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全国劳动模范是我们的学习榜样,那么你知道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0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感悟最新5篇,欢迎阅读!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
总有一种信念要求我们追求卓越,总有一种坚持镌刻在岗位一线,也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我泪流满面。一位又一位国家电网的劳动楷模为我们搭建了一座又座丰富厚重高尚的精神丰碑,引领我们不断驻足致敬。在学习国家电网各位劳模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我始终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感动着,感动于劳模们那一点一滴的踏实作
风,感动于劳模们那辛勤劳动的汗水,感动于劳模们那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这些劳模来自国网的不同企业,不同的岗位;他们中有百姓电工——左光满,胸有“大爱”万家灯火更璀璨的韩克勤,甘当一名出色的士兵夏晓宾,塞上光明守护神虎志文等,他们在工作岗位中扮演中不同的角色,但共同的书写着一段不平凡的事迹。
大爱使者韩克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爱的奇迹,从1994年的第一次献血到如今,20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义务献血,她用一腔热血救助那些危及病人,希望通过她的爱心能够拯救更多的生命,这么多年里不知不觉她成了献血状元,她的献血证上已盖了30多个印章,献血总量达9600毫升,然而在她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抱怨,在她的影响下,好多同事也加入了献血的队伍中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中,他不紧奉献爱心,更是传播爱的力量。在生活中她关心他人,在工作中也能尽职尽责,“真诚服务,用微笑传递感动”,对韩克勤来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执着的追求,而她也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因为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想问题,即使遇到比较难沟通的人,她也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工作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爱心,更看到了一个劳模坚持不懈,勤勤恳恳的忠诚。不倒的铁塔江小金则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名国网员工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40年风雨征程,江小金从一名电力线路工逐渐成长为高级工程师,用毕生心血点亮万家灯火,他参与设计了11750座架线铁塔,领衔设计了4700多公里输电线路,完成了300多项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设计校核了18000多张设计图纸;他在11750多座电力线路铁塔下都留下了足迹,踏勘里程无法计算,他的一生都在和线路铁塔作伴,他的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事业、不辱使命的价值追求,展现了淡泊名利、勇于创新的精神境界,更展示了一名劳模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他的事迹鼓舞着青年员工爱岗敬业,要求青年员工勤奋学习,不断探索,用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坚强的毅力攀登电力的高峰。他树立的铁塔成为了一座丰碑,成为了人们心中不朽的坐标。
电力雄鹰吕清森,一生只做一件事,然而他把这件事做到了完美的极致。吕清森的工作就是巡视从吉林桦甸红石变电站到白山发电厂的66千伏输电线路,及时发现隐患和缺陷,保证线路状态良好,运行安全。工作看似简单,可是却充满危险,巡线的工作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工作中的意外时常发生,此外几十年的工作时间在他的脸上走满了沧桑,走了32年,他把这条红白线走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把崎岖险峻的山路走成了一条光明大道,把深山野林走成了自己无比熟悉的另一个家院。吕清森工作是平凡的,但是他用最朴实、最坚定的责任心筑就了自己的高度。在他的眼里责任就是保障安全:干了巡线这个工作,就要保证不出事故,责任就是刻苦钻研:干工作不能光埋着头苦干,得琢磨怎么才能干好。责任就是默默坚守:这辈子,我就是要守好红白线。因此在他的身上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就把他做好,在他的线路不发生事故,此外在工作之余他还
钻研专业知识,考虑如何更好的把工作做好。对他来说只要把这件事做好,任何事情都会去思考实践。我为他的执着而感动,在他的事迹中看到了一个最真实,最纯粹,最朴实的国网电力员工,体现了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劳模是一种精神。劳模在创造物质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价值,他们成就了惠及后人的物质财富,也铸就了永载史册的精神财富。有了劳模,人类的劳动才显出夺目光彩;有了劳模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充满活力。
作为一名青年员工,我们应当学习劳模坚定理想的信念,以事业为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自己的价值,为电力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要学习劳模艰苦奋斗的精神,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任何心存坐享其成、好逸恶劳思想和做法的人是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劳模的行动。学习劳模那种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寻求革新,创新工作方法,把创新作为推动事业进步的动力。最后要学习劳模那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我们要像劳模一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做一名优秀的电网人。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心得2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时代的先锋。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党的干部,作为从工农群众成长起来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劳模精神,说到底,就是真抓实干精神。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应该在真抓实干上当先锋、做表率,要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干部为官一任,不是脚踏实地、老实肯干,而是作风漂浮、工作不实,不会出实策,不想鼓实劲,不能办实事,满足于吹吹打打,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但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令老百姓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影响极坏。领导干部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就是要能够静下心来、沉下身子、弯下腰来,真抓实干,踏实肯干,立足本职、干好本职,在真抓实干中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取信于民。
弘扬劳模精神,尊重劳动创造,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只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才提起、才强调。它必须体现在每一天、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和劳动模范,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终生追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劳模、关心爱护劳模,支持劳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使真抓实干精神落地生根。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心得3
近日,我拜读了培训中心陈东老师的劳模事迹材料,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久久无法平静。正所谓“见君一袭风雪骨,始信人间有谪仙”,陈东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什么是创新转型、学习超越的劳模风采,他用27年的坚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一曲伟大的劳模赞歌,铸就着莱钢曾经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
众人皆知莲无垢,谁知莲心苦。陈东老师是劳模,是多领域的专家,一个个荣誉的光环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但谁又知,这光芒的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多学一些、多做一点、多忍一会,正如文中所说“点滴工作皆学问立足岗位成专家”,正是这一点一滴成就了陈东老师今天的成功!与我而言,或者说对一些入厂良久,建树乏善可陈的青工而言,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点,陈东老师的专业是地球物理,在职工培训管理和教学领域依然得心应手。为什么?因为他相信技不压身,自学了软件工程硕士专业、自学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他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肯定能用的上。后来当他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莱钢“精益管理”培训项目组组长的时候,之前的技能储备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像我们这些青工,从事的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懈怠的托辞与理由,我们更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所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零缺陷”,自己的专业要强,自己的技能要多,自己的缺陷要少。要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给你一个岗位,你能不能适应?你会不会开展工作?这都靠我们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做一点,中心大讨论的时候曾有个命题“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其他的用不着我管”,这个观点对不对呢?陈东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当他发现自学考试通知单分发工作困难时,虽然不是他们科的事,却主动担当,刻苦钻研解决了难题,最终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这对我们青工来说,是极具有教育意义的,在现阶段莱钢处于转型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更不能再存着各扫门前雪的心态,拈轻怕重、斤斤计较,要勇于担当,对自己的工作要尽心,别人的工作要热心。每天少做0.1,365个0.99是0.025;每天多做0.1,365个1.01就是37.8.因此我们学习要做到1.01,工作要做到1.01,每天多做一点点,就会超过别人一大截,成功的关键就在这0.01.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忍一些,陈东老师忍受住了学习的寂寞,忍受住了工作的压力,忍受住了失去爱人的痛苦,最后他成功了。对我们青工而言,成功的路并不好走,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这就需要我们有“8+N,5+2”的工作精神,或为了学习而挑灯夜读头悬梁锥刺股,或为了项目而连续加班无视孩子渴望陪伴的眼神,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但是成功的路上却也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在岔路口驻足不前,迷失了方向,我始终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心得4
最近,我学习了国网公司10位特等劳模的事迹,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动,催我奋进。他们虽然都是国网公司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但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是前进途中指路的明灯。
记得小时候老师常殷殷叮咛:参加工作后要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我也曾浅薄地认为,爱岗敬业就是要为了工作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为了工作忽视亲情和友情,为了工作视带病的身体于不顾忘我投入。可在经历了多年的工作,并学习了劳模的事迹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
敬业不是加班加点,敬业不是任劳任怨,敬业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就拿营业厅的工作来说吧,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机械的运动,可工作并不都是枯燥乏味的,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面对客户不理解的时候,要想想他们满意后的笑脸。如果人在干事情的时候没有激情,那么显然就会缺乏自信,工作也是不可能干好的。因此,“创先争优”客观上要求我们每个员工都必须要有“不怕吃苦”的良好心态。
劳模的荣誉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创造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才能对得起劳模的称号。怕苦怕累当不了劳模,面对困难时畏缩不前也同样当不了劳模。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工作中的模范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认认真真地想问题,踏踏实实地干事情。而且,“创先争优”靠的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大家一起团结协作,体现团体力量和价值才能够创造出模范和业绩。
作为我们基层的员工来说,我认为应该要坚持以下几点:
要真正热爱本职岗位,熟悉本职业务,融会贯通,增强业务能力。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新的形势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
要主动亲切工作和服务对象,不要因为别人对自身工作高看一眼而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封闭和孤立起来,而要多上一线服务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把自身工作的良好氛围造浓一些。
要提升境界,倡导奉献情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胸襟宽广,甘为人梯,时时处处以企业发展为重,以他人的成长和进步为荣,努力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有吃苦精神,甘舍小家为大家,发扬不怕辛劳、连续作战、追求完美的优良传统,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我相信,只要以劳模精神为指路的明灯,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踏踏实实、勤学肯干,就一定能赢得他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
劳动是人类改造世界和征服世界的工具,也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手段。劳动者先要有了对劳动的热爱,任劳任怨地工作,脚踏实地地奋斗,而后才有了劳模。劳模也不是一“劳”即可成“模”的,靠的不是“先天”的禀赋,而是“后天”的努力,他们在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上,把对劳动的热爱融入工作,化作一朵朵浪花,汇成一条奔腾的浩荡之河。我们学习劳模精神,关键在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一行,化平凡为超越。
先进的输变电技术自主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年产值数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的院长助理,行业技术委员会的秘书长以上的每一项成绩都够用一生的努力来获得,而它们却同时集中在年仅四十六岁的武守远身上。
“甘于奉献、善于创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用这4个词来形容种芝艺再贴切不过。从事直流输电建设工作25年来,种芝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为我国直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王金玲是陇南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区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运行值班长,今年34岁的她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真诚、和善,在单位上一直有着很好的人缘。自参加工作以来的十来年里她一直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从每件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恪守着作为一个电力人的神圣职责
劳模是一座丰碑。奖章铸就劳模丰碑,国家电网公司各个时期的劳模很多,它们承载着公司全体职工的精神寄托和人生信仰。劳模的每一个事迹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将劳模铸就的精神一棒棒接力传承下去,讴歌劳动,赞颂创造,在全公司掀起学习劳动模范、争当劳动模范的热潮。
劳模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劳模的模范事迹对广大职工群众是一种非常现实、非常直观的教育和引导,是形象、生动的学习教材。这几天国网各个下属公司努力营造学劳模、赶劳模、当劳模的浓厚氛围,旗帜鲜明地鼓励和支持职工争当先进模范、争创优良业绩,为国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在学习劳模中,我注意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学。不同的工作情况不同,任务不同、特点也不相同;即使相同的工作,在不同地区所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不尽相同,目标和任务也各有侧重。因此,在学习劳模活动中,我针对工作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中突出产业特点,抓住当前工作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学习借鉴先进劳模的有益做法,学习技术能手、行业标兵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投身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发明,提高质量和效益。腹有诗书气自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我要象劳模那样,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在学习中更新知识、提高素养,才能使自己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及时发现问题、透彻分析问题和科学解决问题的水平,才能成为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惹事。通过学习培养浓厚深重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从而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二是结合工作重点学。各个工作在不同时期任务不同、工作也各有侧重。在学习劳模活动中,紧密结合科室近期工作重点,学习劳模人物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和不畏困难、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总结劳模在工作中创造出来的鲜活经验和成功做法。通过学习劳模,进一步焕发了我的劳动热情,激发创造活力,集中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其从一言一行做起,通过勤奋扎实、富有成效地工作在工作树立国网人的良好形象。
三是结合自身实际学。在向先进典型学习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事迹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展学习,用劳模的精神激励自己,用劳模的事迹鼓舞自己,振奋精神,进一步强化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真正在学习先进中有所启迪、有所收益。针对工作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自己的优长和不足,对照劳模人物的先进事迹,查找差距和问题,确定学习榜样,制定学习计划和措施。本着“如何立足岗位学劳模、赶先进、讲奉献、见行动”学用结合。用劳模的事迹增添信心,用典型的经验提高素质,用典型的业绩振奋精神,把学习典型的过程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从而把学习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是结合岗位职责学。从事的工作不尽相同,具体承担责任也不一样,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千差万别。要增强学习效果,就要在普遍学习劳模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岗位职责搞好学习。相同行业、相同岗位上的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特别是自己身边的典型,学习起来更加感到生动和亲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也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立足行业特色,把学习全国劳模同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结合起来,使我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增强学习的实效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劳模言论的精神实质,并用于工作生活的实践,始终坚持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绘就人生最美好的画卷。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我既注重搞好学习,更做好学习成果的转化。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坚决克服重形式、轻内容,重布置、轻落实,重学习、轻转化的形式主义,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工作重点、自身实际、岗位职责开展学习活动,使学习更加紧贴实际、紧贴工作,提高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自己在学习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劳模是一种精神。劳模在创造物质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价值,他们成就了惠及后人的物质财富,也铸就了永存史册的精神财富。有了劳模,人类的劳动才显出夺目光彩;有了劳模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充满活力。劳动价值观念的进步永无止境,劳动的定义、劳模的含义以及劳模精神的内核也在不断变得丰富和深刻。我们所敬仰的,不仅是劳模取得的成绩,更是从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我们学习劳模,不仅要学习他们取得成果的法宝,更是要学习他们对待劳动的态度,用心去做好点点滴滴工作。
当年的那些老劳模的事迹还历历在目,他们说过的那些质朴却让人热血沸腾的话依旧言犹在耳。今天,不断涌现的新劳模继承了他们最核心的精神,并融入了这个新时代所特有的风范和意义。在此种意义上,当下的劳模们已经重新锻造了劳模的概念。在他们身上,更突出了创新、知识、激情、坚守等意义;在他们身上,放大了某些劳模的个性,也保存了劳模的本质。
当然,有一点是不变的:这些人曾经平凡,却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并在勤奋务实间保持着求真向上的心灵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有的辛劳、所有的艰难、所有的付出以及所有的拼搏都是为了追求卓越、活出自己、超越自我。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时代是变化的,成功的真谛却永恒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素质;刻苦钻研、孜孜求索的进取意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乐于助人、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坚定的事业心、勤奋的学习钻研状态、敢于和善于创新的精神、持续的热情和斗志、与人分享并合作的境界永远都是追求不凡作为的重要凭借。
让劳模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和信念,让劳模精神促动我们追求卓越,成就梦想!让我们从平凡中成就卓越之道,从生活中探求生命真谛,从现实中谋求超越本质,从点滴中收获伟大成就,让我们像劳模们一样带着使命感投入工作和社会生活中,一起去创造更加辉煌的人生和更美好的社会。
第二篇:五一劳动节演讲稿:全国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在这欢庆五一的日子里,想必大家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了许多全国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被他们的纯熟技艺折服,被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但今天,我要向大家讲述的却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一条800多米长用炉渣铺成的公路,是当时7个行政村6000多口人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当然也是我和同龄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每天全村的同龄人都一起上学,因此对我来说,那条路是欢快的,无忧无虑的。直到有一天,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一样成群结队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同的是,刚刚经受过雨水冲刷的路面显得有些泥泞和坑洼,一个老人正费力地从路边挖起冲到路边的炉渣和泥土细心地修补着被冲毁的路面,刚刚填上的泥土比较松软,很快便被边走边打闹的伙伴们又踩坏了。于是我便对他们说:“你们能不能绕一下,把别人刚修好的路都踩坏了。”伙伴们当然不会听我的,并发生了争吵,而我则气的不愿与他们同行。这时,修路的老爷爷走过来,对我说:“小同学,你真是个好孩子,快回家吧。” 受到表扬的我美滋滋地跑回了家,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告诉我,那个老爷爷是邻村的,本来还有个哥哥,两个人是孤儿,由于家里穷一直未能成家,年纪大了后便一起被列为了五保户,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作为报答,他们主动承担起了维护这段公路的责任。那时还是土路,由于雨水的冲刷,经常会有一些石头露出地面,兄弟俩便拿着小鎯头、凿子,一块一块地把小石头打进地面,把大石头凿平。没过几年,哥哥因病去世,弟弟更加孤苦零丁,但却从来没有放弃,细心地呵护着这段公路至今,大概二十多年了吧。听了老爷爷的故事,泪水早已盈满我的眼眶。为老爷爷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所感动,也为自己感到惭愧。不是吗,老爷爷多年来义务修路,就那样默默地干着,甚至不求别人的理解,就连路人糟蹋他们的劳动成果也从来不抱怨半句。而我,却因为老爷爷的一句表扬而沾沾自喜。其实,在那个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年龄,我主动做过的好事也委实太少。从那以后,每次从那条路上经过,我都会特别注意修路的老爷爷来了没有,当然也更加注意不去糟蹋他的劳动成果。老爷爷就象是跟彩虹有个约定一样,只要雨过天晴,他就一定会出来修路,由于年事已高,他不得不带上一把椅子,既可以行走时当拐杖,也可以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因此,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面,雨过天晴的彩虹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一手拄着椅子,一手扛着铁锹,步履蹒跚,但却斗志昂扬。老爷爷的身影一直伴我走过了6年的中学时代,直到我考到这所学校来。而现在,当我回到家乡,我看到,原来的那条路已经变成了宽广的柏油路,也没能见到那位老爷爷。只知道,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附近几个村庄年纪大的老人都没能熬的过去,我拼命地哭喊,在哭我刚刚赶上见了最后一面的奶奶的同时,更在为修路老爷爷的离去而悲伤,我多想对他说:“老爷爷,您真是个好人。” 又是几年过去了,这些年来,老爷爷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做个好人”。是啊,做个好人。这应该是做为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的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吧。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像老爷爷一样的普通劳动者,默默地奉献着,他们讲不出豪言壮语,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就是奉献,他们只知道,要做一个好人。同志们,就让我们从“从做一个好人做起,少一些抱怨,多一点奉献,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关心身边的每一件事,把我们青春挥洒在高原,让我们彼此的心跟彩虹约定,让我们的心灵比青藏的阳光更加灿烂。
第三篇:辽宁省9名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简介
辽宁省9名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简介
王崇伦 男,原鞍山钢铁公司工人。1956年和1959年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解放初期,他研制出“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4年任务,成为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人。抗美援朝军品生产中,他设计并制造出特殊卡具,提高工效24倍。上世纪60年代初,实现100多项革新,突破十几项重要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冶金史空白。
田桂英 女,79岁,沈阳铁路局工程处退休干部,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195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田桂英严谨认真,严把安全行驶关,使“胜利号”保持3年安全行车20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光荣地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赵桂兰 女,79岁,原大连523厂工人,1949年为保卫国家财产失去双臂,先后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5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1957年被保送到大学深造。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市西岗区法院担任助理审判员,后调到区政府民政科、信访接待室工作,在办案中一丝不苟,秉公执法,离休后,她来到青少年中间,用亲身的经历教育下一代。
尉凤英 女,76岁,沈阳航天新星机电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干部,被誉为“毛主席的好工人”,13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尉凤英完成较大技术革新项目58项。她所领导的“厂红专大队”实现技术革新707项,她成为当时沈阳市职工技协的带头人。
张成哲 男,76岁,原沈阳劳模物业公司经理,上世纪50年代的技术革新大王、职工技协骨干,1979年、198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他共完成技术革新800余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18项,为国家创造和节约价值1000多万元。上世纪90年代张成哲发起成立了“沈阳成哲群英实业总公司”,带领劳模进入市场经济,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王亮 男,39岁,现为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公司电工,高级技师。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王亮被誉为具有高素质的新时期产业工人代表。1993年以来,他主持或指导了百余台企业设计制造的大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其中有13种产品是填补国家空白的重大技术装备。
杨建华 男,56岁,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三车间铆工、高级工人技师。2000
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中国率先提出“1.4拼装法”焊接方法,解决了拼装焊接中的一大难题,被誉为中国焊壳拼装“第一人”。近10年来,他解决了企业制造难点114项,进行技术创新30余项,很多项目达到国家级水平。
王义夫 男,49岁,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国家射击队总教练,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模。他从事射击运动40年,是我国唯一一位参加过6届奥运会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共为祖国夺得了两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在国际奥运赛场上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坚强意志。
第四篇:全国劳动模范
青山巍峨,记载着几代高原养路工人的不朽业绩。
江水湍流,传颂着各族高原养路工人的奉献激情。
50多年前,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和激励了一代人。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采访在西藏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上,我们再一次感触到魏巍笔下志愿军给人们的那种震撼。我们“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我们看到的,是养路工人顶风冒雪保通公路的感人场景;我们感受到的,是荡气回肠、彪炳史册的高原养路人精神。
在万里高原的风雪线上,平凡而执着的高原养路工人,以他们甘当“铺路石”的崇高理想,以“只要有道班工人,就没有不通的路”的坚定信念,以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保障着公路的畅通。自治区党委书记杨传堂满怀深情地称赞我区道班工人,是西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群体,他们的奋斗奉献精神和模范事迹,很有说服力、感染力,值得全区学习。半个世纪以来,广大道班职工以“人在路上,路在心上;道班为家,养路为业”的情怀,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50年多来,一代又一代高原养路工人扎根高原,无私奉献,铸就了凝聚他们理想和信念的“人在路上,路在心上;养路为业,道班为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甘当路石,奉献终身”的高原养路人精神
在西藏高原120多万平方公里绵延起伏的高山大川之中,横亘着15条干线公路、315条支线公路,总里程42200多公里。这一条条高原公路,是西藏“三纵两横六通道”现代化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4年12月25日,举世闻名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昔日“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的高原天堑变成了通途。50多年过去了,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援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公路交通建设日新月异,覆盖全区的公路网络基本建成。
公路,是西藏经济的命脉。
脱胎于封建农奴制社会的西藏自治区,水运尚未起步,铁路正在建设,航空业正在发展,95%的进出藏物资和85%的客流量都是靠公路来完成的。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祖国内地的援藏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公路运进西藏。50多年来,祖国内地支援西藏发展和建设的余万吨物资,90%是由公路承运的。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参加庆祝川藏青藏公路通车50周年时说:没有公路,就没有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公路,就没有西藏的现代化文明。
公路,为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西藏的“生命线”,广大农牧民称公路是幸福的“彩虹”,是农牧民的致富之路;
公路,为捍卫祖国的统一和西南边防的巩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路逶迤,把西藏与祖国内地紧紧联结在一起,西藏各族人民称公路是拉萨通向北京的“金桥”,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是谁,保障了西藏“生命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畅通无阻?
他们,是战斗在万里高原风雪线上的公路养护人!
西藏的公路养护人,诞生于川藏、青藏公路修筑之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西藏的公路养护队伍伴随着我区公路的延伸不断成长。1955年,西藏交通局的成立,标志着西藏公路养护事业的正式起步。半个世纪来,西藏公路养护人前赴后继,顽强拼搏,战塌方,斗水害,御严寒,抗缺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保障了公路的安全畅通。为此,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动人业绩。1989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西藏交通事业发展状况时指出:“西藏交通运输战线的这支队伍确实是一支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是每一个关键时候都作出突出贡献,发挥重大作用的队伍。”这是对包括养路工人在内的西藏交通人的最大褒奖,是对他们50多年无私奉献的最大鼓舞。
莽莽西藏高原,筑路难,护路更难。
在西藏养路,难就难在自然环境恶劣。西藏的一线养路工人,绝大多数常年生活和奋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苍莽原野。这里雪山林立、气候无常,空气稀薄、高寒缺氧,生物学家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生命禁区”;
在西藏养路,难就难在地质构造复杂。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受强烈地壳运动影响,频繁的泥石流爆发、滑坡运动直接威胁到公路畅通,给公路养护带来极大困难。素有“公路病害百科全书”之称的川藏、青藏公路,滑坡、地震、泥石流、坍塌、翻浆、飞石以及路基水毁、冰害、雪崩等公路病害时有发生;
在西藏养路,难就难在公路技术等级低。西藏的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75%,远远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值。公路防灾抗灾能力弱,技术养护能力不足。
这样的公路,其养护难度之大,国内外罕见。正是在这样环境和条件下,我们的养路工人,保障了公路的常年畅
第五篇:养殖业全国劳动模范尹国荣的先进事迹
养殖业 全国劳动模范尹国荣的先进事迹 提起流沙村尹国荣先生,在全国从事海水珍珠养殖业的珠农无人不晓,他在珍珠加工业界同行更是享有盛名,是一个名闻遐迩的“珍珠大王”。十多年来他在海水珍珠界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海水珍珠业的发展。他办珍珠加工业一年多后,日本人、加拿大人、印度人及**人也在大陆投资办珍珠加工厂,随着他的珍珠加工业的步步崛起,外国及**人办的加工厂纷纷败走他地,**一家长期经营珠宝的巨子感慨地对他说:“尹国荣,中国海水珍珠是你的天下,我们竞争不过你”。从这句由衷表白,你可见其举足轻重。他拥有一间 140 多人,年加工优质珍珠 6 吨,占全国优质产量的
50% 以上,是我国最大的海水珍珠加工基地。他还拥有 1000 多亩,年产珍珠 500 多公斤的深海珍珠养殖场。年为国家创汇 300 多成美元,创税 200 多万元的珍珠经营大户,他堪称海水珍珠业界模范人物,中国农民的先进代表。聪敏好学,顺势创业
尹国荣 50 年代末出生于**市流沙村一个农民家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流沙是一个以养殖海水珍珠而闻名全国的“中国珍珠第一村”。他是珍珠村的一员,养殖珍珠他耳闻眼染。中学毕业后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凭着为改变贫穷日子的信念和激情,他在 1987 年也加入“靠海吃海”行列,“顺时而动”,第一个办起农民养殖珍珠联合体珍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