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脱贫工作重要指示全力振兴脱贫产业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0-10-31 00: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对脱贫工作重要指示全力振兴脱贫产业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对脱贫工作重要指示全力振兴脱贫产业心得体会》。

第一篇:学习对脱贫工作重要指示全力振兴脱贫产业心得体会

学习对脱贫工作重要指示全力振兴脱贫产业心得体会

2020 年 10 月 17 日,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各级各部门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实现产业振兴。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实现农村提档升级的载体,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石。要实现产业的振兴就需要各级各部门摸准产业发展的脉搏精准定位、精准施策,不断加大产业的提档升级和转型换代,整合营销和服务为产业发展铺路,只有产业强农民才能真正持续增收,巩固扶贫成果。

摸准产业发展的脉搏,做到精准定位、精准施策。产业发展不是吃大锅饭一拥而上,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调研分析,找出当地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求异”为农业产业进行精准定位,以区别化优势为自己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持续力,让产业涌现出自身的活力。比如,四川罐山村 2015 年还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空壳村,全村户籍人口 800 余人,但留守农村的仅 100 余人,且 50 岁以下青壮年劳力不到 30 人,没有劳动力、没有产业且土地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到突破口,让这个空壳村能够找到发展方向,罐山村的书记带领村干部精准调研,找到了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发展土鸡养殖形成产业规模的路子,让家庭养殖形成规模,带领群众增收近百万元。

加大产业的提档升级,以品质获得持续生命力。农业产业品种单一化、品质低端化是产业无法持续发展的巨大阻力,要赢得市场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就需要不断提档升级,以高品质获得“话语权”。同样都是木耳,为何“柞水木耳”能够得到市场的青睐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其根本还在于“柞水木耳”的品质深得人心。要实现产业的振兴,品质关是必须要过的,以往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经济难以在市场中赢得竞争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农耕经济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品质难以跟进、难以提升,如今各地政府不断加大产业的投入,从土地整理、改土配方、品种改良和新换以及绿色防控、基础设施完善等全方位为产业铺好基石,让产业“改头换面”,通过从源头把控进行溯源保证农产品的品质,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其“身价”,让产业在良性、优质中持续发展,不断形成新的活力。

整合产业营销模式,在提振服务中为产业销售铺路。我们在脱贫攻坚中看到很多贫困地区在乡村振兴中将农产品生产出来,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导致农产品运输困难,大量的优质农产品滞销导致农民增收难。要实现产业振兴不仅要从源头提升品质,更要关注其后续销售问题,因为只有产品卖出去了老百姓才能增收,才能得实惠。传统销售模式的制约让各地政府开始不断思考整合销售模式,以“互联网+”的模式,通过淘宝、微信、抖音和直播带货与商超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打开销路,为群众赢得持续收益。

振兴产业与时俱进,从产业精准定位中赢得先机,在品质提升中赢得活力,在整合销售中赢得市场,对产业的不断提振书写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故事,为群众持续增收不断注入活力,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第二篇: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万众一心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李克强作出批示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习近平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定点扶贫,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实现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细化实化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压实责任,严格考核,凝聚起更大力量,真抓实干,确保一年一个新进展。要注重精准扶贫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注重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互衔接,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有机结合,推动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确保三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11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地把抓落实、促攻坚工作导向树立起来,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压实攻坚责任,打造过硬的攻坚队伍,完善督战机制,加强作风建设,扎扎实实地把各项攻坚举措落到实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会议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批示,安排部署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有关省区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专题研讨班学员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设分会场。

第三篇:产业脱贫工作实施方案

腊久乡“十三五”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实施全乡产业扶贫项目,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经济的能力,加快我乡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全面增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目标,扶持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总体目标是:通过产业扶贫,突出体现特色优势产业在经济发展缓慢村的支柱地位,把地方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实施范围

该项目涉及我乡10个行政村,890贫困户,1681人。

三、项目实施原则

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

四、项目实施内容

昌都市洛隆县饲草料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昌都市洛隆县扶贫到户奶牛养殖项目、昌都市洛隆县扶贫商贸流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昌都市洛隆县腊久乡2017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工程、昌都市洛隆县腊久乡藏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昌都市洛隆县牦牛育肥场、昌都市洛隆县饲草料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腊久乡扶贫砂石厂建设项目、洛隆县腊久乡康巴香猪、商品猪养殖基地项目、洛隆县腊久乡土地开发项目、洛隆县南川乐园、洛隆县农机合作社建设项目、洛隆县沿街门面房项目、洛隆县孜托镇夏果村新建黄牛品种改良示范基地、洛宗特色加工厂扩建项目、孜托镇物流中心等16个项目。

五、强化产业脱贫工作组织保障

为扎实有效推进长夜脱贫工作,调整充实我乡产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如下:

组 长:嘎玛郎扎 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李 军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成 员:扎西卓玛 乡政府副乡长 扎西占堆 乡精准扶贫工作专干

贡觉拉姆 乡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科员 10个行政村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由扎西占堆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贡觉拉姆同志协助处理办公室其他日常工作。

六、基本原则

(一)坚持尊重建档立卡贫困户意愿的原则。

(二)坚持资金精准到户,防止挤占、挪用的原则。为防止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产业发展资金采取直接补贴到贫困户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发放、使用精准到户。

(三)坚持县规划指导、乡镇主导、村落实、户参与的原则。产业脱贫项目由县相关部门规划、乡镇安排部署、行政村组织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行建设。

(四)坚持因地因村因户制宜,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未列入奖补目录的产业脱贫项目,由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按程序逐级报批,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脱贫事项给予“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确保稳步脱贫。

第四篇: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2017年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

2017年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年来,经过《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的实施,扶贫开发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的阶段,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住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发展差距的缩小也已达新阶段,加快脱贫致富的成果已初步显现。同时,也为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良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xx至20xx,我在陕西省白河县挂职副县长,曾协助分管扶贫工作,现结合挂职工作经历谈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从1978年到2017年,累计减贫逾7亿多人。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中国式扶贫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从全国当前贫困形势看,多、广、深的贫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多。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二是贫困区域分布广。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三是贫困程度依然深。全国有3917个村不通电,影响近380万人,连片特困地区有3862万农村居民和601万学校师生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的问题。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以白河县为例,它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相望,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1万亩,辖11个镇113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7万元,贫困户1.34万户,贫困人口3.51万人。白河既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国家秦巴地区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区域县。在全国的贫困区域县中,白河县是个典型的欠发达的农业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人口增收困难,农村路、水、电、卫生、医疗、通讯等基础设施质量偏低,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面临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县有贫困村78个,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18.8%,是全国的3.8倍,是全省的1.5倍,贫困面广程度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虽然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加上自然条件差,基础相对薄弱,扶贫开发成本高,群众脱贫难度仍然很大,新的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精准扶贫如何精准?这在总书记多次的讲话中已经给出了答案。2017年1月,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省昭通市时提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17年4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在党校学习期间,曾调研过山东省临沂市、贵州省黔西南州等地,各地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的思路和措施。比如,贵州省黔西南州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构建以大党建为统领,实施大扶贫、大山地旅游、大数据为战略行动,以大统战、大法治、大安全为保障的1+3+3发展体系,推行五共即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流程工作法,弯道取直,奋力跨越,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黔西南实际,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发展新路。挂职期间,在白河县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三包、四扶、五保障的精准扶贫措施非常务实,很有特色。一是建立三包机制,夯实扶贫责任。三包即领导包抓、部门包建、干部包扶。二是落实四扶举措,力求精准施策。四扶即扶持班子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扶持基础设施、扶持改善环境。三是围绕五保障目标,合力推动落实。五保障即住房有保障、增收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充分发扬白河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陕南精准扶贫之路。

三、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设计存在缺陷,精准度不够。

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二)优势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贫困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优势产业少。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脱贫就成了一句空话。比如白河县,由于土地少土块零星,大多数贫困村无产业,即使有也是零散不具规模,没有支撑力,加上个别村干部只热衷于基础建设,贫困村发展产业思路不够清晰,有愿望发展农户又缺资金,小额贷款金融部门的条件多,门槛高,扶贫贴息贷款难以到位,还有一些贫困户观念守旧,宁愿穷也不愿贷款发展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度大。

(三)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有限,基础项目难实施

中央、省、市虽然都安排有各类扶贫资金,但由于点多面广,加上地方财力有限,各类资金真正落实到位的数额不足,根本不能够满足需用。贫困村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上,特别是公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防洪堤、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愿望大、期望值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白河县来说,县财政拮据,只有靠有限的专项资金和部门捆绑资金以及帮扶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而这些资金争取难度大,有的项目没有纳入计划盘子,捆绑资金难到位,使基础项目建设进展慢甚至无进展。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抓好各项政策精准实施,夯实综合措施

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所在。一要完善扶贫对象的精准。贫困对象识别就像医生治病,先是号准脉,然后是找准症结,最后是选好药方,这才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基础。要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夯实责任,进一步摸清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度,致贫原因、怎样才算真正脱贫等信息,挤干水分,切实加强贫困信息动态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落实帮扶项目,使规划真正成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指南针。二要选准做强优势产业。搞好精准扶贫,最重要的事是搞好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困难群众增收渠道狭窄,要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精准施策,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通过贴息贷款、产业直补、扶贫互助资金等途径,切实解决发展资金难题;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鼓励扶持给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积极探索有劳动能力且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扶持购买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三要加强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整个扶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户培养一个人,就断了穷根,从义务教育、学生助学、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让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的起学、让毕业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都能掌握实用技术,做到实实在在脱贫。四要大力整治人居环境。重点抓好贫困村环境治理,建立长效卫生管理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加强贫困村环卫设施建设,有序整治门前厕、圈、沼,配备环卫车辆和垃圾箱,推进贫困村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建设。

(二)抓好各级精准帮扶,夯实扶贫责任

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仅靠扶贫部门一家来抓,很难奏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行业部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一要强化镇(乡)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镇(乡)党委政府是精准扶贫任务落实的执行者和推动者,要切实把扶贫工作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全局来抓,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的分工责任制,重点在扶贫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审核把关、项目跟踪监管、工程竣工验收等方面切实负起责任。二要强化包建部门帮扶责任。各部门要建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驻村机制。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队伍建设建设,抓好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加大对扶贫专干和各包户干部的培训力度,确保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逐项落实。三要强化驻村干部责任。驻村干部是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者,倾注感情和责任,带着智慧和方法,真正帮扶到点子上、帮扶到人心上,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集中精力抓实抓好,不脱贫不脱钩。

(三)抓好管理精准化,夯实扶贫保障

管理精确化、精细化是精准扶贫有效落实的保障。一要监管好项目资金。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一定要严格制度,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确保扶贫资金一丝一毫不乱动、一分一厘不乱花。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检查与监督,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坚决零容忍。二要严明工作纪律。扶贫联合监察部门要制定对驻村干部纪律要求的相关规定,进一步严明驻村工作纪律,规范干部驻村管理。三要强化督查考核。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及时报道工作动态、成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效推进。

(四)抓好对接精准度,夯实项目支撑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是扶贫工作的保障,也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一要积极争取专项扶贫资金。力争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贫困村。从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问题入手,推动贫困村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同时,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用好产业贴息扶贫贷款、管理好扶贫互助资金,为贫困群众脱贫打好基础。二要整合落实行业扶贫项目。行业扶贫是扶贫工作重要环节,要求交通、水利、住建、农业、文广、教育、电力、卫生计生、文化、电信等行业部门,要围绕贫困村项目需求编制发展规划,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贫困村扶贫项目落在实处。三要多方融资支持扶贫。要加大信息联络、协调沟通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实施或优先列入计划,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鼓励民间资金支持扶贫开发。四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扶贫。社会扶贫是扶贫开发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建立更新及时、扶需清楚、良性互动的社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有效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帮扶困难群众,确保用最适宜的帮扶方式和力度达到最好的扶持效果。

2017年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

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大家普遍反映时间短、行程紧,但获得的信息量大、思想的震撼力强,不仅体会到了灵台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群众推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更是感受到了他们面对困难的顽强和不屈,许多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牢工作基础是解决怎么扶的重要保证。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灵台县按照本省、本市工作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下设了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抽调1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专职办理具体业务,同时组建了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站和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室,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二是工作思路清晰超前。该县于2017年初在大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紧盯2017年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整体退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努力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目标,实施了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提升三大工程,突出了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强化了组织领导、典型引领、项目支撑、人才保障、改革推动五个保证的1365工作思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顺利开展提供了思路引领。三是政策体系稳定完善。该县在承接省上1+17和市上2+19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的基础上,另行讨论制定了全县2+20专项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定准脱贫对象是解决扶持谁的前提条件。灵台县把定准脱贫对象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置条件和基础一环来抓,狠抓精准识别和精细管理,为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建档立卡规范有序。该县严格按照 五步识别法(农户报,社内评;村民议,入户查;村级定,乡审核;两公示,一公告;实名管,动态调)工作要求,实行一核(农户收支状况)、二看(家庭生产生活条件)、三比(收入、住房、财产状况)、四评(农户申请、小组初评、村两委审议和村民代表决议)、五公示(村、乡两级公示和县级公告)工作程序,在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55万人,全面明确了脱贫攻坚对象,锁定了脱贫目标人群。二是大数据管理精准高效。该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专项贷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方面的扶贫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动态化的数据收集,并按季度进行录入维护,通过对任务目标、基础数据、资金使用效益、扶贫成效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跟进帮扶措施,为因户施策、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支撑。三是853挂图作业责任明晰。该县严格落实挂图作业审核把关责任制,县、乡、村层层明确作战图的组织实施、数据填写和审核把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184个行政村的853挂图作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三、补齐发展短板是解决扶什么的关键举措。灵台县立足贫困现状,坚持在扶志、扶学、扶医、扶产业、扶设施上精准聚焦,有力地补齐了发展短板,加快了脱贫步伐。一是全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该县坚持把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82亿元,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编报并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10类31个,完成总投资6200万元,使一批贫困村的道路、供水、电力、通讯以及绿化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环境面貌极大改善。二是全力实施培育富民产业工程。该县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努力培育专业村,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推广秦宝公司的寄养代繁模式,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推广我县的海升建园模式,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重视示范基地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等多元富民产业,扶持壮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贫困村电子商务,在实实在在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培育了一批富民产业。三是全力实施社会事业提升工程。该县坚持公共服务进一步向贫困村覆盖和延伸,让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贫困村学校、卫生院(室)、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同时广泛开展爱心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及时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构建起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四是全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该县在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整合农牧、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以主导产业、实用技能为重点,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系统培训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农闲多培训、农忙少培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开展分层次培训,将技能培训送下乡、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在扶贫的同时更加重视扶智。

四、强化纵横联动是解决扶到位的有效途径。灵台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横联动,强化宣传培训、融合双联行动、推广电商扶贫等方面持续用力,有力地提升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水平。一是舆论氛围到位。该县以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增强全社会精准扶贫关注度为出发点,每年投放各类精准扶贫宣传资料近2万册,向主流媒体报送各类信息近500条,坚持每季度在省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简报》、《甘肃工作》等刊发脱贫攻坚文章1篇以上,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二是财政保障到位。该县按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当年清理回收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年均财政新增扶贫资金达到20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用好金融工具,全县申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45亿元,发放第一批贷款1.02亿元,吸引社会闲散资金2.01亿元,有效解决了资金制约问题,为补齐发展短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社会联扶到位。该县将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为全县120个双联村编制各类项目251项,概算总投资2.23亿元,引导各级联村单位把项目和资源向双联村,特别是预脱贫村倾斜。各级联村单位累计帮建道路、饮水等建设项目近200项,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

五、重视责任落实是解决扶不好的重要手段。灵台县着眼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整合督查力量,强力推动任务落实。一是层层夯实责任。该县出台了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建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旬通报、月调度制度,有效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两个分管责任、职能部门两个首问责任、乡镇党委一个主体责任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四个管理责任,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明晰、调度有方、推进有力的责任体系和落实体系。二是全面驻村帮扶。该县整合精干力量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79个,在省财政安排经费的基础上,县财政为每支驻村工作队追加经费2000元,促进了帮扶工作队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同时,从县直部门选拔科级后备干部13人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乡镇长助理,引进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掌握牛果菜产业生产的技术人员17名,选派120名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开展技术帮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三是严肃追责问效。该县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建设管理《问责办法》,鲜明树立了奖优罚劣的考核导向和工作指向。特别是在国家审计署驻兰州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存在问题后,全面开展了建档立卡数据大核查工作,对建档立卡工作中职责履职不扎实不到位,造成贫困户识别不准的41名乡村干部进行了严肃问责,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的高效落实。

[2017年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

第五篇:全力构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双赢格局

一个战场

两场战役

全力构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双赢格局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2018年5月

尊敬的**书记、**州长,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县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以“后发更要高起点”的信心,全面绘制农业产业跨越发展蓝图

我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为契机,按照“一带一枢纽两基地三高地”总体发展目标,调整丰富“北旅中农南水”产业发展思路(即:北部加快以措普沟景区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中部加快以莫竹段“果蔬肉药蜜”为主的种养业发展,南部加快水电开发建设),针对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差、产业小、品牌弱的短板,坚持不走传统老路、不走失败错路、不走无为弯路,突出区域化、互补化、特色化,深化三次产业融合互动,推进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二、以“下足绣花功夫”的决心,积极开创农业产业特色发展之路

(一)依托资源抓产业。坚持三次产业融合互动,依托金沙江上游四级电站开发建设和措普沟景区优势资源,实现以工促农、以旅带农。优化“果、蔬、肉、药、蜜”产业布局,重点推进莫竹百里产业带建设,建成蔬果基地2.38万亩、中藏药材2000亩、核桃基地1.1万亩、示范养殖小区1个,养殖藏猪藏鸡1.78万只、中蜂715桶。启动推进河西3.5万亩生态产业园建设,实施松多高原蔬菜、莫多千亩苹果、甲英千亩核桃、中咱千亩毛桃、苏哇龙千亩酸石榴5个集中连片连带农产品基地,积极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立体生态产业格局。

(二)产水配套抓产业。扎扎实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整合涉农资金5.42亿元,持续改善路、水、电等农业发展基础,解决4.5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冲刺步伐,做强做优“产水配套”,建成太阳能光伏提灌站3座、拟建3座,盘活连片土地3000余亩;县财政垫资1680万元,启动巴楚河、东南片区和河西等重点水利工程前期,预计新增灌溉面积9.35万亩、改善灌面2.28万亩,推动农业产业实现因水而活、因水而兴。

(三)招商引资抓产业。多渠道、广范围内引外联,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依托双巴“千企帮千户”精准扶贫行动,按照“引进一个龙头,撬动一方产业”发展思路,引进山东寿光高科温室大棚科技公司、牧山泉公司,构建“企业+集体经济+农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形成“企业盈利、产业发展、农户增收”良性模式,破解了内地企业无资源、高原企业缺主体瓶颈,形成了双向联动、双向共赢的发展局面。

(四)飞地模式抓产业。聚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围绕市场立项目、找准项目建园区,按照“政府+企业+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引进龙头企业,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和三一八零山泉水项目,采取“政企农”合作模式,打破乡(镇)、行政村界限,创新跨区域生产合作模式,整合80余个贫困村、非贫困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等,吸引企业投资1000余万元,开创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高原农业产业“飞地经济”崭新模式。

(五)打破传统抓产业。坚持从无到有的“探索”,攻克“打不开思路、找不到门路”瓶颈,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整合双流援建、企业援助、产业扶持、村民自筹资金,在夏邛镇架炮顶村打造了集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全民入股制新型集体经济产业—蛟龙港游乐园,开创了全新的扶贫开发模式,开园运行4个月以来,实现经营收入49万元。同时,不片面追求“昙花一现”,而致力达成“细水长流”,实行盈余二次分配制度,持股人按比例分红后,提取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运营管理维护等,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为群众增收注入新动力。

三、以“做足精细文章”的耐心,有效保障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后劲

(一)优政策,加强产业支撑。出台《**县农业产业发展扶贫引导基金奖补办法(试行)》,采取财政贴息、一次性奖励等方式,对农民专合社、龙头企业等进行财政奖补,实现农业扶贫撬动金融扶贫;以产业扶贫基金为“药引子”,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推动全县特色农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二)严考核,深化工作实效。创新实行一个县级领导承包一个产业项目制,建立1个领导小组+1个县级领导、1个部门、1个乡镇、1名技术员的“1+4”责任机制和项目问题清单、问题交办制、问题解决承诺制、台账管理制、问题清零制、项目通报制的“1单5制”,严格定责定方式,确保农业产业项目落地落实。

(三)强引领,夯实组织保障。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化“党建+”意识,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20个,建立“支部+”形式合作社60余个,实现支部搭台、群众唱戏。全县干部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帮扶推进产业发展,通过“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学习”方式,锻造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队伍。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现场会精神,坚持

用脚印和身影去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下载学习对脱贫工作重要指示全力振兴脱贫产业心得体会(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对脱贫工作重要指示全力振兴脱贫产业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