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之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论文心得
4 篇 “ 中国之治 ”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论文心得
宝宝,2018 年出生的你,此刻 已经快两岁了,你的出生让我们原本平静的家庭荡起了 波澜。从襁褓 中的小婴儿到此刻 整天上蹿下跳的“哈士奇”,你有 时表现得像个小天使,有 时又像足了 一个小恶魔。一家人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此刻 的“井然有 序”,育儿路上,我们也不 断探究 总结,最终也总结出了 一套针对你的“特色制度”和“管理体系”。最近,看新闻,党的十九届四 中全会在 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 [ 中共 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整体看来,“ 中国之治”与我们的“育儿之治”还真有 异曲同工之处呢。
统一领导,方才不
乱方寸。自从有 了 你之后,全家都拿你当宝,都想把最好的给你,但爷爷奶奶有 他们的“经验之谈”,爸爸妈妈有 我们的“科学育儿法”,从“要不 要把尿”到“DHA 有 没有 必要吃”,从“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要不 要给买”到“能不 能看动画片,怎么看”。你一句,我一句,争执不 下。几经“磋商”,最终妈妈统一了 各方意见,取得了 最终的“领导权”。因为妈妈深知,集 中力量才干办大事,各手指“乱弹琴”总是抵不 过拳头一起使劲的。就像我们国家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一样,全国人民同向发力,才干取得更加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民当家,方显民主集
中。随着你慢慢长大,越来越有 自己的主见,想干什么,总能表达得很清晰,无论做什么事情,妈妈都会充
分征求你的意见,我不 会因为你小就忽视你的存在。曾经的妈妈小时候就被你的姥爷压制着长大,事实证明,我总有 一天会抵抗 会叛逆,我不 想让你走妈妈的老路,所以在 咱们家你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除了 你的意见,妈妈也会认真听取爷爷奶奶等其他人的意见。同样,国家的历史也会证明,“水可载舟,亦可覆之”,不 尊重人民意志的国家,最终会迎来人民的抵抗。而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发展,也是因为我们是以人民为 中心,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推动发展的。
依法治国,方知平直方圆。曾经的你认为哭能解决一切。到商店看到任何东西不 给买,哭;坐摇摇车到十次八次让下来,哭;吃饭不 给看动画片,哭;有 你在 的地方总能“哭声震梁”。但俗话说“无规矩不 成方圆”,任由你这样发展下去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立规矩”成了 当务之急,凭你怎么撒泼打滚,咱们都得按规矩来。除了 “No”的规矩,还有 “Yes”的规矩 “Must”的规矩。从“每周食谱”到“每周书单”,咱们把规矩立起来。就像我们国家要全面依法治国一样,全民共守契约精神,才干共享法治发展成果。
对外开放,方能与时俱进。“故步自封”“闭门造车”的老路只能使人落后,因此妈妈很注重“对外开放”,登陆各种论坛 加各种妈妈群聊 带你参加各种宝宝活动,多看 多听 多思量。妈妈的“育儿知识和方式”也需要随着对外与不 同“宝妈”的不 断交流和 学习而不 断更新与完善。就像我们国家要坚持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一样,不 断地与时俱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的高速发展离不 开几十年来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和对制度的建设。宝宝,妈妈期望你能够搭载着 中国发展的快车,成长为能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接班人。
“ 中国之治 ”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论文心得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习近平总书记在 十八届四 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熟悉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 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 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 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近几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 极大改善,但仍有 部分公民尊法守法的观念不 强。当下时代,我们正处在 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大普法守法力度时不 我待。
法律是国家繁荣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 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讲话 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 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要害少数”。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惟独 “守法”,才干不 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惟独 “守法”,才干恪守权为民所用的底线。“守法”不 单单只是一个名词,它更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作为领导干部,要做到“守法”,就必
须要夯实学法用法的基础,不 仅仅要了 解法律条文的含义,更要了 解含义背后的深意,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探寻解决之道,避开在 处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时张冠李戴 似是而非,甚至是喊出“老子就是法”的雷人之语。“其身正,不 令而行;其身不 正,虽令不 从”,领导干部的守法用法意识,是国家法治意识的晴雨表,是社会法治发展水平的风向标。整个社会遵守法律 运用法律的风尚,首先源自领导干部对法律的遵守和运用,奉法者强,则国强,领导干部要做好守法用法的标杆,以自身带动法治社会的发展。
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一个拥有 良好法律素养和正确法治观念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运转有 序 文明和谐的社会,反之亦然。近几年来,从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 天津老太太摆射击摊位被判非法持有 枪支罪,到最近的大学生私自贩卖烟草非法经营案件,一件件看似啼笑皆非的“小事”,不 正是普法进度与社会发展速度不平衡的体现吗?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活动 社会活动所引发的矛盾也随之展现出新的特点,在 这种情况下,面临诸多挑战,惟独 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将法制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 中,才干共建现代社会的“乌托邦”。如今,七五普法如火如荼,我们更要以此为契机,开展富有 成效的普法教育,使更多的公民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减少因为不 懂法律而造成的悲剧发生,为社会带来稳定,共建和谐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不 是一蹴而就的,在 “法治苍松”的成长过程 中,需要我们不 断以“守法普法”之雨露悉心灌溉,法治国家,定当可
期!
“ ” 中国之治“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论文心得 5 5
时下,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 鏖战。白衣战士逆行险区 义无反顾,子弟兵驰援武汉 天降神兵,党员干部挺身而出 冲锋陷阵,各行各业加班加点 保障供应,一般群众加入联防 不 辞辛劳,海外赤子心系祖国 奉献爱心……一幕幕让人动容,一件件令人铭刻。
而这,恰恰是学生立德教育生动的“活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广播 电视 网络媒体 学习“活教材”,通过“云课堂” 征文 绘画 创作 交流等方式,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正当其时。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筑精神之塔。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钙 政治灵魂。疫情突袭,党 中央总揽全局 科学施策 坚定处置,带领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84 岁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再战抗疫前线;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重疾仍坚守一线;无数共产党员叫响“我先上”,一份份按下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张张留下口罩勒痕的坚毅脸庞,让人为之动容;街头巷尾 夜以继日,党员干部坚守防护网,护佑百姓平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引导学生熟悉到这正是我们党“以人民为 中心”思想的生动体现,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生动彰显;要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个人理想同祖
国 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在 一起,听党话 跟党走,扎根人民 奉献国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做人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助人,学会谦让 学会宽容,学会自省 学会自律”,“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 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连日来,无数抗击疫情的暖心画面令人肃然起敬,引发人们对道德的自我考量。白衣天使大爱无疆 勇敢逆行,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大军昼夜奋战 神速竣工,“医护专车”志愿者义务接送一线医护人员,汶川村民向武汉捐赠 100 吨蔬菜做感恩的汶川人,68 岁清洁工袁兆文 17 秒完成向白衣天使的爱心捐款,无数一般群众坚守防控哨卡 彼此互助守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浓浓的爱国情怀,高尚的职业情操,强烈的责任担当;要引导学生涵养“国家兴亡 匹夫有 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把感恩心 爱国情 强国志 报国行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奋斗之 中。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涵养处事之则。习总书记在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 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顺利开展。连日来,在 党 中央统一指挥下,各行各业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 动物防疫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严肃打击抗拒疫情防控 暴力伤医 制假售假
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就要善用疫情防控 中的鲜活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筑牢尊法 学法 守法 用法的基本理念并养成行为习惯,做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共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美好未来。
“ 中国之治 ”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论文心得
2019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第 6 个“国家宪法日” 第 19 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昨日,国务院在 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李克强总理强调,忠于宪法 遵守法律是每一名公职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 攻坚克难 中彰显担当,在 狠抓落实 中展现作为,严守纪律规矩,严格秉公用权。“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定海神针”,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在 “尊学守用” 中把好宪法“风向标”,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境界,提高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水平,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尊法”,树牢法治信仰的“定盘星”。“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 所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惟独 思想上“知敬畏” 尊崇法律,才干行动上“存戒惧” 守好底线。党员干部要坚定摈弃人治思想和长官意志,以“宪法法律至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权由法定”等法治观念,带头尊崇法治,誓死捍卫宪法法律
权威,维护好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 保证好宪法法律的顺利实施。无论职务高低 权力大小 贡献多少,都没有 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党员干部惟独 始终怀有 敬畏之心,才干树牢法治信仰的“定盘星”,才干在 法治之下想问题 作决策 办事情,对法治之外敢于“亮剑”发声 坚定斗争,做到任何时候都敬畏法律 任何时候都信仰法律。
党员干部要在工作
中“学法”,知晓为官尺度的“总开关”。“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宪法具有 最高的法律地位 法律权威 法律效力,而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加强宪法 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普及宪法知识”。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在 工作 中“学法”,率先一步了 解宪法 高出一筹掌握宪法,切实增强恪守宪法原则 弘扬宪法精神 履行宪法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 仅要系统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管理论,准确把握处理法治问题的基本立场,也要 学习与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在 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能力 依法行政能力的同时,弄明白法律规定怎么用权,手 中紧握法律戒尺,知晓为官尺度的“总开关”。
党员干部要在作风上“守法”,坚守法 律边界的“高压线”。“正人者先正己,律人者先律己。”假如党员干部不 带头守法,怎么能让群众信仰宪法法律?习总书记曾说:“任何人都没有 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标准 更严的要求,把握好“法定职权必须为 法无授权不 可为”的基本准则,在 作风上“守
法”,把对宪法的尊崇 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守法的自觉和行为的规范,自觉在 法律约束的“聚光灯”下行权 主动在 制度笼子的“放大镜”里用权,坚守法律边界的“高压线”,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责任 一种神圣使命,坚定不 移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
党员干部要在执政
中“用法”,坚持依法执政的“助推器”。“天下之事,不 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习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解决问题 推动发展”,这要求党员干部在 执行法规或掌握标准时,不 放松 不 走样,不 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推动发展 维护稳定的能力,使办事依法 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用法 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自觉选择,坚持把依法执政作为治国理政的“助推器”,实现决策科学化。要在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中,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实现定分止争,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让尊法 学法 守法 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让全体人民都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 中国之治” ”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论文心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都不 能少”,农村管理问题不 可忽视。农民的生活水平能否逐步提高,实现整体脱贫?农村的生态环境能否保护好,保持绿水青山?一个个重大问题都在 考验着我们基层工作者的信心和智慧。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多种优惠政策直达基层,让基层工作者斗志昂扬,让
人民群众如沐春风,各种有 利因素汇集在 一起,展开了 科学管理农村的新画卷。
基层党建促进乡村振兴。“不 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基层村(社区)党支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实地调研,认认真真检视问题,找出差距,根据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坚定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精准脱贫 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以前的农村经济落后,基本没有 什么配套设施,连喝上一口干净的自来水都成为奢望,也没有 一段像样的路,每到晴天就烟尘滚滚,一到下雨就满是泥泞,平时出入都很艰难。随着“党建+”的开展,让所有 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放心水”和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致富路已经成为共识,并在 加快实施。如今的农村日新月异,村民村貌都有 极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更好了,小汽车开始普及,村里也开始规划建设小公园等日常休闲场所,清理乱摆乱放,各家各户的院子井井有 条,居住的舒适度极高。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护航新农村建设。没有 制度保障的权利不 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在 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农民连解决温饱都是一个大问题,更遑论其他。但是在 社会主义的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成为自己的主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应时而生,从此农民自己解决自身问题有 了 实实在 在 的依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农村焕发出强盛的生命力,村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了 生产积极性,农作物的产量连年提高,位居世界前列;农村的管理日益优化,对外吸引力逐年增强,很多城里人都会不 定期的选择“乡村
旅游”,感叹农村的青山绿水;农民的整体素养得到提高,参加科学种植农作物讲座的热情高涨,甚至呈现了 大学生“技术性新农民”。随着基层群众自治的不 断深化实施,农民们积极谋划发展,将会为新农村建设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法治下乡”驱散邻里矛盾纠纷。以前农村矛盾多,有 效解决的途径少,很多小摩擦常年得不 到解决,随着时间推移累积,小矛盾成为大仇怨,最后发展到不 可收拾,成为乡村管理的大难题。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多次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现今乡村普法工作得到极大重视,司法行政部门多种方式送法下乡,如把“普法篷车”开到村民家门口播放“发生在 身边的违法犯罪案件”视频,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公安机关大力开展“扫黑除恶”打击行动,抓捕横行乡里的各种恶霸,搬开农村法治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优化乡村法治环境;审判机关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开展有 关电力安全 消防安全 食品安全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普法活动,提高村民的整体法律素养。当下的农民处理矛盾纠纷不 再是暴力相向,而是拿起法律的武器,遵循“双方商议先行,相关部门调解随后,再到司法程序起诉解决”的程序,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极大的降低了 基层矛盾引发群体事件的风险可能性,有 力促进乡村的科学管理。
第二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我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一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蓝图,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黄钟大吕。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有不少新表述、新论断和新要求,诸如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等等。这充分昭示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将进入全面推进的崭新阶段,中国法治建设将谱写依法治国的新篇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法治主题,是新形势下吹响的法治号角,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从人治走向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律,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最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国家治理方式。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经验,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庄严地写入宪法,成为权威的宪法原则。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要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立法上,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实现“科学立法”,突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强调人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在司法上,强调“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而不是将司法改革的侧重点拘泥于工作机制改革,更加突出对深层次的司法体制的纵深改革。在普法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意味着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依然是各级领导干部,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要统筹兼顾,切忌片面和表面,克服观念上的片面认识和实践中的表面文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不能各行其是、得过且过、浅尝辄止、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改革要与法治协调推进,在法治的轨道上和法律的框架内推进改革。改革不能偏离法治的轨道。新时期的改革不是制度的突破,而是更加注重制度的建设,正如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这个意义上,改革的智慧不仅仅是体现为“闯关”的能力,更是考验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要在法治的轨道上和法律的框架内推进改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并且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保障改革的成果。十八大报告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突出位置,为改革设计了法治的路径,其深意就在于保证中国社会的各项改革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要高度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并将顶层设计落实到法律层面,把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改革的法治保障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顶层设计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顶层设计只有落实到法律层面,在法治的路径上进行顶层设计,才能凝聚改革的社会共识和法治共识,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从依法治国的视角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还应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不断增长的需求,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正当的权益,为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作者系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总编、研究员)
第三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9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会议分析研究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四中全会”
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认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下半年经济
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符合预期目标。
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昨日,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
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
■ 释疑
党的“四中全会”怎么开?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中央委员会通常要召开七次全体会议,即“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
深化“三中全会”部署
“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聚焦“人事”,讨论、选举党的领导;“二中全会”一般在全国两会之前召开,主题也以“人事”为主,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安排;“三中全会”则以“经济与改革”为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四中全会”,一般与“三中全会”相隔一年左右,会期一般4天,会议内容通常全面落实、深化“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
8个月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今年10月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多以“党建”为主题 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四中全会”还常聚焦“党建”。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均以党建为主题。
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
会进行部分人事调整
依据党章等规定,开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党籍,要经党的全会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许运鸿问题的审查报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审查报告》,分别撤销许运鸿、田凤山的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二人党籍。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超过以往,此前被查的34名省部级高官中,有中央委员(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中央候补委员(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永春)等。
按照规定,上述人员的处理,也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追认、确认。
新京报记者 王姝
■ 纵深
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20个月前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8个月前的“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3个月后召开的“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梳理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节点,“依法治国”贯穿其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日益清晰。
习近平多次提依法治国
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在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其后,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多个会议上,习近平多次提到“依法治国”。
2013年2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今年1月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十八届四中全会还是党史上的第一次。
7月8日,在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开幕会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曾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今年底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上,中央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而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法必依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许耀桐等受访专家认为,自“依法治国”理念提出以来,我国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十八大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如何才能做到“有法必依”?“这就是四中全会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竹立家说。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为形成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相关部门数月前就已行动。今年4月,新华社调研组就来到南通,专题调研“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南通网报道称,“此次调研是根据中央领导要求,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开展”。
“司法改革”或为切入点
受访专家认为,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应以司法改革为突破口。
司法改革是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若干改革措施。
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三次会议,两次都涉及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是依法治国的切入点,更是依法治国的保障。”竹立家说,“依法治国”涉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等多方面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底线,只有真正实现了司法公正,才能谈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新京报记者 王姝
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 四中全会
时间:今年10月 地点:北京
主要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一中全会 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成果: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二中全会 时间:2013年2月26日至28日
成果:通过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三中全会 时间: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成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历届“四中全会”回顾
●七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4年2月6日至10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决议》和《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八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8年5月3日 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讨论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议程、代表团的组成和大会主席团的组成等议题。
●十一届四中全会
时间:1979年9月25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成果: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二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5年9月16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讨论确定了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
●十三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9年6月23日至24日 地点:北京
人事: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十四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4年9月25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9年9月19日至22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增补胡锦涛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撤销许运鸿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
●十六届四中全会
时间:2004年9月16日至19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撤销田凤山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
●十七届四中全会
时间:2009年9月15日至18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
新京报见习记者 刘素宏 陈瑶 郭永芳整理
(综合新华社)事实+ 四中全会多次晒官员查处结果
即将于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其中尤以公布高官被查处结果最为引人关注。而四中全会在改革开放以来,决议中多次出现过有关官员的查处结果。
例如,1994年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纪委《关于陈希同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陈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并建议依照法律程序,罢免其全国人大代表职务;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则撤销了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5年后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撤销了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的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并开除其党籍。(腾讯新闻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站等报道)
第四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刻阐明“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立了总遵循、总依据。“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我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必须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原则,不仅要充分认识法治和德治各自的独特地位和功能,而且要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内在联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更好地使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实行法治。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所谓法治,指的是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突出法的地位、强化法的作用,真正使法律法规成为社会生活的规范和人们行为的准绳。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法治的核心就是有明确的规则和程序,不管什么事,都要按照既定规则和程序来办。法治是法律在全社会得到公认和普遍施行的一种社会状态,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找到的治国理政的最佳方式。法治的可预期性、可操作性等优势在治理上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有力的引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新形势下,无论是国家治理、政府治理还是社会治理,其基本方式必然是法治,是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治理。可以说,当今时代就是法治时代。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触及的深层次问题增多,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我们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法治是改革的压舱石、发展的助推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命运、发展的成败。改革和发展能不能健康有序、行稳致远,越来越取决于法治体系是否健全,取决于厉行法治是否有力。要自觉在法治基础上凝聚共识,善于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和发展中的风险。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一方面,利益主体越来越多元,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集团,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各项工作公正性、透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更好地调整重大社会关系,调整公民个人行为,把公民的个人行为纳入法律秩序范围。要善于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始终坚持依法办事,切实解决好“花钱买平安”、息事宁人的问题,解决好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的问题,积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只有高举依法治国大旗,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赢得新胜利,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人们的社会实践又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思想道德的教化作用,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用思想道德的引导来规范人们行为和调节社会关系,这就是德治。德治作为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在稳定社会、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我们党提出的以德治国,既是对我国古代治国传统特别是德治传统的批判继承,也是对我们党执政以来宝贵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素有德治传统,对凝聚中华民族起过重要作用。古人提出的“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和“修身为本”等主张,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应看到,中国古代德治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往往都滑向“人治”。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基本内容的,是同“法治”联系在一起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因此,我们的以德治国不是封建时代“德治”的复归,而是对传统德治思想中合理因素的革命改造,是在批判继承中的一个新发展,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治国中的体现和升华,使全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更加自觉自信。
在新时期坚持以德治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最重要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就存在,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阐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反映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从上述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志,而且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法治与德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法律和道德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两者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法治和德治作为两种不同治国方式,法治以德治为基础,德治又需要法治作保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首先,它们在内容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承载着社会的价值理想和道德追求。一些道德规范可以凝结为法律约束,一些法律规范可以转化为道德要求。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就明确提出了“五爱”的社会公德规范。其次,它们在功能上互相促进,互相依靠。“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法律的实施要靠道德的依托,只有那些合乎道德、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的法律才能为更多人所自觉遵行,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能更好地起作用。法律对道德的实践又具有强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通过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来引领道德风尚。在新形势下只有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方式,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把法治与德治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大力培养既有法治信仰又有高尚道德情操、既接受他律又能够自律的新人,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注意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使道德有可靠的制度支撑和刚性约束,更好地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以法治的力量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提升。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要发挥法治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社会功能,通过严格公正执法司法营造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仅靠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法治手段进行治理,让败德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发挥对整个社会的警示教育作用,为道德建设“保驾护航”。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依赖道德而被认同和遵行。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须转化为人们内心自觉才能真正为人们所遵行。“不知耻者,无所不为。”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施就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只有坚持以道德为滋养,法治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法治体系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不仅法律的制定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完善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协调的法律体系,而且法律的实施更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确保法律的实施不违背立法宗旨、不偏离正确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检验法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尺,使执法司法行为既遵从法律标准又符合道德标准,既于法有据又合乎情理,获得坚实的民意基础、道义基础。良好的公民道德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共同发力、相互促进,让法治的阳光普照,让道德的清风吹拂,更好地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局面,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五篇: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依法治国涉及国家治理各个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对国家治理的重大意义,更好发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重要作用。
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们党提出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在国家治理领域的重要体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在废除旧法统的同时,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些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迫切需要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以有效调节各方面权利义务关系,引导市场形成稳定预期,激发各方面积极性。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正在深刻改变我国的国家治理实践,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具有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突出强调“全面”,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在更加全面广泛的层次上谋划和推进依法治国,体现了这场革命的深刻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党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等。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瞄准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进行深刻总结与创新发展,体现了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来抓,做到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推进依法治国,使各项具体工作有机统一、形成合力,从而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践中,我们既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又紧紧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使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就能起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效果,有利于从深层次上破解制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障碍。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总体上都有法可依;我们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使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公民权利保障更加有力;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繁荣发展,全社会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明显增强;等等。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推动,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
新时代,我们要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发挥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这就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各项改革,以改革思维和改革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只有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才能增强法治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有效地解决依法治国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才有坚强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