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二十二》观看心得体会范本
记录片里有的老人哭着说不想提了,有的三人两语讲述由于不幸的遭遇,岁月沟壑佝偻的在沧桑的脸庞上一览无遗,片子里放着老奶奶的日常,任凭谁看来都是表面祥和却暗涛汹涌,现在这些生活的细碎琐事,90多岁的人了,生活还能自己理,佝偻着身躯在屋子里踱步,在溪水边洗着衣服,举步维艰挑着水。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十二》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二十二》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一】
看了这部电影,我走出电影院,深深的吸了一口空气,五脏六腑才又活了过来。我想起了已经过世的祖母,布满皱纹的皮肤和蹒跚的步子,她们是多么像,又是多么不像。
我的祖母十几岁就嫁给外公,外公英年早逝,祖母一个人养育了七个子女,中间所遭受的苦难无人去说。当年被摧残的妇女,中国的,朝鲜的,甚至日本的,她们的噩梦,有的已经跟她们一起藏进了坟墓。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望乡》,那种痛苦无助使得我不敢再看第二遍。有些人死去了,留下残破的身体和同样残破的精神。有些人从这场劫难中逃脱,之后怀着这份记忆一直活着。
日本右派否定南京大屠杀,也否认慰安妇的存在,这是怎样的一种不要脸!历史没有忘记,受害者没有忘记,施暴者反倒没有了记忆!
有人担心电影的曝光是对老人们的二次伤害,但是如果我们不说不做,怎么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这不是老人的错,是战争,是军国主义领导下的日本的错。希望我们能够献出一点点责任与爱心,让老人们有一个更加幸福的晚年。
最后,这个世界这么好。
关于《二十二》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二】
作为一名90后的我,虽然不是第一次听说“慰安妇”这个词,而且也知道那段历史对于亚太地区的女性来说是劫难,也是屈辱,可从来没有好好看过她们的样子,她们的生活,看她们如何度过劫难后的漫长岁月。
8月15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下班后,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我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纪录片《二十二》。虽然《二十二》在现如今铺天盖地的奇幻、喜剧、爱情片里显得苍白、无趣、茕茕孑立,寥寥无几的宣传让这部电影显得更加孤寂,但电影背后的事件和人物是值得关注的。
曾经我看过一个报道,韩国由民众众筹拍摄了慰安妇主题电影《鬼乡》,朝鲜族民歌《阿里郎》贯穿始终,悲情而温暖。现如今,中国首次将镜头对准了这个特珠的人群,可悲的是,电影拍摄时的22位老人,到电影上映时,减少到了8位,这个数字什么时候会降为零,要等到什么时候再来回顾这段历史?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说这句话的是今年97岁的韦绍兰,1944年,她被日军掳到慰安所,3个月后才逃出来,回到家的时候,丈夫第一句话是,你还晓得回来啊,3个月来没流一滴泪的她这一刻哭了。婆婆却说,不是她学坏,是日本人在山头捉到她的。1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想死,喝农药,被邻居救下来,还是婆婆劝她,死什么,不管是男孩、女孩,生下来。1945年,她生下儿子罗善学,这个孩子从小被人指着骂日本人,谈过6个对象,但最终因为他的日本人后代的身份,没人愿意嫁给他,终身未娶。
将来会怎样?
罗善学说:以后病了没人端水,就喝药去死。
韦绍兰却讲,“我还没有活够,这个世界红红火火的,我要留下命来看。”
比起回忆那段悲惨的往事,韦绍兰更愿意讲自己还是姑娘家时候的日子,上山放牛,唱山歌,歌词是这样的:
“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天上下雨路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每当讲到这段,她的脸上总浮现出令人揪痛的笑容。
正片加字幕,总共99分钟。这段时间里,没有指责,没有仇恨,电影院里安静极了,隐隐约约能听见有人啜泣。我想大家跟我一样,更多的是愧疚吧,因为觉得残忍,虽然知道有这段历史,有这么一群人,却忽视他们的存在。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遗忘就等于背叛。如今,留给我们去看看她们的时间更紧迫了,有一群不愿承认历史的人正在等待着她们死去。对她们,历史不曾以温柔相待,但她们却用温柔融化了岁月。
关于《二十二》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三】
这类电影一直是我的软肋,“这类”我指真实得让人揪心的片子,尤其是历史类,人文类,明摆着你看了就疼的片子。
上映以来的这两天网络上刷得厉害,尤其遇到8月15,刷得更厉害。
今天上午在微博上看到某导演转发的消息下有人评论“不要因为不敢去看而不去看。”,这段评论比较扎心,之后我就买了中午的票,翘班去看了这场《二十二》。
因为是纪录片,没什么剧透不剧透的,可以说电影本身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撕心裂肺的疼,但还是万般沉重,犹如一块大石压在你胸口。
电影记录了拍摄当时记录在案的最后的“慰安妇”们和她们的家人们现在的生活。很平淡,有几个瞬间还会觉得很欣慰。
如果你不知道她们曾被迫成为“性奴隶”,你也许会觉得她们就像平常邻家的奶奶 阿婆一样,步履蹒跚,好像什么都不记得,糊里糊涂地笑着。
但只要说起那段日子,你立马能看到暗下的眼神,颤抖的嘴,整个人被悲伤痛苦围绕的样子。
电影里好几处讲到她们的经历被报纸电视台曝光后生活中的变化,让我有些揪心。那一段血肉模糊的伤痕,我们翻出来看着它们似不愈合的样子然后再翻出来晾一晾,最后究竟是谁得到了什么,真的说不清楚。
本来可以像个平常的老人一样度过一生,最后她们被曝光在镜头下,过去的事情被翻出来,平常的生活再不在。
我之前总觉得这样的事情应该被人们关注,应该被人们记得。但是为了被关注和被记得,牺牲的却是她们平常、幸福的生活。值吗?我问不出答案。
网上有一些电影人物的截图,我不想用。
她们深深的皱纹让我伤心,那些漫长的岁月她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影片的最后,有一个志愿者说,“当初只是幼稚地想给她们讨个公道,可是至今日本政府一点赔偿道歉也没有”
“又如我早早知道会给她们带着这么多困扰,当初就不要打扰她们。”
关于《二十二》观看心得体会范本【四】
“你们来看阿婆,阿婆就已经很开心了。”
暑假去看了《二十二》,看完之后感触很深。二十二指的是二十二名当年被日军侮辱的慰安妇奶奶。电影开拍时中国内地有二十二位奶奶,到上映时却只剩下九位奶奶了。但让我很意外的是,这部纪录片的排场也是少得可怜,我看的是小厅,人却出其的少。
整个纪录片很平静,没有撕心裂肺,也没有暴跳如雷。有的只有那些奶奶的安静和善良,以及她们静静的阐述。她们平和的活着,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明明是沉重如石的过往,她们却慈祥着跟我们诉说;明明是不可磨灭的仇恨,她们却希望我们和平。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里有位奶奶说,她回去以后,丈夫没有嫌弃她,而是对她说你是被强迫的,又不是自愿的,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奶奶的亲人也没有疏远她,更去逼迫她去讲述痛苦的往事,如今奶奶儿孙绕膝,日子过得也舒服。这才是对受害人应有的态度啊。然而在我的身边或是在网络上,有很多人对于慰安妇奶奶却是鄙视嫌弃的态度,认为这部纪录片也是耻辱的东西。甚至认为《二十二》这部纪录片电影就是靠奶奶们赚钱,毫无意义。
“有些人说说《二十二》的拍摄是去再次揭露老人们的伤疤,但是这是一段历史,是事实,每一个人都要正面面对的历史。老人们也都是自愿拍摄,摄影组对老人们也进行了很多帮助。不得不说,因为《三十二》和《二十二》才让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到这段历史,去关注到这些幸存的奶奶们。”这是在知乎看到的一段话,我觉得十分有理。《二十二》这不纪录片不是怂恿你抡起袖子去揍日本一顿,它并不是让你去恨,而是让你看见这些奶奶的坚强,告诉你们她们都心里还有爱与向往,她们依然善良。从而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让奶奶们得到一个交代。
影片的最后,是一位奶奶的葬礼。奶奶的坟墓由寸草不生,转变成杂草乱生,尽是荒凉。“奶奶们在等待着一个交代。而日本政府在等待着她们死去。”我们能做些什么?唯有努力向学,让中国更加繁荣强大,让日本给奶奶,给世界一个交代。
会有那一天的,一定会。
关于《二十二》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五】
如果没有看到你,“二十二”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而现在,这个数字串起了一段段许多人不愿回忆的往事。历史不能遗忘,或许仇恨可以放下,而那些满是伤痛的坑坑洼洼也应该被岁月抚平,因为生活还在继续。而我也相信,你应该有着更深的含义。
没有酷炫的特效,没有如何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简简单单的叙述:从过去到现在。有人说,这对于受难的老人及其亲人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也有人说,这也许是一种解脱,让羁绊的受伤的心灵得以释怀。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不是所有老人都能做到真正的放下,惟愿这能减轻她们些许的伤痛。这一次,我不说历史,历史就在那里。不说仇恨,也许仇恨早已不复存在,扎在老人们心里的到底是什么?岁月走到这里,更多的是沧桑啊!
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在纪录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说起过去的时候,有的老人哭着说不想提了,显然可以看出那段屈辱的往事给她们带来了极深的伤害,这也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同时,我也看到了她们的孤独与无助。中国现在可以说是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了,这个群体需要的关爱与陪伴,我们应该如何去守护,这需要我们深思。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轮回,从呱呱坠地到摸爬滚打,到最后的返老还童。老人和孩子一样,需要的更多是陪伴。无奈的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背井离乡,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他乡买房置地,更多的是漂泊。不是所有老人都愿意迁徙,或是因为想着“落叶归根”.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故乡的'大树已不再茂盛,而那个“巢”则日渐空虚了,“呱呱坠地”和“返老还童”变成了“留守”.片中老人喂流浪猫的那一幕是我想起了奶奶,还有被我奶奶喂过的流浪猫……
生活不易,但我们可以让心态变得简单。海南的那几位老人令我心生敬佩之意:耄耋之年,生活还能自理,洗衣做饭。我想,这必然离不开乐观开朗的态度,离不开对生命的热爱,离不开对生活的向往。其中有一位老人这样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愿你我都能以感恩之心去对待这个世界的每一份恩赐。“希望中国和日本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以为一旦打仗,会有许多人死去。”这也是一位幸存老人的心声。是啊,仇恨不能永久,希望和平长存。社会还是那个社会,爱的旋律不会消逝。“治国、平天下”也许有点泛,“修身,齐家”不应该遥远,践行在点滴上。
世界很美好,一呼一吸都能感受到。玫瑰也带着刺,但这丝毫掩盖不了它迷人的容颜。生活不曾想过伤害你,那些你遇过的荆棘,都是它与生俱来的,我们理应包容对待,就像生活包容你我的任性一样,陪着我们慢慢成长。漫漫岁月,常回家看看,那个“生根发芽”的地方,那里有期待已久的陪伴!
第二篇:保先学习心得体会(二十二)
通过听取张局长的“保先”动员报告,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本人对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支部提出的党员先进性学习讨论题进行了深刻思考,现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共产党先进性问题的几点体会:
一、为什么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保持党员先进性,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新的执政目标,必须继续保持先进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员队伍自身建设,与时俱进,不断争取新的胜利。保持党员先进性,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任务、历史责任,广大共产党员就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与新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与“三个代表”的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确保党的肌体不受腐蚀,党的战斗力不受削弱,党的形象不受损害,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准确把握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实现形式和时代内涵。
1.必须准确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始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诚实践者,既扎根于群众又要求高于群众,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必须一致要求和长期坚持的。要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紧密结合新的实际,把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贯彻和体现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政为民,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必须准确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同实现形式。由于每个党员面临的环境、任务不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现形式也就不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党员自觉带头创造性地执行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不同的职业岗位、工作方式,在不同的组织、社会群体中反映其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先锋模范作用、奉献精神不只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场合,也不只局限于某些特定的群体,而是要以整个社会为背景去体现、去发挥。共产党员要自觉延展先进性的时空要求,树立“一种身份,多种舞台”的党员角色观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各级党组织对不同社会领域的党员先进性提出了不同要求。每一位党员要在各级党组织提供的有效载体和舞台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必须准确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党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从来都是和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连的。共产党员先进性与时代发展的步伐息息相关,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其内容。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必须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立足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也是共产党员时代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三、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正确认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最新理论成果实现思想武装。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要想具有先进性,保持先进性,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就必须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方面用共产主义道德要求自己,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成为高尚道德的示范主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
2、努力提高党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党员的业务素质,广大党员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自觉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创造一流的业绩。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在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上下功夫。为此,党员就必须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我认为,关键的就是要树立以下三个观念:第一,为民不遗余力的观念。以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第二,办事不图回报的观念。为老百姓办事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个人不应该指望得到什么奖励,什么报偿。只要合乎条件,群众要做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方便,也没有什么理由好推辞的,更没有什么好索取的。第三,工作不带私心的观念。无数事实证明,有了私心就没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会变成只说不做,虚伪的人。有了私心,就不能头脑清醒,就不能秉公办事,就不能理直气壮,就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重大责任,广大共产党员要积极投身到这项教育活动中去,认真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把保持先进性作为我们每个党员经常的自觉的行动和一辈子的追求,体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这样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党的事业才会永远兴旺发达。
第三篇:观看《警醒》心得体会
观看《警醒》心得体会
——东宁街龚安娜
东宁街道办事处与2018年7月31日在四楼会议室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警醒》,使我想起一位哲人的话:“人的自由并不仅仅是在做他愿意做的事,而在于永远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去追求党纪、政纪、法律规定之外的“自由”,无视党纪、政纪、法律,把党纪、政纪、法律当作儿戏,放纵自己的私欲,让富贵所淫,被金钱所惑,被美色所迷,势必“触礁沉没”。《警醒》片中的人物昭示我们,在一个崇尚法制的社会,绝对没有超越党纪、政纪、法律之上而有绝对自由的特殊人物,绝对没有因腐败而能得到豁免的干部。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保证“有所为”。做到“有所为”须确立“有所怕”的意识,有一种惧怕心理。纪晓岚有句名言:做人要记住一个“怕”字。“官有所怕,业有所成”,经常用“怕”字来约束自己,怕违纪违法,怕有愧于党和人民,在遇到可能违反党纪、政纪、法纪的时候,更有临深渊、履薄冰的心态,努力预防问题的发生,心里才踏实,事业才实在。
做官欲求福,还在守法中。《警醒》使我感到震憾。为人做事,惟有守法,才能坦然面对世事百态,理直气壮地昂 扬起一身正气,不用从内心深处时时警惧法纪的惩处,也无需承受道德的审判,更不必非常小心地防范着或明或暗、或正义或不正义、或可预知或不可预知。惟有守法,就不会受到那些不可告人的牵连和羁绊。惟有守法,不管反腐败处于何种形势,都可以街头巷尾闲庭信步,起居有序,出行无忧。
第四篇:观看《雷锋》心得体会
观看《雷锋》心得体会
为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观看电影,这是我们对雷锋的的一种纪念,也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传承。电影中介绍雷锋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是个孤儿,爸爸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哥哥是在资本家的工厂里累死的,弟弟是在妈妈的怀里饿死的,妈妈被地主逼死的,但是雷锋没有放弃,最终还是成了受人尊敬的名人,雷锋乐于助人,是我们的好榜样。
自这次看了《雷锋》之后,雷锋这个名字又一次在我们心中燃起,又一次在脑海里根深蒂固。我们了解雷锋,更要把雷锋精神渗透到工作、生活中去,把这种精神一直继承下去,让雷锋这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甚至全世界。
雷锋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雷锋永存于我们心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们离不开雷锋精神。对于浮躁的现代生活来说,雷锋精神是一种镇定剂,它能够沉淀那些浮尘。如今,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一私之利而不顾祖国利益,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的为他人服务而不索取金钱,又有多少人会像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呢?所以,我们离不开雷锋精神,而现实当中的那些活雷锋就是我们的榜样以及雷锋精神永存不朽最好的证明。
自从,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这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不是只在3月5日这一天而已,每天都应该学习雷锋做好事、做实事,时时刻刻把雷锋精神牢记于心,并把这种精神付诸于行动之中去。这
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学习雷锋,才能真正的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而不是看看,只会说说而已。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雷锋的活动。我们对“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耳熟能详,对雷锋日记倒背如流。曾记得,雷锋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我脑海中最深刻,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也许你早已忘记,可是不能忘记了雷锋的奉献精神。就算是一滴水,也要滋润一寸土地;就算是一线阳光,也要照亮一分黑暗,带来光明;就算是一颗粮食,也要去哺育生命;就算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也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作为大学体育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挥到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和体育教学之中去。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乐于帮助他人,而不是秉着那种爱搭不搭的态度。对于要帮助的老师、同学,我们应该全心全意的投入,而不是蜻蜓点水。平时一句问候的话,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足以,不需惊天动地的行动。因为我们是一个大的集体,是一个大的家庭,只有互帮互
助、互相关心,才能使我们这个大家庭变得越来越好。而一个融洽良好的氛围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雷锋也曾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我们应该大声地唱雷锋之歌,大力的弘扬雷锋之歌,歌颂雷锋,歌颂雷锋精神!
体育系赵起生2014年4月13日
第五篇:观看《基石》心得体会
青山埋忠骨,大海铸英魂
――――――观看 纪录片《基石》心得体会
2014年2月21日上午九点半,在冯村中学党支部曾书记的组织下,我观看了广东大型记录片《基石》,虽然只有短短四十八分钟,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基石》讲的是南粤大地曾经上演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青山埋忠骨,大海铸英魂”,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热血和忠诚支持革命。革命母亲――李淑恒送子参加革命,痛失爱子后自己也参加革命最后英勇就义;红军阿姆――李梨英痛失爱子后仍然救助红军伤员;共产党员何瑛,还有革命群众何丽清在国民党搜山到来,为了革命同志的安全,大义“灭亲”的壮举,还有彭湃、陈铁军、周文雍等等革命烈士„„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革命走向成功的基石。
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里程。没有广大的基层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取得伟大的胜利。
通过观看学习,让我们基层党员学习先辈们的高尚品质,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在群众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