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心得范文
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心得范文
本书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下面东星资源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心得范文,欢迎查阅。
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一
读完了《平凡的世界》我的心却久久无法平静。也许我所读的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人生。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以“农二代”的视角打开了发生在黄土地上的社会画卷。在这一代人的更替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以及思想的转型。放下这本书,我还是放不下少平少安两兄弟的奋斗拼搏人生。
少平是一个坚韧不拔不向艰难和穷困低头的人,我从他身上嗅到了一种勇敢、坚强、刻苦的味道。贫穷如他,一顿只有一个黑馍馍,饥肠辘辘,加上生活家庭重担的压迫他严重的营养不良。而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身体却有一颗不甘于为农民的执着的心。因为农业至上的缘故,学生们上课的时候非常少,即使上也就是一些政治课。少平便利用这时间看一些中外的名著,这打开了他的视野也让他有了一颗向往入另一个“世界”的心。而小霞的出现,引领了他按自己的心走下去。《参考消息》在那时是一本政治信徒所必备的《圣经》,小霞则为少平提供了这重要的新闻新闻报纸。两个人也在对国家大事思想的交流时产生了友谊并渐渐互生情愫坠入爱河,虽然结局是可悲的但过程是值得人细细回味的。少平随着社会的动荡与稳定也确定了自立的人生,完成了从一名高中毕业生到煤矿工人的转化,让自己的心灵在“平凡的世界”中升华开花。
少安也许比少平活得更为艰苦,在家庭的重担、村大队的勾心斗角中前行并有声有色的活着,在当时充满矛盾与疯狂的时代是极其不易的。他有着商人的头脑和不甘于贫穷的内心,在观察到烧砖有赚钱的前景时,作为一个农民少安果断的开始了他的生意经。也有过失败,因为技术人员的失误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砖窑毁于一旦。一时失败的打击、同村人的白眼都落到了这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身上。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又重新来过。这次他并没有失败,付出终归得到了不菲的回报,日子红火起来他成了乡亲们羡慕的“冒尖户”。心胸宽广的少安并没有计较村民们的白眼和背叛,他收留了无业的村民并捐款建造了学校,贡献于社会也报效了祖国。在一切都和和美美时命运之神似乎有意玩弄这个善良积极的小伙,他勤劳的老婆秀莲患上了肺癌。这之后的人生也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断的默默的书写着。
这对兄弟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对生命的拼搏、以及对人生不甘的诉说都深深的感染着我,给我精神的寄托。我想即使时代在改变,从少平少安身上彰显出来的精神也是值得21世纪的广大学子们学习并从灵魂深处敬仰的。
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二
这是一本具有亲切而又温暖的黄土气息的书。我在一个明朗的午后翻开它,路遥的文字在金色的阳光下仿佛变成一粒又一粒的麦穗,而我,正是一位拾麦者。
这位看起来硬朗的老人,像拉家常一般,讲述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故事。里面有苦涩的贫穷,有酸甜的爱情,有轰轰烈烈的生命。在那块黄土地上,有一群人,他们哭泣,他们欢笑,他们会为了一个职称、一句话斤斤计较,他们也会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但心暖得落泪的事情。
我被少平一颗永远淳朴善良的心所打动,为郝红梅的小市民思想感到羞耻。我惋惜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同时又可怜李向前这个男人的痴情。但最后,我发现红梅其实也很单纯,也庆幸少安与润叶的分开最终都有了好的结局。
而我一直好奇,这么多精彩的故事,为什么路遥却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为《平凡的世界》?
直到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才有些明白:这本来就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黄土地上的人。他们都是普通的人,这大千世界的一份子,他们过着平凡却又各自不同的生活,可又正因为这些平凡,才体现出生活的本质:平平淡淡而又真实。
像少安一家,都是农民出身,在村中一开始地位低,因为贫穷。所以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学会了感恩与心疼,看着兰香幼小又懂事,我一边感动一边羞愧。而正是这样,少安少平才会更努力地打拼,不会因为挫折而倒下,有真正的汉子气魄,有担当家庭顶梁柱的责任感。所以,当他们富裕时,他们会更加珍惜生活并且更努力,坚守信念扬善惩恶。
是他们的平凡让他们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与美好。
而平凡,不是一模一样,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轻易得来。它含着劳累的汗水,含着憧憬未来的希望,它不起眼,放在众数里并不出众,但它有自身的闪光点。
像是一粒种子在泥土里发芽一样。有千千万万粒种子,也有千千万万粒发芽的种子。但每一粒能发芽的种子都有一段不同于其他的经历,都有自己刻骨铭心的体悟,因而不平凡。
生活不亦如此么?地球上这么多的国家、这么多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这么多块土地,这么多的时间,过去现在将来还有无数时空,一个人,实在渺小而又平凡。可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上至官名势利集于一身的有钱人,下至穿着破烂衣服在大街上行乞的乞丐,哪个人没有自己的平凡人生?我们活着,平凡而又渺小,但我们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每一个灵魂都不一样,都充满爆发力与色彩,值得为了生活去拼搏,去学会爱与美好对待。
只有相信自己的平凡,才会明白生活不平凡。
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三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得已,一件事的存在只是为了去挤压另一件事。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要放弃些什么。
孙少安的一生经历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里来来回回。为了生存,为了改变艰苦的生活环境,他开始孜孜不倦[注: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地干活,成长让他失去了爱情,而值得庆幸的是,他和秀莲也算是“一见钟情[注: 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婚姻美满的滋润让他尝到了爱情的美好,妻子对他的爱与支持让他大胆地去拼搏,去赢那属于自己的未来。就这样,潮起潮落。你听,风在哭泣,他在诉什么,有一位质朴的农民遭遇暴雨了;你听,风在欢笑,它为什么笑?那位质朴的农民又开始奋斗啦!幸福的生活永远不会太过长久,接踵而来[注: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的又是命运无情的打击。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在那么贫穷的生活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冲垮了少年坚硬的脊背,而他却没有哭泣,一直强忍着,在那场风暴中,我听见他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确,暴风雨更猛烈了,原以为赚了钱,一家人可以快乐的生活,妻子却没了。呵呵!是可笑,还是可悲。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坚信,我们的命运有我们的行为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生决定。”古人也有云:“我命由我不由天。”
爱人的离去打碎了一场繁华的美梦,命运由着太多的替身,而我没却看不见。用一份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就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一段感情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感情的开始,人也不能总沉溺于过去,这样永远都走不到未来,我庆幸孙少平没有这样,田晓霞的出现是他一生中做美丽的时光,而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在孙少平身上,我又看到了一句话:“事实的真实本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哪怕我不情愿,却又能改变什么呢?”龙应台曾在《菩提本非树》中说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一条线往前走,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是啊,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心得四
少平和红梅之间是标准的“同病相怜,共同爱好”。两个孩子的家境同样很low,自卑与敏感让他们彼此心意相通;而看书则成为他们显示与其他同学的差异的唯一选择。这种相通让他们彼此感到温暖,这种选择则让他们有了些许骄傲与存在。
严格地说,少平和红梅之间不能算作“恋爱”。这段微妙的情愫之于少平,让他感觉到了一种骄傲与自信,打开了新的生活,人也变得开朗积极,有一种“天总是蓝的,云总是白的,阳光也不会偏偏不照在我的头上”的由衷喜悦,也是一种标准的理想主义。而红梅则无疑成熟现实的多,由于一直生活的比较压抑,从进城读书的那天起,她就寄希望于摆脱过去,融入高一个层次的社会,找一个体面的男朋友则是现实的途径之一。所以她对贫穷的少平是一丝一毫的“爱情”也没有的,有的只是基于个人感受的“怜悯别人,也让别人怜悯自己”。所以,同样是焕发青春,少平是因为与漂亮的红梅有了某种朦胧,而红梅则是因为放假吃的好一点,有了相对体面的新衣服。两个人的根本诉求和体验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一旦家境与修养都很出众的养民突然关注到红梅的时候,红梅的精神突然就被阳光笼罩住了,这是个她一直梦寐以求可以改变自己一生的机会,相比之下,“同病相怜,共同爱好”的少平一下就黯淡无光了。
而在少平,却一切蒙在鼓里,在遭受篮球场上的“羞辱”之后,他很困惑的是为什么前几天还有“书夹白面饼”的浪漫,突然之间就“残忍”结束了。是的,他不知道,红梅早已“移情别恋”,开始享受新的阳光与温暖,只是给少平造成了“无意的风情万种”的感觉而已。
“失恋”事件让少平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坍塌了,“一厢情愿的爱情”失去了,在红梅含情脉脉地去医院看养民的时候,在红梅在众人面前含蓄地表达与养民的“不一般关系的”时候,少平的眼里却噙满了泪水。他暴怒,不解,有了各种幻觉与幻想,甚至默认金波找茬暴打了养民,而在养民的大度之前,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败了下来……
谢天谢地,我们的少平没有沉沦,而是把这次“失恋”事件当做最好的一次人生自我教育的经历,注定对他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事情到此为止,少平与红梅之间再无瓜葛。唯一的例外,是红梅临毕业的时候,遇到她的“最大危机”的时候,少平挺身而出,做了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此是后话。
不管怎样,尽管角度不同,价值观不同,他们之间都感受到了彼此的善意与温暖,只是他们的人生从此分道扬镳,不再相逢。
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五
双水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而二十二岁的孙少平却越来越烦闷不安。包产到户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孩子们都不念书了,村小学也解散了,他也就重新恢复了真正的农民身份。当然,少平并不是简单的“怕苦怕累怕当农民”,事实上他也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后生,甚至更出色。只是我们的少平到了意识觉醒的年龄,“不幸”的是他比身边的小伙伴们又多读了一些书,但又没有多到足以彻悟的程度。另外,单纯的读书,而缺少社会的历练乃至挫折,我们的少平自然也只是懵懵懂懂地感觉需要改变,却不知如何入手改变,更不知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为了权利吗?一家之主自然是父亲与哥哥,事实上哥哥的事业渐有起色也证明了少安更适合做一家之主。
为了金钱吗?在家至少一日三餐不愁,而身无一技之长的少平如果离开家庭,只会更加颠沛流离,况且他的出身与生存环境也让他还无法真正领悟金钱的魅力。
为了爱情吗?红梅、晓霞,甚至玉英,这些在少平的生活中掀起过或深或浅的涟漪的人,都开始依照各自命运的安排,融入了各自的新生活中。时间会冲淡一切,这些人都会忘记了曾经的过往,他孙少平自然也概莫能免。
为了证明自己吗?作为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与他在书本中读到的那些不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相比,不啻是天地之别,命运注定了这个虽然精神世界还算丰富的农家少年,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是的,少平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朦胧地感觉世界并不是只是自己眼里所见到的那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说到底,这是一次单程的旅行,所有所有的体验都是自己才能感受得到的,而世俗的安排却是一眼望得到终点的:每日劳作、娶妻生子、攒钱箍窑、抚养孩子、循环往复……如此下来,个人的生命注定只是一条性命而已,而非独一无二的生活。
是的,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每个人的生命的长度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作为受到老天爷唯一特殊眷顾给了我们思考能力的人类,每个人的生活的宽度却可以有天壤之别。视野、格局、品位,财富、事业、爱情,思考、歌唱、奉献,忠诚、友谊、信念,一切一切都是我们每个人呈现各自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的方法与路径。从自然法则看,我们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但过程是否精彩则全靠个人的缘分了。天堂地狱,悉在我心。
我们之所以欣赏少平,并不是简单的佩服他的毅力,更与神马金钱啊权利啊成功啊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我们只是被他挣扎着,以求在死水中得以微澜的努力所感动。少平的所思所为,实际上激发了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甘与追求。
好吧,弱弱地问一句:那些每天高唱着“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们,你们真的甘心了吗?你们是在掩饰你们的懒惰与懦弱吗你们真的活过吗
真正的活一场吧,无关结局是喜是悲,走过千山万水,你永远是那么美……
第二篇: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作文
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作文
高二(1)班 孟璐瑶
《平凡的世界》是属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故事,路遥先生用百万字的铺陈,构造了一幅巨大的朴素的画卷,展开那泛黄的一页,便将那个年代近乎所有的景物都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那个时期,有文革,有大跃进,有拨乱反正,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是双水村村民的人生轨迹。每个角色毫无章法的命运串联在一起,却让人清晰地聆听到整个社会的复杂的命运交响曲。
可这又是如何让人清楚地听到的呢?一个人挨饿了,是社会的生产力不足,是国家处于起步阶段的贫穷和落后;一个人因装神弄鬼被尊敬和供奉,是社会思想的进步被限制,是国家没有干干净净地从封建中脱出身的时间的不足;一个人精神不健全却依旧被批判和唾骂,是社会中浮躁地过度清洗残余的封建势力,是国家的历史车轮微微偏离正轨的见证……
这些时间总会掩埋的“小事”,光辉的中国历史上的一点微不足道的瑕疵,决定的却是不止一代人的一生;这些在所谓著作中不会提到的差错,被庄重地放在人们的眼前,不止是警醒,是让我们正面和敬畏过去,无论后人被称赞的还是被惋惜的,是被夸夸其谈还是被悄无声息地隐藏在身后,我们都不能都逃避,不能够遗忘。
我认为,无论是多么精彩的一本书,读后五年、十年、三十年、六十年,总会忘记一些细枝末节。那些动人的、叹惋的、愤怒的、悲伤的、释然的,总会多多少少被时间抹去痕迹,人情冷暖、恩怨情仇、官场纠结,都会在脑海中变淡。当你开始回忆一本书,你会想到的是一个大时代,这时代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文化的去糟粕取精华的沉淀和积累,然后是风起云涌的世事万千,精神与物质的冲突和矛盾,最后才是这些道路中被耽搁或被捧上的一个个鲜明的小人物。这就足够了。
绚烂到极致归于平凡。有人质疑路遥先生是否不会现代手法,毕竟当时那个时代有着各种层出不断的写作技巧和华丽的辞藻,而路遥先生却选用传统现实主义,在当时可以说是有些“落伍”.平实的语言,朴素的描述,十分逼真的那个土色的年月,在我看来,则是极富有内涵的华丽的另一种形式。
平凡二字在书名中只是一个定语,而在书中,却是从头到尾,贯穿了整个小说的精髓。是啊,连世界都是平凡的,平凡到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又有谁能说自己是不平凡的呢?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化身。可在这大的平凡中,我们这些奇奇怪怪的人演绎出了一种不平凡的姿态。时代推动社会的进步,人在推动时代的进步,中国十年间的翻天覆地般的转变,的确是每个小人物合力促成的。
字字精炼,句句朴实,《平凡的世界》给我这样的青年打开了一扇历史尘封的大门,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仅仅十年里,人民发生了什么,中国发生了什么。我们接纳历史,时刻警醒,脚踏实地,更期望未来。我想,路遥先生颇深的用意,我们大概只了解了一二分,可是他所传递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那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的气节的火焰,我们确确实实地收到了,并且珍重地保存着。
【老师点评:小作者关注了那个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有文革,有大跃进,有拨乱反正”,抓住了人物活动的社会舞台,深刻地剖析了人物思想的社会根源,这是难能可贵的!“绚烂至极归于平静”,从路遥的质朴文风探究世界的平凡人生的平凡,也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角度。但是,写“读后感”最好能“点面结合”,既要有宏观的评价,也要有微观描述,才能更好的打动人心,感染读者!而璐瑶的作品缺少的恰是这微观的笔墨!】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走在路上征文: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000字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000字第三篇: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高中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前叙
17岁,高二,我开始阅读《平凡的世界》。接下来发生的事,猜都毋须猜,我遇见了与我一样年纪、年级的书中人物:孙少平、田晓霞。我对《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用“爱不释手”来形容并不为过。现今我仍无法忘记,在高三下学期,每周只有一个白天的休息时段,埋头读书时的心跳不断——为自己不合时宜的大胆,为故事中悲欢离合的生命。
那么,我不能否认,前前后后也看了好些遍,每每最能让自己感知到热烈心跳的,大多是有关少平和晓霞的内容片段。
如果说,能够给“信仰”一个定义,即“让某人去完全地相信、并从其中得到指引该人生活各方面的事物”,那么,毫不犹豫地,我定在心间收着这份,名为“少平晓霞”的信仰。
信仰自尊
提及“自尊”一词,便会自觉将其牢牢与孙少平这一人物紧紧挂钩。少平,从初登场时,极强自尊下的掩人耳目取饭;到被润叶姐猜中心思,待她默默走开后,才敢放下心接受好意的大口吃饭。一直一直,到他日渐成长后,他的自尊,生长在第一时间冲出大门,以不容拒绝的魄力,救出一时糊涂偷手帕的郝红梅;开放在远走劳工后再与挚友金波相会时,能敏锐捕捉到挚友为自己着想,而穿上朴素衣褂的深意。少平自尊,不仅仅是他于自己,他用自己的自尊,用力维护着他人的自尊,同时收获着反向温暖的呵护。少平自尊,也绝不是(青)少年人狭隘的虚荣,不然,也就不会有同晓霞影剧院重逢时,“并不为自己的一身破衣服而害臊,觉得穿这身衣服见她正‘合适’”的坦荡。
看上去,田晓霞并没有像孙少平一样,留给人显著的“自尊”特质。晓霞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是跨时代、划时代的。她是近乎完美的“女神”形象,她热情、真挚、善良、独立、不惧世俗、崇尚冒险、追求正义、着眼世界、思想深刻、重情重义、清新脱俗„„仿佛这些个词(组),都没一个“美好”来得恰当;反之亦然,“美好”一词,并不具备囊括我热爱的晓霞的一切的能力。
也许是这样,晓霞的“自尊”特质,才少被提及吧。晓霞自尊之呈现,与晓霞的“独立而怒放”一样,定是与众不同。“不要见怪,不要见外。田。”枕边二指宽的小纸条上,写下了自己拥有的、深刻理解的、能够给予少平的:送去那一床被褥中,蕴藏着从自尊出发的深情。“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在这里,在这留给书外我们最后的话语中,我可以体会到晓霞的自尊融进了解读爱情。她热烈地投入,投入这自尊、自爱、自豪的爱情点滴。
少平、晓霞,信仰自尊;我信仰着,“少平晓霞之自尊”的信仰。
信仰改变
只是从“改变”一词来看,原本不能判断它的褒贬。毫无疑问,少平对此深刻了解。在书中仅描绘出的十来年光阴里,少平无时无刻、或内或外,不在追寻着改变。他的改变,是手不释卷地丰富精神世界;是决心不安于现状远走他乡的闯荡;是明不可预知日后所遭遇,依旧要向着更高方向攀登的紧抓机遇„„
“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件中,这份持续燃着的改变之光,已然开启了传递的路线。
晓霞呢,与其说是“改变”,不如用“挑战”更来得恰当。地委书记的女儿,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高中升上大学,黄原师专毕业后,那簇冒险的渴求之火,跳跃得愈发剧烈了。她最终不甘做稳定的教师工作,去成了省报的记者,不辞辛劳,以崇高的记者理想,怀揣改变世界的心愿,也真正循着它去实践了。纵使那场洪水卷走了她的躯体,但她那勇往直前的青春灵魂,绝不会散灭。
少平、晓霞,信仰改变;我信仰着,“少平晓霞之改变”的信仰。
信仰善意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平凡非平庸,平凡人的善意凝聚,便拥有了点亮夜空的能量。
记得在高中的一次读后感里,我在写到少平晓霞时,用“有一束光”来描述。洋洋洒洒写下的,是他们瞬间的行动、与永恒的善良。
容我再度回想起,少平不计前嫌,救起有生命危险的跛女子侯玉英;晓霞真诚相待、热情好客帮助来城的少安;少平在仅做了短时间的乡村教师时光里,亦尽心为他的每位学生操心;晓霞亲历煤矿艰难情境,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悲悯情怀;少平在深陷苦难的境遇下,再三为了素不相识的陌生受欺者伸出援手;晓霞将自己最后的音容留给了洪灾中挣扎的孩子,只余下带着果断的决绝投入洪水的身影。
“有一束光”,少平的温暖细致,晓霞的纯粹炽热。无法把他们割裂地去仰望,那片土地上,有两人从未解开的沉甸甸善意。
少平、晓霞,信仰善意;我信仰着,“少平晓霞之善意”的信仰。
信仰爱情 最后,我必须说说,关于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
青年人一读“大部头”作品,会不自觉地去关注其中那些或荡气回肠、或细水流长的感情,尤其爱情。
记得开始看这作品,我压根没猜中他们俩的感情发展线索„„第一次见面,窘迫与从容的格格不入,高中日常里,两人共同行动的校外表演和一些交流,都是叙事、一带而过。
“也许他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和田晓霞的结识。”晓霞走进了少平的世界、大约主要是头脑世界吧,她毫不顾忌性别差异和所谓的“身份地位”差距,百宝箱般,变出特立独行的装束,变出异于常人的评说,变出秘密传阅的话语„„少平在倾听,总是在倾听,倾听了反思,反思后倾听。她是他的“导师”。我为他们这般的坦诚相待、绝对信任而心跳。
“不管怎样,千万不能放弃读书!”“我不会变成你描绘的那种形象。”毕业聚餐,两人大方对坐在“国营食堂”,交换彼此最真实的期许和隐忧。晓霞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吐露珍惜少平的那种独特;少平描绘了他那忧郁思绪深处,还未成形、但冥冥中指引的奋斗希望。她是他的“伯乐”,他是她、她是他的“知己”。
一晃好几年。虽说这些年间,也不是没有见面,但由于少平单方面的断绝信件来往,也有晓霞单方面的遗憾下没有再坚持,这些、这些一跨就到了黄原街头,才有了重逢之地的再续。
“你为什么不给我回信?”“是因为我上了大学,你仍然是个农民吧?看来,你还是世俗的!”我深感惊讶,这一再见,就是不容反驳、毫不客气的言说。晓霞,是用多深的珍重、是有和少平建立起来的多么深厚的理解,才能自然而直白地说出这话来。这不是仅凭勇气就能够达成的默契。“‘我知道你能理解我,我才对你说了实话。’”故事不停步伐。他那自嘲关于“苦难的学说”,深深揪起了她心深处。
又回到了约会般的规律性再见,两人心照不宣,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拥有“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白轮船》中吉尔吉斯人的一曲古歌。
一本书,两个人。一段词,两次诵。少平第一次产生了抱住晓霞、紧紧抱住晓霞的冲动,在麻雀山的顶端。他对她、她对他,产生了“爱情”的“雏形”,模糊不清。我为他们这般的靠近升温、欲言又止而心跳。
“两年以后,就在今天,这同一个时刻,不论我们那时在何地,也不管我们各自干什么,我们一定要赶到这地方来再一次相见„„”“一定。”古塔山之约就此立下。他有力拥住她,他吻了她。书中没有呈现出他们更多的告白,而我正是为他们这般的相知相融、相爱相约的纯粹含蓄,而心跳不止。
少平、晓霞分赴新的工作岗位,他和她书寄思念,那近两年的时光中,他和她不乏见面,他带她下矿、漫步,她对他再三表露坚定。直至距约定屈指可数时,她去了另一个世界。
少平想起了《热妮娅·鲁勉采娃》,少平伫立在杜梨树下,死守他和她的诺言。少平躺在草地上,冥冥与她的幻影重逢。
请包容我从上一段开始,压缩再压缩,讲完了我的记忆,他们的故事。说来有趣,当我第一遍读完时,看有其他读者的一种理解,大约是“路遥先生出于无奈让晓霞牺牲,因为实际上,少平和晓霞的爱情,由于各种的局限性和差异,不会有圆满的结局”。由此,我也想起立定古塔山的约会后,少平很快陷入的悲观;想起少平暗自对比自己和潜在竞争者时,透露出的一种无力感;再加上与少安和润叶没能修成正果的种种相似„„我开始害怕了。
“唉,咱们国家的煤炭开采技术是太落后了。„„我准备在一两年中一边下井干活,一边开始重学数、理、化,以便将来参加考试。”要成为有“技术水平”的人。第二遍,也许是第三遍重读时,这整段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少平的挣扎与矛盾,从未消散,亦从未打败他。对自己的处境和自卑,他深谙于心,他不逃避。他不盲目地沉溺“苦难”,他在“苦难”中反思时代、社会。原来,少平早有构想,对未来、对世界、对生活。我相信这样的少平,心里有一份对爱情的信仰,既然决定了,已然决定了,怎么会重蹈兄长的逃与憾;怎么会有不够自信作祟,就轻言放弃。
我不再去钻牛角尖,纠结晓霞的结局,纠结爱情的走向。与时空无关,不说肉麻话,他必须是她的“掏炭男人”,她必须是他的“导师”。
为他们,心跳千千万万下。
不论是少平的勇敢,晓霞的真心,还是他对她、她对他的深入骨髓、充盈灵魂的爱恋。一路走来,水到渠成,一路走过,爱情未了。
我们可以在心里,给少平晓霞一个幸福、快乐的结局。最重要的是,他和她,他们的经历,足以给我们这份坚信。
少平、晓霞,信仰爱情;我信仰着,名为“少平晓霞之爱情”的信仰。
总:我与《平凡的世界》 那是高二上学期刚开学。文理分科后,属于文科班的“读书角”在短短几天里,架柜中填满了书籍,我一瞥,《平凡的世界》三册全套映入眼帘。那一整晚上的三节晚自习,以及那周每晚自习时的断断续续,我看完了前两册。
后来——一周一过,立刻不得不投入高强度的学习中。高二一年,到高考前一个月,我难以想象是有怎样的愧疚、怎样的放不下,磕磕绊绊也未停下,这期间,我自己去买了书,接着向后翻„„我翻到了结局,翻过了结局。可是,有那么一段文字,我抗拒再看。
当我开始阅读第一册没多久,看过全篇的好友小心谨慎地问我:“你看到‘田晓霞’出来了吗?”得到我肯定的回应,她欲言又止,只是提到:“唉。后面,挺伤心的。”
那时的我,连少平、晓霞他俩同看报纸那部分都没看到呢。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之后,他们竟成为了我的一种“信仰”。
我至今仍抗拒重温那段洪水中的壮烈牺牲,因为难以接受、因为难以忘却。我听说,当年路遥先生写完这段,摔笔痛哭,不能平复。我还是年轻了吧,还是没有历经那个时代的波澜了吧,让“为什么要让晓霞离去”成为了心中解不开的结扣;也不可否认的是,那份名为“少平晓霞”的信仰,在晓霞弥留之际、在少平未来日子、在我的奋斗青春,早已让这“平凡的世界”里本就“平凡的我们”,因为曾经拥有过、或是决心追求着它,而拼尽全力地,去超越平凡,去拥抱美丽的生命。不负此生。
第四篇:读平凡世界有感
读平凡世界有感
没错,在作者那时代世界是多么的平凡,人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却涌现出一批不平凡的普通人,一批不甘落后、勤奋坚强,有思想的非平凡人。是的,正因为这使得看似平凡的世界,其实却充满着激情与力量,一种不平凡人勇于拼搏的激情和一股推着社会前进势不可挡的力量。
在我看来本书主要讲述了孙家一家老老小小为改变这个贫穷落后的家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以至于到最后致富也没忘本,没有高傲,仍热于助人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刻画了以孙少安和田润叶,孙少平和田晓霞两对恋人纯洁﹑真诚的爱情为背景;衬托出美丽与具有富裕家庭的田润叶和田晓霞抛开了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不求名利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真爱。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她们最后不能走到一起,这也是我不愿看到的场面,但毋庸置疑的,这简单无私的爱仍感动着人们(包括我)。
在我们的每个人的心中,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为这个家我们会不顾一切的努力奋斗,放弃我们不舍得的东西。文章的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就有着对家强烈的责任感,任劳任怨付出。他们为家都各自放弃了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孙少安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年仅十三岁且成绩优异的他便辍了学,没日没夜地跟随父亲到地里锄地、拔草,以维持那微薄的家业;而已经高中毕业的孙少平,由于考虑家里拿不起学费,就甘愿去村中的一所民办中学教书。为了家,他们都放弃了自己所珍爱的东西。虽然这个家还是贫穷的,但他们是富有的,家中浓浓的亲情﹑家人的互相理解和互相关心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是的,他们是放弃了自己珍贵的东西,但他们没有屈于命运,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的梦想,一个为改变这个贫穷落后的家的梦想。他们是辍学了,但他们没有抱怨这贫穷的家庭给他们带来的悲惨的命运而是化痛苦为力量为这个家不懈的努力着,奋斗着。以孙少安的实力,当上他们组的队长是当之无愧的。他们组在他的领导下,在他们村能比其他组创造出更多的生产总值也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这离不开他的辛勤努力的成果。然而令我欣慰的事来了,在一次朋友的推荐下,孙少安买了头驴去城里拉砖前后共赚了1800块钱回来,然而更令我佩服的是,他没有用这1800块钱来修建他们那破烂不堪的房子,而是明智的用这钱来办起砖厂,以至于到最后成为他们村人人敬仰的巨富。是的,他是富有了,他们家在这个村抬起头了,但是他们没有瞧不起穷人,他们仍是乐于帮助这个村里需要帮助的穷人。至于孙少安他弟孙少平,他的奋斗更让我震撼。原本可以和他哥一起经营这个可以让他们家致富的砖厂,但是他没有,他不屈于现状,他决定到外面闯一闯。他可以放下读书的架子,到煤矿里去工作,为了生活,更为了家人,他很快适应那里的生活,而且干得很出彩,是在不得不令人佩服;但是令我佩服的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仍能保持着一颗对读书如饥似渴的心,仍能不放弃读书的机会,蜷缩在被子里,就这昏暗的光亮读书。
是啊,人生难免有苦难,有的人会屈服于命运,有的人坚强斗争。孙家兄弟就是第二类的人,面对苦难,积极面对,不逃避。
说到感情(由于时间有限,这里就长话短说了),不得不让我想起孙少安和田润叶,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孙少安一个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在这个贫穷的家以种田为生的艰苦生活;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田润叶,又漂亮,又善良,在城里教书,过着无衣食忧患的美好生活。但是田润叶对孙少安的爱绝对是真诚,执着的。由于封建的束缚,家庭的背景不同,孙少安选择离开先结婚了,但是田润叶好久都没有从对她的爱阴影中走出来,以至于后来成一场悲剧的事。(具体什么事就不说了,有看过书的人会知道的)。然而晓霞与少平的感情更是催人泪下。他们的感情是高尚的,或许对别人来说,省报记者田晓霞与小矿工孙少平在一起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他们却做到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他们各自抛开了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悬殊走到了一起,虽然最后晓霞因救人而死,少平因救人而伤,但这显出了他们爱情的凄美与伟大。这种种爱情悲剧结果,我相信是很多读者不愿看到的结局(包括我),但值得肯定的是,只要他们的爱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无论到哪里他们的爱仍在。(其实每次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每次总会想起要问你一句话:如果现实生活中我是文中的孙少安或者少平,你是田润叶或者是晓霞,你会给予我像润叶和晓霞不顾别人的想法给予少安和少平发自内心真诚的爱吗?)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一样充满着各种苦难,我们唯有坚持不懈的奋斗,奋发向上才能摆脱苦难的束缚。
第五篇:读《平凡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小时代》中曾有一句话:“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描述,没有用惊险离奇的情节来触动人心,没有用惊天动地的场面来吸引读者的目光,激发读者的兴趣,而这本书中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就如同书名一样,一切都是平凡的故事。
未看这本书前,在我的世界观中,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都是世界上平凡的事。可是在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想法改变了。虽然这些事对于世界来说是平凡,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些都不平凡。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贷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哪怕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其实作为一个读者,你可以把这本书当做许多不同方面的书籍去解读。比如,你仅仅把他当做一本长篇小说来欣赏,因为它里面的情节内容丰富,人物形象塑造的饱满;再如,你可以把它当做一篇学术材料来研究,因为它里面的人物,风俗都是有原型,有依据的;或者,你还可以把它当做一本激励书籍,因为这里面的人物都是乐观向上,开朗大方,遇到困难不退缩,不屈服的。延安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梁向阳曾经评价过:“一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这样的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无疑具有“灯塔效应”。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的原因。”是啊,这部小说写了中国当代城乡生活,体现了当代农民百姓的坚强。它通过复杂的感情纠葛,刻画出社会各阶层中众人的形象。让读者意识到了普通人的人生自尊,自强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