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观后感(共5篇)

时间:2020-10-26 12:4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间世》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间世》观后感》。

第一篇:《人间世》观后感

《人间世》:一个人一旦面临生死考验,教养就显露无遗

原创:

宋爽 新周刊

精神病患者、尘肺病人、临终关怀、器官捐献、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议题,均出现在《人间世》第二季的镜头中。

这部纪录片,通过每集中有温度的生命故事促成了某种“启蒙”,弥补人与人之间缺失的善意、信任以及科学精神。

一个 50 多岁的男人提着包,里面装满现金,他的妻子躺在 ICU 里,已经被医生反复确认为脑死亡。

“医院里,钱经常会带来巨大的困扰,”《人间世》第二季总导演秦博很感慨,“在 在 ICU,维持一个人的生命足以让他周围的人陷入巨大的困境,因为生死和金钱在这里直接挂钩。”

这个中年男人“偏偏还有很多钱”,夫妻俩早年来到上海打拼,有了不少积蓄,但如今这些钱成了他的原罪。

他拎着装满现金的包,求医生用最好的药,希望他们不计代价救活妻子,但一切都于事无补。“现在钱成了他的负担,他告诉我如果没有钱,反而能下定决心终止治疗。”

为什么会有癌症?没有人知道。

ICU 里的另一个家庭,男人突然查出胃癌晚期,癌细胞扩散到骨头,胃部全切,他的时间所剩无几。

一开始,他的妻子觉得命运不公,绝望不已,但时间久了,这个女人有了变化,她不再手足无措,不再抱怨,而是思考该怎样和丈夫度过最后的时光。

“那段时间里她跟丈夫说的那些情话真的是……丈夫说,老婆你去买一张彩票。说了一堆号码,里面有儿子的生日、自己的生日,唯独没有妻子的生日,而是另外一串数字。”

“他当时人已经快不行了,有点意识模糊,他老婆就开玩笑说这是不是你情人的生日啊?告诉他彩票买回来要等着开奖,不开奖就不能死,要是没中就再去买。”

“两个人一来一去,就这样度过每一天。当医生宣布丈夫死亡的一刻,所有人都开始哭,他老婆喝止他们,因为她知道人的听力系统是最后才丧失的。”

“她安静地拉着丈夫的手,趴到耳边说:‘我知道你还能听到,你放心,爸妈我会照顾好,小孩子我会把他养好,你大胆地往前走。’”

乳腺癌患者闫宏微会跟自己的癌细胞对话:如果你真聪明,你就别长太快,别把我弄死。你把我弄死了,你不也就完了。

“ 一个人一旦面临生死考验,教养就显露无遗。”

在医院蹲守了 4 年多,秦博非常清楚这句话里所包含的每段人生故事。“这种时候,人们的内心难以掩饰,表情袒露无遗,每一个选择都很真实,你就能看出每个人的品相和对生活的选择。”

迟来 的顿悟往往在最后一刻降临。

“财富、地位、权力和脸上的面具,通通抛到脑后。在我们拍摄的对象中,一旦到了弥留之际,他挂念的就是家里那几个人,几乎没有别的欲求。”

真相残酷,但不会一直残酷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谈到进步的要义时说:“判断我们是否进步,要看我们是否有提问的勇气以及解答问题的深度,还有我们对真相的接纳,而非那些让人感觉良好的东西。”

很大程度上,《人间世》一直在做某种推进工作:接纳真相,达成共识,最好能往前走一小步。这并不简单。第二季伊始,观众们“不敢看”的呼声已经铺天盖地,甚至遮盖了对剧情本身的探讨。可 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得骨肉瘤的孩子名叫安仔

相较于第一季,第二季对死亡的探讨大幅增加:得了骨肉瘤去世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后撒手人寰的 90 后孕妇,得了尘肺病换肺成功却没熬过感染关的父亲,等等。

“这一季的悲情更为直接。有句话叫‘ 教会我们死亡的人,也教会我们如何活着’,人需要点痛感,那些博人一笑的短视频铺天盖地,固然很好,但人生在世总归有一些提醒我们的东西。”

总制片人周全认为中国人急需一场理性的生死问答,“只有在生死面前,很多问题才会锐化,才有机会去思考”。在他看来,中国人缺乏正确的疾病观和生死观。

“ 中国文化中和医疗有关的词汇,多是再造华佗、扁鹊再世、妙手回春这样的,但没有人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失败。”

和安仔的母亲一样,我们都无法轻易接受悲剧的现实。

总导演、制片人范士广则发现对真相的逃避似乎已经率先达成社会共识。

“人怕走心,怕听见实话,我媳妇告诉我我快 40 岁了,这是真话,可我不愿意听,我宁愿活在假象中。我们做后期非常枯燥,眼睛都快不行了。你说是什么支撑我?”

“不是那些宏伟高尚的目标,其实就是我努努力就有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个念头在召唤我。如果你告诉我,我都快 40 岁了,房子没多大,隔壁老王一年赚 120 万——我要天天面对这么个真相,还不如别活了。”

安仔最喜欢的动漫角色是香克斯。患病后,他还在参加 cosplay 秀,喊出香克斯的经典台词:如果还有家伙没有闹够的话,来吧,让我们来奉陪吧!

可即便是残酷的真相,也不是始终残酷。范士广极力反对纪录片拍摄中的审美化和仪式感:

“这是一种虚假。

一个人上午检查出了绝症,悲痛过后,接下来要干什么?吃中午饭啊。人一辈子能碰见几个重大时刻?真正的作家,功力都体现在讲述日常的琐碎上,这里面才有伟大的东西。”

做完《人间世》,范士广觉得自己成了和尚,什么事都想通了。可他马上就发现,一旦脱离当下的语境,过不了几年,自己就又活回一个俗人了。

“ 人是善于遗忘的动物,前两天还在说伟大、说人生的意义,过两天就忘光了,然后又开始琢磨什么时候涨工资,开始为生活中的琐事郁郁寡欢,总不能免俗。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不喜欢把片子、人物审美化、悲情化、戏剧化,因为这不是真实的。”

生命尽头,不存在“ 恰当” 的表达

“我们不甘于做一个摄像头一样的记录者。”尽管言之凿凿,但秦博很矛盾,一方面他警惕情感泛滥,另一方面他又体验到了情绪和带入感所带来的好处,即观众对拍摄主题的感同身受。

《人间世》团队在“恰当的表达”这件事上折腾了许久。

“所谓‘恰当’是一个浮动的标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我们一定不回避创作者本身的、当下的感受。纪录片拍摄的画面很难被创作者左右,所以在创作空间上肯定不如写作那么大。我们究竟如何准确地把在场的感受传达出去,让它尽可能饱满?这是个难题。”

结果,第一集《烟花》就因为表现手法“不够恰当”而备受争议,很多人对孩子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假发、广告大片般角色扮演的镜头以及小女孩的方言配音表示“吃不消”,他们认为情感痕迹浓重,有违纪录片的拍摄准则。

《烟花》一集中孩子们的梦境。

秦博对这个场景也有犹豫,和团队反复讨论之后,他还是决定不克制。

“当时正值新年,医院和孩子准备一起举办活动。孩子们满怀希望地提出想要 cosplay,和导演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特别兴奋。我们答应孩子们做完活动之后给他们用最好的机器和灯光师拍一次,就有了这个影像。”

“拍完之后问孩子们想不想看看,他们说不看,要等节目播出后再看。这种情况下真的很难克制自己的感情。”

在孩子的梦中,顽强对抗敌人“癌症”的他们,得到了爸爸妈妈和医生的拥抱。

这种“难以克制的感情”来自长期的陪伴。

第二季中,摄制组和拍摄对象的生活“相当于做了置换”,秦博介绍道:“ 一共 共 9 组人马,一个小组 5 个人,这 5 个人就定点扎在一个医院,一扎就是一年半,和拍摄对象一起走完这一年多的路。”

“在非常时刻来临时,拍摄者的情感就游走在伦理的边界了。一旦有重大情况,病人给家人打电话的同时也会给我们打,让我们过去,甚至有的同事报账的时候,上面写的是花圈。”

秦博表示,这种介入式的拍摄方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好的,更像慢慢被卷入进去。

“这当然会影响客观性,”秦博承认,“有时候确实存在伦理的泥潭。当然,最不引起争议的拍摄方法就是当旁观者,当一只墙上的苍蝇,但很难过自己的关。”

一个人在医院所经历的事情,是社会问题集中且具体的呈现

“第二季开始,视角从单个医疗事件、医患关系中抽离,把医院放在了整个社会背景之下。你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周全在谈到第二季和第一季的区别时说。

儿科医生、癌症、精神病患者、生育、尘肺病人、临终关怀、器官捐献、资源分配不均等种种社会议题,都出现在《人间世》第二季的镜头中,视线从医院出去、回来再出去,绕了一大圈。

事实上,一个人在医院所经历的事情,就是社会问题的一次集中且具体的呈现。

无锡的陈医生和完成肺移植手术的尘肺病患者合影

这些问题尖锐而平常,几乎每位观众都能或多或少产生共鸣。这其中,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成为核心矛盾,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分布明显不均衡。截至 2017 年 11 月,全国三级医院为 2311 家,占比仅为 7.63%,但诊疗人次却高达 15.24 亿,占比 49.72%。

这意味着 8%的优质医院承担了 50%的诊疗工作,造成的结果就是患者就诊质量下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的接诊时间只有 5—8 分钟甚至更短。

周全表示,医学能解决的只有 20%的问题,剩下的 80%要靠整个社会共同解决。“有时一台手术成功与否,不仅仅是医生技术的问题,还牵扯到诸多方面,比如用血、床位、药,说到底就是资源。”

拿 ICU 举例,ICU 的整体技术力量是一所医院抢救能力、科研力量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研究表明,美国 ICU 床位数已占医院总床位数的 15%,相当于每 10 万人拥有 20 张 ICU 床位,居于全球前列;而 中国 ICU 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数不足 2%,每 10 万人仅拥有 3.9 张 张 ICU 床位。

国际医学界的共识是,作为稀缺医疗资源的 ICU,其救治对象必须是受益于加强治疗并能获得治愈可能的危重病人,而诸如晚期肿瘤、临终状态、脑死亡等并不是 ICU 的“最适宜”救治对象。

现实情况则没有这么理想,因为伦理和情感因素“占用”ICU 病床的事情并不罕见。“ 一部分病情无法好转或持续恶化的病人继续留在 ICU,某种程度上是变相的资源浪费。”秦博说道。

用有温度的故事促成某种“ 启蒙”

除了资源紧张和分配不均导致的矛盾升级,秦博提供了另一个思路:“ 很多老百姓缺乏科学精神,这使得医学知识难以深度传播。”

“我们不是在做科普类节目,而是讲述时夹杂着老百姓的故事,有一个原因就是单纯的科普节目受众很少,而这种讲述普通人故事的片子则更容易被接受。目前,医学范围内的科学启蒙仍然任重道远。”

《人间世》海报

医学领域中,并发症的复杂性往往会让患者难以理解。

“很多人跑到医院,说我本来是看这个病,你给我看这个病就行了,你这个病都没看好,还让我看别的病。这种事情不胜枚举,老百姓从常识出发,他觉得自己讲的很有道理,但站在医学、科学的角度,这些认识就存在误区和偏差了。”

普遍的事实是,病人对于医学领域中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的知之甚少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让医患之间隔阂深重,互相之间缺乏信任。

信任感的普遍缺失正在让情况变得更糟。

秦博认为这是社会共识出现了问题。“ 社会的良性运转需要大家有基本的善意。但现在,当医生向病人解释病情的时候,会发现让病人信任的成本很大,他是提防着的。医生也提防,不愿意真诚地交流,说多了患者会揪住不放,甚至还有人录下每句话作为证据。”

“但其实医学发展到今天并不是万能的。

所以理解和不理解、宽容与不宽容,是两种味道。我们希望向公众发出的提醒就是,如果大家彼此提防,沟通成本巨大。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1991 年国家教委高教司颁布的医学生誓言

在范士广看来,基层医生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已经显得有点“水深火热”,这也造成越来越少人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而这又让情况雪上加霜。

“如果让我提一个医改建议,我希望给予基层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更多的支持。从基层医生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而在成为医生以前,他们都是硕士、博士,经过数年的学习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医院工作。”

“这些人无疑是社会精英,可当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低工资和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时,一些人就辞职了。当然,更多的人仍然在坚守。

我们当下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待遇、职业晋升和职业荣誉感方面给予医生更多的从业信心。”

2017 年,安徽一名年轻人郑毅突遇车祸脑死亡,家属填写了“中国器官捐献登记表”,愿意捐献出郑毅的心脏、肝脏和双肾。颍上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器官获取手术前,工作人员自发集体默哀。/ 新华网

2019 年 2 月 28 日,中国器官获取组织大会在武汉召开,会议报告指出,2018 年中国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6302 例,捐献大器官 17898 个,较2017 年均增加 22%,创历史新高。

即便情况愈加乐观,但相当一部分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都对此讳莫如深。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遇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情况。

“上海有一个专门给器官捐献者修建的公墓,可以把捐献者的名字刻在碑上。这本来是件善事,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注,可是很多人不愿意刻,更不愿意面对媒体的镜头。”

“ 因为他们怕被人指指点点,说你看他把他老婆的肝捐了、把儿子的肾捐了。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周全说道。

《人间世》的团队希望通过每集中有温度的生命故事来促成某种“启蒙”,把人与人之间缺失的善意、信任以及科学精神逐渐弥补起来。

秦博表示,一味用规则、制度和法律去探讨公共问题,而不掺杂任何情感成分的时候,讨论往往会走向无效。“一家人之间,如果没有好好说话的情分在,谈判就崩了。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情感的拉扯力量,有这个基础,很多问题才能继续探讨。”

第二篇:《人间世》观后感

人间世

寒来暑往、生老病死,世界的规律浩浩荡荡,疾病、死亡,人类从未克服,但也从未放弃,除了祈求上苍,医学是人类保护自己的最后屏障,而医院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现场,“人间世”剧组将发生在医院的故事一一呈现出来,两年的记录,最终呈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救命》《理解》《团圆》《告别》《选择》《信任》《新生》《坚持》《爱》这九个主题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反应社会变革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艰难前行,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的表达,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

如片中所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还清晰的记得第一集中:邹磊,男,24岁,本来正值青春年华的年龄,应该享受世上一切的美好,却患上消化道出血,生命垂危。面对年轻的生命,父母恳切的眼神,医生想尽一切办法去救治,经过多名专家会诊确定给予他血液净化治疗,期间为了保证血液及时的输注,各位医护人员甚至不惜用自己的体温去帮助血液复温。不幸的是最后还是没能战胜血液净化带来的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导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负责抢救的车在前医生48h不眠不休的抢救依然没有把这个花季的少年留下了。王建辉—心脏移植患者,他的癌症扩散到了心脏,急需心脏移植,他是幸运的,因为刚好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一个和他匹配的脏源,50岁的心脏外科主任赵强带病操刀,在他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王剑辉的手术很成功,第二天他就醒了。面对任何一个生命。我们都会不遗余力的去挽救。医生最困难的不是面对失败,最困难的是,面对这些失败带来的种种挫折,却不丢失最初的那份热情。

生命是一个终极问题,人总要面对死亡,生命就是一条单行线,将近终点,不甘、愤怒、挣扎、恐惧。这是一个人最直观的感受,因为我们来不及思考死亡的含义。

“我的世界很小,我的世界都是我爱的人”,这是第九集《爱》的主人公—张丽君说的一番话,26岁的她怀有身孕。却不幸患上了癌症,迷茫、慌张、绝望。在打掉孩子还在尽快接受癌症治疗和等着孩子生下来后再进行治疗之间,她坚定的选择的后者,她说:“生命终结了也应该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看看,好歹我活了26年,他还没有来世界看过一眼”,为了保证胎中的宝宝健康的生长发育,张丽君甚至还要保持心情愉快。当2斤多的“小包子”平安降生后,此时,医生发现张丽君的癌症竟凶险到无法开刀治疗。当生命走到尽头,如果可以选择,你将以怎样的方式谢幕?她选择了笑着面对,保持生命最后的尊严。人生,就像在打扑克牌,如果不足够幸运,总会抓到几张烂牌,但张丽君说:“烂牌抓的多了,也就无所输赢了”。生命不是喜剧,但她远比喜剧更有力量,直指人心。

医学的任务不是起死回生,更不是消灭疾病,医学的对象是人,是缓解人的苦痛,解救性命,但命不由人,有时候,医生拼尽力气也没有换来一个治疗的机会,有时候,医生拼到了一个机会,却没有挺过最后的难关。在这场战役中,医生与患者本是同盟,误解、争吵、沟通,医学的征途荆棘密布,医生是患者最后的希望,在生死面前,即使前途凶险,医生的天职要求他全力以赴。我们组织过成百上千次抢救,我们成功,我们失败。正是能体会这种切肤之痛,我们才能依然坚定的守护着每个人生命。医生护士患者本是战友,彼此之间需要信任与尊重,双方都多一点理解才能,还社会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医疗环境!

‘’

第三篇:《人间世》读后感

泡一杯清茶,读一本《人间世》,看一次人生百态,品一次酸甜苦辣,读书似读人,长知识,磨性情,长经验,明是非,让我们一起静静的感悟《人间世》。

《人间世》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真正的医学,让人们面对疾病的时候能够多一些思考,不避谈失败,不忌言生死,尊重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爱每一天每一分钟,爱现在,爱过程。

在疼痛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得病时多么向往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只要是自己或家人能平安顺遂,无病无灾,没有任何能比这样的事情落在自己的身边更加能体现出人生幸福。但恰恰相反,人又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肆意挥霍透支着自己的体能。人应该规律生活,不能透支身体。

《人间世》中提到的抗癌妈妈张丽君,看到她,我的心情十分的沉重、五味杂陈,不由考虑生死。

张丽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就像打牌,总有人会抽到几张烂牌,抓到手时,你就已知输了。但你不能毁牌,还不能丢掉,你只有任它摆布和玩弄,这就是操蛋的人间人世。”我不由感慨万千,自己还好好的活着,健康的活着。

《人间世》中张丽君的公公说:“想让张丽君下辈子做自己的女儿”时,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为之落泪的,人间情未了,来世再相报。忽然由衷感叹:珍惜拥有,活在当下。

读《人间世》,我从中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当前医务环境如何,思考我们以后如何应对。同时当中所涉及到的医患矛盾,究其本因,是否可以避免和解决,但是它让我看到最多的是无奈,是生死。生不易,死更艰难,因为它牵绊太多的情感和眼泪。

骨肿瘤的“安仔”,为了活着,他截掉了手臂,为了活着,他做了N次化疗。他的生命如烟花一般短暂,但那种面对疾病的坚强和勇敢,却给活着的人更多启示。我想,只有直面死亡和病痛,我们才能更加感受到活着的可贵,健康的重要。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医学发展到今天,虽然我们有精准医学,有5G互联网+医疗,但是医学在病魔面前确实是渺小的且微弱的。我们时常会很无助,当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做的仅仅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原来,医学的真相就是高明的医生也有无力回天的时候,在很多“伤医事件”的背后,是因为不少患者家属不能够接受对于自己亲人生的渴望以及现有医学水平之间的落差,这同时也给医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疾病面前,希望患者家属能够给予医护人员充分的信任,让医护人员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职责,尽力去挽救每一位患者,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人间世》直击人心,是因为它上演了在医院里的悲观离合,在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一切情绪都被放大,喜悦溢于言表,悲伤难以承受,愤怒不可遏制。然而,在误解、冲突和寒心之外,又总有信任、尊重和互相理解。

《人间世》它让人重温了一个道理:一切都会败给时间,每个人都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归去。它也让人明白,世上没有什么事,能大过生死。愿:大家都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因为一生太短,我们要多一点时间去感受。死亡总是不期而至,从来不会因为年轻或者优秀网开一面,总是以无情和冷血的面貌示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巨大的命运面前,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那是一束光芒。“一息尚存,我当竭尽全力。”对于医护人员,我们要有这样的信任与信念。

闲暇时读一本《人间世》,添一份情趣,长一份长智,享一份愉悦。记录读书心得,分享精神感受,在学习中进步,在顿悟中成长,一起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读一本好书,像交一个益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吧!读书,可以让人静心、养心,提高修养。人生至美是读书,让阅读融入生活,让书香充盈心灵,让书香飘溢每一个角落。

第四篇:《禅说庄子——人间世》

题目: 《禅说庄子——人间世》

(一)————————

第一讲、遭遇人世间的阴暗面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戳;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庄子笔下的人间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可谓是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中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现象经常发生,整个社会一片混乱。孔夫子对于这样的局面,完全是无可奈何,没有办法。道家学说,特别是庄子,对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得可以说是入木三分的。从庄子的角度看来,当时整个社会极为险恶,整个人心也极为险恶。怎样在这种险恶的社会人心之中,以不变应万变,使自己能够养生、全身、保命?这些问题就是《庄子·人间世》这一篇中很重要的内容。

实际上,我们从佛教的理论来看也是如此。佛教学说把这个人类社会称为“五浊恶世”,这与庄子在《人间世》中表达的意思,是非常契合的。人世间有它阴暗的一面,有它险恶的一面,但究竟是怎样“阴”、怎样“险”呢?《人间世》中通过颜渊与孔夫子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一二。

另外,从本篇颜渊与孔夫子的对话中,事暴君,处浊世,与人交际,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文章通过层层推进,层层辨析,最后引出了“心斋”的学说。所以《人间世》的这一段,在整个《庄子》的三十三篇里也是比较特别的,因为《庄子》三十三篇里,只有这一篇是大量地、深入地介绍了人世间的阴暗面。

好,下面我们看正文。

文章一开篇,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即是颜回去见孔子,向他辞行。孔夫子就问他,你要到哪里去呢?颜回说,我要到卫国去。孔夫子又问他,你要去做什么事情啊?颜回就说出了自己抱负,愿意以自己的平生所学,去救民于水火,治国平天下。

颜回就跟自己的老师说了,“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救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我们来看看卫国的国君是什么样的人呢?“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这是一个年轻气盛,办事专断的国君。其实,不光是国君,就是我们一般的年轻人,都容易犯 “其年壮,其行独” 的错误。特别是既年轻又有权的人,往往不晓得天有好高,地有多厚,自身也不明白怎样料理身边的环境,自然就会“其年壮,其行独”。

题目: 《禅说庄子——人间世》

(二)————————

轻用其国的后果

我这一代人,跟我一样上了岁数的人都不会忘记,自上世纪中后期的“反右”以来,从“三面红旗”到“文化大革命”,当时搞的就是“其行独”,专断独行、独断专行,听不进意见,这个就会造成下一句说的“轻用其国”。我们只要看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等等过程,就可以明白什么叫“轻用其国”。那个时候,那种状况确实惨不忍睹!但是呢,当时的领导者又“不见其过”,所以就会“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

从历史的经验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是这样干的。修长城,动用一两百万人;南开南越,动用五十万人;修骊山陵,又动用七十万人,后来还修了阿房宫。那个时候,搞得全国再也没有壮丁在田里面干活了,老百姓只要稍微有点过失,就充军发配!葬送了秦朝的汉高祖刘邦,当年也好几次带着服劳役的人到咸阳去,最后一次由于不能按期到达,会受惩罚了,才开始造反。再看楚霸王的战将黥布(后来称为英布),脸上刺了字,是犯人,也参加了骊山陵的工作,只不过他命大,逃跑出来了。秦始皇这些“其行独,轻用其国”的行为,弄得民怨沸腾,自己去世的第二年,全国就暴发了最终推翻秦王朝的大起义。

隋炀帝也是轻用其国的典型。他修大运河,还连续几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开运河以后多次巡行江南,铺张浪费,不问国事,最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再往后,被金人虏去的宋徽宗,他要地方上进贡“花石纲”,也是这个样子。从浙江弄到首都开封的石头,小则几吨大则几十吨,从陆路、水路一直运到开封。石头还要这样布置、那样打扮,弄得花里忽哨的。人民不堪其扰,沿途的老百姓简直活不过来!

只要我们从历史的经验上去看,轻用其国的,都是要把国家弄垮。这些都是远的,近的我们也很清楚。只要是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我们就能感觉到轻用其国的可怕!

“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这是肯定的,因为你不爱惜民众,那么“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人命就像草芥一样不值钱,死者如山。现在的户籍史料显示,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全国有两千多万人,到刘邦统一天下时,全中国就只有五、六百万人了,算算看,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死了多少人?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是“十余二三”。

到东汉末年,全中国官方的人口数字是六千多万,为历朝历代(清朝以前),所统计的数量最高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高峰时期,就算唐朝“开元盛世”的时候,全国也才只有五千多万人。然而,经过了三国的纷乱,这么多人口到了“三国归晋”的时候,全国又只有五百来万人了!在我们四川,刘备的这块地方,只有八十多万人了,其中部队就有十多万人,且不说还有那么多的行政官僚。老百姓基本上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士兵,剩下的尽是些老弱妇孺在家,没有办法维持正常的生产,国家根本拖不动!东吴比蜀国好一点,那时候也不过一百多万人;曹魏实力最强,也不过三、四百万人。到了“三国归晋”的时候,全国也就五、六百万人!相比之下,人口的骤减竟然达到了十分之九!

隋文帝统一天下后,经过十多二十年的休养生息,隋朝其实已经相当富裕了,文治武功并不比唐太宗的时候差。但拿给隋炀帝像上面所说的那么一整下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唐朝统计户籍也只有几百万人,不到一千万。由此可见,只要遇上了劳役瘟疫战乱这样的事情,就很可怕了!

上面我们把远的和近的例子举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有所体会了。所以到现在,对历史哪怕是稍微有点熟悉的人,都生怕国家混乱!一进入战乱、**这么一种状况,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真的就危险了!

十三、四亿人到时候拿着这个烂摊子咋个办?所以,我们还是像古人说的那样,“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

题目: 《禅说庄子——人间世》

(三)————————

自度而后度众生

颜渊当然是跟着孔夫子学圣贤之道,看到卫国的国君胡作非为,“民其无如矣”,老百姓都没有办法,没有可归之处了,所以就对孔夫子说,“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救之,医门多疾”。你老人家不是经常教导我们吗,一个国家如果治理得很好,你就没有必要再待在那儿了,你应该到乱国去,到那些没把国家治理好的地方去效力!高明的医生,面前永远是病人多多。我愿意根据老师给我们讲的这些道理,到卫国去,帮助它解决政治问题。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可以把卫国的这些麻烦给解决了。

颜回的这个发心肯定是很好的,儒家的观念里,一个有理想的人,就是要去治国平天下嘛。然而,孔夫子这里却反对他去。为啥子反对他去呢?按理说颜回既然是按照他的教诲来办的,他不应该反对呀!我们再来看孔夫子的回答。

“譆!若殆往而刑耳!”就你啊?嘿嘿,你要是到卫国去,谨防挨上一刀!不但帮不了卫国的忙,反而把自己的命给搭上!为什么啊?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者忧,忧而不救。”注意了!这个是一个大原则。孔夫子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单列出来看。道不欲杂,在道家学说里面,我们知道它有一个宗旨,就是抱元守一。道术忌杂,我们学、我们修、我们为人处事,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我们在任何时候,只能做一件事情。不可能此时你在北京,同时你又在上海。所以“道术忌杂”是我们用心、做事的一个根本原则。

有的人是艺多人胆大。艺多了,你未必能精。你要专精,就必须要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投入。很多人像猴子掰玉米,今天干这样明天干那样,结果一件事情都料理不好。这就犯了“道术太杂”的毛病。所以庄子的这一句,就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为人做事,一定要抱元守一,不要去多想多为。

“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个道理中间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你一杂了就多,多了当然会扰,干扰你的心智,干扰你的判断。当你事情多了以后,你东边也在救火、西边也在救火;东边去踩、西边去压。如果超出你能力的半径,超出你的可控距离了,那么你心里面自然就会担忧、发愁。“忧而不救”当你从事上的麻烦变成心理的麻烦以后,谁又来救你呢?事情没干好,就是自己没有把自己料理好。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这里,孔夫子开始谈至人,谈人家在道上有所得的人是怎样来处理这些事了。人家是“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先要以道成就自己,让自己得道解脱,然后再去成就他人,按佛家来说,就是自度而后度众生。

这又是一个根本的原则。就像带兵打仗一样,总是先要保存自己,然后再求消灭敌人。不先保存自己,自己牺牲了,就谈不上消灭敌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原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考虑到的。在日常的修为当中,一定要先以道来成就自己,有了这个本钱,你才能够“存诸人”,才有资格去帮助别人。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如果自己还没有本事,没有本钱,在道上没有啥心得体会,那么哪有资格到“暴人之所”,去伺候这个暴君呢?用成都的丑话来说,就是自己屁股流鲜血,却给他人医痔疮。这简直就是笑话!

题目: 《禅说庄子——人间世》

(四)————————

老庄哲学的根本原则

下面孔夫子继续教导这位心爱的弟子,“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孔夫子问颜回,你知不知道“道德荡、智虑出”是因何而起的呢?德之所荡,一个有德的人,他内在的魅力自然会释放出来。不仅仅是内德会释放于外,而且是“智之所为出”,智慧同样也会表现出来。但是,道德是怎么释放出来的?智慧又是怎么样释放出来的?我们道德智慧的源泉到底在那里?“德之所以荡,智之所以出”,这个是我们修为过程中要认真留意的几句啊!

孔子谈到这里,并没有继续说下去,马上话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德行与智慧的麻烦来。“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我们看到这几句话,大家都千万要留心!德荡乎名,你的德行一出来就有了名气,有了名气,你这个德,也就有点麻烦了。

中国佛教发展到南北朝萧梁时,有一个僧人慧皎写了部《高僧传》。在此之前,已经有其他的僧人写了个《名僧传》。但慧皎不用“名僧”这两个字,为啥呢?他说一个出家人,本来就是要舍去名利的。我们修行,要脱离生死苦海,要舍弃名利,怎能拘泥于名呢!真正有修行的人,应该是高僧,不应该称之为名僧。所以,慧皎就写了中国的第一部《高僧传》。那么他的这个本意,也还是出自《庄子》的“德荡乎名”。如果大家都成了名僧,大家的名气都大了,恰恰名人未必就是高人。

你看现在庙子头,这样职位,那样职位,今天坐飞机,明天当个CEO,煞有介事。前几天,我还和朋友谈到了那个“旅行大师”,把某某某这样一个著名寺庙当企业来运作,经常坐起飞机去美国,去欧洲,带一批武僧到处表演,这些武僧些,能武打,但佛法修行的水平又如何呢?

那天我这儿来了一个河北沧州的,也参加过河北的禅修夏令营。这位朋友三十多岁,学武功,也学道术,也还很有成就的样子,能水上飘。据他说到东湖去的话,他可以在水面上从东岸跑到西岸,不会沉下去。另外,他的龟息术也小有所成,能够五花大绑地在坑里活埋五、六个小时,没事儿!而且有脱逃术,同样五花大绑,脚镣手铐带上,他可以在十秒之内脱逃。但收徒弟的费用就不低了,一万元一人,学一年,保证你能学会其中的一两样技能。他有这样的本事,都还想到成都来访高人。我给他讲了几位“高人”,他听了后说算了,不学了。

当然我说的那些人,用的是术,不是道上的东西。我们再来看,德和智,是我们生活当中离不得的。德和智的修养,当然就是道上的东西了。但道上的东西,它又有所忌讳!德,因名而消失;智,因争而愈出!所以说“名也者,相轧也”,有了名之后,麻烦也就跟着来了,比如在名次、排位上相争,等等。有些人啥子事都要争第一,千千万万的人,你要踏下去好多?踩下去那么多人,累不死你啊!

“知也者,争之器也”,我们的智慧,很多人也是用在对矛盾的驾驭上,用在争斗上。而且通过争斗,积累经验教训,这方面的智慧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这就叫“智因争而愈出”。如果智和德牵扯上名、利以后,这个德和智也就不善了,就是恶了。所以“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我们看《老子》里说,“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在《庄子》里,他把老子的话更进一层了,把名和智也看成了凶器!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原本是很不错的,然而一旦有了名,出了名,就糟糕了。有些本来很憨厚的人,大家都觉得他很可爱,结果一变聪明之后,也糟糕了。为什么呢?因为开启智慧了,掌握了世间的争斗之智、谋略之智,用于互相砍杀,别人对他就敬而远之了。所以说名和智,的确是凶器啊!

“非所以尽行也”,这些都不是究竞之道。我们知道在老庄的学说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弃圣绝智,这里也离不开这个原则。弃圣,就是要把孔夫子讲的那一套仁义礼智信等等,抛弃不用;弃智,智慧也不能用,因为用智就有机心,有机心就与大道不合。大道是没有机心的,是自然的,而我们人心之动,往往是违反自然的,违反大道的。所以老庄学说的弃圣绝智的原则,在《庄子》中表现得非常之坚定。

题目: 《禅说庄子——人间世》

(五)————————

以他人之恶显自己之美

孔夫子给颜回讲了一通弃圣绝智的道理之后,又接着来洗这位弟子的脑壳,“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这一段到底讲的什么呢?我们下面再来好好琢磨一番。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矼,作憨实来理解,这句是说一个人的德行淳厚,信誉笃实,但是呢,你还未达人气,即不懂与人意气相投的那一套交际功夫。憨实的人是不善于玩这一套的,而灵巧的人,却最喜欢搞这些的,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善于勾兑。善于与别人相交的人,通过各种物质的、精神的、语言的、行为的等等方式,在观念和事物上与人交流,使彼此有所了解。但是,有些时候也未必需要这些过程,有时候突然一见面,就有了心心相印的感觉。

“名闻不争,未达人心”。如果你不去争名争利,那么你就往往不懂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这里,孔夫子批评颜渊的功夫做得死板、僵化了,你既不懂得如何与人意气相投,又不了解别人的内心,如果你把仁义礼智信的那一套拿来衡量卫国的这个君王,那就是以他人之恶来显自己之美。你在批评别人这样不对、那样不对的时候,反过来说呢,就是表现自己这也了不起、那也了不得!那么,有这种行为,就“命之曰菑人”。

“菑人者,人必反菑之”。什么是菑人?就是一般人说的害人精!菑,即是灾害的意思。菑人,你可以这样理解,凡是栽赃、陷害、揭发、检举、投诉、控告别人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菑人。你去算计别人,收拾别人,那么别人也要反“菑”于你。

“若殆为人菑夫!”所以孔夫子就说,你颜渊要是真的去游说、去劝说卫国的国君,如果你说他不仁不义,那他就一定会反过来收拾你!你愿不愿意落到“菑人”或被人所“菑”的地步呢?

题目: 《禅说庄子——人间世》

(六)————————

仁义之道的困境

下面,孔夫子给颜回讲了一段更严重的话,分析他去卫国凶多吉少的道理。“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都是“悦贤而恶不肖”的。我们书院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大家都是相尚以道,而讨厌那些莫名其妙的是是非非,这个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你如果过于地、固执地坚持这点搞下去,你想想,既然人家已经是“悦贤而恶不肖”了,已经是亲贤人而远小人了,那么,“恶用而求有以异?”你又何必非要把这一套拿去,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呢?

孔夫子把前面的理由讲清后,继续告诫颜渊,“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意思就是说啊,你把仁义礼智信这一套拿到卫国国君处去说,反而表现了你种种揭人之短的心性,别人反过来就要收拾你!你若因此而无言,“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王公大臣就会挑漏眼、找茬子批斗你。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你的目光也游移不定了,容貌气色也卑微了,自己当然就更没有自信心了。

近来看到一些回忆录,说庐山会议时,彭德怀上万言书,完全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狠批大跃进的种种错误,气势如虹,这样说,那样说,很是理直气壮。但是毛老人家听着,也不开腔说话。等到第二天,开彭德怀的批判会了,于是乎大家发言,这个来批你两句,那个来斗你三句。这时你再看彭德怀,开头的那种精气神都不见了,眼睛的光看着看着就暗淡下去了。开始时觉得自己义正辞严,现在一下心里没底了,那种亢奋的精神,那种为民请命的激动,也就耷下去了……基本上就是庄子这里描写的样子。目将荧之,自己也就迷惑了,到底我这个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对的为什么人人反对呢?错又错在哪儿呢?色将平之,脸色也就和缓下来,不再义正辞严了,心里没底了。“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你们看,这整个的心理以及行为状态也就跟着“软”下来了。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这一部分的话,道理都很简单明了。我们看看白话翻译,把前后文联系起来参考一下,也就可以明白了。

这一段是说啦,如果你的德性纯厚,信行确实,但却未必能达到投合别人的意气的,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即使你不与别人争名夺誉,也未必能达到投合人心,不能让人家心服口服。如果你强用仁义规范的言论陈述于暴人的面前,这是用别人的过失来显示自己的美德,人家就会认为你是在害人。害别人的人,别人必定反过来害他,你恐怕要为人所害了。况且,假如卫君喜欢贤人而厌恶不肖之徒,何必需要你去显示自己有异于别人呢?你除非不向他人诤谏,否则,卫国的君臣们必定乘你言论的漏洞而群起攻之。这时候,你就将眼目迷惑,面色平平,口里唯唯诺诺,态度恭顺卑微,内心就会迁就他的主张了。这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叫做愈救过错愈多。你一旦开始顺从了,顺从就会没有穷尽;假如一开始他就不信你忠厚的言论相劝,那你就一定会死在暴君面前!

题目: 《禅说庄子——人间世》

(七)————————

古往今来的这些事

孔夫子上面把道理讲完之后,大概怕颜回小看了其中的厉害关系,下面又举一些了实际的例子,“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从史籍上看,夏桀杀关龙逢、殷纣王杀比干,应是有历史根据的,不然,诸子百家也不会经常谈论这些事。因为夏朝的灭亡,商朝的兴起,是历史上的大事,这样的大事情,肯定有相当多精彩的故事在里面。成汤为啥会兴起?夏桀为啥会灭亡?一定会有种种的事理,来证明夏朝的无道、成汤的仁德。夏桀杀害关龙逢,应该是史有其实的,尽管没有地下文物为佐证,我们也没有必要怀疑大家都公认了的事情。

为什么夏桀会杀关龙逢?殷纣王为什么会杀他的叔叔比干?其中的关键,就是这些贤臣们修身蓄德,以居于臣下的地位,去爱护君王的民众;以居于臣下的地位,违逆了上位君主的猜忌之性。所以,这些残暴露的君主就因为他们的修身蓄德而排斥他们、最后杀害他们!

当年为什么会有《海瑞罢官》的大批判?当时明明是毛老人家点着吴晗说,海瑞不错哦,你可以写一写这方面的文章嘛。吴晗就老老实实、引经据典地写了,可没过两年,姚文元就在上海写《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你看这些东西,历史是惊人地相似啊!为民请命的人,你作为臣子为民请命,那帝王不就成了昏君、成了暴君了吗?啊,老百姓拥护你了,你这不是踩着我的头来作为你捞取民心的本钱吗?如果再加上身边小人的挑唆,君王就更是受不住了。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哪怕是在机关单位之中,都有这些现象。

学了这个《人间世》呢,就会给我们一些相应的启发。我们在单位、在机关中应该如何处?对上应该如何对?对下又应该如何对?对左邻右舍又应该如何处?人际关系中有种种的忌讳。你要去“向善”,对别人就是“暴恶”,对别人就会不好。怎样使环境阴阳和合,像古人一样垂衣裳而天下治?在不露声色、不暴露自己意图的情况下,能够暗暗地把一些情况调控住?这需要相当高的技巧与手段,不然,你去有所为,反而会“动则生咎”,搞成很麻烦的事情。

桀、纣要杀关龙逢、比干,关龙逢和比干,他们都是因为修身,悯爱老百姓,不得已而越位犯上,于是乎君上不容。君上见你有这种美德,就会把你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就非把你除去不可!

“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为什么事情会是这样的呢?君臣都好名嘛!你做臣子的有了好名声,一国之君就落下个不好的名声;你做臣子的把老百姓都收服了,老百姓都拥护你,只有你对,都觉得我是个暴君,那么,我就要把你收拾住。古往今来的这些事情,这些是是非非,其实是很麻烦的。

题目: 《禅说庄子——人间世》

(八)————————

圣人也难过的关口

下面孔夫子又举例子,继续批评颜回。“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这里边呢,孔夫子又进一步说这个道理,其实,暴君诛杀贤臣是这个道理,大国灭亡小国,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追求名、实嘛!

过去,尧帝攻打丛枝、胥敖,后来的大禹又攻打有扈这样的国家,使这些国家成为了废墟,国君也被杀掉了。我们看尧帝、大禹,都是中国古代帝王中的圣君啊!老子说过嘛,“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便是尧舜禹汤这样的圣王,只要你用兵不止,追求田赋而不停止,就会给老百姓带来灾祸。这些都是求名求利的结果。更何况,每一个手头拿着枪杆子掌握了政权的人,都会给自己涂脂打粉,啊,我永远是奉天承运、替天行道的;你永远是背时倒霉,是逆天而行的,总之,是要把你从现实的到道义的合法性,全部都打压下去。

所以在这里,庄子借孔夫子之口,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这话如何理解呢?胜,难以抗拒、难以战胜,我们看历史上那些当皇帝的人,都想自己成为尧舜之君;而当臣子的人呢,都想成为诸葛亮,都想成为魏征,都想成为包公,都想成为海瑞,都想留名千古,留芳百世。所以这个名实啊,是圣人都难以抗拒的诱惑,难以闯过的关口,“而况若乎”,又何况你小小的一个颜渊呢!你自以为学了一肚皮的仁义道德,也想用这个去求名吗?去取利吗?哼,面子上还说是为老百姓请命。

孔夫子在前面铺张地说了一大串,实际上,已经把颜渊给批死了。圣人都难以抗拒“名实”这样的诱惑,你到卫国去又能怎样呢!不过,颜回毕竟是自己的学生,总还要给他留出一条转身之路,让他能在这件事上有所领悟,有所提高才行。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不管咋个说,你既然敢去,可能你自以为还是有本钱、有能力的,那么,你把你的本钱、你的能力、你的治国方略说给我听一下吧。

那么,颜回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行不行得通?又得到孔夫子怎样的评价呢?我们下一讲再来说吧。

第五篇:人间真情观后感

人间真情观后感——电子鸦片的危害

9月7日晚丹东台播出<人间真情>栏目,我一如既往的收看着。今天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电子鸦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鸦片,是窑栗的初级产品片,罂粟结成青苞时,中午过后用大针刺破它外面的青皮,但不要伤损里面的硬皮,刺破三五处,第二天早晨津流出,用竹刀刮取,收集到瓷器中阴干后可用。一般而言,最初几口鸦片的吸食令人不舒服,可使人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但随后可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的欣快感。吸食鸦片成瘾后,可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所以,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打击毒品,因为毒品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打败像“魔鬼”一样的毒品,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共同家园!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电子鸦片的危害更大,特别是网络游戏直接危害青少年比当初鸦片更具危害性。“网络”是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汇聚场所,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对此必须加以甄别。获取信息,开拓视野,这是多数上网者的初衷。但是,出于猎奇心理的驱使,挡不住游戏等等的诱惑,而对令人面红心跳的画面文字不能自控,久而久之,玩不思归,耽不思学,便会成为“网

络鸦片”的俘虏。所以“网络游戏”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 青少年健康上网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受某种特殊低俗文化影响,比如网瘾就是“精神鸦片”,特别是未成年人网瘾严重,将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很多家长感到十分痛苦,也发生了很多家庭悲剧,有的孩子没有钱上网就干脆出去偷抢,甚至极端者发生人身伤害和杀人越货,最终进了监狱。

作为青春年少本来是我们学生快乐的时光,然而我们的人生轨迹却因为网络游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不影响学习,为了美好的未来,我建议广大青少年朋友远离“网络游戏”。

通过这期节目的播出,让我们懂得如何正确的去认识和学习网络,并远离它带给我们的身心危害.因此,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电子鸦片吧!

下载《人间世》观后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间世》观后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间真情观后感

    人间真情观后感 ——记妙手仁心医师严明芳 丹东真情人间节目播出了在爱和感动中帮助患者的好医生严明芳,我看了这则报道十分感动。 严明芳在认识小志豪的时候,小志豪的家人已......

    人间真情观后感

    《人间真情》观后感——电子鸦片的危害当我打开电视如约观看这期人间真情这个栏目后,我惊讶极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家庭生活当中,电话、电视、甚至是网络家家都有,但却......

    爱在人间观后感

    爱在人间观后感今天党支部组织党员代表观看了一部歌颂人间的真、善、美,充满大爱、温暖感人的影视作品《爱在人间》。影片试图通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吸毒人员的关爱和挽救,唤......

    《人间真情》观后感

    《 人间真情》观后感真情是阳光,温暖了你我,真情是明灯,照亮黑暗的夜晚,真情是春雨,滋润了干燥的大地。自从我收看了丹东生活频道《人间真情》这个栏目后,我就发现,身边处处有真情......

    《人间真情》观后感

    篇一:教会了我爱------《人间真情》观后感如果你的双眼失明,你会坚强并乐观地活下去吗?如果你的另一半双眼失明,你可能会不离不弃与之同甘苦、共患难吗?一对坚强夫妻的事迹深深感......

    人间真情观后感

    今天在电视上看了《人间真请》主要讲的是电子鸦片的危害,老师主要讲了,三个鸦片的危害 是手机,电视,网络。 那我今天就要讲一讲网络的的危害 中小学生因过度沉迷网络,以至荒废学......

    人间真情《网络妈妈》观后感(共5则)

    人间真情《网络妈妈》观后感 导语:《网络妈妈》影片讲述的是花季少女刘学萍(片中名)在一次植树活动中被山火烧伤,没有绝望、沉沦,而是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坎坷经历,以及她在网上......

    人间真情观后感作文

    人间真情观后感作文 最近我观看了丹东电视台人间真情栏目第五十期的我成长我快乐。 这一期节目主要讲了由市文明办、辽宁传统研究会丹东分会和丹东广播电视台人间真情栏目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