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乡村振兴中乡土人才工作心得体会
做好乡村振兴中乡土人才工作 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做到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必须让乡土人才大显身手,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多渠道识才,把乡土人才“挖”出来。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实,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现实中,一些乡土人才懂农业、爱农村,却不懂如何推介自己,长期身在一线却“养在深闺人未识”。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手艺、农村经济等分门别类,在农村开展“地毯式”摸底调研,以保护传统工艺、发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契机,建立乡土人才专家库,尽可能地把生于斯、长于斯,对农村这片乡土满怀深情的“乡贤”“土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挖掘出来;加强关心关爱,定期走访,鼓励其利用多年的调研成果传技术、融资金、带项目,进而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乡农村。
全方位育才,让乡土人才“冒”出来。提升综合素质。乡土人才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但数量不足、文化水平偏低、队伍不稳定。要定期开展乡土人才培训需求调研,在“缺什么、补什么,欠什么、学什么”的基础上既注重个性、又突出差异,着力提升专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点单教学、订单设课、因人施教。锻炼实践能力。要分区域、分类别开展技能比赛,搭建展示平台,推动乡土人才在比中学、学中干、干中练、练中赛,把每一项技艺都做成可复制、易推广、有价值的精品。解决实际困难。要建立健全帮带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跟踪帮扶乡土人才在带民致富过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为乡土人才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申办流程;引进高层次人才到田间地头指导、培育乡土人才;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由为乡土人才“做了什么”向“解决了什么”转变等。
多岗位用才,让乡土人才“兴”起来。现实中,个别地方只注重引才,忽略了“乡土人才”,出现了“招来女婿气走儿”现象,一些乡土人才无地施展,只能涌入城市谋求发展。想要乡土人才兴起来,就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激励,把政治素质高、思想素质好的纳入组织视野,作为党员发展对象;把觉悟高、能力强的培养成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使其有“位”。要深入挖掘、宣传和报道在脱贫攻坚一
线、改革发展前沿、产业发展项目中涌现出的乡土人才,使其有“名”。要健全行业、职业、技术评价体系,使其有“利”。只有充分调动乡土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出带领群众致富、发展乡村产业的“头雁”作用,才能发展壮大乡土人才队伍,为县域综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篇: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思考交流发言
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思考交流发言
念好“伯乐经”,培养乡村振兴“千里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才也不是一夜之间成就的,人才的成长需要精准识别、正确培养和适时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韩愈在《马说》中写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乡村从来不缺乏人才,只是还未受到关注,缺少能够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直播时代不断涌现出的农村网红就是最好的证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组工干部们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发现人才、识别人才,把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历练,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勇于实干,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广开进贤之路。
念好“梧桐经”,注入乡村振兴“新血液”。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与平台,农村地区百业待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人才不是“招揽”来的,而是“吸引”来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营商环境、光明的就业前景、广阔的发展舞台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既要注重营造政策普惠、体制高效、机会公平的工作环境,也要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上下功夫,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免去人才的后顾之忧,持续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念好“归巢经”,聚集乡村振兴“生力军”。农村人口流动性强,其中不乏大量在外打拼的杰出人才,将这些人才请回乡村、引凤归巢,汇聚一批懂知识、有才干、敢拼搏的人才队伍,不失为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缺乏的破题之道。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家乡是每个在外漂泊的人最深的牵挂,乡村建设的事业对他们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更能够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因此,在做人才工作时,要注重用亲情乡情、优惠政策、优质服务感召在外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积极投身到家乡建设当中,成为一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第三篇: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
乡村企业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泗县注重乡村企业家培育,让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用好乡村企业家人才,带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强化政治引领,做好人才“规划图”。泗县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乡村人才振兴规划,14家单位牵头完成23项工作任务。建立以乡土人才为重点的乡村企业家人才信息库,至今完成1000名乡村企业家人才的建库、培训、培养等工作,实现人才类型多方面覆盖,分门别类录入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做到“上下结合、分层管理、动态调整”。成功形成服务和管理一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搭建创业平台,打造育才“孵化器”。选派专家人才与乡土人才开展结对帮扶。选派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开展下乡支教送医、科技服务、支农扶农等服务基层乡村活动3572人次。组织企业与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深化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打造万名大学生及返乡创业人员实习实践基地,强化青年人才智力支持。
实施重点项目,开设人才“练靶场”。发挥专家人才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运用到创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培训班中去,实地指导全县发展,促进企业稳步收益,提高群众科技知识普及率,服务乡村振兴。依托科技进村入户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组织全县200多名农业科技指导员进村入户服务社员3855次户,每年带动科技示范户1200多户,有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形成现代化农业新格局。
农业科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
强化服务保障,后植留才“新沃土”。对乡土人才给予创业贴息贷款等支持,注重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对待资金、技术回乡创办农产品相关内容的人员着重提供支持保障。激发乡村企业家人才工作热情,加大评选表彰力度,开展以“新型职业农民”、十佳“非遗传承人”、十佳“创业创新能手”及产业带头人等为重点的优秀乡村企业家人才评选工作,营造浓厚的人才氛围。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2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的“全面振兴”。组织振兴是基础,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强,则组织强,进而乡村强。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新街镇多举措引人才、强人才、留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支撑点”。
广纳贤才,增添活力。“以前到村委会,都是老同志,现在来了几个小年轻,都是大学生,找他们帮忙用电脑打个申请,方便多了。”在新街镇勤东村,前来办事的村民由衷地感慨。20xx年,新街镇通过两批次预任制村官招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总共选拔1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本土大学生到村任职,有效改善了村干部学历及年龄结构,为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基层队伍年轻活力,人才储备的充分也筑牢了20xx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根基。
科学管理,提升效率。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率干部队伍,近年来新街镇一直在探索。从20xx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施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村干部岗位职责,科学界定权力运行边界,让村干部在阳光下履职。20xx年,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基础上,配套出台村级小微权力责任清单制度,督促村干部履职尽责,20xx-20xx年开始探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20xx年出台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形成了“清单+积分”监督制约机制,20xx年修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新街镇在干部管理工作探索中的定力与韧劲。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效提升了村干部队伍工作效率。
强化培养,提升素质。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引才,更要育才。为强化农村人才培养,新街镇致力于打造学习教育平台,依托镇党性教育馆、党性教育基地、孝文化教育基地等平台,通过春训班、党员轮训班、业务学习交流会、“皖美村支书”登台亮绩述职会等形式,积极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培养得力干将,发现优秀人才,树立先进典型,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留住人才,夯实战斗力。村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工资收入低是导致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把人才留在基层,进一步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天长市建立村级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以上本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动态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并根据工龄增加职级工资。同时,新街镇也在不断健全对村干部的激励关怀机制,提高工资补助待遇,为在职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到村、企业调研摸排,致力于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经商人员等群体中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面对人才匮乏短板,新街镇将在有效落实现有举措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强干部队伍,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点”,增强基层治理战斗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3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促进乡村全面、综合、高质量发展,人才振兴则是政策有效实施和工作高效落地的关键要素。近年来,中国电信安徽公司秉承“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充分结合帮扶村资源禀赋,帮助培育乡村特色人才,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大力营造在村干事创业浓厚氛围,逐渐形成了“组织人才储备、标杆带头引领、技术人才提能、电商业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助力人才振兴的新路径。
凝聚共识,明确发展总思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人才既是活力源泉,也是创新引擎。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为此,中国电信安徽宿州分公司与林屯村“两委”充分交流,积极向当地组织部门沟通汇报,协助邀请专业团队到村考察调研。依据地域环境特征以及主导产业属性,结合当地村民人才结构及培育空间,协助林屯村明确了“聚焦重点人群,打造硬核实力,培养乡村人才,促进综合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
多措并举,凝心聚力强“班子”
“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班子’和好的带头人。”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和林屯村党总支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通过“一培两送三带动”精准提升村“两委”成员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并以强化思想引领、优化阵地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借助中国电信网上大学课程资源优势,面向在村选派帮扶干部、村“两委”干部,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多波次举办线上专题培训会,精心选取党性教育、乡村振兴等专业课程,持续增强“领头雁”的治理能力和“三农”工作本领。线下,基于市县村三级“党建联盟”,连续5年开展“送文化到基层”“送理论到支部”联学联创党建共建专题活动,持续帮助建强村基层党组织。与此同时,注重发挥选派帮扶干部积极作用,挖掘政治素养优、道德品行优、业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优双强”人才充实到新一届两委班子中。目前7名村干中,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队伍结构、学历、年龄等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书记老带新、村委带群众、共建带振兴”的“三带动”氛围日益浓厚。
班子“充实”建强了,思想引领首当其冲,阵地建设也不能落下。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将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一部一品”创建等先进经验带过去,不定期将村“两委”请进来,参观企业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所取得显著成果,强化融通互促,持续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意识和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此外,投入专项帮扶资金,帮助建成多媒体党员活动室,优化完善活动设施,支撑村“两委”建成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开设“智慧党建”模块,为党组织基础管理和远程教育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
精准施策,技术送培增效益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就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技术人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持续帮助林屯村推进落实“三个到位”,因人施策、精准赋能,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首先是专家请到位。黄桃、梨子等果树的种植面积占林屯村耕地总面积的75%以上,是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积极协助林屯村多次邀请县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局等单位农经专家到村指导,提升果农种植技能。其次是技术沉到位。专业技术培训不拘泥网授、面授,深入田间地头抓细节、树里行间做培训、施肥剪枝提技能,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果农送上现场沉浸式教学互动,真正把技术“用”在果园里、“写”在大地上。最后是“四学”做到位。聚焦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定制菜单学、专家指导学、现场沉浸学、先进示范学“四学”,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林屯桃专家”“砀山梨专家”。
有了专家的指导,有了带头人的引领,村里人的心气顺了,信心足了,干劲大了,致富的步伐更加坚实。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协助林屯村已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30多次,覆盖村民800余人次,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40余人,助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64%以上。
电商搭台,筑巢聚贤优生态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需什么提什么”,以信息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帮助发展乡村电商新业态。
这几年,驻林屯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联合村党总支,大力号召并扶持青年骨干、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先后创办了林屯村电子商贸公司、农民合作社、电商驿站,显著提升了村产水果销售效率,提振了人才培养信心。目前,林屯村先后已有40多名年轻人投身创业富民大潮。
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翅膀,促进更多的网上“销售达人”应运而生。一方面帮助培养“头雁”,协助邀请新媒体领域专家到村传授电商直播带货技巧,帮助配备直播设备,驻村帮扶干部带头示范,努力培养创业创新和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积极打造本地“网红”,加速村产农产品、水果售卖。另一方面,坚持信息化注智赋能,为村里销售能人打通线上渠道,协助村产农副产品上架中国电信翼支付平台乡村振兴专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义卖促振兴”消费帮扶,累计帮销水果超万斤,真正把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智志双扶,至善至爱向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助力储备未来人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用心用情开展多项教育帮扶举措。针对脱贫家庭、低收入家庭在读大学生,力所能及提供勤工助学实践岗位,帮助提升社会工作能力。面向乡村中小学生,启动“教育帮扶暖人心,至善至爱我当行”专项帮扶,按需开通“名师卡”,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每年“六一”期间,通过“天翼圆梦”公益助学持续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建立图书室,累计捐赠图书20xx余册、体育用品600余件。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尤为重要。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将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以数字乡村创建为依托,积极协助林屯村探索乡村人才培养引进新机制,助力构筑“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成就人”强磁场,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4
一、党的建设:
加强党组织建设,揭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完善村两委学习制度,抓好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先善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事项会议决策,并对决策内容进行公开、公示。其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发展党员。并完善所有党员信息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加强监督。把我村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以提高党员的觉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疫情防控工作:
为确保辖区村民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防护,梅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抗击疫情的形势变化,组织志愿者在辖区卡口进行值班值守。宣传防疫相关工作知识,开展体温测量服务,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把好外输入关口。发宣传单,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展现了抗击疫情新魄力,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在宣传防疫知识、提振防控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扫黑除恶工作:
我村对扫黑除恶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分片管理。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宣传、动员。加强摸底排查,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加大群众监督和举报力度,一经发现涉恶的行为第一时间上报。
四、防火、禁烧工作:
今年我村委会秸秆禁烧工作从7月初开始,全天检查、广泛宣传,禁烧通知发到每个组,并且在村常住户每户签订承诺书,有效遏制秸秆焚烧,我村在今年无秸秆焚烧现象。
五、卫生整治工作:
对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进行了打扫。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梅盐村29个村民小组,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梅盐村党支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全村共投入资金10万元左右,清理村庄垃圾200吨、清理乱堆乱放13处、清除池塘淤泥等60万方、拆除广告招牌26个、拆除废弃牛棚及露天茅厕80处。我村始终把长效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我村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另外是深化建设乡村法治阵地,提高村民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六、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主要表现在:-是自学意识不够强,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精神。使自己理论水平提高不快,二是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致使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没有落到实处。由于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习时间没有把握好,致使安排好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
2、业务不精,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平时工作任务,对业务知识钻研不够,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同时缺乏一种对业务方面刻苦钻研的精神。
3、工作方法简单。处理事情方法简单,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各个口的工作,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思者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来看待。
七、整改措施:
1、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发放学习宣传资料,要求党员树立行为规范,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党内法规,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要求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2、狠抓责任落实,提升担当意识。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努力争做新常态下的合格党员,全面提升党员担当意识,形成党员积极争做建设的“指导员”服务群众的“办事员”。
3、是抓工作研实。提升服务质量,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创卫工作、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紧密结合,把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纯筹布局、协调推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面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5
xx市针对乡村人才难引、领军人才匮乏、培养渠道狭窄现状,实施人才引育“三大行动”,引导各方人才加速流向基层一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实施“才荟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蓄水池”。线下举办“才荟润雅·宜业宜安”赴外招才引智活动,组团巡回北京、上海等x个城市、x余所高校,招引人才x余名。线上开通xx智慧人才云平台引才专栏,举办“空中双选会”x场,“云”引才x万人。绘制在外雅籍人才地图,与x万余名在外雅籍人才建立“一对一”沟通联系,回引x余名人才回乡创业,精准邀约x名企业家、专家回雅投资考察,促成投资x余亿元。
实施“智聚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智囊团”。聚焦提升基层业务水平,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人才“五进”等活动,引导农业、科技等领域专家人才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智力帮扶x余人次。聚焦解决基层技术难题,举办顶尖人才“三雅故里行活动”,邀请x名“两院”院士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茶叶等产业发展方向在雅开展联合攻关;全省率先建立xx省专家服务团地方智库,签约成渝专家x人,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实施“筑梦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生力军”。着眼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线人才,启动“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广“校中厂”“厂中校”联合办学模式,引导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x个、技能大师工作室x个,培养技能人才x万名。启动“万名乡土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送出去学”联合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x名、生产经营型人才x名、农业职业经理x名,通过“送教下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x万人次。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6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个“质”的飞跃。
20xx年6月,我被组织招考分配到xx镇xx村任职振兴专员一职。驻村一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不断向村干部学习基层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学习中完善自我。积极投入到村内各项工作中,党建、扫黑除恶、便民服务、人居环境等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及感悟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梁家河》配送,学精神,做四有公民。
防汛抗洪,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生产路硬化,便民出行,促生产。
改炕改厕,改善美丽人居环境。
农民丰收节,做自己,庆丰收迎中秋。
村史馆建设,挖掘历史,传承文化。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促和谐。
农高会执勤,保驾护航,树形象。
取暖设备发放,暖民心,降污染。
合疗收缴,保障医疗,惠民心。
春节汇演,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环保工作常态化,绿水青山,永相随。
人居环境常态化,美丽宜居,促发展。
扫黑除恶常态化,为民做主,净环境。
党建工作常态化,路线引领,跟党走。
安全生产常态化,防意外,促经济发展。
矛盾排查常态化,解民忧,助推基层工作。
集体经济常态化,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二、工作感悟
1、融入农村,亲近农民。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沉下心融入农村生活,把自己当作普普通通的农民。用农民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在交谈过程中不断了解村情民意。
拥有“三爱”去亲近农民。
培养“爱农村”的工作情怀,把农村当作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有一种归属感。
培养“爱农民”的工作情谊,让农民把我们当作亲邻好友。
培养“爱农业”的工作基调,让农民把我们当作助手,让他们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技术。
2、用自己的一颗心去换取民众的万颗心。
怀揣耐心,让农民觉得他很受尊重。村民到村委了解临时救助、新能源替代等政策时,说一遍他没听清,说两遍他还没听清,只要你有耐心,不心浮气躁,直到他听明白为止。农民事后一定觉得他很受尊重。这样既尊重了他人,也尊重了自己。
怀揣细心,有利于积极推动基层工作。改炕改暖工作,涉及对村民的补助,如果不细心,就会有村民反应哪家登记炕数多了,哪家补助多了等情况。时刻怀揣细心,让自己稳扎稳打,在基层中立于不败之地。
3、培养“三多”习惯,提升工作能力。
一是多学。学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学习村干部与村民打交道的不同方式。学习村民淳朴善良的品性,学习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各业务的工作方法及程序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多做。只有做,才能领会到农村工作;只有做才能不断在工作中进步;只有做才能稳步推进,扎根基层。三是多看。看他们的为人处世,看他们的为人品性,用不同的方式来和他们相处。
4、拥有“三宝”,扎根基层。
一是端正态度,培养亲和力。面对繁杂的工作,不要情绪化去做,这样容易产生摩擦。一定要端正态度,培养亲和力。二是注重细节,打造凝聚力。注重细节,言谈举止一定要恰当好处,无意间让村民看出你的不足,这样会给你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利。三是清晰思路,形成向心力。清晰思路,才能有出路。对于改炕工作,宣传、入户调查、入户登记、拍照、签承诺等事项,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一定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三、不足之处
一年来,我虽然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单位各项纪律和规定,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但我清楚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需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培养创新意识。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7
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人才结构不全”、“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动力不强”等依然是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汇聚各类人才力量提供基础支撑。以解店镇为试点,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为着力点,探索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开创乡村人才振兴“一子落,全盘活”的生动局面。
广开源、强吸力,广募人才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到村工作大学生用档案信息找、入户座谈聊、田间地头访、村干村民荐等多种方式,以“可以助力乡村发展即人才”为标准全面梳理所在村下乡人才、本村户籍在外人才、本土人才资源,了解各类人才的所学、所精、所长,对人才类型、学历层次、人才年龄进行分类管理,全面科学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成立以到村工作大学生为队长的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同步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人才大队、人才中队,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
多角度、勤探测,问需纳谏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到村工作大学生根据各村实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倾听等形式了解村民生活生产需要,结合乡村发展需要,建立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的人才需求信息库,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
画路线、扫路障,建立机制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到村工作大学生召集农村特岗教师、“三支一扶”人员、到村工作选调生等各类下乡人才,宣讲各自擅长领域政策知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防范化解网格治理风险,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强化荣誉感、归属感、存在感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等在外人才,着力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作用,组织本土人才为村民传经授道、答疑解惑。同时做好人才联络员,在村与村、村与镇、村与县之间的人才资源调配过程中积极协调沟通,打通村与乡镇人才中队、县级人才大队间的渠道,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
多元素、高质量,真培实训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到村工作大学加强与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邀请兄弟乡镇、兄弟村或县直部门业务能手及高校专业人员对本村人才进行业务指导或技能培训。及时宣传并组织本村村民参加县、乡两级技能培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依托农广校、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载体,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培育一支精准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促进农民发展致富的服务力量,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
暖阳光、沐春雨,考核激励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因地制宜,建立多维度人才激励机制。组织乡村人才参加优秀人才评选、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表彰给予精神奖励、通过人才成果评估给予为村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人才经济奖励,对于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的人才给予优先入党、推选两委班子、乡人大代表等政治待遇;同时县乡两级把人才发挥效用纳入到村工作大学生考核体系中来,引导激励到村工作大学生不断服务人才,厚植乡村人才发展沃土,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
人才小分队开展工作以来,解店镇六个试点村共统计人才34名,梳理需求目录13条,掌握了全村人才基础数据;培训134人次,对接人才8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7万元。下一步,万荣县将结合试点的成熟做法,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方案,在全县全面推广人才小分队建设,让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显身手、大展作为。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8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x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20x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9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xx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xx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xx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25万元,清理村庄垃圾206吨、清理乱堆乱放1931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乱搭乱盖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拆除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00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屯,分别是xx村xx屯、那腾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xx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xx村xx屯、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xx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
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0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才自古就是开创盛世不可或缺的因素。现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加上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锋锐之气尚未消散,为我们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火箭”升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有了条件,还要有“燃料”,只有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让“燃料”储备越来越充足,乡村振兴的“火箭”才能成功升空。
开启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现更多“可燃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界上从来不会缺乏人才,只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罢了。发掘乡土人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想实现乡村各领域、各行业的全面振兴就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乡土人才,就像是“可燃冰”深藏于海底一般隐藏在乡村中,他们可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高收入”,但却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总结出来了符合乡村实际的经验和技巧。要想点燃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就需要要努力发掘出藏在乡村中的`“可燃冰”,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培训和激励扶持,迅速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同时开启理论下乡、资金倾斜、技术上门三大“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掘更多的人才,把深埋乡村的“可燃冰”开采出来,让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燃料库”。
建好引才储油罐,吸引人才储备更多“成品油”。乡村振兴,光靠“本地人”是不够的。虽然本地人的发展思路可能更加贴合本地发展趋势,但是,没有“外来的和尚”,就会缺乏新意,容易与时代脱节。很多优秀人才,仿佛就像是已经加工好的“成品油”一样,只要能引过来,就能“即插即用”,创造价值。所以,“引才”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引才”就得需要有“吸引力”。俗话说,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乡村要想振兴,一定要抓住政策机遇,大力鼓励高层次、高水平人才返乡创业,同时为各类人才提供“负压环境”,做好外来人才的保障工作,不仅要把返乡人才的“第一故乡”规划好、建设好,用“乡愁”留住返乡人才,也要把乡村打造成外来人才“第二故乡”,不仅“引得来”,也能“留得住”,让乡村成为广大人才的“储油罐”,成为他们干事创业的理想热土。
科学使用助燃剂,油气混合释放更多“燃烧值”。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燃烧都是需要氧气的,氧气就是助燃剂。要想点燃乡村的“振兴引擎”,光有“燃料”也不行,还是需要助燃剂参与才行。但是,乡村振兴的“政策氧气”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提供。而当下乡村人才“有土有洋”,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分配”,不仅无法发挥出“1+1>2”的效果,甚至会“1+1<2”。因此,地方政府在人才的使用上要讲求“对号入座”,要在深入了解人才所学所长的基础上,精准落实岗位、打造平台,确保人才所学所长有“用武之地”。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因人制宜”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要调配好“可燃冰”和“成品油”的比例,科学使用“政策氧气”,只有“油气混合”,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燃烧值”,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1
大兴安岭塔河县以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积极搭建人才交流、技术指导、科技创新、项目合作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技术链的有效融合,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选优配强”,筑牢组织堡垒。
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把乡土人才队伍挖出来、聚起来、强起来,让人口变人才,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立后备人才库,储备村级后备人才29人、驻村后备人才105人。选派8支驻村工作队、9名第一书记、16名驻村工作队员,满足多元化驻村需求。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各村招录乡镇事业编制人员21人、选调生14人、三支一扶3人,助力乡村振兴千人行动3人,为人才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聘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就春耕种植和大豆植保技术进行网络培训,受益农民达100余人次。积极落实“双实用计划”,充分发挥省、地、县科技特派员作用,通过“名师带高徒”模式,让“老师傅”对“小徒弟”在乡村振兴的各项领域中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传授,为乡村提供服务105次,网络培训农村技术骨干400余人次,不断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烈火中淬炼“金刚不坏之身”。
突出“知行合一”,绘制振兴蓝图。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产业需要,确定乡村人才培养具体方向,以人才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各乡通过出租农机具、钩机、异地购置门市等项目,各村集体经济全部超过10万元。脱贫户人均收入19196元,较上年增长14.38%,是省脱贫线的4.36倍、国家脱贫线的4.8倍。致力于打造民族旅游产业,推进鄂族村特色村寨建设项目、鄂族风情园传统民居室内外及民俗馆配套项目陆续落实,共投资941.78万元,进一步完善以鄂伦春民族风情园为中心的民族旅游产业。
持续扩大“寒地大豆”“寒地龙药”种养殖规模,推广“三减”示范基地种植,推行“专业人才+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当地人才链、产业链、发展链深度融合。各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47家,有机大豆种植3500亩、北药种植1458.07亩。积极培育农民企业管理人才,研制精装大豆、山药煎饼、口袋蜂蜜等适合电商销售产品,开通抖音、拼多多等网络店铺,打通销售“新引擎”。开库康乡开库康村、马伦村成为了全省第二个、全区第一个村集体经济分红村。20xx年1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平均达到24.61万元,累计实现从“0”至706.15万元的突破,为塔河高质量转型振兴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做好“服务保障”,汇聚人才合力。
加强政策倾斜,印发《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实施办法》《塔河县支持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鼓励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设人才服务窗口,落实好到人才激励政策。精心打造人才公寓一栋12户,配备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电器,为优秀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良好生活条件。
常态化开展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促进优秀人才沟通交流,丰富精神生活。注重典型推介,举办人才汇暨优秀人才交流展示活动、实用人才技术技能大比武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和成就感。举办不同主题的“乡村擂台赛”、乡村振兴农村工作推进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激励,落实驻村工作经费、人身保险等保障措施,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2
近年来,禄劝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把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开源引“水”,形成“梧桐花开蝶自来”的强磁场。
引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团队、云南中医药大学饶高雄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许文平教授团队、云南省农科院热作所岳建强研究员团队等行业领域优秀科技人才,精心组织项目调研、项目启动仪式、项目集中服务等活动,推动人才发挥专业优势,为禄劝县高原特色农业、干热河谷农业、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收提供了智力支持。
内培蓄“水”,营造“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软环境。
县科工信局创新“老铁帮你办”模式,主动服务企业和人才,申报302名科技特派员,其中省级特派员231人,市级特派员71人,87人通过“三区”科技人才认定。持续加强对“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结合“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建成禄劝县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工作站,采取统一组织服务、培训、考核等方式,探索形成人才服务产业、服务基层及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着力在配优、提能、管住、用活上下功夫,有效发挥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高效用“水”,释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新效应。
加快乡村人才引育和科技的迭代升级,安排53名科技人才挂联115个贫困村,写作115个村总结。开展培训授课约300场次,受训5600余人(次),直接带动345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增收超过500元。20xx年科技特派员深入县工业园区润苍生生产车间、茂山镇永定村柠檬种植基地、乌东德镇新村柠檬种植基地、九龙镇教务营展望合作社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云南风和树里公司当归种植基地,调查了解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现场指导解决企业生产方面技术难题,助力科技项目进一步增加效益、释放红利。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3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基层,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积极探索,在人才“选育用留”上下足功夫,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总量和素质不断。
招引到位,组建高素质队伍。一是“产学研”引人才,积极与各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吸引高校大学生到乡村一线开展实践锻炼活动。二是“人才库”储人才,应统尽统摸排乡村各行各业的本土人才信息,不断完善人才信息库,储备乡贤人才。三是“归雁工程”留人才,设立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村级本土人才、后备人才等岗位的方式,面向社会广泛招聘优秀大学生。
培养到位,打造全能型人才。一是集中培训强技能,为真正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要定期安排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二是“传帮带”提素质,加强组织经验丰富、本领过硬的老前辈向新进人才传经验、传本领,不断提升人才能力素质、创新本领,保持积极学习的良好状态。三是“赶比超”争先进,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等,让各类人才“竞相开放”“万马奔腾”。
关怀到位,强化人才归属感。一是组织座谈富交流,要定期开展青年干部座谈会,听取青年人才意见建议,了解其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多措并举保福利,组织免费体检,开展趣味运动、健身拓展等活动,保障人才队伍的福利权利。三是建设文化聚合力,聚焦“党建+文化引领”,打造文化长廊,教育引导人才队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4
根据任务分工,科技局负责项目名称为“实施人才下乡服务计划”,项目内容为“专家教授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是大力开展科技成果宣传。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到鄌郚镇大集、五图街道姜家xx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发放《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的根区调控技术》《设施蔬菜低温寡照生育障碍防控关键技术》《冬小麦-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等科技指导资料1300多份,同步开展种养殖技术交流咨询,解答群众技术难题,真正把科技服务送到农民群众身边。
二是推进农科驿站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科驿站标准化建设,xx镇xx庄农科驿站列入20xx年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市级经费5万元。指导农科驿站完善软硬件条件,为站点周边村群众提供现场及网上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科技综合服务。今年,累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200多次,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800多人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农科驿站公益群,及时帮助解决农民种养殖技术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调整完善16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依托农科驿站等平台,组织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等通过现场指导培训、微信群讲课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今年,先后开展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及推广,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肉鸭养殖技术、桃树秋季雨后管理等科技指导及培训150多次,面对面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二、下步措施
一是丰富拓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动送科技下乡活动常态化,围绕推动产业兴旺传经送宝,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动能,做到送农户之所盼,教农户之所需,以科技下沉、人才下沉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根据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科技指导员队伍,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加强对科技指导员的监督管理,督促科技指导员在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及时上传工作动态。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中的创新创业和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指导服务。组织督促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难题,通过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微信群讲课、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实现自主科技服务常态化,要求科技服务及时化,提升农民种养殖科学化水平。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5
今年以来,xx市不断强化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聚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
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制定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明确x项乡村人才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制度,积极督导落实。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每年举办“智汇xx·创梦未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对获奖人才给予最高x万元项目补助、x万元厂房补助;支持人才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最高给予x万元配套补助;支持农业企业、乡镇企业外出参加大学生招聘等招才引智活动,对企业产生的交通费用给予全额补助。
精准引育人才。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对接农科高校院所,引进农业科技人才x余名。加快培育乡村实用人才,举办乡村振兴技艺技能大赛,精心设置农机驾驶、传统手工制作等五个赛项,吸引x人报名、x余人参与网上投票,评选出x名获奖选手,给予最高x元奖励。吸引集聚乡村服务人才,每年优选x名乡村医生到上级医疗机构集中培训,选派x名“业务院长”到乡村挂职指导;实施乡村文化“十百千”工程,重点培养乡村文化人才x人、文艺队伍x支、文艺骨干x人。
优化发展环境。建成x处镇街产业园区、x个农业园区,累计引导返乡下乡人才进驻园区落地项目x个,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建成x套乡村人才公寓,现已“拎包入住”乡村人才x余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每年免费为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电子商务、机械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x人以上。鼓励镇街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安排服务专员,为人才创办企业、咨询政策等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每年举办“农民丰收节”,面向乡村人才评选表彰一批乡村科技之星、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新农青年”示范带头人等;加强政治引领,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乡村人才中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让乡村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受奖励、社会上有地位。
第四篇: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的“全面振兴”。组织振兴是基础,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强,则组织强,进而乡村强。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新街镇多举措引人才、强人才、留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支撑点”。
广纳贤才,增添活力。“以前到村委会,都是老同志,现在来了几个小年轻,都是大学生,找他们帮忙用电脑打个申请,方便多了。”在新街镇勤东村,前来办事的村民由衷地感慨。20xx年,新街镇通过两批次预任制村官招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总共选拔1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本土大学生到村任职,有效改善了村干部学历及年龄结构,为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基层队伍年轻活力,人才储备的充分也筑牢了20xx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根基。
科学管理,提升效率。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率干部队伍,近年来新街镇一直在探索。从20xx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施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村干部岗位职责,科学界定权力运行边界,让村干部在阳光下履职。20xx年,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基础上,配套出台村级小微权力责任清单制度,督促村干部履职尽责,20xx-20xx年开始探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20xx年出台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形成了“清单+积分”监督制约机制,20xx年修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新街镇在干部管理工作探索中的定力与韧劲。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效提升了村干部队伍工作效率。
强化培养,提升素质。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引才,更要育才。为强化农村人才培养,新街镇致力于打造学习教育平台,依托镇党性教育馆、党性教育基地、孝文化教育基地等平台,通过春训班、党员轮训班、业务学习交流会、“皖美村支书”登台亮绩述职会等形式,积极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培养得力干将,发现优秀人才,树立先进典型,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留住人才,夯实战斗力。村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工资收入低是导致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把人才留在基层,进一步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天长市建立村级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以上本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动态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并根据工龄增加职级工资。同时,新街镇也在不断健全对村干部的激励关怀机制,提高工资补助待遇,为在职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到村、企业调研摸排,致力于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经商人员等群体中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面对人才匮乏短板,新街镇将在有效落实现有举措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强干部队伍,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点”,增强基层治理战斗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2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x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20x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3
根据任务分工,科技局负责项目名称为“实施人才下乡服务计划”,项目内容为“专家教授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是大力开展科技成果宣传。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到鄌郚镇大集、五图街道姜家xx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发放《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的根区调控技术》《设施蔬菜低温寡照生育障碍防控关键技术》《冬小麦-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等科技指导资料1300多份,同步开展种养殖技术交流咨询,解答群众技术难题,真正把科技服务送到农民群众身边。
二是推进农科驿站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科驿站标准化建设,xx镇xx庄农科驿站列入20xx年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市级经费5万元。指导农科驿站完善软硬件条件,为站点周边村群众提供现场及网上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科技综合服务。今年,累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200多次,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800多人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农科驿站公益群,及时帮助解决农民种养殖技术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调整完善16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依托农科驿站等平台,组织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等通过现场指导培训、微信群讲课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今年,先后开展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及推广,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肉鸭养殖技术、桃树秋季雨后管理等科技指导及培训150多次,面对面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二、下步措施
一是丰富拓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动送科技下乡活动常态化,围绕推动产业兴旺传经送宝,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动能,做到送农户之所盼,教农户之所需,以科技下沉、人才下沉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根据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科技指导员队伍,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加强对科技指导员的监督管理,督促科技指导员在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及时上传工作动态。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中的创新创业和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指导服务。组织督促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难题,通过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微信群讲课、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实现自主科技服务常态化,要求科技服务及时化,提升农民种养殖科学化水平。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4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个“质”的飞跃。
20xx年6月,我被组织招考分配到xx镇xx村任职振兴专员一职。驻村一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不断向村干部学习基层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学习中完善自我。积极投入到村内各项工作中,党建、扫黑除恶、便民服务、人居环境等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及感悟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梁家河》配送,学精神,做四有公民。
防汛抗洪,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生产路硬化,便民出行,促生产。
改炕改厕,改善美丽人居环境。
农民丰收节,做自己,庆丰收迎中秋。
村史馆建设,挖掘历史,传承文化。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促和谐。
农高会执勤,保驾护航,树形象。
取暖设备发放,暖民心,降污染。
合疗收缴,保障医疗,惠民心。
春节汇演,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环保工作常态化,绿水青山,永相随。
人居环境常态化,美丽宜居,促发展。
扫黑除恶常态化,为民做主,净环境。
党建工作常态化,路线引领,跟党走。
安全生产常态化,防意外,促经济发展。
矛盾排查常态化,解民忧,助推基层工作。
集体经济常态化,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二、工作感悟
1、融入农村,亲近农民。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沉下心融入农村生活,把自己当作普普通通的农民。用农民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在交谈过程中不断了解村情民意。
拥有“三爱”去亲近农民。
培养“爱农村”的工作情怀,把农村当作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有一种归属感。
培养“爱农民”的工作情谊,让农民把我们当作亲邻好友。
培养“爱农业”的工作基调,让农民把我们当作助手,让他们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技术。
2、用自己的一颗心去换取民众的万颗心。
怀揣耐心,让农民觉得他很受尊重。村民到村委了解临时救助、新能源替代等政策时,说一遍他没听清,说两遍他还没听清,只要你有耐心,不心浮气躁,直到他听明白为止。农民事后一定觉得他很受尊重。这样既尊重了他人,也尊重了自己。
怀揣细心,有利于积极推动基层工作。改炕改暖工作,涉及对村民的补助,如果不细心,就会有村民反应哪家登记炕数多了,哪家补助多了等情况。时刻怀揣细心,让自己稳扎稳打,在基层中立于不败之地。
3、培养“三多”习惯,提升工作能力。
一是多学。学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学习村干部与村民打交道的不同方式。学习村民淳朴善良的品性,学习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各业务的工作方法及程序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多做。只有做,才能领会到农村工作;只有做才能不断在工作中进步;只有做才能稳步推进,扎根基层。三是多看。看他们的为人处世,看他们的为人品性,用不同的方式来和他们相处。
4、拥有“三宝”,扎根基层。
一是端正态度,培养亲和力。面对繁杂的工作,不要情绪化去做,这样容易产生摩擦。一定要端正态度,培养亲和力。二是注重细节,打造凝聚力。注重细节,言谈举止一定要恰当好处,无意间让村民看出你的不足,这样会给你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利。三是清晰思路,形成向心力。清晰思路,才能有出路。对于改炕工作,宣传、入户调查、入户登记、拍照、签承诺等事项,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一定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三、不足之处
一年来,我虽然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单位各项纪律和规定,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但我清楚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需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培养创新意识。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5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xx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xx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xx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25万元,清理村庄垃圾206吨、清理乱堆乱放1931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乱搭乱盖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拆除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00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屯,分别是xx村xx屯、那腾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xx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xx村xx屯、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xx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
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6
近年来,禄劝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把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开源引“水”,形成“梧桐花开蝶自来”的强磁场。
引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团队、云南中医药大学饶高雄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许文平教授团队、云南省农科院热作所岳建强研究员团队等行业领域优秀科技人才,精心组织项目调研、项目启动仪式、项目集中服务等活动,推动人才发挥专业优势,为禄劝县高原特色农业、干热河谷农业、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收提供了智力支持。
内培蓄“水”,营造“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软环境。
县科工信局创新“老铁帮你办”模式,主动服务企业和人才,申报302名科技特派员,其中省级特派员231人,市级特派员71人,87人通过“三区”科技人才认定。持续加强对“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结合“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建成禄劝县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工作站,采取统一组织服务、培训、考核等方式,探索形成人才服务产业、服务基层及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着力在配优、提能、管住、用活上下功夫,有效发挥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高效用“水”,释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新效应。
加快乡村人才引育和科技的迭代升级,安排53名科技人才挂联115个贫困村,写作115个村总结。开展培训授课约300场次,受训5600余人(次),直接带动345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增收超过500元。20xx年科技特派员深入县工业园区润苍生生产车间、茂山镇永定村柠檬种植基地、乌东德镇新村柠檬种植基地、九龙镇教务营展望合作社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云南风和树里公司当归种植基地,调查了解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现场指导解决企业生产方面技术难题,助力科技项目进一步增加效益、释放红利。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7
一、党的建设:
加强党组织建设,揭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完善村两委学习制度,抓好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先善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事项会议决策,并对决策内容进行公开、公示。其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发展党员。并完善所有党员信息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加强监督。把我村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以提高党员的觉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疫情防控工作:
为确保辖区村民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防护,梅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抗击疫情的形势变化,组织志愿者在辖区卡口进行值班值守。宣传防疫相关工作知识,开展体温测量服务,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把好外输入关口。发宣传单,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展现了抗击疫情新魄力,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在宣传防疫知识、提振防控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扫黑除恶工作:
我村对扫黑除恶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分片管理。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宣传、动员。加强摸底排查,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加大群众监督和举报力度,一经发现涉恶的行为第一时间上报。
四、防火、禁烧工作:
今年我村委会秸秆禁烧工作从7月初开始,全天检查、广泛宣传,禁烧通知发到每个组,并且在村常住户每户签订承诺书,有效遏制秸秆焚烧,我村在今年无秸秆焚烧现象。
五、卫生整治工作:
对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进行了打扫。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梅盐村29个村民小组,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梅盐村党支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全村共投入资金10万元左右,清理村庄垃圾200吨、清理乱堆乱放13处、清除池塘淤泥等60万方、拆除广告招牌26个、拆除废弃牛棚及露天茅厕80处。我村始终把长效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我村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另外是深化建设乡村法治阵地,提高村民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六、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主要表现在:-是自学意识不够强,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精神。使自己理论水平提高不快,二是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致使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没有落到实处。由于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习时间没有把握好,致使安排好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
2、业务不精,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平时工作任务,对业务知识钻研不够,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同时缺乏一种对业务方面刻苦钻研的精神。
3、工作方法简单。处理事情方法简单,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各个口的工作,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思者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来看待。
七、整改措施:
1、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发放学习宣传资料,要求党员树立行为规范,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党内法规,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要求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2、狠抓责任落实,提升担当意识。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努力争做新常态下的合格党员,全面提升党员担当意识,形成党员积极争做建设的“指导员”服务群众的“办事员”。
3、是抓工作研实。提升服务质量,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创卫工作、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紧密结合,把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纯筹布局、协调推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面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8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基层,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积极探索,在人才“选育用留”上下足功夫,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总量和素质不断。
招引到位,组建高素质队伍。一是“产学研”引人才,积极与各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吸引高校大学生到乡村一线开展实践锻炼活动。二是“人才库”储人才,应统尽统摸排乡村各行各业的本土人才信息,不断完善人才信息库,储备乡贤人才。三是“归雁工程”留人才,设立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村级本土人才、后备人才等岗位的方式,面向社会广泛招聘优秀大学生。
培养到位,打造全能型人才。一是集中培训强技能,为真正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要定期安排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二是“传帮带”提素质,加强组织经验丰富、本领过硬的老前辈向新进人才传经验、传本领,不断提升人才能力素质、创新本领,保持积极学习的良好状态。三是“赶比超”争先进,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等,让各类人才“竞相开放”“万马奔腾”。
关怀到位,强化人才归属感。一是组织座谈富交流,要定期开展青年干部座谈会,听取青年人才意见建议,了解其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多措并举保福利,组织免费体检,开展趣味运动、健身拓展等活动,保障人才队伍的福利权利。三是建设文化聚合力,聚焦“党建+文化引领”,打造文化长廊,教育引导人才队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9
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人才结构不全”、“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动力不强”等依然是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汇聚各类人才力量提供基础支撑。以解店镇为试点,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为着力点,探索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开创乡村人才振兴“一子落,全盘活”的生动局面。
广开源、强吸力,广募人才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到村工作大学生用档案信息找、入户座谈聊、田间地头访、村干村民荐等多种方式,以“可以助力乡村发展即人才”为标准全面梳理所在村下乡人才、本村户籍在外人才、本土人才资源,了解各类人才的所学、所精、所长,对人才类型、学历层次、人才年龄进行分类管理,全面科学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成立以到村工作大学生为队长的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同步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人才大队、人才中队,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
多角度、勤探测,问需纳谏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到村工作大学生根据各村实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倾听等形式了解村民生活生产需要,结合乡村发展需要,建立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的人才需求信息库,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
画路线、扫路障,建立机制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到村工作大学生召集农村特岗教师、“三支一扶”人员、到村工作选调生等各类下乡人才,宣讲各自擅长领域政策知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防范化解网格治理风险,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强化荣誉感、归属感、存在感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等在外人才,着力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作用,组织本土人才为村民传经授道、答疑解惑。同时做好人才联络员,在村与村、村与镇、村与县之间的人才资源调配过程中积极协调沟通,打通村与乡镇人才中队、县级人才大队间的渠道,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
多元素、高质量,真培实训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到村工作大学加强与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邀请兄弟乡镇、兄弟村或县直部门业务能手及高校专业人员对本村人才进行业务指导或技能培训。及时宣传并组织本村村民参加县、乡两级技能培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依托农广校、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载体,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培育一支精准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促进农民发展致富的服务力量,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
暖阳光、沐春雨,考核激励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因地制宜,建立多维度人才激励机制。组织乡村人才参加优秀人才评选、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表彰给予精神奖励、通过人才成果评估给予为村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人才经济奖励,对于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的人才给予优先入党、推选两委班子、乡人大代表等政治待遇;同时县乡两级把人才发挥效用纳入到村工作大学生考核体系中来,引导激励到村工作大学生不断服务人才,厚植乡村人才发展沃土,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
人才小分队开展工作以来,解店镇六个试点村共统计人才34名,梳理需求目录13条,掌握了全村人才基础数据;培训134人次,对接人才8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7万元。下一步,万荣县将结合试点的成熟做法,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方案,在全县全面推广人才小分队建设,让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显身手、大展作为。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0
今年以来,xx市不断强化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聚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
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制定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明确x项乡村人才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制度,积极督导落实。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每年举办“智汇xx·创梦未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对获奖人才给予最高x万元项目补助、x万元厂房补助;支持人才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最高给予x万元配套补助;支持农业企业、乡镇企业外出参加大学生招聘等招才引智活动,对企业产生的交通费用给予全额补助。
精准引育人才。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对接农科高校院所,引进农业科技人才x余名。加快培育乡村实用人才,举办乡村振兴技艺技能大赛,精心设置农机驾驶、传统手工制作等五个赛项,吸引x人报名、x余人参与网上投票,评选出x名获奖选手,给予最高x元奖励。吸引集聚乡村服务人才,每年优选x名乡村医生到上级医疗机构集中培训,选派x名“业务院长”到乡村挂职指导;实施乡村文化“十百千”工程,重点培养乡村文化人才x人、文艺队伍x支、文艺骨干x人。
优化发展环境。建成x处镇街产业园区、x个农业园区,累计引导返乡下乡人才进驻园区落地项目x个,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建成x套乡村人才公寓,现已“拎包入住”乡村人才x余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每年免费为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电子商务、机械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x人以上。鼓励镇街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安排服务专员,为人才创办企业、咨询政策等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每年举办“农民丰收节”,面向乡村人才评选表彰一批乡村科技之星、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新农青年”示范带头人等;加强政治引领,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乡村人才中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让乡村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受奖励、社会上有地位。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1
大兴安岭塔河县以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积极搭建人才交流、技术指导、科技创新、项目合作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技术链的有效融合,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选优配强”,筑牢组织堡垒。
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把乡土人才队伍挖出来、聚起来、强起来,让人口变人才,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立后备人才库,储备村级后备人才29人、驻村后备人才105人。选派8支驻村工作队、9名第一书记、16名驻村工作队员,满足多元化驻村需求。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各村招录乡镇事业编制人员21人、选调生14人、三支一扶3人,助力乡村振兴千人行动3人,为人才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聘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就春耕种植和大豆植保技术进行网络培训,受益农民达100余人次。积极落实“双实用计划”,充分发挥省、地、县科技特派员作用,通过“名师带高徒”模式,让“老师傅”对“小徒弟”在乡村振兴的各项领域中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传授,为乡村提供服务105次,网络培训农村技术骨干400余人次,不断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烈火中淬炼“金刚不坏之身”。
突出“知行合一”,绘制振兴蓝图。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产业需要,确定乡村人才培养具体方向,以人才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各乡通过出租农机具、钩机、异地购置门市等项目,各村集体经济全部超过10万元。脱贫户人均收入19196元,较上年增长14.38%,是省脱贫线的4.36倍、国家脱贫线的4.8倍。致力于打造民族旅游产业,推进鄂族村特色村寨建设项目、鄂族风情园传统民居室内外及民俗馆配套项目陆续落实,共投资941.78万元,进一步完善以鄂伦春民族风情园为中心的民族旅游产业。
持续扩大“寒地大豆”“寒地龙药”种养殖规模,推广“三减”示范基地种植,推行“专业人才+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当地人才链、产业链、发展链深度融合。各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47家,有机大豆种植3500亩、北药种植1458.07亩。积极培育农民企业管理人才,研制精装大豆、山药煎饼、口袋蜂蜜等适合电商销售产品,开通抖音、拼多多等网络店铺,打通销售“新引擎”。开库康乡开库康村、马伦村成为了全省第二个、全区第一个村集体经济分红村。20xx年1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平均达到24.61万元,累计实现从“0”至706.15万元的突破,为塔河高质量转型振兴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做好“服务保障”,汇聚人才合力。
加强政策倾斜,印发《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实施办法》《塔河县支持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鼓励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设人才服务窗口,落实好到人才激励政策。精心打造人才公寓一栋12户,配备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电器,为优秀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良好生活条件。
常态化开展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促进优秀人才沟通交流,丰富精神生活。注重典型推介,举办人才汇暨优秀人才交流展示活动、实用人才技术技能大比武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和成就感。举办不同主题的“乡村擂台赛”、乡村振兴农村工作推进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激励,落实驻村工作经费、人身保险等保障措施,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2
xx市针对乡村人才难引、领军人才匮乏、培养渠道狭窄现状,实施人才引育“三大行动”,引导各方人才加速流向基层一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实施“才荟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蓄水池”。线下举办“才荟润雅·宜业宜安”赴外招才引智活动,组团巡回北京、上海等x个城市、x余所高校,招引人才x余名。线上开通xx智慧人才云平台引才专栏,举办“空中双选会”x场,“云”引才x万人。绘制在外雅籍人才地图,与x万余名在外雅籍人才建立“一对一”沟通联系,回引x余名人才回乡创业,精准邀约x名企业家、专家回雅投资考察,促成投资x余亿元。
实施“智聚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智囊团”。聚焦提升基层业务水平,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人才“五进”等活动,引导农业、科技等领域专家人才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智力帮扶x余人次。聚焦解决基层技术难题,举办顶尖人才“三雅故里行活动”,邀请x名“两院”院士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茶叶等产业发展方向在雅开展联合攻关;全省率先建立xx省专家服务团地方智库,签约成渝专家x人,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实施“筑梦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生力军”。着眼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线人才,启动“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广“校中厂”“厂中校”联合办学模式,引导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x个、技能大师工作室x个,培养技能人才x万名。启动“万名乡土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送出去学”联合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x名、生产经营型人才x名、农业职业经理x名,通过“送教下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x万人次。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3
一、信访工作
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及时处置各种电话、来人、网络信访,确保各类信访事项在时限内上报分管领导知晓和处置,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和信访材料。一年来共收到群众电话、网络信访、论坛舆情事件共计15件,均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办理,未出现扶贫领域重大信访舆情事件。
二、乡村振兴工作
在股长的带领下,顺利完成20xx年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任务,xx市级创建xx镇等3个乡镇、xx村等16个村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示范村。xx市级成功创建xx镇1个乡镇、xx村等6个乡镇为xx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示范村。完成了年初目标。同时,20xx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项目顺利实施,目前已对新安黑滩村和太平普照村项目进行了验收,其它村正项目施工收尾阶段。
三、其它工作
较好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完成了20xx年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审计、整改工作,xx市级经责审计资料报送工作,完成了20xx年脱贫攻坚交叉检查相应资料的归档,迎检工作。同时,完成了上报xx和省级乡村振兴相关文件的`送签、报送工作,积极配合专项股完成脱贫攻坚项目验收,日常检查等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我深知在业务工作和写作能力上,与本职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政策还不是很精通,工作方法上还存在经验主义,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能力还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自己的不足,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更好的为乡村振兴这一宏伟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4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才自古就是开创盛世不可或缺的因素。现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加上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锋锐之气尚未消散,为我们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火箭”升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有了条件,还要有“燃料”,只有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让“燃料”储备越来越充足,乡村振兴的“火箭”才能成功升空。
开启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现更多“可燃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界上从来不会缺乏人才,只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罢了。发掘乡土人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想实现乡村各领域、各行业的全面振兴就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乡土人才,就像是“可燃冰”深藏于海底一般隐藏在乡村中,他们可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高收入”,但却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总结出来了符合乡村实际的经验和技巧。要想点燃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就需要要努力发掘出藏在乡村中的“可燃冰”,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培训和激励扶持,迅速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同时开启理论下乡、资金倾斜、技术上门三大“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掘更多的人才,把深埋乡村的“可燃冰”开采出来,让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燃料库”。
建好引才储油罐,吸引人才储备更多“成品油”。乡村振兴,光靠“本地人”是不够的。虽然本地人的发展思路可能更加贴合本地发展趋势,但是,没有“外来的和尚”,就会缺乏新意,容易与时代脱节。很多优秀人才,仿佛就像是已经加工好的“成品油”一样,只要能引过来,就能“即插即用”,创造价值。所以,“引才”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引才”就得需要有“吸引力”。俗话说,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乡村要想振兴,一定要抓住政策机遇,大力鼓励高层次、高水平人才返乡创业,同时为各类人才提供“负压环境”,做好外来人才的保障工作,不仅要把返乡人才的“第一故乡”规划好、建设好,用“乡愁”留住返乡人才,也要把乡村打造成外来人才“第二故乡”,不仅“引得来”,也能“留得住”,让乡村成为广大人才的“储油罐”,成为他们干事创业的理想热土。
科学使用助燃剂,油气混合释放更多“燃烧值”。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燃烧都是需要氧气的,氧气就是助燃剂。要想点燃乡村的“振兴引擎”,光有“燃料”也不行,还是需要助燃剂参与才行。但是,乡村振兴的“政策氧气”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提供。而当下乡村人才“有土有洋”,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分配”,不仅无法发挥出“1+1>2”的效果,甚至会“1+1<2”。因此,地方政府在人才的使用上要讲求“对号入座”,要在深入了解人才所学所长的基础上,精准落实岗位、打造平台,确保人才所学所长有“用武之地”。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因人制宜”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要调配好“可燃冰”和“成品油”的比例,科学使用“政策氧气”,只有“油气混合”,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燃烧值”,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5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促进乡村全面、综合、高质量发展,人才振兴则是政策有效实施和工作高效落地的关键要素。近年来,中国电信安徽公司秉承“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充分结合帮扶村资源禀赋,帮助培育乡村特色人才,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大力营造在村干事创业浓厚氛围,逐渐形成了“组织人才储备、标杆带头引领、技术人才提能、电商业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助力人才振兴的新路径。
凝聚共识,明确发展总思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人才既是活力源泉,也是创新引擎。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为此,中国电信安徽宿州分公司与林屯村“两委”充分交流,积极向当地组织部门沟通汇报,协助邀请专业团队到村考察调研。依据地域环境特征以及主导产业属性,结合当地村民人才结构及培育空间,协助林屯村明确了“聚焦重点人群,打造硬核实力,培养乡村人才,促进综合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
多措并举,凝心聚力强“班子”
“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班子’和好的带头人。”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和林屯村党总支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通过“一培两送三带动”精准提升村“两委”成员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并以强化思想引领、优化阵地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借助中国电信网上大学课程资源优势,面向在村选派帮扶干部、村“两委”干部,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多波次举办线上专题培训会,精心选取党性教育、乡村振兴等专业课程,持续增强“领头雁”的治理能力和“三农”工作本领。线下,基于市县村三级“党建联盟”,连续5年开展“送文化到基层”“送理论到支部”联学联创党建共建专题活动,持续帮助建强村基层党组织。与此同时,注重发挥选派帮扶干部积极作用,挖掘政治素养优、道德品行优、业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优双强”人才充实到新一届两委班子中。目前7名村干中,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队伍结构、学历、年龄等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书记老带新、村委带群众、共建带振兴”的“三带动”氛围日益浓厚。
班子“充实”建强了,思想引领首当其冲,阵地建设也不能落下。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将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一部一品”创建等先进经验带过去,不定期将村“两委”请进来,参观企业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所取得显著成果,强化融通互促,持续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意识和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此外,投入专项帮扶资金,帮助建成多媒体党员活动室,优化完善活动设施,支撑村“两委”建成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开设“智慧党建”模块,为党组织基础管理和远程教育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
精准施策,技术送培增效益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就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技术人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持续帮助林屯村推进落实“三个到位”,因人施策、精准赋能,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首先是专家请到位。黄桃、梨子等果树的种植面积占林屯村耕地总面积的75%以上,是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积极协助林屯村多次邀请县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局等单位农经专家到村指导,提升果农种植技能。其次是技术沉到位。专业技术培训不拘泥网授、面授,深入田间地头抓细节、树里行间做培训、施肥剪枝提技能,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果农送上现场沉浸式教学互动,真正把技术“用”在果园里、“写”在大地上。最后是“四学”做到位。聚焦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定制菜单学、专家指导学、现场沉浸学、先进示范学“四学”,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林屯桃专家”“砀山梨专家”。
有了专家的指导,有了带头人的引领,村里人的心气顺了,信心足了,干劲大了,致富的步伐更加坚实。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协助林屯村已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30多次,覆盖村民800余人次,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40余人,助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64%以上。
电商搭台,筑巢聚贤优生态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坚持“需什么提什么”,以信息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帮助发展乡村电商新业态。
这几年,驻林屯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联合村党总支,大力号召并扶持青年骨干、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先后创办了林屯村电子商贸公司、农民合作社、电商驿站,显著提升了村产水果销售效率,提振了人才培养信心。目前,林屯村先后已有40多名年轻人投身创业富民大潮。
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翅膀,促进更多的网上“销售达人”应运而生。一方面帮助培养“头雁”,协助邀请新媒体领域专家到村传授电商直播带货技巧,帮助配备直播设备,驻村帮扶干部带头示范,努力培养创业创新和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积极打造本地“网红”,加速村产农产品、水果售卖。另一方面,坚持信息化注智赋能,为村里销售能人打通线上渠道,协助村产农副产品上架中国电信翼支付平台乡村振兴专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义卖促振兴”消费帮扶,累计帮销水果超万斤,真正把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智志双扶,至善至爱向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助力储备未来人才,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用心用情开展多项教育帮扶举措。针对脱贫家庭、低收入家庭在读大学生,力所能及提供勤工助学实践岗位,帮助提升社会工作能力。面向乡村中小学生,启动“教育帮扶暖人心,至善至爱我当行”专项帮扶,按需开通“名师卡”,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每年“六一”期间,通过“天翼圆梦”公益助学持续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建立图书室,累计捐赠图书20xx余册、体育用品600余件。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尤为重要。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将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以数字乡村创建为依托,积极协助林屯村探索乡村人才培养引进新机制,助力构筑“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成就人”强磁场,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第五篇: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才自古就是开创盛世不可或缺的因素。现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加上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锋锐之气尚未消散,为我们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火箭”升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有了条件,还要有“燃料”,只有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让“燃料”储备越来越充足,乡村振兴的“火箭”才能成功升空。
开启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现更多“可燃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界上从来不会缺乏人才,只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罢了。发掘乡土人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想实现乡村各领域、各行业的全面振兴就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乡土人才,就像是“可燃冰”深藏于海底一般隐藏在乡村中,他们可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高收入”,但却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总结出来了符合乡村实际的经验和技巧。要想点燃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就需要要努力发掘出藏在乡村中的“可燃冰”,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培训和激励扶持,迅速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同时开启理论下乡、资金倾斜、技术上门三大“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掘更多的人才,把深埋乡村的“可燃冰”开采出来,让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燃料库”。
建好引才储油罐,吸引人才储备更多“成品油”。乡村振兴,光靠“本地人”是不够的。虽然本地人的发展思路可能更加贴合本地发展趋势,但是,没有“外来的和尚”,就会缺乏新意,容易与时代脱节。很多优秀人才,仿佛就像是已经加工好的“成品油”一样,只要能引过来,就能“即插即用”,创造价值。所以,“引才”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引才”就得需要有“吸引力”。俗话说,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乡村要想振兴,一定要抓住政策机遇,大力鼓励高层次、高水平人才返乡创业,同时为各类人才提供“负压环境”,做好外来人才的保障工作,不仅要把返乡人才的“第一故乡”规划好、建设好,用“乡愁”留住返乡人才,也要把乡村打造成外来人才“第二故乡”,不仅“引得来”,也能“留得住”,让乡村成为广大人才的“储油罐”,成为他们干事创业的理想热土。
科学使用助燃剂,油气混合释放更多“燃烧值”。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燃烧都是需要氧气的,氧气就是助燃剂。要想点燃乡村的“振兴引擎”,光有“燃料”也不行,还是需要助燃剂参与才行。但是,乡村振兴的“政策氧气”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提供。而当下乡村人才“有土有洋”,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分配”,不仅无法发挥出“1+1>2”的效果,甚至会“1+1<2”。因此,地方政府在人才的使用上要讲求“对号入座”,要在深入了解人才所学所长的基础上,精准落实岗位、打造平台,确保人才所学所长有“用武之地”。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因人制宜”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要调配好“可燃冰”和“成品油”的比例,科学使用“政策氧气”,只有“油气混合”,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燃烧值”,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2
乡村企业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泗县注重乡村企业家培育,让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用好乡村企业家人才,带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强化政治引领,做好人才“规划图”。泗县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乡村人才振兴规划,14家单位牵头完成23项工作任务。建立以乡土人才为重点的乡村企业家人才信息库,至今完成1000名乡村企业家人才的建库、培训、培养等工作,实现人才类型多方面覆盖,分门别类录入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做到“上下结合、分层管理、动态调整”。成功形成服务和管理一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搭建创业平台,打造育才“孵化器”。选派专家人才与乡土人才开展结对帮扶。选派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开展下乡支教送医、科技服务、支农扶农等服务基层乡村活动3572人次。组织企业与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深化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打造万名大学生及返乡创业人员实习实践基地,强化青年人才智力支持。
实施重点项目,开设人才“练靶场”。发挥专家人才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运用到创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培训班中去,实地指导全县发展,促进企业稳步收益,提高群众科技知识普及率,服务乡村振兴。依托科技进村入户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组织全县200多名农业科技指导员进村入户服务社员3855次户,每年带动科技示范户1200多户,有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形成现代化农业新格局。
农业科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
强化服务保障,后植留才“新沃土”。对乡土人才给予创业贴息贷款等支持,注重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对待资金、技术回乡创办农产品相关内容的人员着重提供支持保障。激发乡村企业家人才工作热情,加大评选表彰力度,开展以“新型职业农民”、十佳“非遗传承人”、十佳“创业创新能手”及产业带头人等为重点的优秀乡村企业家人才评选工作,营造浓厚的人才氛围。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3
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人才结构不全”、“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动力不强”等依然是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汇聚各类人才力量提供基础支撑。以解店镇为试点,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为着力点,探索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开创乡村人才振兴“一子落,全盘活”的生动局面。
广开源、强吸力,广募人才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到村工作大学生用档案信息找、入户座谈聊、田间地头访、村干村民荐等多种方式,以“可以助力乡村发展即人才”为标准全面梳理所在村下乡人才、本村户籍在外人才、本土人才资源,了解各类人才的所学、所精、所长,对人才类型、学历层次、人才年龄进行分类管理,全面科学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成立以到村工作大学生为队长的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同步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人才大队、人才中队,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
多角度、勤探测,问需纳谏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到村工作大学生根据各村实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倾听等形式了解村民生活生产需要,结合乡村发展需要,建立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的人才需求信息库,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
画路线、扫路障,建立机制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到村工作大学生召集农村特岗教师、“三支一扶”人员、到村工作选调生等各类下乡人才,宣讲各自擅长领域政策知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防范化解网格治理风险,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强化荣誉感、归属感、存在感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等在外人才,着力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作用,组织本土人才为村民传经授道、答疑解惑。同时做好人才联络员,在村与村、村与镇、村与县之间的人才资源调配过程中积极协调沟通,打通村与乡镇人才中队、县级人才大队间的渠道,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
多元素、高质量,真培实训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到村工作大学加强与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邀请兄弟乡镇、兄弟村或县直部门业务能手及高校专业人员对本村人才进行业务指导或技能培训。及时宣传并组织本村村民参加县、乡两级技能培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依托农广校、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载体,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培育一支精准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促进农民发展致富的服务力量,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
暖阳光、沐春雨,考核激励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因地制宜,建立多维度人才激励机制。组织乡村人才参加优秀人才评选、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表彰给予精神奖励、通过人才成果评估给予为村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人才经济奖励,对于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的人才给予优先入党、推选两委班子、乡人大代表等政治待遇;同时县乡两级把人才发挥效用纳入到村工作大学生考核体系中来,引导激励到村工作大学生不断服务人才,厚植乡村人才发展沃土,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
人才小分队开展工作以来,解店镇六个试点村共统计人才34名,梳理需求目录13条,掌握了全村人才基础数据;培训134人次,对接人才8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7万元。下一步,万荣县将结合试点的成熟做法,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方案,在全县全面推广人才小分队建设,让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显身手、大展作为。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4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基层,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积极探索,在人才“选育用留”上下足功夫,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总量和素质不断。
招引到位,组建高素质队伍。一是“产学研”引人才,积极与各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吸引高校大学生到乡村一线开展实践锻炼活动。二是“人才库”储人才,应统尽统摸排乡村各行各业的本土人才信息,不断完善人才信息库,储备乡贤人才。三是“归雁工程”留人才,设立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村级本土人才、后备人才等岗位的方式,面向社会广泛招聘优秀大学生。
培养到位,打造全能型人才。一是集中培训强技能,为真正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要定期安排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二是“传帮带”提素质,加强组织经验丰富、本领过硬的老前辈向新进人才传经验、传本领,不断提升人才能力素质、创新本领,保持积极学习的良好状态。三是“赶比超”争先进,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等,让各类人才“竞相开放”“万马奔腾”。
关怀到位,强化人才归属感。一是组织座谈富交流,要定期开展青年干部座谈会,听取青年人才意见建议,了解其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多措并举保福利,组织免费体检,开展趣味运动、健身拓展等活动,保障人才队伍的福利权利。三是建设文化聚合力,聚焦“党建+文化引领”,打造文化长廊,教育引导人才队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5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的“全面振兴”。组织振兴是基础,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强,则组织强,进而乡村强。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新街镇多举措引人才、强人才、留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支撑点”。
广纳贤才,增添活力。“以前到村委会,都是老同志,现在来了几个小年轻,都是大学生,找他们帮忙用电脑打个申请,方便多了。”在新街镇勤东村,前来办事的村民由衷地感慨。20xx年,新街镇通过两批次预任制村官招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总共选拔1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本土大学生到村任职,有效改善了村干部学历及年龄结构,为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基层队伍年轻活力,人才储备的充分也筑牢了20xx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根基。
科学管理,提升效率。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率干部队伍,近年来新街镇一直在探索。从20xx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施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村干部岗位职责,科学界定权力运行边界,让村干部在阳光下履职。20xx年,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基础上,配套出台村级小微权力责任清单制度,督促村干部履职尽责,20xx-20xx年开始探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20xx年出台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形成了“清单+积分”监督制约机制,20xx年修订村干部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新街镇在干部管理工作探索中的定力与韧劲。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效提升了村干部队伍工作效率。
强化培养,提升素质。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引才,更要育才。为强化农村人才培养,新街镇致力于打造学习教育平台,依托镇党性教育馆、党性教育基地、孝文化教育基地等平台,通过春训班、党员轮训班、业务学习交流会、“皖美村支书”登台亮绩述职会等形式,积极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培养得力干将,发现优秀人才,树立先进典型,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留住人才,夯实战斗力。村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工资收入低是导致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把人才留在基层,进一步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天长市建立村级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以上本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动态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并根据工龄增加职级工资。同时,新街镇也在不断健全对村干部的激励关怀机制,提高工资补助待遇,为在职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到村、企业调研摸排,致力于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经商人员等群体中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面对人才匮乏短板,新街镇将在有效落实现有举措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强干部队伍,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点”,增强基层治理战斗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6
根据任务分工,科技局负责项目名称为“实施人才下乡服务计划”,项目内容为“专家教授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是大力开展科技成果宣传。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到鄌郚镇大集、五图街道姜家xx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发放《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的根区调控技术》《设施蔬菜低温寡照生育障碍防控关键技术》《冬小麦-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等科技指导资料1300多份,同步开展种养殖技术交流咨询,解答群众技术难题,真正把科技服务送到农民群众身边。
二是推进农科驿站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科驿站标准化建设,xx镇xx庄农科驿站列入20xx年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市级经费5万元。指导农科驿站完善软硬件条件,为站点周边村群众提供现场及网上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科技综合服务。今年,累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200多次,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800多人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农科驿站公益群,及时帮助解决农民种养殖技术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调整完善16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依托农科驿站等平台,组织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等通过现场指导培训、微信群讲课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今年,先后开展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及推广,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肉鸭养殖技术、桃树秋季雨后管理等科技指导及培训150多次,面对面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二、下步措施
一是丰富拓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动送科技下乡活动常态化,围绕推动产业兴旺传经送宝,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动能,做到送农户之所盼,教农户之所需,以科技下沉、人才下沉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根据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科技指导员队伍,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加强对科技指导员的监督管理,督促科技指导员在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及时上传工作动态。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中的创新创业和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指导服务。组织督促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难题,通过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微信群讲课、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实现自主科技服务常态化,要求科技服务及时化,提升农民种养殖科学化水平。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7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xx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xx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xx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25万元,清理村庄垃圾206吨、清理乱堆乱放1931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乱搭乱盖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拆除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00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屯,分别是xx村xx屯、那腾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xx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xx村xx屯、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xx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
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8
一、党的建设:
加强党组织建设,揭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完善村两委学习制度,抓好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先善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事项会议决策,并对决策内容进行公开、公示。其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发展党员。并完善所有党员信息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加强监督。把我村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以提高党员的觉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疫情防控工作:
为确保辖区村民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防护,梅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抗击疫情的形势变化,组织志愿者在辖区卡口进行值班值守。宣传防疫相关工作知识,开展体温测量服务,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把好外输入关口。发宣传单,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展现了抗击疫情新魄力,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在宣传防疫知识、提振防控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扫黑除恶工作:
我村对扫黑除恶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分片管理。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宣传、动员。加强摸底排查,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加大群众监督和举报力度,一经发现涉恶的行为第一时间上报。
四、防火、禁烧工作:
今年我村委会秸秆禁烧工作从7月初开始,全天检查、广泛宣传,禁烧通知发到每个组,并且在村常住户每户签订承诺书,有效遏制秸秆焚烧,我村在今年无秸秆焚烧现象。
五、卫生整治工作:
对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进行了打扫。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梅盐村29个村民小组,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梅盐村党支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全村共投入资金10万元左右,清理村庄垃圾200吨、清理乱堆乱放13处、清除池塘淤泥等60万方、拆除广告招牌26个、拆除废弃牛棚及露天茅厕80处。我村始终把长效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我村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另外是深化建设乡村法治阵地,提高村民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六、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主要表现在:-是自学意识不够强,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精神。使自己理论水平提高不快,二是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致使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没有落到实处。由于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习时间没有把握好,致使安排好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
2、业务不精,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平时工作任务,对业务知识钻研不够,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同时缺乏一种对业务方面刻苦钻研的精神。
3、工作方法简单。处理事情方法简单,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各个口的工作,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思者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来看待。
七、整改措施:
1、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发放学习宣传资料,要求党员树立行为规范,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党内法规,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要求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2、狠抓责任落实,提升担当意识。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努力争做新常态下的合格党员,全面提升党员担当意识,形成党员积极争做建设的“指导员”服务群众的“办事员”。
3、是抓工作研实。提升服务质量,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创卫工作、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紧密结合,把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纯筹布局、协调推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面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9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个“质”的飞跃。
20xx年6月,我被组织招考分配到xx镇xx村任职振兴专员一职。驻村一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不断向村干部学习基层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学习中完善自我。积极投入到村内各项工作中,党建、扫黑除恶、便民服务、人居环境等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及感悟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梁家河》配送,学精神,做四有公民。
防汛抗洪,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生产路硬化,便民出行,促生产。
改炕改厕,改善美丽人居环境。
农民丰收节,做自己,庆丰收迎中秋。
村史馆建设,挖掘历史,传承文化。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促和谐。
农高会执勤,保驾护航,树形象。
取暖设备发放,暖民心,降污染。
合疗收缴,保障医疗,惠民心。
春节汇演,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环保工作常态化,绿水青山,永相随。
人居环境常态化,美丽宜居,促发展。
扫黑除恶常态化,为民做主,净环境。
党建工作常态化,路线引领,跟党走。
安全生产常态化,防意外,促经济发展。
矛盾排查常态化,解民忧,助推基层工作。
集体经济常态化,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二、工作感悟
1、融入农村,亲近农民。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沉下心融入农村生活,把自己当作普普通通的农民。用农民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在交谈过程中不断了解村情民意。
拥有“三爱”去亲近农民。
培养“爱农村”的工作情怀,把农村当作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有一种归属感。
培养“爱农民”的工作情谊,让农民把我们当作亲邻好友。
培养“爱农业”的工作基调,让农民把我们当作助手,让他们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技术。
2、用自己的一颗心去换取民众的万颗心。
怀揣耐心,让农民觉得他很受尊重。村民到村委了解临时救助、新能源替代等政策时,说一遍他没听清,说两遍他还没听清,只要你有耐心,不心浮气躁,直到他听明白为止。农民事后一定觉得他很受尊重。这样既尊重了他人,也尊重了自己。
怀揣细心,有利于积极推动基层工作。改炕改暖工作,涉及对村民的补助,如果不细心,就会有村民反应哪家登记炕数多了,哪家补助多了等情况。时刻怀揣细心,让自己稳扎稳打,在基层中立于不败之地。
3、培养“三多”习惯,提升工作能力。
一是多学。学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学习村干部与村民打交道的不同方式。学习村民淳朴善良的品性,学习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各业务的工作方法及程序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多做。只有做,才能领会到农村工作;只有做才能不断在工作中进步;只有做才能稳步推进,扎根基层。三是多看。看他们的为人处世,看他们的为人品性,用不同的方式来和他们相处。
4、拥有“三宝”,扎根基层。
一是端正态度,培养亲和力。面对繁杂的工作,不要情绪化去做,这样容易产生摩擦。一定要端正态度,培养亲和力。二是注重细节,打造凝聚力。注重细节,言谈举止一定要恰当好处,无意间让村民看出你的不足,这样会给你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利。三是清晰思路,形成向心力。清晰思路,才能有出路。对于改炕工作,宣传、入户调查、入户登记、拍照、签承诺等事项,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一定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三、不足之处
一年来,我虽然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单位各项纪律和规定,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但我清楚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需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培养创新意识。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0
大兴安岭塔河县以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积极搭建人才交流、技术指导、科技创新、项目合作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技术链的有效融合,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选优配强”,筑牢组织堡垒。
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把乡土人才队伍挖出来、聚起来、强起来,让人口变人才,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立后备人才库,储备村级后备人才29人、驻村后备人才105人。选派8支驻村工作队、9名第一书记、16名驻村工作队员,满足多元化驻村需求。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各村招录乡镇事业编制人员21人、选调生14人、三支一扶3人,助力乡村振兴千人行动3人,为人才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聘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就春耕种植和大豆植保技术进行网络培训,受益农民达100余人次。积极落实“双实用计划”,充分发挥省、地、县科技特派员作用,通过“名师带高徒”模式,让“老师傅”对“小徒弟”在乡村振兴的各项领域中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传授,为乡村提供服务105次,网络培训农村技术骨干400余人次,不断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烈火中淬炼“金刚不坏之身”。
突出“知行合一”,绘制振兴蓝图。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产业需要,确定乡村人才培养具体方向,以人才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各乡通过出租农机具、钩机、异地购置门市等项目,各村集体经济全部超过10万元。脱贫户人均收入19196元,较上年增长14.38%,是省脱贫线的4.36倍、国家脱贫线的4.8倍。致力于打造民族旅游产业,推进鄂族村特色村寨建设项目、鄂族风情园传统民居室内外及民俗馆配套项目陆续落实,共投资941.78万元,进一步完善以鄂伦春民族风情园为中心的民族旅游产业。
持续扩大“寒地大豆”“寒地龙药”种养殖规模,推广“三减”示范基地种植,推行“专业人才+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当地人才链、产业链、发展链深度融合。各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47家,有机大豆种植3500亩、北药种植1458.07亩。积极培育农民企业管理人才,研制精装大豆、山药煎饼、口袋蜂蜜等适合电商销售产品,开通抖音、拼多多等网络店铺,打通销售“新引擎”。开库康乡开库康村、马伦村成为了全省第二个、全区第一个村集体经济分红村。20xx年1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平均达到24.61万元,累计实现从“0”至706.15万元的突破,为塔河高质量转型振兴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做好“服务保障”,汇聚人才合力。
加强政策倾斜,印发《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实施办法》《塔河县支持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鼓励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设人才服务窗口,落实好到人才激励政策。精心打造人才公寓一栋12户,配备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电器,为优秀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良好生活条件。
常态化开展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促进优秀人才沟通交流,丰富精神生活。注重典型推介,举办人才汇暨优秀人才交流展示活动、实用人才技术技能大比武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和成就感。举办不同主题的“乡村擂台赛”、乡村振兴农村工作推进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激励,落实驻村工作经费、人身保险等保障措施,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1
近年来,禄劝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把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开源引“水”,形成“梧桐花开蝶自来”的强磁场。
引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团队、云南中医药大学饶高雄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许文平教授团队、云南省农科院热作所岳建强研究员团队等行业领域优秀科技人才,精心组织项目调研、项目启动仪式、项目集中服务等活动,推动人才发挥专业优势,为禄劝县高原特色农业、干热河谷农业、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收提供了智力支持。
内培蓄“水”,营造“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软环境。
县科工信局创新“老铁帮你办”模式,主动服务企业和人才,申报302名科技特派员,其中省级特派员231人,市级特派员71人,87人通过“三区”科技人才认定。持续加强对“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结合“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建成禄劝县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工作站,采取统一组织服务、培训、考核等方式,探索形成人才服务产业、服务基层及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着力在配优、提能、管住、用活上下功夫,有效发挥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高效用“水”,释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新效应。
加快乡村人才引育和科技的迭代升级,安排53名科技人才挂联115个贫困村,写作115个村总结。开展培训授课约300场次,受训5600余人(次),直接带动345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增收超过500元。20xx年科技特派员深入县工业园区润苍生生产车间、茂山镇永定村柠檬种植基地、乌东德镇新村柠檬种植基地、九龙镇教务营展望合作社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云南风和树里公司当归种植基地,调查了解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现场指导解决企业生产方面技术难题,助力科技项目进一步增加效益、释放红利。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2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x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20x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3
一、信访工作
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及时处置各种电话、来人、网络信访,确保各类信访事项在时限内上报分管领导知晓和处置,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和信访材料。一年来共收到群众电话、网络信访、论坛舆情事件共计15件,均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办理,未出现扶贫领域重大信访舆情事件。
二、乡村振兴工作
在股长的带领下,顺利完成20xx年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任务,xx市级创建xx镇等3个乡镇、xx村等16个村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示范村。xx市级成功创建xx镇1个乡镇、xx村等6个乡镇为xx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示范村。完成了年初目标。同时,20xx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项目顺利实施,目前已对新安黑滩村和太平普照村项目进行了验收,其它村正项目施工收尾阶段。
三、其它工作
较好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完成了20xx年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审计、整改工作,xx市级经责审计资料报送工作,完成了20xx年脱贫攻坚交叉检查相应资料的归档,迎检工作。同时,完成了上报xx和省级乡村振兴相关文件的`送签、报送工作,积极配合专项股完成脱贫攻坚项目验收,日常检查等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我深知在业务工作和写作能力上,与本职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政策还不是很精通,工作方法上还存在经验主义,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能力还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自己的不足,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更好的为乡村振兴这一宏伟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4
今年以来,xx市不断强化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聚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
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制定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计划,明确x项乡村人才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总结制度,积极督导落实。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每年举办“智汇xx·创梦未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对获奖人才给予最高x万元项目补助、x万元厂房补助;支持人才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最高给予x万元配套补助;支持农业企业、乡镇企业外出参加大学生招聘等招才引智活动,对企业产生的交通费用给予全额补助。
精准引育人才。大力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对接农科高校院所,引进农业科技人才x余名。加快培育乡村实用人才,举办乡村振兴技艺技能大赛,精心设置农机驾驶、传统手工制作等五个赛项,吸引x人报名、x余人参与网上投票,评选出x名获奖选手,给予最高x元奖励。吸引集聚乡村服务人才,每年优选x名乡村医生到上级医疗机构集中培训,选派x名“业务院长”到乡村挂职指导;实施乡村文化“十百千”工程,重点培养乡村文化人才x人、文艺队伍x支、文艺骨干x人。
优化发展环境。建成x处镇街产业园区、x个农业园区,累计引导返乡下乡人才进驻园区落地项目x个,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建成x套乡村人才公寓,现已“拎包入住”乡村人才x余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每年免费为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电子商务、机械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x人以上。鼓励镇街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安排服务专员,为人才创办企业、咨询政策等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每年举办“农民丰收节”,面向乡村人才评选表彰一批乡村科技之星、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新农青年”示范带头人等;加强政治引领,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乡村人才中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让乡村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受奖励、社会上有地位。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工作总结15
xx市针对乡村人才难引、领军人才匮乏、培养渠道狭窄现状,实施人才引育“三大行动”,引导各方人才加速流向基层一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实施“才荟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蓄水池”。线下举办“才荟润雅·宜业宜安”赴外招才引智活动,组团巡回北京、上海等x个城市、x余所高校,招引人才x余名。线上开通xx智慧人才云平台引才专栏,举办“空中双选会”x场,“云”引才x万人。绘制在外雅籍人才地图,与x万余名在外雅籍人才建立“一对一”沟通联系,回引x余名人才回乡创业,精准邀约x名企业家、专家回雅投资考察,促成投资x余亿元。
实施“智聚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智囊团”。聚焦提升基层业务水平,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人才“五进”等活动,引导农业、科技等领域专家人才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智力帮扶x余人次。聚焦解决基层技术难题,举办顶尖人才“三雅故里行活动”,邀请x名“两院”院士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茶叶等产业发展方向在雅开展联合攻关;全省率先建立xx省专家服务团地方智库,签约成渝专家x人,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实施“筑梦雅州”行动,打造乡村人才“生力军”。着眼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线人才,启动“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广“校中厂”“厂中校”联合办学模式,引导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x个、技能大师工作室x个,培养技能人才x万名。启动“万名乡土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送出去学”联合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x名、生产经营型人才x名、农业职业经理x名,通过“送教下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x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