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失败心得体会
失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失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失败心得体会1孩子就像是一本神奇的魔法书,他能够为你带来各种各样的“魔法”,你的开心和不开心,他都能够为你改变!孩子能够改变老师,老师同样也能够改变孩子。
以前我们总以为只有孩子成功了,才是最棒的,所以只想到要为成功的孩子鼓掌。面对失败的孩子,我们也总是鼓励他“加油,宝贝!只有成功才会让你快乐”。可又有谁关心过那些失败的孩子呢?虽然那些孩子现在失败了,但并不代表他们以后不会成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答案来衡量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也许现在来说,孩子的回答叫失败,但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他的回答也许会是一门艺术的起源,会是一门真正的创作。孩子的智慧是无穷的,请不要吝啬你的掌声,也为那些失败的孩子鼓鼓掌吧!
我现在带的是小班,小班的孩子想象力是最丰富的时候,每次教他们画画,都让我受益匪浅。明明我教的是画个太阳,可是有好多孩子画的就不是太阳,刚开始我还会很着急,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得多鼓励画的好的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习。可是后来的一次画画课上,我让小朋友们画红红的苹果,可是有的孩子居然画成了一个“花脸”苹果,于是我就很生气的走过去问他“老师明明说画红红的苹果,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了花脸啊?”
孩子笑着告诉我“因为我觉得每次老师笑起来得时候,就像花朵一样漂亮”。当时听完孩子的话我还没能明白她的意思,可是事后我才明白,原来我们经常把脸蛋比作红红的“苹果”,可是在孩子的心目中他觉得老师的脸蛋不像苹果,更像是一朵五颜六色的“小花”。这就是孩子,小脑袋里永远装满着大智慧,我们无法用常人的眼光去判断。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那些所谓的“失败”只是孩子的创造,我们追求的不正是这种创造吗?所以我们的老师不光要给成功的孩子鼓掌,更要给失败的孩子鼓掌。没有现在的失败,哪有以后的成功。
失败心得体会2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理性地对待。只有理性地分析、汲取失败的教训,认真整理、总结成功的经验,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学习脚踏实地,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次成功的背后,会有千百次难言的失败。当我们处于失败时,往往会颓唐、惆怅于自己所设的重重迷雾之中,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其实,一次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再爬起来,继续前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一千六百多次,如果他萎靡于第一次失败之中,他还能有以后的若干次失败吗?他还会有那令世人瞩目的成功吗?我们能生活在今天华灯初上、霓虹四射、流光溢彩、“火树银花”的不夜城吗?正是爱迪生在许多次失败中的一次次不懈努力,最终走进了成功的“殿堂”,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只有理性地正视失败,在失败中不气不馁的人,才会在失败的中,逐渐找到通往“柳暗花明”的成功路口。
成功,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纵使成功的概率为亿万分之一,我们仍然有成功的机会。成功了,鲜花、赞扬、荣誉“铺天盖地”,我们会因此高兴、喜悦,同时也会沉浸在陶醉、自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之中。此时,最需要的是冷静、反思与总结,最需要的是理性正视成功。的确,成功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幸事,是对过去为之曾经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汗水的回报,是对已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但它只能代表过去,它不可能代表下次和永久的成功。往往看重一次成功的人,他只能获得此次的成功;理性正视成功的人,才会有再次获得成功的机会。
理性对待成功与失败是一种思想境界。具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成功时,他会心态平静、不骄不嘈,认真总结经验;失败时,他会不气不馁,分析原因、汲取教训、查找“症结”、以励再战。
理性地对待成功与失败,不只是人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规则和游戏,更是潇洒走向下一个成功的“弹跳板”和助推器!
失败心得体会3在人潮此起彼伏里几乎流浪了一年,都是在为求职而百战不殆,失去的时光早已不再,而得到的面试经验却数不胜数,我时常在想,我不是为养家度日才如此躬耕劳作,怎么还在面试人海中循环往复,我想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宝贵而艰辛的经验,此时不妨与你们分享分享,看看是否能祝你一臂之力,那可是我屡战屡败的血泪啊!
面试时的仪表气质自是不必多言,早已成为求职的家常便饭而变得索然无味,要想在面试时脱颖而出,自信非凡无疑会彰显你专业技术的精湛,而这其中学历当然会出卖的学识、经验的不足;面对老板的刁钻磨难、精心设计的陷阱,只需从容应对,切不可看出你的紧张之心;扬长避短,无论如何也要把问题引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自由驰骋,瞒天过海,获得老板的青睐。
永远不要把自己放得太高。不错,谁能年少不轻狂,我们渴望发挥自己的光热、努力表现自己,立志做出千秋大业的气势;其实现在年轻人实在是眼高手低,不是挑剔这活太累,那个太脏、丢脸等等因素在其中作怪,要知道不是我们选工作,而是工作选我,这一点在我摸爬滚打的遭遇上深有体会。
不要在乎工资的多少、职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因为我们正处于充实知识经验的阶段,打好基础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中平步青云,总而言之,面试的心态极为重要,需要仔细掂量把握,否则丧失的不仅仅是机会,还有青春年华,永远不要拿青春当做面试的资本。
这一次招聘考试面试的失败让我再次懂得: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重要性,当然这也在意料之中,我只是再想:还会有下一次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活着的意义所在。
失败心得体会4沐浴着秋初的阳光,大家来到了训练场,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做了热身游戏,彻底打开了心境,训练正式开始。在为期一天的笑翻天拓展训练中,教练以“打造赢的团队”为主题,带领队员们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中不断分享、总结、进步。
记得其中一个项目是“七巧板”,这个训练项目设计得非常巧妙,小组与小组之间既有竞争,也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甚至有时候要将自己的资源全部借出去帮助别的小组,最终才能达到共赢的目的。
在“孤岛求生”时队员们协同配合,亲密无间,增进了对团队的信任;在“闯关酷地带”等项目时,队员们破釜沉舟,突破自我,磨练了意志,激发了潜能;在“毕业墙”时,队员们环环相扣、坚如磐石,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强大。队员们以极大的坚忍和顽强完成了所有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在一项项的磨练中,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理解、配合与信任,增强了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训练,大家从中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全体人员的信任和配合下,他们相继完成了“穿越电网”“孤岛求生”“闯关酷地带”“毕业墙”等多项训练项目。通过拓展训练,使员工都认识到团队合作的精华,每个人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升华,培养了员工的团队和责任意识,增强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挑战了自我,战胜了自我。
第二篇:失败
总是
要在最后的一刻
你才会走过
才会发现胜利
就在你的窗外
曾经是
怎样美丽又怎样寂寞的一个
失败 也只有失败
才知道
你错过的是怎样的辉煌
第三篇:失败案例
失败案例
1997年的6月,A是警卫队本市机械工业生产不景气的状况十分重视,他们决定采取紧急措施,调整该局的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力量。原来的领导班子成员,有的调出,有的退居二线,新的领导班子中的主要领导——局长和副局长都是新调进来的,他们都很年轻,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后,打假工作热情都很高。新旧领导交班时,两位局长请几位前任领导较全面、认真地介绍了情况。在继续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局党委就下一步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形成了一个基本意见。在几天后的中层干部大会上,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他的讲话得到大家的赞许。
之后,新领导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他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有时他在下属工厂一呆就是一天,和工人师傅们广泛接触。他还提出领导要提早上班,推迟下班,检查工人的工作情况,但大家认为这是不能长久实行的。
第二,他从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厂生产上不去是因为缺少某些原料,局长利用自己在其他市的关系,寻找办法。有人统计,仅10月份,局长就出了4趟差。
第三,他最关心的十五年远景规划的实现,为了这个目标,他常带队到外地考察并形容自己“睡不好觉,常吃剩饭,衣服一个月一洗”。
在年终会上,两位副局长谈了对局长的看法。一位说:“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领导的意图,局长很少在办公室,我们有事找他商量,常常要跟踪追击,可是我们哪有局长的小汽车跑得快啊!”另一位说:“局长常在外考察,交待我们帮他把生产抓一下,可是具体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都没有交代,我们无从下手啊!”上级把这些看法转达给了局长,局长却说:“这两位副局长不得力。虽然他们人不错,但缺乏干劲。”两位副局长知道局长的评价后,工作上也心灰意冷了。
一年过去了,机械工业生产的形式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亏损了3.8亿,比上年同期多0.8亿。
案例分析:
1.局长领导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局长采取的是自由放任式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不注意权力和规章制度、纪律的作用,多下属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容易出现混乱和时空的状况。另一方面,局长又采取事必躬亲的工作方式,在处理问题时没有轻重缓急之分,没有掌握提纲挈领和“弹钢琴”的工作原则,使得重要问题得不到解决,次要问题太过牵扯工作精力。另外,局长在授权时太过模糊,没有明确界定,下属并没有得到自主的决策权力,不敢行使职责。
2.要调动两位副局长的积极性,就要了解领导激励下属的艺术。一个完善的领导激励行为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洞察需要、明确动机、满足需要、激励机制与反馈机制、约束机 制相互补充。具体到案例中,两位副局长最需要的是工作的成就感与领导的肯定与鼓励,也可以说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局长在授权时要规定目
标,权责一致,并在言语上多做鼓励,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和权力,放心大胆、踏踏实实地工作
3.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领导体制的一些弊端:领导权力关系运转不顺,在授权、分权问题上纠缠不清;领导工作方法落后,许多领导者掌握不了领导理论和方法,还是用传 统的家长制那一套;领导程序缺漏,领导活动主要表现为决策、用人、指挥、协调、控制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否则就会出现失误,这种情况依然普遍。针对这些情况,在领导体制改革中,要做到:建立合理、协调的领导权力运转体系,克服过分集权情况;明确领导职能、实现领导职能转变;领导体制应该科学化、法制化。
成功案例—马云与阿里巴巴
马云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之后任教于杭州电子工学院。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网站“中国黄页”。1997年,加入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1999年,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当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哈佛大学等。
1988年-1995年 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1995年-1997年 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1999年至今 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成亚洲最大个人拍卖网站;
2003年 创办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目前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
2005年 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
2006年至今 成为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最有特色,最受影响的评委,还用中国雅虎和阿里巴巴 为《赢在中国》官方网站提供平台。《赢在中国》主办人:王利芬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网络广告为赢收项目的营销平台“阿里妈妈”。
阿里巴巴以支付的低端门褴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长加入.2008年 阿里巴巴实行广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开办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中国黄页”,提出并实践面向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为互联网商务应用播下最初的火种;他在中国网站全面推行“诚信通”计划,开创全球首个企业间网上信用商务平台;他发起并策划了著名的“西湖论剑”大会,并使之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盛会。
马云率领他的阿里巴巴运营团队汇聚了来自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万注册网商,每天提供超过810万条商业信息,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 Yahoo、Amazon、eBay、AOL 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商业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无限机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创办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的独特道路,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2002年5月,成为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的封面人物;2000 年 10 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 2001 年全球 100 位“未来领袖”之一;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他为2001“商业领袖”;2004年12月,荣获CCTV十大经济人物奖。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他开办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他提出并实践面向亚洲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他于2002年3月10日起在中国网站全面推行“诚信通”计划,从而在全球首创企业间网上信用商务平台,他发起并策划了著名的“西湖论剑”大会,使之成为青年企业家交流与成长的平台。2002年成为杭州市政协委员。
哈佛大学两次将他和阿里巴巴经营管理的实践收录为MBA案例。在2002年1月发布的阿里巴巴第二份MBA管理案例,哈佛引用了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的阐述,“马云认为阿里巴巴的价值不在于每天的浏览量是多少,而在于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以此来表明对阿里巴巴迅速发展的认可。
截至2003年5月,阿里巴巴会聚了来自2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注册商人会员,每天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150多万条商业供求信息,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是全球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
WTO首任总干事萨瑟兰出任阿里巴巴顾问,美国商务部、日本经济产业省、欧洲中小企业联合会等政府和民间机构均向本地企业推荐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两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B2B网站、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从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多家著名新闻传媒对阿里巴巴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第四篇:珍惜失败
珍惜失败
原来,雨后的阳光,依然耀眼。
——题记
依旧是卷子,依旧是那样。望着卷子上那显眼的名次和鲜红的大叉,还有那反射回来的一缕耀眼夕阳,刺得我眼睛难以睁开,那份沉重感莫名地跑了出来。
从老师办公室里出来,耳畔回响着老师严厉的训斥,不停地抖着的手拿起卷子,只有一遍一遍地翻着,看着。感觉很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
淅沥沥,不知何时起,天空开始晴转乌云,下起了小雨。在雨地上漫步,不知是泪水模糊了视野,还是雨水溟濛了世界。秋雨阵阵,泪水掺杂着雨水,滴落在潮湿的路面,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阴沉灰暗。不知雨过天晴,我是否会见到彩虹。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望着母亲那弯腰洗衣服的样子,望着父亲在厨房里忙于做饭的样子,我悔恨极了,悔恨自己的没用,悔恨自己的不争气…回到房间,我越想止住眼泪,那该死的液体越是欢快地奔涌而出。在书架上无意翻了一本《成功·失败》,这本老书是爸爸创业时买的。然后便噙着泪翻了几页。看着看着,我似乎看到了希望,心扉敞开了,有簇熊熊烈火在我心底燃烧。我大跨步走向阳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突然发现,雨停了,天晴了。经历过后的心变得坚强了,抬头仰望天空的彩虹,嘴角露出了微笑。原来,雨后的阳光,依然耀眼!
挫折让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就如同那缕阳光一样,只有经历过风雨,彩虹有彩虹,才会变得坚强。成功后,你会觉得,失败竟是如此珍贵。珍惜失败吧,因为失败就是成功的垫脚石!
第五篇:笑看失败
笑看失败
三个人的瓦器都碎了,但他们却快快乐乐地推着空车回去了。这是因为他们具有笑看失败的生活态度。
较之于成功,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在路上,是在面对失败,追求成功。如何面对失败?人生的态度决定生命的高度。
笑看失败,透露的是一种自信。取经途中,孙大圣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艰苦备尝,往往是初战不利,一番挫折后方能救出师傅。
笑看失败,透露的是一种魄力。曹操的80万大军被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众谋士垂头丧气,曹操却屡次大笑,他笑周瑜、诸葛亮思虑不周,用兵有误。那朗朗的笑声体现了他超人的胆魄,这胆魄使他由弱变强,终成大器。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长征中,毛主席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率领红军克服千难万险,终于胜利到达陕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就是这种魄力的真实写照,有了这种魄力,失败会向你低头,胜利会向你招手。
笑看失败,透露的是一种坚韧。孔夫子周游列国,屡屡受困,最狼狈的一次是在陈地被围困,绝粮,跟从的弟子病了,站都站不起来。孔子还在不停地给大家讲学,朗诵诗歌、歌唱、弹琴。是啊,困境中,依然坚守着节操,依然达观,靠着坚韧,孔夫子终成万代敬仰的至圣先师。
“失败是成功之母”,果真如此吗?借用洪战辉的一句话——“苦难并不是一笔财富,重要的是对待苦难的态度”。此话“于我心有戚戚焉”,失败是否是成功之母,关键在于失败后的心态,豁达者绝不耿耿于怀,明智者总结教训,坚韧者愈挫愈勇,懦弱者胆战心惊。做成功人士,要有阳光心态,“听任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上云卷云舒”,那份冷静和淡泊对人生是多么珍贵啊!
笑看失败,看出一种能力,一种自信,这是成功的基石;
笑看失败,看出一种稳重,一种魄力,这是成功的保障;
笑看失败,看出一种冷静,一种超越,这是成功的前奏。
生活中,直面挫折,笑看失败,笑脸盈盈中,东方已露出了虹霓。
【点评】
开头引用材料,语言简洁,继而提出中心论点——“笑看失败”,操作规范。三个分论点分别从“自信”“魄力”“坚韧”的角度进行论述,设点精辟,有思想深度。排比结尾,响亮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