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关于自然、生命的纪录片观后感
四年级关于自然、生命的纪录片观后感
亲爱的大自然妈妈:
您好!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席卷全国各地,所有人进入了对抗疫情中,专家认为很大可能来自野生动物。我想您一定很伤心,人类伤害您的子民,自食其果。您是无私的母亲,给予万物生命,而我们人类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您,我真挚地向您说声:“对不起!”
这几天我看了《我们的星球》、《大自然在说话》,我对您有了新的认识。在您面前,我们人类是那么的渺小!您的存在超过了45亿年,是您抚育了所有的生命。您象母亲一样公正,为我们设下生存法则,也希望我们能遵守。如果我们破坏您的环境,您就会发出警告:泥石流、洪水、地震和沙尘暴,让我们受到惩罚。可我们还是肆无忌惮地向您无尽地索取,不知悔改,直到您发怒。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我们周围的一切也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近年来由于气候暖化,北极的冰川不断减少,纪录片里最震撼我的数字:20分钟内,7500万吨的冰川崩解。预计到2040年,北极将再无冰川。茫茫冰川正宛若庞然巨兽死亡般破裂消融,到时海平面上升,将会影响无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这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与您共存,我们要珍惜您,爱护您!
我们人类正在努力做出改变,请您相信我们,我们的家园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祝您
健康,美丽!
爱护您的人:
2020年x月xx日
亲爱的大自然妈妈:
您好!首先,请允许我向您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柳市镇第二小学四(4)班的石润锞,小名牛牛,是一个倔强开朗的男孩。我是如此幸运,在庚子鼠年的今天听到了您的倾诉与心声,您的壮美使我感到深深地震撼,但更多的是震惊,惭愧。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500多万年前吧!那个时候的我们,才开始蹒跚行走,可那时的我们又是多么幸运,因为我们是您大自然妈妈疼爱的子女,徜徉在您的怀抱里,我们触摸着水的波纹,嬉戏于雨林间;抚摸着您红木繁杂的纹理,更着迷您那美丽的花朵。可现在,您的身上满是伤痕,疲惫不堪,您着急、您倾诉、您呐喊:“为什么?为什么?”没错,孕育了万物的您生病了,可悲的是我们依然熟视无睹。是的,我们曾经尽情地享受着您的美丽:你高耸挺拔的群山,给了我们攀登的勇气;您清澈温柔的蓝天,给了我们纯净的心灵;您芬芳迷人的土地,给了我们丰富的营。您养育了无数的孩。是的,我们不是您的唯一,我们只是您的一部分,可长大了的我们,被金钱迷乱了眼,我们开始向您索取:富饶的海洋物产,适宜的气候……您是如此慷慨,无不馈赠,但可悲的是我们竟然越来越贪婪,我们砍伐了您的秀发,污染了您的鲜血,我们伤害了您的另一个孩子——动物。无知的我们,也尝到了苦果,2003年的病毒“非典”,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各种不断的气候灾害等,我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后悔了,我们知道错了,没有健康的您,哪有活泼的我们。是的,大自然妈妈,您说的对,您不需要人类,而我们人类需要您。请您原谅我们的错误行为与无知,给我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拜托了!
祝您
早日康复,美丽年轻!
您的一个孩子:xx
2020年x月xx日
亲爱的大自然妈妈:
您好!
我是您用心呵护的孩子,可孩儿淘气伤害了您,孩儿恳请您的原谅。
您是一位慈祥又美丽的母亲,你的歌声曾多么动听,你的舞姿曾多么优美,你的双手曾那么温柔地抚摸我们的脸颊。可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乱伐树木,让您原本青翠透亮的秀发——树木,变得稀少枯黄,您痛苦地呻吟我们听而不闻。我们为了自己方便把废水污水排放到你的血液——河流,让你鲜红的血液变得污黑发臭,你拼命地怒吼我们视而不见。我们乱扔垃圾,工厂的废气整天浓烟滚滚,破坏了您的呼吸道,您咳嗽不停,整天蒙着面纱,我们置之不闻。我们为了一顿美味,杀害了您其他的孩子,您忍不住发怒了,派了冠状病毒来惩罚我们,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新型冠状病毒的诞生,您一定百感交集吧!一位位严重的患者在您的怀抱中离去,您是多么无助;一位位“白衣天使”为了您的容颜顽强拼搏,您是多么感动;一位位抵抗病毒的英雄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您是多么自豪!
妈妈,我们醒悟了,我们明白了,伤害您就是伤害自己。恳请您原谅孩儿们,我们一定会善待您,植树栽花还你美丽容颜,让您满身芬芳。我们奋力过滤废水废气让你气血畅通,青春永驻。
祝您
身体健康,青春永驻!
爱您的孩子:xxx
2020年x月xx日
尊敬的大自然母亲:
您好!
您是我们最可爱可敬的母亲,您使万物皆有灵性。您给予我们阳光、青草、动物、石油、露水……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给予我们创造世界的智慧。我们感谢您!热爱您!
虽然您不需要人类,但您依旧选择与我们不离不弃。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心中对野生动物的向往越发强烈,不顾眼前的幸福,让无尽的贪婪一点点地获取。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将原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景变成了一片荒凉的老林。至此,我为人类向您表达深深的歉意。森林里的动物纷纷被人类端上了餐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乱砍乱伐,遍地可见。唉!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您给予我们一片好环境,却得到如此的“报答”。
现如今,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了!起因就是有人吃了野生动物,比如蝙蝠,穿山甲。蝙蝠身上有近110多种病毒,人类却抢着去吃,一而再再而三的贩卖。至今,感染者不计其数。这应该就是我们人类付出最惨痛的后果吧!经历了这次战疫,我们对保护环境中的懵懂已经生根发芽,不再对您肆无忌惮了。
现在,我怀着感谢与道歉的心向您写信,拜托您把病魔带走,还人类健康,我们一定铭记您的恩情,善待您!
祝
生机勃勃,桃红柳绿!
人类:xx
2020年x月xx日
亲爱的大自然妈妈:
您好!我是您的成员——大海,纯净透明,覆盖着地球百分之七十的面积。我的资源多彩样,数不清的鱼虾自由自在地在我身体里嬉耍欢闹着,美丽又独特的珊瑚丛绘成一副色彩斑斓的油画,令人赞叹不已,底部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能给人类带去生活上诸多便利,是人类一笔巨大的珍贵财富。在地球诞生的几亿年后,我也来到了这个世界,那时候的世界多么的和谐,天空的蔚蓝宁静,森林的绿意盎然,而我是多么的干净,安逸!没有战争,没有污染,一切无忧无虑的舒适着!但是,人类却打破了这份宁静,您被严重破坏,天空被污染成灰蒙蒙的,森林被过度的砍伐,而我也被污染了,人们不断汲取着我的资源,吃掉我的鱼虾子民们,还爆发了战争;到了现代更是严重了,不仅地球臭氧层破了一个洞,雾霾更加严重,甚至还往我身体里扔各式各样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和有害气体,害得我的鱼虾子民们遍体鳞伤。最可怕的是,每天在我身上走来走去的成千上万辆轮船,则直接把汽油排放到我的身体里,让我的皮肤出现了东一块西一块的黑色斑块,非常可怕!最近几年来,不堪重负的我生病了,偶尔打个喷嚏引起海啸地震,给人类带去了不小的伤害和损失,然而他们人类却无动于衷,继续任意地肆虐和污染着我的鱼虾子民们。悲哀啊!假如我的鱼虾子民们中了毒,你们食用了,身体也会生病,这不是你们人类自作自受吗?
妈妈,请您警告人类,没有了我的家族,他们终将灭亡;没有他们,我们却依然能存在于地球上,珍惜眼前的美好吧!
祝您
健康,美丽!
您的成员:
2020年x月xx日
亲爱的大自然妈妈:
您好!
首先我代表人类向您说声“对不起!”曾经无比美丽的您,被我们弄得伤痕累累,面目全非。由于我们乱扔垃圾和排放工业污水,使江河变得无比肮脏,让您患上“败血症”,河面出现很多黑色血液,致使鱼儿无家可归而死去;我们过度的滥砍滥伐,让您得了“脱发症”,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所剩无几,同时也让野生动物失去了温暖家园;最可恶的是,居然有一部分人还猎食野生动物——蝙蝠,以此证明自己的身份,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殊不知这次的新冠病毒就是因为我们的贪婪而付出的惨痛代价,还搭上了许多无辜的生命,着实让人心痛。
亲爱的妈妈,我们醒悟了,我们忏悔了!瞧,我们行动起来了,努力地植树栽花,处处鸟语花香,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努力地清理河道垃圾,成群结队的鱼儿一起嬉戏,好似朵朵盛开的菊花,努力地处理污水废气,还您一片洁净的天空。
亲爱的妈妈,您不需要我们,而我们需要您,没有健康的您,就没有健康的我们!请您消消气,我们一定痛改前非,绝不再猎杀野生动物,不再贪婪,不再炫耀,请您收回疫情,让我们能够早日重返校园,让大家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谢谢您!
祝您
永远健康美丽!
您的孩子:
2020年x月xx日
第二篇:纪录片《河流与潮汐》观后感——流动,生命,自然,景观
纪录片《河流与潮汐》观后感——流动,生命,自然,景观
最近观看了一部纪录片《河流与潮汐》,看后很大程度的触动了我,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也许大地与自然是最为难以真正理解与接近的艺术。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也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感受她的气息,触摸她的肌肤,目睹她的变迁。她的瑰丽感动了我们,于是我们尝试融入其中;她的力量激发了我们最原始的斗志,于是我们开始改变她。在人类智慧与自然的磨合过程中,忽略和发掘始终不屈不挠地争夺着战场。少有的感动来自安迪.高兹沃斯。一个用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将雕塑,艺术,自然和生命紧紧连结起来的可爱的苏格兰老头。
他说艺术于他而言是一种营养品,他需要他们。在他的世界里,万物都以独特的生命形态存在于时间的流动中,安静而缓慢地变化着。在《河流与潮汐》里,他展示给我的是一个远比我以往所意识到的更加深刻而细致的自然。
影片中这位钟情于大地的艺术家似乎可以在任何条件下,用任何材料进行创作。风雪里,大海边,河流旁,他可以忽略一切只执著于工作——那些利用树枝,泥,雪,冰柱,花瓣和叶子构筑的传达着生命和流动的杰作。安迪的作品总是诞生于人迹稀少的野外,尽管搭建的过程枯燥并且随时都可能因为小小的疏忽而功亏一篑,他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每一次重建都被他当作是对石头(或其他)的更进一步的认识过程。他说失败是因为自己显然不够了解石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言语间让我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他是将自己真正地交给大地,交给自然。他在了解读自然的奥秘,然后虔诚的将她的特质表述出来,当然也是通过自然的方 式,而不是以一个建造者的姿态试图在自然中插入一些相关的东西。
安迪的作品始终处在时间轴上传达着一种变化。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河流更确切是指流动,石的河流,叶的河流,花瓣的河流,藤蔓的河流,风的河流,动物的河流,也许,还有生命的河流,成长的河流。在这样的理念下,艺术所追求的似乎是一种如生命般不可知的,存在于四季变换之中的和谐与延展。艺术不是由人创造出来放置于某处,而是自然的产物。艺术家只是倾听自然并恰当地将其产物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无疑将天衣无缝地与环境融合,并追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变。仿佛它们拥有自己的生命,并自它们产生的那一刻起开始生长。也许 随时间的流动,在某时消失,一如生命的终结。
自然的能量,时间的流动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新奇的变化,好像潮汐与岩石的一次次接触,在不经意间正造成向新事物的变换。我们总是以太过于理性的态度认知世界并忽略了这些敏感而微妙的改变。我想,如果我们在创造现代景观的同时以一颗纯净的心和全新的眼光去感知环境,耐心地聆听自然想通过每一个细节传达给人类的信息,谦卑地记录并整理她的思想,摒弃为了思考作品的经济价值而无形中戴上的枷锁,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接近大地,而我们所做的景观也必然可以引起环境的共鸣,真正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介入现代生活,从而拉近现代生活与原始的自然,生态之间的距离。作为景观设计师,同时也是自然的使者,应当忠
实地向人们传达原始自然向现代景观的衍生。
第三篇:中外自然纪录片比较
中 外 自 然 纪 录 片 比 较
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班级:1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4班 姓名:徐德云 学号:2012011116
题目:选择一部你喜欢的国内纪录片和国外纪录片,分别从艺术性、纪实性、倾向性分析一下他们的不同,并谈谈你喜欢他们的原因。
一、《敦煌》与《篮球梦》
中国纪录片《敦煌》
佛教,从印度路传到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之传入的还有后来对众多佛教信徒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佛教精神以及他们在其引引导下历经世代酝酿积淀的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当一种精神衍生为一种行动的时候,那种意念化为行动所产生的巨大改变,是受控于那种精神之外的人所去发相信也企及的。而当这种改变以美好的形式被记录下来,比如文字、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那么这世间就又幸运的因了这些艺术瑰宝的产生和存在而更加美好。
敦煌莫高窟,一片由众多的佛教洞窟、壁画、彩塑等艺术作品等构成的巨大石窟群,就是这样一块在佛家精神的指引下诞生的艺术宝地,历经了一千多年,仍然灿烂的存在于敦煌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而敦煌也因为它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的圣洁。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一件重要的文物古迹被保存和参观,同样它身上的一个个迷也作为对历史和佛学研究的重要史料在考古学者们的不懈研究中被揭开。《敦煌》之千年的营造,就是通过考古学家彭金章作为线索,向我们展现了这恢弘壮丽的莫高窟是如何一步步历经千年的营造最终到达辉煌。
《敦煌》具备了真正的中国风格。同样的意蕴,曾经是中国诗歌和绘画最珍贵的遗产的风格特征。从内容风格的角度来看,《敦煌》很好地继承了从《故宫》开始,在《台北故宫》继续发展的中国风格。这种不紧不慢,而又堂皇大气的气派,其实在《台北故宫》中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敦煌》试图在此基础上做得更精细。或者由于其它的某些原因,留白的方式,在某些时间点上,用得稍嫌过度,而让局部或整体显得有些不太自然,或者说不过瘾。比如在论及敦煌壁画的一集中,一个再现的敦煌画师的故事,反转委婉,所有与敦煌壁画艺术有关的历史经验和知识要点,都以此带出。而这个人物故事的铺垫与应有的高潮,都在于一尊千手观音的不朽画作。但是当无数的细节和局部的铺垫之后,这个主题中应得到更充分展示的压轴画面,却只显示了大约几秒钟时间,并且在影像之外缺少了解说词的跟进。在很多类似这样的双线转折点处,都存在转折过快而留白过于刻意的遗憾。从技术角度来分析,这种遗憾,也许在《敦煌》的发行版本中通过更多的篇幅得到解决。毕竟,用总共十集,单集每个主题之下不到四十分钟的篇幅,来全景展示关乎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这一件大事,会有螺丝壳里做道场的难处。而《故宫》在播出版之外的编辑版,说明这种集中展示到全面铺陈的工作方式,在艺术表达和市场发掘上的可行性。
《敦煌》刻意收敛的方式,和主题也许同样关系紧密。以就事论事的方式展示的话,无论敦煌令人赞叹的艺术,还是文化历史,都完全无法脱离开佛教经验。从主创团队的角度来看,要能够体验敦煌之美,敦煌的内在气质,就同样得有实修和理入两个法门的验证。从前者而言,以六年时间去磨练这个制作,本身就能够尽量多地去掉过程中的浮华气和焦虑感;从后者而言,则更直接地通过上面所述的一种含而不发、隐而不露的方式来表达一种由敬畏而生的对宗教传统的仪式性模仿。如果说总导演是整个节目内容风格的把关人的话,那么可以说总导演的这种敬畏感造就了整个节目的这种时刻收住一点的内敛气质。其遗憾之处在于,这种主观的敬畏感造成了客观上,很多内部关节之处戛然而止带来的叙事不充分的遗憾。而这种虔敬所带来的优势,却更无须讳言,和时下的“主流”节目体系越来越急功近利、吵闹无休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敦煌》的成熟,在内容上还体现为多种细节。比如几乎贯穿全部十集中间的叙事双线结构。古代和现代、虚拟和真实的穿插往复,让四十分钟这种已经属于长节目的单集时间,基本达到了收放的自由,让整个节目摆脱单纯记录当下的局限,也不至于让一部纪录片变成完全的电影故事。这种再现的手段,在之前的《故宫》中运用得就已经相当成熟,但还没有成为叙事的主要线索之一,而只是作为辅助性手段之一运用。这种辅助性手段,在现在绝大多数的专题节目中,已经被证明是有效提高观众注意力的方式之一,是提高收视率屡试不爽的一招,因而往往进入了被滥用的尴尬境地。双线结构本身并不是新鲜的创造,也早已是成熟完善的叙事体系。《敦煌》将双线结构和再现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穿越时间的历时感和空间上的阔大感,这是贴合这种历史文化题材的恰到好处的处理方式。至于画面的质量,从技术角度而言,自然也没有太多可挑剔之处,六年时间的全高清拍摄,自然能够比较完全地获得接近于完美的影像。而其中有很多,也因为资料的稀缺性,比如一般不对公众开放同时却在侵染侵蚀的洞窟,正是因为这次的拍摄记录,得以永久性地保留。从这个角度来说,《敦煌》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一部电视纪录片。《敦煌》自身也因此,而比其它绝大多数的电视影像,更能够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美国纪录片《篮球梦》
这部表现当代美国青年梦想的电视纪录片摄制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反映了两个虽然年少但已被看好的美国年轻人是如何为了实现他们的梦寐以求进入NBA打球的目标而奋争的4年。同为14岁的美国黑人少年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怀有同样的梦想--到NBA打球,他们都出身贫寒,希望通过进入NBA改变他们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这是一部以绘圆法来结构的纪录片,它的圆心便是两个美国黑人少年的梦想,而半径就是围绕着他们的梦想能否实现的家庭、学校、训练场以及赛场。在此,一切与少年们的篮球梦无紧密关联的内容全部被删减,诸如:威廉·盖茨的父亲的去向;母亲是否工作;家庭人员的构成等。而阿瑟·爱吉的父亲失业,母亲失业,父亲离家出走,父亲、母亲分居等都是在解说中通过一句话点到为止。其实,这些内容并非与两名少年的说梦、圆梦毫无联系,只是《篮球梦》的编导认为,这些内容应在被舍弃的范畴之列。当然,也许还涉及到了被摄者的隐私问题,我们在此不做详细的探讨。由于本片的编导紧扣圆心,并坚持在与圆心相关的半径内叙事,敢于删繁就简,不吝惜旁枝末节,使得这部纪录片的内部节奏异常紧凑,扣人心弦,迭宕起伏。
绘圆法要求在纪录片的开始部分就提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然后,再展开对每一位登场人物的或者每一个“论点”的“个别论”。在节目的最后,再次将开始部分的登场人物或与之相类似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概括全片。
《篮球梦》向我们阐释了纪录片的灵魂,它的生命力之所在为何处。今天的许多纪录片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纪录片的重心在于记录过程,而不是结果。但是,怎样的过程的记录才能够触摸到电视观众的心灵隐秘之处,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关注银屏上所发生的故事呢?《篮球梦》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怀有的梦想正是这一代许许多多美国青年的梦想,而NBA也恰恰凝聚了美国的精神,它传达了美国的文化,播撒了美国的思想,宣扬了美国的时代风范。每一个少年都有过对于生活的憧憬,也都曾怀抱一个企盼成真的人生之梦,而出身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两个黑人少年,却欲摆脱他们父辈的苦难,逃离他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去那个人人神往的NBA世界飞黄腾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理想与现实反差极大的梦幻。可他们又并非是痴人在说梦,因为他们身上有极好的被发现了的篮球天赋,他们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吗?在美国这个被认为是富于冒险的国度里,这个被描绘成人人都可能实现他们的愿望的“理想国度”,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将会有怎样的命运?这的确是一个足以引起电视观众普遍兴趣的主题。随着《篮球梦》情节的层层发展,我们为两位主人公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的挫折所吸引,因为他们所遭遇的一切正是我们遭遇过或我们有可能遭遇到的。当我们坐在屏幕之外,为屏幕之中的他们感喟、扼腕、欢欣、屏息之时,谁又能说我们仅仅是为了屏幕中人呢?其中难道不是掺杂了为了我们自己而发出的吗? 中国的许多电视纪录片制作人也曾使用绘圆法,制作出了优秀的电视作品。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考古学家彭金章《敦煌》,他向我们展现了这恢弘壮丽的莫高窟是如何一步步历经千年的营造最终到达辉煌。
二、喜欢的原因
纪录片的内容相对真实、自然,特别是一些自然类、动物类的纪录片,让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让我们 了解了许多我所处的环境不可能了解的世界。一些文史类、科技类的纪录片,在让人看到真实的画面同时,也从中可以让人学到很多的自然和历史、地理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同时纪录片,特别是自然方面的纪录片,没有其他电影电视剧中存在的编剧和导演为故事情节而编凑的剧情,特别是一些没有生活阅历的导演,根据自己肤浅的见解和感受(但他们自己还觉得自己很棒)而编导的不伦不类的情节,再加上一些二流演员表演的虚假和做作,影视剧的所谓蒙太奇、特效等,把观众当作傻子、呆子;这些伎俩在纪录片里被“记录”两个字所代替,它是把观众当作“上帝”!虽然一些纪录片也有编者意图的反映,但也是以真实为基础的,没有人为的编造痕迹。另外,纪录片幕后的摄像师,他们的辛劳也很让人崇敬,特别是一些动物类的,摄像师在荒郊野外为了一个在片子里只有几十秒的镜头却要等待几天甚或几个月,有的片子要几年或着几十年的跟拍,才能获得镜头,还要讲究光影、角度、构图等,其艰辛的劳动、舍家撇业。还有后期的编辑、解说、字幕翻译等等。总之,看记录片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一种极大的愉悦享受的过程,同时,纪录片给人真实客观的感觉.特别自然方面知识.其他影视剧所无法提供的。
第四篇:自然生命
自然生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写的是小草,为什么会有人写这微不足道的草呢?仅仅是点缀吗?
在小的时候学这首诗时,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不就是草嘛,遍地嗾使,有什么好写的。经常在草地上嬉戏,和小伙伴们玩耍。硬生生地踩在草上丝毫不知它们也会痛,和人一样有情绪。
长大之后再学这首诗,明白了草,它也有生命,它也有呼吸,也和小孩一样,从校开始,慢慢长大,直到长大之后可以任风摇摆,无忧无虑。看着风里的小草,像是在高呼,我长大了,我终于长大了。
曾经学过(石缝间的生命)这篇文章,真的很奇妙。在一个全是石头的压上既然长出了一棵松柏,附近没有水等资源,只有空气,只有空气,这棵松柏毅力超强出了我的想象,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从一个隙缝里钻出来。小小的,随时都可能被雨淹死,被风卷走,被电劈倒,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而它,却奇迹般得活了下来,而且长得如此壮大,雄伟。
不仅只有我们人才有生命,大自然中的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不超越国界,你们说是吗?只是他们没有我们人那么完善。举了小草这个例子,是要告诉我们,小草都能在野火中生长,烧完了这边,还有另一边,草是无边无际的,即使阵的烧完了,它们还会来年坚持不懈地生长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小草一样坚持不懈呢?为什么不能像松柏一样在遇到困难时坚强的地活下去,为何?同样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差别就这么大呢?
没错,这就是生命,这就是自然。
一切万物皆有生命,际遇不同,价值不同。这就是自然。
当我们都忽略了那些鲜活平凡的生命的时候,法尔文——这个人为伟大杰出的代表,却耗尽了其一生的光阴,为这众多平凡的自然界子民——昆虫谱写了一部精彩的生命的乐章。
这就可以说明大自然生命的伟大啊!!
10计算机
朱金燕
第五篇: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在试图通过想象来还原那场掠夺的时候,耳机里响起的是加勒比海盗的插曲。曲调雄浑豪勇,搅得人血脉贲张。可是当我想象当年英法联军耀武扬威的场面时,再辅以这首曲子就显得如此讽刺。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大家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印象都很深刻,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正义感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做英吉利,一个叫做法兰西”,足可以令我们对雨果凭生敬意。
雨果在这一历史场景中的表现之所以为人称道,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他所表现出的仗义执言的正义感,更在于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祖国。也就是说,尽管他同样是一名法兰西公民,却在法国军队犯下恶行的时候丝毫没有护短之意,反而旗帜鲜明地指责自己那些犯罪的同胞。我想我们不能不深究雨果此举能够带给我们的思索。
我们在这里不妨做一个换位思考,如果当年入侵圆明园的也有一个中国(这个假设自然把圆明园假设到国外去了),并且也犯下了打砸烧抢的罪行,那么中国人民是否会如雨果一般对中国军队犯下的恶行毫不留情地进行声讨与问责?还是因为所谓的民族自尊拒绝承认中国这种行为属于赤裸裸地侵略,是天字第一号的强盗行为?中国人又是不是会在百年之后宣称,如果当初中国不去侵略,那么那个被侵略国便难以走上现代化的国家进程?
如果你问我,作为被侵略国而去假设自己是侵略国,这种假设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是这么一句疑问:中国历史上自然有过极度煊盛的年代,也有过征服邻邦的履历,那么请问,中国历史上在攻击别国的时候,是否亦扮演过强盗,乃至杀手的角色?不要跟我说没有,因为中国人也是人类,不是圣徒,不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净的方外之人,中国人也有欲望,也会抢夺,也有犯罪的资质。而且,中国的历史并不仅仅有一个近现代史;我们不是经常自豪于自己辉煌雄强的汉唐风采么?
我之所以提到这些,实在是因为我不觉得我们仅仅记住自己受到的屈辱就够了。因为倘使如此,如果有朝一日历史给我们一个掠夺他人的机会,我们便未见得不会转变为今天我们仇视的掠夺者转生。我觉得,倘若我们能够在记住所受的屈辱的同时,一并记住自己曾经给过别人的屈辱,那么我们便有理由自信,我们这里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
写到这里必须补充的是,不难想象,雨果的指控必然与法国政府所希望的背道而驰。然而雨果仍旧能够秉笔直书,这种做法实在需要勇气。我们不妨再做一个假设:如果当时的法国政府对文字管制极为严苛,如果雨果会因为他对法国军政的批评而可能遭到跨省追捕并锒铛入狱,最后因为“躲猫猫”而惨死在监狱之中,他还能够拿出这样大的勇气来留下这段令中国人对其大生亲近的文字么?为了正义,或许他仍旧会写下自己的指责,但是否能够发表出来呢?倘使竟能发表,又会有多少人响应呢?这段文字最后又是否会被法国当局所消除湮灭呢?当然,我们应该为雨果庆幸,因为上述假设在历史上显然没有成立。
所以,雨果能够在今天仍旧令中国人为其勇敢正义而喝彩,恐怕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维克多。雨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维克多。雨果
这是出现在《圆明园》里出现的两段话。前一段在片头,后一段在片尾。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别人看。而这部数字电影沿承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悲剧发展路线。
圆明园对我来说,永远都是个谜。不管看再多的资料或图片,仍然是个神秘的谜。它的神秘就在于它的不存在性和它的不可重复性,就如同《天方夜谈》里梦幻的东方城堡一样。因为再奇巧的工艺,再极至奢华的建筑,现在都只是荒烟蔓草http://www.xiexiebang.com/残垣断壁罢了。那曾经只属于全天下唯一一个人专用享乐的梦幻园子,现在则成为了万千普通百姓凭吊历史的遗迹。盛极而衰,中国两千年王权和奴性堆砌到顶峰而产生的标志就这样在一场火光中轰然崩塌。后人只能从故纸堆里翻出只言片语的叙述,妄自遐想。
《圆明园》是一部很精彩的记录片,它恢弘的画面和气势让人觉得50块的票价比《夜宴》值十倍。这是一部相当低调的片子,上映1个多月却几乎没做过什么宣传,要不是在机场大巴上的偶遇,我至今也不会知道它的存在。然而就是那惊鸿一瞥,却让它的美驻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怎样的一个画卷,当3D的模型从脚底的废墟里蹭蹭的拔地而起的时候,当立体的园林从二维平面图站立起来的时候,我觉得除了壮观还是壮观,除了震撼仍然震撼,除了激动惟有激动。于是,我一直寻觅着这部电影的芳踪,在得知网上无法下到,牒贩亦无货源的时候,我义无返顾的走进了影院。恐怕也只有宽银幕环绕立体声的小剧场才能完整的显示影片的精髓,才能真实的再现电脑特技所展现的圆明园无与伦比的梦幻效果……雨果还曾这样描述:在东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叫作圆明园。几乎是神奇的人民运用想像能力创造的一切,在这里都得到了体现。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仙境一样的建筑。你尽管去想像这座建筑是精雕细刻出来的,全是用洋漆漆过的,上了珐琅的,镀金的,用最珍贵的宝物装饰起来的。四周全是花园,到处都有喷水的水池、天鹅、孔雀。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个个都知道这座皇宫。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德嫩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大剧场,巴黎有圣母院,中国有圆明园。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是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而这部电影,真的可以带你感受到那种虚缈的梦幻。
这部记录片并不是以往那种唱高调的党中央宣传材料的教育片,到处都高唱着爱国主义的高调,它只是试图用最逼真的手段去还原一个万园之园从修建、扩建到焚毁的整个过程,去再现一段皇家林苑的历史,一段国家的历史,一段民族的历史。这部国产大型数字影片堪称史诗性的巨制,与荷马的《伊力亚特》所不同的是,后者用文字的描摹刺激着我们的想象,而前者则直接用直观的画面惊艳着我们的眼睛。这种感官上多方位全角度的移步换景似的立体刺激,比单看清宫画师创作的《圆明园四十景》的效果图的冲击力大的多。
150年的修建,耗费了6代皇帝的心血,囊括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它是整个东方灿烂文明的代表,是几十万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见证了康雍乾盛世的繁荣,甚至一度成为了类似罗斯福新政里的那个大坝,是政府花消银两促导货币正常流通的公共工程。盛世危言,但它同样奏向了一个王朝衰亡的挽歌,这颗东方明珠甚至同那个曾经叱诧在白山黑水之间征服了北戎南蛮的那个马背上的民族一起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里。难以想象,那些扩张奠定了中国超大版图的彪悍草原骑士的后代竟然能被鸦片蚕食的不成人形终日沉湎于花柳莺燕之间;难以想象,血性汉子皇太极的纯种基因世代遗传竟然孕育出了没有脊梁骨的无能懦夫胆小怕事的咸丰之流;难以想象,一国之君竟然能丢盔弃甲的舍下祖宗几百年开创的基业仓皇四逃抱头鼠窜;难以想象,当英法联军都在使用先进的远程大炮和来复枪的时候,我们奋勇的将士却还在拉弓射箭挥刀肉搏;更难以想象,耗费数十万劳力修建起来圆明园竟然最后只靠着20来个赤手空拳的小太监来保卫,150年财力基业所构建的洪篇巨制的神话世界竟然在三天三夜火光冲天的焚烧之后化为灰烬……华夏史上最后一代王朝的历代先王在专门供奉他们画像的庙堂之中冷眼看着这场世间浩劫,并随着庙堂的焚毁一起化为灰烬,变成了笼罩在北京城上空那遮天蔽日挥之不去的黑云,和着圆明园的阴魂始终不散。
以史为镜,鉴往知来。146年前的今天,正是英法联军进攻圆明园的日子。对于这段历史的反思我不想再费笔墨,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教训我也不必再提,因为听的太多,也说的太多。仅仅就是走进影院吧,去体验一下东方夏宫卓尔不群万世瞩目的独特魅力,去感受一下八里桥一战数万蒙古铁骑在几千敌兵的洋枪大炮下几乎全军覆没的悲壮。历史总是波澜壮阔的奔涌向前,而我们需要历练自己的大气和智慧,才能从容的应对历史,平心静气的回顾过去,并淡定自若的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