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观后感

时间:2019-05-11 22:1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圆明园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圆明园观后感》。

第一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

看完《圆明园》后心中泛起涟漪,谈不上波澜壮阔,但是有不小的震撼。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一个作业,我希望这次的作业能将所学很好的体现出来。虽然是电影观后感,但是为了更好地下笔,我还是查了一下这个电影的有关信息,希望会有所帮助。以前也看过,但是已提起笔来却想了很久才下笔。这个话题虽然有些沉重,但也是我们每个人尤其是中国人都不可避免的。我不求写的惊天动地,只求将自己的肺腑之言发出来亦足以。

史诗的开始

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一个作业,我希望这次的作业能将所学很好的体现出来。虽然是电影观后感,但是为了更好地下笔,我还是查了一下这个电影的有关信息,希望会有所帮助。这是一个纪录片,只是蜻蜓点水的略过一遍。已经记不清影片中介绍了多少圆明园中的建筑,虽然影片中通过技术还原了它们美丽绝伦的“样子”,但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奇观是无法用想象来拼凑的。那些只能靠人们想象,她的美丽与震撼从一开始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电影中从她的建造开始说起时就已经流露出丝丝的遗憾与叹息…….整个电影都用“帝国”来形容当时的中国,但是的确是自豪的,骄傲的,帝国的缔造者们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金钱,人力物力,并将中国凝结了几千年的智慧与文明通过这座伟大的宫殿体现出来了。这所东方的离宫,是梦里最美的梦境。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不过我饶有兴致的找到一些赞美圆明园的精彩语句:“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宜春苑中萤火飞,建章长乐柳十围。离宫从来奉游豫,后居那复在郊圻? 旧池澄绿流燕剪,洗马高梁游牧地。北藩本镇故元都,西山自拥兴王气。”为什么她有一个奇迹的开始,却耻辱般的从历史的画卷中消失?

辉煌与屈辱的交织体

又要再一次触动那个最伤心的话题,因为是不可避免的。圆明园“只是”一座伟大瑰丽的帝王离宫,她拥有辉煌,财富,可是,她只是一座离宫!为什么一个名族的落后需要将她毁灭作为代价。圆明园曾经实现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天子的相聚,圆明园在精艳绝伦的建筑背后,有雍正的艺术情操和制国的雄心壮志。有乾隆望为自大和对西方艺术科学的不屑一顾。因为小看了历史,我们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历史的车轮没有因为我们东方大国的天朝美梦而停滞不前,我们忽视的历史,是关于科学,关于进步,关于实际的。当帝国的统治者还在圆明园里孜孜不倦的享受天朝荣耀时,一场迟早要来的浩劫已经酝酿好了,圆明园被摧毁了,这个奇迹被摧毁了。无论是多么辉煌,多么伟大“不可一世”,她终究是被摧毁了,当英法联军的大火三日不熄,繁华终究变成残迹,祖国第一园的悲剧在近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夹杂着苦难和屈辱渐渐成为历史,一段带着屈辱和悲痛的历史。圆明园用她的残体支持了近一个世纪,她想见证曾经的帝国再次繁荣崛

起……..苦难,悲剧一个接一个我们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冲刷屈辱,想在她残破的身躯上奋发不已!

她的毁灭不是历史的阵痛

我们不能一次又一次的戳她的伤口,搬出这段历史不是炫耀曾经的辉煌,圆明园的伤口是一个名族的警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圆明园的存在不仅惊艳了历史,更是历史的回音,就今天,我们已经不再受外敌的欺凌。那一串串傲人的成绩背后也隐藏着致命的危机。也许我们摆脱东亚病夫,成为一个大国。成绩背后是隐患,我们虽然变得“强壮”,但是更像是虚胖。国家内部,经济泡沫,人口众多,还有不得不提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化,当老百姓终日辛苦,看着富人们“从容不迫”的各种炫富,攀比那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让人不安,也是一个潜在的危机。还有各种的贪污腐败,那些所谓的公仆整日中饱私囊,聚百姓之财而为自己所有百姓从来都是苦的,“兴亡亦百姓苦”,国内的不安与黑暗在隐隐作痛而国外呢?我们自称大国,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可是包括以前欺负过我们的国家在内,我们的地位不过如此。来自外界的各种蔑视,打击与挑衅……泱泱大国的地位从何说起!我们是进不了,是变强了,可是才刚刚开始,要实现大国崛起的理想,要永远屹立在世界名族之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要忘记,曾经的苦难与耻辱,圆明园是历史永远的痛!

于是,我想起了2009年二三月间,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兔、鼠铜首,经历了近150年的漂泊将要拍卖,消息一经传出就一直处于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之下,而最终成为媒体焦点的,应该是竞拍成功后但拒绝付款的蔡铭超。他说:“作为每一个中国人在这种时刻都应该站出来,我只是尽到自己的责任,发出我们的声音,但是这个款我不能付!”针对蔡铭超的言行,赞美其爱国者有之,怀疑其动机者有之,鄙夷无信者有之,一时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评论闹哄哄”。在我看来蔡铭超作为一个中国人有理由代表所有爱国的中国人发出声音,其情可感,其义可嘉。蔡先生的这一行为更是一种智慧的爱国体现。他拒绝付款,是基于佳士得拍卖行在法国巴黎拍卖和兔首铜像是从圆明园非法流失的,本身不具备拍卖的合法性。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自从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夺走,便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耻辱与苦痛。那几百万件被洗劫一空的珍宝和艺术品。这些珍贵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拍卖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文物,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而且有悖有关国际公约。显然,蔡先生拒付资金,是合法的,合理利用了拍卖规则。蔡先生正是运用智慧维护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让世人重温了百年前那一段罪恶的历史,再一次看清了雨果所说的“两个强盗”的嘴脸。为蔡先生鼓掌,为这份爱国之心赤子情怀鼓掌,为这一份冷静智慧鼓掌。为蔡先生鼓掌!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像蔡先生一样葆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能够在国际社会中运用智慧维护祖国的尊严!可是还是有人会说,蔡铭超是给国人丢脸,拍而不付款时缺少诚信的表现,甚至有人说蔡铭超是在惺惺作态,是在国际场合炒作……我说如果蔡先生是不讲诚信,那么当初两个强盗野蛮的掠夺那些珍宝的时候有考虑过什么是道德吗?当佳士得不顾中国的反对,公然拍卖强盗物品,这本身就没有什么‘信用’可言。这无疑是“双重国耻”,在国际场合公然拍卖强盗的掠夺品,这分明是一种更大的侮辱!

她需要又一个奇迹

圆明园不可能再重现了!她只剩一片残迹,废墟。她的美丽还没有细细品味就成了回忆,留下的是屈辱史一个民族永远的痛。如今,国人是否该“清醒”,我想蔡铭超的做法是对国人醍醐灌顶的影响,是值得国人喝彩的!当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在他乡哭泣着,它们想回家,它们想让强大的祖国光荣的接它们回家。那是,没有屈辱。没有自卑,更没有藐视。因为接它们的是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真正让人尊敬的大国!所以,我们国人必须清醒过来,并且记住历史,历史虽痛但是忘记历史等于背板!一百多年前,我们这个曾经拥有辉煌文明和强大国力的国家,在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不思进取的治国政策下,实行愚民弱国封建科举教育体制,相对于西方科学文化技术的崛起,我们国家落后了、孤立了,落后了就要挨打,孤立了就没有地位,这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一百多年后,我们开始奋发,要崛起,要永远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必定要结国人之全力,凝国人之智慧,奋发图强。今天的祖国似乎很强大,可是像一个巨人,已经站起来了可是还是有些跛脚。圆明园不可能在重现了,即使有个别的声音建议要重建圆明园可是,那已经带着民族屈辱“而死去”的皇家园林,要她重现,还是要耗费巨额的资金,还有时间。让她存在的方法只有自己变得更强,让祖国更强,让国人更强,集你我他之力,家国的人们自强不息,人人肩负着历史的使命从血液中迸发出虔诚般的爱国之情,作为“少年”的我们,是希望就应当更加热爱祖国,并勇于付诸实践。集你我他之力,家国的人们自强不息,我想终于有一天,我我想终于有一天,我们的祖国不需要借助已经残破的园林来证明我们也曾经强大过,富有过,也不需要自卑的在曾经的强盗面前带着愤怒来争夺属于我们的国宝,我想看见我的祖国蒸蒸日上,没有黑暗,没有寒冷,没有所谓的腐败,贪污,我的祖国可以强大以至于每个国人可以自豪的做一个中国人!

以上是我就这部电影的感想,也许有些肤浅,有些不足,但是希望借助这次写作有些收获,有所启发!

第二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然而正是这无与伦比,举世惊叹的恢弘杰作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骄傲,更多的却是屈辱、悔恨和教训!在我们感叹他的宏伟的同时,深深的凄凉感更是油然而生!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保留此标记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第三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先前对圆明园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海淀区的那处遗址公园,记住的只有它代表着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记忆。心中更向往的是它旁边那座瑰丽豪华的帝王行宫——颐和园。直到看了《圆明园》这部史诗巨著,这一切才有所改观。大型史诗巨制《圆明园》以绚丽的三维动画将一座恢弘壮阔的圆明园生动清晰地呈现,加入与真实演员相结合的拍摄手法,让观者仿若身临其境地欣赏着它的恢弘建筑,和它一同经历着一个帝国的兴衰荣辱、欢笑泪水。当我们观赏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仿佛欣赏着一件举世珍宝的绚丽多姿,又仿佛在历史的洪流中品味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感慨颇多、感触颇深。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影片中有一个温馨而动人的场面,在牡丹园中,富贵的皇家牡丹争相竞艳,康熙、雍 乾隆祖孙三代畅游于其中,其乐融融。让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为太喜爱聪明活泼的乾隆而传位于雍正。如果我们相信这样一个说法,那么正在来临的大清帝国的盛世便有 了一个完美的开头。而这片牡丹所在的园子便成了历史的功臣,当然它扮演的更大角色应是历史的见证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过的那样。只不过它当时还只是皇四子胤祯的别园,自然也还不叫圆明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清初康熙年间,清军入关不久,帝国正处于修养生息的阶段。满清帝王入关前过的是游牧民族的生活,入关后中原大地为他们提供了安定富足的生活,出于帝国统治者们的享受需要,一座座奢华瑰丽的皇家园林、行宫相继建立。圆明园就是这之中的佼佼者。

圆明园初建于康熙时期,雍正、乾隆年间都不断扩建。康熙帝将园子赐给胤禛时题写了“圆明”这个园名。对这个名字,雍正帝有自己的理解:“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康熙帝和乾隆帝缔造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其政绩自不必说。雍正帝的在位时间虽然不及父也不及子,但他的勤政是世人所共见的。这三位清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皇帝与圆明园有着密切的关系。圆明园的设计者就是当朝统治者,在这里曾经有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短暂相聚;在

圆明园在惊艳绝伦的建筑背后,有着康熙对西方文化科技的好奇,有着雍正的艺术情操和治国的雄心壮志,也有着乾隆狂妄自大和对西方艺术科学的不屑一顾。自雍正即位以后,圆明园就成了清朝帝王们的离宫。在长达150多年的存园历史中,先后有六位皇帝在园中处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寝、那些关于满清王朝皇室不为人知的亲缘相韧、后宫传奇、官宦相争,更是构筑了圆明园的另一道风景。

影片带我们回顾的不仅仅是从1860年战争之后的洗劫开始的屈辱历史,更是讲述了圆明园甚至大清帝国鲜为人知的辉煌历史。它给我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屈辱愤慨,也不是单纯的民族自豪感,更多的是让我在回顾历史之后学会思考。康熙时期是明末清初改朝换代之后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帝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这与统治者个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康熙在位时期观念开放、善于学习,不仅自己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方面的知识,也重视对皇子们的教育,甚至亲自为皇子们讲解。但他一个人的努力并未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科技还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圆明园悲惨的命运其实在雍正,乾隆年间已经埋下了伏笔。如果雍正和乾隆能象康熙那样勇于接受新事物,与时共进,那么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也不会在咸丰年间落到那种地步。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国土面积也是从未有过的辽阔,外国以拥有中国的各种物品而自豪,世界各地都流行着中国风。可是很快这个庞大的帝国就逐渐走向下坡。在西方工业革命完成后,清帝国的统治者还以“天朝上国”自居,将西方的科技看做雕虫小技,不以为然。乾隆时期,马嘎尔尼使团来访时,清政府态度轻蔑,将使团赠送的西方先进武器搁置在库房,任灰尘遮蔽,而不是去学习改进。就这样陶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清帝国和他的统治者们直到英法联军攻进北京都还没有意识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面对英法联军的先进武器,清军士兵的英勇抗击只是徒劳无功的自杀式抗争——为了抵抗列强的侵略,也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付出代价。当强盗们在圆明园内肆意的抢劫时,我们的皇帝只能躲在避暑山庄寻求保命。当圆明园被大火焚烧了整整三天,日月无光时,我们只能暗自哭泣,眼睁睁看着侵略者掠夺园内的财宝,甚至将整座园林付之一炬,而无能为力。一个奇迹,一个神话就这样毁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在圆明园的悲剧发生之后,西方列强得寸进尺,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破坏主权。后来的政府也开始有一些新的尝试,比如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尤其是洋务运动,是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改良运动,早期的魏源、林则徐等更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提倡西学中用,努力向西方学习。虽然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还是为中国迈向现代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意义不容忽视。

再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后,当我们回首那段往事,看到的是中华民族曾经的灿烂辉煌,是一个帝国兴衰繁盛变迁的血泪辛酸,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尝试摸索。今天的我们,所处的时代宣扬和平与发展,但我们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让悲剧重演。圆明园的遗址将不仅仅使我们铭记屈辱的历史,更是激励我们奋发进取的动力。

第四篇:《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圆明园》观后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201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有关纪念活动正在陆续进行。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来说,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个遗址公园。无论如何,关于圆明园的那段历史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圆明园的建成标志着一个王朝的鼎盛,它的毁灭昭示着这个王朝不可逆转的败落,文明的玄机和历史的真相尽在其中„„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

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学校的《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深。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他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写道。当时他的小说《悲惨世界》正接近完成,该军官来信大吹大擂,述说英法联军在北京的战果。雨果拍案而起,愤怒指责:“然而,这个奇迹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历史面前,有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

雨果并未到过中国,他对圆明园的印象,完全源自于他的想象。对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雨果当时代表了一种主持正义的力量。当然,他的想象和迷恋也在于:1989年中国某作家拜访雨果的故居时,发现雨果收藏的中国珍宝,都来自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它的地位就如巴特农神庙在理念艺术中的一样。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此了。”

它不像巴特农那样是举世无双的稀有作品,而是幻想造出的一个巨大模型,如果幻想可以有模型的话。请你想象一种言语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之,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那就是这座名园。

“为了建造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过去的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如果不能亲眼目睹,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在此大段引用雨果的原文,也无法表达出我内心的沉重。现在,圆明园更是一个负载着沉重历史和民族屈辱的地方。人们空在这片战场和墓地上凭吊,于是也曾有了重建它的呼声。我没有去过那里,也不知道那里现在究竟如何,但我知道自己一旦在废墟之上,肯定会痛心疾首。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塞在他那本世界上唯一最详尽的圆明园记录《圆明园大劫难》中写道:“圆明园的毁于一旦,相当于凡尔赛宫加卢浮宫博物院以及法国国家图书馆全遭焚毁。”

是啊,夏宫,相当于600个足球场大小,精心设计的人间仙境!这是清代最繁盛时期,一个王朝用全国的财富和匠心堆积起来的奇迹。空前绝后。正如诗人保罗·瓦莱里吟过那样:“我们这些文明,如今皆知,都要消亡。”我们能接受亚历山大灯塔、罗德岛巨像在地震中消失、能接受空中花园在历史上的虚无飘渺、能接受宙斯神像在大火中瓦解,我们最终也能接受圆明园的毁灭。万事有始有终,是真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而关于圆明园,要谈的,更多还在电影之外。

中国,中央之国,天朝之国,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富足的、高贵的,外邦均是蛮夷。18世纪,英国在中国眼里,只是一个2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800万的小岩岛。然而蒸蒸日上的大英帝国,又是怎么样地把落后的中国不放在眼里,并毫不怀疑自己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优越。

中英最早的交恶,竟然是在礼节上——中国要求行“叩头”之礼,而英国拒不履行(后来还有美国某公使更直接抗议说,“只有在上帝和女性面前才肯屈下双膝”,然后就被撵走了),一争就争了数十年,双方关系僵持而无任何进展。双方的高傲导致了不可调和,两个

世界、两种文明在这里撞击,直到一方实在受不了利益的诱惑而诉诸武力,并在古老的东方之地上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最高级别的有组织贩毒!英法联军1860年的入侵,实质是为了保护鸦片贩卖和殖民者的安全。之前,传教士马赖被杀,英国亚罗号船被搜查,都是挑起西方对华进行干预的借口。当然,中国对此也不是没有责任,外国基督徒在那个时候,常常遭到中央或地方当局或明或暗的迫害。此外,清政府对《南京条约》等的故意执行不力,甚至让其形同废纸,让西方对中国的诚信有了严重质疑,——中国人在西方的不好形象不知是否最初始于此——,这不是说我们就该对不平等条约进行执行,也可见清政府也咽不下这口气。史学家拉戈斯就指出:“与中国人打交道,难点不在于签定条约,而在于要保证其付诸实施。”

1859年英法联军攻打大沽炮台的失利,真正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因为他们的失利,等于让刚刚到手的《天津条约》形同废纸,这无论在脸面上还是在利益上,都丢不起这个人。然而英法联军后来能如此顺利地长驱直入北京城,理由竟是中国军队的武器过于落后!因为刀枪如何能与枪炮抗衡?可叹可叹,但最为可叹的是,当联军在烧毁圆明园的时候,竟发现某房间里早就收藏了西方的枪炮!它们是郎世宁等西方人当年送给皇帝的礼物,可却没有一个皇帝想过要依此改进中国军队的武器。科学,在历代皇帝眼里,不过是玩物而已„„

1860年10月18日凌晨,遵照额尔金和格兰特的命令,3500名英军步兵和骑兵,开始有条不紊地焚烧圆明园。大火燃烧了整三天三夜,包括圆明园在内,5座皇家园林都化为灰烬。黑色的烟雾遮天蔽日,就象圆明园不散的阴魂。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残破的圆明园在战乱中遭到彻底毁灭。1911年,在圆明园毁灭之后半个世纪,大清帝国灭亡。呜呼,以史为鉴。

今天,无数的文物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在为寻回被掠夺的文物,而不懈努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努力奋进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爱国之心,应该有一颗复兴之心,应该有一颗科学之心。带着这三颗心,铭记历史,展望未来,让我们努力奋进吧!

第五篇:圆明园观后感

观《圆明园》 有感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法国 维克多雨果 于1862年(题记)

圆明园,饱含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强盛和迂腐软弱。美伦美幻的庭台楼阁在历史的倒影中烟消云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里面包含的是我们不能遗忘的光辉与屈辱。而这部片子以意大利人朗世宁的角度开始叙述,一名意大利传教士,到中国后希望康熙皇帝欣赏他的西洋油画手法,为了讨好皇上,他花费了7年的时间,学习到中国绘画手法,开始了他为熙、雍、乾三朝服务50年的御用画师生涯,从而也描绘出圆明园从浮华到烟云的全过程。

圆明园,也许真的是过于辉煌和震撼,才不得不承受这样的结局。当一群肆意妄为的人,面对这样的事物,除了毁掉她,实在想不出任何办法可以平复内心那种迷茫和狂乱。他们动手烧毁的是一个相当于六百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建筑群,对于这样的暴行和不文明举动,我想连下令烧园的该死的额尔金自己都讲不出一个明确的理由,可以解释他自己的这个决定。

我无意去考究历史,关于当时外交或者时局,我也无心去谴责那些入魔般联军的行为,因为在今天这一切都是徒然的。假使这个“所有园林建筑的最高范本”现在依然存在,我想只能说所有的其他被人传颂的建筑都会黯然几分。光是长春园西洋楼就可以让任何欧洲建筑本身自惭不已,而其千变万化的中国园林群体,则超越中国现存园林太多太多。故宫与之相比,实在太过朴素和冰冷,苏州园林与之相比,又显得过于儿科和市井。她不可思议的用建筑来实现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的意境,经过一个盛世皇朝一个多世纪的不间断实现,中间汇集了你所能想到世间最奢华的用材和最聪慧的智力,成就了这个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当然,这一切只用了三天就销毁在一障烟雾之中。

其中心疼,何以用悲恸,谴责,幻想,怜惜,忿忿不平,瞠目结舌,无语凝咽等等词汇就可以释怀?

她不是也不应该作为我们反思历史的教材,这太残忍了。

忘记她吧,就当没有存在过,就像所有的童话和寓言,一切都没有存在过。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好过一点。

要不然,我们该要怎样的心痛呢。

最后我想说,我未来的孩子啊,请你一定要看这部影片。那样你便会知道这片大地曾经多令你骄傲,你也会体味到她的血和泪。因此你必须坚强、必须强大,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用自己的臂膀保护她,保护着她不被铁蹄践踏。

国贸 林子隽 ***771

于2010 3月22日

下载圆明园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圆明园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明园观后感(范文模版)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

    《圆明园》观后感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这部在我国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影片口碑一直不错,无论是直击人心的主题,还是我国首次大规模的使用三维仿真电影的动画技术,其都有尽力将一个华......

    圆明园观后感[大全]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砰、砰、砰„„”随着每一次的打砸声响起,我的心在滴血,仿佛用一把锥子刺进我的心头一样。“那是在造孽啊!”这是我在观看《圆明园》时内心的真实感......

    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 十七世纪,一座雄伟、华丽的宫殿屹立在亚洲的东方,它融汇了南方迷人的风景,再现绘画与诗意的结合,它完美的雕刻、精致的设计把人间天堂的一切一切描绘得淋漓尽......

    圆明园观后感[定稿]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 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 里面珍藏着名胜古迹。作为中国人,谁不想亲眼目睹万园之 园——圆明园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珍贵的 历史文物,那......

    《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某天上午,闲之时,我观看了《圆明园》这部电影。泪水已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心灵被耻辱啃啮着,被愤怒的火焰灼烧着。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

    《圆明园》观后感

    旅游审美文化作业姓名:焦方虎学号:20092814068学院:交通学院联系方式:***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这是一个闭塞国家最终的结局„„ 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仅是一个园林,而是......

    《圆明园》观后感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纪录片《圆明园》可以说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片中真实再现了从康熙帝到咸丰帝时代一个世界奇迹——圆明园的开始建造,扩建完工直至毁灭的全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