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月一日观后感600字
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一是共产党远坚韧不拔的毅志和与叛变革命者斗争到底的决心,以及保卫人民安全的志向,使他们一直与叛变革命者斗争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八月一日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八月一日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5261一部纪4102录片,名叫《八月一日1653》,讲的是南昌起义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九二七年蒋介石,汪精卫在帝国主义和江浙大财团的收买下叛变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宁可杀错一千,绝不漏掉一个”的反动口号中,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为了挽救革命。七月下旬,中共中央临时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会上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任命周恩来为南昌前敌委员会书记,指挥这次起义。在党的影响下,北阀名将叶挺的部队从武汉乘江顺流东下,在航行的过程中,部队中的共产党员深入群众,做了大的量的工作。这支素有铁军之称的队伍,士气高涨,群情激昂。带有传奇色彩的贺龙率领第十二军也从湖北省的武穴出发,浩浩荡荡的奔赴九江。一路上他们宣传革命主张,吸收了一批农民协会的骨干入伍,革命的力量不断壮大。七月二十七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在南昌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并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于三十日晚举行武装起义。会后,周恩来等仍将起义计划告诉了贺龙,征求他的意见。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五时左右,我军决定于明四日是一举消灭敌军。八月一日凌晨四时整,战斗正式打响。顿时,枪声,火炮声大作,响彻全城。早晨六时多,起义军已全部解决了南昌内地和郊区的敌军,南昌起义成功了。
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一是共产党远坚韧不拔的毅志和与叛变革命者斗争到底的决心,以及保卫人民安全的志向,使他们一直与叛变革命者斗争着。正因为有了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等的共产党员一直努力地斗争着,才可能解放全国,成立新中国。直到现在,在庄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上,赫然印着“八一”二字。由此可见,南昌起义对中国的意义是非同异常的。就因为这一枪,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那天起,一支伟大的军队诞生了。二是我十分痛恨蒋介石和汪精卫。他们竟然在帝国主义和江浙大财团的收买下叛变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还制定了一条荒谬的宣言——“宁可杀错一千,绝不漏掉一个”的反动口号中,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他们是社会的败类。
八月一日观后感2
这部历史故事片主要讲述了南昌起义的过程,当时国共两党在路线上的不同,为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就采取了起义的方式来武装自己,强大自己的力量。最终通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从影片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我党在新世纪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回到现在在这个社会,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轨迹,与美国等发展较快的国家接轨。这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时下中国正在走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跨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前进的路上会有学多困难和艰辛,我相信党会为我们指明胜利前进的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重要思想,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过带必将在本世纪中叶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八月一日观后感3
暑假里,我看了影片八月一日。那影片讲的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周恩来同志按照党中央的决定,和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于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的故事。
当国民革命户外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认识到独立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毅然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反对派的统治,蒋介石为了除掉红色政权开始了惨无人道的血腥杀戳,在高高的南京城楼上悬挂着共产党员的人头,并悬赏20万大洋抓捕周恩来等共产党的领导者。。。
我由衷敬佩我们的总理周恩来,在中国处于最危难的时候,作为党的前委书记的他,毅然扛起了领导武装起义的大旗,千斤重担系于一身,他勇于承担,他有大智大勇的斗争策略,他还能坚定果断地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我不由得想到了我自己,平时我遇到一点小困难,小挫折,我就畏缩不前,临阵脱逃;取得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固步不前;和同学相处总爱斤斤计较,生怕吃亏;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不肯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生怕连累自己;这天看了这部电影,我看到了一个襟怀坦荡的周总理,看到了一个大智大慧的巨人。在周总理面前,我显得是那么渺小,和周总理所面临的危难相比,我所遇到的那些事简直是微不足道。看着敬爱的周总理,我的心豁然开朗——
我知道了:我们此刻就应珍惜这天完美的时光,珍惜这天的完美生活,我们就应以那些英雄为榜样,发奋图强好好读书,用知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饶!
八月一日观后感4
星期日的晚上2113,学校教导处组织我们全体5261师生观看了“爱国主4102义教育”影片《八月一日1653》,我深受感动,深深地领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应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实现革命先辈未实现的梦想。
当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认识到独立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毅然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蒋介石为了除掉红色政权,开始了惨无人睹的血腥杀戮,在高高的南京城楼上悬挂着共产党员的人头,并悬赏20万大洋抓逋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者。
1927年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成立前敌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当时,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武装力量有两万多人,而国民党在南昌的军队不足万人,并师以上的军官都去庐山开会了,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中国共产党决定8月1日凌晨4点发动起义,在紧要关头,一名副营长(赵富生)叛变投敌,被贺龙抓住后,当即立断,决定起义时间提前两个小时,8月1日凌晨2点时,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顿时,全城枪声、喊声、爆破声混成一片,经过数小时的激战,起义军终于在拂晓时夺取了南昌城。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我们应珍惜光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回想起那些英雄人物,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发奋图强读书,用知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八月一日观后感5
我很少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小时候觉得历史电影太老生,看着颜色不鲜明的电影很乏味,但是现在长大了,成为一名文科生,了解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现在再来看电影,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无味的感觉,更多的是深深的感触。《八月一日》,我想说说。
在1927年4月12日,由于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叛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蒋介石开始了惨无人睹的血腥杀戮──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与此同时,武汉国民政府也停止北伐。这时,陈独秀领导的共产党员也陷入深深的迷茫中,感到革命之路步履维艰,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建立属于自己的革命武装,南昌起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于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那些烈士们,所以把八月一日定为建军节。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我们的军队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也看到了蒋介石、汪精卫流叛变革命、与人民为敌的可恶嘴脸。
透过电影回顾这一次的历史,不仅仅让我看到共产党坚韧不拔的毅志和与叛变革命者斗争到底的决心,以及保卫人民安全的志向,更重要是坚定了共产党在我心中的领导地位。由衷体会到我们要继承革命意志,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发奋奋斗。21世纪的青少年们!奋斗起来!奋斗起来!奋斗起来!
八月一日观后感6
马上就是八一建军节了,我观看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八月一日》。影片主要讲述了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在1927年4月12日,由于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叛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蒋介石开始了惨无人睹的血腥杀戮──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并且把共产党员的人头高高地悬挂在城楼上。与此同时,武汉国民政府也停止北伐。这时,陈独秀领导的共产党员也陷入深深的迷茫中,感到革命之路步履维艰,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建立属于自己的革命武装,时间定在8月1日凌晨4点!口令是山河统一。由于叛徒的出卖,起义被迫提前两小时举行!在起义前敌总指挥贺龙元帅等的领导下,凌晨2点后,起义部队成功拿下新营房、省政府等重要据点,部队全部主力集中到了南城门,当时敌人火力非常猛烈!魏老三率领突击队员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地攻上城楼。魏老三用尽自己的最后一口气将南昌起义的大旗插在了南城门上,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南昌起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于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那些烈士们,所以把八月一日定为建军节。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那些烈士们用鲜血所换来的。生活在幸福的家里,几乎每天过着“饭来伸手,衣来张口”的日子。但我们却不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有些同学吃饭浪费粮食,有些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有些不好好学习……想起这些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牺牲的烈士们,我们感到非常惭愧,对不起他们。在学习上,就我本人来讲,有时就怕吃苦,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我想:在今后学习和的生活中,我要更加勇敢大胆,做事都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
八月一日观后感6篇600字
第二篇:《八月一日》观后感
《八月一日》观后感
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了革命。在这关键的时刻。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之士联合在一起在南昌发动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对中国的革命发展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
观看完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物形象的生动。这些人生动的形象鲜明的突出了当时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主义精神。周恩来的果断和领袖气质,贺龙的正直、豁达,叶挺的血性与顽强,甚至是李虎子的勇敢和明白事理……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热血和爱国。当然也有一些人和这些人有着鲜明的对比。就像陈独秀的软弱与退缩,汪精卫的狡猾与丑陋。当然在这些人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周恩来。在总书记陈独秀对革命暴动犹豫时周恩来想尽一切办法不辞劳苦的劝说陈独秀。他的耐心和大局观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在大家都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只有周恩来在耐心的劝说陈独秀发起暴动。在陈独秀最后选择退缩和逃避时,又是他站了出来主持大局。为了革命,他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说服贺龙进行革命,又组织革命党人,最后把大家连接到一起。还记得他在革命前和夫人说的一句话令人感动:“只要革命有后,你我无后又有何妨”。他为了革命,不惜一切。他对革命的忠诚、热爱、奉献以及他的大局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佩服的。还有就是贺龙,虽为土匪出身,但是他却懂得大是大非,他的性格直爽,关心人民疾苦。真如他所说的那样“为了让穷苦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放弃了汪精卫金钱和官位的引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注入了重要的力量。另外就是叶挺,他的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刚正挺直。他的正气使得自己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勇猛,成为了一支攻无不克的“铁军”。当然这部电影里还有很多人都值得我们学习。就像那个叫李虎子的,他知情懂理而且勇敢大胆。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却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当然也有一些人是让我们不得不唾弃的。就行那个赵福生,对革命不忠诚,在革命暴动前的关键时刻,他又背叛了共产党。他的懦弱和无耻和李虎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从故事情节来看。军队的严明是我感触最深的。贺龙和叶挺的军队争抢粮食时,两位将领对手下的管理的非常严明。他们虽难处理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目的和结果却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使自己的军队严明,成为一支合格的人民军队。正是军队的纪律严明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才使得在后来的起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起义时,那种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革命就是要流血,难免会牺牲。在起义时,为了挽救小孩子,我们的同志奉献了生命,为了攻下大门,又是我们的同志宁可与门俱焚。正是他们的牺牲和流血换来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当看到红旗在城楼上飘扬时,但看到小孩子被抱在怀中时,我们更应该记住和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们的革命后继有人,是他们让我们的革命不断的取得胜利。
作为当代年轻人,当代的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老一辈革命家的身上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品质。以他们作为我们的榜样。并把他们的精神和品质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中去。用我们的行动去珍惜和维护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成果。将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第三篇:《八月一日》观后感
《八月一日》观后感
1927年4月12日,由于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叛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武汉国民政府停止北阀,陈独秀领导的共产党员也陷入深深迷茫中,感到革命之路步履危难。
1927年初夏,为了北阀战争的胜利,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奋勇杀敌。无数共产党在九里亭阵亡,随着一句句铿锵有力的点名声,感受到战斗的艰难,战争的惨烈,不知不觉中我以泪流满面。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即使没有自己的武装,在这个旧军阀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新军阀又纷纷登场的混战时代,中国共产党没有静等别人的处置,在农民运动中寻求一条出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1927年,北阀军回到武装。
七月下旬,中共中央临时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会上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任命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在党的影响下,北阀名将叶挺的部队从武汉乘江而下,这支素有铁军之称的队伍,士气高涨,群情激昂,带有传奇色彩的贺龙率领第十二军也从湖北省的武穴出发浩浩荡荡的奔赴九江。将士们到达南昌,没有粮食,没有地方住,但是他们知道遵守军队纪律。将士们为了争夺粮食而打了起来,贺龙带枪在将士们面前一圈又一圈的罚跑,最终感动将士,感动魏老三,告诫所有的人,我们是革命军,我们不是土匪,即使再困难,我们也要挺进去。
周恩来为了革命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只要革命有后,你我无后又何妨”体现着革命者献身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为了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有面包吃,人生如此死又何惜。七月二十七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迁南昌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并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于三十日晚举行武装起义。会后,周恩来等仍将起义计划告诉了贺龙,征求他的意见。七月三十日下午五时左右,我军决定于明四日一举消灭敌军。八月一日凌晨,战斗正式打响,顿时,枪声、火炮声大作,响彻全城。虎子为了营救孩子,倒在了火炮中,战斗十分激烈,赵团长命令将士运用炸药攻下敌军,赵团长亲自推着炸药车,为将士们开路,我们终于胜利了,红旗终于高高飘扬于战场上。朱毛合在一起,打败了旧军阀,打出了新中国。
这部电影展示出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毅志和与叛革命者斗争到底的决心,以及保卫人民安全的志向。正因为有了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共产党员一直努力的斗争着,才可能解放全国,成立新中国。南昌起义对中国的意义是非同异常的,就因为这一枪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解放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八月一日》观后感
怀着激动与愤慨的心情,我看完了《八月一日》。历史的画卷被血肉有致的展现在面前,陈独秀的困惑、贺龙的抉择、汪精卫的精明、周恩来的果敢、叶挺的血性、历史的使命、国家的希望。这些,让整部电影十分充实。不想去回味的有太多,难以忘记的又显得那么深刻。不管是在和着血的硝烟中,还是在笑里藏刀的敌人面前,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战士体现的都是顽强和勇敢。那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镜头,那么多让人咬牙切齿的小人,那么的危险与挫折,让人伤感又让我们充满了希望,千难万险,荡气回肠中,我们的共产党尽显英雄本色、血染的风采!
影片一开始,一幅血腥画面震撼了我的心,雨中的街道上满是尸体,血流成河——血泊中,战士们永远闭上了眼„„
一九二七年,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武汉政府国民党主席汪精卫先后背叛了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宁可杀错一千,绝不漏掉一个”的反动口号中,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为了抢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员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八月一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胜利的曙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员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再一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共产党的军队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也看到了蒋介石、汪精卫之流叛变革命、与人民为敌的可耻下场。
较之于教科书上言简意赅的几段理论文字,电影无疑更直接地带给我们加以视觉冲击,感情被刺激的那么强烈,深深的感到历史的厚重。
血泊中,战士们永远闭上了眼,活着的人,却又在为明天的战斗而随时准备牺牲„„通过这一次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不仅让我看到共产党坚韧不拔的毅志和与叛变革命者斗争到底的决心,以及保卫人民安全的志向,更重要是坚定了共产党在我心中的领导地位。正因为有了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等的共产党员一直努力地斗争着,才可能解放全国,成立新中国。直到现在,在庄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上,赫然印着“八一”二字。由此可见,南昌起义对中国的意义是非同异常的。就因为这一枪,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那天起,一支伟大的军队诞生了。由衷体会到我们要继承革命意志,为建设中国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
低头回想近代中国,这一路走来,可谓是饱经沧桑。屈辱,我们已经咽下,鲜血,我们无声的流出,牺牲,我们无怨无悔,只是,伤口还未曾愈合。
从被践踏得那一刻起,爱国的人就懂得了自强,并用生命诠释着什么叫做自尊,他们不卑不亢,抛头颅,洒热血,万丈豪情,形灭而神永在!凄凄惨惨,我们在威胁与斗争中存活。
近百年来,我们未曾放弃。几经变革,我们的信念不变——为了新中国!
蒙蔽的双眼慢慢睁开,禁锢的思想渐渐解放,勇敢的国人一直奋斗不息,各种斗争,各个口号,各个纲领,无不彰显着民族自立自强的信念与愿望。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沉睡的中国也被无知的玩弄着,愚昧的封建统治,可恶的帝国主义,吸血的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落成了,中华民族就这样被压迫着。
时势造英雄,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不断的发展壮大。强烈的革命要求,坚硬的关系同盟,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不断的取得胜利。先进的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建立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历经残酷,尝尽鲜血,几经反复,而又拼搏,中国终于解放了,终于走上了独立自强的道路。
沉重的过去不忍回想,这一路波折,中国真的非常不易。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的优秀的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革命军。先进的领导阶级,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国人在建国,兴国,富国,强国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力。同时,中国共产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严格遵守个执行党的纪律,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集力和战斗力,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的组织性、纪律性作为党在新时期提高执政党能力和领导水平、拒腐防变的抵御风险的有力武器。从而使党能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生活在当下,我们不应该忘记现在的生活是怎么得来的;奋斗在当下,我们应该记住血染的历史,以那些浴血战士为榜样,不懈不馁;把握当下,我们应该认清努力的方向,把革命精神运用到自身上,给予与自己一个充满希望的将来!
《八月一日》,讲述的是在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事变将共产党员捉拿、枪杀以后,共产党人决定不再沉浮下去,而是依靠武装斗争来夺取革命,毅然在武昌发动武装起义的故事。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当是那些细节的刻画和描写——当陈独秀决定辞职,周恩来去恳求他继续革命的时候,他拿着周恩来给他的报纸说:“我年岁大啦,会上压给我的两顶帽子太沉了。说我是投降主义、机会主义,说我投降,我投降的连儿子都没有啦。”而当周恩来将陈独秀辞职的消息告诉毛泽东的时候,毛主席也决定不在这个地方在多做逗留,而是回到湖南发动地方武装起义。当南昌起义发起的前夕,作为当时的实际领导者张国焘也犹豫了。作为一个曾经的激进派,当他成一个领导者,要为历史负责的时候,他也找不到了方向。当周恩来找到他时,他说了这样的话:“如果失败了我们承担不起啊。”的确,当历史的重任压在肩头的时候,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承担起的。而周恩来,义无反顾的承担了下来!作为一个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他在影片中有句台词给了我重创——那时,他为了发动起义而要离开刚刚小产的妻子。当他就要离开的时候,她的妻子实在无法忍受自己内心的痛苦——虽然她早就清楚的知道,嫁个这个搞革命的人,自己的一生都不会安逸的度过,但是痛失爱子并且永远无法生育的痛苦让她再也无法忍受了,她决定将所有的一切告诉自己的丈夫。而这时,我们共和国未来的总理,深受全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国家
领导人之一,将爱妻搂在怀中,说:“只要革命有后,你我无后又何妨?”说着,热泪顺着脸颊流下。这个细节让我深深感动„„当他去世的时候,连联合国都为他降半旗,不是因为他是某个国家的总理,而是因为他将国家、人民的利益高过了自己的利益而已。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最朴实的利益观。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那么明显的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建立起我们这个新中国?在不论是装备、数量还是军队素质都有着太大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真的只是凭着一腔血气志勇来统一全中国吗?不!这只是在无能之辈的梦中才会有的想法!
只有血气的人组成的军队是一盘散沙。试想,如果一群血气方干的人全都去冲锋的话,敌人只要一梭子弹也就全解决了。那么,是什么让解放军创造出如此神话的呢?在看完《八月一日》后,我才真正的将纷繁复杂的线索联系到了一起。国民党的军队绝对不弱小,也不胆小,更不缺少血性。但是,整个国民党内部却派系林立,互相抵制。而且,对国民党的首脑而言,都是个人利益决定一切,从来没有为其他人考虑过。这在根本上已经违背了国民党的建党宗旨。
国家的军队也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利益才诞生的,其宗旨是保卫自己的家人、国土不被侵犯,在国家的命运受到威胁时,能挺身而出,力挽大厦于狂澜之中。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念,那么他会没有未来;而如果一个军队没有信念,没有灵魂的话,那么等待它的就只能是灭亡。而军队的管理着,就正是这个军队的信念;军队的控制者,就正是这个军队的灵魂。当一个士兵得知他的家人被他的上司逼的没有地种、吃不饱饭时他会怎么想,当一个士兵得知他的家人反而是被敌人的军队救济活命时他又会怎么想?这样的军队只会让他寒心,这样的领导者只会让他绝望!
正是因为共产党的领导层有着为他人着想的想法,令其部队真正的有了信念和灵魂,而甘心为了一个新的共和而献出自己的一切。而反观国民党的领导者呢?他们惦记的是什么呢?我想,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利益观决定了,在那个黑暗的世界中,谁才能举起一个红色的太阳,让青天重现在大地之上!
电影讲了在1927年的时候,出现了“三分中国”局势,分别为:汪精卫、蒋介石和未成熟的共产党。这三雄之间发生着明争暗斗,共产党时不时会组织暴动,但经常以惨重的人员伤亡的失败告终,蒋介石呢,不断的抓人、杀人,打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残忍旗号,而汪精卫呢,嘴上说的“革命的左边来,不革命的滚开去”,却经常对共产党同志实行大规模屠杀,让大江南北血流成河……这样尔虞我诈的世道真是可怕。这三方间,唯有共产党是刚正不阿的,他们努力着、积蓄着力量,一天天壮大声势,终于,在八月一日,聚集各路豪杰,由周恩来带领,发动了最后一次也是力量最大的暴动,称为“南昌起义”,起义军脖子上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在凌晨2时枪响之际全力进攻,把还在睡梦中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一气打到了南门下,南门火力太猛,班长赵天亮奋不顾身,推着装满炸弹的车奔向门口,只听“轰——”的一声,南门倒塌了,战斗胜利了!中国共产党的羽翼从此丰满起来,他们又有了自己的第一支部队!
第五篇:《八月一日》观后感
观电影《八月一日》
在看完电影《八月一日》之后我感慨颇多,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新中国创建之艰难,也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伟大,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电影的梗概。
1927年,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武汉政府国民党主席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向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使孙中山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在此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杀绝、被吓倒、被征服。在极端险恶的白色恐怖下,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认识到武装斗争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该片将以细腻的笔调探寻当年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心路历程,以磅礴的气势再现八十年前震撼人心的历史风云。4000万战争巨制,全国院线隆重献映!《八月一日》为大型彩色故事片。以“八一”南昌起义为背景,反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周恩来同志按照党中央的决定,和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于1927年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的故事。该片将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广阔的视野,艺术地再现南昌起义的来龙去脉,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创建革命武装的艰难历程。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企图用血腥的屠杀消灭革命。在此危难之际,中国共产
党人没有被杀绝、被吓倒、被征服。在极端险恶的白色恐怖下,为了挽救革命,保存革命力量,抵抗反革命集团的镇压,中共中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毅然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今年是纪念南昌起义八十周年,为感悟中国的红色革命,感悟共产党领导者的伟大风范,更为庆贺十七大,我们入党积极分子集体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八月一日》,“八月一日”注定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记载。80年前在南昌城头打响的第一枪,给这一个原本普通的历史瞬间注入了深刻的内涵,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开端。从“八一”写在了军旗上,刻在了军徽上,成为人民军队的形象符号和精神象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电影生动展现了在炮火纷飞,到处充满白色恐怖的时代下,共产党人那英勇无畏的精神气质, 开篇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血雨腥风的场景切入,转入北伐中原战场的博杀、共产党员在国民革命军冲锋陷阵以及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画面展示,有力地揭示了南昌起义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在这一部分,从年轻的共产党领导集体在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苦苦寻找正确道路的真实表现看,彰显出一种追求真理的探索勇气和献身精神。
周恩来和贺龙两位主要人物的形象颇具光彩。周恩来作为党的前委书记领导武装起义,重担系于一身。他勇于承担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大智大勇的斗争策略,坚定果敢地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耐心细致地做好起义部队的工作,以及在决定起义的前夜,在《国际歌》声中给起义部队的战前动员,所有这些令我热血沸腾,思想情感上受到极大的震憾。贺龙的形象也血肉丰满,个性鲜活。从战场上跃马挥刀拼杀,到坚定跟共产党走的豪迈表白,以及由于心爱的部下犯错误自受体罚和解散两套厨师的动情告别,使这一人物形象极具艺术魅力。同时,一批基层官兵形象,与真实历史人物相呼应,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容。周恩来、贺龙、叶挺、陈独秀、毛泽东、张国焘、李立
三、朱德(朱德的扁担我也看到了)还有那叛变的汪精卫等虽然有些人物出场的时间并不多,但这些伟人的形象却是如此鲜明,战火硝烟的爆破场面也深入人心,国共两党的合作还是给这部影片带来铿锵有力的影响,看到许多战士的光荣牺牲感到什么才是舍生取义,周恩来、贺龙的为人处事让我感到慷慨激昂,那时的人跟现在的我们有着许多不同,就像海报中的宣传画面,为了革命每个人都系上了红领结,那一抹红色带起了电影中的《国际歌》我突然有种激动,从来没有感到这时候再听《国际歌》如此振奋人心,我觉得做人不能忘本,这是最起码的精神之柱。结尾攻打南昌城的战斗场面,尤为震撼人心。英勇献身的战士在冲天火光中化成红飘带的浪漫写意,既形成了影片情节叙述的高潮,也从审美角度完成了对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
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南昌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它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通过那一段伟大磅礴的历史革命的回顾,使我更加深了对共产党人伟大的战斗革命意识,正义的力量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摧毁的,坚持对革命事业的向往,对争取独立的目标不放弃,正是每个共产党人所追求的。尽管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也阻挠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不管那些载入史册的红色革命已离我们有多远,为争取革命甚至是一些个人工作事业上的决心都是不可动摇的,这正是那一段段振奋人心的历史片断所传承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