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微视频《追寻》观后感心得体会
微视频《追寻》观后感心得作文一
正值四月,漫步在春风中,让人不由得想起林徽因的那首《你是人间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人间四月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变吧,它将严寒变成温暖,将绝望变成希望,自然界的四月是这样,历史上的四月也是这样。108年前的今天,黄花岗起义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陈天华在《警世钟》中高呼:“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呐喊:“今索诸中国,为精神之战士者何在?”他,叫喻培伦,是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父亲在清廷主管盐政,梦想是要为中国研制出炸弹,主张实业救国。他在1911年1月23日的家书中写道:“欲中国富强,不由实业无以开源。”所以,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学会了制造炸弹,但在一次试验中,不幸被炸伤了一条手臂。回广州后,他仅凭另一条健全的手臂,连续奋战两天两夜,赶制出了300枚炸弹。起义时,他胸前挂了一筐炸弹,一路冲锋一路投掷,不幸面部中弹被俘。敌人审讯他时,这位号称“世界恶少年”的炸弹大王,不断高呼:“头可断,学说不可绝!”“党人可杀,学理不可灭!”英勇就义时,年仅26岁。林觉民,出身于大户人家,是日本庆应大学学生,林徽因的叔叔。同他的侄女一样,才华横溢,曾是报纸的主笔,精通英语、德语、日语。他在起义前三天,知道自己起义必死,遂留给妻子绝笔信——《与妻书》,书云: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除了喻培伦、林觉民,更多的是我们不认识的,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9岁,其中最小的余东雄年仅17岁,都是风华正茂之年,有的是医生,有的是留学生,有的是军人,有的是农民,但从那一天起,他们有了共同的身份——黄花岗烈士。他们中间大多数人都出身于钟鸣鼎食之间,本可以潇潇洒洒过一生,成为富二代、成为体面的学者,但他们选择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舍弃小家,舍弃万丈柔情,年纪轻轻不要命,年纪轻轻干革命。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黄花岗烈士用惊天地泣鬼神的浩气敲响了黑暗中国黎明的钟声,他们警醒后来无数热血青年、无数仁人志士去为这个国家拼命。108年以来,无数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使古老的中国浴火重生,从苦难走到今天的辉煌。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四月里,让我们仰望天空,去感恩、去缅怀108年前的今天牺牲的那些黄花岗烈士吧,我们一起为他们歌唱:你是人间四月天,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微视频《追寻》观后感心得作文二
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河南省委“摸清红色家底、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的要求,河南省委组织部制作推出了系列红色微视频《追寻》。
第一集:《春风吹“又生”》
田又生,原名康荣福,1925年生,河南巩义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战斗100多场。1950年获“人民功臣”光荣称号,1985年从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离休。
15岁,他选择参加革命;20岁,为保护老乡,他选择冲向敌人;26岁,他选择以伤残之躯援藏;94岁,他选择拄着双拐宣讲红色故事。每一次,田又生都毫不犹豫选择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党的事业中去,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微视频《追寻》观后感心得作文三
此次系列红色微视频《追寻》围绕“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展开。通过观看,与会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陈独秀发起、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申六兴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三次逆行”;无数群众像唐和恩一样不遗余力支援人民解放军;“人民功臣”田又生终其一生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黄德耀家满门忠烈的传奇;李秀珍炸油条篮子的秘密……
在观影现场,大家不时发出赞叹,纷纷被英雄们的感人事迹所折服,对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增添了更崇高的敬意,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虽然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永远地传承了下来,他们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的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微视频《追寻》观后感心得作文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摸清红色家底、用好红色资源、讲红色故事”的要求。12月10日,新野县住建局根据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组织广大党员通过视频网站、微信工作群,投影播放等方式,收听收看了系列红色微视频《追寻》,引导广大党员感悟红色故事、坚定理想信念。
据悉,系列红色微视频《追寻》围绕“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展开,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提及的革命人物和故事、全省主题教育期间发掘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共产党员乖等,系列微视频共13集,每集时长约3分钟。新野县住建局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内部刊物、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载体,及时推送宣传学习体验活动内容,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
目前,系列微视频已通过新华社、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播电视台等新媒体平台,中组部以及全省组织系统党建微信公众号陆续播出。新野县住建局将系列红色微视频《追寻》作为党员教育的日党内容,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党员观看,开展讨论交流,进一步树牢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并积极投身到住建领域的干事创业工作当中。微视频《追寻》观后感心得作文五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才十几岁的习近平,就从北京到陕西延安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子,到那儿去当了农民。
乡亲们的生活十分的困苦。他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他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河北、福建、浙江、上海,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如果我们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心,你居庙堂之高,你仍然不会忘江湖之远。
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他时刻心系困难群众。他说,人民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抓什么。人民最需要扶贫,就抓好扶贫。
他会揭开锅盖看群众家里吃什么,他会关心困难群众住着冷不冷,他看到农村改厕了会替村民们感到高兴。他说,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
他对群众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措施,看你们是哭还是笑。要是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在他看来,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他要求,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他被老百姓称为“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他说,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他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他从人民中走来,总是牵挂着人民,始终为人民谋幸福。迈入新时代,他带领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二篇:微课视频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有机会参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其中微课的制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在电大听老师讲课,在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课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我选的是《秋思》,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
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二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回放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成就感。
第三篇:视频观后感
视频观后感
今天下午在荣发阁,我们第二十四期的组长给我们观看了一个有关吴孟超的视频,说真的,我觉得他真的很伟大,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所需要的精神啊!
吴孟超,福建人,他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五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 Liver Cancer》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获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等荣誉26项。曾历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普通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等职;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解放军医学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中德医学协会副理事长,中日消化道外科学会中方主席,国际外科学会委员等,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要说吴孟超的先进事迹及高尚医德,那真是说上三天三夜都可能说不完。一个平凡的人,用他不平凡的事迹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受过他的恩惠的人何其多!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但是,在他八十多岁高龄时,依然一如既往的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是何其可贵!我们应该要学习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吴孟超,他只是这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员中的一员,无数的共产党员都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人民服务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受着党的恩情,我们应争当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
如何学会当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呢?现在我还没有入党,所以,要先学习优秀共产党的先进事迹,以此勉励自己!在这里提几点自己的感想!
第一,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要说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生命就太过夸大了。现在我们是学生,可以理解为在学习和生活中,乐于助人!凡事都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自己的人格的完善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乐于助人就是服务群众的一个体现,可以缩小范围,就拿学校生活来说吧!同学间、朋友间、甚至陌生人间,都应该互相帮助,宽容待人!比如说,一个同学在课室说忘记带课本了,希望帮忙带到课室去,没问题,顺手拎过去就好了。又或是一个舍友说忘记带毛巾进浴室,主动帮忙也不是难事。总之,即使是很小的事,但是你尽力去帮了,那你们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这也是个人好的性格的体现!
第二,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作为学生而言,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目标就是方向,它就像海上的航灯,指引着我们尽快到达理想的彼岸。避免了多走弯路,也避免了更多的错误。相反的,如果没有正确的目标,就像在森林里迷失方向的人一样,整日跌跌撞撞,浑浑噩噩。所以,树立远大的目标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做事要坚持不懈。做每一件事,除了要有坚定的目标之外,还应该要有自主的意志力去坚持,全力以赴的去做好它。老是说自己的目标是如何如何伟大而不去做实事是没用的,这样不仅没办法把事情做好,别人可能会对你这个人产生反感,进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这对于做好一件事也是不利的。
总之,做一名中国共产员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更是不容易,但是我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要知道,坚持就是胜利!没有付出,哪里来的收获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对所看到的这个视频的感触蛮深的。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永远都留在我们的心中!永垂不朽。他的爱党爱国爱民情怀,永远都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相信,正是由于无数的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的努力和无私奉献,我们国家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富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愿望会实现的!
第四篇:微视频讲稿
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鲸》,对鲸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从外到内都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它有多大,它吃什么?吃多少?它的呼吸、睡眠,肯定了如指掌了吧?我们为什么知道的那么详细呢?对了,作者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
二、以《鲸》为例,认识常用的说明方法。1.结合《鲸》,认识常用的说明方法。目前已知最大的
我们经常用到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
让我们再次走进鲸这篇课文,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方法二: 抓住事物的特点
作者重点抓住鲸的体型大、体形像鱼、食量大、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的特点,详细进行了描述,语言准确生动。
方法三: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作者为了说明鲸体型大、食量大、生长快的特点,恰当运用了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而且通过想象,充分运用打比方(即比喻的修辞方法)的说明方法,使文章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
方法四:用词准确恰当。
作者除了充分运用说明方法外,还特别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比如:主要、必须、总是„„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三、回顾整理,拓展运用 1.回顾四种方法。
2.布置观察自己熟悉的一种事物,了解特点,搜集资料。3.有疑问在互动吧中进行交流。
(一)“初探虚实”
①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②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③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周围的物品千千万万,怎样才能写好它呢?
(二)“小试牛刀”
同学们概括得十分细致,要写好一种物品,我们得先熟悉它。老师带了一件物品请同学们试着向大家介绍。
课件展示作文提纲:
1、绍复读机的产地及形状(列数字)
2、介绍复读机的颜色(打比方)
3、介绍复读机的用途(举列子)
4、表达自己对复读机的喜爱之情(作比较)
(三)“披甲上阵”
(四)战果分析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习作重点
2.揭示主题: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第五篇:追寻幸福网络视频课笔记
第一节: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求层次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依次提升。只有5%的人才能真正享有幸福,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停留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两个层次。韦老师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特别,她对待那些一生为物质,为生存而劳碌奔波的人们,对于那些一直没有超越物质的东西,一直没有得到心灵净化的人们,充满了同情与惋惜,这样的人生是多么悲哀。这与我们通常的态度相差很大,在这种差异之下,我看到的是韦老师那种对于人,所有人的关怀,这种胸襟,对于一个社会科学的学习者,恰恰是我所缺少的。
第二节:“人生所有的追求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追求幸福。”韦老师举了马拉车的例子,有的人,睡了一路,是由马拉着走的,他的一生是马的一生,有的人,却能够醒过来,驾驭着马。这让我想起了帕斯卡的一句话“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考”。我再一次感觉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读过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之后,这种感觉就越加强烈。如果自己没有独立的理性的思考,没有坚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容易就会沦落为勒庞所说的群体中的一员,冲动、易怒、偏执、保守,只会感性的形象化的思维,目光短浅,缺乏推理能力,等等。没有理性的独立的思考,我们作为人本身的劣根性全都会显露出来,何来优秀可言?个人尚且如此,若是一个社会的所有人都是这样,何来文明进步可言? 第三节:张飞打算跟着刘备的时候,完全是跟着关羽的,张飞很幸运,跟着刘备,站对了队伍。我们出身社会的时候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第四节:“让自己最后陷入到没有任何机会地步的人,就是那些爱耍小聪明的人。”“公正无私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所必备的品质”如果说,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我认为这属于伦理利己主义中的个人性伦理主义,即主张我应该为我自己的自身利益而行动,至于别人应该怎么办,我不管——那么,他最后会是怎样的呢?必然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从马克思的联系观来解释,这样的利己主义的想法也是不长久的,不理智的,靠不住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万事万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尤其是作为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存在。当你一遍遍的计较着,算计着的时候,你就在一步一步的把身边的人推远。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在推远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远离你。
第五节:韦老师说,幸福是每件事情的终点,我们最后的追求都是为了幸福,其他的那些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幸福是一个追求结果的历程,而这个历程的意义都在于结果。是不是就是说,只要追求幸福的结果是道德的,那么就不用去管追求的过程是否道德?这样不是就陷入了结果论的陷阱了吗?不同的人,价值观不同,幸福观也不同,虽然说,道德是衡量幸福的一个标尺,但是也是会遇到道德与自己的追求相左的情形。不是所有人的追求都会像马克思一样的高尚,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应该如何看待周围的人的不同的追求呢?
第六节:“虚荣是人对尊严的追求的一种变种。当人在没有找到真正的尊严从哪里来的时候,他就去模仿了。在模仿的过程中,他又被社会所利用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对于快乐的追”求。”社会把握了每个人都想追求快乐这一点,用这些快乐来引诱你。而生存方面的快乐是以物质资料为基础的,因此,社会就会鼓励你去工作。我想起来《乌合之众》这本书里的一段句话,勒庞在说明幻觉对一个群体的意见的影响是如何深刻时举例说:“如今社会主义为何如此强大,原因就在于它是仍然具有活力的最后的幻想,尽管存在着科学证据,它依然继续发展。它的主要力量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即它的鼓吹者是那些非常无视现实,因而敢于向人类承诺幸福的人。如今,这种社会主义的幻想肆虐于过去大量的废墟之上,未来是属于它的。”排除它言辞的偏激和意识形态的内容,我觉得这两段话是存在着相通的地方的,即人的需要和欲望很容易被利用,在追求自身需要满足,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因此,不管何时,我们都要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这是我们之所以为人,是我们尊严的所在。第七节:“当一个社会没有办法普遍地用一种真正地给人带来尊严的东西来鼓动人工作的时候,就会通过鼓动人的欲望将一个人本来的需要变得无穷大。”
第八节:“能够让一个人幸福的,就是自身的才华与道德” 第九节:“当一个人只是被当成工具使用,自己的意志不能得到体现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 第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