下来的。福贵后些日子讨了来,就倚它活命了。从风月情长,到落魄逃亡,皮影戏词一直在变,唱戏的人,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也在变。总觉得,有些艺人,就是把艺能当成了自己命里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他唱的是戏,更像是自己的命。
从传家宝似的供奉着,到差点当成四旧给拆了,再到最后,当成馒头买的小鸡们的家。这个有些过时有些落魄的东西,被从床下搬出来,草草拂去灰尘,打开盖子,让和煦的阳光洒进空荡荡的箱子。那些旧的皮影早被烧了,那份记忆似乎已经不复存在。然而随着福贵仔细的捧起一只只小鸡把它们轻轻地放进去,任凭那些毛茸茸的小家伙挤在一起,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延续,温暖和爱的传递。那是一种突然从冰冷的画面滚烫的涌上心间的感动。不知道该怎样形容,但是,我知道,这一刻的眼泪,绝不是因为悲伤流下来。
(三)那个女人,那份坚强
在这部电影里,我最忘不了的,就是家珍。
面对福贵的嗜赌如命,屡戒不止,她毅然决然的抱着小凤霞,带着还未出生的儿子,离开了这个家。而在福贵输光了所有,家败人亡,只能学着自食其力,勉强过活时,她又带着凤霞回来了,无怨无悔的照顾着婆婆和刚出生的小儿子。
有庆被春生的车误撞死了。她倔强的不要花圈不要钱不要道歉只反复说这一句“春生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人命”!这是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永远挥之不去的仇恨和悲伤。然而,在她知道春生被打成走资派已经意决自杀时,她又打开了屋门,房间里暖暖的黄色灯晕瞬间让冰冷的夜晚有了人间应有的温度。“进屋坐坐吧”,这是她在儿子去世后,第一次看着春生,温雅的说了句暖心的话。之后,所有的仇恨,都一笔勾销了。“春生,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人命,你一定得给我好好活着。”声音很轻很柔,却在春生已经失去活着的信心时,给了他活下去最大的鼓励。这就是母亲的爱吧,如此坚强,如此无可替代?让自己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仇人”身上,继续延续和成长,该是怎样的一种力量?
凤霞走了。她老了,病了,却依旧存着,一个历经生命各种变数的母亲,伟大的爱与坚强。她的一颦一簇,都是那样的柔中带刚。
(四)那群孩子,那种善良
说完大人了,我能说我忘不了孩子们的善良么?小凤霞哑了之后看到爸爸的那个大大的甜甜的笑,让眼泪都碎到我心里去了。有庆说那个皮影箱子有铁时那种得意的笑,和妈妈一起给爸爸的茶里倒了醋和辣椒时傻乎乎的笑,怎么能忘呢?都是那么纯真那么无邪啊。
看到她被坏孩子欺负,他一声不吭的成了一大碗滚烫的面,浇上那么多辣椒酱,然后爬上小凳子,一股脑全都扣在那个孩子头上。他肯定知道爸爸会打他的。但是,那个被欺负的人,是他姐姐。他是弟弟,但他是男子汉,无论长没长大,他都要照顾姐姐。他才那么小啊,却这样懂事了。
馒头长着和有庆那么像的大眼睛,捧着一盒小鸡,迫不及待的让爸爸给它们找个家。像他爸爸说的,他赶上好时候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这个和当年有庆差不多大的孩子,懂事的在凤霞坟前,说着,“有庆吃饺子,凤霞看照片”,“有庆是舅舅,凤霞是娘”,他全记着。
这是一群多么善良多么纯真的孩子啊。
结尾的一家子,都笑得那样开心。经历了生命里的生离死别,经历了时代的世事变迁,头发白了,腿脚不利索了,他们始终都没忘,这辈子悟出的这个道理:人得好好活着!这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们绝没有对付生命,而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好。纵然命运多舛,他们也没有屈服。他们的执着与勇敢,真的一直戳到泪点。
于是,想以我最喜欢的一个艺人说过的一句话作结:人不是因为幸福了才笑,而是因为笑着才幸福。
电影《活着》观后感_观后感体会2
我是在教室和班上同学们一起看《活着》这部电影,可以从同学们的不同反应中看出他们对于这部片子的一些看法。或是笑,或是哭,或是一种不屑,或是一种震撼,我觉得这部电影教给我很多东西。
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但是相应地减轻了一些伤感的让人觉得很沉重的情节,以使看的人不会对生活失去希望。故事选择了40、50、60三个年代作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抗战、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40年代,主人公徐富贵赌博输掉了祖业,从地主家的阔少爷沦落为了一个佃户,气死了父亲,随后被抓去当壮丁打仗;50年代,富贵一家经历了大跃进,生活艰苦,但是却在挤牙缝一般的日子中存活了下来,富贵的儿子有庆因意外事故夭折,可谓白发人送黑发人,其痛可知;60年代,文化大革命悄然而至,在**中人们的生活生命毫无保障可言,富贵的战友春生被批斗致死,女儿凤霞在生孩子时因大出血也惨死了。电影中故事到此便谢幕了,结尾是富贵夫妇和女婿外孙一起活了下来。之所以说电影的改编减轻了悲伤的情节,是因为原著中,结尾只剩下富贵一个人活着,带着一头他梦寐以求的老牛。他的妻子、女婿、外孙都相继先他而去。面对这样的影片,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伤感,又怎能不让人震撼。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姑且不去说,人只有先活着,才能去实现所谓的生命的意义。
富贵的母亲教育他只要活着高兴,穷也不怕。少爷时代的他只知玩乐,生活颓废。穷了以后,他反倒找到了家庭的快乐,妻儿的幸福。赌博时他没想过回家,当被抓去打仗,每天踩在死人尸体上,不知道能否活着归家时,他又是如此地想家,想着家中的妻儿老母。在那种孤独绝望的时刻,人才会如此深切地想着一定要活着,一定要活着回家去。
他们往后的日子很艰苦,生活拮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死。我看到当富贵和他的妻子为死去的一双子女号啕大哭时,教室里的部分女同学也禁不住地抽泣起来,这就是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对死者的惋惜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吧。电影完了,我心中想着的竟是要好好活着,莫名地想起了家中的亲人。每个人都要好好活着,因为身后都会有惦记他希望他活着的人。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家人负责,活着不只是自己的事,而是关系着很多人的感情和命运的事。
《活着》这部电影,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一个凄婉悲惨的命运。人们在自己的笑声中思考着生命这种东西,同时也在想着应该怎样活着。如同我,是无论如何不想过与片中人一样的生活,但是我却赞赏富贵面对打击面对挫折的勇气以及他在生活中勇于改过的精神。富贵的贤惠妻子或许在他人眼里有点儿傻,但是她的坚强却是我们都应该具备的。活着有很多的意义,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我们不必去苛求他人与自己趋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好好活着,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去追寻自己活着的意义。
永远不抛弃,不放弃,珍视生命,创造价值。
电影《活着》观后感_观后感体会3
有很多人评价,《活着》是张艺谋拍摄的最好的一部影片。影片以主人公福贵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为叙述主线,运用各种电影语言,间以夹杂黑色幽默的调侃手法,在讲述主人公福贵令人心酸的过程中,以独特的角度再现了当时那个年代中国众多福贵们的生活现状。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实在太过艰苦。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欺压下,福贵们贱若蝼蚁,卑似草芥。但是即使面对这样艰苦的生活,他们却依然能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炙热的情感。
而这也正应是影片值得仔细咀嚼的经典之一。电影中虽然处处弥漫着那个特殊年代所独有的凄凉感、彷徨感,但导演依旧能够从这些死气沉沉的历史重负中揪扯出值得让人为之欣然一笑的小小感动,并携带着这份独属于那个特殊年代,特定人群的“傻呵呵”热情,跨过历史的鸿沟,感染到对那段历史完全陌生身在彼岸的我们。从而令我们在观看影片之余,不由自主地与主人公一起发出“活着真好”的深切感触。
与其他同时代的影视作品相比,上述这点不得不说是导演张艺谋令人称道的高明之处。张艺谋并没有局限在对那个年代持批评态度的固有小圈子里,他跳出了这个一成不变的观点,以特殊的发展眼光,从作品中挖掘出了适用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
与时代相比,个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恰巧是这一个个卑微渺小的福贵们,构成了整个时代。时代的变迁我们不能阻止,但在这随波逐流的过程中,我们却能够以个人的态度去感染并影响着整个时代。
张艺谋正是从这个令人生畏的年代中,挖掘出了所有福贵们共同的,企图以个人主观态度改变苦难的愿望——即就是用人性的光辉去温暖冰冷的现实。
在《活着》中,抛却那些特有的历史印记,最让我感动的却恰是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无私。
整部影片,除却最开始夺取福贵租屋的龙二,其他出现的人物对于富贵几乎都有帮助提携的恩义。虽然这些帮助,都没能改变福贵的悲剧(当然也不能改变他们自己的悲剧),但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感动,却让我们找到了福贵继续活着的原因:
即使黑暗困苦复沓而至,但“小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就是牛。”虽然说“牛不能长大变成共产主义”,但等“牛长大之后”,日子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了。福贵相信这一点,我们在观赏影片之余,对于这一点,当然也会变得坚信不移。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影片的一些细节方面去看看其中所运用的一些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吧。
影片在细节方面的处理
影片从主人公福贵的年轻时代开始,一直讲述到福贵的老年。故事从40年代开始,跨越了福贵的大半人生。要在短暂的时间内讲完主人公一生的故事,是电影艺术所独有的特殊魅力。
但在这短短的130分钟里,《活着》所讲述的福贵的一生却丝毫不显单薄。
在影片中,我们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导演将福贵门口的那条“街道”作为了历史变迁的印证者。每次年代的转换,都会在转换镜头开始出现一个由同一角度所拍摄的街道画面。随着街道景物以及行人衣着等细节之处的变化,观众可以很容易的明白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时代特征。这样的转换方式虽然不能称之为十分高明,却是一种很简单很有效的表现方式。每一次同一角度街道画面的出现,都能使观众之前的心情稍稍平复,缓冲之后再投入到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之中去。
另外,影片在很多细节的处理方面也是很值得人思考的。比如,福贵的儿子有庆死后,家珍在祭坟时把儿子死前的饺子和刚做的饺子都拿到了坟前,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两份饺子之间明显的差异,时间稍前的那份饺子明显已经有了脱水的痕迹;再比如,福贵女儿凤霞和二喜结婚前,二喜给福贵家画了一幅主席像。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观众们也能很明显的看出时间推移在这幅墙画上留下的斑驳痕迹。
影片中有很多这样值得思考的细节,这样的细节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很多方面,对于细节处理的看法,却也正体现出了导演的专业水平与对影片内涵的理解深度。曾经听人说张艺谋拍摄《红高粱》的时候,为了拍出尘土飞扬的效果,硬生生的往拍摄现场运送了好几卡车的黄土。反观现在很多所谓的大制作,却总是在这些细节方面大出洋相,虽说这些细节之处的差错并不会对整个影片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但这些差错却无疑也使整个作品失色不少。
影片在音乐方面的运用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最低层劳动者农民福贵一生的故事,所以影片在音乐的选择运用上并没有采用过多复杂的表现方式。除了属于那个特殊时代的红歌和宣传广播以外,影片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配合福贵皮影戏演奏的戏曲音乐以及曲调苍凉哀婉的二胡调子。这两种音乐很符合福贵这个人物的特点,而且带给观众的听觉感受也非常相同。
福贵一出场时,就是在茶馆赌场赌博,赌博之余,他还配合着二胡调子嚎了一嗓子。这个时候,二胡音乐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是福贵颓废糜烂的封建少爷生活;福贵被共产党俘虏,最后踏上回家的路上,这时背景二胡音乐所传递出来的则是福贵历经艰险终于得以回家与老婆孩子见面的迫切欣喜之情;而在凤霞出嫁,富贵和家珍望着女儿和女婿的背影时,背景里的二胡却又向观众传递出父母和儿女分离时一方面欣喜另一方面却又舍不得的矛盾心情。
总之,你可以看出来,影片所选音乐的表现手法虽然单调(主奏乐器只有二胡),但是二胡却都能很好地与故事发展的场景和人物的心态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也就能使影片中的音乐自成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主线,从而将故事主旨表达出来。
另外,富有时代气息的红歌和广播宣传也复合的很好。影片是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的,原著小说中有讽刺文革的情节表现,可是如果不加思索的就把小说情节搬上银屏的话,就很难表现出小说中所渲染的气氛。因为电影属于和小说不同的艺术形式,其对情节心理的表现手法也大相径庭。
因而在这里,导演选用了很具有时代气息的红歌和广播宣传,以电影所擅长的手法表现出了小说里叙述的情节背景。另外,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配合着宣传广播所出现的,往往还有镇长等一系列群众对于“共产主义”以及“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
“村里办了食堂,砸了锅,谁都用不着在家里做饭了,省出力气往共产主义跑,饿了只有抬腿往食堂门槛里放,鱼啊肉啊撑死你们!”这些话语现在听起来很是好笑不可思议,但是配合着那些特定的红歌背景,却很好的表达了导演对那个时代的批判:
共产主义真的会这么容易实现吗?影片在代表实物的运用
影片中,几乎贯穿整个故事,最具代表性的实物恐怕要数福贵的皮影和皮影箱子了。
皮影道具的出现并非偶然,它象征着属于那个年代的福贵们属于自己的小小的理想与希望。在电影中,这种运用现实存在的物体传递作品主旨的表现方式就相当于文字写作时所运用的“借代手法”。
影片中,福贵少爷最开始以看皮影戏作为消遣;之后福贵以表演皮影戏为生;战争开始以后,福贵就将保护皮影顺利回家作为他的一个小小的愿望;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也就是在所谓的“已经看到了共产主义黎明曙光”的前夕,福贵的这箱皮影却是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我想,在这里,导演在讲述一箱皮影命运的同时,也讲述了那个年代福贵们的命运。
这里对于大革命的讽刺,当然也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有镇长在一旁告诉他“共产主义即将到来”的美好愿景,但福贵看着皮影在他面前被燃烧殆尽,依然有些不舒服,因为,他再也不能唱皮影戏了。被作为反革命老旧文化烧掉的皮影,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当时高压政策下人们被压制扼杀的文化信仰。导演在这里,特地给了皮影被烧时的一个特写画面,这个画面也足以让我们深思。
不过,幸运的是,皮影烧了,却还剩下个皮影箱子,剩下的皮影箱子,还能装小鸡,当然也可以再装其他别的东西。另外,导演在影片结尾再次提到皮影箱子,也正是表现了导演对以后乐观的愿景。毕竟,文化大革命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这个特殊,肯定终会有结束的一天。
影片在光线布置方面的运用
就影片整体的画面风格而言,是偏于清新明快的格调。这样的画面看起来很干净,当然也会使观众产生很舒服的视觉享受。影片在很多场景的表现方面,都很好的运用了光线的布置,从而使画面在和谐之余,也配合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影片中,有两处离开的背影最让人难忘。(凤霞结婚离开是白天,所以在这里不讨论光线布置的问题)第一处是家珍乘着黄包车离开的背影,另一处则是春生离开的背影。
很巧合的一点是,这两处背影的大背景都是那条表现时代变换的街道。两人离开时,导演偏偏却给两处街道打了比较强的光线,从而使得人物背影的剪影很清晰的呈现在画面中。再加上特地留给这两处场景比较长的镜头展现时间,使得画面极富纵深感。
这样的安排,可以留给读者充分的时间去体会看着这个背影的人物此刻的心情。这一电影的表现手法就十分高明了,一下子就把观众“拉”到了电影里,并将影片中人物的感觉赋予到了观众身上。说得夸张点,就好像实现了3D电影的效果。
第二篇:电影《活着》 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今天在近现代史课看了一部电影,是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很久没有和大家一起看电影,影片一开始却立即有了那种气氛,在窗帘隔绝的那个黑暗的教室里,那个场景,正适合放下一切用最真实的感情去认真的看一部电影。
在电影中,令人记忆深刻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了。当他们的孩子去世时,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尤其当死去的只是一个小孩)的悲哀,让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渗入一丝冰凉,然后鼻子发酸,泪水自然流出。没有任何预兆的让同学们泪流满面。
然后,在那一刻,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从最初送我来学校的炎热到现在的冰冷,已经好几个月了,这几个月,只能通过电话与网络与他们保持着联系。提醒他们加衣,保暖,注意身体。有时候觉得很无奈,离开家之后,对他们的关心只能这么的简单形式化了。那天随手翻着语文书,翻出一首诗《卜算子》。记得当初爸爸说,“你记得有首诗写到“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么?接下来两句是什么?”我懂,他说的,家在长江发源地,长江头,我在长江尾。现在我知道了,接下来的两句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句诗能如此贴切的表明我现在的心情,归乡的心情如此的迫切。
现在,还有一个月就能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了,我是如此的想念那里。想念那里的蓝天白云,草原雪山,那里的风土人情,那里的一切美丽。
第三篇:电影《活着》观后感
关于《活着》主题思想的几点感受
汉语0902 孔祥昕 1501090205
对苦难的承受力
张艺谋用一只悲悯和满溢着黑色幽默的笔,在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将小人物风雨飘摇、悲欢离合的一生展现出来。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个人的苦难和时代的荒谬像一支悠远的牧歌,没有控诉,没有反抗,没有埋怨,只是一种隐忍的生活,默默承受,努力生活。
《活着》讲述了中国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主人公福贵无论是回答“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还是自言自语“活着真好”,更有这一家子为了生活所做的种种努力,都有一种坚韧的向上的力量。
一位诗人曾这样说过:“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真实。”尽管有许多丑恶的事物总在身边,尽管对此我们有那么多的不自觉,但希望之光却永不泯灭。明知无论走过多么漫长的岁月,最终都指向消亡,明知生命有欢乐,更有无尽的劳作与苦难,但仍迈着沉重而踏实的脚步走下去,并尽可能地使这过程充实,辉煌,充满创造的荣耀。于是,活着就被赋予了无限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生命的张扬,不是来自于喊叫和进攻,而是一种忍受,一种踏实,关于生命的责任,关于庸俗的生活,关于千万次单调的重复,关于那些巨大的苦难和小小的幸福。
时间的方式
宋代词人蒋捷有词《虞美人》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刻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活着》就是用“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方式来展现福贵的一生。
一切故事都在时间的延宕中展开,也可以说一切都是被时间创造。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生命和激情。就像那首小诗和那个美丽苍凉的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有说服力,因为它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创造一切。对此,余华曾说:“《活着》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时间的短暂,时间的动荡和时间的平静。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福贵一生窄如手掌,但也宽若大地。” 还记得余华在散文随笔集《灵魂饭》中的一段话,似乎可以拿来阐释主题:“我十岁时展望2000年,我显然是奢侈了|而现在回忆十岁时的情景,我充满了伤感|这是时间对我的迫害| 同样的距离|展望时是那么漫长,回忆时却如此短暂。”这段话也是在讲时间的力量,时间对人的迫害正是在它对生命对人生对世界的创造,时间是意味深长的雕刻家。或许爱与生活不是热情,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不过是时间,年深日久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一种苍凉汩汩而来,似乎并不想惊动谁,但这部电影偏就如此震撼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分,父亲的老态,儿女的坟茔,妻子的背影,孤灯之下的乡村。这种苍凉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悲悯的情怀,一种处世的哲学,在主人公福贵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感受到了中国人这几十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在影片结尾,当孙子问福贵“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时,他不再像当年回答儿子有庆的问题时那样回答“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是由家珍改为“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这一细节可以说是导演的一种暗喻:告别激情岁月的宏大理想,回归踏实的生活。但这,是对于整个中国而言的。对于福贵一家,其实一直都是在踏踏实实地生活,挣钱养家,生儿育女,洗衣做饭,偶尔唱唱皮影,在简单的重复中知足的活着。活着,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活法。
第四篇: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1
今天我们班的同学们观看了电影《活着》,看完了我们心里都有很多感慨!
电影中一次又一次提到“活着”,影片中福贵和春生在国民党抓去的时候,在无数的尸体中说:要活着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回去;人,活着不容易,小人物活着更不容易,葛优的活着只是中国千千万老百姓活着的缩影,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在泪水中我们也有庆幸。
福贵的命运,是时代的命运,也是一部分人的命运。一个败家的子弟,看着家道中落,在穷困潦倒中生存,由富有变为贫穷,母亲的去世,巡演皮影戏被抓服役,参加内战,意外地失去自己的儿子,女儿的死,都是那么惨痛,原本幸福的家庭,在家人极力的'维持中,命运和社会给他们开着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玩笑。看得出来,生活没有丝毫动情,要给他一个完好的感觉。福贵居然坚强的活了下来,晚年与妻子为伴,想这种可怕的生活。一个人的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生活又是如此的无奈。深深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真是一个要自己必须回答的问题。
电影最后富贵的外甥孙给了我们最后的希望。所有的话语都汇成了那一句像儿歌似的略带疲惫的而又韵味悠长的话语:小鸡长大之后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就会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一切都好起来了……
看完这个电影,我们会明白自己是多么幸福,我们不再需要太多,我们活着不仅为自己,还为了爱着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着的人!
电影活着观后感2
电影《活着》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影片在开头就展现了一个富家少爷沉迷赌博玩乐的情景,最后被骗去了全部家产并气死了自家的父亲。从此这个人物开始了他坎坷的后半生。在几十年里经历被捕,中年丧母丧儿等一系列打击,最后剩下的唯有“活着”。
电影中的'主人公富贵的生活十分曲折,曾是富家少爷后来沦为演皮影戏为生,又经历了丧儿的悲痛,最后连妻子也因为教授被馒头噎着,而失血过多死亡。富贵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他的亲人一次又一次地离开他。电影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到活着,人活着不容易,小人物活着更不容易。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活着,人最根本的需求也是活着。
命运给富贵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电影中的表现手法也表现了对命运的讽刺。活着,这么不幸悲惨为什么仍然要活着,我们到底又是为了什么活着,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宁愿光鲜的死去,还是悲惨的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活着才有可能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第五篇: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因为我曾经两次看过余华的小说《活着》,故事中的主人公富贵一生的悲惨遭遇勾起了我深深的同情,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他自己,这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但富贵在亲人都离他而去之后,在忍受亲人离去的巨大悲痛之后,在自己只身一人的情况下,仍能以老黄牛为伴,好好活着,这是令读者感动的地方,对于我来说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那是今年的3月11日早上7:14分,还在学校的我突然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父亲病逝的电话,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我默默办理了请假手续,搭车赶回了家。父亲在临走之前,我都没能见他最后一面,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我也将自责和愧疚终生。在送走父亲的那一刻,我摸着父亲冰凉的手,看到父亲还有一只眼睛没有合上,我想父亲在临走之前一定很想见我最后一面吧,我后悔没什么周末没有回家看看父亲,我多么希望母亲在父亲临走之前能够告诉我,让我见父亲最后一面,可是,父亲临走之前仍未能见到他这个不孝的儿子,只能在走后睁着眼睛看我了。我知道父亲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的,就像奶奶和五叔那样,留给生者无尽的痛苦和悲伤。虽然在父亲临走之前,在亲人面前,我忍着不哭,但谁比我心里更加痛苦难受呢。在父亲走后第二天,睡醒之后我忍不住哭了,就偷偷地跑到屋后的角落,泪流不止,我是不想让爷爷和母亲看见我流泪痛苦的样子。我知道,很多人都会有我相同的经历,也忍受着亲人离去的痛苦。在往后的几天里,我想到了余华的《活着》,就看了根据余华的《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活着》。该剧的主人公富贵经历了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先后离开自己的痛苦事实,虽然在余华的《活着》里还有他的老婆、外孙等亲人也离他而去,遭遇更加悲惨,但谁不希望好好活着,但生活总是这样,让我们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我们而去,使我们一次次遭受痛苦的打击,使我们沉浸在伤痛之中,但亲人已去,活者就应该好好活着,我想这也是《活着》给我最大的教育和感悟吧。最后,愿父亲一路走好,在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