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年观看影片《穹顶之下》心得体会文本
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仍然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今天,绿色、低碳、循环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影片中提到的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船体排放等污染源,如今均可通过使用替代能源等方式逐步加以解决。写写帮文库网为大家提供“2021年观看影片《穹顶之下》心得体会文本”,欢迎阅读。
2021年观看影片《穹顶之下》心得体会文本【一】
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昨天上午,沉寂一年的央视前主持人柴静又回到了公众视野,推出公益作品《穹顶之下》,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部时长103分钟的雾霾纪录片,成为当天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与其他雾霾报道相比,《穹顶之下》延续了柴静作品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而在冰冷、赤裸的事实之外,不再有无谓的指责与旁逸斜出的缠绕,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在“源解析”的问题上,纪录片以翔实的数据与权威的演示,不回避,不演绎,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即我国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的问题。这不仅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及产业结构。
从历史、他国的治理经验来看,英美等国“在治污前20_年污染物下降了80%”的现实,不仅带给人们希望的曙色,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治理雾霾的紧迫性。不能再等、再拖、再吵了,特别是面对管理与执法的困境,应该有所突破。
蔚蓝的天空不能只是在语文 课本中,生命的意义正在于一代代的血脉关联。治理雾霾不仅是科技问题,也不仅是政府行为,还应该成为这个社会波澜壮阔而又委婉细致的公民行动。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都有责任将紧迫感化为切实的行动力。
走过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尽管目前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但在穹顶之下,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都无可逃避。因此,雾霾最严重的时期,固然意见有分化、表达亦多元,但恰恰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时期。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以公民的名义行动起来。从完善立法到调整公共政策再到调适公民个人作为,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心底有爱惜”的力量,改变我们的大气环境,进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孩子不再一出生就罹患疾病,让全球每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消失,让雾霾成为历史,这是宿命,也是责任。
2021年观看影片《穹顶之下》心得体会文本【二】
2015年2月28日,中国的社交网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部纪录片引发的刷屏。
这部纪录片,是前央视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一部关于霾的调查纪录片。
她用一贯平缓的语速,向你道来这么多年存在在我们周围,却一度被忽视的霾天。一时转发者众。
柴静介绍,公布女儿的病情,自己此前顾虑很多,因为“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女儿将来会承受什么。”后来丈夫劝她“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这句话对柴静产生了作用。“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我们首先来明确雾霾这个概念。
从本质上讲,雾霾是一种气象现象,是以能见度为主要判断指标的气象现象。雾霾是雾与霾这两种天气现象的合称。但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目前,对霾天的观测和预报,主要依据的是2010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今年,中国气象局将有新的标准发布。
“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使暗物体微带蓝色。在2012年前,杭州采用人工观测方式,凭肉眼观测颜色的变化、能见度等来判断,2013年年初,杭州把人工观测改为24小时自动观测系统,执行的行业标准为中国气象局所出台的标准。”杭州市气象局副局长宋健曾在采访中这样告诉记者,这一行业标准将相对湿度从60%提高到80%,原来被考虑为轻雾的天气现在都被归为霾天气,实际可能是雾霾混合。“简单地说,现在雾多的时候也被列为雾霾,但此时空气中的PM2.5可能并不高。”
因此,雾霾天不一定就是大气污染天。当雾出现时,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有可能是很低的,达到优级水平;根据气象观测规范,只要当日观测到霾,就记作霾日,但当日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并不一定高。
那怎么样的天才是污染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保人士说,污染天是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来评价的,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一氧化碳、臭氧、PM2.5。因此雾霾天和环境空气的好坏是不能完全等同起来。双方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柴静的纪录片中提到,市民有环保投诉,可以拨打12369环保热线。
据钱报记者了解,目前,环保热线的处理机制是,将投诉建议意见归类,属于环保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如果属于市本级的,则有市本级处理,如果属于某区的,则转交给该区环保部门处理。
不过和柴静视频中提到的“100%现场处理”不同,并不是说,所有的投诉12369都会受理。
记者试着拨打了一下12369的电话,得到的回复是这样的:一些并不属于环保部门管辖范围的,例如城市垃圾处置,12369并不会派专人到现场,而会转给有关部门来处理。
如果遇到环保投诉,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先做了解,如果有必要,环保部门就会到现场进行处置。
柴静试图在纪录片中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雾霾是什么?纪录片中柴静携带仪器,做雾霾健康测试,并作为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分析呼吸成分,拍摄肺部深处碳素沉淀的后果,想向大家解释“雾霾是什么”,性质、危害、构成。
柴静介绍,一年中她以个人身份拜访能源、环保领域内的专家以及职能部门,包括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韩俊等国内高官以及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等—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我觉得他们都希望能公开地讨论问题,因为问题呈现就是解决的希望。”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的处长李昆生,“他让我很惭愧,有时候我都觉得某件事做不下去,不太可能,他还在继续发表文章,不断往前推进。深夜有时会收到他的两三篇文章,文中的急切之情和为公之心对我是一种感染。”采访对象的积极态度让柴静感觉,中国有很多人希望环境能够改善,并在为此努力。
除了已经上线的纪录片,柴静还把一年的采访所得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对正在修订的《大气防治法》有所参照。“他们逐字看完,附上建议,返还给我,并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同时,她还把资料发给了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得到的反馈也让我很意外。他们提出的唯一意见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谈得更多……”
“我想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态度是,改革在中国适逢其时,需要让大众更多地知情参与,更多地讨论,达成共识。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没人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身边的污染源,也没人比我们更爱护自己的家园。
观察家
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与其他雾霾报道相比,《穹顶之下》延续了柴静作品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而在冰冷、赤裸的事实之外,不再有无谓的指责与旁逸斜出的缠绕,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在“源解析”的问题上,纪录片以翔实的数据与权威的演示,不回避,不演绎,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即我国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的问题。这不仅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及产业结构。
从历史、他国的治理经验来看,英美等国“在治污前20年污染物下降了80%”的现实,不仅带给人们希望的曙色,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治理雾霾的紧迫性。不能再等、再拖、再吵了,特别是面对管理与执法的困境,应该有所突破。
蔚蓝的天空不能只是在语文课本中,生命的意义正在于一代代的血脉关联。治理雾霾不仅是科技问题,也不仅是政府行为,还应该成为这个社会波澜壮阔而又委婉细致的公民行动。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都有责任将紧迫感化为切实的行动力。
走过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尽管目前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但在穹顶之下,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都无可逃避。因此,雾霾最严重的时期,固然意见有分化、表达亦多元,但恰恰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时期。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以公民的名义行动起来。从完善立法到调整公共政策再到调适公民个人作为,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心底有爱惜”的力量,改变我们的大气环境,进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孩子不再一出生就罹患疾病,让全球每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消失,让雾霾成为历史,这是宿命,也是责任。
今天被“柴静与雾霾的个人恩怨”刷屏,自费百万耗时一年调查,值得手动点赞。跟举报刘铁男类似,这是个人品牌、独立意志、主题遴选、专业素养、调查耐力、时机把握和渠道资源的集合,更重要的是,本人为此承担的风险与代价只有自己清楚并消化。这是自媒体的魅力之一,无关商业,言极穹顶,瓦解文宣。
柴静的节目对中国的意义,觉得有点像戈尔当年拍的全球变暖纪录片对世界的意义(戈尔为此拿了诺贝尔和平奖)。她把大气污染这个问题做得很生动,多角度和深入。别的不说,她没有选择逃避或者沉默,而是选择了面对。这也是中国今天非常缺乏的公共精神。非常了不起!
非凡之人,出手不凡。
2021年观看影片《穹顶之下》心得体会文本【三】
昨晚,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整整103分钟,中间有3次,我落泪了。一直都非常喜欢柴静,这次,我为她的真诚与勇气点赞。这个社会,太缺少这种敢于站出来说出真相的人了,而这次之所以它触动到了我的心灵,不是因为站在上面讲着这些真相的是一名记者,而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中国公民,也是一位母亲。
也恰恰是昨晚,我听到一个即将去美国留学的高中生,说着自己未来的打算,他喜欢的是历史和政治,偏偏准备学法律,因为法律在美国很吃香,他说他以后要留在美国,因为中国的政策、环境等等都不好,他还计划着买房,以后要能进入美国的大的公司,收到offer,还说着拿到美国绿卡最快的方式就是与一美国人结婚……我听着他所说的话,我不禁感慨道,天啊!现在的高中生都是这种价值观、这种思想吗?我们那时候想的也顶多就是要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其他这些从来就没想过。这么些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什么?我们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例子,这似乎跟柴静的《穹顶之下》毫无关系,可是就是在《穹顶之下》的背后,我似乎看到了比环境更严峻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穹顶之下》中有几个部长、领导、老总、普通工人,每个人都很无奈,每个人都推卸着责任,他们仿佛都在说着“我混口饭吃我容易吗?”,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反而变成了经济的发展,说俗点,都是钱惹的祸。追求经济的发展本没有错,我们中国落后了那么多年,穷怕了,这完全可以理解,可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是什么,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靠的是什么去灌溉,靠的是教育。
那位高中生,最美好的年华,想的东西却是如此现实与世俗,小小年纪我已经在他身上看到了急功近利,这让我觉得可怕。我想在他的身边,他的班级,乃至他的学校,甚至是更多的中国学校,出来的都是一个个急功近利的孩子,而这些孩子背后,有着一群同样急功近利的家长与老师,而家长与老师为什么又那么世俗与功利呢?放眼望去,其实现在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是这样,浮躁、世俗不堪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只谈利益,不谈内心的感受,似乎只有钱才是最重要的。想要减肥的人看到别人减肥成功了立马去问别人是怎么减肥成功的,如果别人说是靠每天坚持运动,立马就没劲了,为什么?因为寻求答案的人多么希望对方告诉他一个不靠运动也能快速减肥的方法。踏实、勤奋、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这些老祖先传下来的真理已经被人们渐渐遗忘了。我们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好,经济是快速发展了,科技也是发展越来越迅猛,可是,这些并没让我觉得人类有多么伟大,反而让我觉得人类有多么愚蠢,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让我看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敬畏,我们可以不相信上帝、神灵的存在,但是我们不可以不敬畏自然,头上的天空,脚下的大地,呼吸着的空气,这些孕育着地球上所有的一切万物。各种杀人事件、拐卖儿童、滥杀动物等社会实事,都反映出了人们对生命的不敬畏,难以想象,当我们对生命都不心存敬畏了,这是多么可怕又悲哀啊!有因必有果,今天为了经济高速的发展而忽略的一切,未来都会偿还。
只重视经济、不重视教育,这是愚蠢的。智慧的人,目光总是会放的长远,并且他一定不是一个急功近利之人,而且他知道事物的本质是什么,看到本质,便抓住了问题的根源。《穹顶之下》一播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网络上对于柴静也是各种声音响起,柴静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喜欢的人自然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当然也有很多。可是社会上总有那么些人就是喜欢评价别人,随便看了几条评论,有说的非常难听的,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你可以不喜欢,但是最起码要学会尊重,这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可现在很多人却没有。这背后,当然就是教育的问题,我们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功利,这种教育价值观会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祖国的未来。而我慢慢发现,真正的伟大与智慧,起源于一颗纯真、向善的心,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大部分人民都是功利的,连基本的尊重、正直、敬畏、踏实、勤奋都没有,那么,我们怎么不为它担忧呢?眼前的繁荣有何之用,我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再不改变,一切都将变得越来越恶劣……
2021年观看影片《穹顶之下》心得体会文本【四】
周末在家没事做,打开空间全是前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聚焦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视频《穹顶之下》纪录片的新闻。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用深度的报道、通俗的语言,结合大量的视频图文资料,将我们之前或是忽略、不重视,或是已经忘却,以及平时完全了解不到的各种残酷事实与数据一一摆在眼前,聚焦了当下备受关注的雾霾问题,看完之后后深受触动。
该纪录片从三方面入手,为我们深入解答了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柴静通过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一幅幅雾霾笼罩下的全国各地的照片,唤起了全体民众对环保的良知。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的大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以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饮鸩止渴的行为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当今的中国早已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和看不到敌人的战争。参与者是全体中国民众,我们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一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换来的却是环境的破坏和家园的毁灭,这种结果令人心痛不已。
在这短短103分钟55秒的视频中,我们生动的看到了雾霾的成因,雾霾包括了什么,它们如何进入人体,又会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危害,更加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知道了,除了买净化器和口罩,我们每一个个体,还可以为雾霾的治理,做很多的事情。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都只是普通人,不是调查记者或者职能部门负责人,但是治理雾霾,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我们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共同行动。
那么同在穹顶之下,面对雾霾,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早上出门上班,刚进电梯,一股刺鼻的烟味就向我袭来了,走出电梯,我猛地想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迎面又走过来几个叼着烟,吞云吐雾的大叔大爷,当时我就在想,这空气质量之所以那么差,甚至形成雾霾天,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脱不了关系,每个人在该禁烟的场合不禁烟,想着一口烟怎么能造成空气污染,可是人人都这么想,全国13亿人口都那么想,那空气质量怎么好的起来?
再来说说走出小区的感受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有私家车,以前建小区的时候没考虑到这一点,以至于小区里的车位停满不够用,很多人买不到车位都停到了小区外面,一出小区,一眼望去,马路两边都是车,每天这些车子排出的尾气单靠周围稀松的绿化能分解吗?一天天,一年年下来,其实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人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都是巨大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呼吁身边的每个人都要做保护环境的践行者和推动者。5公里范围内出行,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如果开车,发动机空转不要超过30秒;在路上看到冒黑烟的柴油车,试试拨打12369环保投诉电话;如果看到餐馆排出大量油烟,试试建议他们安装过滤装置,或在美食网站打差评;看到工地尘土飞扬,土堆裸露;怀疑加油站油气泄露,请拨打12369;如果你家在烧煤,在能够负担的情况下,请勿使用劣质煤炭;请妈妈朋友定期清洁炉灶,保护家人健康;还可以随手拍,定位工业污染源,监督举报违法行为,并在微博中@当地环保部门;试试关注违规企业名单,拒绝购买它们的产品。
当然,除了治理雾霾,但是在雾霾尚未散去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恰巧前两天从新闻上看到了一家从事这方面产品生产的企业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佩戴防霾口罩是室外活动呼吸道健康防护最经济的解决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罩都具有这样的防护功能。从13年开始,防霾口罩就大量的涌现在市场上,由于没有出台相关国家标准,防霾口罩的市场可谓鱼龙混杂,价格更是高低不等,让消费者挑花了眼,也有不少地方相继报道出工商部门查出的不合规范的产品。
刚开始看新闻时还以为要曝光这家以做医疗器械出身的上市公司,说它们趁着环境污染生产不合格的防霾口罩的。仔细看下去,才发现大错特错,新闻里放的是记者与该公司董事长邓总的采访。邓冠华董事长说:“在呼吸方面,我们关注的是室内和室外,我们推出系列的产品,总的原则是把一些重大疾病,通过我们的产品营造的环境,能够给它预防,能够做尽可能的延缓,所以我和健康事业部的人说,你们不要告诉我你们卖了多少钱,要告诉我有多少人因为我们的产品而受益”,接受央视频道采访时他也曾提出,“口罩是很严肃的事情,这真正关乎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肺癌,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得到顾客的尊重比马上转到快钱更重要”。阳普医疗健康事业部在呼吸道健康方面的使命,是要为降低人类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减缓人类器官衰老而努力的,关爱人类健康是它的企业宗旨。
在阳普医疗的生产基地,可以看到他们对生产环境的严格控制、材料的严格筛选,以及对产品安全性的关注。就像邓冠华董事长说过的一句话:“要用医学精神去践行社会责任”。该企业生产的所有口罩产品都拿到国家权威机构做相关检测,确保产品的防护效果,而且为了产品本身不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他们要求自己的产品必须通过医用口罩的生物安全性三项指标,并且所有产品在环氧乙烷灭菌后全部独立包装,以免在存放时滋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这些都是一般企业不会去做的,但是他们主动做到了,这虽然增加了生产和管理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成本优势,他们却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消费者负责的想法。最后,引用《穹顶之下》视频中另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语:“最愚昧的事,是容忍自己处于愚昧之中;最麻木的事,是容忍自己处于麻木之中”。
从几年前开始,我们就倡导要为了环境,为了大家的美丽家园,保护环境,低碳出行,那都是有道理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积极行动起来,能走路的就走路,能骑车的就骑车,能坐公交的就坐公交,少抽一根烟,少开一次车,为环境保护做贡献,传播正能量,谱写绿色人生!
2021年观看影片《穹顶之下》心得体会文本【五】
近日,著名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看后感受特别深刻……
柴静在纪录片开始,讲了自己做这个纪录片的原因是她女儿的病,因此在一年的调查中,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调查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新闻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来自于客观现实,同样来自于公众期待。对于雾霾,公众已经并不陌生,然而究竟雾霾为何物,很多人却并不清楚。不管是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还是出于母爱情深,柴静的《穹顶之下》无疑为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外一扇窗口。这既是对雾霾现象的一次科普,同时也是对雾霾治理的强烈呼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却少有部门和人去做这样的科普事情。
作为对环境污染问题关注的公民,柴静自费进行雾霾调查似乎很正常,但穹顶之下不该让柴静们孤独前行。虽然这类自费调查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发的公民责任感,但实际上是公民个人在主动为缺位的公共职责在补位。我认为,解答环境污染的社会现实问题,我们的有关部门应该更努力地主动作为,从而让每一个人都要增强自己的公共职责感。
第二篇:穹顶之下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观《穹顶之下》有感
相信广大学生开学初时都在热烈讨论由柴静个人推出的《穹顶之下》雾霾纪录片,作为一名关心社会现象,关注时事,关怀环境的大学生,我也观看了这一个掀起舆论**的纪录片,并且深有感触。意义
这一个纪录片一出来,便有许多争议,有人被雾霾以及环境污染情况之恶劣所震撼,有人则吐槽柴小姐数据不准确,用词模糊转义。而我觉得,不管此个纪录片数据是否有所夸大,不管柴静小姐是否弄虚作假,但是雾霾现象确实存在,环境问题确实严重,柴静退出纪录片的这个行为本身的意义便是暴露问题,显示问题,提醒广大人民群众不要忽略问题,她做到了,她达到目的了,总的来说,这个纪录片的影响是积极并且深远的。效果
《穹顶之下》的反响十分剧烈,大多数人都听说过雾霾,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雾霾具体是什么!不知道雾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不知道雾霾对人体有什么伤害!而这个纪录片,则让大众明白了这些,让大众意识到雾霾的存在并非不影响自身,让大众知晓环境问题不容小视!感想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很受震撼!因为说真的,我之前也不太关心雾霾,虽然我知道雾霾是什么,但是我却不清楚雾霾对人身的伤害,所以只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天气现象。我觉得,国家已经十分重视环境问题,不过,雾霾恶化在说明环境的恶化,说明国家需要作出更大努力,不仅改变环境,更应该改变政策,让相关部门承担起责任,让相关企业承担起责任,给人民以希望。
第三篇:穹顶之下观后感
化学中心学科与雾霾
——观《穹顶之下》有感
“春天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颜色进来。有时候你碰到雨,或者碰到雾的时候,你会忍不住想要往肺里,深深的呼吸一口气,又凛冽,又清新。”这句话在《穹顶之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确实啊,好久都没有这样的体验了。
小小的PM2.5会引发人体呼吸道,肺部甚至心脏的各类疾病,它是我们隐形的敌人。
“雾霾”成因的罪魁祸首是煤炭和石油。那么雾霾是怎么造成的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汽车尾气、飞机排放、靠岸的货轮化石燃料的排放。其次是餐饮行业油气排放。工地沙尘也占了不少因素。
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完别人100年完成的工业化道路。可想而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文明,但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的GDP就算全世界第一,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能做的很少,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能做的却很多。就像纪录片后面柴静讲的几件事,碰到建筑工地扬灰,我们可以跟老板协商,让他用网兜盖起来;碰到餐馆油烟太大,我们也可以建议老板加装吸油烟装置;碰到加油站漏油,及时拨打12369。其实生活中我们能做的远不止这些,譬如我们可以改变出行习惯,多坐公交少开车;节假日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选择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尽量多种植一些树木,增加绿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为整个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在人类与雾霾的斗争历程中,穹顶之下不应该是柴静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并肩作战。
第四篇: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观后感
柴静宣称自掏腰包100万拍摄雾霾纪录片,这并不出人意料。她一直热心环保,曾经虔诚地阅读环保圣经《寂静的春天》。雾霾对于她确实是心向往之的主题。
在节目中,柴静为所有观众讲解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她所“看见”的一切: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从中检测出来15种致癌物质;随环保部门在中国大气污染严重地区以无人机巡航,深入非法排污工厂,揭开鲜为人知的“褐煤”对污染的巨大影响。她还深夜来到北京的延庆,调查柴油车排放不达标并大面积造假现状;回故乡寻找十年前山西污染节目当事人,探寻能源结构背后工业化城镇化之路,抨击体制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拜访中国能源领域权威人士,探索未来能源体制改革方向,提出告别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
片中的专家、机构观点和数据是否有说服力,受到了更大的挑战:
以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燃煤燃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秀良心有用吗?一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的(煤储量巨大),二是因为燃煤燃油只要适当集中处理,应用合适的技术,污染并不严重,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北京的所谓雾霾十年二十年之内不难解决的原因。憎恶大工业是中国环保主义的最大误区,事实上以大工业取代小工业才是实现环境友好的唯一途径。中石油中石化加起来大约占全国成品油市场的70%,剩下是各种地方炼油和民营炼油企业。中石化与地方炼油企业、民营炼油企比,那个污染大,哪个品质好?开车遇到两个加油站,一个是中石油加油站一个是杂牌加油站,放心去哪个?
资深环境报道记者李靖云表示:我国的油气储量和可开采储量是两回事,大量的点状分布,开采非常困难,成本很高。过去搞过石油大进军,到处搞油田,结果是什么可以去查纪录。至少前些年川渝中小型油气井出的那一系列悲惨事故足够触目惊心了。如果遍地开花式开发,污染会呈什么样水平?
一位不具名网友说:错误太多,说几条一眼扫到的:
1、引用陈竺的数据未必就权威,上海的阚海东和环科院王金南应该有相关数据,你们谁拿到了;
2、在吸烟率这么高的现实中,肺癌数据没啥意义,充其量也就是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拜托你们分清楚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解决雾霾?指望开发天然气和减少汽车可行吗?《大目标》作者任冲昊表示,“还是修核电站靠谱,北京都有核电站,我们大热河省先来俩。”
重阳金融研究院贾晋京研究员的看法独树一帜:如果是要蓝天的话,柴静还没有涉及雾霾的核心问题。雾霾的最重要的成分其实是水蒸气。是水蒸气导致几百种各类成分结合成气溶胶,成为观感很差的雾霾。要减少雾霾,关键是减少水蒸气。要减少水蒸气,只有减少水的使用以及人口量。要是为了健康,那确实要按柴静说的减少汽车尾气、工业污染排放。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不会减少雾霾。再概括一下:减少水蒸气会带来蓝天,美国之所以有蓝天就是这个原因。但这并没有减轻环境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只是水溶胶少了罢了。减少工业排放,会有利于健康,但不会减少雾霾,不会带来蓝天。
看完这些批评,我觉得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感觉《穹顶之下》也确实只是一部个人的纪录片,虽然尽力做到数据翔实,但还是有诸多不严谨。但是这样的纪录片毕竟给很多人带来希望和热情。西坡就表示:同样作为媒体人,我很敬佩柴静,同时感到一丝惭愧。暗下决心向柴静学习多做扎实工作。
呼吁了公民责任
要呼吁公民责任,却只挑相对而言最容易最高姿态的打电话报警投诉排放超标,轻轻说句少开点儿车,对于最实际但也是最困难最不讨好的公共政策选择却不置一辞,这些选择包括:提高入城费,提高限行天数甚至单双号限行,控制大排量汽车,继续严格的摇号限号政策等。这些都会引起相当多城市中产的埋怨。看来对雾霾的恨还是没有超过对成为中产阶级知性女神的爱。而当谈到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就完全不顾中国的历史、地理和实际状况,忙不迭在完全没有数据没有论据的情况下把所有罪过都扣到所谓的国家能源垄断头上,为能源的私有化摇旗呐喊,为资本瓜分能源市场鼓噪,至于私人资本的进入如何就能迅速转变中国的能源结构,如何可能不计成本在中国各地探查天然气并在全国建设稳定安全的输气网络,柴静抒情之余估计没有气力去论述、论证和论辨了。
中戏教师“树上的男爵”也批评了柴静纪录片的中产阶级保守心理:
说到空气污染,北京人动不动就骂河北,说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是北京雾霾的罪魁祸首。春节期间包括北京人民在内的大都市中产阶级开车自驾到大理,把小小大理堵了个水泄不通,春节期间PM2.5指数飙升。如果关闭了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河北人民就会下岗失业,而北京人少开点车,顶多就是生活不太方便而已。我想说的是:治理空气污染,那些充分享受着现代生活便利的大都市中产阶级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一边控诉着空气污染,说不许烧煤不许搞水泥厂钢铁厂,但却丝毫不提自己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那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只想着别人为自己牺牲而自己压根没打算负责任。环境污染毫无疑问应该治理,但治理方式不应该是去砸那些正在发展道路上苦苦经营的欠达地区人民的饭碗,相反,应该充分反思并有效约束中产阶级们美其名曰“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西坡也担心环保的代价由谁承担:
雾霾并不是这两年的新生事物,只是这两年才引起注意罢了。而最关注雾霾的,显然并不是农民、富士康员工乃至环卫工大爷,而是城市中产、文艺青年、富豪老板(钢厂老板等除外)。后者是这个时代民间最有话语权的,他们脱离温饱阶段,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已将双脚迈进了城市大门,但他们也只是为自己代言。制造雾霾的“落后产能”及附着其上的人群,在舆论场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话筒。不说话不代表他们不存在。但没有话语权就意味着他们有可能以“为时代让步”的名义被牺牲掉。
无论如何,柴静唤起了新一轮关注环保的热情。如何正确关注环境问题。
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记者李靖云说:
这是个政策问题,我最担心就是政治化,那是立场问题。既然在中国就得面对中国的环境治理。我不关心纪录片是否有利于建立民主自由或者有利于党国改善治理。中国目前社会抗议增长最快的就是环境问题,据中国环境科学会的数据,从1996年开始年增长29%。所以那句“唤醒民众”实际多余。第一,准确的数据。柴静的纪录片最大的意义估计是介绍了马军老师长期的环境第三方监控数据,没有数据一切都是空谈。第二,能源政策和格局明晰化,中国的能源过去现在未来都必须靠煤,公众必须要了解这一基本事实,问题可以简化为如何对燃煤做环境处理。第三,减少污染源所必需的代价,这点必须讲清楚。限制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小城镇必然增加碳排放和污染。反对垃圾集中处理,反对核电,反PX实际在鼓励污染。数据指示基本状态,确定你需要付出的代价。不要总是反问过去,历史也不是阶段性和重复性的,而是现实性的。其实看看我们现在做的能源环境报道比如南方能源观察和财经无所不能,就知道柴静基本才入行。
南京大学周雷博士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认为应当怎样研究污染问题:
柴静是很良善的记者,但是她用调查数据、归因和解析来重新阐述常识,并将其系统化,造成一种相信和感同身受效果。所以她的调查和崔永元自费调查,因为受制于知识观和认知模式,都无法进行真正认知意义的突破和突围。虽然,崔永元更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提到煤的污染,她说到洗煤,却没有深究洗煤水的可能后果;提到能耗和油耗,她分析行业内幕和总量,却没有分析这些能耗的生成细节,哪些人主导了哪些消费并实现了何种污染扩散?中国的污染与世界经济的关联?中国现有污染机制的原因,它是学来的?还是内生的?在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她在海外的调查几乎全是盲人摸象式数据。她提到伦敦的几百万污染行业工人转型,伦敦现有的环保模式,但却没有意识到整个西方,甚至整个人类都在外包和异化自己的认知。当那些污染行业从自身国家逐步淘汰,大气开始朗清,似乎就觉得问题解决了。柴静采访了一些老北京,说到儿时的记忆,似乎存在一个曾经有效和环保的北京style。这种逻辑和认知模式错得非常离谱。研究污染,从来应该多线并进,但不是用小分队调查的方式,而是能寻找到症候的发生机制。
然而,对于批评的反批评也已经出现。
李华芳在微博发表文章认为:批评柴静的学者那是因为“轴”和“酸”,学界游戏规则是占据知识山头,媒体游戏规则是靠故事煽动情感。你搞学术影响力人家搞媒体影响力彼此彼此啊。但重要的是,搞政治运动的人要学习柴静的动员能力,不然怎么煽动革命?至于普通人那就是搭便车的,“革命”不需要你们。
环球时报肯定会认为李华芳这是一厢情愿把柴静当作“革命”工具。虽然今天没有发表文章,但环球时报官方微博连续发声:“请那些不认同柴静的人,先好好看完那个纪录片。里面的干货很多,而且都来自于环保部门的专家和官员,给人感觉跟像是中国环保部门的一次集体控诉。那些纠结于柴静本人的人,你们应该看得更广一些,更高一些。”“其实如果大家看了这个片子,就会发现这个片子的主角并不是柴静,而是那些在我国各地,感到各种无力感的环保局的干部们。柴静只是一个记录者,她记录下的是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种种无奈。如果看这个片子的最后,是去对柴静品头论足,那么你恐怕并没有看懂这个片子到底在说什么。”
崔永元显然比环球时报悲观,他对澎湃新闻表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
被各方猜测的“环保部门”官员在哪里?环保部新部长陈吉宁今日下午表示,自己昨天晚上完整看完了柴静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今天给她发了短信打电话,向她表示感谢。陈吉宁说,柴静的纪录片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值得敬佩。看来,环保议题已经从环保人士那里接棒到了部长手中,成为官方治理的应有之义。
要看得更广一些,更高一些。对柴静纪录片比较持中的看法来自春秋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陈平教授:这样的纪录片推动形成公民环保意识可帮助环保执法。应当鼓励。但同时要让大家理解:环保水平只能逐步改善,否则导致去工业化,造成严重就业危机和社会问题。
最后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认为以后的人类是与环境共存亡的,我们当下该思考如何把环境与人类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产业的发展应当和环境的保护一起思考一同进行,在国民的意识中不应存在是先发展,破坏了之后再来保护再来拯救,应当是不破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要敬畏自然。假如一个人先预防了疾病就没有得病和得病之后靠药物的维持治疗是两个结果,前者多么幸福后者是费时费力费财这是不是所谓的“机会成本”。对环境的担忧和保护不止柴静一个,我们该在这个发展的时代这个转变的世纪为人类的明天做出选择。
第五篇: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观后感
Jancy
相对于第一次看穹顶之下时候的那种沉重和触目惊心,第二次重温再看的时候却多了几分理性和思考。每次看完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103分钟的视频,我一共完整地看了三次,没有拉进度条,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纪录片中让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柴静高度的职业精神和高超的调查事实分析事实讲述事实的能力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她做的关于这个记录片的点点滴滴特别能打动我的心,我相信很多人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我佩服柴静,因为她胸怀天下。在记录片中,我首先看到的是她作为一个国民,为自己的国家现在面临的严重的雾霾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不辞劳苦,奔波劳碌,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走访调查,只为还原客观事实的真相,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治理雾霾,还我们一个拥有蓝天和白云的天空,没有PM2.5污染的天气,没有负担的呼吸。其次才看到了她作为一个母亲,在自己的女儿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下失去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成长的环境下的控诉。面对那么多触目惊心的事实和数据,她能够如此平静地慢慢讲述出来,我心疼她但更多的是佩服和欣赏,每一句话都说到点上,说到人们的心坎上,特别能够引起共鸣。她去到雾霾最严重的地区采访,到排放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工厂深入采访调查,屡遭危险,甚至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雾霾实验舱里做实验,等等,这样的举动太让人感动,为了做出来这个纪录片柴静无私付出和牺牲了那么多那么多,自费100万更是具有说服力,不管是作为一个记者,一个媒体人,还是作为一个母亲,一个普通人,我都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即使我是一个生长在最南方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那种恐怖的大规模的雾霾,但是却能让我产生一种及其巨大的危机感还有对雾霾的恐惧。之前我对雾霾的认识是很模糊的,不清晰,但是在看完这个纪录片后,我可以非常清晰地给别人科普雾霾的方方面面。从这一点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雾霾科普纪录片。在纪录片中,柴静试图在纪录片中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用了大量的数据,对比图,不同城市的年雾霾天气变化对比图,空气雾霾含量和世界标准值的对比等等,清晰直观地展示给观众。她还采访清华北大的相关知识研究的教授,甚至向NASA求助。其中我记得最清晰的是,她让科学家做的一个关于雾霾是什么的动画视频,把复杂难懂的PM2.5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大众印象深刻。我不得不佩服她的事实分析和展现事实的能力和技巧。能用图绝对不多用文字解释,这一点做的非常到位,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分析都不用文字和数字,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也能够让人收到震撼。比如红色加粗的“超标14倍”。柴静多次在幻灯片上展示了复杂的图表以及报告。对这些资料的处理,她会直接承认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然后转而以通俗的方式向观众解释。这样反而比让观众自己去理解更加有效果。还有就是重点短语和数字的处理,用不同的颜色和加粗来标注出来。PPT的整体风格严谨,严肃,但是又能收到特别好的效果。舞台的设置和灯光效果的设置也都很讲究,能够让人集中注意力,有种观影的效果,成功地抓住观众的心跳。PPT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传递的信息很多,观众都能消化掉,我不得不感叹这种巧妙细心的安排。
其次就是柴静在演讲时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说话演讲的技巧在这个纪录片中有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态度语调严肃,表达优忡,但又看到积极。不像其他那种雾霾报道,过分地娱乐或者过分地政治化。客观事实的陈述加之以感情的变化,恰到好处。说到沉重的例子的时候会意味深长地停顿一下,引起观众的心里共鸣。还有就是偶尔幽默语调的运用,可以减缓压抑的气氛。这一点简直画龙点睛。虽然说的是悲伤的主题,虽然在针砭时弊,抨击法律法规,却没有一味地将愤怒进行到底,而是加入了幽默的元素。让之所要抨击的东西更加讽刺。更具有感染力。具有神奇的魔力。柴静的演说在悲愤交加中就时常可见幽默的身影。而这许多次的笑不但没有削弱演讲的力量,反而更让人们对那些不法现象更加嗤之以鼻。比如说,在讲到世界钢铁产量的时候,她说出“中国排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的时候,在说到“连局长都看不见了,因为雾霾太大”的时候等等,现场的气氛顿时缓和了很多。这样高超的讲故事讲事实的能力着实让我记忆犹新。影片中的一些出自柴静口中的话语让我为之一震,有一句话我还特意记了下来,她说:“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样活”当时我就觉得眼眶热热的,特别受感触。
柴静的这个演说结束了之后不仅引起了观众感慨和思考,并且在发到网上之后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的轰动,展示出对抗雾霾的决心和勇敢,更难能可贵的是谨慎的调研、专业的演说、与冷静的思考。但是由于纪录片中涉及的问题很敏感,很多不怀好意的人在背后抨击柴静,并且导致禁止了这个视频的自由观看。我的心里真的很为她鸣不平。不管怎样,柴静对于雾霾、对于环境问题发声和行动的这一个行为,让我很是尊重和佩服。唤醒了人们对雾霾这一问题的不再麻木和无视,也唤醒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制定措施来治理这一问题。感谢柴静的坚持和不懈的付出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本质,也能看到希望,给予我们治理雾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