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_观阳台里的武汉有感
公益短片《阳台里的武汉》正式发布,短片将武汉人积极战“疫”的乐观与坚强以影像形式温暖呈现,讲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乐观、坚强“战疫”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1
日前,由央视电影频道与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公益短片《阳台里的武汉》正式发布,短片将武汉人积极战“疫”的乐观与坚强以影像形式温暖呈现。这则短片由成龙担任艺术指导,陈坤与周迅联袂献声旁白,音乐人常石磊任音乐总监,带来真实朴素的武汉面孔。
短片中,坚强“宅家”的武汉人用一张张乐观的笑脸,用比以往更加努力的生活态度应对这段艰难但终有光明的日子。厨房间携手共创的家常菜,厅堂里的家居秀,他们“用锅铲和拖把来战斗”。以艺术指导身份加盟《阳台里的武汉》的成龙表示:“这部短片展示了武汉人乐观战‘疫’的大众‘战场’──阳台,我们看到了日光下属于中国的温度。”
一、真实影像记录武汉人居家日常
疫情、隔离、救援,“这是你听说的武汉”;留守、消毒、等待,“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武汉”。伴着陈坤与周迅的深情旁白,一帧帧属于武汉的真实影像缓缓流转,仿佛在告诉观者:九百万个故事,不只一种感受。
“我们承认难过,也承认感动;我们不粉饰泪水,也不回避笑容。”
抗疫最前线,是冒着生命危险与病魔争分夺秒的白衣战士,及各岗位为维持民生不畏苦累的工作者。大爱之外,为顾大局而留守家中的平凡的大多数,则在厨房、餐桌、客厅和阳台的方寸间,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默默贡献着巨大力量。
公益短片《阳台里的武汉》深情上线,陈坤、周迅旁白
短片中,坚强的“宅家”武汉人用一张张乐观的笑脸,用比以往更加努力的生活态度应对这段艰难但终有光明的日子。厨房间携手共创的家常菜,厅堂里阖家出动的家居秀,他们“用锅铲和拖把来战斗”。
“我在中国香港发出十四亿分之一的光。”以艺术指导身份加盟《阳台里的武汉》的成龙,在武汉人乐观战“疫”的大众“战场”——阳台上,看到了日光下属于中国的温度;不凡着回归平凡,正是武汉人、湖北人、中国人用牺牲与奉献所奋进的幸福所在。
二、他们就是“我”心目中这部片子的声音
一个多月前,一部名为《武汉,我们等你》的短片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而今,短片原班主创团队再度协力打造出以武汉市民为核心视角的《阳台里的武汉》。据导演乐书婷在电影频道《战疫故事》直播中透露,创作团队设定拍摄角度后,全武汉小区均已实行封闭管理,“我们拿着摄像机出去是基本上拍不到普通的武汉市民的。”
当时,乐书婷将目光落在了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疫情之下我们每个人都是被隔离在家的一个状态,阳台可以说是我们去感受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透过对阳台百态的记录,她也试图让这部短片成为外界了解武汉人当下状态的一扇窗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热烈对抗着疫情。我们这个片子就让大家也看一看目光之外的武汉市民,看看我们认真生活、努力面对的样子。”
公益短片《阳台里的武汉》深情上线,陈坤、周迅旁白
所有阳台影像均由航拍完成,很多居民都在拍摄时被航拍器的声音吸引到阳台之上,用微笑与挥手给予《阳台里的武汉》鲜活的生命力。为更好传递短片日常却昂扬的态度,乐书婷特别邀请演员陈坤、周迅以旁白形式加盟。“我觉得周迅老师和陈坤老师的声音都非常有韧性,情感表达也非常克制,和我们片子的调性也非常搭,”从两位优秀演绎者的声线中,乐书婷感受到了一丝与武汉市民状态契合的“任性”质感,“他们就是我心目中这部片子的声音。”
2020,不是我们平凡又幸运,是我们幸运才平凡。每一天、每一个故事都是特别的记忆,阳台上的每一个笑脸,都是我们迎接明日暖阳的最美希望。我们相信,期待的那一天,不远了。加油,武汉——
这一次我们把目光给你。
《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2
2020年3月17日一部以武汉市民为核心视角的《阳台里的武汉》公益短片正式发布,在全国各援鄂医疗队开始有序撤离的日子,将武汉人积极战“疫”的乐观与坚强以影像形式温暖呈现。
疫情之下的每个人都是被隔离在家的一个状态,阳台就成了人们去感受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透过对阳台百态的记录,导演试图让这部短片成为外界了解武汉人当下状态的一扇窗口,武汉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热烈对抗着疫情。这个片子就是让大家看一看目光之外的武汉市民,看看他们认真生活、努力面对的样子。
短片中所有的阳台影像均是由航拍完成的,很多居民都是在拍摄时被航拍器的声音吸引到阳台之上,他们用微笑与挥手给予《阳台里的武汉》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为更好地传递短片日常却昂扬的态度,导演特别邀请了著名演员陈坤和周迅以旁白的形式加盟。
疫情、隔离、救援,“这是你听说的武汉”;留守、消毒、等待,“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武汉”。
伴着陈坤与周迅的深情旁白,一帧帧属于武汉的真实影像缓缓流转,仿佛在告诉观者:九百万个故事,不只一种感受。“我们承认难过,也承认感动;我们不粉饰泪水,也不回避笑容。”
抗疫最前线,是冒着生命危险与病魔争分夺秒的白衣战士,及各岗位为维持民生不畏苦累的工作者。大爱之外,为顾大局而留守家中的平凡的大多数,则在厨房、餐桌、客厅和阳台的方寸间,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默默贡献着巨大力量。
短片中坚强的“宅家”武汉人,他们用一张张乐观的笑脸,用比以往更加努力的生活态度应对着这段艰难但终有光明的日子。厨房间携手共创的家常菜,厅堂里阖家出动的家居秀,他们“用锅铲和拖把来战斗”。
在武汉人乐观战“疫”的大众“战场”——阳台上,我们看到了日光下属于中国的温度和中国人的温度。不凡着回归平凡,正是武汉人、湖北人、中国人用牺牲与奉献所奋进的幸福所在。
克制里透出温暖,柔软中托起能量。太久没有看到口罩之下完整笑脸的我们,或许可以在这部短片中感受到期盼已久的平凡与暖意。
《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3
“等你们走回阳台,等我们走出阳台。”由电影频道、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电影人成龙担任艺术指导,陈坤、周迅旁白配音,音乐人常石磊任音乐总监,短片《武汉,我们等你》原班团队打造的公益短片《阳台里的武汉》正式发布,讲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乐观、坚强“战疫”的故事。
据导演乐书婷在电影频道《战疫故事》直播中透露,创作团队设定拍摄角度后,全武汉小区均已实行封闭管理,“我们拿着摄像机出去是基本上拍不到普通的武汉市民的。”当时,乐书婷将目光落在了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疫情之下我们每个人都是被隔离在家的一个状态,阳台可以说是我们去感受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透过对阳台百态的记录,她也试图让这部短片成为外界了解武汉人当下状态的一扇窗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热烈对抗着疫情。我们这个片子就让大家也看一看目光之外的武汉市民,看看我们认真生活、努力面对的样子。”
所有阳台影像均由航拍完成,很多居民都在拍摄时被航拍器的声音吸引到阳台之上,用微笑与挥手给予《阳台里的武汉》鲜活的生命力。为更好传递短片日常却昂扬的态度,乐书婷特别邀请演员陈坤、周迅以旁白形式加盟。“我觉得周迅老师和陈坤老师的声音都非常有韧性,情感表达也非常克制,和我们片子的调性也非常搭,”从两位优秀演绎者的声线中,乐书婷感受到了一丝与武汉市民状态契合的“任性”质感,“他们就是我心目中这部片子的声音。”
目前,公益短片《阳台里的武汉》已在CCTV-6电影频道及全网平台同步播出上线。克制里透出温暖,柔软中托起能量。太久没有看到口罩之下完整笑脸的我们,或许可以在这部短片中感受到期盼已久的平凡与暖意。
《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4
疫情、隔离、救援,“这是你听说的武汉”;留守、消毒、等待,“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武汉”。伴着陈坤与周迅的深情旁白,一帧帧属于武汉的真实影像缓缓流转,仿佛在告诉观者:九百万个故事,不只一种感受。“我们承认难过,也承认感动;我们不粉饰泪水,也不回避笑容。”抗疫最前线,是冒着生命危险与病魔争分夺秒的白衣战士,及各岗位为维持民生不畏苦累的工作者。大爱之外,为顾大局而留守家中的平凡的大多数,则在厨房、餐桌、客厅和阳台的方寸间,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默默贡献着巨大力量。
短片中,坚强的“宅家”武汉人用一张张乐观的笑脸,用比以往更加努力的生活态度应对这段艰难但终有光明的日子。厨房间携手共创的家常菜,厅堂里阖家出动的家居秀,他们“用锅铲和拖把来战斗”。“我在中国香港发出十四亿分之一的光。”以艺术指导身份加盟《阳台里的武汉》的成龙,在武汉人乐观战“疫”的大众“战场”——阳台上,看到了日光下属于中国的温度;不凡着回归平凡,正是武汉人、湖北人、中国人用牺牲与奉献所奋进的幸福所在。
《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5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勉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广大党员干部寄托着殷切期望,充满了催人奋进、激励前行的强大力量,鼓舞着广大党员干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奋勇前进。
在疫情防控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武汉、坐镇一线、深入调研、指导工作,彰显了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凸显了三军统帅的英雄气概。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打响了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对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最好诠释,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和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咬紧牙关,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坚持到取得最后胜利。从患者救治到社区防控,再到“米袋子”“菜篮子”的供应保障,我们必须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以优良作风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庄严承诺,为人民而战,让党旗高高飘扬!
守土有责,还要守土有方。正所谓: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疫情防控工作千头万绪,广大党员干部要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做到有条不紊、从容有序。在防控重心上,要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在防控布局上,要重在“防”,继续保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同时严防国外输入,防疫于未发,防患于未然;在防控手段上,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化水平;在防控力量上,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有效组织群众、团结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
广大党员干部还要善于做到“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统筹抓好春耕生产、农民就业增收等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六稳”举措,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早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回归正常轨道。
总攻号令已经发出,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只要广大党员干部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斗志昂扬、英勇奋战,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交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优秀答卷!
2020《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_观阳台里的武汉有感范文相关文章:
1.2020大学生观《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心得【5篇】
2.2020公益片《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精选5篇范文
3.2020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作文精选
4.公益片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范文
5.观看2020《阳台里的武汉》观后感影评最新大全5篇
6.2020《在战疫中成长致敬生活》观后感
7.2020宣传片《武汉色彩》观后感大全5篇
8.2020武汉战疫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
9.2020观看《武汉战疫纪》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
第二篇:观武汉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有感
观武汉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有感
作者:杨盼博 20***
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民主共和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关键词: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不平等条约、历史意义、民主共和、感悟。
一、辛亥革命博物馆简介
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原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又称“红楼”,是鄂军都督府办公地。假期在游览黄鹤楼时,曾到此观看过。与黄鹤楼内古朴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这里到处都充满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一踏入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由一楼进入“晚清中国”部分,我看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排硕大的昔日“不平等条约”名称,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墙体呈现。通过浮雕、壁画、、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等,再现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穿行在序厅和5个展厅,我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最亮丽耀眼的这一段停顿逗留。在辛亥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主共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这种精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场景、事件,展示了历史的惊魂时刻和精彩瞬间,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人真切缅怀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驱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义的伟大壮举,历史将永远铭记。参观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个部分。
二、辛亥革命博物馆主要展览内容
1、国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序厅内,中国室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扑面而来,武昌首义志士们前仆后继,耳边似乎能听到他们疾行的脚步声„„整座雕塑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
2.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步入第一展厅,两面条约墙向头顶压来,《南京条约》等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条约墙尽头是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满清帝国大厦将倾,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
3.同盟会誓词写在天幕上,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确定为同盟会纲领。
4.最吸引人眼球的是180度环幕影院,放映的是专门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拍摄的影片《武昌首义》,还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义全过程的真实影像。
5.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第四展厅是展览“创建共和”主题,进门就是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10月11日上午,起义军攻占武昌城后,在原湖北咨议局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1911年10月17日,都督黎元洪在武昌阅马场登坛祭天,大典振奋了民军士气,激励了革命热情。画面上,黎元洪一身戎装,目光坚毅,显露了黎元洪军务娴熟、为人厚重的一面。此展厅同时展出了有关黎元洪的一组文物,如黎元洪大总统入殓服饰、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章、中华民国鄂军政府大都督印等,让人怀想“创建共和”的艰辛历程。
三、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后的感悟
我很庆幸在这么一座具有历史故事的城市求学,参观完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和众多参观者一样深受教育,感想深刻。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作为一名有理想的爱国青年,要以辛亥精神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坚定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勇于进取,甘愿奉献,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一切力量。辛亥革命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新时代,拉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序幕,使中国历史步入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烈,为推翻封建统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以“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革命精神。以鲜血和生命开展这场伟大的革命,其光辉业绩彪炳千秋,值得后人永远歌仰、怀念。我们要深刻缅怀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继承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激励我们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由先辈们的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很多青年都失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知奋进,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永远铭记先辈们作出的贡献。
第三篇:观《战斗里成长》有感
观《战斗里成长》有感
今天在党校组织下我观看了《战斗里成长》这部电影,其中的深刻剧情令我颇受感动。
1937年秋,军阀阎锡山统治时的山西某村。地主杨有德、杨耀祖父子横行村里,为所欲为。他们强占了农民赵志忠仅有的三亩水地,赵无奈服毒自杀。赵的儿子铁柱气愤至极,放火烧了地主的房子后远走他乡。铁柱妻怕遭报复,把黑蛋改名为石头,也离家乞讨为生。十年后,杨耀祖了当上日寇警备队长,石头参加了八路军,在某营当通讯员。而营长赵钢就是他离别多年的亲生父亲铁柱,但两人相见却不相识。解放太原的过程中,我军要攻打石头母亲所居住的镇子。石头想解救母亲、为自家报仇,未经上级允许,就擅自冲到前面,受到营长的严厉批评。石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营长批准石头参加突击队的请求。镇子解放了,杨有德、杨耀祖二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赵钢与妻子和儿子石头彼此相认,一家人终于团聚。随后,赵钢和石头为继续解放事业,投入了新的战斗。
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虽然在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但新中国的领导人使中国人民彻底站了起来,使中国彻底实现了独立、完整。
在过去的58年岁月中,中国一步步在崛起,这是华夏儿女所期望的,也是值得欢欣鼓舞的。从建国的第一天起,国际上的许多不友好的国家在仇视中国,想方设法阻碍中国进步。
美国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威胁,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使我国在人力和财力方面遭受了巨大损失;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反攻大陆行动使我国沿海长期不得安宁;现在的美国仍然在想方设法遏止中国,如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台湾问题上指手划脚、强迫人民币升值等等,在未来的若干年中,美国将仍然是中国的敌人,是永远的麻烦制造者。
我们的近邻日本从满清政府开始就不断侵略中国,抗日战争中杀害了无数中华儿女,掠夺了无数资源,这是中国人民永不忘记的血债!而现在呢?日本妄图粉饰其罪行,值得国民警惕!
外国一直担心中国的崛起,他们到底害怕什么?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可以称霸世界的机会,但是中国并没有那个野心,为什么现在已经进入现代化的世界,反而有此担心?中国人真的好战?中国人真的会伤害别人?不,中国人遵从“中庸”哲学,尊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历来以“保家卫国安”为最大目标,强大的时候,敢于帮助别国,而在弱小的时候,不会屈服于任何淫威。
中国不愿意称什么霸,中国人民需要的是安宁、和平的生活。对于外族的欺凌。” 回首3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神七一飞冲天,奥运成功举办,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令中国人民倍感自豪,人们发自内心地赞叹: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对中华民族来说,抓住并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刘子成
第四篇:观武汉农讲所有感
游武汉市农民运动讲习所有感
本来在学习党课的时候就为我们安排了会有一次考察参观课的,当时一直很期待,希望能有机会瞻仰革命前辈的风采,感受他们那种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的信念,但是后来因为一些事给耽误了,学院没能组织我们去,颇感失望。前两天听说,学院要组织我们去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心里面特别期待,第一个报了名,在网上查了一些有关资料,了解到讲习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由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组成学校最高领导机构,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1927年3月开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800余人,同年6月毕业,大多数被委任为农协特派员,到农村领导农民运动。旧址原为北路学堂,大革命失败后一度为军队驻地,后一直为学校。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 850平方米。有房屋四栋,为晚清砖木结构学宫式建筑。1958年筹建旧址纪念馆,1963年正式开放。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事实证明这次学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有价值,有意义。
我们中午12:30在学校集合,然后以班为单位,由各班的预备党员组织一起乘车去,同学们都很积极,在等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由于此次参观有人员限制,每班限三人,好多同学想去都没有机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这些80后的爱国热情还是挺高的,相信这样的积极性,这样的爱国情怀,以后同学们不管在哪工作,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都将为国家的建设,人民的安乐做出贡献。
乘车过程中,好多同学主动为上了年龄的乘客让座,得到市民的称赞,也有少数男生同学没能了解到自己代表的是一代大学生,一个80后集体,更重要的是代表一个可能成为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的入党积极分子,在车上不主动让座还大大发表自己的偏见,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他们通过此次参观,不仅在本质,在各方面都能有一个提高和改善。
坐车大约一个小时到达司门口,我们作为第一批到达的同学,大家都在原地,耐心等待后面的同学,服从安排,一起行动,这一点也体现出了良好的纪律性。在等待的时间里,在我们四周的是繁华的商业街,流行歌曲充耳,促销单瞭眼,机动车拥街,好不热闹!然而抬起头,一抹翠绿映入眼帘,路两旁是苍老的梧桐,翠绿欲滴的叶子如可爱的孩子迎着点滴小雨,在微风中欢呼雀跃,一片和谐的景象。正如我们此行的目的,体会老一辈革命情怀,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实现新一代与老一辈的和谐共存,虽然时代不同了,发展状况也有天壤之别,但是老一辈给我们留下的却永远也学不完,永远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呃儿,说远了,经过大约15分钟的路程,我们走进一条偏僻的小道,顿时感觉与世隔离,地是由石块铺成的,路两边依旧是老树,但姿态各异,仿佛以遒劲的身躯向我们诠释他走过的风风雨雨,见证的血雨腥风,最终享受的和谐安宁。
继续向前,一个并不太显眼的老大门映入眼帘,稍细看门口写着“武汉市革命博物馆”才知道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农民运动讲习所遗址。想想我们的老一辈领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出一个又一个重大决策,领导我们的人民军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进入院内,一排红底金字映入眼帘“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据导游小姐讲,这里建于1904 年,初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1927 年改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了馆名。占地面积 12850平方米,建筑面积5110平方米,由四栋砖木结构房屋组成,其中一二栋、三四栋分别相连,第三栋为二层式,其余均为一层建筑,二三栋之间有一个大操场,是武汉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我们首先参观了教务处,教务处门前鲜红的誓词显得格外鲜明: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眼前总会浮现出无数革命先烈在此宣誓的场面。教务处是农讲所具体组织教学的机构,由栗任主任,张国基、朱仲说任干事。在开设的课程中,既有基本的革命理论课,又有中国农民革命的理论和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课程。围绕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教学科目,理论和实际得到密切结合。这一思想至今仍然指导我们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也成为我党办事的重要原则。接着,我们来到常委办公室,这是农民所的领导机构办公的地方,当时农民所的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为委员。邓演达社会职务较多,很少在所内。毛泽东主持全所工作,规定教学方针,制定教学计划,选聘教员,讲授主要课程。陈克文主要负责事物工作。进入办公室,四张简单的书桌,陈旧的藤椅,仿佛他们在这办公讨论教学的场景浮现在眼前。窗外一棵古树,一分为二,据介绍,它可谓正正见证了讲习所的成立与发展。接着,我们来到总部队,这里是具体组织学生进行军训的机构。农讲所始终把军事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学生实行军事编制,里面陈列了学员们当年使用过的汉阳造的七步九式步枪,他们曾拿着这些武器赴麻城镇压反革命的“红枪会”。接着我们来到大教室,前面挂着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和国民党的党旗,后面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林等共产党前期重要领导人。据介绍毛泽东亲自在这里给学生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1927年3月12—13日,毛主席在这里为学生和工农革命同志讲授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瞿秋白、李立
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李达等也先后在这边讲课。大家坐在教室感受氛围,拍照留念。出了大讲堂,我们来到大操场,这里是进行军事训练和举行集会的地方,当时的学生每天操练2小时,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军事演习,以提高军事素质。1927年3月15日至22日,河南全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在真理举行。3月26日,农讲所学生在这里召开追悼阳新、赣州死难烈士大会,毛主席参加了两次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中共五大遗址。
第五篇:观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有感
辛亥十八景,包括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孙中山铜像、起义门、楚望台、首义英雄烈士雕像、抱冰堂、蛇山炮台等辛亥革命遗迹,以及首义南轴线景观、楚望台遗址公园、辛亥百年纪念碑林等旅游景区(点)。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很多游客前往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的起义门、楚望台等辛亥十八景景点旅游参观,提前感受武汉那段辛亥往事。2011年10月6日,我有幸到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参观,深受教育,感想深刻。
原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又称红楼,是鄂军都督府办公地。2002年成立博物馆并挂牌。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2011年10月6日,就在红楼对面,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将正式开展了,新馆就如一艘气势磅礴的飞船横空出世,气势恢弘。它的平面V型,寓意胜利,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其建筑方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除了有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色,还能看到红色几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颂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博物馆外墙采用楚国红颜料,庄严肃穆。馆内设置了四项主要功能;辛亥革命历史展览、辛亥革命文物存储、武汉近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以及综合服务。如此雄伟壮观的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必将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体现武汉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观。
一踏入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由一楼进入晚清中国部分,将看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排硕大的昔日不平等条约名称,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墙体呈现。展览由此开始,通过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等,再现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在序厅和五个展厅参观,常常被声光电结合的陈列方式、精彩新鲜创意十足的技术和艺术亮点所震撼,身临其境地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穿行在序厅和5个展厅,我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最亮丽耀眼的这一段停顿逗留。在辛亥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主共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这种精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场景、事件,展示了历史的惊魂时刻和精彩瞬间,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人真切缅怀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驱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义的伟大壮举,历史将永远铭记,我们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也将永远铭记。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为支撑,文物与场景并重,运用陈列展示技术和艺术语言,充分吸收上海世博会的技术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使人耳目一新。陈列中,可见大量的微缩景观,让人感觉仿佛进入百年前的武昌街景。尤其惊叹的是多媒体呈现首义之夜之场景,让参观者看到起义士兵的走动,听到他们在干大事之前的窃窃私语。还有用沙盘再现的旧武昌城全景,并用多媒体展现首义之战全过程。让人感觉一脚踏入沉重的历史。归纳起来,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共有八大看点,下略为大家表述一二。
一,国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序厅内,中国室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扑面而来,武昌首义志士们前仆后继,耳边似乎能听到他们疾行的脚步声&&整座雕塑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其中表现武昌首义的雕塑部分,起义的士兵队伍从浅浮雕、高浮雕到圆雕,逐渐推进,首尾呼应,既突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又体现出首义中的民众力量。
二.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步入第一展厅,两面条约墙向头顶压来,《南京条约》等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条约墙尽头是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满清帝国大厦将倾,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第一展厅后面展示戊戌政变后,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在汉口组织自立军,预定8月9日在鄂、徽、赣、湘同时起兵,拥护光绪皇帝重新当政,但因经费不济、未能统一行动而失败。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唐才常被捕于汉口,并在1900年8月22日就义于武昌紫阳湖畔。唐才常汉口被捕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唐被绳索反手捆绑,在紫阳湖畔的草木间不屈地瞻望远方,慷慨激昂的就义蜡像栩栩如生。而秦力山在日本结识孙中山,转而投身革命,展厅中有1901年孙中山与秦力山等在日本东京的合影。
三.孙中山赴檀香山复原场景,这是根据孙中山自述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而以真人比例还原的场景。1878年,13岁的孙中山随母从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开始求学、行医、开创革命事业的历程。孙中山赴檀香山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站立的少年孙中山和端坐着的母亲在轮船上,凝神远眺大海,船下沿有灯光闪耀,声光电融合,颇有波光粼粼的效果。1894年11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创建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四.同盟会誓词写在天幕上,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确定为同盟会纲领。展览按比例复原了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的会址,头顶上的星空以世界地图为底,同盟会各分部的地点群星闪耀。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誓词十六字纲领,一笔一画写在天幕上,直入民心。展厅中有孙中山与布鲁塞尔中国留学生石瑛、马君武等人的合影,以及孙中山与芝加哥同盟会员黄三德等人的合照。在展厅中间最为特别的是有一个大圆台,盘面上是展示长江把武汉分成三镇的近代工业的地图和面貌,手一触摸,地图、图片、文字介绍就显现在眼前,如汉阳铁厂、武昌造币局等,非常直观便利。
五.花园山聚会镶嵌在墙内,进入第三展厅,仿佛进入了武昌城内小巷,耳边传来一阵阵狗吠声和蛐蛐叫,暗夜黑影里弥漫着重重杀机,花园山聚会微缩场景镶嵌在墙内玻璃里。只见留日回国的吴禄贞等人借武昌花园山李廉方寓所为聚会点,此为1903年5月,吴禄贞邀集曹亚伯、李书城、冯特民等主要成员畅谈革命方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派遣知识青年进入新军。武昌花园山聚会虽没有正式名称和确定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是湖北革命团体的源头,在湖北军界、学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六.180度环幕影院还原第一枪,青石板、老屋、古树、小巷茶馆、德和酒庄、街上奋勇当先的革命党人&&一幕幕微缩实景,1911年10月10日那晚惊心动魄的一幕如在目前。当晚7时许,城外塘角辎重队纵火为号,8时许,城内新军工程营八营革命党人打响首义第一枪,新军官兵和军事学堂学生等纷纷响应,迅速占领楚望台、控制中和门,部署攻打湖广总督署的战斗,一系列历史事件实景得到真切还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180度环幕影院,放映的是专门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拍摄的影片《武昌首义》,还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义全过程的真实影像,而在银幕下方是硕大的大型电子沙盘模型,展示了武昌旧城风貌,观众可以想象当年先烈们在此上演的传奇故事。
七.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第四展厅是展览创建共和主题,进门就是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