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披肝沥胆,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胜,与贫困作坚决的斗争。为加强一线扶贫力量,全国累计选派近300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包括目前在岗的第一书记20.6万人、驻村干部70万人,加上近200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为开展全国性的贫困识别,仅2014年党和政府就组织了80多万人逐村逐户登记造册,共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大批党员干部下沉到最艰苦的农村地区,密切联系贫困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克服困难,与他们患难与共。在经年累月的苦干实干中,党的干部队伍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锤炼,党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民心铸成了我们党最牢靠的执政基础。
扶贫脱贫实践检验了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中国的扶贫脱贫工作是一项超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党中央的运筹帷幄,也需要上上下下各个层面的步调一致,协调运转。其运作的好坏是对党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一场“大考”。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就已经认识到,在扶贫领域“平均分散使用力量,一般化的领导方式”是贫困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为此,专门成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扶贫组织,从制度建设方面把扶贫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蓝图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党的总书记到农村最基层的驻村书记、村委干部都尽锐出击,齐抓共管脱贫工作。22个省区市一把手立下“军令状”,以非常之举办非常之事,大手笔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会战。哪里有贫困群众,哪里就是扶贫脱贫的战场。中国共产党再次用行动证明,是一个对人民负责,有能力有担当、能够大有作为的执政党。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上下贯通、运转高效、联系广泛、执行有力的党组织系统,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等等,是赢得这场胜利的关键要素。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与梦想、信心与斗志、情怀与担当在此间得以淋漓体现。可以认定,中国反贫困的成就决不是经济增长、市场机制自发而为的附属品,它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转化政治优势为领导力、执行力,自觉作为、努力引导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亿贫困人口中容易脱贫的大多已经摘掉了贫困帽子,剩下的多数是深度贫困者,是最难啃的骨头。他们大多生活在基础设施薄弱、致贫原因复杂、公共服务不足,发展严重滞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这意味着越往后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能否“不留锅底”大获全胜,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挑战。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直接指挥下,强化顶层设计,陆续召开会议、出台文件,运用宏观全面的政策工具,及时调整扶贫政策与战略战术。譬如减少户籍制度对教育产生的不平等,把教育作为阻击贫困发生的有效手段等。采取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等多种举措;制定脱贫时间表、路线图,不断应时而变、因势而动,高效推进。在扶贫布局上从普惠到重点区县村、再到户到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注重扶贫目标的分解,层层抓落实;及时总结实战经验,例如把在脱贫攻坚中已经形成的有效组织资源和机制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等转化为长期性体制。在扶贫的手段途径上不断摸索,以提高扶贫效益为导向,因地制宜,多方施策,创新扶贫的有效样式。经过多年的扶贫实践,我们逐步地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治贫之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模式。脱贫之战的成功实践,无疑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一次宝贵演练。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1997年,联合国把反贫困定义为国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2000年召开的联合国千年峰会上,190多个成员国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共同承诺为缓解全球贫困而继续努力。不过,从世界范围看这些年来减贫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当今世界上还有14多亿贫困人口不得温饱,反贫困依然任重而道远。反观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世界贡献了70%以上的减贫率,成为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减贫目标最好的国家。2020年,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即将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本身就是对国际反贫困事业的重大贡献。“中国的成功证明了,世界各国能够摆脱大规模的贫困”,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对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极具价值的选项,对国际减贫产生了有益的启迪,得到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