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遵义学习心得体会
遵义学习心得体会
为期三天的海口市省市级骨干教师暑期培训虽然很短暂,但是,在这三天中,我真正目睹了专家、名师的风采,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听了专家各具特色的讲座,收获很多。如:周红五教授讲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交往的艺术”;焦中明教授讲的“信息化网络时代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林玉院长的“前行并快乐着——骨干教师的成长”;肖成全教授的“有效教学与经验成长——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适用策略分享”;龚雄飞院长的“决定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和生命高度”。听了专家的讲座,对自己心灵颇有触动。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
一、把学生当人看
周红五教授对我们海口市省市级骨干教师做了关于“师生交往艺术”的讲座。他连续3小时的课,都是站着的,不看任何讲稿,从始至终都激情飞扬,声情并茂的给我们每一个人传达他的理念: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人看。
他针对现在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辅导,使在场的每一个教师受益匪浅。听他的报告简直是一种享受,他的演讲幽默风趣。和我们进行互动。有时走下台来,提问,有时请台下的老师上台和他一起表演。我们就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下,深深的记住了他的话:把学生当人看。其实他是在告诉我们,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有尊重,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育应该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能够自主地学习,享受童年的欢乐,健康地成长。作为教师,我们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学更多的东西,而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儿童的生活。教育是智慧的、尊重的、互动的。我们要用智慧的方式,塑造智慧的老师,培养智慧的学生。学生会从我们的真诚教育中,感受到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当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就会学会自尊。有自尊的学生才会尊重别人,所以我们的教育应当满含尊重与关爱。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在教育中如何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学习、生活。尊重学生不是每日甜言蜜语,也不是对学生的行为事事迁就,而是相互间的一种信任,是一种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二、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周红五教授说:“身上永远带一本书,书是你最好的朋友。”是的书能医愚。而且读书能培养我们有一种良好的心态——阳光般的心态,使我们的思维活跃,保持激情保持一份优雅。我觉得看书是人世间最优雅最高贵的事情。我希望看书也能成为我的一种习惯。鲁迅曾讲过:“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大凡嗜好读书,就像嗜好打牌一样,能够手不择卷的原因在于,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鲁迅之语,其实强调的就是一种读书的习惯。读书需要达到一种境界。有人说,读书犹如精神洗澡,几天不与书接触,便浑身不自在;如果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语言乏味、面目狰狞。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却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事。读书贵在坚持,就会形成习惯,最终积养成瘾,积养成德。高效的语文课堂来自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教师的文化底蕴要怎样才能让学生信服呢?一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注入新的知识营养,上知天文、下知史地,细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每一篇课文,全面把握教材内容;二是我们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亲切、具有感染力、亲和力;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做到心中有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与学生亲密相处;三是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优生不偏爱,对待进生我们要有耐心,加强辅导,对他们倾注关爱与希望,让他们相信老师,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让自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同时,我们还有影响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也爱读书,让我们的学生也能把读书当成为一种习惯。我所在的学校,没有图书室。学生看书的条件非常的差。我觉得学生只是学这几本教材,太少了。学生应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读书能让学生有责任心,有爱心,讲诚信,守法律,通人情。因此,我利用教室的一角来当“图书角”。让全班63位同学每人带一本书来,放在图书角里。由全班选派一位有责任心的学生来当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图书,做好借和还的登记工作。这样,轮流看完,每位同学就可以看到了63本书。周末,我还鼓励学生多去书店,图书馆看书。让学生让成读书的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同时我还将学以致用,将培训期间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第二篇:遵义学习心得体会
民建会员遵义学习心得体会
在天河民建领导的推荐和支持下,2017年8月15日至18日,伍军、关国荣、彭宅林、劳欣、张俊爽参加了由天河区统战部组织的遵义红色之旅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由天河区统战部长谢伟带队,参观考察遵义会议旧址、苟坝会议旧址和娄山关战斗遗址等革命纪念馆。同时,也邀请了两位专家给我们上了理论课,重温了当年四渡赤水以及五次反围剿并开始长征的历史故事.这次活动既是一次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活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我们在获得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了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获益匪浅。
一、活动概况
8月15日和16日的上午,两位教授给我们上了精彩的理论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和《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精神》,使我们了解了遵义对红军的重要意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会议,标志着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走上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并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8月16日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次红色之旅的第一个目的地——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已成为教育性强、实景逼真、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后,我们又参观了苟坝会议会址、纪念馆.苟坝是一块高山环绕的田坝,东有海拔1357m的石牛山,西有海拔1330m的崖头山和银屏山,北有海拔1425m的马鬃岭。坝子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1公里,其坝子间有起伏状像睡葫芦小田坝,由马鬃岭脚渗出的二道地下水,汇成一道溪流自北向南流,称为白腊坎河。村口有一水口寺,其意在“锁水而润田畴”。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第九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突围转移到遵义创建川黔边新苏维埃区域根据地。在遵义地区活动长达三个月,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遵义县委员会、遵义县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权)、赤色工会、农会和工农武装游击队。中共中央在遵义县境内,几乎天天都在召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行动方针。尤以政治局遵义扩大会议、泗渡会议、扎西(云南威信县境)会议、苟坝会议等系列会议确立、巩固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实现生死攸关的转折。
8月17日,我们参观了娄山关战斗遗址和遵义烈士陵园,并举行了献花仪式。导游告诉我们,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部大娄山山峰之间,距市区50公里,这里正处于遵义、桐梓两地的交界处,是川黔公路和铁路交通要道。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闻讯,慌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老巢。为确保中共中央在黔北遵义建立新战略根据地,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中革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率部追击,向北逃窜的敌军,夺取娄山关,以防御川南之敌向遵义进犯。1月9日红军以猛烈火力从关南发起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2月25日凌晨,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的率领下,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包围的迂回战术,再度向娄山关挺进,指挥红一、三军团,与敌军为争夺关口展开激战。敌人仓皇应战,凭险据守,红军向黑神庙猛烈攻击,并在点灯山急调部队从东侧迂回,歼灭敌军4个团。随后又乘胜追击,击败敌军2个师,攻占娄山关一战,黔军被歼灭600余人,红军伤亡100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句《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
二、几点收获和体会:
五天的红色之旅是短暂的,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这些革命纪念地,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深刻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在我们青年人心中的薄弱,明白铸造灵魂、锤炼信念,对我们来说是如何的重要。这次红色之旅采风活动主要收获和体会有:
1、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不论是在“四渡赤水”、“五次反围剿”,还是在娄山关战役,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大义和心中的理想信念甘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使我对共产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今后,我将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靠拢,像那些革命先辈那样,为共产主义事业、为我们民族振兴事业奋斗我的余生。
2、更加激发了爱国热情。在四渡赤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所有这些,使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我们今天祖国的强盛崛起,今天和平、和谐、和乐的生活环境是来之不易的,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党。
3、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勤于思考,刻苦学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第三篇:遵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遵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
x月x日-x日,我们先后参观了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导游的娓娓讲述,各类图片、实物、复制品的生动展示,思绪渐渐穿越历史的烟云,将我们带到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危急关头——1935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遵义,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息烽集中营更是仿佛置身于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眼前依稀还能看见革命先辈不屈的眼神,耳畔似乎还回响着烈士们对反动派的怒喝。往者已逝,但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历史经验却永远不会过时,这些经验仍然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借鉴:
第一、继承和发扬先烈们坚忍不拔、公而忘私、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学习上,要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在工作中,在立足本职工作,根据新形势下的特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
第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复杂的局面下,抓住最重要的问题,解决最突出的矛盾,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各类问题。
第三、坚定革命的必胜信念,保持和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在工作上、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希望不灭,奋斗不息,发扬不屈不挠、勇于奋斗的精神。
第四、坚定党的领导,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纵观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引领人民群众和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强中国。
第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树立正确的领导,找到正确的方向。
历史已成以往,遵义也已经远离,但遵义与息烽集中营所折射出的党的思想光芒却永远照耀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我们应该秉承这些革命先辈们的遗志与思想,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为中国的发展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
x月x日-x日,广播电视台机关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到遵义参观学习,我有幸成为这一批学习的成员。这次活动是在贵州遵义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现场进行的。一路的参观学习,我满怀着对中国革命先驱的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地聆听了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并细致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集中营旧址。令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所历经的曲折和艰辛,我们国家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让我亲身感受到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x月x日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了革命圣地——贵州遵义。遵义,一个如雷贯耳的历史文化古城,从书上我了解了它的历史,1935年1月7日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时攻克了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并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著名的遵义会议。
在展览馆里,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声图并茂,使我们对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加深了理解。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八万红军被几十万国军围追堵截绞杀殆尽,至1934年末中央红军仅剩至三万人。在这危急关头,中央红军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会议,会上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得红军在后来的斗争中,经过四渡遵义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一路拼杀,飞夺遵义桥、踏雪山过草地,部队虽减员殆尽,终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转到了国民党军力量比较薄弱的陕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使时的三万多人一年后到达陕北锐减至八千人。但奋斗精
神不减,斗争意志不衰,和遵义集中营的英烈们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一脉相承。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怕牺牲,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打不散,消不灭。我想当时国民政府腐败不堪,掌权者巧取豪夺,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无法生存。共产党的主张顺乎了民意。红军中有一部分是国军起义过来的部队;一部分就是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为了建立一个公平世界,人人平等的社会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值得告慰的是他们最终成功了。共和国的建立圆了劳苦大众的梦。
下午,在热辣的骄阳下,我们参观了遵义集中营,遵义集中营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为镇压反对派而设立的关押中国共产党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遵义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这里关押的是级别最高的政
治犯,如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代表、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书记张露萍以及韩子栋、许晓轩、刘丕光;杨虎成、黄显声、马寅初等。这里被称为“大学”,称白公馆为“中学”,其他地方称为“小学”,被他们杀害的称为流学。监狱正门上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遵义行辕》;门内上悬四个大字“抬”“起”“头”“来”;()道路左边山坡上散落着几处三合院各有围墙铁丝网围着,门外有高出围墙的岗亭以监视院内。道右边是军警们的用房;所有建筑都是坚固的木屋(按原型复制的);不大的小院围墙上写着大字“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天堂地狱,惟人自择”等;他们对牢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如“忠斋”、“信斋”等。院内有一木牌,写有戴笠的题字“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距牢房不到百米有一天然溶洞,在地面以下很深叫猫洞,军警特务在溶洞里对犯人行刑,内设水牢,场
面恐怖,因受刑者惨叫声传不出去,被军警特务称为“妙洞”。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电刑、火刑等是常用的,他们还用带钉的木棒把受刑者皮肤打烂,撒盐,再用纱布缠裹,待肉与纱布粘在一起时,再直接撕下纱布,这叫“披麻戴孝”;他们把人浸在含酸的水牢里,时间一长皮肤就会带肉一起脱落;特务的手段不胜枚举,他们使用的刑具之残忍令人发指。46年监狱关闭时,当局为掩盖其法西斯行径将山洞填埋。96年遵义县委组织开挖了“猫洞”的一部分就挖出了很多戴刑具的白骨。据说在这里先后关押过1220余人;被杀害的有600余人;另有400多人下落不明;据说这里住有上万军统特务,无一个犯人从这里逃脱。可以想象被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经历了怎样的非人待遇。
在关押人员的名单中有罗世天、宋绮云、许晓轩、韩子栋等共产党人的名字。听讲解员的介绍说许晓轩和韩子栋就是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烽和
华子良的人物原形时,心情十分激动,充满了无限怀念。许晓轩烈士不畏强暴与敌人开展斗争,并鼓励同胞们:“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他那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那装疯15载为狱友们传递消息的疯老头韩子栋、那活泼可爱的小萝卜头……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太深刻了,至今难以忘怀。
在许晓轩的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让人怦然心动,铭刻在心:“共产党人的理想、共产党人的称号是神圣的,共产党人的信念是致高无尚的,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专制压迫下,还是在铁窗黑牢中,决不污辱党的荣誉、决不丧失革命气节,忠于党的组织,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党在自己的心中不可摧毁,不可战胜。”
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忠诚的战士、多么坚定的誓言,为了党的革命事业,为了劳动人民的解放,即使是身陷囵圄,即使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决不向
敌人曲服。他们用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宝贵生命捍卫着崇高的理想和尊严,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为我们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意志、忠诚的革命誓言净化了我们的思想,荡涤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为之钦佩、为之感动,增添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给予我们极大的激励与鞭策,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事业就不可能成功;没有忠于党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发展;没有革命先烈们抛头颅、酒热血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
重温这段历史,让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更是要坚定不移地发扬和秉持共产党员锲而不舍、奋斗不止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以他们忠贞不渝的英雄气概为榜样,不畏艰难、勇往直
前、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三
20xx年x月x日,我有幸参加了遵义红色基地培训学习,在院领导的带队下,我们一行党员怀着激动的心情赴往贵州省遵义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这次赴遵义红色基地接受实地的培训学习,是为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瞻仰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等。感受到了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深受教育,感慨颇深,我的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动,受益匪浅,遵义精神给我很深的触动,很大的启发。
当我们走进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大门,沿石阶而上,在陵园项端的平台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磅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写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圆环内壁是汉白玉石浮雕,雕刻着
“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战争的经典图像,纪念着红军烈士们的光辉历史,我仰望着,听着解说,心里感慨万分,中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它是用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这是中国永远的历史,中国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让我们感慨颇深还有在红军烈士陵园,流传着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它源于一座红军坟,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遵义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卫生员,因为给老百姓治病,未能和部队一道转移,遭到国民党的杀害,年轻的卫生员光荣牺牲后,当地的老百姓把红军卫生员的遗体埋葬了,并十分爱护红军坟,并一直流传着红军坟能替当地老百姓免灾除病。可见当时红军对穷人的好处,深深地印在老百姓的心里。在那黑暗的年代,人们盼望红军,便把希望寄托在红军坟上了,他们热爱红军,也热爱这座红军坟。对于今天的我们,这已成了一个继承红军优良传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我瞻仰者红军坟纪念碑,心里暗自下决心,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疗工作者,更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敬业奉献、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多做贡献,这样才对得起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抛头颅、洒热血,长眠在地下的革命先烈。
当我们走进遵义会址陈列馆内,心里不免肃然起敬。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一篇篇资料,我们的思绪随着讲解员的解说,飘向了那战火
纷飞的年代。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袖地位,一个成熟的政党和一代领导集体从遵义开始形成。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它将永世流传,永放光芒。红军强渡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场景似历历在目,娄山关的炮声,赤水河的浪涛声,雪山草地红军战士艰难跋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从内心震撼!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奔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苦,中国革命政权来之不易;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深感光荣和自豪。
追昔抚今,在历史的震撼与当今的感受中,我们更加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意义深刻的洗礼和升华。回想当年工农红军、革命先烈面对种种艰难困苦,依然迸发出豪迈雄壮的革命激情,而今我们享受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美好生活,还有什么理由去计较个人得失,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我们应懂得饮水思源,应懂得忆苦思甜。铭记党和国家的教导和培养,用勤奋和汗水回馈我们的祖国。
第四篇:遵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遵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遵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7月11日-14日,广播电视台机关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到遵义参观学习,我有幸成为这一批学习的成员。这次活动是在贵州遵义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现场进行的。一路的参观学习,我满怀着对中国革命先驱的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地聆听了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并细致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集中营旧址。令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所历经的曲折和艰辛,我们国家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让我亲身感受到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7月12日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了革命圣地——贵州遵义。遵义,一个如雷贯耳的历史文化古城,从书上我了解了它的历史,1935年1月7日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时攻克了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并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著名的遵义会议。
在展览馆里,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声图并茂,使我们对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加深了理解。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八万红军被几十万国军围追堵截绞杀殆尽,至1934年末中央红军仅剩至三万人。在这危急关头,中央红军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会议,会上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得红军在后来的斗争中,经过四渡遵义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一路拼杀,飞夺遵义桥、踏雪山过草地,部队虽减员殆尽,终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转到了国民党军力量比较薄弱的陕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使时的三万多人一年后到达陕北锐减至八千人。但奋斗精
神不减,斗争意志不衰,和遵义集中营的英烈们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一脉相承。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怕牺牲,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打不散,消不灭。我想当时国民政府腐败不堪,掌权者巧取豪夺,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无法生存。共产党的主张顺乎了民意。红军中有一部分是国军起义过来的部队;一部分就是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为了建立一个公平世界,人人平等的社会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值得告慰的是他们最终成功了。共和国的建立圆了劳苦大众的梦。
下午,在热辣的骄阳下,我们参观了遵义集中营,遵义集中营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为镇压反对派而设立的关押中国共产党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遵义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这里关押的是级别最高的政
治犯,如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代表、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书记张露萍以及韩子栋、许晓轩、刘丕光;杨虎成、黄显声、马寅初等。这里被称为“大学”,称白公馆为“中学”,其他地方称为“小学”,被他们杀害的称为流学。监狱正门上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遵义行辕》;门内上悬四个大字“抬”“起”“头”“来”;()道路左边山坡上散落着几处三合院各有围墙铁丝网围着,门外有高出围墙的岗亭以监视院内。道右边是军警们的用房;所有建筑都是坚固的木屋(按原型复制的);不大的小院围墙上写着大字“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天堂地狱,惟人自择”等;他们对牢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如“忠斋”、“信斋”等。院内有一木牌,写有戴笠的题字“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距牢房不到百米有一天然溶洞,在地面以下很深叫猫洞,军警特务在溶洞里对犯人行刑,内设水牢,场
面恐怖,因受刑者惨叫声传不出去,被军警特务称为“妙洞”。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电刑、火刑等是常用的,他们还用带钉的木棒把受刑者皮肤打烂,撒盐,再用纱布缠裹,待肉与纱布粘在一起时,再直接撕下纱布,这叫“披麻戴孝”;他们把人浸在含酸的水牢里,时间一长皮肤就会带肉一起脱落;特务的手段不胜枚举,他们使用的刑具之残忍令人发指。46年监狱关闭时,当局为掩盖其法西斯行径将山洞填埋。96年遵义县委组织开挖了“猫洞”的一部分就挖出了很多戴刑具的白骨。据说在这里先后关押过1220余人;被杀害的有600余人;另有400多人下落不明;据说这里住有上万军统特务,无一个犯人从这里逃脱。可以想象被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经历了怎样的非人待遇。
在关押人员的名单中有罗世天、宋绮云、许晓轩、韩子栋等共产党人的名字。听讲解员的介绍说许晓轩和韩子栋就是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烽和
华子良的人物原形时,心情十分激动,充满了无限怀念。许晓轩烈士不畏强暴与敌人开展斗争,并鼓励同胞们:“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他那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那装疯15载为狱友们传递消息的疯老头韩子栋、那活泼可爱的小萝卜头……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太深刻了,至今难以忘怀。
在许晓轩的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让人怦然心动,铭刻在心:“共产党人的理想、共产党人的称号是神圣的,共产党人的信念是致高无尚的,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专制压迫下,还是在铁窗黑牢中,决不污辱党的荣誉、决不丧失革命气节,忠于党的组织,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党在自己的心中不可摧毁,不可战胜。”
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忠诚的战士、多么坚定的誓言,为了党的革命事业,为了劳动人民的解放,即使是身陷囵圄,即使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决不向
敌人曲服。他们用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宝贵生命捍卫着崇高的理想和尊严,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为我们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意志、忠诚的革命誓言净化了我们的思想,荡涤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为之钦佩、为之感动,增添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给予我们极大的激励与鞭策,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事业就不可能成功;没有忠于党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发展;没有革命先烈们抛头颅、酒热血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
重温这段历史,让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更是要坚定不移地发扬和秉持共产党员锲而不舍、奋斗不止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以他们忠贞不渝的英雄气概为榜样,不畏艰难、勇往直
前、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钟亮
2016年7月23日
第五篇:遵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
9月17日-21日,我们先后参观了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导游的娓娓讲述,各类图片、实物、复制品的生动展示,思绪渐渐穿越历史的烟云,将我们带到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危急关头——1935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遵义,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息烽集中营更是仿佛置身于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眼前依稀还能看见革命先辈不屈的眼神,耳畔似乎还回响着烈士们对反动派的怒喝。往者已逝,但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历史经验却永远不会过时,这些经验仍然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借鉴: 第一、继承和发扬先烈们坚忍不拔、公而忘私、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学习上,要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在工作中,在立足本职工作,根据新形势下的特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
第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复杂的局面下,抓住最重要的问题,解决最突出的矛盾,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各类问题。
第三、坚定革命的必胜信念,保持和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在工作上、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希望不灭,奋斗不息,发扬不屈不挠、勇于奋斗的精神。
第四、坚定党的领导,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纵观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引领人民群众和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强中国。
第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树立正确的领导,找到正确的方向。
历史已成以往,遵义也已经远离,但遵义与息烽集中营所折射出的党的思想光芒却永远照耀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我们应该秉承这些革命先辈们的遗志与思想,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为中国的发展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