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2020年最美大学生观后感心得
近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大学生”,让我们走近他们,看看这10位大学生如何以最美的姿态拥抱青春,又如何以青春的名义迎接新时代的挑战?那么你知道2020年最美大学生观后感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学习2020年最美大学生观后感心得最新5篇,欢迎阅读!
2020年最美大学生观后感心得【篇一】
不惧风雨 勇挑重担
“青春就是要经得起磨练”
“我是一名‘准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请战!”
离开武汉,还是留下?2020年初,面对这个问题,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赵东没有迟疑。
留守武汉,参与临床一线诊治,连续奋战120天,累计参与接诊并成功治愈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0余例;轮休期间加班加点,进行临床研究;工作之余参与线上志愿服务,为200余名居家隔离患者提供在线医疗咨询和帮助……赵东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我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让自己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赵东坚定地说。
赵东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光谷院区忙碌时,南京医科大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倪杰也在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奋战。2020年春节期间,看到所在培养单位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后,她放弃与家人团聚,第一时间主动向医院党委报名。
到达湖北后,倪杰在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工作,与同事们制定、执行和互相监督院感流程的实施,查看病人、开医嘱、调呼吸机……许多个夜班里,面对重症患者的突发情况,她一边安慰患者,一边带着值班护士进行抢救,评估病患情况,主动承担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插管治疗等任务。
穿着防护装备,头晕胸闷,汗湿衣襟,双手脱皮,护目镜压得眼眶周围伤痕累累……倪杰却毫无怨言。“青春就是要经得起磨练,救死扶伤,义不容辞!”这是倪杰送给自己的格言,也是她行动的见证。
疫情防控中,很多大学生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本科生余汉明也是其中之一。“00后”的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疫情期间报名成为武汉中山社区防疫志愿者,为100多户家庭提供买菜、上门送药等服务。
每当电话响起,余汉明就拿起笔,一一记下居民的信息和需求。第二天,结束门岗值守,身穿红马甲的他提着辗转购买的生活用品送到居民楼下。“我们青年学生,就是要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44天,每天1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余汉明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看到广大党员冲锋在一线,我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余汉明在志愿服务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北京市委组织部批准,2020年4月1日,他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位“火线入党”的大学生。
2020年最美大学生观后感心得【篇二】
“挺立的样子就是风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追梦路上,大学生们加强品德修养,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努力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保持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他们中,有见义勇为的崔译文。2019年3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里,崔译文晚自习后和同学小梁结伴回宿舍。经过操场时,一名男子企图对小梁行凶,崔译文用自己瘦弱的身躯紧紧护住小梁,自己却身中8刀。
在医院恢复期间,崔译文总是坚强地说:“我不疼,真的,一点不疼”。她不忘学习,及时补习功课,还积极关心同学恢复情况,督促小梁进行康复训练。2020年,崔译文又拿出见义勇为的奖金为武汉捐款,虽然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却志愿到社区一线服务……“我希望带给大家正能量。”她平静地说。
他们中,有带着病重养父上大学的于婷婷。养父患有肝硬化及布加氏综合征等,十几岁时,于婷婷就担起照顾患病养父的重任。艰苦的环境,磨练了她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韧劲。
被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录取后,她决定带着养父一起上学,开始了学校、出租屋、医院“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中午下课后,回家为养父做好午饭再赶去学校上课;下课后,照顾养父吃过晚饭,再赶回学校上课。尽管时间紧迫,于婷婷从没耽误过任何一节课,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还加入了公益社团。“经历挫折后,挺立的样子就是风骨。我会带着斗志,迎接每一个挑战。”她说。
他们中,有把青春定格在大山深处的李莎。李莎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生前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她翻山越岭,走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去家访;关心班上每一个孩子,打开留守儿童的心扉……
李莎把生命留在了她深爱的土地上,而她的精神将一直延续下去。在她背后,成千上万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这场青春接力中不断奋进。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2020年最美大学生观后感心得【篇三】
“我是一名‘准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请战!”
离开武汉,还是留下?2020年初,面对这个问题,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赵东没有迟疑。
留守武汉,参与临床一线诊治,连续奋战120天,累计参与接诊并成功治愈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0余例;轮休期间加班加点,进行临床研究;工作之余参与线上志愿服务,为200余名居家隔离患者提供在线医疗咨询和帮助……赵东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我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让自己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赵东坚定地说。
赵东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光谷院区忙碌时,南京医科大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倪杰也在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奋战。2020年春节期间,看到所在培养单位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后,她放弃与家人团聚,第一时间主动向医院党委报名。
到达湖北后,倪杰在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工作,与同事们制定、执行和互相监督院感流程的实施,查看病人、开医嘱、调呼吸机……许多个夜班里,面对重症患者的突发情况,她一边安慰患者,一边带着值班护士进行抢救,评估病患情况,主动承担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插管治疗等任务。
穿着防护装备,头晕胸闷,汗湿衣襟,双手脱皮,护目镜压得眼眶周围伤痕累累……倪杰却毫无怨言。“青春就是要经得起磨练,救死扶伤,义不容辞!”这是倪杰送给自己的格言,也是她行动的见证。
疫情防控中,很多大学生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本科生余汉明也是其中之一。“00后”的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疫情期间报名成为武汉中山社区防疫志愿者,为100多户家庭提供买菜、上门送药等服务。
每当电话响起,余汉明就拿起笔,一一记下居民的信息和需求。第二天,结束门岗值守,身穿红马甲的他提着辗转购买的生活用品送到居民楼下。“我们青年学生,就是要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44天,每天1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余汉明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看到广大党员冲锋在一线,我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余汉明在志愿服务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北京市委组织部批准,2020年4月1日,他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位“火线入党”的大学生。
2020年最美大学生观后感心得【篇四】
2019年3月10日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内,在读学生崔译文和同校的小梁晚自习结束后,一起结伴回宿舍。
没想到两人路遇歹徒持刀行凶,为让同学躲避凶手,崔译文为小梁勇挡八刀。甚至在自己大量失血时,仍然担心小梁:“你们谁来帮她止一下血,我有些撑不住了。”
平时连打耳洞都会喊疼的姑娘,面对歹徒毫无畏惧:“我是军人的孩子。我只知道,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学生于婷婷,在逆境中担起照顾患病养父、担起一个家的重担。
2018年,于婷婷收到学校录取通知书后,决定带着养父一起上学。以每月100元的房租租下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后,于婷婷开始了学校、出租屋、医院“三点一线”的生活。
别人入睡时,她还在看书,不仅学习不落下,于婷婷还参加学校公益社团和校外尚善义工爱心团队,给留守儿童们辅导作业,传递爱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本科生余汉明在武汉,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社区志愿者。记下居民的信息和需求,辗转各点购买生活用品,送到居民楼下,他连轴奋战到午夜。
从志愿者变成居民口中的“余师傅”,余汉明用责任担当汇聚成温暖的春光,温暖武汉、温暖每一个人。
2020年最美大学生观后感心得【篇五】
从小就喜欢海洋世界和船舰的李海超,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变成事业,2017年留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他放弃了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奋斗在实验室十余个小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Jacobi-Ritz法的回转类结构振动声辐射理论。
经过长期深入研究,李海超在导师指导下带领团队所研究的方法,已初步应用于方案设计阶段我国某水下装备振动噪声快速仿真评估,为舰船装备论证决策提供了一定支撑,用自主创新的力量助力国防。
李海超研究大海,闻健服役西藏。闻健来自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1701班,2014年入学,2015年就报名参军,携笔从戎,志愿去西藏服役。
那年,国际形势突变,闻健所在的连接到命令赶赴边境线,他接到的任务是到最前线护卫国旗。接到指令,写好遗书,荷枪实弹,时刻准备上战场。
30多个日夜,他和战友冲在最前,在国境线上挺起脊梁,护卫国旗,保卫家国,他们寸土不让。
高原上寒风凛冽,沙漠里酷热难耐。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智卓曾在2016年夏天带领八个同学来到沙漠,这里远比想象中的荒凉、贫困。白天治沙,顶着烈日,提防沙暴,晚上却只能住在临时扎起的帐篷里。
五年治沙,脚步从未停歇。在治沙过程中,刘智卓还提出了梭梭树嫁接经济作物的治沙循环新模式,把肉苁蓉种植和防风固沙结合在一起,既能防风固沙又可实现经济效益。
不仅治沙,刘智卓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云南洱海,刘智卓传递知识,帮助困难学生,被当地人称为“板扎老师”(“板扎”当地语是“靠谱,能干”的意思)。
和刘智卓一样,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李莎也是一名支教团成员,生前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
“龙胜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中,她主动请缨,前往最偏远的三门镇。那里路途遥远,从县城到家访学生家中,车程要一个半小时,加上徒步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翻山越岭。在学生和队友眼中,她成为勇担当甘奉献的“莎姐”。
如今,李莎把宝贵的生命留在了她为之奋斗的土地上,但她的事迹却鼓励着更多青年学子参与这场“青春接力”,投身西部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力量。
学习2020年最美大学生观后感心得5篇
第二篇:学习最美女教师心得
学习“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心得
“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因舍身救学生而成为“折翼天使”,在网页盛传不衰。身为教师的她,在一辆客车忽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进车下遭到碾压,以致双腿高位截肢,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人心,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遭到严重要挟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看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持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一个人一生只要做出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他的价值无疑得到了升华,他的人格魅力在一瞬间得到了体现。张丽莉的事迹是实打实的,无半点造假成份,她人品好,心灵美。试想,一个缺少道德和社会公德、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而痛苦之上的人,会做好事吗?会有抛弃自我得失的崇高境地吗?在关键时刻作出英雄壮举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张丽莉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张丽莉的事迹,从她个人角度说,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感使然,从
整个教师队伍的角度来讲,是她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了最完善的诠释。”师德是一个社会知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标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在宏大的社会心义上对教师价值的判定,是由衷的赞美,更是深沉的希望。张丽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深进地、完善地诠释了师德的内涵,践行了教师的操守,彰显了教师的光荣,无愧于这样的赞美,无愧于这样的希望,不但值得所有教师学习,也值得我们每个人献上敬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将来也是一位教师,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势,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进工作,脚踏实地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近些年来,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那些不愿听到和看到的丑恶事情,当地震来临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老师“范跑跑”还在振振有词;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怕遭反诬;学校教师责罚学生……一件件冲击道德底线事件的频频出现,人们不禁叹息当今社会的浮躁不堪、人情冷漠和道德沦丧。然而张丽莉教师在危急瞬间所做出的决定,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她的高尚情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
学习她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张丽莉同志母亲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爸爸抚养她读完大学,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她连续三年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钱资助贫困学生。学校维修,初三学生搬到中学,离家远的孩子,有些孩子来不及吃早饭,她就出钱买饼干放到班级。学生生病了,她买营养品去看望;学生过生日,她在黑板上写上祝福的话;夏天天热,她在地上撒水为学生送来清凉;冬天天冷,她用电水壶烧水给学生送来温暖;体育课下大雨,她把的伞和衣服让给学生;家长会天气热,她掏钱给每位家长买冰棍;放学时学生等家长,她打车送孩子回家。正是爱心,责任感,熔铸了师魂的真谛。要学习她高尚的师德,恪尽职守,甘为人梯,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学习最美教师心得
学习最美教师自我剖析
学习他们的事迹后,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思索着怎样做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育就是身体力行,就是言传身教。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坚守,什么是人世间的大爱。我们应该学习“最美教师”那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
一、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
最美老师,美在责任。他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他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
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观。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怀,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
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赞歌。向他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振兴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他们的事迹后,我更坚信自己一定要用心爱学生。“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我们看到了“最美教师”的坚持和责任,体会到了他们那份始终不变的执着情怀。在中国大地上其实有千千万万个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正是有许许多多这些默默无闻耕耘在中国教育事业中的教师,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才有了飞向未来理想的翅膀。
第四篇:学习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金盆八一完小刘文娟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而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这种光辉更加闪亮,更弥足珍贵!今天下午观看“学习湖北省最美乡村乡村教师”教育视频过程中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鼓舞了我,使我不禁掉下久别的眼泪。看到这,我想起了以前待的益才高中,我常抱怨学生素质不高,不好教;我抱怨工作环境不好,虽说教书是良心活,可怎么安心工作?我工作疲惫喊累的时候,在中国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这样一处恶劣的工作环境存在,与她们相比,自己所处的算是“天堂”,可正是这样如此艰苦的条件造就了她们,在她们身上有这样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还有这样一群奉献自我的人存在。回想起2010年毕业季,当时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响应“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号召,毅然背上行囊回自己的家乡资教。可我没有被同学劝动,因为我想着到民办高中去教三年总没有资教生活那么艰苦,到今年的七月为止,我在那度过了三年的时光,陪着他们毕业。看到她们,觉得自己真的是过惯了好生活。
桂贤娣、邓丽这些名字如此普通,她们的生活如此平淡,也许平时她们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清贫老师。但当我们认真聆听她们故事的时候,这一个个平淡的名字却给我们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动,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桂贤娣老师已年逾50,这样一位老教师,今天听她的报告,我看到了好多年轻教师包括我都无法做到的率真和可爱:讲话不拿稿子,信手拈来;她的报告就像是一个小学老师正在上课一样,下面都是她的学生们,没有丝毫做作,整个会场就像一个教室,老师正给大家讲述着一篇篇课文.......讲着讲着,我好像回到了小学时代,跟随着我们可爱的语文老师正聆听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童话故事,正幻想长大后的美好生活.......从她的教学事例中我感受到了桂老师的爱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将自己的爱心投入到教学当中,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置之于课堂上,为小学教师树立了一面鲜红的旗帜,我们应当像桂老师一样——心系学生,爱驻课堂。
看到记者采访邓丽老师的视频时,我感觉好惊奇。就是这样一个80后的年轻人居然也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顿时,我很好奇:到底她有着怎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起初,她放弃了武汉当白领的工作,带着憧憬和好奇,来到了海拔1800米的恩施鹤峰高原小学,成为这里唯一的一位女老师,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英语老师。我佩服她的那种勇气,不怕困难,像那样的偏远地方,如果要去资教,我连想都不敢想。而且因为她的教导,孩子们的英语成绩变好了,缺席率降低了,孩子们变得开朗乐观了,她一个人为这个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记者问她:“你鼓励学生走出大山,可为什么走出了大山的你,又选择回到大山当老师?”她却说“我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孩子们对年轻老师的渴望。回到家乡,落叶归根,只有我们走进大山,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这让我感觉到了一个少有年轻人的伟大。她是我们80后学习的榜样,是大家的骄傲。电视里她在跟六年级的学生道别时,她压抑不了自己的伤心,完全不顾老师的形象大声的哭起来。我看着看着,也跟着哭了起来。越看越难过,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看到这里我心里很遗憾,在辞掉上份工作前,根本没有对学生说自己要走,我怕,怕影响他们高考考场上的发挥,我很希望他们都有个好情绪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算对得起我们这些老师。而是等他们安然考完离去的时候,再辞 1
职的。在这想对我高三的孩子们说,我没能跟你们正式道别,即将要踏入大学校门的你们希望把握好机会,勇敢的锻炼自己。邓丽老师是幸福的,当她的孩子们毕业了要离开她,孩子们都抱头痛哭,那些眼泪是不舍,是邓丽老师一生最美好的财富......这是她幸福的宝藏......她们在行为上也许比不上陶行知,在教书育人上也许比不上魏书生,在教学理论上也许比不上朱小蔓,但她们却竭尽自己的全力在行动着,为了偏远山村的那一部分孩子付出着自己的青春,并还会为此而不断努力下去。
梦想,是孩提时代的兴奋,是青年时代的动力,是老年时代的回味。社会的喧嚣,空气的污浊,氛围的黑暗,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已经渐渐失去他们原有的激情。当你淹没于茫茫人海中时还可以寻找到属于你的梦想,多值得欣慰啊。但是那些孩子们的梦想很简单,也很一致,就是读书,读书是他们的梦想。当你还叹息你实现不了你那昂贵和华丽的梦想的时候,想想这些孩子吧,他们需要我们的手。实现孩子们的梦想是一场接力赛,是有良知的人参加的接力赛。当看到孩子们那股求知的欲望,那份学习的拼劲,以及那向往的眼神,谁的良知不会受到触动?当看到那些为孩子们的未来奋斗的人做出牺牲,甚至付出生命,当看到她们用瘦弱的肩膀支撑着孩子们的梦想,难道我们能够视若无睹吗?
为了孩子们的梦想身为老师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学习。要学习与人打交道,要研究人、研究事、研究自己、研究学生,还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本领的大小、能力的强弱是由学习拉开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从根本上说是从学习中获得的。
接下来老师要懂得爱,要爱学生、爱岗位、爱教育事业。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也是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了解只有学生,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讲,表现在尊重、关怀和理解六个字上。尊重学生,最主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
然后老师要懂得分享,与学生分享知识、与同事分享经验。应该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与学生分享,学生在学校里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习文化知识,老师不仅要“授之与鱼”,更应该“授之与渔”。老师其实是处在一个巨大体中的一员,学会与学生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分享才会让我们的工作如鱼得水。
最后老师要懂得宽容。宽容是做人的美德,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这里包含了对人对事的宽容。老师对优等生有偏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能不能分一点给后进生呢?或许这样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呢。老师在学校里也要注重自身的愉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就像一个巨大的染缸,学生好比尚未着色的布料。投入了不同颜色的染缸中,染出来的布必定是不同的。做教师的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作深入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作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教育必须尊 2
重学生的差异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老师其实是处在一个巨大体中的一员,学会与学生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合作会让我们的工作如鱼得水。
做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对于一个年轻的老师我来说更是认识肤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好老师迈进一步。老师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那么就让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点,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2013年8月28日
第五篇: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心得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心得
克井五小
李换娥
近段时间,学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认真观看了“济源市最美乡村教师”的视频,细细阅读了每位教师的典型事迹材料,使我认识了十位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一个与大山为伴、守望13年的教师段永涛、倾注心血于济源,誓把大峪变“新乡”的乡村教师娄利伟、走过36年讲台岁月的乡村教师张青春,以及留守儿童的“贴心妈妈”陈月娥„„了解了他们为人师表、淡泊名利、执着坚守、默默无闻扎根于贫瘠山区和乡村的精神。我不由地发出感叹:他们不愧为“最美乡村教师”这个称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中心校大社学校评上乡村教师的王金龙老师。他的“教坛‘老愚公’育人‘好园丁’”一文我读了好多遍。他的先进事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王老师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一、学王老师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王老师对班上的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让几个孩子在自己家里吃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多么让人感动。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像王老师这样!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父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学王老师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王老师说:“要做就做最好!”多么认真!多么负责!最美老师,美在责任。他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他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学他的才学
王老师亲自编写盘古文化,亲自写小导游词,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小导游,为家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禁使我感到惭愧。读书、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将成为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四、学他乐于助人的品质
王老师在学校就是一个大好人,谁有忙都帮:修煤炉、修电器、替人值班等等。这样的老师,谁不喜欢?
真的非常感谢那些“最美乡村教师”,他们激起了我们心中的美好,让我们燃烧起教育的热情。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惠及他们的学生,更激荡着我们做老师的心灵。我会行动起来,脚踏实地地向王老师学习,向所有的最美乡村教师学习,用爱和奉献来成就自己的教师生涯,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一份无悔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