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电影勇士观后感(合集5篇)

时间:2020-12-03 22:4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的电影勇士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的电影勇士观后感》。

第一篇:最新的电影勇士观后感

当年完成飞夺泸定桥这一壮举的红军勇士,没有一个人活着走进新中国,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影片中,红军的背包和木箱上写着一些词语:抱负,民族,未来,信念,勇敢,坚持……供他们在行军和休息时默诵学习。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电影《勇士》观后感,欢迎查阅。

电影《勇士》观后感1

近日,轨道公司工会组织观看了电影《勇士》,《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了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剧情感人至深。影片中黄开湘团长率领22名突击队员,与战士们穿越枪林弹雨,突破天险飞夺泸定桥,以血肉之躯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观看《勇士》,我被剧中的人物深深打动,被他们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受到了启发并深有感触,将自己的感想总结为如下三句话:

一、舍生忘死的精神。

人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大智大勇,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是最可敬的精神,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时刻准备,消灭敌人,写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军歌中总结的,正是《勇士》剧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英雄壮举。舍生忘死的精神,是勇士们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需要认真学习的精神。

二、锲而不舍的精神。

面临敌人四面围追堵截,不畏艰险,生死关头一往无前,勇士们一夜急行军240里,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徒步行军的世界之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世界的奇迹,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应当永远传承的精神。

三、团结合作的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影片中,影片中小士兵在自己体力已经透支、没得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背起投降的敌方炮手,在体力严重透支时仍坚持,最后活活累死,场面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最后炮手被生生打动,主动加入了红军队伍,为小士兵报仇。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大公无私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写照。我们体会到这种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也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创造出我们公司的未来,超出困境,创造我公司新的成长业绩。

电影《勇士》观后感2

昨天党员活动,纪念长征80周年,观看长征中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为内容的电影《勇士》,在哈尔滨的50多名共产党员观看了电影。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观看影片之前,我为大家重新介绍了长征背景和概况及伟大意义。其中,我在介绍长征时,给了大家介绍了几组数字,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6.12分出发,开始8万军队,过四道封锁线时,一次湘江之战,损失5万人,剩了3万人,到陕甘宁吴起镇时,不足7000人,三个方面军会师只有三万人。党员从1921年开始57人,到1927年5.7万人,大革命失败,1927年底,仅剩1万人;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30万人,长征后,1937年共产党员4万人,1945年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时121万人。这里,可以窥见长征的伟大意义,长征是播种机、是宣言书、是战斗队。没有长征,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今天。

《勇士》影片以高超的拍摄艺术,演员精湛的表演艺术,真实再现长征在敌军围追堵截街的情况下,抢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艰难历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读过课文长征故事中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印象终身难忘,而当从印象变为视觉,把人们带进那场生死惨烈的战斗,那撕心裂胆情感,红军的英勇顽强,深深被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泪洒影厅,长时间不能自已。当我动笔,想写下这难忘的记忆,还是泪流不止……,这是多年不曾有过的情感,我们这代人,对党、对红军,不乏理性的思考,而思考再深刻,也难以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是一部革命历史教育影片,影片与以往所见教育影片最大的不同,不是政治宣教片。军事会议、战前动员,240里急行军、渡河、夺桥,整个场画面,都是那么语言简洁、朴素、果敢,就是在22名勇士中,展现共产党员先锋作用时,仅是第几支部书记代替,真是无声胜有声,却把把共产党员始终如一战斗在前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团长负伤,部队离不开他,政委说:“你是灵魂!”没有说教,他带伤同行,以行动为命令,可谓惜言如金,但告知人们,这是战场、这是时间、这是生命、这是整个军队的命运!足见导演良苦用心。电影《勇士》虽然是表现渡河、夺桥两场战斗,但是军民情、士兵情得到充分表现:在丛林战斗中发现的无助的孤儿“河妹妹”,对队部的追随,对兵哥哥的依赖那暖心的情怀;不愿意投诚的炮手和士兵,士兵为学炮手技术,竟然身背腰痛的炮手累死急行军路上,那撕心裂胆的人性情感,人们无不落泪!那泸定桥上的壮烈,震撼人心的画面,深深铭刻在人们心头!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军队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忆往昔,我们如何不珍惜今天!……

《勇士》以高超的现代拍摄手段,以恢宏的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以士兵情、官兵情、军民情给人以强烈人性情怀感染力;以壮烈牺牲、战友诀别、勇往直前的顽强、战斗的惨烈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这是一部难得的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影片。

电影《勇士》观后感3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0月20日,磨店社区组织机关党支部和各社居党支部百余名党员观看记录红军长征的经典电影《勇士》。观影后,党员们反响强烈,积极通过写观后感,递交给党组织的方式,抒发心中无限感慨,表达全力支持、参与打造“核心区”,建设新磨店的决心。

经统计,共收到观后感稿件29篇,社区进行了评选。党员们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自己的感知。有的写道,日行二百四十里的行军奇迹,飞夺泸定桥的英勇战役,只是红军漫漫长征中的一个缩影,长征中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80年前,长征改变了中国的命运,80年来,长征精神的种子已经成为建设发展的深厚力量,成为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无穷动力。有的表示,大渡河、铁索桥、爬雪山、过草地,这就是长征场景。影片展现的是红军战士的军魂和信仰,给人以长征为何取得胜利的深思。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敢于拼搏、勇于胜利,枪林弹雨中他们用着极限在奔跑,铁索桥上勇士们以生命为代价强渡大渡河。长征不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奇迹也是人类挑战极限的奇迹,而一路让他们坚持下去的,便是对国家的热爱。因为这份热爱,让他们绝处逢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绝对不能忘了今天的日子的来之不易,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有的认为,影片中看到有战士在背后的小木板上写着“国家”、“信念”等字样并时时刻刻记在心里,这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撑,他们心怀祖国,坚决完成任务,在无比险恶的条件下毅然起身反抗,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到“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时代变迁,可无论何时,我们的信念不能丢。通过观影和写观后感,进一步加深了党员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当前,在社区的征迁、项目施工保障等各项工作中都要保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昂扬斗志。只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用长征精神凝聚起强大正能量,走好新的长征路,就一定能谱写出“核心区”建设绚丽诗篇

电影《勇士》观后感4

时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于10月21日发表讲话:“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再次彰显红军长征的巨大意义。而导演宁海强携《勇士》重回校园,来到自己的母校解放军艺术学院,与母校师生们共同分享电影《勇士》,亦是向历史致敬,纪念这段闪耀的历史。作为1989年戏剧系毕业的宁海强导演感性发言:“感谢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培养,我始终怀揣着敬仰的心情在坚持我的战争片创作,也是这样的态度让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今天如期呈现出这部作品。长征路上的所有人都是勇士,而我更希望传承的是这种红军勇士精神。”

选取红军长征途中颇具代表性的“飞夺泸定桥”进行创作,有着不为人知的挑战。当问及拍摄电影《勇士》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导演宁海强亦诚挚分享:“如何让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再次吸引观众,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是最大的考量,这就需要现代的工业技术的加持,以及以人为本的故事体现。”宁海强导演认为,优秀的战争动作片不应该只有火光四射的战争场面,解构电影《勇士》的种种技术元素,观众会看到最打动人的人性以及和平信念。随即他更与母校师生们探讨剧本创作时的心得:“在创作的时候要注入人性的宣泄,不能一味专注大格局。只有把人物阐释清楚了,才会有情感力量。”这也是《勇士》中红色特攻队人人性格分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没有以往观看主旋律电影的审美疲劳,完全跟随人物进入了那段伟大的历史。我能感受到导演心中创作的火热。”看过影片的同学这样评价。真实的口碑也再次佐证了《勇士》的优秀品质。电影目前仍以微弱的排片上映着,并期待更多的观众能够走进影院观看,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历史,珍惜今日的生活。

电影《勇士》观后感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长征》的七律诗高度的形容了红军长征的情景,前几天观看了〈〈我的长征〉〉,红军长征的经历又重新在我的眼前。影片的片头以著名的老电影演员王心刚饰演的王瑞,在乘飞机的途中,时空由现代回到解放战争时期,影片通过时空倒转的手法,通过王瑞的回忆,记述了红军长征的事件。

王瑞,一个16岁红军小鬼,诠释了那些历史上的著名事件,遵义会议,四度赤水,飞夺泸定桥等等。当红军辗转行军,危机重重,九死一生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够知道去哪里?为什么要走?连他也说不知道该怎么走,他说,我知道那是错误的,所以不要跟着错误走,而其他人的的回答是:跟着走!或者跟着他走。

在遵义会议的时候,面临着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各位领导人都很焦急,但是影片没有直接表现出那种紧张的气氛,而是通过王瑞去送宵夜时,被他骂,之后再通过另一位领导人对王瑞的解释说:“现阶段的情况很紧张,他他们在没日没夜的开会,你打断了他的思路,所以他才会对你凶的,表现出来。会开完了,第二天早上他同王瑞偶然相间了,他想起那个小鬼就是昨晚被自己凶过得人,于是跟他聊了起来。期间,他看王

瑞口袋里鼓鼓的便问那是什么?王瑞便掏出来那四只红色的蜡烛,他要他好好保存,以后会有用的。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老师要我们注意那红色的蜡烛,在红军长征胜利后,红色的蜡烛又出现在荧屏中,但与前次不同的是,这次的红色蜡烛是点燃的。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红色是否代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点燃的蜡烛是否代表了中国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红军用鲜血换回来的。蜡烛一般是代表着奉献精神,红色的燃烧的蜡烛也代表了红军的奉献精神。

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使我记忆深刻,遵义会议后,正是他同志的正确领导,红军才能摆脱敌人的一次次围剿,红军知道了自己往哪里走——向胜利的方向走;影片中以浪漫的手法——王瑞姐姐的歌声去打动那些彝族同胞,以以诚待人的方式终于取得彝族同胞的信任。

红军需要渡过天险大渡河,三条小船无法渡过千军万马,而为了能够抢渡泸定桥,红军战士不畏艰辛,王瑞所在部队奉命沿江而下,抢夺距安顺场渡口三百二十里的泸定桥,只有这样,红军才能通过天险大渡河,北上抗日。晚上,下着大雨,悬崖下的羊肠小道,道路泥泞难行,红军战士饿着肚子强行前进,因为对岸就是去增援的敌人,如果让增援的敌人抢了先,后果不堪设想。好在雨越下越大,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而红军战士们凭着顽强的毅力,仍旧冒雨、踩着泥泞前进。日以继夜赶赴目的地,红军组织的突击队,攀着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勇敢顽强地冲向被敌人拆成只有十三根铁索地泸定桥,最后勇士们冲破了敌人在桥头堡的火墙,为他们身后千万个红军战士顺利通过泸定桥铺平了道路。王瑞最后一位亲人——姐夫肖德昌牺牲了,从悬空的铁索上中弹跌落到汹涌咆哮的大渡河激流中;他的彝族兄长达尔火——这位参加红军才二十多天的小伙子在把弹痕累累的红旗插上桥头堡时,也被流弹击中,挺立在桥头堡一动不动,手里仍旧高举着那弹痕累累的红旗,一个个赤血男儿怀着革命的激情和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克服重重困难使国家转危为安。敌人的枪炮是猛烈的,却始终打不倒战士们勇敢的心,自然条件是恶劣的,但依然撼不动他们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为了革命,他们甘愿献身,为了新中国,他们不惧死亡,他们用热情和鲜血缔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明天。

红军长征是艰辛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磨练了中国共产党,也为红军保留了后续力量,成为了后来的精英领导。同时,通过长征生存下来的红军也是伟大的,我想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历史,牢记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共产党。

最新的电影勇士观后感

第二篇:电影《勇士》观后感

勇者无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律.长征》道尽了毛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这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造就的。

《勇士》这部电影从一个个普通的士兵着手,突破了以往从战略的角度来描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固有格局。前有强兵守候,后有追兵死咬,侧有散兵袭扰,英勇的红军排除艰难险阻已不可能而可能提前一小时到达了泸定桥,这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们靠的是什么,不仅仅是一双双穿着草鞋磨起水泡的双脚,而且是对革命必将胜利的信仰。有些战士还没有跑到就活活的累死了,他们有些可能才十五六岁啊!可能在现在他们就在在操场上奔跑,在课堂上聆听,在家里有父母关心的高中学生。正是这般如花的年纪,他们选择了拿起冰冷的步枪,怀着对土豪劣绅的怨恨反抗着这黑暗的世界,他们是多么的顽强,可敬!

勇士们过得河不是柳树倒映,柳絮飘落的河,而是孙营长率领的17位勇士以生命为代价强渡的大渡河;勇士们跑得路不是微风习习,跑步鞋踏过的绿道,而是勇士们穿着草鞋在崇山峻岭里,用一天二百四十里穿越的人类极限;勇士们过的桥不是车来车往奔向工作和家人走过的桥,而是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爬过的只有一条条冷冰冰铁链的泸定桥。

如果说长征精神所体现的是红军将士义无反顾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那么电影《勇士》刻画得就是为理想而战,为信念而奔跑的一个个鲜活的红军战士。如果长征精神也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一次挑战,那么电影《勇士》表现的也是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英勇善战的超凡经历。体现了红军战士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之魂。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也只有通过述说来感受红军战士自置死地而后生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列宁曾今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果忘记了过去艰苦的革命岁月,那我们就不会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让我们敬老爱幼吧,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要孝敬父母,关爱他人。

让我们热爱生活吧,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公民,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努力过好每一天。

让我们发奋图强吧,作为一个国网的员工,我们更要有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

这难道不是先烈们奉献一生的英切期盼吗?

第三篇:勇士电影观后感

信念是一股力量 —《勇士》电影观后感

六年三班 蒋世博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多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昨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这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学习红军的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做一名吃苦耐劳、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小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祖国作出更多的贡献。

第四篇:勇士电影观后感

勇士电影观后感

勇士电影观后感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这首《长征》承载着长征路上千难险阻、歌颂了红军们英勇作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今天我就看了一部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电影,片名叫做《勇士》。看完这部影片,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勇士》这部影片讲述了1935年5月红军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的真实革命历史事件。影片再现了红军勇士们与敌人斗智斗勇,团结合作,舍生忘死,最后战胜敌人的情景。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当敌人拆除了桥上的木板,红军的二十三名突击队员,靠着必胜的革命意志,顽强地飞夺了光秃秃的十三根铁锁链的天险,勇士们一个个扒在锁链上交替匍匐前进。尽管炮火声震耳欲聋,我们的红军依然冒险奋勇向前,最终成功夺下了泸定桥。令人震撼的故事情节,入木三分的`细部刻画,突出了“勇士”精神的主题。

勇士们为了战争的胜利,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湿润了脸庞。勇士们因为心中有理想,有信念,他们痛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痛恨他们让我们同胞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所以,勇士们满怀着对战争胜利的决心,为了准时到达泸定桥头,他们一个个穿着草鞋在崎岖的山路上跑步前进,昼夜兼程奔走四十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打破了敌人的美梦。正是由于他们心中有必胜的信念,所以勇士们一直坚持着,他们勇敢地和敌人做斗争,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

勇士们这种舍生忘死、锲而不舍、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值得我们青少年认真学习。在和平年代,我们同样应该弘扬长征精神,用在学习上,面对困难,遇到难题和挫折时,需要我们像影片中的勇士那样勇往直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同时我们也应该像勇士那样抱定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坚持把每门功课学好,长大为振兴中华出力!

这部影片更使我们反思:勇士们的不怕牺牲,都是为了祖国的解放,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平时爸妈常说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听着但是没有深刻的体会,但是我看了这部影片,今天终于明白了,正是红军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社会的和谐、幸福的生活。红军战士,你们是真正的勇士!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开学典礼上的诵读声仿佛依然回荡在我耳边。让红军勇士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让《勇士》激励我们前进。我们作为青少年有义务为国家为民族,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因为,只有把每个青少年变得强大,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实现!

勇士电影观后感2

《勇士》以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为背景,讲述了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突破天险穿越枪林弹雨的生死关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勇士》确实如我们预想的那样,悲壮、惨烈、热血,没让人失望。一望无际的川西高原,丛林密布,江水绵延,一支叫红四团的队伍正在这里行军。一个腿伤伤到骨头里的团长,几十个衣着褴褛的战士,一个女扮男装的藏族女孩,一个黄皮国军的炮手阿三,这些人出现在影片一开头,似乎预示着这必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影片中,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间还要穿过高山和原始森林,气温变化差异较大,沿途道路崎岖艰险,拍摄过程极其艰辛。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装备条件,穿梭在枪林炮雨中的一幕幕,不禁脑补起当年红军战士们克服重重难关的场景,那种坚持,对胜利的信念,不怕牺牲的精神,无不令人热泪盈眶。通过影片,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家火热的`内心,可以感受到长征精神穿越时空的磅礴力量。观看完《勇士》,让人不能自已地高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更开颜!”这是何等的雄壮豪迈!何等磅礴的气势!何等宽广的胸襟!这便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缩影,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不难想象,假使当年红军前怕狼后怕虎,畏缩不前,逆来顺受,屈服于敌对势力,那么红军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匆匆过客而已,再者顶多也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就不可能有我们中国安定、繁荣的今天!而事实上,红军用顽强拼搏的精神,用自己的血和肉,铸造了一个流芳百世的神话。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面对长征精神的感染,我们可尽情直抒胸臆,表达对红军、对长征的敬意。但是,我们更应把这种敬意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对得起革命先辈的付出,才能让长征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

自觉用长征精神砥砺意志。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充满波折和坎坷,当遇到困难和波折时如何克服,尤其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行。用长征精神来砥砺意志,会让自己的意志更坚,心理承受能力更强,对于克服困难,经受挫折考验都裨益良多。所以,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善于用长征来照一照,用长征精神来振奋我们的精神,鼓舞我们自己的士气。

千方百计走好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前,我们国家所进行改革开放事业其实就是在走新的长征路。同样,新的长征路也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各种困难交织。正如我们通常所讲到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难啃的“硬骨头”其实就是新长征路上要战胜的困难,要跨过去的坎。把对长征的敬意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不畏艰难、披坚执锐、勇往直前,在的新长征路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胜利。一言蔽之,对长征表达敬意,不仅要心动,更要行动。只有真心行动起来,长征精神才能幻化成现实中的强大力量。

第五篇:长征电影《勇士》观后感

观影《勇士》有感 作者 中石化森美宁德分公司 曾钟清 一部《勇士》道尽了人间沧桑。

看完整部影片,闭目沉思一会儿,除却一切精神之外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坚持与信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凭一双草鞋踏过千山万水,一昼夜奔袭跨越二百四十里,草鞋上编织的应该是信念,因为信念,所以坚持。这是一种超越了肉体的信念,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许多人奔跑在生命之路的边沿,榨尽身体的每一丝潜能,最后倒在了路上,抽搐着口吐白沫,而后一睡不起。这种坚持,我若有十之二三便足以受用一生了。

我是实在的想着赞颂红军的,可是我不大会写赞颂的文章,又不想弄巧成拙,更不想用自己的渺小衬托他人的伟大,便只能从其他角度欣赏《勇士》了。

生命何其脆弱,影片中行军途中挂掉的不计其数,夺取泸定桥时诠释了什么叫命如草芥。生命诚可贵歌颂着过多,这里就不赘述了,影片之中余振中说过一句话:我不怕死,可我得让世人知道我的名字。让世人知道你的名字,死便也不是非常可怖了。我曾听过一句话,人们真正的死亡其实是他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影响的时候,我们现在影响着一小批人,是小活,***影响着一大批人,是大活,我们死后50年左右,连名字也烟消云散了,***死后500年,还是名留青史。若由此算生命有效长度的话,我就算活到迄今为止人类的寿命极限,也是拍马都赶不及***的。这可算是“朝扬名,夕死可矣”了。

我也曾看到一句话: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世上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是我来过也曾活过,颇有“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洒脱。从宇宙的角度上来讲,让人类铭记自己其实和路过某块石头在上面划下一横没什么差别,来过就好了,何必一定要划上一横呢?我轻轻的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活的自在,活得轻松,不亦乐乎?

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观,你可以选择前者披荆斩棘,扬名千古。也可以选择后者随波逐流,洒脱来去。敢于直视自己的人生,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便

都是《勇士》。

长征胜利80周年巨制电影《勇士》影评 我们被历史

感动了

勇士这个题材对我来说很亲切,因为我姥爷就是一名红军。如果他还活着,看到了会很欣慰吧。八十年前,在我们中国四川中西部发生了一个大事件。红四团冒雨昼行240里,并且靠22个勇士完成了飞夺泸定桥的胜利。这在中国战争史上是光辉的一笔,也是数十年来被绘画,评书,大鼓书等多个版本演绎的精彩故事。惨烈、奇迹、热血、悲壮,是这个故事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而对于我们年轻一代80、90后来讲,《飞夺泸定桥》曾经在我们课本中出现过,也就成了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大事件。如今,根据这个事件改编的电影《勇士》就要公映了,有幸可以提前观影,看片后决定写一下自己的观后感。经历过这场战役,但经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小时候常听那些爷爷们讲长征时候没有吃的,如何把一条皮带切成小块含在嘴里,不舍得嚼,直到化掉。影片中不时出现1935年,我会不由得想那个时候,红小鬼的他会是在哪个战线上。

《勇士》确实如我们预想的那样,悲壮、惨烈、热血,没让人失望。一望无际的川西高原,丛林密布,江水绵延,一支叫红四团的队伍正在这里行军。一个腿伤伤到骨头里的团长(李东学饰),几十个衣着褴褛的战士,一个女扮男装的藏族女孩,一个黄皮国军的炮手阿三,这些人出现在影片一开头,似乎预示着这必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他们接到命令,要赶过两百多里到泸定桥那个方位时,所有观众都沸腾了。接下来几十分钟里即将上演的就是那场惊天大战。只是,要把一个人人都熟悉的战役演绎好确实太难。故事是确定的,结局的都知道的,中间的过程做好看,做合理才是最重要的。果然,当红四团的勇士们成功夺下泸定桥时,众人(包括观众)的心里一块石头都落了地。不负盛名,不负众望。对得起“飞夺泸定桥”。

《勇士》好看!可看!有几个原因: 第一,人物立得住,剧情设置上一环扣一环

影片开始没多久就把国共两方的战事现状摆在台面上,红军要渡江,国军不让渡江。红军在涉水,坐船,打炮,国军在小黑屋里对着沙盘指挥。硬汉男星李东学继《钢刀》大秀刚强之后再次扛鼎男一号,饰演团长,与聂远饰演的政委在一起带领部队执行任务。黄皮炮手田生才,藏族小女孩,新兵蛋子王东宇的设定,还有牺牲的云贵川,打不死的廖大强(于小伟饰)等人物设置鲜明个性,都让人瞬间入戏。一开始是时间的不可能,一个昼夜怎能跑完240里?现在装个APP每天走一万步的朋友们知道,1万步是14里,要1个半小时,还要走快一点。一个昼夜240里,就是不睡不吃不喝快步走的体能极限。接着,国军那块也不让你踏实,伏击、射杀、各种几里一小战让红军损失将士也真是够让人揪心的。难得的是,在如此节奏紧张,情节密集的情况下,红四团全部打通关,真是奇迹。

二、场面宏大,还原历史

作为一部战争大片,本片没有多年前《红河谷》的悲壮和诗意,要的就是战场,演得就是惨烈,所以本片把所有的功夫都用在了还原历史,展现战争上面了。大渡河的激流,大远景俯拍的真实感,悬崖绝壁,高远雪山的场面,通过摇臂,航拍等技术手段,确实让人看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而现在CG手段的运用也让人了解这场战争更简化。国军指挥时的沙盘上做出动态箭头指示,沙盘瞬间转换实景的运用,都让蒙太奇的表现力更为生动。没有观众曾目睹这场战役,但是看本片仿佛身临其境。

第三,小情节补充大背景,小人物彰显大悲壮。

相信所有人都会对新兵蛋子王东宇和黄皮炮手田生才的那场戏印象深刻。可怜的王东宇为了学习打炮,背着不能跑的田生才跑240里,结果在畅想未来的时候永远倒在了川西路上。田生才后悔,众人唏嘘。田生才后来顶着王东宇的名字参加飞夺泸定桥,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小弟,确实是战火中的友情,患难中的真兄弟。藏族小女孩和士兵哥哥的戏也是让人喜欢的。战乱让亲人骨肉分离,战争让人骨肉团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在本片多处可见。

第四,重头戏还在最后,那悲壮壮的二十分钟啊。

整部片子,前七十分钟都可以不看,最后二十分钟要看。整部戏全部情节都可以不了解,最后二十分钟要了解。什么叫英雄?什么叫惨烈?什么叫舍生忘死?什么叫军人的职责?本片,将传说中的神战演绎成真,将绘画作品上的那一幅幅场面变成了真人真枪炮。烈火与钢刀,大渡江与铁索寒,奋勇又残破,生死之间命悬一线。什么叫做爱国主义?什么叫做大无畏精神?即使你已经不喜欢现在这个物欲横流,报纸上天天说人们没有信仰的时代了,返回八十年前,飞夺泸定桥,只这一个战役都会让你重新产生希望。

我们不说这片子多多多好,能载入史册,能票房奇迹都是片方的事儿,它也没有到那个高度,我们就说对信念,对理想,对美好生活的牺牲,多少将士(抗日期间,抗联,国军,红军都要算)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话真的是肉馒头碰着铁枪炮生生干出来的。所以,《勇士》电影本身的内容和质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代表的那种精神和信仰。确实,它做到了。

在电影《勇士》中,战士们行军时,会各自背上写着字的木牌,来让大家 相互间识文断字,共同学习,在他们身上的木板上,也在那些可爱可敬的红军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成长”、“勇敢”、“未来”、“信念”、“刚强”、“坚持”、“信仰”„„是的,我们也会把这部影片,这个故事,这些词,刻在自己内心的木板之上,时刻警醒着自己,今天的来之不易,明天的更要珍惜。

引导语:长征不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发扬那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长征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长征电影观后感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红军过后尽开颜。”这首气势磅礴的片头曲,将我带进了《长征》这部电视连续剧。这部片子再现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征途,一幅幅战火纷飞的画面,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场景,令我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1934年,蒋介石不顾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东北三省,侵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事实,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由于苏联来的顾问李德和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的错误指挥,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初期的错误指挥,使红军连连失利、损失惨重,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领部队为红军殿后,等到大部队撤退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待他们要撤退时,湘江已被封锁,他们只能退回湘西打游击。不料陈师长腹部中弹,他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在敌人抬着他去邀功的路上,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牺牲是他年仅29岁。红军这种宁可牺牲自我,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使我感动至深、难以忘怀。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指挥红军作战,局面才有所好转。毛泽东指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远远甩在后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红军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国民党调集大量兵力增援泸定桥,企图把红军的队伍切开,但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赶在敌人增援部队的前面到达。红军组织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击队,攀着只剩下铁链的“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他们身下的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伤落入水中则必死无疑。但勇士们依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的向前冲,一个掉下去,下一个冲上来,受伤的战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还在向敌人射击。勇士们冲破了敌人在桥头堡的火墙,冲进了泸定城,和后续上来的红军战士一起消灭了国民党的部队。

红军过雪山草地异常艰难。央金山海拔四千多米高,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翻越雪山时,为了躲避敌人的飞机轰炸,红军常常半夜起来爬山,许多红军战士身上还穿着单衣,天上一会儿下着大雨,一会儿又下起大雪,有些战士由于饥寒交迫走着走着就倒下去了。草地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沼泽地不但有瘴气、气候恶劣、变化无常,不时还会遇到青草遮盖的深水坑,稍不注意就会陷进去淹死。红军过草地时靠吃野菜和草根充饥,渴了喝沼泽中的积水,有些战士不幸中毒,永远长眠于草地上。作战的疲劳、负伤的身体加上饥饿,使很多红军战士体弱多病,不少战士未能走出草地,一具具烈士的遗体成为明显的路标。

经过一次次战斗,冲破一次次包围,克服一个个难关,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终于到达了陕北,长征取得了最终胜利。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匮乏,面对30万武装精良的敌人,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两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

《长征》让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如今我们生活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的和平年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做为一名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绝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长征电影观后感二

昨天下午,我上网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深深地被影片中红军战士那种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怕艰难困苦,勇于牺牲的忘我精神而感动。

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多么艰苦的生活啊!可红军战士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理想高于天。是啊,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是千古唯独,万世无双的,红军长征的壮烈和坚韧是惊天地、泣鬼神、是人神共仰的,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是凡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红军长征的精神是举世齐颂、万国同歌、亿民共赞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伟大天兵神威,翻开了中国共产党从艰苦走向胜利,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新一页,宣告了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家王朝,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而是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之子。

在看《长征》影片时,我高兴、我悲戚、我感动、我流泪。看到那湘江激战、那四渡赤水、那抢渡乌江、那飞夺泸定、那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以及马蹄声急,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耳边不时回环,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在我心中回荡着。记得毛泽东曾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足见长征意义的重大,足见长征人的坚韧与顽强。

忘不了长征中的成功的笑声,忘不了长征中失败后的志气;忘不了在成功与失败背后的一滴滴鲜血。

通过观看长征影片,使我受了一次深刻地革命传统教育,我一定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用长征的精神激励我努力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长征电影观后感三

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介石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党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可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

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介石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

长征不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发扬那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下载最新的电影勇士观后感(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的电影勇士观后感(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影《勇士》观后感5篇

    电影《勇士》观后感布兰登和汤米是一对亲兄弟。父亲是一位拳击手,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因为无法忍受父亲对母亲残暴的殴打和对他们兄弟两的无情,他们和母亲计划好一起离开,到另外一......

    XX勇士电影观后感

    XX勇士电影观后感 电影《勇士》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了红军将士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穿越枪林弹雨,以非凡的毅力,不屈的精......

    【勇士】电影观后感400字

    【勇士】电影观后感400字 【勇士】电影观后感400字电影《勇士》,那童年记忆中的课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讲的故事。 勇士的故事是否能够讲得动人,很重要的......

    XX电影《勇士》观后感600字

    XX电影《勇士》观后感600字 《勇士》的上映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无不充分展现了中国社会当下缺失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价值观,所以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忘掉血......

    电影《斯巴达300勇士》观后感

    好久没有泪目过了。这是近期看过的让我泪目的片子。并不是感到悲伤,而是被感动。斯巴达人跟波斯人对抗的故事。300个肌肉男跟数十万变态物种对抗的故事。波斯想让斯巴达人臣......

    XX年勇士电影观后感

    XX年勇士电影观后感 生命何其脆弱,影片中行军途中挂掉的不计其数,夺取泸定桥时诠释了什么叫命如草芥。生命诚可贵歌颂着过多,这里就不赘述了,影片之中余振中说过一句话:我不怕死......

    战争电影勇士的观后感3篇

    战争电影勇士的观后感3篇 在电影《勇士》中,战士们行军时,会各自背上写着字的木牌,来让大家 相互间识文断字,共同学习,在他们身上的木板上,也在那些可爱可敬的红军战士身上,我们看......

    勇士观后感800字

    勇士观后感800字 勇士观后感800字1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运球接力赛,随着高老师一声令下,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马上要轮到我了,我顺利地接过球,慢慢地出发了,可好景不长,201班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