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日观后感

时间:2019-05-11 22:1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紫日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紫日观后感》。

第一篇:紫日观后感

中华民族精神(论 文)

《紫日》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单位 艺术学院 姓 名 周明飞 学 号 201030924028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摄

影 指导教师 ___ 陈金龙

《紫日》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我曾经在想,如果日本不侵华,清军不入关,婆媳关系好,中国人还能看什么电视剧。抗日胜利六十多年后,抗日片还是如此的流行,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剧情也变得天马行空,飞檐走壁,手撕鬼子也司空见惯了。丝毫没有表现出中国人民的高尚气节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不过在泛泛众片中,也出现过很多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比如,《黄河绝恋》《红河谷》《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等等。《紫日》是一部特殊的坑日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坑日尾声。讲述了杨玉福,娜迦,秋叶子三人在大兴安岭里发生的故事。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揭露了日本侵华的惨绝人寰的事实,还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通过一个侥幸躲过子弹而获生的中国普通老百姓,表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

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日军杀害。悲愤的杨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匪徒,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电影的开始杨玉福被日本人拉去屠杀的时候,侥幸存活下来,但是他却倔强的站了起来,这不仅有不怕死的精神,还有倔强,不屈服,不愿苟且的精神,杨玉福只是一个普通的河北老百姓,但是河北却是一个我们华夏神州历史的发源地,韩愈《送董邵南序》中有一句话: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在这块土地上,自古英雄辈出,有“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猛张飞,有刺配沧州道、雪夜上梁山的好汉林冲,有血染沙场、舍身报国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谱写了一首首悲壮的史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担落在了杨玉福身上。杨玉福是一个不爱表达,忠厚老实,却又外粗内秀,他温和的外表下有着韧劲,和反抗精神,这些性格都是河北人特有的性格,这也

是在几千年历史演变中积淀下来的。河北处于内关的边缘地带,直接面对这关外,是少数民族逐鹿中原的必经之地,他们经受了比其他地区更多的苦难,所以,他们温和的表面下有一颗很强的反抗的心。电影的开始,是杨玉福拿着秋叶子的八音盒,这个八音盒已经在他手里有五十个年头了,可以想象他对那时生死相依之人的感情。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情,一个有情的人才是一个丰富的人,是一个值得去爱的人。我们中华儿女就很注重情义这个词,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秋叶子带领着他们走出林子的时候,带进了一片雷区,想借此逃脱,结果炸死了一个俄罗斯人,于是娜迦就让杨玉福杀了秋叶子,在心怀国仇家恨的杨玉福那里,他没有手起刀落,干脆利落的处置这个日本人。他在挣扎,在纠结,因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杨玉福拿起刀时想起了他年迈的老母亲,那个绑在柱子上被日本兵活活挑死的倔强的老太太。当一个日本兵出列准备刺杀的时候,杨玉福还在纳闷,问出:你们要干什么?我们什么都没干啊,我们都是老百姓这类的话。他们善良的根本不知道侵华日本人杀中国人根本不需要理由。反应过来的杨玉福竭斯底里的喊叫,怒骂,让日本人朝着自己来,放过自己的母亲,在生死面前,考虑的是自己的母亲,而没有顾忌自己的安慰,这是孝道,中国人最浓郁的一种感情,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一个重孝道的民族是一个有道义的民族,是一个有人文关怀的民族。血缘是维系家族的纽带,孝悌是巩固家庭的精神。一个崇尚孝悌的国家与民族,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集体,孝悌是民族之魂。子还曰过: “爱

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不慢于人,不恶于人的人是多么值得去爱的人呀。

孝在孔子那里仅仅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的伦理意识,后来,曾子将孝发展成了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在独尊儒术的中国古代,仁义忠信礼是人们信封的道义。当然,现在中国人也传承了这些理念,并且都得到了弘扬和发展。

秋叶子在持刀的杨玉福面前惊恐万分,她也不理解为什么杨如此痛苦,后来,不忍心下手的杨玉福打算让秋叶子自生自灭,但是行到中途,有折返回去,割断了捆绑着秋叶子的绳子,带着她一起上路了。他也明白,那些干粮只够两个人吃也许才能活着走出林子,但是他还是义无返顾的带上了一个仇恨这的日本人。这说明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宽恕了这个日本人,把很多不快都忍了。说到忍字,可以说中国就有一种文化,叫忍文化,忍拆开来写就是心头上一把刀,这就意味着痛,还不是一般的痛,有个成语叫心如刀绞,但是如果你一旦顶住了这份痛,那确实会被人刮目相看,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中国人的忍,恐怕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这都和中国历史、文化、甚至地理环境有关的。有个成语叫唾面自干,这恐怕是忍到极致了,因为擦掉别人吐在你脸上的唾液也算对人家的不恭敬,那就等着自己干吧。一个人越能忍,说明这个人内心越强大,越王勾践隐忍多年,重于圆了自己复国梦,司马迁隐忍多年,用笔饱蘸历史之墨水,书写华夏五千年。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忍耐处世术。忍一时风平浪静,小不忍则乱大

谋,国人的“慢慢的”感觉,谦谦君子的风度,都是忍的产物,忍的文化现在依然作为一种崇高的人生哲学活在中国人的心中,喜怒不形于色,方成大事。

在经历了很多事以后,唯一认识路但被洗脑的秋叶子最终还是被带到了日本人的领地,娜迦产生过怀疑,告诉给杨玉福,但是杨玉福好像没听懂,其实杨玉福知道,只是不说,在鬼子兵营附近的时候,娜迦在外面观望,杨玉福直接就大摇大摆的进去了,因为杨玉福知道,里面的鬼子兵早就撤退了。他会默默的观察,但是不讲出来。在听广播说坑日胜利后,秋叶子因为情绪的不稳定,拿起了枪,对准了娜迦和杨玉福,他沉着的走近枪头,因为他提前早把子弹给拆了,完全解决了朋友和敌人对他的威胁,这都表明了一个普通农民的聪明与机智。一个看似笨拙的人却有一个睿智憨厚的心,这些都是典型北方男人的特点。

在湖边,秋叶子对杨玉福说:他想去海边,就可以和他男朋友一起重逢,战争就想一场噩梦,总算都过去了。杨玉福悲痛的说:重逢?你们去重逢了,可我和谁去重逢啊,过去了,就这样一切都过去了?你们日本人来中国把人活活的挑了,然后就都过去了?巨大的悲痛让他无法容忍秋叶子对战争的轻描淡写,可杨玉福还是包容了,安慰伤心的秋叶子,告诉她回去好好过日子。杨玉福把子弹一颗颗扔进了水里,预示着战争的结束和中国人对和平的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总像一只温和的老牛。能包容忍让一切痛苦。

紫日是反映二战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不是战争的激烈而是人性的圣洁。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特别把善良二字加重在我们中国农民身上,在三主人公的关系中,特别突出了我们中国农民的善良本性。他有深仇大恨,但这种深仇大恨看落实在谁身上。虽然他没有文化,很土,但他善良。但真正反抗侵略者的主力是谁?是穿着军装和不穿军装的农民。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农民,最后他能打败猖狂的野兽法西斯,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这个人物我写到了从老实、善良到被欺辱、压迫、屠杀再到醒悟、反抗这么一个完整过程。我以为所有正义的人包括想和平的人,都要有一种特别勇敢甚至牺牲自己的精神去争取和平。

通过这部电影,可以发现,民族精神在小事中也可以得到体现,也说明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第二篇:《紫日》观后感

优秀电影之我看

《紫日》观后感

该片是一部以反映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中、日、苏三国人民共求生存为主题的战争片,表现手法新颖、主题深刻。影片用“战”与“和”的强烈对比以及贯穿始终的八音盒阐述了“紫日”的含义: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降临灾难。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带着不同的使命,因为同一场战争碰到了一起。一个是对日宣战的苏联女军人娜佳,一个是死里逃生的东北汉子杨,一个是来自侵略国日本参加挺身队的女学生秋叶子,杨为娜佳等苏联军人所救,因为误入日军营地被日军包围,后突围向北逃亡进入大兴安岭,途中秋叶子又为娜佳和杨俘虏,于是三个来自不同国度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开始了关系复杂而又艰难的森林逃亡历程:杨和娜佳为了逃避日军的搜捕,秋叶子则为了逃避杨和娜佳的控制。在一望无际的森林里,3个人的心灵不断挣扎,不断受到着拷问。从最开始的猜忌,防备,仇恨,曲解,到后来的融合,包容,平静,友爱,影片用了3个人的内心独白串联起来,从每个人视角阐述了自己对战争和人性的看法。

在看不见硝烟的大兴安岭,影片用唯美壮阔的风景与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构成强烈对比。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那一望无际、饱含大自然韵致的北国林莽;有着童话般迷人景色的白桦林;闪烁着金色阳光的河流;浸透着瑰丽色彩的落日,无不展现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令人神驰心醉。在这里他们明白了,不论怎样人类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我们需要的是理解信任,而不是怀疑与仇恨。

然而,当他们走出森林,残酷的战争又重回眼前。铺天盖地吞没绿野生机的火海画面;法西斯刽子手惨绝人寰的暴行。秋叶子也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在“战”与“和”的强烈对比下,影片的主题也得以揭示。

这就是人性,没有任何一个人热爱战争,每一个人都向往着和谐和平的生活,但是,在战争的总体背景之下,敌对双方就是敌我双方,那就是剑拔弩张你死我活,而导演的高明之处就是选取大战争背景下的小环境,来表现反战的主体,把三个人困在一起,这样人性的张扬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演绎出来的故事就会真实,表现也就独到新颖了。

反战的主题不一定就是罢战倒戈,反战的主题在每个人的心里,影片中自始至终贯穿的八音盒就是这个象征,音乐是一种符号,但它却可以表达人们的所思所想,甚至唤醒人们的灵魂。在战争的硝烟下,八音盒中动听的旋律带来的不仅是内心的平静,还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飞机大炮下它是那样脆弱不堪,然而它却用最柔美的音符唤醒

人们内心中仅存的一丝和平。

第三篇:紫日观后感

紫日观后感

今天,我和党校小组的同学一起看了冯小宁导演的一部关于抗日题材的电影——《紫日》,觉得是一场心灵洗礼的盛宴,所获良多。

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日军杀害。愤怒的的杨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匪徒,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贯穿整个故事的秋叶子的八音盒经过了半个世纪,从满脸皱纹的杨手中,到了头发花白的娜佳手中,最后安放在了大兴安岭,当然安放在那里的还有对死者怀念与惋惜。

秋叶子曾说:“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杨愤怒地吼:“死了这么多人,就这么过去了?”的确这一切并没有过去,还是有人没有承认那段历史,手上沾满鲜血的人被高高侍奉在庙社中,无辜的人们的冤魂在博物馆中哭泣。停止对战争的崇拜吧!低头认错并不是耻辱,而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紫日不像一般的战争题材的电影,它没有过多的描写枪林弹雨,英雄主义。整部电影的背景是一望无尽的森林。主人公是三个文化背景政治态度生活理念完全不同的人,却在阴差阳错中相聚命运被捆绑在一起。由于三个人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每个人对战争和人的看法也不同,每个人都充满了猜忌,防备,仇恨,中国农民亲眼见证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残暴杀戮,所以他的内心充斥着对日本人的仇恨。俄国女军官作为中国的拯救者的态度来参与战争,所以她是高傲的。日本小女孩从小接受着日本军统教育的洗脑,所以她充满了对其他民族的冷漠与仇恨。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深受战争的伤害,都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在不断的行走中,在一次又一次涉及生死的瞬间他们又是矛盾的,他们的内心不断地挣扎,不断的受着拷问,纯朴善良的中国人在举起军刀刺向日本小女孩时却始终下不了手,面对日本小女孩掉入沼泽也始终是无法漠视的,这些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包容平静,友爱。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进就是活下去,走出去,于是他们开始协作,3个人的心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慢慢由愤怒,仇恨归于包容,平静。

三个渺小的人,但却在大兴安岭演绎这三个国家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希望: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电影中很多次把镜头投向太阳,红得发紫的落日就像是对战争就要结束的一种解读,特别是最后他们在紫日的余晖中快乐行走,我们是否可以解读为他们开始向光明走去呢?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什么信仰,都是向往和平的,都渴望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任何侵略战争都是该遭到谴责的。这也告诉了我们,无论我们是哪种人,那种理念,只要我们拥有善良,我们都是朋友。

爱比仇恨更有力量,和平比战争更能持久。也许正是这部影片暗含的观点。人性都是共通的,我们不需要战争。看完全片,更能深刻体会到战争的巨大罪恶,就象冯导说的:“什么都能淡化,战争不能。”记住战争并非要记住仇恨,而是要提醒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诊视和平,维护和平,拒绝战争。几千万中国人的死伤,人在战争中种种行为,提醒我们重新审视生命,审视一个民族的哀痛,不曾参战也不想参战的我们,珍惜和平,永怀建立一个富强国家的民族情怀。

第四篇:紫日观后感

《紫日》讨论的是三个不同思想有民族仇恨,大国沙文主义,睥睨别人习惯的人在面对共同的危险时所表现的人性的不同形态以及融合,讨论以秋叶子为代表的日本青少年被军国主义所毒害的思想以及其扭曲的人性,讨论了有民族仇恨的中国农民在面对事件和问题时的态度和人性,讨论了俄国国际友人在其文化下支配的人性。

在影片中,杨的奶奶被日本人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劳工却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他的伙伴用汽油活活烧焦,最后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可以说他对日本人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但是他和苏联女兵娜加面对把他们引进雷区的秋叶子仍然没有举起军刺;明知粮食只够俩人吃,却还是和娜加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救了陷入沼泽的秋叶子。——甚至他以一种农民的可爱在情感上莫名地和会说中国话的秋叶子站在一边而固执地同娜加持相反意见。

秋叶子是被他们俘获的,或者说是被他们救下的——毕竟是苏联男兵抢下了她打算吞下的毒丸。但她仍然把他们引入雷区。就是在他们仨已经培养起很深的感情后,她依然把他们带回了日本军营,最后还用枪对准了患难与共的朋友。当然这不是恩将仇报,仅仅是秋叶子简单幼稚地行为,最后她也为自己的单纯和可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满捧的鲜花撒向天空,当可爱的八音盒无助地滚落山野,当秋叶子圆睁双眼中弹倒下时,她也许仍然不愿意相信,她会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竟然会死在已经从她口中亲耳听到国家战败的消息后却依然举枪的同胞手中!

秋叶子也是善良的,可是她却消失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残忍的军国主义情绪中。冯导在影片中刻意刻画了好几个片段,大肆渲染了这种可怕的思想,尤其是片尾那些已经知道战败的军民自相杀戮的片段——他们丧心病狂了吗?他们在互相杀戮时还要彬彬有理的说一声“对不起了”!这个片段中,日本军官悲痛欲绝地说战败了,这是亡国灭种的奇耻大辱……这应该就是日本人内心深处比较切合实际的想法。这种思想无疑也深深地烙在秋叶子的精神深处!

被俘伊始,她就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将“敌人”引入了雷区,而就是在三个人已经成为患难朋友,她受到最大程度的呵护之后,她在白桦林中依然想要夺下机枪,同时她始终在带领他们往军营的方向走,理由只有一个:你们是好人,就算做了俘虏也不会有事的,因为我是日本人,我会让他们放了你们。直到最后当她拿枪抵住杨的胸膛时,她仍然顽固地保留这种意识!直到听到电台里用日语宣告日本投降后,她才彻底放弃了抵抗。

在这部电影中,最痛苦的也许是娜加——杨和秋叶子最起码还有共同的语言可以在争吵和闲聊中发泄自己的苦痛,而她呢?却只能把丧子之痛深深埋在心中。

第五篇:紫日观后感

战争与和平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我小组组织观看了红色电影《紫日》,9个人在投影教室一起观看,过后大家又对此进行了讨论,我有深深的感触。

《紫日》是冯小宁导演的“战争与和平系列”的最后一部片子,和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的《喜宴》一样,延续着主题思想,却达到了境界的最高提升。影片讲述了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快被日本人杀掉的河北农民杨玉福,被苏联的士兵拯救了,后来却因误闯了日本基地,导致了一场由日本少女秋叶子,苏联女兵佳娜和中国农民杨玉福的森林逃亡。最后在出逃成功后,日本宣布投降,秋叶子却因为日本人的自我残杀死亡了。

作为一个战争主题的影片,战争场景不算多,但是战争的氛围却一直在,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森林的天空。片中佳娜说:“我记得,那是我见过最美的秋天。”虽然这句话指代战争结束,可配上大片金黄的树林,秋高气爽的蓝天白云,仿佛可以感受到微微冰凉湿润的空气,这样主旋律的场景被赋予着希望和苍凉的双重感受。除了大兴安岭美好的画面感,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为数不多的战争场面,那种慌乱的茫然的镜头,让我有极强的代入感,不再是卖弄大场面的烟火炮灰,更能体现战争的残酷,有更切身的体验。

因为硝烟变成紫色的落日,象征和平的八音盒,还有那把最后被卸下了子弹的枪,都贯穿全片,指向同一个主题——对战争的消亡以及和平到来的向往。战争的残酷是不要强调的,只是那样轻描淡写的带过都有着无法承受的沉重,这是一块巨大的伤疤,盘亘在历史里,勿需碰触都会感受到切肤之痛。生活在安稳年代的我们,实在无法想象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就算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动荡也都有遥不可及而事不关己,可是和平却不会丧失其分量,永远是追随的方向。

《紫日》,那颗被硝烟染色的太阳,终于落下;而充满人性光辉的“红日”,在冉冉升起

紫日宣传的主题是一种超越了民族大义、种族主义、爱国主义的东西,那是一种所有人类所共有的、承载了一切情感和智慧的东西——生命。生命在战争中是那么脆弱,但生命的伟大就在于它承载了一切的一切,即使那是它所不能承受之重,同样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不管是对发动战争的国家还是被侵略的国家都是所有人所不能承受 的,希望当今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希望我们大家一起珍惜。对过去的历史,我们永远都不可以忘却,而13万万颗中国心如果能连在一起,是现实中任何一种强权都抗衡不了的。电影不能强国,但确实可以开启民智。历史不会慷慨地给中国许多机会,让我们及早地从少数国人对《紫日》的嘲笑中警醒吧

下载紫日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紫日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紫日观后感

    观《紫日》有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专业在团委的组织下观看了红色电影《紫日》,对此我有深深的感触。 我打小我就爱看战争片,尤其是抗战的.最开始时是觉得"好玩",......

    《紫日》观后感(本站推荐)

    《紫日》观后感“看那太阳,紫色的。”一群人缓缓地走向紫色的太阳。看了《紫日》至今记忆由新的是1个中国农民,1个俄国女兵再加上1个日本女俘虏,在如画的大兴安岭中一路同行的......

    《紫日》观后感

    《紫日》观后感 故事发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个中国汉子——杨玉福。在把他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

    紫日观后感(材料)

    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

    《紫日》观后感5篇

    《紫日》观后感 这部电影所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命运被战争连在一起的三个 人的生死经历,揭示了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主题: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 征,然而一旦蒙......

    紫日观后感讲解

    紫日观后感 ——和平与发展 昨天,我们班团支部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紫日。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

    电影紫日观后感

    电影紫日观后感 电影紫日观后感1 我是一个女孩。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我一向认为中国最伟大的演员是李保田,中国最伟大的电影就是,至少我这样认为。如果说看张艺谋的电影是......

    紫日电影观后感

    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电影,却没有战争场面的大肆渲染,没有枪林弹雨里的奋不顾身,没有危急时刻的舍生取义,《紫日》从战争的细节取材,以一个普通中国人、一个苏联女兵和一个受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