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一)
“教育扶贫”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在于“精神扶贫”。它不是简单的对扶助对象“授之以鱼”,更多的则是“授之以渔”,引导受助者寻找造成贫困的根源,鼓励他们树立改变落后面貌的思想,提高教育文化素养,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辅助”作用大于了脱贫的“扶助”效果。
但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对“教育扶贫”的理解失之偏颇,将“教育扶贫”形式化、表面化。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往往采取“过节送礼、寒冬送衣、捐书捐物”的方式,让受赠者感恩,表面上能解燃眉之急,“立竿见影”,实则忽略了扶贫的根本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
为贯彻落实对小学生的“教育扶贫”,开学初,也农村贫困户按国家政策实行了免费,享受免书本和学费政策,“教育扶贫工程”的另一表现是对农村村建远程教育设备的投入和村建图书室的捐赠。远程教育设备的有效使用。但是,如果对投入的设备和捐赠的图书不能有效利用,而只在上级检查时拿出来做做样子,这样的投入不只造成物质上的浪费,还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还有一些地方,对贫困地区学校投入大量实验器材、图书资料,但由于学校教学人员的不足或学校硬件设施的缺乏,只能造成器材和资料的闲置。有的村小教学点专业教师缺乏,便由中心校指派教师“走教”;一些学校对不能正常入学的“三残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但对“走教”和“送教”的老师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教学人员只图完成任务,“走教”“送教”流于形式,校长在上级检查的时候“面子”有了,还可能被上级表扬“有创新”,但这样的“扶贫”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贫困,这样的“扶”不能很好的将“辅”贯穿于扶贫过程,所起作用是很小的。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要让专业人员对他们悉心辅导,让贫困者树立脱贫致富的意识,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它更不是面子工程,而要求我们真抓实干,只有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使贫“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奋力夺取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寻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快速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有数据显示,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贫困户有干劲,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除了强调社保兜底以外,特别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长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同时,要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三)
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7月1日上午9:00在贵阳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将宣读有关表彰决定,并共同为获表彰个人和集体颁奖。我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在高中教育城四中学术报告厅收看电视直播,认真观看的同时积极进行谈论学习,并深入思考。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贯彻中央“四个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适应扶贫开发新形势的现实需要。精准扶贫包括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要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2020年稳步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检测指标,努力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为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强化四“严”保障机制,通过工作力量的进一步充实,形成“上下衔接、协调联动、聚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开展党员干部帮扶结对行动,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责任单位和帮扶人。要以切实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户数量为主要扶贫工作考核指标,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贫困群众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委政府单打独斗不行,各行各业各自为战也不行。必须要加强统筹、转变思路、形成合力。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做到长短结合、点面结合、主次结合,使扶贫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更好体现扶贫的社会性、底线性、公平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社会合力。要创新精准扶贫帮扶模式,号召全社会合力共建,积极动员私营企业主、社会团体、在外地的本籍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捐资,共同参与扶贫开发。为贫困群众各尽所能、伸出援手,结对子、想点子、捐善款、当义教,献一片爱心,点一盏希望,举全社会之力,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向小康!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当前我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需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通过收看省、市表彰大会,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孙志刚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和顽强的作风,奋力推动全区大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四)
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基层是基础,要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担负起领导核心责任,基层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和提高“四个意识”,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基层党组织要把扶贫攻坚工作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扶贫攻坚中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做到以下几点:
一、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激发群众致富愿望。通过项目带动、生产帮助、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和支持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发挥引导作用,寻求加快发展新路,集中党员干部智慧和力量,认真研究分析优势资源,采取有效措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用好党的惠民政策,成为贯彻党的富民政策的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依靠政策推动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
五、发挥阵地作用,推广先进经验。如:贵州省安顺“塘约经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于通过典型宣传和推广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把农村中创业致富、积极扶持贫困户的党员作为带富典型宣传,使之成为党员学习的榜样;把积极转变观念、依靠一技之长增加收入的贫困户作为致富典型宣传,使之成为农民学习的榜样。
六、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人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新的历史进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五)
自年初来,乡镇党政加强组织领导,深入细致调查摸底,认真制定减贫计划,主动对接部门帮扶,精心统筹各级资源,艰辛落实减贫措施,扶贫攻坚有一定起色。但经多方观察,目前的工作进度和成效,与国家“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有不小的差距,与贫困户脱贫的渴望有较多的不足。如何体现“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的要求,实现“精准滴灌”的举措,从而达到各方满意的效果。针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工作研究时参考。
一、“思想扶贫”树发展观念。贫困是文明社会的病,要找准病根。当下就一个具体的贫困家庭而言,农户思想中有痼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要助其脱贫,就有必要去除贫困户成员思想上的病根,特别是要把脉成员中当家人的思想,进行开导。
有的贫困户认为贫困是宿命,历数本人、本家诸多不顺,不相信命运可以改变,不相信帮扶可以带来不同生活。这就需要我们用帮扶热情去感染他们,用积极态度去影响他们,用美好生活去激励他们。
有的贫困户认为低保至上,低保很稳定,有固定资金收入,帮扶是临时的,是一阵风,人走事完,扶过即返贫。这就需要我们宣传自立自强的成长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靠救济不如靠自己,靠社会救助不如建设家庭经济基础,保住吃饭仅仅是微小的起步,还要给子孙后代提供发展后劲。
有的贫困户认为帮扶就是“及时雨”,缺什么,国家、单位就应该解决什么,送点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反复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不厌其烦地说服建成长期增收项目的实惠,还要花时间说明帮扶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是要对全社会负责的。
有的贫困户认为扶贫是平均主义。不论哪个部门来帮扶,不论资金从哪个项目传送,不论有没有使用条件,都是一个国民福利,户户都该得、人人都一样,谁多谁少都不合理。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帮助分析其自身条件,宣传解释扶贫政策,传达财经纪律,更需要设计好项目、资金、措施启动或使用的制度,要在帮扶行动中贯彻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要取信于帮扶对象,要依靠基层“两委”开展群众工作。
二、量体裁衣定脱贫方案。解决好思想问题的同时,就是如何给每个贫困户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切实走上增收致富脱贫的顺道了。凡是如实按要求进村入户的单位和干部,都会了解每个贫困户的成员和条件是千差万别的,要想用一个便利的模式或简单的程序成功帮扶一个具体的家庭户,是困难的。唯有一户一法,一人一事,才可能实现政策对接,才可能落地生根,才可能开花结果。
全家无病无残的,要看看是否有外出打工经历。如果有,就根据有无学成的技术或经验,给予推荐企业就业;其中有决心搞特色种植养殖的,就可以给予购种或育雏补助,也可以帮助贷款贴息。如果没有务工经历,那要从家庭小规模种养殖扶持起步,积累一个周期经验后,再帮助适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家庭劳动力有病残的,就要根据身体条件判断并商量适合种养的具体品种,要推荐小家禽、小手工等简单易作的增收项目。也可以帮助落实合适的特殊技能培训,到吸纳残疾人的企业岗位就业。
现在一般居家的,以50-65岁的中老年农民居多,他们的小规划种养经验丰富,但大户经营经验缺乏,又容易受规模经营吸引,往往决心大,但不能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条件,对具体的经营项目不能合理提供意见。我们就应帮助其挑选小型的产业项目,发挥农户自身经验优势,找到致富的路子。
三、选好对象重示范引领。万事开头难,局面靠起步,示范作引领。当前,基层组织不欢迎送温暖式带来的分配矛盾,农户不满意现金物资形成的不平等待遇,扶贫就需要开拓更宽阔的路径。如果将“赠送”转换为“激励”,心理矛盾将会大大降低。
动员各家各户养殖的时候,往往担心其折价变卖畜禽,快速消费,从而失去增收意义;甚至因为农户不愿付出辛劳,拒绝单位的种养殖帮扶项目。如经过情况了解,认定贫困户完全能够实施种养,就不必心急求得一步到位,也不必一次性户户落实,可以发挥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作用,物色动员有思想有条件的少数几户,培养成专业户、种养大户,先做到养起来,活起来,富起来,自然会让周边的群众心动眼热,“原来我也可以做”!
一旦有人成功,那么其余的贫困户连小规模家庭养殖也会主动提出的。
四、管家服务助长效增收。精准扶贫与走亲戚式的送温暖质的区别在于“不脱贫不脱钩”。当前入户扶贫,亦表现出入手难、维持难、见效难。如何进一步推进贫困户精准扶贫?我认为需要仆人精神,要采取管家式服务,从扶持对象的优选、种养项目的商定、资金措施的落实、帮扶部门的跟踪,均要站在农户的角度去思考,去跑腿,去动嘴,甚至先学会后传授,直至贫困户能独立操作,并且统一提供生产技术性支持。还要在全过程为每个贫困户建立服务台账,关键环节乡镇党政及驻村干部必须亲力亲为,成为贫困户脱贫的坚定保障。
相关文章:
1.2020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2.2020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篇
3.2020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作文精选5篇
4.2020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5.2020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第二篇:林业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林业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林业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像对待家人一样,以一种既有责任又有感情的担当精神,一户一户、一人一人地帮扶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突出责任倒逼,落实各项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压紧压实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是强化一岗双责。市、县区、乡镇都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靠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的主责主业,特别是落实各县区的主体责任、重点扶贫工程专项方案牵头部门的主抓责任、其余市级部门单位的参与责任,做到职能工作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一岗双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党建保障。实施党建扶贫工程,出台党建扶贫21条硬措施,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各级扶贫干部,特别是通过从严从实选配、从严从实履职、从严从实监督、从严从实考评全面加强第一书记工作,注重选派递进培养学员和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落实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保障。利州区、青川县对每个乡镇增派1名扶贫副乡镇长。全市每个乡镇都落实了1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都落实了1名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平均年龄38岁,其中后备干部占55%。
三是强化督查考评。加强跟踪问效,每月督查通报1次进展情况,及时落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驻村干部考核情况与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评挂钩。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和典型事例。分类制定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户减贫的具体标准,精准考核扶贫成效。对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县区和市级部门,绩效考评降低一个等次,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近期,结合“走基层”活动,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集中对全市739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
四是强化激励引导。落实激励政策激发集聚各级各方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对提前2年摘帽的县区奖1000万、提前1年摘帽的县区奖500万;对如期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提升村三职干部报酬,延续产业扶持、技术培训、兜底保障等政策支持;对下派任职的第一书记,保留原机关工资福利,同时享受每月300月至400元的艰苦边远乡镇津贴;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参与脱贫攻坚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朝天区对完成脱贫任务、达到小康标准的村三职干部提高补助标准,与社区干部享受相同报酬。
二、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制约短板。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我市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特困户扶持难、农村整体发展慢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增添举措,正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增加投入。要全面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减贫任务,5年大约需要硬投入250亿元,对于我们这个“吃饭财政”的市来说压力巨大,只能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投入和社会投入,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地方财政投入10亿元,对接省10个专项方案争取80亿元,金融投入10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6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3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收益债1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0亿元,群众自筹30亿元,基本可以解决扶贫投入的问题。60亿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上报省农发行。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面达86%,授信额达26亿元。旺苍扶贫小额信贷经验全省推广。
二是以“三分红两保障”促进特困户脱贫。针对1.88万户无劳动技能的特困户,采取耕地林地产权流转入股分红、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有偿使用分红、种植业托管养殖业寄养理财分红增加特困户收入,整合农村闲置空房保障特困户住上廉租房,实施十大救助制度保障对特困户的救助救济。旺苍县盘活闲置资产为特困户提供廉租房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农工委认可。
三是以“两轮驱动”促进农村同步发展。针对我市北部山区农村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同村同院落与建卡贫困户差距不大的临界贫困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区域攻坚”两轮驱动战略,既大力解决水、电、路和增收产业等区域共性问题,又切实解决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农户个性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农户共同发展。
三、突出综合施治,体现脱贫成效。在精心谋划今后五年脱贫攻坚的同时,扎实推进今年的扶贫工作,我们坚持“创新机制、完善路径”统筹推进、“开发式扶贫、救助式扶贫”综合施治、“区域攻坚、精准扶贫”两轮驱动、“项目扶持、智力扶持”双管齐下、“依法扶贫、社会监督”有效结合,促进贫困群众稳步脱贫、逐步奔康。
一是增收减贫成效更加明显。今年计划实施的扶贫项目基本完成,新发展猕猴桃、核桃、茶叶2.6万亩,养殖生猪、山羊、土鸡15万头(万只),开展农业实用技能技术培训8万人次,实现创业就业1.2万人,初步统计,贫困群众当年人均增收近1000元,截至目前,今年已减贫6.35万人、占目标任务的105.52%。
二是群众幸福指数较大提升。152个贫困村脱贫解困有力推进,新建通村入户路435公里,解决安全饮水2.46万人,改造农村危旧房1.5万户,群众普遍反映,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真帮实扶,现在的农村“道路平又宽,吃水不用担,打米不愁电,房屋换新颜”。得到实惠的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更加高涨,“政府扶,干部帮,自己还有手一双,不等不靠建家乡”成为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加快。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的成效更加明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平稳发展。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4.43亿元,增长8.7%,增速居全省第8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7.59亿元,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6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0元,增长10.8%。探索实行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等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领导的肯定,突出“五个坚持”推进脱贫奔康做法得到曲木史哈副省长的肯定性批示。
四、扶贫要扶智,教育扶贫作为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肩负重要使命。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扶贫基础性工作,着力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针对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精确帮扶,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要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帮扶要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名学生。对留守儿童要跟踪接力关爱帮扶,使贫困地区孩子上升有通道、就业有技能、发展有希望,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精心组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必须落实到每村每户每人,从源头上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要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地方病、慢性病的防控及艾滋病干预力度,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实施远程医疗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保障贫困人口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扶贫攻坚提供健康保障。听取四川医改工作汇报时,她要求进一步聚焦改革重点,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线,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尽快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理顺药品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林业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补“短板”的规划。
此次会议通过《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要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做好贫困地区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民生保障,加大财政、投资、金融、土地等政策扶持,创新政府购买服务、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和社会组织帮扶等机制,形成推动脱贫奔小康的合力。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16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了今后中国扶贫脱贫工作的方向、目标和政策。中国在产业扶贫上拥有三十多年的经验。今后,要更好地发挥产业扶贫的作用,需要解决好落地问题,让扶贫效益惠及贫困对象。
吴国宝介绍说,不少地方,倾向于把贫困户享受的相关信贷资金,给予一家或多家规模较大的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可从企业分红。这可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但贫困户置身事外,自身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一旦相关项目实施期结束,这种产业扶贫方式不具可持续性。
接受采访时,吴国宝还说,过去三十多年,中国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的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都得以改善,但仍有一些贫困地方存在改善空间。今后五年,改善基础设施也就是这些地方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工作领域。
他介绍说,前几年,少数贫困地区重视农民收入增收,但对扶贫对象应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有所轻视。目前,全国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线”已经建成,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甚至“几百米”的问题。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问题,吴国宝表示,中国在这一方面也拥有三十多年的经验,有成功的典型。多数易地扶贫搬迁者在搬迁后,明显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相当多的扶贫对象摆脱了贫困。今后移民安置过程中,需要考虑移民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更好地解决移民的生计、就业、教育等问题,让移民和安置地居民更好地融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通过了教育脱贫攻坚五年规划,支持各地改善贫困县义务教育突出“短板”,完善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资助体系,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每个地级市(州、盟)至少建设好一所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
对此,吴国宝表示,应让扶贫对象享受同等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针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问题,中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为贫困家庭的子女减免学费、提供补助,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避免读书致贫。
[林业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第三篇: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体会
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7月1日上午9:00在贵阳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将宣读有关表彰决定,并共同为获表彰个人和集体颁奖。我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在高中教育城四中学术报告厅收看电视直播,认真观看的同时积极进行谈论学习,并深入思考。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贯彻中央“四个全面”,落实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适应扶贫开发新形势的现实需要。精准扶贫包括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要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2020年稳步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检测指标,努力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为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强化四“严”保障机制,通过工作力量的进一步充实,形成“上下衔接、协调联动、聚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开展党员干部帮扶结对行动,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责任单位和帮扶人。要以切实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户数量为主要扶贫工作考核指标,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贫困群众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委政府单打独斗不行,各行各业各自为战也不行。必须要加强统筹、转变思路、形成合力。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做到长短结合、点面结合、主次结合,使扶贫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更好体现扶贫的社会性、底线性、公平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社会合力。要创新精准扶贫帮扶模式,号召全社会合力共建,积极动员私营企业主、社会团体、在外地的本籍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捐资,共同参与扶贫开发。为贫困群众各尽所能、伸出援手,结对子、想点子、捐善款、当义教,献一片爱心,点一盏希望,举全社会之力,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向小康!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当前我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需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通过收看省、市表彰大会,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孙志刚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和顽强的作风,奋力推动全区大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体会
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体会
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7月1日上午9:00在贵阳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将宣读有关表彰决定,并共同为获表彰个人和集体颁奖。我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在高中教育城四中学术报告厅收看电视直播,认真观看的同时积极进行谈论学习,并深入思考。
孙志刚指出,总攻时刻、决战在即,表彰优秀代表,能够进一步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汇聚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磅礴力量。这些榜样均是贵州省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展示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全省上下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奋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各条战线建功立业。要坚持“干”字当头,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真正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贵州的“发展指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思想,坚持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短板必须补齐,否则影响全局。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通过收看省、市表彰大会,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孙志刚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和顽强的作风,奋力推动全区大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之年。“决战脱贫攻坚,我们必须以‘愚公移山’的韧性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到工作。”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就不简单,平凡的事情坚持做就不平凡,选择了扎根基层,就会初心不变,坚持下来。
第五篇: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
2017年,根据上级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提出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黑池镇保宁村的马兴平家扎实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受到了贫困户的热烈欢迎。
一、被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
我帮扶马兴平家共2口人,妻子体弱多病,两人均为80多岁高龄老人,身体不佳,无法干活,生活不能自理。
二、帮扶责任人所做的工作
1、围绕实现脱贫目标积极建言献策。根据《黑池镇保宁村精准扶贫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主动出点子想办法,配合下派帮村的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共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脱贫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2、围绕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作为。一是加强与黑池镇主要领导及村干部的沟通协调,及时联系研究帮扶工作有关事宜,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给予提醒,促其尽快解决;二是及时了解情况、反馈信息,共同努力做好帮扶工作。
3、按照统一安排扎实搞好重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