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行合一,勇于担当——基层年轻领导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确实,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是遇到难题躲着走,还是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我们不能把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要多接烫手山芋,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用实实在在的奋斗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自己又是一名年轻干部,我觉得具备四个方面的精神很必要。
一、具有奉献精神。从给群众留下“半条被子”的女红军、到发扬“螺丝钉”精神的雷锋、再到守岛卫国的王继才,这些家喻户晓的先进人物,永远是激励我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歌颂我们教师的,作为一名教师队伍里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弘扬奉献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为学生着想,真正做到知民情、晓民意、排民忧、解民难,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二、具有实干精神。“领导干部”核心在“领”、关键在“干”,说白了就是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马当先、真抓实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领导干部应转变“多干多错”“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消极态度,摒除“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不良风气,纠正“看看报纸、装装样子、混混日子”的工作方法,培养自身脚踏实地、敢于拼搏的实干精神,深入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干好事。
三、具有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广大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善谋善为。担当精神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它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具有大而无畏的勇气,更需要具备扎实过硬的本领。平时的理论学习肯定必不可少,有了指挥棒,有了参考书,我们行动起来会更加自信。特别作为二级学院的领导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担起重任,不推诿,多沟通,齐谋划显得尤为重要。
四、具有自省精神。要培养自己“每日三省”的习惯,时刻反思自身言行是否符合规范,是否符合“三严”要求,是否诚实做人,规矩做事。能做到严以修身,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做到严以用权,心存敬畏,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做到严以律己,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慎独慎微、对表对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
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
2012年第10期 ——重要言论
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职领导干部,是湖北省“关键的少数”,是决定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掌舵人”、负责人、当家人,一定要带头做到“四个担当”,即政治担当、职责担当、能力担当、资格担当,以勤政、廉政、善政的卓越业绩,不负党中央和全省人民的期待和重托。
一是政治担当。政治担当,就是立“政德”,在涉及理论、旗帜、道路、方向、制度、路线等党的大政方针原则上,在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操守上,必须履行应有的政治义务。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工作,讲政治担当,特别要强调“八个字”,即坚信、坚定、坚持、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坚信不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定不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坚持不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要坚守不变。这是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纯洁、政治操守的直接体现,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元德”、“帅德”,即根本之德、统帅之德。
二是职责担当。职责担当,就是立“官德”,勇于担当任务、职责、使命、困难、艰险,做到“四担四不”,即担任不误、担难不却、担险不惧、担屈不计。要担任,勇于承担领导的职责和任务,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耽误,这是天赋之责;要担难,善于在困难中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体现创造力,在解决困难中体现领导水平和能力;要担险,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勇担风险;要担屈,敢于担当去做利在以后的事,即便遭到暂时的误解或怨恨也在所不惜。主职领导干部要主担当、大担当、多担当,同时大力营造鼓励担当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这是领导干部的大德。
三是能力担当。能力担当,就是立“职德”,不断提升抓经济工作、群众工作、党的建设、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能力,凝聚发展资源,营造发展气场。要保持先进,创先争优,追求卓越,不甘居后,以新思维、新理念,掌握新战法,开拓新局面;要发挥好主职领导“一方之器”的功能,带好班子、树立正气,胸怀坦荡,民主开明,以一身正气带出一个风清气正、和谐共进、上下同誉的良好氛围;要讲求实效,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带头做实际工作,重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形成讲求实效的氛围;要善于学习,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四是资格担当。资格担当,就是立“廉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守廉洁从政、干净做事的底线,自觉做到廉洁干净,不贪;境界高尚,不俗;严格约束,不懈怠;“一岗双责”,不失职。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从政任事的基本资格。要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探照灯”下工作,接受法纪监督;习惯在“镁光灯”下工作,接受舆论监督;习惯在众人目光之下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做到敢抓敢管,不仅保持自身清正廉洁,还要带好班子、管好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第三篇:扎根基层 勇于担当
扎根基层 勇于担当
2013-09-17 15:01:34 作者:jshjq 来源:
宋河镇 刘英波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宋河镇的刘英波,缓解旱情的两场喜雨,终于把我们送上了“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演讲比赛的决赛舞台,今天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同志一起同台演讲,向各位评委和领导们汇报我们成长中的一点心得体会,我倍感振奋。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扎根基层勇于担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前一分钟,我似乎还是父母眼中不懂事的孩子,是老师眼中渴求知识的学生,是朋友眼中玩单反、谈书法的文艺小青年,这一分钟,却已然成了一名在乡镇工作快一年的国家干部。不知道他们看到此刻有些消瘦的我会做何感想,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支持着我在一年前的选择,但我心中却真实地铭刻下了这样八个字:扎根基层勇于担当!
还记得2011年的春节,三五好友小聚畅谈,毕业有三两年的我们,抒发着不同的感慨。有人说,要继续深造,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人说,要赚大钱,子孙奢华百事便,死后祭葬如王公。还有人说,要去从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激昂奋进的话语总是让人思潮涌动,豪气干云的事业总是让人心潮澎湃!我默默地听着思索着,是呀,我们这群人不是在北上广,就是在省会中心城市,求学的正在攻读博士、经商的也有了自己的公司、从军的刚刚晋升少校,做的都是所谓的大事业!
可我的心里仍有一阵阵的不平静,一丝丝的不甘心,难道只有在大城市才有大事业,难道广袤的基层没有大事业?带着不平静、忍下不甘心,我把自己一直深埋于心底的想法说了出来:我要去基层!顿时,周围疑惑的眼光开始灼热:你在河南的培训圈子、互联网圈子摸爬滚打快三年了吧?你半天的课时费也有两三千了吧?你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培训讲师了吧?为什么想到去基层?我只是一笑,自问自答道,去基层需要理由吗?不需要!
朋友们的笑声尚未从我耳边消失,我已经从河南转战到了京山县宋河镇。经历了党政办半年的锻炼培养,今年四月我调整到农办,成了一名光荣的农业干部。
来了农业战线,我才发现,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全能政府。山林被烧了,老百姓要找政府;评不上低保,老百姓要找政府;邻居偷了堰塘里的水,老百姓要找政府;两口子闹离婚,老百姓要找政府;老子不给儿子盖房子,还是要找政府。开春了,要根据雨情水情合理安排庄稼结构,入夏了,要督促下秧补秧蓄水保水,入秋了,要抓好秋收布置秋冬农业生产,冬天里还要考评结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基层工作头绪万千,农业工作更是纷繁复杂。基层的一针一线都是老百姓的心声,基层的一砖一瓦都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不仅要求我们熟悉农业、熟悉农村,要求我们掌握技能、掌握方法,更要求我们拿出扎根基层勇于担当的豪气。
什么是担当?我不知道词典上如何去定义,但有些人有些事我却看得到。
我看得到,堆积如山的文件材料前,一个有些柔弱的身影,夙兴夜寐,宵衣旰食,一力担起宋河镇农业战线文字材料工作,为服务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好思路好办法,把宋河镇农业农村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向全省传播。
我看得到,村组湾冲里,田间地头上,一个日渐黑瘦的身影,谈笑着家长里短,让一个个尖锐的矛盾化解于无形,融洽了邻里感情,和谐了村组关系。
我看得到,高关渠道边,一位老干部,顶着四十度的高温,走遍了每一节渠道,为放水调水献策出力,汗水浸透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我看得到,王家山、烟墩岭两个村交界处,几辆沾满尘土的车,几个疲惫不堪的身影,彻夜不眠、苦口婆心,劝说着争水抢水的老百姓们,终于把几近爆发的群体冲突变成了全力抗旱的动人场面。
太多太多的典型就在我们身边,太多太多的事迹无法用言语尽情表述,但我知道,所看到的这些人这些事,也仅仅是全县干部奋勇争先、迎难而上的冰山一角。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什么是担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就是一种担当,无愧于干部的身份就是一种担当!
勇于担当才能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和关心,才能不辜负群众对我们的尊重和厚爱,才能不辜负鄂中绿宝石这方山水对我们的滋养!
我不知道京山有多少河流,但我相信每一涓细流都涤荡着我的心灵;我不知道京山有多少土地,但我相信每一寸沃土都哺育着我成长。基层干部这条山水路上,有些清苦,有些平淡,但没有犹豫,没有迷茫,因为我们心中永远铭刻着这句话:扎根基层勇于担当!
第四篇:勇于担当心得体会
勇于担当心得体会
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同时,他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勤政廉洁“20字好干部要求”,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那么,如何做一名担当的领导干部呢?本人从以下两点加以理解。
一、提高认识,自觉增强担当精神和担当责任。这种担当精神和担当责任首先是指要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干部就应当以身作则,就应当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其次是指要敢于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正如总书记去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指明了在什么情况下要敢于担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再次是指要做到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只有加强学习,注重实践锻炼,砥砺意志品格,才会有敢于担当的自觉、善于担当的本领。要有政治上的坚定、理论上的清醒。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秉持公心,维护公益、公利,为人民担责,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把廉洁自律作为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把党纪法规作为带电的高压线。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要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决策,对工作勤于善于抓落实。只有提高了认识,增强担当精神和担当责任,把担当内化为坚定的信念,外化为自觉的行动,领导干部才有可能做到勇于担当。
二、立足岗位,扎实工作。讲担当,必须立足岗位,从本职工作做起。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真抓实干,创造佳绩,讲担当就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回顾本人近年来的工作,感到与担当精神和担当责任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某些工作计划的落实还显被动,不够及时;确定个别人大代表民情反映会主题还存在研究不深,把握不准的问题;指导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没有新举措新突破,如代表小组活动还是老一套;对某些文字材料把关存在畏难情绪,不愿多动脑筋进行研究处理。还有今年10月份妻子的脚意外受伤,无法行走,每天都要送她上班后我才能来单位,迟到的时间比较多。凡此种种都是履职不实,担当不好的表现。下一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一些工作抓不准,信心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能力不强。因此必须加强业务知识、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一些地方人大有关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学习,还要认真反思总结过去的工作,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不断增强担当的能力。
二是积极工作,开拓创新。到人大机关工作几年了,一些工作年复一年,感到效果并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思路不开阔,办法不多,缺乏开拓创新。在一些地方人家做得到、做得好的某些工作,在我们这里并没有很好的研究或做不到。如不久前我们到湖北省一些地方学习,了解到荆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参加 “万名代表促壮腰”活动(三级代表混合编成小组开展活动)、襄阳市襄州区建立人大代表退出机制,加强对人大代表管理,在镇人大代表中开展“十星”代表创建活动,以及多地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主题活动、代表履职平台规范化建设等做法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下一步我们开展人大代表工作要开拓思路,研究和借鉴外地的经验和作法,将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实更有成效。
三是严于律已,树立好形象。一个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必须在遵纪守法,履行职责,为民办实事等各方面严于律已,树立好形象,如果律已不严,对待工作粗心大意,得过且过,甚至违纪违法,在单位里、社会上及群众中没有好形象,这样的人是不配谈什么担当的。严于律已,树立好形象,就必须见贤思齐,向先进学习。在我们党内,在我们人大机关中有不少工作好、形象好的同志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特别是我们人大常委会的领导,本人经常感受到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作风,他们为我们的工作树立了标杆。本人要以他们为榜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五篇:领导干部要勇于作为担当
《当干部就得在状态》系列学习材料之二
领导干部要勇于作为担当
一、学会不糊涂保持清醒
“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给别人书写横幅的一个题词。意为劝说人们不要在小是小非问题上过分认真,以免纠缠不清,惹是生非。
按说,“难得糊涂”这句话的本意是不错的。所谓“难得糊涂”其实是包含了这样三层意思:第一,该糊涂时糊涂,但是不该糊涂时绝对不能糊涂,正所谓“大事不糊涂”;第二,善意的糊涂并不是虚伪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的运用;第三,糊涂的最高真谛是不糊涂,糊涂的最高境界是大智慧。在工作中,糊涂和精明同样有它的作用,掌握糊涂的原则其实就体现了一种领导的艺术。
近些年来,有些领导干部特别喜欢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的匾额悬之壁上,有的将其置于案头,甚至经常挂在嘴上。可忧的是,一些为官者却不会“糊涂”,真的把“糊涂”哲学作为从政要诀、处世箴言,并落实在行动上,让人忧从中来。我们只要认真观察社会,就不难发现官僚主义与“糊涂”哲学有着“血缘”关系。在一些领导班子中,大家都装“糊涂”“井水不犯河水”,只要 不触犯个人利益,就听之任之,不去多管“闲事”;有的领导喜欢报喜不报忧,下属单位事故隐患早已暴露,他却“糊里糊涂”给他们挂上“文明”或者“安全”的牌匾,让“一俊遮百丑”;某些干部徇私舞弊,声名狼藉,他的顶头上司却佯装不知道,不但不处理,甚至让他平步青云,易地升迁。某地或某人出了问题,群众反映、举报了,可往往到领导那儿就没事了,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石沉大海,了无音信。这种群众谓之官“了”主义的做法,是官僚主义在作怪,“糊涂”哲学在作祟。他们奉行“糊涂”哲学,确实“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很好,而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却被他们“糊里糊涂”损害了。
做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处理好情形与糊涂的关系。“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是清醒前提下的糊涂,是大智若愚,不是真糊涂,而是大聪明。领导干部要正确决策,宏观把握,搞好团结,有效推动工作,就要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清醒首先是政治上的清醒,是对于大局的审视,对于历史现实未来发展趋势的感知和把握。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头脑清醒,特别是政治上的清醒,是一种必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格。很显然,“难得糊涂”至多算是一种领导艺术,万万不可成为领导干部的座右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则是领导干部之本分,岗位之基本要求。而要保持清 醒头脑,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和信息,需要正确的立场和判断是非能力,而且需要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警戒个人欲望干扰判断的能力,影响头脑清醒。
要保持清醒,就要坚定目标和方向。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要发展,首先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并且沿着这个目标和方向不断前进。否则,就是稀里糊涂、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哪里还能谈得上有什么进步。中国这艘大船之所以能乘风破浪地前行,就在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方向上始终保持了头脑清醒、保持了脚步坚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懂政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模范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要保持清醒,要求用权行政须清明。党的各级领导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行使人民赋予权利的时候,必须公平公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来不得半点敷衍塞责和粗心大意。办事公道正派,既讲原则性,又注重工作方法,记得自己有几斤几两;带头遵纪守法,“讲大节”“拘小节”,不可忘乎所以。领导干部在用权或决策时,一定要“清醒”,不要“糊涂”,当然,对于无关宗旨的小事,则可以“难得糊涂”,做到“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有损于个人利益的事糊涂,有损于国家、人民利益的事不糊涂,这样才能克服官僚主 义,真正成为人民公仆。
要保持清醒,就要念好“四自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防范糊涂最有效的武器。自重就是在实践中,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待人接物做到与自己身份吻合,不失之轻浮。自省就是要经常地自律,做到“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检查自己的所思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党性要求和人民愿望,防止小错不改而铸成大错。自警就是要经常警示和告诫自己,不要违背道德规范,要以别人犯“糊涂”的教训来警示、提醒自己不要重滔覆辙,从腐败分子走向自我毁灭的事实中吸取教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自励就是自己鼓励自己,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励和鞭策自己永远奋发向上,自觉地弘扬浩然正气,抵御歪风邪气。
二、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一生都是活在责任之中,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责任,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份责任,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是伴随终生的行为准则,任何人都不能回避。为官当领导作为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职业,更是必须切实做到认真履职尽责。古人说为官 三要:清、慎、勤,就是由于责任所需。现在强调的好干部标准之一——敢于担当,同样是责任的体现。
职务就是职责,领导就是责任,位高者责更重。古人说得好:“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古今中外,立志报国的仁人志士,莫不把职务与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据记载,宋代名相范仲淹在每天就寝前,总要把当天的工作与花费梳理一遍。两者相称,则能安然入睡;否则,就会夜不能寐,第二天一定努力工作加以弥补。但历史上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人,洪秀全后期的所做所为堪称典型。据史料记载,洪秀全从四十岁进天京(南京)城至五十一岁去世,从未迈出天京城门一步,他既不上马杀敌,也不过问朝政。十一年间,仅颁布过二十五篇诏书,而且1854-1858年这五年竟然未发一诏,全然空白。连他的老对手曾国藩也奇怪地感叹:“洪逆深居简出,从无出令之事。”很显然,摊上这样的领导,太平天国哪有不失败的道里!
毫无疑问,在其位,不谋其政,乃是做官之大错。当官是为老百姓办事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倘若对职责无所用心,虚食重禄,尸位素餐,该管的不管,该抓的不抓,则是最大的失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做官做久了,精神逐渐松懈,很多事情都不愿去做,即使是自己分内的事,也多交派下属去做,自己则悠闲地当起了甩手掌柜。有的工作疲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浑浑噩噩过日子;有的当“太平官”,遇到矛 盾绕道走,遇到难事推他人;有的不敢坚持原则,圆滑世故。类似种种,既败坏从政风气,又贻误事业发展。
勇于负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入党,不是为了在党员花名册上登记一个名字,而是表明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当干部,不是为了当官做老爷、图享受,而是为了做人民公仆,为民办实事,为国家富强和百姓福祉多做贡献。党员干部不仅应该承担普通老百姓应有的责任,而且应该承担为民造福的特殊责任。
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责任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有了这样的责任观,才成就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伟大事业。“责任重于泰山”,是共产党人对所承担的光荣使命的高度自觉。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媒体见面会上发表讲话,主题和核心词就是责任。在出访俄罗斯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出其执政理念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胜利,责任之重是前所未有的。
党员干部要认清和担负起政治责任,把对党负责、为民奉献作为根本的行动准则和基本的政治素质,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群众冷暖安 危放在心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民幸福美好生活而忘我工作。要认清和担负起社会责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要认清和担负起历史责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认清和担负起家庭责任,坚持从严治家,管好配偶子女,做建设和谐家庭、保持家庭幸福的模范。
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是自律,也是他律。领导干部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党性,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奉献。理当牢记:无论是道德责任,还是法定责任,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履行道德责任,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拷问;不履行法定责任,会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和制度的惩处。位不在高,有为则名;权不在大,尽责则灵。
三、坚决反对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
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通常是指某些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没有热情,工作没有责任心,主观能动性不强.在其位不谋其政,遇事被动应付,冷漠麻木,敷衍塞责,回避、推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行为。当前,在某些干部身上是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做和尚,不撞“钟”。得过且过;有的对工作既无热情,更无激情,甚至还发牢骚、说怪话;有的工作拖沓,有惰性,领导没交办的、别人没干过的、文件没写明的,就懒得去做;有的故弄玄虚,明明按规定能办的事,偏要对方跑上几趟;有的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甚至对方求上门也不抓紧办,遇到矛盾绕着走……凡此种种,都是干部队伍中“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虽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严重影响干群关系,降低政府威信,损害党的形象,贻误发展机遇,可谓祸患无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些干部竟然对“不作为”不以为然,把它仅看作是工作态度问题,认为是无关痛痒的事,没什么大不了;更有甚者,曲解科学发展观,找出各种理由,列出诸多事实,为自已“不作为”作掩饰,找借口,“正名分”。实在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是冷漠症、麻木症、畏难症、逃避症在个别干部身上的“发作”,于党、于国、于民都是极其有害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我们不仅要反对,还要批评,更要根治。
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究其原因有四:一是受利益驱动。一些人为了保护本地区、行业、部门和个人利益.置法律法规和规章于不顾,该作为的不作为。二是受压力所迫。有些干部在行政相对人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压力下。怕当被告,怕败诉而不敢作为;有的是在关系网的压力下,不敢去作为;有的甚至搞变通、妥协。三是责任意识淡化。,有些干部宗旨意识不强,重权力轻义务,对应该履行的职责,有的拖延履行,有的拒绝履行,有的不予答复.有的还利用各种手段推卸责任。四是有的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不强,遇到较秒复杂的问题不知如何作为.规避矛盾,有的视而不见,有的消极应付,有的甚至用“不予答复”的方式来掩饰自己“不作为”行为。
干部队伍中“不作为”现象的存在,说到底,是主观世界存在问题。动机决定行为。行为上的“不作为”是思想上“不作为”的直接表现。凡是身上存在“不作为”现象的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肯定是消极的、麻木的、慵懒的。解决思想上的“不作为”,是根治干部队伍中“不作为”现象的治本之策。每一位干部,尤其是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清楚,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为党和人民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那就是失职,就是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亵渎,就是对党的宗旨和人民意愿的背叛,就是党和人民的罪人。每一位干部,每一位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尤其是身患“不作为”症的干部,都应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 头脑,心系群众,为民谋利,自觉实践党的宗旨。
根治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还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要建立公正公平的考核奖惩长效机制,铲除其滋生的温床;要完善能者上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的干部管理动态机制,营造自我加压、锐意进取、争先恐后、共谋发展的良好风气。其次,要对干部的权责进行明确的界定,建立完善的行政程序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让“不作为”现象无处遁形。第三,要建立“不作为”举报处理制度,并及时公开。要规范工作行为和责任.对违反者要及时予以处理,使广大干部对工作不敢懈怠。要让群众监督有路、投诉有门,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与我们党的事业格格不入,与人民的意愿格格不入,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我们坚决反对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