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教育心得资料[范文模版]

时间:2020-12-07 20:4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幼儿教育心得资料[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幼儿教育心得资料[范文模版]》。

第一篇:最新幼儿教育心得资料[范文模版]

幼儿教育是教育领域中有待开发的领地,对幼儿教育的探索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创新。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这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育心得1

我花了一个上午认真读了《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深深地体会到父母也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在这本书里我真的是学到了不少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或者忽略了的育儿知识。

首先看第一部分:无穷的宝库。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一个无限的宝库,等待父母去启发、去发掘,第一部分提到的特质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所有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作者提到孩子的各种能力,可能都是父母比较容易忽略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影响深远的,每个父母都应该学习一下。比如想象力让孩子拥有超能力,而想象力的游戏,就是想象力最佳的训练方法,读了这部分后我会更有目的地培养女儿的想象力了。

对于自然力的无穷力量我深有感受,我一直相信大自然是身心快乐的源泉,大自然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开心和喜悦,虽说小区花园也不错,但一有空时我和老公都会带女儿出去外面玩,让女儿尽情地拥抱大自然。说起神通力我还有点陌生,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孩子的神通力,总是希望我们能够去发现和赏识,不要只是把孩子送去潜能开发和学习,父母本身也需要开发,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样也能让孩子将来的人生越来越成功!

再读第二部分:危机就是转机。当孩子的人格、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时,作者提醒父母不要急,不要慌,好好地静下心来,危机就是转机,应付危机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其实很多小孩子的问题多缘于父母的问题,比如缺乏耐心易让孩子成为多动儿,父母要思考很多的问题,是否自己不够有耐心啊,有时我就是这样,如果女儿调皮撒赖时我就容易激动,很快失去耐心,今后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行。说到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最易得自闭症,小区里有个小男孩就有自闭症,虽然我没跟他父母深谈他们自己本身是不是有安全感的大人,但我只到看到他出来时,我都会鼓励女儿去跟那个小男孩交流。

《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真是一本不错的书,让我受益良多,希望有机会再一次捧起来深读!

幼儿教育心得2

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六、七岁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备。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这时期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喜欢发问,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天才儿童的诞生无不与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当然,学前教育也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不仅注重智力教育,更加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这两年来,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认真学习,让我学到许多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极重要性。在国内,不少教育家也指出:“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学前教育不能只注重儿童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他人相处。幼儿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天赋,不能以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一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孩子们各自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现代儿童观,不仅要重视对儿童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有个美好的“乐园”,可以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

二、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实现自我突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花再多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时间。平时,学会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什么时候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精神饱满,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下午较为疲劳,应以复习旧课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这时应抓紧时间做作业。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零星时间看似很少,利用价值很小,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将零星时间集合起来,就是宝贵的整段时间。学会利用在等待中浪费的时间。等公交车、等人的这些等待的时间加起来其实是很可观的。只是因为它们单独时间都比较短,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视掉。其实5分钟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温习随身的笔记,看看学前教育的课外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边角料”时间,经过一定的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自我突破。

三、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只要我喜欢当老师,喜欢教孩子,我就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愿意去学,喜欢去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相辅相成。

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自身终身受益。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多做笔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考前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内容要少而精,且条理清晰,看后很容易记住,比抱着厚厚的课本复习要轻松许多,不会造成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复习时,笔记就是自己建的一个知识体系,把知识点串起来记就很容易了。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加强记忆,还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学前教育不能单纯作为知识进行学习,还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当中,同时在教学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所谓“温故而知新”,我们要对自己平时学习的成果和心得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只有静下心来,我们才能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做到及时的发现,然后进行及时的补救。古人云:“思己之过方成才”。反思,不可不做的一件事。反思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弱点,要害,不足之处在那里。加以改正,加以完善,不断地进步,进取,成功就会指日可待。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改正中才能成长。我每天下班都养成一个良好习惯,首先是打开计算机,把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开始自我反思,并且写反思日记。把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总结,能够总结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警惕自己的懒惰,如果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发布到网路平台,让家人和朋友同学来督促我改正,这样,在不断的总结中,我的专业水平提升很快。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整个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些理论知识将会给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松懈,人活到老学到老。我还需要不断补充知识,充实自己,在实践教育中创新改进方法,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幼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幼儿教育心得3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为,教育学不能单纯作为知识进行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当中,同时在教学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一、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始终将自己作为教学者与学习者相统一的角色来看待。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习者,一个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共同成长的学习者,通过平等地讨论和对话,表达自己的教育认识,吸纳学生合理的教育见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活的主人,真正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开辟教育学第二课堂。在课堂上,提倡平等对话,在课外,提倡积极交流。

三、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找回自信与尊严,这是真正培育学生教育智慧和形成个人教育知识的前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提问与思考,要欣赏学生的表白与论述,要为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想提供机会与条件。我希望学生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名老实的只会用耳朵学习的机器。为此,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课堂上形成教师的知识与话语的霸权,要倾听学生的表达,要尊重学生的见解,要谦逊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一定程度上学生与我都获得了某种认识上的自由,我惊喜地看到,许多学生开始能够从教育的角度,用教育的思维,形成教育的理念与智慧。不仅如此,我更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自由与愉快。

我们都知道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现在的封闭式教育也太过于严苛。我认为封闭式的教育是是把学生与社会进行分离。清朝闭关自守致使我国落后于其他国家。教育同样如此,学生最终会走入社会。学生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有利于打开思维,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并且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封闭式使学生被束缚在校园这个特定而狭小的空间里。教育具有社会功能。同样人的个性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性,要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证。但现在在有些学校学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分数,只要考试结束就立即在班上和学校排名次,甚至与全市或全省的考生进行分数排名。最终搞成了分数才是最重要的事儿。这也是现代教育现存的问题之一——片面追求分数。从而有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些问题使学生不是因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因为成绩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努力,成绩差的学生失去自信心。使学生成了学习的被动者。也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偏离轨道。整个中国教育界形成了一个风气——知识“万能论”。

“重知识轻能力”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整天在书本之中徘徊,而没有多少时间感知世界之灵、体验生活之美等。从而使学生麻木,没有创造力,缺乏思维“变势”而形成了思维“变势”。“重知识轻能力”也是现代教育的问题之一。教育学中提倡能力重于知识,发展学生各项技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等。但往往不能实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缺乏创新意识吧。而教育又直接影响着这些。“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知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有可以超过知识的东西——灵魂。教育传授知识,不过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对人的灵魂的塑造。而这关键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何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知识不是灵魂的真正“塑造者”,灵魂的真正塑造者应该是心理学中的“个性”。因此,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塑造学生的性格。另外,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广大的教育学者们别忘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授业”时还有“传道”、“解惑”。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转移,教育工作者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搞好教育。我国的教育学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发展、变化、唯物、辩证、动态的观点为指导,去分析、认识与把握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属性。因此,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逐步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我们投身教育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与预见性,也能使我们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教育实际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上课。”当然,现实中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否学习教育学,掌握教学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因为,上课有好坏优劣之分。一个卓越而成功的教师正是借助教育学的理论睿智,敏锐地观察课堂上学生心理活动的脉搏,恰当地利用科学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活泼,水乳交融,富有成效。

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矛盾和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不良影响的“抵御”与“免疫”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

幼儿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并将其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基础之上,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按照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健康成长,学生才可望成为具有健全个性、奋发有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

幼儿教育心得4

伴随着孩子们的天真笑脸,紧张忙碌而又快乐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了,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时,深深地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学前班的老师,既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能力,同时又要帮助他们养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行。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学前班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侓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侓。利用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孩子,及时提醒孩子们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班里进行榜样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关心爱护每个孩子。我国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平时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暖和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在班里我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课下我们像朋友的相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好好学习。

三、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做到因材施教。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促进儿童智力,言语及个性地快速发展。同时在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培优扶差工作做到最好。在下半学期班里来了2个新学生,学习基础较弱,为了让她们尽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我利用下课后的时间给她们补课,积极和家长交流意见,经过2个月的时间,她们的进步很大。

虽然在学前班的工作多少有些辛苦,每天总是忙忙碌碌的,但是看到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快乐无忧的学习和游戏,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种幸福。

幼儿教育心得5

8月27日早上,我带着几分喜悦来到了我的新学校——铜陵市第十五中学上学,看过分班的学生名单后,我朝着初一(13)班走去。进了班级,位子差不多都坐满了,我便和我的一个朋友坐在一起,等待着班主任来给我们进行学前培训。

由于班主任徐老师是教两个班,忙不过来,所以在她给14班同学讲课时,我们便在那儿端坐着,大约坐了一个小时,虽然很累,可这也算是锻炼了我们的耐力吧!

刚开始,徐老师并没有教我们什么,而是让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第十五中学校训及三风,以及铜都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中,我们也懂得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成功的人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以及怎样的中学生才是老师所喜欢的等等,令我受益匪浅。

随后的一天,老师又举办了一个:“轻声慢步,轻声细语”的主题班队会,我也很荣幸地当上了主持人,这次班队会主要是说让我们讲文明,懂礼貌,让文明礼仪办我们成长。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也道出了礼仪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

我们还开展了一起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我也相信我们能在地震真正来临的时候保持心理冷静,有条不紊地冲向安全的地方。

另外老师还跟我们讲了许多校规以及班规,很多。习惯了以前的自由生活,我便不自觉地认为这是一种束缚。但是静下心来思考,我认为这是读书的圣地,是传播知识的好地方。“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在规与距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我也从中意识到了做一个优秀的初中生很不容易,只有不停地约束自己,才能走向成功。

两天半的学前教育就这样结束了,从这两天半时间的训练中,我也懂了很多,而且我还知道了:没有达不到的目标,只有达不到目标的人。通过教育,我开始知道人生需要我们自己来规划,远大的理想成就远大的未来。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奠基石,行动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新学期,我也知道我将面临新的挑战,还有更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不过我也明白,我将用我努力的成果和勇气去战胜它,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人生就像是一艘帆船,小学的帆船已经到站,初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们也要就此扬帆,开始新的启航。

最新幼儿教育心得资料

第二篇:幼儿教育资料

幼儿教育学基础

绪论

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

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

——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3、(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4、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5、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6、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培尔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的蒙台梭利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是: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缺点和贡献(简答):缺点:(1)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2)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等;

贡献: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三)陶行知

★陶行知的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包括哪几方面?(简答)

①解放儿童的头脑②解放儿童的双手③解放儿童的嘴④解放儿童的空间⑤解放儿童的时间

(四)陈鹤琴

★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他先后在江西和上海创办省立、国立实验幼师和幼专,为我国幼儿教育资格培训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课程的结构: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称为“五指活动”。

师幼互动中情感的升华

不知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没有:一个小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老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而恰恰是这位老人的装聋,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引领这位小女孩走向自信,走向成功。我想:这个传奇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所谓“无为”教育的哲理。“无为”教育,即作为被教育的孩子,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使得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在深受感动之余,您是否想到了我们的幼教事业?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正如初学琴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往往会与老师的要求发生冲突。试想:如果老师成了故事中的家长,孩子的发展会怎样?如果孩子幸运地遇到那位“艺者”,那又该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纲要》指出,生命的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氛围,只有在和谐的氛围里,生命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孩子们的表现力、创造力才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幼儿才能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活泼开朗,充满自信和创造。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细致观察、耐心倾听孩子们内心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同样也会给我们的教学经历增添了七彩阳光。

第二节 幼儿环境创设的原则(139页)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

(1)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正确的观念: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五、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

第五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第一节幼儿为什么要与家庭、社区合作(157页)

一、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一)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二)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

(三)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 ★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社区(概念)由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的人们所结成的文化生活共同体。在城市以街道委员会为基础,在农村以乡、村为依托。

三、幼儿园教育需要社区的配合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思是,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1、社区环境的教育性

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2、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等多方面的支持。

3、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不错。

第二节幼儿园怎样与家庭、社区合作

一、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家园合作的方法

1、家长直接参与方面。家长开放日、“爸爸、妈妈老师”制度、亲子游戏、夏令营活动

2、家长间接参与方面。家访、家园联系簿、个别谈话、家长专栏、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

二、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论述)(164页)

(一)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

(二)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幼儿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

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177页)

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从这一课程意义上来说,课程不仅包括课表上所指定的教师有计划组织的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还包括学生自动自发和有计划组织的所有课外活动,甚至包括课间10分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就不再是传统的“六科”学习活动,而应包括各类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

幼儿园课程(概念)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各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课程的基本要素通常是指(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等。

案例一:离园时,李老师发觉奇奇的衣服挺别扭,仔细一瞧,原来是纽扣错位了。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奇奇笨拙地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纽扣,准备重扣。正在这时,奇奇妈妈出现在活动室门口。显然,她已看到了一切,脸上写满了不高兴。只见她快步上前,动手要帮奇奇扣纽扣。李老师一把拉住她说:“瞧这衣服模样,就知道肯定是奇奇自己穿的。奇奇能够独立穿衣,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让他再练习一下,相信他会有进步的,你说对吗?”奇奇妈妈听了李老师的话,似乎悟出了什么,脸慢慢由阴转晴,笑眯眯地对奇奇说:“乖孩子,慢慢扣,妈妈等着你!”

[评:纽扣错位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不错位。孩子能做的事,教师不要代替,家长也不要包办。这个道理,光老师知道不行,家长也要明白。学校教育既不像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所说的那么“无能”,但也绝不像17—18世纪的理性主义者爱尔维修等人所认为的那么“万能”。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顺利成长的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案例二:取鞋

午睡起床时,烨烨发现小床边的鞋子不知怎的到了床底下。为了拿到鞋,烨烨趴在地板上,用手伸进床底下去拿,但够不着,将身体挪近床沿后再试,还是够不着。在一边仔细观察的王老师提示他,能不能找样东西来帮忙。烨烨便找来一根绳子,一试,发现绳子是软的,无法够到鞋子。他不甘心,索性坐下来,一只手臂勾住床侧的档板,一条腿伸到床底下勾鞋还是不行。于是,他的脚如钟摆在床底下晃动,虽然碰到了鞋子,却依然弄不出来。于是,烨烨干脆拿起老师做卫生的笤帚,慢慢地移动鞋子,他终于拿到了鞋子。站在一旁多时的王老师伸出大拇指,微笑着对烨烨说:“你真棒!”

[评:取鞋的故事不由得让人重新审视教和学的问题。王老师对孩子的密切关注、适时提示、耐心期待和热情鼓励给教师的“教”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即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的。烨烨的取鞋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如果幼儿园用上课来代替幼儿游戏的话,幼儿园课程就会“小学化”,幼儿园课程也就不成其为幼儿园课程了。

(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181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简答)

(一)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二)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

(三)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

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86页简答)

(一)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例如:对小班的幼儿而言,由于他们自我照顾能力有限,情感上还很依赖成人的关怀,同时又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因此,在内容生活上就着重以常规生活和多种自选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而不应该侧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如果时机不成熟而勉强让幼儿学习,会让他们感到在学习上有挫折感导致产生消极的学习兴趣。(小班的教具)小班的课程:彩纸飘飘

活动背景:撕纸是小班孩子比较初级的手工活动。让不太有目的的撕纸活动,在一个游戏的情景中进行,是这个活动的设计思想。

活动在想象的情景中开始,在玩耍中撕纸,利用已有的环境积累有关色彩和数的经验,是一个体现整和意识的活动。当然活动是以本班孩子原有经验为前提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相当的“1和许多”的数的经验,那么,在活动实施时,老师就可以在数数中完成“捡纸片”的游戏。如此可以变化多样。内容与要求

1、在撕撕玩玩彩纸中,感受彩纸和数量的不同

2、在想象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兰、绿等色彩纸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 过程与指导

一、彩纸像什么

1、(出示彩条纸)这是什么?(五颜六色的纸条)你们看看这像什么?(抖动纸条像花,像焰火等)

——让孩子在自由想象中,充满激情的进入活动。

2、(拿一张纸条边示范)我把纸变成什么了?我把一张小纸条变成这么多的小纸片。——这是示范,动作要清晰。

3、我们在过节和高兴的时候就把它撒到空中。(把准备好的小纸片撒向空中)哦,过节啦,好高兴啊。——激起孩子玩耍的兴致

二、撕纸条

1、你们想高兴吗,你们想过节吗?桌上有这些彩色纸条,你去把它变成小纸片,越小越可以飘起来,看。——教师撒一把,激发孩子撕纸的愿望。

2、幼儿撕纸,老师指导。小纸片放在塑料小筐子里。

三、过什么节

做完了吗?我们一起来过节吧。过什么节呢?(好,过XX节)来一起往上抛,过节啦!——在玩中了解孩子们知道的节日

四、找颜色纸片

1、你们看地上都是小纸片。(举起红色的小纸片)你能把这中颜色的小纸片找到吗?这是什么颜色啊?(同样的方法找其他的颜色)

2、请你找出红色的纸片(听语言指令找颜色纸片)——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是先对照实物,才能说出名称 五、一片和许多片

(把手上任何一种颜色的纸片放到筐里)看,你们手上的一片一片的纸片放到一起就变成多少纸片了?(可以根据颜色不同反复游戏)

——感受一和许多,积累数的经验 六,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这是黄纸片,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颜色的东西呢?提升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谁答对就得到同颜色的小花)

——认识的颜色与孩子的生活相联系

评析:这个设计体现了《纲要》整和的教育思想,将综合性有教育价值的学习内容,包括情感体验,生活常识,知识技能等交织在其中,将预设的目标融于游戏活动中,使幼儿能主动地开放的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认知风格,愉快的学习。

(三)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在为幼儿提供学习内容时要尽可能使幼儿看的见、摸的着,让他们亲身感受与体验,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小水洼的故事”

我看大班的时候记得也是这个秋末冬初的季节,下了一场很大的秋雨,幼儿园的操场坑洼的地方积了很多的水,雨停了,我带孩子们到外边散步。孩子们一下对这些水洼来了兴趣,调皮的孩子在水里乱踩,嘴里还嘟囔着我踩你的头,我踩你的脚。还有的说我把大楼踩碎了,乖巧的小女孩在水里指手画脚的说我看到你了,我看到你了,嬉笑着互相看小朋友的影子,这时有的孩子说我还看到陈老师了,这句话像个炸弹,我们知道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重的。一下孩子们都围了过来了,我说孩子们都好好看看陈老师和其他的小朋友,在水里的样子和真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立刻不说话了,一会有孩子说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谁站到这里就能照到谁,孩子们立刻又雀跃了,其实我是想让他们通过观察看看水里的自己是不是倒的,但是孩子的兴趣点不在我这里,这时我也没加干涉,而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们笑。于是有的孩子找来小树辊,树叶等等好多东西不停的往水了扔,开始玩游戏了。嘴里还嘀咕着我的树叶船走喽,我的小石子潜水了,还有用口袋里的纸折成小船放的,看着他们玩的那么开心,聆听着他们丰富的语言,我震撼了,每个孩子都是个天才啊。一会他们玩的差不多的时候,我说咱们把干净的小水洼给弄的这么乱一会别班的小朋友还要玩怎么办啊?于是孩子们把水洼里的东西收拾走了。回到教室孩子们还在兴奋着,议论着,这时我就问他们玩的开心吗,孩子们都说开心,我说老师有个关于水洼的小问题谁来帮我解决一下?“我”“我”“我”一说帮老师孩子们都喊起来。“老师快说!”一个孩子喊起来。“问——题——是”我故意慢慢的说这时教师安静了,谁猜猜站在水里的自己是正立的还是倒的呢,这时很多孩子都告诉我“正立的”,只有一个孩子说是“倒立”的,而且大家都批评他说的不对,这个孩子也很犟,还在坚持自己的观点,争执中忽然有孩子说听老师的,教室一下又安静了,我说老师也不知道才问你们的,怎么办呢?我把问题这个球抛向了孩子。“再去看看吧,一个孩子大声说!“同意吗?”我问?“同意”这次孩子们带着任务又去观察,回来孩子们还是唧唧喳喳的,那个说倒立的小朋友显的非常得意。我说:王号小朋友在玩中仔细的观察了影子的正倒,很不错。我们给他拍拍手。其实其他的小朋友也在观

察了只是观察什么东西放水里能像小船一样飘着,什么沉下水,对吧。老师都看到了。现在我们再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因为这个时候大多数孩子的兴趣点在沉浮上我就先准备了这个沉浮的预设活动)于是一个和孩子们探究沉沉浮浮的课程又开始了,在完成这个预设活动中,孩子们有了玩小水洼的经验,大概知道什么东西到水里是沉下去的什么是浮上来的。那么我就把这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了解什么东西在水中是沉下去的,什么是浮上来的,2、知道一些改变物体原来状态的方法,过程:

一、头天傍晚我给孩子留了个任务让他们每人用小塑料袋收集5种东西,这5种东西的材料要不一样,看谁的材料最新鲜。

二、猜一猜

教师:前两天,我们一起和小水洼玩的非常开心,昨天老师又给小朋友布置了新的任务,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手上的哪些东西是沉下去的,哪些是浮上来的?

幼儿讲述,老师记录在活动板上,记录的方式是孩子明白和认可的。有争议的问题划上问号,没有争议的画对号。

三、验证自己的猜测

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把问好去掉。

(幼儿尝试在盆子前把有问好的物品放在水里,感受他们的沉与浮)

塑料吸管使劲往下按,浮上来了,有的孩子说把它管满水,这时孩子又试还是浮上来,这样大家答成共识:吸管是浮上来的东西,问好去掉。用同样的方法探究了其他的物品,四、探索在水中改变物品原来的样子

1、老师。你有没有办法将你手中的一件东西在水里改变它在水中的样子呢?想办法改变它在水中原来的样子(老师重复是为了让孩子有思维的空隙)你可以自己去试试也可以和同伴去试,然后记录下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幼儿操作尝试。

——老师指导和提示幼儿记录,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做的方法。

1、说说自己的实验,并展示记录。

——期间,教师要做总结:如红红说:泡沫板原来是浮起来的,在它上面加一定数量的鹅卵石它就沉船了,王帅:我的小塑料袋是浮着的,我放点石头就沉下去了,老师:塑料袋里装积木会沉下去吗?孩子有的摇头有的点头。两种意见:老师操作孩子观察,结果不行,这样意见统一了。老师,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幼儿:因为他们都是浮上来的东西。

教师小结:是啊,要改变一件东西原来的样子,一定要请和它不一样的东西来帮忙。

老师:拿一个纸盘,(放在水面)它是浮在水面的,我拿一块橡皮泥帮忙(把一小块橡皮泥放在纸盘里,纸盘没有沉)它沉了吗,怎么回事?

幼儿:再多放些„„放上的东西一定要比盘子重„„

教师:(轻轻的重复,以反问的语气,引发孩子对这句话准确性的质疑)放上去的东西一定要比盘子重„„(重音放在“盘子”两个字上)

幼儿:放上去的东西的重量一定要比(盘子)托着盘子的力量大,他就沉下去。老师:同意吗?很好。

4.比较熟鸡蛋在淡水和盐水中的沉浮现象。

——了解沉与浮的另类现象中,认识更广阔的沉与浮的现象。

老师:你们刚才让一样东西改变它原来的样子,都请别的东西帮忙的,我现在„„ 幼儿:(抢先)我没有请别的东西帮忙,我在牙膏盒上戳了几个洞。老师:哦,她没有请别的东西帮忙?

幼儿:不是,牙膏盒上有洞,水进去了,水很重,水帮了忙了。

老师:啊,你还是请水帮忙了。我现在不请任何东西帮忙。这是一个熟鸡蛋,你们看(用一个透明水杯在玻璃缸里舀一杯水)我把它放在水里怎么样了? 幼儿:沉下去了。

老师:我把蛋放在这个杯子里(把蛋放在准备好的盐水杯里),你们看怎么样了? 幼儿:浮起来了,怎么回事?一杯水热一杯水冷吧? 老师:你们摸摸。

幼儿:一样的„„是不是这杯水太少了(老师:从缸中舀起满满的一杯水)

幼儿:还是沉下去的„„浮上来的水杯里是不是放过糖了„„ 老师:你尝尝„„

幼儿:啊,呸,怎么那么咸哪?放过盐了。

老师:对了,这是一杯清水,这是一杯盐水,你们听说过死海吗? 幼儿:对,海水里有很多盐,人可以躺在水上看书也不会沉下去的

2、引发继续发现

老师:所以,改变东西在水中的样子的方法还有很多,你们要喜欢可以继续发现。幼儿1:重的东西就沉„„

幼儿2:那不一定,我爸爸重在水里就不沉。

幼儿3:那是因为你的爸爸会游泳,手是螺旋桨„„

老师:是啊,不沉下去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慢慢的研究。

——显然,孩子们的兴趣已经欲罢不能了,这是所有探索活动的长远目的。

这一活动,是孩子们在玩小水洼的时候产生的,通过在小水洼中的玩耍,有了较多的感性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幼儿产生了强烈的与同伴交流分享的欲望,因此老师组织了这次集体活动。

首先,教师让幼儿自选材料、自带问题开展“猜一猜“的活动。教师采用集体交流的方式,“从孩子中来回孩子中去”,创设积极互动的好时机。时而幼儿接纳同伴的想法;时而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争执,思维的碰撞在萌发,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敢于向别人提出质疑等能力在此得到培养,一个互动的学习契机也在此产生,向同伴学习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最后,面对争论不休的问题,采用集体验证的方法,这为后边个别实验起到了示范演示作用,由此还引发了影子的课程,光的问题等等,当时我和马玉敏老师一班,我们两个配合特别好。很好的完成了这次生成活动。并且一个互动的墙饰,也随着活动的开展而拉开了帷幕。那么我说孩子对这样的学习经验应该是很深刻的,包括研究沉浮和研究影子玩踩影子的游戏,光和影子的关系等等,为小学和初中学习常识和物理奠定了基础,起码他感受过,所以会有兴趣。而且生活中的镜子啊什么的他们会更加关注。事隔六年多了我对于这些事情也是记忆很深刻的,我经常和老师们讲做个研究型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自己用心体会的东西不会忘的。有的时候老师经常会喊,做墙饰太困难,那我说你没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墙饰,另外通过你的墙饰我会看到你是不是在用心的钻研课程。

(四)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一、(简答)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下方面的内容:

1、教师按课程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

2、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

3、幼儿自选活动的提供与指导

4、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5、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

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可参照以下建议:(简答)★ 一日生活安排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 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生活。

★ 使用相对稳定的一日生活日程表,帮助幼儿掌握每一环节的名称,使他们知道下一环节干什么 ★ 每环节结束时有明确的信号,让每个幼儿意识到要转换活动了 ★ 确定转换时幼儿集合的地点

★ 一旦幼儿集中后马上转入下一活动,即使还有部分幼儿未到场,教案的设计:

教案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二、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1、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在幼儿园过多使用集体活动是不合适的。

2、教育教学的方法(1)观察

重点是教幼儿学会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不是只知道观察的结果“是什么”。(2)实验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

在使用实验方法时,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或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专注等科学态度,才能让幼儿学会观察、提问、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3)游戏操作(4)参观

组织参观要注意几个要点:①参观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

②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取得对方的合作与配合,也需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③参观时,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④参观后,要组织幼儿谈话和讨论,并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如绘画、手工制作等。(5)谈话、讨论(6)讲解、讲述

在教学中,很少单独使用讲解的方法,如果讲解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3、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手段(196页)(简答)(1)实物

(2)图书。为幼儿选择图书要求画面清楚、色彩赏心悦目,而且画面要大,最好一页只有一个画面。(3)挂图、图片、照片(4)幻灯片、录像带(5)自制教具(6)多媒体

4、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简答)(1)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2)日常活动与生活(3)学习环境(4)家园合作

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评价(199页)

一、课程评价概述

1、评价的目的

第一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要、特点及个体差异,决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活动形式、指导方式等。

第二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以及幼儿整体的发展状况,从而评价课程是符合教育目的和适合幼儿。

3、评价的作用 它具有(鉴定)、(诊断)、(改进)、(导向)等作用。

二、课程评价的内容(简答)

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教育活动)、(教师)这三个方面作出评价。

对幼儿的评价,不只是评价他们掌握与课程有关具体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价他们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方法、行为方式等。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重点是: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经验,所提供的经验是否与幼儿生活经验及已有经验相联系,使幼儿可有效地进行学习。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着眼于评价教师从设计、准备直到实施每个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工作的技巧和态度。

课程评价的原则(简答)

(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二)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四)评价应客观与真实。

总之,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和完善课程,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八章

幼儿游戏

第一节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216页)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是幼儿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交往,有助于培养

幼儿健全的个性。

(一)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增加交往机会。

(二)在游戏中培养交往语言

交往语言是在主动活动中构成的,游戏有助于巩固儿童的知识技能。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角色身份出现,以角色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这时他即是角色,又是自己,他会发现自我语言与他人语言的区别,也能自然的学会交往语言。另一方面,游戏的魅力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使交往语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三)鼓励幼儿积极交往

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少一个“儿童的群体”。这个群体对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共同生活,相互合作。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幼儿间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往。可安排一些促进幼儿交往的游戏,让幼儿认真参与,以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意识

★幼儿游戏的特点(简答或者论述)

(一)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由成人直接控制。

(二)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这外,别无其他目的。

(三)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只要幼儿在活动中具有满足感、成功感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就可以说幼儿具有了愉悦的情绪体验。

(四)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做游戏的愿望。在环境的创设上,注意放一些实物和操作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为幼儿游戏提供必要的玩具,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我们常常能发现幼儿的一些问题,也能看到一些同伴间的矛盾,冲突等。这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中学习调节自己的行为。要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因为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学会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在游戏中获得群体意识。

★定义:

教学游戏:幼儿教师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目的,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为教学游戏或游戏化的教学。★游戏的功能:(简答)

(一)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游戏是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因此,游戏可以使幼儿的联想、想象、创造力得到发挥。

一、案例背景

每天午餐时,由于孩子们用餐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常常是一部分孩子吃完了,而另一部分孩子碗里的饭才缺了一个角,时差就在一前一后中产生了。考虑到教室小,教师人手又不够,所以我们就让那些先吃完的孩子自由活动,这样的安排恰恰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一块小毛巾或是一个小碗都成了他们饭后可心的玩具。

二、案例描述

这天中午,小朋友的菜是西红柿炒鸡蛋,是孩子们喜欢吃的,好多孩子都能很快的吃完,胜胜也是其中一个。用完餐照例是要拿毛巾擦脸的,他拿了一条手绢架上面的毛巾很快的擦了擦,擦完后就把毛巾放好,然后站在门口,靠在门边看别的孩子。忽然,他把两个手撑在两边的门框上,笑着看洗手间的孩子。这时,斌斌刚好擦完了脸,要往教室里走,见门被堵住了,就用身子往胜胜身上撞。可是不管怎么用力,胜胜就是不松手。而另一边的莹莹也擦完了脸,要往教室里进。只见她走到门边伸出右手在胜胜的左手上按了按,嘴里还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马上,胜胜就把左手放了下来,让莹莹进去了。斌斌也想跟着进去,却让又胜胜拦在了门外。于是,他又往胜胜身上撞,可胜胜就是不让他进。过了一会,莉莉也擦完了脸,走到门边,同样伸出右手在胜胜的左手上按了按,同时嘴里也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胜胜又立刻放开了左手让莉莉进去,而且马上又将手放回到门框上。斌斌看了会,走到门边,伸出右手照莉莉的样子按胜胜的手,嘴里使劲喊“叮咚,叮咚。”胜胜马上放下了左手让他进了教室。

三、案例分析

从上面的近乎“恶作剧”的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游戏的渴望。虽然只是简单得不能简单的游戏规则,他们却玩得不亦乐乎。可能平时,我们看到胜胜这样的孩子会立刻采用铁腕政策,将他压制,却不知这种主观 的做法将孩子的创造天赋扼杀于无形。其实,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自己的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待孩子体验到了这种成功,就容易保持他们喜欢探索,发现的兴趣。就如例中的斌斌不管撞几次门就是没用,而按了门铃的莹莹和莉莉则能很顺利的进来。故事中的胜胜在毫无提示的情况下,将自己想象成一扇门,全然不在乎这在大人眼里可能是一个好笑的举动。不但重复着同种游戏同种规则,而且非常遵守游戏规则。不是按门铃的就不让进,这强烈的规则意识让我不得不为之叹服,真是不可思议。

还记得有本书上曾说:“游戏是孩子赖以学习的方式”我想在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游戏中斌斌就是个败而不馁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次的体验,最后终于明白游戏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畅通无阻。而莹莹和莉莉则是已有经验的使用者,显然她们将胜胜的行为理解为是在进行开门的游戏,然后又将自己的想法付着于行动(特别是莹莹)。很快,她们的想法就被认可了。那么,胜胜在游戏中担任的又是什么角色呢?我想赋予他游戏启动者的名号并不过分。是他的奇思妙想带动了其他孩子的游戏,也正是他坚决的态度保证了游戏规则的执行。所以,我们不应该常以有色的眼光看待那些“皮蛋”,而应该试着从他们的角度细心去观察,这样就会发现许多如上的,在共同的够建中以交互的形式吸收更多经验而不断创造出的新的游戏。

四、反思

在不经意中我捕捉到了这个短暂的一刻,也是绽现幼儿创造的一幕。反过来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我想我们还是得继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首先以幼儿为主体,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首要准则。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从头到尾都只是个旁观者,但幼儿的游戏热情并未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的有规则性。那么,我们的教学中是否也应该给幼儿多点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少些教师的说教,让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于创造的天空呢。

其次,应该从幼儿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适宜的进行教学。使幼儿可以将在同一事物中产生的经验建立在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实践当中。

(二)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三)幼儿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

(四)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

★怎样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222页

简答)

(一)重视幼儿的自发游戏;

(二)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三)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自发性游戏(概念):是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完全符合游戏的特点,最贴近游戏的本质,也是幼儿最愿意玩的游戏。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指导

★注意参与游戏的策略:(简答)

1、不干扰幼儿游戏的顺利、正常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不破坏幼儿自主活动的特点; 游戏案例——我先骑

我在一幼工作的时候,记得操场上常常放着很多的扭扭车,一天小阳和冰冰发现了停在操场上的一辆小扭扭车。他俩几乎同时来到小车旁,都想先骑,谁也不让谁,由此发生了争执。我在一旁平静地观察。不一会儿,小丽也来到小车边,见小阳和冰冰争得不可开交,就建议采用“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方法来决定谁先骑车,小阳和冰冰同意了,结果小阳先骑。他兜了一圈又一圈,竟把另外两个小伙伴给撇下了。小丽和冰冰高声叫小阳停下,小阳不理不睬。于是,小丽勇敢地挡住小车的去路,冰冰也大胆地拉住小车的后座,迫使小阳停车。争执又开始了,但没过多久,只见冰冰骑上了车,小丽在数“一圈、两圈„„”。原来,他们制定了骑三圈后换人的规则„„

[评:争车事件中,谁先骑车和如何轮换都是孩子自己通过协商解决的,这一过程是孩子的自我教育过程,他们从中获得了必要的经验和能力:或学会保护自己,或学会控制自己,或学会以最初的道德认识去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或学会考虑别人的愿望与要求,并以适当的方式与人合作,等等。孩子在这种自我教育过程中更自然、更积极、更主动。他们自主、能动地进行价值选择、是非判断和行为控制,达到与环境相适应的目的,并促进心智的成熟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因为这种学习出于孩子自己的需要和意愿,且常常伴随成功的体验,令孩子充满成长的欢乐和喜悦。]

2、要能灵活地转换角色。有时,教师是观察者,有时是材料提供者,有时是监督者,有时是游戏的合作伙伴。总之,教师参与游戏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全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变化。

3、指导语言应该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引导幼儿去探索、解决问题。提问应有多种答案和选择,而非只有一个答案。

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正面评价,这样能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一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235页)

一、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简答或论述)

(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的教育特点

1、主导活动方面

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幼儿在操作摆弄等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的指导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没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小学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课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单

一、固定,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学习成为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

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游戏时间较多,生活管理没有强制性,没有出勤的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照顾的比较多;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而紧张,作息制度严格。游戏较少,教师对孩子的照顾较少。

3、师生关系

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窄。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幼儿园阶段的教师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活动中,有丰富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操及摆弄,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的选择游戏及与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环境的布置相对严肃,教师的桌椅摆放固定,教师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

社会及成人对幼儿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全社会都认可。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压力小,也没有来自完成学习任务的苦恼;小学的孩子压力较大,自由少,孩子为了完成家长的期望不得不奔波在学习中。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儿童的思维发展,前一阶段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小学后就是以逻辑思维的发展为主。但是各个阶段的发展是连续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两类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

二、这渡期(概念):在儿童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

三、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简答)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3、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四、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述题

除了答要点还要进行扩充)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为此,幼儿园应当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最好愉快自信的跨入小学。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1、培养幼儿的个性

2、培养独立性

3、发展人的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第三篇:幼儿教育心得

童年没有等待,童年只有今天,让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让孩子童年过的快乐、健康,这是幼儿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婴幼儿的早期教养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全民族的未来,我是西苑校区豆豆班的老师,豆豆班的孩子年龄在2.5—3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品质。

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强化幼儿集体的概念,逐渐帮助他们形成集体意识。洗手、喝水、吃水果时,我们培养孩子有秩序的进行,不争抢,要谦让,有的孩子总事情总喜欢抢在前面,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对他说“宝宝要学会等待、学会谦让,排好队,不争抢,做文明的小朋友,这样才是老师的好宝宝”这时孩子会变得非常有秩序,而且还会监督其他小朋友并且告诉我是谁没有排好队。

室内游戏活动时,有些调皮的孩子玩游戏很高兴,一高兴就会大声的叫喊,其余的孩子跑来跟我告状,说某某小朋友太吵了,我会对他说:“你大声叫喊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脸上的表情都是生气的,老师的耳朵也很疼,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叫喊,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现在你没有叫喊,小朋友都会对你微微笑”我话音刚落,豆豆班的宝贝非常的配合,齐刷刷的对着他微笑,最后这个小朋友也尴尬的笑了,之后我发现班上的孩子们大声叫喊的现象好多了。

户外活动时,我往往把孩子分成各种类别的小组。如按性别分为男孩、女孩组,按头饰分成不同动物组,按衣服颜色分组,按高个、矮个分组等。用不同标准分出不同组,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懂得跟谁组合都要努力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有多方面合作的机会,学习并适应跟不同性格、能力的小朋友配合游戏,并让幼儿知道自己是小组的一分子。

我还通过班级集体表演、集体接受表扬等多种形式,让孩子知道不论在小组还是大集体中,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集体的荣誉有我一份儿。

集体意识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来说,具有相当难度,但经过“爱与约束”的教育,使孩子的集体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爱与约束”的教育也丰富了幼儿人格的培养。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天长日久,聪明的孩子们就会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

第四篇: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教育心得范文

幼儿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让我感到学习是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一种最好途径;学习,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习,才能适应时代,也能改造自我的世界观、更新教育理念和开拓思路、创造业绩而发展。

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是育人。育人的内涵是:教师对幼儿的爱心和关心,让幼儿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创造。因此,教师要进行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才能在教育思想中,树立远大的理想,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去感染和影响幼儿、去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和提高教学效益,应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业务进修,自觉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地探索和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在教学中不断摸索,逐步形成完整有效的教学方法。自古云:学海无边,教无定法,实践和效果才是真理。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思考、实践、研究,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促进自身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更新,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促使我们更加奋发努力地探索和追求,在实践中担负起教育的重任,认真负责地在教育线上走下去。

人生道路不是平坦而是坎坷的,只有在崎岖山路上行走过的人,才能在平坦的道路上奔跑。人只要有了曲折的经历,才会有丰富的经验。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在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国内外的传统与现代的挑战面前,我深感自己与时代相差甚远,仍需继续学习,矢志不渝地去探求,大胆实践,在开拓前进中不断去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始终牢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座右铭,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按照幼儿园管理规范对教师语言和行为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为一个让幼儿与家长尊重的教育者。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总而言之,教师的创造性是教师应该树立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创造教学的能力和具体的创造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幼儿的创造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现代教育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符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还要有对教育事业心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下一代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的本钱。

幼儿园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尊重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教师的实际行为中,得到了幼儿园园长的赞赏和孩子家长的认可,作为幼儿园教师,能够获得认可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

随着幼儿园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园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幼儿园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教育活动,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幼儿园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规程》、《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规程》和《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反复学习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努力走进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举个例子说明下我的教师工作,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园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教师的肯定。

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教师一起仔细作好家访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教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教师的好评。

在教师生涯中,我非常注重和幼儿园孩子家长的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孩子平时的喜好,在家中的表现,和细微的心情变化;通过沟通,告知家长孩子在幼儿园中各方面的表现,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对于教师的这一行为非常欢迎,家长都很乐于与我沟通。

人生路漫漫,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汲取,更多的育儿理念需要去学习探讨,相信我会做得越来越好,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在幼儿园里发挥育儿的光和热,做到对孩子负责,让家长满意,这才是一个幼儿园教师应有的职责!

第五篇: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教育心得

一晃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即将过去,幼儿阶段系统性、群体性的教育也即将结束,留给幼儿的是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留给家长的是教育的辛与甜。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难的事情。在这里,少许不太成熟的心得与各位共勉。

智力的培养。在智力教育方面,我们一直没有刻意的去教他学习什么。经验告诉我们有规有矩的学习方法,好象并不适合他,儿子和大多数的小男孩一样,调皮,没有耐心,猴子屁股坐不住。但利用他爱听故事的特点我们教他认识汉字,偶尔也会由他喜好买一些奥特曼、葫芦兄弟之类的图书。当这些图书到手后,他迫切想知道书本中的内容,就总是会找我们念书,而我们往往在给他念书之前,就与他讲好条件:只念一遍,要他自己认真听,并记住字的模样,下次不要再问。当然,这只是技巧,当他再问的时候,我们仍然会告诉他的。感觉上,这种方法对他好象很有用,他会认的字越来越多。但在讲故事方面还比较薄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他从很小开始,就对数字比较感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儿子的学习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他还是在上中班的时候,发现有大班的小朋友在学珠心算,他非常的羡慕,一直盯着我也要报珠心算兴趣班,在上大班的时候他终于如愿以偿,学习的劲头很足,从来都不厌学,并充分地发挥了他的潜能。

德育的培养。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不管在什么场合,要求纪承不打人、骂人、不说脏话。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

骄傲,希望我的小部分教育心得能得到大家的共鸣,也希望能从其它的家长那里汲取到更优秀的教育方法。

幼儿教师教育心得体会

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给一群„小不点‟当老师,开始觉得既新鲜又好玩,心想;对付那些乳臭未干的小不点,还能难那去。可一旦当我满怀热心地来到他们中间、才发觉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上班

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幼儿园教师就像百宝箱,什么知识都要通晓一二,要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素质,包括对色彩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感觉能力,包括穿着,怎么样穿着得体,让小朋友喜欢又符合教师的身份,这些都是幼教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幼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对小朋友说话要简练,听得懂同时注意层次性。对家长的建议要有指导意义,对孩子的评价措辞要准确、委婉。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理解、爱和尊重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再有,爱和尊重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肯定与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对他们的自然发展表示尊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精神与物质环境。

幼儿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的游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现在幼儿面前的真实问题情景使他们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不断地面临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总是将教育生活化———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会了;让环境问题化———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了。这种说法看似简单,其实对老师的观察、分析、提炼、创设能力则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支持幼儿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将经验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

幼儿教师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要会唱歌跳舞就可以了,作为幼教必须要有事业心、爱心、责任心。幼教是通往儿童心灵世界的桥梁,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师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注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我觉得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应必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是发展的眼光和未来社会意识。因为我们现在教育的孩子是为未来世界服务的,那么我们就要用未来社会的眼光、标准培养教育我们今天的孩子。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环境资源匮乏、竞争激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

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就要树立孩子的环境意识,通过各种活动、情景让孩子们懂得节约资源、珍惜资源、如何将资源再利用。我们的教育要多元化、开放化,要使幼儿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与他人交流。

仙都小学:教师随笔《一年级教后感》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刚开始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课堂上所应该遵守的纪律。上课铃响了,老师进到教室,他们也不知道该把书拿出来,坐坐好准备上课,而是需要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等大家都坐好了,时间不觉已过了七、八分钟。上不了几分钟,又有学生开始动了。然后又需要整顿纪律,刚开始我会批评捣蛋的学生,“某某同学,你在干什么?上课不许讲话,你知道你不但自己没听到课,还影响了别人吗?”听了我的话,如果是高段的学生,一定会不好意思,马上坐好了,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讲,这句话简直是对牛弹琴,一点作用也没有,他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气极了,叫他站起来听,他却用很无辜的眼神看着我。而这时,别的学生又坐不住了---整节课就是这样在整顿纪律和教学知识相间的过程中度过的。一节课上下来,真是腰酸背痛,一个字“累”。想不到一年级这么难教呀。

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握好低年级的课堂纪律。经过多次试验,我觉得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如果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星星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现在我用大组比赛的方法来调整课堂纪律,效果也不错。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得好就给他所在的这一组加一颗星,如果哪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给他这组打个叉,下课后,一个叉抵一颗星,看哪组的星最多,这组就是胜利者。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礼物送给他们,他们会很高兴很高兴的。这样上课纪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轻松,教学效果又好。

一年级的孩子真可爱,作为老师,我们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他们,要用赞美的眼光去看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生成

【摘 要】: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有其自身特点,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生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生成现状 对策

小学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征,确定了低年级数学教学与较高年级教学的特点,必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数学知识,发展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探究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生成教学,对全面提高儿童的数学水平和整体素质,尤为必要。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生成教学”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经过多年研究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从教的每一位老师要从以往过于重视课堂的预设而忽视课堂动态变化中解脱出来。在对教材深入解读和对学生准确的分析并有一定预设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动态生成,构建起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思维与习惯的一个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过程。

由于新的课堂理念不断学习和深入,应该说,大部分低年级数学教师已经能根据儿童年龄特征采取开放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从课堂实际出发,结合班级特点,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既重视课前钻研教材基础上的预设,又比较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之相当部分老师囿于教学工作重,以及“应试教学”的影响,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重预设,轻生成;重教材,轻课堂;重讲解,轻讨论交流;轻过程,重结果等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认为孩子年龄小,只要能把教师事先安排、教材上写的、课堂上讲的知识学会就行了,生成那是中高年级的事,与低年级无关。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从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出发,仍然是讲,讲,讲;教,教,教,似乎学生“学会”就行,“会学”与己无关。至于对学生能力的开发,思维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也认为那是将来的事,于现在无关。鉴于这种认识,课堂即使偶然出现“精彩”一笔,也只是“作秀”而已。这种现状,从表面上看,教学成绩“令人佩服”,但长此下去,其结果会扼杀儿童的个性,束缚学生的手脚,泯灭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此,重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不仅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重要,对低年级儿童更重要,因为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正处在迅速发展期,他们最善于观察,想象丰富,由观察学习而生发出很多东西连成人也想不到。因此,抓住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特点,使课堂教学有效生成,对于拓展儿童的思维,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二、促进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生成的对策

1、教学“预设”给“生成”留有充分的空间

现在数学课程教材的编写,总体上都给教师教学留有了足够的空间。教材编排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观察情境,产生学习需要,提出问题,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然后通过讨论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教材毕竟是教材,如果教师的观念只停留在“教教材”上,而不是转变到“用教材教”的理念上,那也只是把教材内容教完完事,即使是周密的预设,也只是围绕教材,把所考虑的方方面面知识,应该提出的问题都预先设计好,课堂上按自己设计的教案一个一个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样,课堂上看似很有程序,一旦课堂发生“意外”,则会手忙脚乱。即使应付一下,但为了完成自己的“预设”——教学任务,也只一笔带过,不加可否。这样的预设只是考虑教师的“教”的方面,而忽视了“学”的一面,当课堂有新的教学资源出现,便无从下手。当然,周密的预设是完全必要的,但这种预设不能只从“教”的一面,更重要的要从学生学的一面。教师必须把“一切预设都是为了生成”作为原则。“预设”时必须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和学习进程中的问题,留有充分的生成空间,及时调整。除本节课的基础性目标外,其他目标要因人而异,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应把学习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需求,而不是“教师”教给的任务。

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没有按教材编排顺序,而是让小学生每天都接触到书、桌子、教室的角入手,由于学生耳熟目睹,很快找出“墙角”、“桌边角”、“书角”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角的特点:由一个点向不同方向引出两条射线;而后让学生画角。小孩子好动,我根据角的形成的特点,让学生活动起来,做体操,问:两手平伸有角吗?两腿叉开有角吗?双手捧书有角吗?由于学生在活动中,动作不同变化,角的大小也在不同的变化,在学生反复活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而于长短无关。这样教学,我认为既让

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认识了角,又自然地过渡到角的变化这一新知,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身边,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就学生而言,课堂生成的目标就是自身的内在需求,预设空间里生成的目标,更具有诱惑力和生命力。

2、注重开展活动,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最喜爱有趣的活动,寓教学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是提高课堂效果,促进课堂有效生成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针对儿童年龄实际、生理特点,注重课堂有趣的活动是促进有效生成必不可少的环节。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更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多变性、趣味性。

在教学“8的乘法口决”这一课时,我依据教材所提出的例子,让学生在优美的儿童乐曲中,欣赏了《粗心的小画家》一幅画,让学生在边听边唱中观察,找出画中的错误,错在哪儿。由歌曲引入,有乐有画,且边唱边找,小朋友特别有兴趣,一会儿,大家找出了画中的几处错误:鸭子嘴是扁的,画中是尖的;小兔子的耳朵是尖的,而画中画圆的;马是有尾巴的,图上没有;螃蟹的腿是8条,画上是4条。在表扬小朋友观察仔细的同时,我一下子将学生引到螃蟹的腿上,这也正是这节课要教学的内容,进而讨论,怎么知道螃蟹是8条腿,而不是4条?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回答,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了我会画螃蟹呢!我因势利导,“好,我们比一比谁画的螃蟹好,画的多?注意,螃蟹是8条腿。”小朋友兴趣很浓,一会儿就画好了,有的同学画了七、八只螃蟹,还加上了彩。“谁能说说自己画的螃蟹有多少条腿?小朋友自然而然地说出了一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十六条腿,进而编出了8的乘法口决。从活动的开始到8的乘法口诀编出,完全在有趣的活动中进行,学生对知识的形成、归纳总结也完全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中,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数一数,编一编的活动中。这完全取决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在巩固环节中,我采取做拍手游戏的方法,两个一组,如:你拍一,我拍一,一只螃蟹八条腿,一八得八„„在运用环节中,我让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寻找身边的具体事物。如,我们小组8张桌子,有八八六十四条腿,一根糖葫芦有8个,妈妈买了两支,二八有十六个。课堂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切生成都是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

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最后形成终身受用的技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课堂教学中活动的多少,生成的内容多少,这主要看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效果,不是活动越多越好,生成的内容越多越好。这是因为如果频繁的活动,结束时,学生虽然能汇报出不同的方法,可由于时间紧张,教师没有机会引导学生质疑不同方法的差异,更没有关注未成功学生的反思。事实上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资源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不是生成越多越好,只要能将一项活动做透、做深就行了,相对以前注重量,而教学的质应是我们的关注重点。

3、充分利用“错误”教学资源,提高生成的质量

低年级数学教学,在学生生成的基础性资源中,学生的正确答案,精彩见解,独特的解题思路,常常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而常常被容易忽视,甚至遗忘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和认识的障碍,而实际上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教育的资源。低年级儿童,由于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容易出错。而由于教学观点的陈旧,教师往往把学生解决问题的错误,归罪于学生,尤其是公开课或示范课,极力地防错、避错。课堂上学生一旦出错,便视为大忌:由于缺乏教师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当学生出错后,教师马上用预设的答案,一遮了之,或采取优生替代学生的差错,或“学生生病,教师吃药”的方法,直接说出正确答案完事。殊不知这一避一遮,我们恰恰失去了教学生成的佳机,丢失了其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减少了学生开拓视野认知范围,发现新知的机会,使儿童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被压抑或扼杀。“正确的、一般的可能是模仿;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如果学生出现错误,教师采取回避、防范的措施,则可能因为忽视学生的错而铸成自己的大错。因此教师必须从保护培养儿童创新精神,求异思维,重视、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差错,并以此为宝贵的教学资源,组织对学生的差错进行讨论交流,由此生发出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知识点,从而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达到预设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教材出了这样的情境,男生18人,女生19人,40本书够吗?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加法进位列竖式计算。在组织教学时,在让学生读懂图意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列出如下算式:(1)10+10=20 8+9=17 20+17=37

(2)20+18-1=37 20+19-2(3)19+10+8(4)18+10+9。方法不一,结果都正确,因为计算结果小于40,40本够。教材为什么提出40本够吗?这一问,一个学生马上说20+20=40,40本够,从表面上看,这个小朋友的答的20+20=40是错的,这个结果一出现,很多学生都笑了起来,认为是错误的,但恰恰这种思路是学生理解了教材的意图,因为此题中引入了估算方法。我因势利导20+20=40错吗,为什么?就精确而言是错的。那么怎样让这一问题既体现估算意识,又精确了计算呢?20+20-1-2=37,用竖式计算:学生的这一差错,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讨论、思考,在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中,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逐步形成正确的认知策略方案,也使学生认识到课堂出现的错误,并不值得可笑,它是一种资源,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创新。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六七岁的孩子,课堂教学的生成有其自身特点,作为从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索。也许老师组织的一次有趣的活动,一次对学生差错的关注,一次富有充分生成空间的预设,都会撼动学生心灵,都会触动学生求知的欲望,课堂教学会因生成而精彩。

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大文学家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我认为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应从培养学习习惯开始。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美国教育家赫尔说: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从他一入学起,就引导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下面,我结合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的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坐不住、爱说、好动、精力不集中、有意注意的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的重要前提,我认为专心听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看和听。看,就是看老师和同学们的动作、演示及板书,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眼睛一定要看着老师,做到看时不说话,以确保学生上课不东张西望,做到全神贯注。听,就是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却没有足够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出现一个同学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却在干其它事情,因为他们认为别人讲与他无关。这时,老师可以随时让学生重复一下老师刚讲的内容,孩子是有自尊心的,这次或许因为不专心回答不上来,下次就会认真专心听讲的。我经常提出这样的要求: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你一定要专心听讲,看看你想的和他的一样吗?你有没有更好的想法?为了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我还一贯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姿,让他们把小手放在课桌上面,让同桌两人互相监督,整节课同桌两人都坐得非常端正的就被评为黄金搭档,从而确保他们不乱动。另外,我还用发小星星等方式大力表扬那些专心听讲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动手操作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认识为主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动手操作习惯的:

因为几何知识抽象、难理解,为此教学几何知识时,我设计了很多实践性练习。通过折、摆、画、量、剪、割、拼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并由此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等。如:在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动手做风车,先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再把正方形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从而突出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关系。而非几何知识教学,在操作上要求不太明显,这就需要教师挖掘其内在的动手因素,根据教学实际设计操作过程,并鼓励学生自制学具,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时空。如:我在教学12-9时,在具体情境引入后,先让学生想,想不出

来再引导他们拿出小棒、圆片、风车等学具来摆,摆明白后在互相交流各自的算法。只要持之以恒,相信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3.善于思考习惯的培养

数学的本质是思维。学生学习数学,归根到底是思维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明确提出想比不想好,错了也没关系、只有想了,才有可能想对等,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学生思考的良好品质。其次,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学生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低年级学生不会提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看情景图,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主动设疑,由学生来解答。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会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了。最后,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实践证明,越是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就会思考得越深刻,回答问题的质量也就越高。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适时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养成其善于思考的习惯。

4.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

近年来,我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对学生分组,按学习水平、组织能力、身高等情况都适合做好搭配,一般以四人一小组为宜。其次对学生编号:按学习水平和组织能力由高到低依次编为1-4号,1号是组长,2号是记录员,3号、4号是组员。最后制定合作学习的规则:每次讨论前,组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组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达成一致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汇报时尽量让3号、4号发言,调动他们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人人享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另外,当堂练习题做完后,都是由小组长进行批阅,并负责给组员讲解,组员订正后再进行复批。起初组长由老师指定,随着学生能力的普遍提高,后来组长实行竞聘上岗制,另外,还定期评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等,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但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精心培育,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设计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设计的作业实行一刀切,这是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的。长此下去,就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快不了,学困生吃不下、跟不上的现象,学生对完成作业提不起兴趣,失去了布置作业的意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目标和价值,优化作业设计,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管理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轻视作业的选择与设计;强化作业对知识的巩固作用,淡化作业的育人功能;机械练习多,创新作业少;教师布置多,学生设计少;技能性练习多,方法性作业少。作业的高耗低效现象仍很严重。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目标和价值,优化作业设计,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作业设计要具有兴趣性

翻开数学课本或是教辅资料,设计的练习题,无不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生活

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这样的练习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吸引力强,使孩子做起来乐此不疲。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有一定的梯度:基本题(参照例题编写);变化题(变换条件,增加难度);开放、实践题(动手做,动脑想)。并建议:如果你喜欢自己做的可以独立完成,有点难度的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自主性作业能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奠定基础。

三、作业设计要具有探索性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靠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从多渠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避免数学作业都是书面作业的单一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知识,掌握知识。

四、作业设计要具有分层性

因为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实施有效作业,教师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作业的选择和编制技能;要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

(1)具有典型性。精选作业内容,必须突出典型性,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挑选出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布置给学生。这样的练习,量少质高,以一当十,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2)具有启发性。题目无法穷尽,题型千变万化。只有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才能帮助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提高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3)具有系统性。作业设计必须系统地考虑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切忌心血来潮、随意点题。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2、实施分层作业。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举一反三的作业。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针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要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作业的快乐。如学习了《时、分、秒》后,设计三种不同的作业。一:李师傅每分钟做8个零件,5分钟做了多少个零件?二:小红妈妈从家到单位要用40分钟,8:00上班,她最晚在什么时候要离开?三:小红从底楼走到三楼要用12秒,这样走到四楼共要用多少秒?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题去做,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从而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设计要具有生活性

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在于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如:在学习小数除法后,我设计这样两道题:

1、王伯伯收了610千克桃子,每箱装25千克,至少需要几个箱子?这道题需要用进一法解决问题.2、一套西服用2.2米布,30米布可以做几套西服?这道题需要用去尾法解决问题。这样做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课余作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

学作业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学生计算又出错了

上一学期,由于学校缺数学教师,于是我接下了六年级的数学。这个班人数不多,只有31人。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却层次分明。优秀生没有,大部分学生五年级期末的数学成绩仅六七十分,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数学学习程度如同二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每天上课我最难以接受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过关,表现在每天的课堂练习和作业中。无论新学知识学得如何过关,到了计算这最后一关,学生就是算不对。比如在学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后,我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在我检查时发现,他们列对了算式,但答案却算不对。检查了十个人的作业本,答案能对上的几乎没有。当我再仔细检查时却发现,学生之所以发生错误的原因在于计算失误。我让一个学生列竖式,这处学生列了两遍才算对。错误在哪呢?原来是在口算上出了错。这种情况在这个班是普遍的现象。每次测试,口算题共十分,能得满分者并不多。再看一看那些学困生,口算能力就更差了。笔算题全班能得满分者也是不多。这样的能力,能学好数学吗?答案是肯定的,怎么可能呢!期末考试就亮了底,拿了倒数

数,如3当8等。(3)注意力分散,人在计算,心却在别处,对计算没有多大的兴趣。(4)记忆出错,如进退位加减中忘了进位或退位等现象;运算顺序不对;乘法口诀不熟练;计算方法不熟练,如约分、通分等等。(5)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学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练习是否对错,不愿动脑思考,教什么就学什么,被动学习,主动性差。(6)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书写马虎,算后不检查验算。

除此之外,做为教师的我在教学上也存在问题。一是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淡化了口算,没有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口算训练;二是笔算练习没有经常化;三是对旧知复习不及时;四是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造成欠债过多;五是对学困生和有问题学生照顾不周,关注较少;六是教法上不适合部分学困生和有问题学生,他们难以接受;七是没有经常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没有关心到每一个学生的心身健康成长,特别是学困生。

找到了症结,一切就好办了。我从口算下手,结合笔算,决定对学生进行狂轰乱炸。下面是我的做法:

一、抓好基本口算笔算练习,提高口算和笔算的准确性。

有效的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形成计算能力,加强练习是必要的。每天数学课前的几分钟,我会给学生10道口算题和1道笔算题。对于我班的学生,我采取先少后多、先慢后快、先正确后迅速的原则,进行口算和笔算能力的训练。在练习时,注意讲清算理,做到算理明,思路清,练习的量不要太大。并放慢口算的速度,确保口算的正确性和思考过程的清晰性。当然,对于学习程度好的班级,题量可以逐步加大。

课下,我会安排给学生抄20道口算题和1道四则混全运算题。这些口算题没有年级之分(对于六年级学生是无年级之分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口算的能力,让学生的大脑在课后也能做一做思维的体操,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口算的质量和速度。

二、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弄清算理。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是进行运算的依据,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清楚、深刻,那么计算时就会思维敏捷、迅速准确。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盲目状态,出现各种错误。如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应用。我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为此,我给学生一边

教新知一边复习旧知,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如整数的两位数和三位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等。

三、抓训练内容的多样化,增强计算的适应性。

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各年段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即使计算多么准确,多么超快,习题环境一旦发生了改变,学生的计算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适当地改变习题所依托的环境,让学生在练习中适应,在适应中练习,不断提高计算的适应性,为计算的正确扫清障碍。

四、抓习惯养成,形成积极的思维定势。

虽然每天都在练习,但是还是会有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计算问题。如计算不细心;算后不检验等。为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细心、及时检验、书写整洁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旦习惯成自然,就会形成积极的思维定势,直接推动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可以说没有计算就没有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数学计算能力的训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加强训练外,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教学中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学中只有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提高,学生的思维才会发展。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以趣促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喜欢数学。对教师而言,这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挖掘。教师应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数学,让他们在学中找到乐趣,在玩中学到知识。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他们创设生动有趣的环境,不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自信心,使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更高的层次,使小学数学课堂真正鲜活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注意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注意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有效性;注意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以促进他们内在的潜能的发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总之,我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笑一笑、学一学、做一做、玩一玩,以促进他们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知:笑一笑,营造氛围。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习兴趣,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训练之中,教师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一说或动手做一做。在教学实践中,我把每堂课的前几分钟视为学生的适应期,(一般是5分钟左右)并在这适应期中,通过各种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1.展一展。展示精美的图片或相关动画,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非常有利于新课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出示图片和相关动画,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使他们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尽快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做到事半功倍。小学数学的内容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比如在教学“分汤圆”时,可先播放动画图片,家里来了5客人,妈妈煮了美味的汤圆(30颗)招待客人,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小明如何帮妈妈分汤圆才公平呢?接着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

()÷()

()

。这个导入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学生掌握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做了最好的铺垫。通过生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也感到要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

2.玩一玩。组织学生做游戏,让他们笑一笑,也是很好的导入途径。在这一环节中,我经常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数学课一般都需要在导入新课之前进行复习,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如让学生找一找“口算练习题”图片的“好朋友”,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小手预备”等,这些活动比单纯的让孩子读口诀、口算题等等要有效多了。

二、传授新知:学一学、做一做,注重方法。

学一学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该环节大约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以提高学习效果。

1.利用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具、多媒体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8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4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

2.利用故事、猜谜语、念儿歌、做游戏等形式引入新课,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生动有趣的故事也能迅速的将学生带入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如在“0的乘法”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出新知的: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当中的那个猪八戒十分贪吃,悟空早就想找机会治治他的这个坏毛病。有一次,悟空对八戒说:“俺老孙这里有两份苹果,想与老弟一起吃,年龄特点。为了让小学生能在课堂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课堂活动应既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有学生的自主活动;既要让学生安静的倾听,又要让他们做一些动态的操作或游戏。学生在学一学、做一做的环节中,通过听、说、练等活动获得新知识,应该在玩一玩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些参与面较广、竞争性较强的游戏。

1.游戏活动,角色表演,让学生全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完1、2、4的乘法口诀后,学生对背口诀已经感觉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因此,我设计轮流让九个学生扮演青蛙,戴着头饰从座位上依次跳出来表演,全班同学边看表演边编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记住了口诀,学会了知识。小学生对故事、童话听得高兴,学得有劲,我就把枯燥无味的算式编成小故事、儿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例如:教学《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将整堂课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猴子摘桃比赛。”小猴子摘了三个桃子(出示教具),大猴子也摘了三个桃子,他们摘了同样多的桃子,所以可以表示为3=3,直观认识了“等于号”,这时小猴子又摘了3个,有了六个桃子,他们还一样多吗?所以可以表示为6>3,认识大于号,大猴子很不服气,又去摘了,看,现在它有几个了?8个。所以可以表示为6<8,最后来认识小于号。通过故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掌握了知识。游戏的形式还有很多:如送信、找朋友、即兴表演等。(即兴表演就是根据应用题的事情、条件、问题,让学生通过表演模拟出应用题所表现的情境,理解应用题的题意,从表演中体会数量关系。)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法的熏陶。

2.增强竞争意识,把激励机制引入课堂。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育实践表明,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也能增强其客服困难的毅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一般的学习竞赛对于中等的学生影响最大,因此大部分孩子会在竞赛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若采用竞赛与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就会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后进的学生也变先进。这样还有利于防止学生的骄傲情绪和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组织竞赛活动,并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1---8的乘法口诀的复习整理课时,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次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由于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以比赛的

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安排层次性强,同学自己出题考自己,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有爬数学山、夺红旗、数学医院好医生,找朋友等竞赛活动,也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他们的潜能。

在做这类游戏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课堂纪律的维持,要做到活而不乱。

(2)要注意裁判的客观和公正。学生喜欢处事公正的老师,只有公平竞争的游戏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欲。

(3)善于表扬与奖励,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当某个学生能正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或中下层生有了点滴进步时,老师应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奖励,可以采用鼓掌表扬,或奖励一个小红星、小手工艺品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老师也不应批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以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要注意游戏的有效性。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应能得到应用,学生的能力应能得到培养。玩一玩是学一学环节的有效化和巩固。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能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如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体会数学好玩,能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愉快地学好数学,有待我今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计算基本功,它包括口算,速算,估算与四则混合运算.为保证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要求一些基本口算达到熟练的程度即可.预测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内

容,加强口算与估算,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计算教学中,要重视算理教学和过程教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估算,速算与四则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计算机,计算器的原理与用法.2,逻辑思维基本功: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逻辑思维基本功包括分析综合基本功,比较抽象基本功,归纳,类比基本功,检验和论证基本功.3识图,画图基本功:空间想象能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及符号表示,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的能力,作为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识图,画图是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能熟练的使用绘图工具画出平面几何图形和其它示意图.会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角,垂线与平行线,多边形,圆等简单几何图形的组合图形;能熟练地进行命题画图.包括:“执意画图”,即把文字,语言(或符号)一句句直接转化为图形;“推理画图”,即根据条件弄清图形的基本元素和位置关系,进而构思成图;“命题画图”,即根据命题条件,画出图形,并且把命题结论在图形中反映出来.能熟练地分解图形,能从复杂图形中抓住基本图形,分析图形中元素间的关系.根据直观图形,思考空间图形及其位置关系.4,数学语言基本功: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的工具,世界上的语言各种各样,数学语言是其中的一种.掌握数学语言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数学语言有别于其它语言,它是用来认识和处理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特殊语言,具有确定性和抽象性,数学语言要求能用词语正确的表达数学内容,能用简明的语言,叙述的数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符合客观事实或已有的科学理论,要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数学语言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口头表达要语音适度,节奏分明,形象生动,要做到“八戒”和“六性”.书面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文字语言要求题文要一致,叙述要简明,判断

要恰当,措词要精确,叙述要层次分明.数学符号语言包括:个体符号,运算符号,关系符号,性质符号和其它符号,书写数学符号应注意,书写要准确,符号要统一,要注意习惯用法,要便于观察.图形是表达数学内容的一种形式,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图形有:线段图,框图,集合图和几何图.5,解题基本功:解题是促进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来看,小学生学数学,实质上是在学习解题.学生掌握概念,弄清定理,公式,都少不了解题这一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解题是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载体.因此,教师自身的解题基本功将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数学解题要求正确,合理,完整,简洁和清楚.6,教材分析基本功:教材分析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它直接关系着能否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要求.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的.编写时,既要处理好知识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又要适应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还要注意渗透一些现代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等.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正确领会教材的体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挖掘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德育因素,并且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地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7,教材组织基本功: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能力智力的发展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质量.课堂教学涉及的因素很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非常重要,每个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教材组织”这一重要基本功.“教材组织”是指课时教学内容如何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进一步进行教学法加工.

8,板书设计基本功:“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在黑板上所写的文字,字母,符号以及所画的图表.板书的目的是使讲授内容按一定的形式系统地,有条理地显现在黑板上,以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突出教学的重点与关键,把静止的教材内容变为有动感的视觉形象.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是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的依据,它利用图表,色彩,线条,板画等形式强化板书的艺术渲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使用很普遍,但是它仍不能替代板书.因为板书可以激发兴趣,增强记忆,提纲挈领.9,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

提供了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使用这些工具.10,教研和科研基本功:会写各类教学总结和有关的教育论文.

下载最新幼儿教育心得资料[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幼儿教育心得资料[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教育心得 在我很小的时候,看着给我们谆谆教诲的老师,觉得他好似一个心中装满世界的人。有着我们永远都难以琢磨的知识和学问。于是教师这个名词在我的心中是如此的伟大和......

    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教育心得之总结篇 幼儿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不容忽视的话题,教育好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殷切期望。下面有总结一些幼儿教育的心得,供大家共同参考,期望对您有所......

    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教育心得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第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

    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园老师教育心得》简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又开始了。看小朋友们一天天的懂事,一天天地在长大,心里总是乐滋滋的,和他 《幼儿园老师教育心得》正文开始>> 时间过得......

    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简介: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发展孩子口头语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儿童时期......

    幼儿教育心得

    前些日子,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百节好课”观摩活动,两位市学科带头人精彩的教学活动给我带来了较多的教学启示,而之后王明珠老师关于“好课”的学术讲座则让我对“好课”的认识有......

    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教育心得我家宝宝7岁了,我个人比较重视对他的教育,不过以前总是很失败,后来看了一些关于写幼儿教育的书,才有了点心得,也不知道正确不正确,分享给各位妈妈看看吧 对待孩子呢要......

    幼儿教育心得

    幼儿教育心得 一晃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即将过去,幼儿阶段系统性、群体性的教育也即将结束,留给幼儿的是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留给家长的是教育的辛与甜。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