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大全五篇)

时间:2021-02-01 15:4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

第一篇: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

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

本次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线上学习,收获满满。

1、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技术,学到了更为详实的干预知识与技巧,增强了对危机干预的计划筹备,对日后工作实务特别是个案工作有较大帮助。

2、初步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评估和筛选技术,学习了简单的干预技术,了解了“简快重建法”、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

3、今天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心理危机的特征、影响以及如何介入、处理技巧等,收获最大在于对应急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

4、第一次系统的接受这样的学习,很有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让我非常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方法,总之,这样的培训系统,完整,很好。

我认为在讲座中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1、讲座方式比较合理,并贯穿有模拟练习,增强了讲座效果,实操和小组讨论能让学员得到锻炼

2、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新知识的讯息,如简快重建法,讲课与互动良好结合,小组演练,探索讨论,现场气氛调动比较好

3、完整、系统、清晰、有条理,互动,注重重点,有具体技巧练习,切身感受印象深刻,提问,现场热烈,也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很信服。

4、时间安排较合理,开讲者平易近人、语言风趣,能很好的解释大家提出的问题,的互动较多,能够很好的根据知识结构来讲解。

5、对演练过后的疑惑给予及时的解答和互动,很好的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诚挚的感谢领导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和关心,非常感谢组织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踏踏实实工作,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我认识到在报道危机事件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官方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持续提供最新消息,这样做能够有效阻止谣言四起。

2.对(自杀)危机事件的信息报道不宜过于详细,尤其是不能包含细节,避免有人效仿。因为诸多事实表明,媒体报道的(自杀)细节越多,(自杀)模仿行为就会越多。

3.发布的信息要客观真实。

4.发布信息时不要将焦点关注在事件的起因上,而应该将焦点放在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上。

紧接着,徐博士又从为洗刷“死亡之桥”而改造后的韩国麻浦大桥高自杀事件讲起,向我们阐明了自杀的著名效应、模仿效应和呼救效应,同时也告诉我们: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院系辅导员的作用甚为关键,做好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识别心理危机事件,并做好信息上报至关重要。

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

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理解危机中的人章节:让我很形象深刻地认识到:

1.失恋只是自杀的诱因,其核心原因来自家庭。

2.对于人格障碍患者,很重要的是重新获得关心与界限。

3.有儿童期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调、强奸与性侵犯的人属于高危人群。性侵创伤后,当事人一般会有压力减少行为:自毁行为,无节制地狂欢、发泄,过度地和不适应地性行为等。

4.在处理群体性的ptsd时一定要团队工作,做到彼此相互支持、及时督导,否则很快就会崩溃,出现替代创伤。

第三讲: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

树理论对自杀风险个案评估的有效性高达90.1%,远高于mmpi的有效性(26.2%)。他把一个人看做一棵大树,树根是指家庭与依恋关系,树干是指社会支持和信仰、价值观,树叶是指成就感、自我实现,阳光雨露是指社会环境。

我认识到了:

1.自杀身亡的人中有25%-50%的人曾有过尝试自杀。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掌握曾有自杀尝试的学生信息,并给予高度关注。

2.心理健康与性格外向、内向无关,性格奔放活跃的人也可能出现问题;

性格外向的也会有抑郁,是常被我们忽视的微笑抑郁或阴性抑郁。

3.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这是错误的。谈论或关注自杀十之八九是一个呼救的信号,我们应该科学决断,不能自欺欺人。

4.考试、失恋不是心理危机的根本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才是根源。

5.有自杀倾向的人恢复正常时,危险并没有结束,心理危机者往往经历一个“挣扎—呼救—平静”的过程,平静期往往是最危险期。因此,对于刚康复出院的病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干预。

6.心理干预是干预者不能回避自杀等敏感问题,需要用坦诚和专业与被干预者建立信任关系。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并不会引发他下决心自杀。

7.如果一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他人则通常无法控制。这种认识错误的,因为没有谁真的想死,自杀成功的人多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制止,或者没有人可以求助。在我国,人没有自杀权,阻止他人自杀不属于侵权行为。

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不同情况下的危机个案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不管危机个案在哪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当事人的生命安全,打探当事人的地点、通知他的紧急联系人,确保他的身边有人,暂时打消自杀念头。

2.做好自杀风险评估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家族有精神病史、身体久治不愈无比疼痛、人际关系问题、被抛弃或被拒绝、丧失、工作和经济状况差,使用网络等媒介发表自杀相关文章、诗句、说说、日记、艺术作品等发布自杀信息时,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做好监视。

3.自杀风险的警示主要有4个:1)自杀计划的特性,越详细越危险;

2)自杀方式的杀伤力,越危险,自杀风险越高;

3)选用未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帮助当事人寻找替代自杀的方法);

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家人和朋友都是可以利用得资源,身边有人可以避免当事人自杀)。

4.根据评分进行判别其自杀风险高低。如果是0-2分,则可以让当事人回家,需要进一步观察随访;

3-4分,则需要报告院系领导、院系辅导员,密切观察随访,24小时监护,24小时候再做评估,可联系家长;

5-6分,报告院系领导,院系辅导员,做好密切观察随访,通知父母,送精神科门诊或精神科会诊,24小时监护,强烈建议住院治疗;

7-10分,通知父母,立即住院。

5.康复后的个体回到生活环境后一定要解决“社会支持”问题,解决问题远不如建立关系重要。

6.心理干预必须要团队协作。在干预团队中,学校领导充当“司令员”角色,心理咨询师及督导担任“参谋长”角色,学生工作者担任“主战部队”角色,精神科医生及医院担任“攻坚部队”角色,学校保卫部门担任“辅助战斗部队”角色。

7.发现自杀危机事件时,院系必须做两件事:通知父母前来、对当事人给予24小时监护。

8.通知父母,父母均不能或不愿意前来时,我们务必要求家长授权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一定可以保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联系家长时,我们要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情况;

不让家长告知学生要到学校事宜,不要提及学校发生的事情;

向家长保证,在家长到校之前,我们会安排24小时监护保证当事人安全。

9.家长不同意授权,也不前往学校时,可要求家长发个《免责声明》,并注意全程录音。如若家长也不同意发免责声明时,我们可告知家长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八条内容,告知家长我们可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10.24小时监护是指分分秒秒都在视野范围中。安排监护房间时,尽量选择一楼房间,房间内无煤气,无刀具等锐器;

陪护人尽量选择有责任心的并且与当事人关系要好的人来做;

陪护人分分秒秒看护,不让当事人离开视线,重点看管好门、窗位置。

我感受到心理危机干预要做到九点:

1.付出任何努力让个案放弃他所选的方法;

2.减压,评估导致自杀想法的应激源,设法处理;

3.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如遗书等);

4.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建立一条[生命线](电话保持畅通);

5.和个案订不伤害协议;

6.立即处理;

7.尽快约定下次访谈时间;

8.制定行动计划;

9.随时可用电话联络到

本次培训是我感觉收获最大、指导性最强、专业性最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两天的培训告诉了我下一步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筛查出高危群体,如何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以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培训,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生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非常感谢组织提供的培训机会。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2

本次学习的收获:

1、通过这次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学习,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技术,学到了更为详实的干预知识与技巧,增强了对危机干预的计划筹备,对日后工作实务特别是个案工作有较大帮助。

2、初步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评估和筛选技术,学习了简单的干预技术,了解了“简快重建法”、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

3、今天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心理危机的特征、影响以及如何介入、处理技巧等,收获最大在于对应急事件发生后和心理创伤者使用保险箱技术,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

4、第一次系统的接受这样的学习,很有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让我非常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方法,总之,这样的培训系统,完整,很好。

我认为在讲座中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1、讲座方式比较合理,并贯穿有模拟练习,增强了讲座效果,实操和小组讨论能让学员得到锻炼

2、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新知识的讯息,如简快重建法,讲课与互动良好结合,小组演练,探索讨论,现场气氛调动比较好

3、完整、系统、清晰、有条理,互动,注重重点,有具体技巧练习,切身感受印象深刻,提问,现场热烈,也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很信服。

4、时间安排较合理,开讲者平易近人、语言风趣,能很好的解释社工所提出的问题,与社工的互动较多,能够很好的根据社工知识结构来讲解。

5、对演练过后社工过的疑惑给予及时的解答和互动,很好的调动了社工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诚挚的感谢部门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和关心,非常感谢医院和科室领导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踏踏实实工作,为医院的明天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所获所得

4月18至19日两天时间,我有幸参加了在台州学院临海校区举办的北京大学徐凯文博士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收获很大。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我按章节进行了详细梳理。

第一讲:九〇后大学生肿么了?

首先,徐博士从原北大校长周其凤、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富士康老总郭台铭、IBM的困惑谈起,揭露90后大学生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给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接着,他就北大入学大一新生的自杀率逐年增高这一事实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大一新生多为带病入学,是当前变态的高考教育体制所带来的结果。然后,徐博士将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和北京大学学生用刀伤人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了比较,让我认识到在报道危机事件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官方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持续提供最新消息,这样做能够有效阻止谣言四起。

2.对(自杀)危机事件的信息报道不宜过于详细,尤其是不能包含细节,避免有人效仿。因为诸多事实表明,媒体报道的(自杀)细节越多,(自杀)模仿行为就会越多。3.发布的信息要客观真实。

4.发布信息时不要将焦点关注在事件的起因上,而应该将焦点放在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上。

紧接着,徐博士又从为洗刷“死亡之桥”而改造后的韩国麻浦大桥高自杀事件讲起,向我们阐明了自杀的著名效应、模仿效应和呼救效应,同时也告诉我们: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然后,徐博士紧密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所干预的个案,向我们阐述了中国人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抑郁症和神经症;自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自杀在理论上是可以预防的,从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显著低于美国大学生的自杀率这一事实发现,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之所以低于其他国家和中国其他群体,是因为有一支强大的辅导员队伍。据北京大学统计,危机事件的反馈有73%来自院系,自己求助的仅有18%。由此可知,院系辅导员的作用甚为关键,做好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识别心理危机事件,并做好信息上报至关重要。

最后,徐博士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特点进行概括: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第二讲:理解危机中的人

在徐博士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中午利用休息时间观看了电影《少女初体验》,直观地了解到抑郁症病人自残、自杀的原因。在下午的课程中,徐博士紧密结合电影情节和多个案例讲起,让我很形象深刻地认识到:

1.失恋只是自杀的诱因,其核心原因来自家庭。

2.对于人格障碍患者,很重要的是重新获得关心与界限。

3.有儿童期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调、强奸与性侵犯的人属于高危人群。性侵创伤后,当事人一般会有压力减少行为:自毁行为,无节制地狂欢、发泄,过度地和不适应地性行为等。

4.在处理群体性的PTSD时,一定要团队工作,做到彼此相互支持、及时督导,否则很快就会崩溃,出现替代创伤。

第三讲: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

首先,徐博士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树理论。他指出,树理论对于心理危机的评估与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树理论对自杀风险个案评估的有效性高达90.1%,远高于MMPI的有效性(26.2%)。他把一个人看做一棵大树,树根是指家庭与依恋关系,树干是指社会支持和信仰、价值观,树叶是指成就感、自我实现,阳光雨露是指社会环境。

接着,徐博士利用10道测验题目指出了我们对自杀的认识误区。我认识到了:

1.自杀身亡的人中有25%-50%的人曾有过尝试自杀。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掌握曾有自杀尝试的学生信息,并给予高度关注。2.心理健康与性格外向、内向无关,性格奔放活跃的人也可能出现问题;性格外向的也会有抑郁,是常被我们忽视的微笑抑郁或阴性抑郁。3.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这是错误的。谈论或关注自杀十之八九是一个呼救的信号,我们应该科学决断,不能自欺欺人。

4.考试、失恋不是心理危机的根本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才是根源。5.有自杀倾向的人恢复正常时,危险并没有结束,心理危机者往往经历一个“挣扎—呼救—平静”的过程,平静期往往是最危险期。因此,对于刚康复出院的病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干预。

6.心理干预是干预者不能回避自杀等敏感问题,需要用坦诚和专业与被干预者建立信任关系。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并不会引发他下决心自杀。

7.如果一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他人则通常无法控制。这种认识错误的,因为没有谁真的想死,自杀成功的人多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制止,或者没有人可以求助。在我国,人没有自杀权,阻止他人自杀不属于侵权行为。

下午,徐博士从“如何拯救危机干预67小时”个案出发,对咨询师的评估记录和干预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了该咨询师的诸多不当之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不同情况下的危机个案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不管危机个案在哪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当事人的生命安全,打探当事人的地点、通知他的紧急联系人,确保他的身边有人,暂时打消自杀念头。

2.做好自杀风险评估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家族有精神病史、身体久治不愈无比疼痛、人际关系问题、被抛弃或被拒绝、丧失、工作和经济状况差,使用网络等媒介发表自杀相关文章、诗句、说说、日记、艺术作品等发布自杀信息时,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做好监视。

3.自杀风险的警示主要有4个:1)自杀计划的特性,越详细越危险;2)自杀方式的杀伤力,越危险,自杀风险越高;3)选用未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帮助当事人寻找替代自杀的方法);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家人和朋友都是可以利用得资源,身边有人可以避免当事人自杀)。

4.徐博士分享《自杀自伤评估表》,根据评分进行判别其自杀风险高低。如果是0-2分,则可以让当事人回家,需要进一步观察随访;3-4分,则需要报告院系领导、院系辅导员,密切观察随访,24小时监护,24小时候再做评估,可联系家长;5-6分,报告院系领导,院系辅导员,做好密切观察随访,通知父母,送精神科门诊或精神科会诊,24小时监护,强烈建议住院治疗;7-10分,通知父母,立即住院。

5.康复后的个体回到生活环境后一定要解决“社会支持”问题,解决问题远不如建立关系重要。

6.心理干预必须要团队协作。在干预团队中,学校领导充当“司令员”角色,心理咨询师及督导担任“参谋长”角色,学生工作者担任“主战部队”角色,精神科医生及医院担任“攻坚部队”角色,学校保卫部门担任“辅助战斗部队”角色。

7.发现自杀危机事件时,院系必须做两件事:通知父母前来、对当事人给予24小时监护。

8.通知父母,父母均不能或不愿意前来时,我们务必要求家长授权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一定可以保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联系家长时,我们要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情况;不让家长告知学生要到学校事宜,不要提及学校发生的事情;向家长保证,在家长到校之前,我们会安排24小时监护保证当事人安全。

9.家长不同意授权,也不前往学校时,可要求家长发个《免责声明》,并注意全程录音。如若家长也不同意发免责声明时,我们可告知家长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八条内容,告知家长我们可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10.24小时监护是指分分秒秒都在视野范围中。安排监护房间时,尽量选择一楼房间,房间内无煤气,无刀具等锐器;陪护人尽量选择有责任心的并且与当事人关系要好的人来做;陪护人分分秒秒看护,不让当事人离开视线,重点看管好门、窗位置。最后,徐博士总结心理危机干预要做到九点: 1.付出任何努力让个案放弃他所选的方法; 2.减压,评估导致自杀想法的应激源,设法处理;

3.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如遗书等);

4.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建立一条[生命线](电话保持畅通); 5.和个案订不伤害协议; 6.立即处理;

7.尽快约定下次访谈时间; 8.制定行动计划; 9.随时可用电话联络到

本次培训是我感觉收获最大、指导性最强、专业性最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两天的培训告诉了我下一步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筛查出高危群体,如何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以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培训,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生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非常感谢台州学院提供的培训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多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高质量的培训。

第三篇:危机干预--心理培训总结

危机干预--心理培训总结

——李志芳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特点进行概括: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2.做好自杀风险评估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3.自杀风险的警示主要有4个:1)自杀计划的特性,越详细越危险;2)自杀方式的杀伤力,越危险,自杀风险越高;3)选用未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帮助当事人寻找替代自杀的方法);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家人和朋友都是可以利用得资源,身边有人可以避免当事人自杀)。4.康复后的个体回到生活环境后一定要解决“社会支持”问题,解决问题远不如建立关系重要。5.心理干预必须要团队协作。在干预团队中,学校领导充当“司令员”角色,心理咨询师及督导担任“参谋长”角色,学生工作者担任“主战部队”角色,精神科医生及医院担任“攻坚部队”角色,学校保卫部门担任“辅助战斗部队”角色。6.发现自杀危机事件时,院系必须做两件事:通知父母前来、对当事人给予24小时监护。7.通知父母,父母均不能或不愿意前来时,我们务必要求家长授权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一定可以保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联系家长时,我们要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情况;不让家长告知学生要到学校事宜,不要提及学校发生的事情;向家长保证,在家长到校之前,我们会安排24小时监护保证当事人安全。

总结来说,心理危机干预要做到九点:1.付出任何努力让个案放弃他所选的方法;2.减压,评估导致自杀想法的应激源,设法处理;3.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如遗书等);4.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建立一条[生命线](电话保持畅通);5.和个案订不伤害协议;6.立即处理;7.尽快约定下次访谈时间;8.制定行动计划;9.随时可用电话联络到。

本次培训是我感觉收获最大、指导性最强、专业性最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此次培训告诉了我下一步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筛查出高危群体,如何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以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培训,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生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非常感谢学院提供的培训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多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高质量的培训。

第四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1

今天我有幸听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的讲座,攸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也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于家庭,表现在学校。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问题不仅仅表现在自杀,还突出地表现在厌学、说谎、早恋等等。

听了教授的心理讲座,犹如一次精神的洗礼,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会不断地寻求现代教育的新路,用新理念来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2

今天学校请南方医科大学赵静波教授为全校教职工讲《青少年心里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赵教授讲了理论,也讲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悲剧案例,这次的培训,是我感到心理最沉重的一次培训,让我觉得悲哀,心理有种压抑感。

时代发展太快,物质丰富,很多人感觉压力很大,各种群体都有,冲动型自杀太多。自杀的同学同个宿舍的人会产生悲伤、恐惧、自责,特别是自责。

自杀事件产生的原因一般有四个原因:

一、家庭矛盾

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亲的为人处事,和孩子沟通都有关系。家长要多给孩子关爱和温暖,不是溺爱。

二、学业压力

现在社会,很多人以分数论学生成功,所以学生感觉学业压力大,导致自杀的案例很多。

三、师生矛盾

老师和学生相处很重要,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怎么与学生沟通,注意工作方法,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老师要多学些心理健康方面知识,怎么避免学生发生意外。

四、心理问题

据调查,在国内,中小学老师的孩子容易出问题。平时多关爱孩子,注意孩子的思想动态,遇到孩子要出问题的时候,要以亲情感化孩子,给孩子温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家长多跟孩子情感上沟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中国家庭:尊老不足,爱幼过多。

家长包办太多,要小孩自己处理问题,比如:家长检查作业,错了,学生自己修改。给孩子表现的机会,不要溺爱孩子,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让孩子做些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感,此外,家长平时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家长要尊重孩子,关心爱护孩子,和孩子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平等的心态和孩子交流,不要盛气凌人,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把孩子当成朋友,保护孩子自尊心。

1、抑郁症称为“心灵感冒”

说明抑郁症的普遍性

2、抑郁症称为杀手

说明抑郁症的危害性

作为老师,要对抑郁症有些了解,发现学生有抑郁症的表现,要关注,了解出现的原因,有个人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因素、生物因素等。

全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抑郁群体,特别是家庭和学校,在抓学生成绩的同时,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越优秀和懂事的孩子,越容易出事”。优秀和懂事的孩子,一直活在光环之中,其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压力,其本身不愿展示或诉说,但压力聚积到一定程度得不到释放,就容易出现抑郁和自杀等。

平时在学校,老师要注意那些沉默寡言、时常流泪、唉声叹气,成绩突然下滑后烦躁不安等学生的突变行为,因为这往往就是在暗示心理出现了变化。

此外,对家庭矛盾较多或离异的家庭,老师也要多关注。

每一个群体都有压力,找到合理缓解压力和排解压力的途径。

(生命线)

赵教授让我们把一张纸折成八个格,说人生一般80年,看看自己的年龄还剩几格,我快奔五了,撕下五格,只剩三个了,去掉一格睡觉的时间了。看看,我最后剩下两个了,有效利用的时间很少了,我看着心里感觉很凄凉。

我最想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退休回家种花草、种蔬菜、管理果园、养鸡鸭鹅和猫狗,摄影、写作。

第二件事:和家人一起出去玩。

第三件事:找同学好朋友聊天吃饭。

如果万一发生严重事件,对其他人团体辅导,效果很好。

《我的情绪我做主》

你这样的一个经历,怎么应对,你后边的这些情绪失控。

说关于手机这个事,我们大人首先第一个看到小孩沉迷玩手机,每天玩到凌晨两三点钟。

第一步:家长要用好的语气给孩子说话,不能用命令的语气,否则适得其反。制定计划,玩多久停下来。

第二步: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不要那么僵。不能因为一点事,上升到大事。

第三步:怎么希望提醒孩子玩手机,孩子提醒自己。

第四步:一步步沟通,共同把玩手机时间减少。

最后李校长讲话:感谢赵教授为我们讲课!

一、学生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而是全校教职工的工作。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二、充分重视问题,但是也不要紧张乱了分寸,发现问题。

三、每一位老师要大胆地运用

希望老师对学生做到五心:留心、关心、爱心、小心、耐心。

但愿学生们不要发生,万一发生,要冷静对待。

通过今天的培训,我又学习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我有些感悟,我会继续做一名关心爱护学生的好老师,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们。

生命很脆弱,学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呵护,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保护,更需要学生们的自我保护。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和家人一起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幸福的人生。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让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教师的愿望,也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更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

我6月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至今已经23年了,我一直在学校当老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不仅课堂上教学生体育技能,而且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有时在课间,我经常主动和学生谈心聊天,我乐意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打开心结,看着有的学生心结打开了,我特别高兴。我注重培养学生善良的品质和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学生拥有阳光的心态和洒脱的气质。

下雨天,体育课一般在课室上,我给学生们讲理论课,有时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我对同学们说过:我尊重学生,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我和同学们课堂上是师生关系,课下就是朋友关系,我很乐意做同学们的朋友,如果同学们信得过我,有什么烦恼告诉我,我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们。

在当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涯中,我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用我的爱心、耐心和真诚帮助过很多名学生打开心结。

我比学生年龄大,见到的、经历的比学生多,我唠叨学生们,我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们注重健康、珍爱生命,引导学生走正路,少走弯路,为学生们以后幸福生活做准备。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3

作为大一新生,我们获得同学们的信任成为了为同学们服务的心理委员,然而对心理服务还不熟悉的我们还需要努力学习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对于我们心理委员而言,今天的第一次培训是十分及时并十分有意义的。于此同时,也十分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开启心理委员培训之旅的老师,让我们在这短短的培训中受益匪浅。

培训开始之前,部长及副部长介绍了我们的工作与任务,让我们明白了自己的职责。紧接着培训开始,老师首先细心地为我们讲解了学校的心理服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自己成为心理委员在这下活动中的作用。然后告诉我们高校中心理健康的越发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我们身边的同学,让他们感到内心的温暖,避免不和谐与不愉快的发生。让我们对未来的工作有了责任感与期待感。通过这次会议,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心理委员所要肩负的责任和担当。与此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白要完成部门的工作对心理委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这并没有让我心生怯意而想要退缩,反而使我更加坚定了努力提高能力、坚持认真工作的信念。

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心理委员都对自己的职位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明白这是一个庄重而温暖的职位,会更加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相信我们教育科学学院的心理服务一定能更广、更深、更好。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4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

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荆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5

转眼间,参加心理健康培训班的学习已结束,这一期的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此次机会弥足珍贵。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此次培训学习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给孩子们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本人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要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看作生活之必然存在,把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自己能力锻炼的机会。我们日常工作要做到有松有驰,不能凭一时的工作热情,面对某一项工作就耗尽心理、生理上的能量,以致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倦怠,丧失激情。教师应先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珍惜自己,然后才能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教师要审时度势,自觉加强心理调适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可能导致学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就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小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另外,作为教师就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要加强修养,坚决抵制各种诱惑

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种种诱惑,因此,尤其需要教师树立起自尊、自强与自律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教师要发掘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四、教师要面向学生,争做一名阳光教师

作为教师,要以当人民教师为荣,提升人生信念,面向学生,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坚守岗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看不起教师职业的教师,决不会成为好教师,更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教师要力争做一个阳光教师,具有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有化尴尬为融洽,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阳光,给大家带来阳光。让我们永远记住:“给你点阳光就灿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热情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幸福地工作。

十天的培训学习已结束,我找到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要从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去教育我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相信这次培训给予我的东西决不止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6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和严重,而中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之所以低于其他国家,是因为有一支包括公寓辅导员在内的强大的辅导员队伍。而作为公寓辅导员,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首先我们要关心学生,让学生在公寓体验到温暖,还可以传播一些能有效指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价值观的社会正能量,走访寝室时我们可以密切观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及时发现有危机或潜在危机的学生,加强与学院辅导员的沟通联系,积极关注这些高危学生,当危机发生时更要积极配合学院做好相关工作。

学生公寓还可以依托自身的设施设备,配合学校心理中心做好朋辈心理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在日常管理中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本次培训是我们感觉收获最大、指导性最强、专业性最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两天的培训告诉参训人员如何更有效地筛查出高危群体,如何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培训,非常感谢学工部提供的培训机会,相信这对公寓以后的学生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7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特点进行概括:

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

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

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

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

2.做好自杀风险评估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

3.自杀风险的警示主要有4个:

1)自杀计划的特性,越详细越危险;

2)自杀方式的杀伤力,越危险,自杀风险越高;

3)选用未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帮助当事人寻找替代自杀的方法);

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家人和朋友都是可以利用得资源,身边有人可以避免当事人自杀)。

4.康复后的个体回到生活环境后一定要解决“社会支持”问题,解决问题远不如建立关系重要。

5.心理干预必须要团队协作。在干预团队中,学校领导充当“司令员”角色,心理咨询师及督导担任“参谋长”角色,学生工作者担任“主战部队”角色,精神科医生及医院担任“攻坚部队”角色,学校保卫部门担任“辅助战斗部队”角色。

6.发现自杀危机事件时,院系必须做两件事:通知父母前来、对当事人给予24小时监护。

7.通知父母,父母均不能或不愿意前来时,我们务必要求家长授权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一定可以保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联系家长时,我们要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情况;不让家长告知学生要到学校事宜,不要提及学校发生的事情;向家长保证,在家长到校之前,我们会安排24小时监护保证当事人安全。

总结来说,心理危机干预要做到九点:

1.付出任何努力让个案放弃他所选的方法;

2.减压,评估导致自杀想法的应激源,设法处理;

3.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如遗书等);

4.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建立一条[生命线](电话保持畅通);

5.和个案订不伤害协议;

6.立即处理;

7.尽快约定下次访谈时间;

8.制定行动计划;

9.随时可用电话联络到。

本次培训是我感觉收获最大、指导性最强、专业性最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此次培训告诉了我下一步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筛查出高危群体,如何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以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培训,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生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非常感谢学院提供的培训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多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高质量的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8

暑假集中培训期,区教体局组织我们通过网络视频直播,收看了来自上海七宝中学专职心理健康老师杨敏毅老师的专题讲座:教育智慧与真情讲座纪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讲座的标题相当的吸引人教育智慧与真情,做一个幸福的老师,相信这是普天下所有老师的共同心愿,正是这个题目,让很多老师都拿出笔本,准备认真地记录。

杨老师谈到了很多方面,我选择其中印象较深刻地记录了下来:

一、合格教师的标准

1、高尚的师德;

2、发自内心的爱心;

3、丰富的专业知识;

4、高超的教学水平。

杨敏毅老师认为,这样的标准是相当高的,如果真能达到,这将不仅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而且是一个特别优秀的老师,这是终极目标,很难达到,但每个老师都可以试着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二、人生如五球

生命、家庭、事业、财富、生活,这是杨老师总结的人生的五大追求。

杨敏毅老师对于很多会议现场的老师没有第一个说出财富这个追求很是赞赏,说也许这就能体现我们的高尚吧?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下面她所说的:老师能拿多少钱跟老师自身努力的大小关系不大。其实,在我想来,老师能够获得的财富最大值基本已经确定并不足以值得去期待,所以,老师的人生,实际上对财富的追求极其淡泊。

杨老师有一个自己的“五求五球”理论:财富就如果橄榄球,两头小中间大,需要努力去拼抢;事业就像橡皮球,用了多大力就能弹到多高;生活就像水晶球,丰富多彩;生命就像热气球,需要不断补充能量;家庭就像玻璃球,看似美丽,其实易碎。

三、幸福人生四有

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人,家中有积蓄。

现如今老师的地位高了,可是面临的压力更大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奶奶爷爷的呵护下,在外公外婆的疼喜下,在爸爸妈妈的溺爱中,已经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稍一不顺心,就施小性子。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主动关心他人的品质,更缺乏为他人着想的魄力。作为教师的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教会他们做人的严峻问题,急需自我心态的调整。杨敏毅老师的报告可以说是一场及时的春雨,给我们以启发与引导。首先,我们每一位教师如果能做到心理的和谐、追求完美与接纳不足的和谐、坚持与放弃的和谐、缺陷与痛苦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工作与休闲的和谐。那么,老师的榜样力量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潜移默化,学生就会融入到生活的集体中。他们的心理会在老师的影响下健康发展。

面对学生问题的鉴别与干预,杨老师深入浅出地指出了病因与解决办法。只有读懂学生的心,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懂得学生的情感表达,才能因势利导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教师能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教师能唤起他们的力量。老师的引导,无疑是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明灯。在这盏明灯的导引下学生会充满朝气,走向成功。

杨老师的报告,给我很大的启发与教益。我深刻体会到做一个幸福地老师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我一定要努力充实自己的教育智慧与真情,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保持一个平常的心,用爱与宽容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让学生在张扬个性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9

三天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结束了,心中有种恋恋不舍的感觉,总的来讲,这三天培训给我的感觉就是累并快乐着。累是指连贯紧凑的课程安排让我的体力上感觉疲劳,尤其是晚上依然要上课。快乐是指心灵上的,也是此次培训我的收获,也因此对培训有了依恋之情。本次培训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亲自体验到了心理活动的乐趣、接触了新的事物——沙盘游戏,在培训中得到了专家的启发、坚定了自己工作的目标、认识了几个同行朋友。

在这次培训中,高级讲师温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戴着眼镜,肤色白皙,讲话温文尔雅的中年男人,他在讲课时,每当讲到激动时语速很快,还会时不时的问问我们,“我讲清楚了吗?”“你们明白吗?”,当讲个案时,他语调会很柔和,叙事能力很强,他的细致和敏锐的洞察力,很是令人佩服,尤其是看到温老师的心理辅导的个案记录,当然出于保密原则,我们只看到了温老师想让我们看的部分,仅仅是快速的浏览,这就带给我了足够的震撼。个案记录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记,花花绿绿;洋洋洒洒的记录好几页纸,密密麻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还有温老师在活动和讲座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话语阐述。例如在组织活动时,碰到不配合、或是不服、有怨言的人时,心理辅导员自己首先要做到情绪稳定、镇定自若。当然这句话不仅适用在工作中,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同样适用,当你碰到孤傲的人时,想想这句话,也许看他的眼神就不再是鄙夷的,而是去努力探索他身上值得他骄傲的资本了。对待我们的来访者,相信他(她)是需要我们帮助的,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走进他(她)的心里,了解他(她)的需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帮助他(她)。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由此看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

在教师对学生众多的影响中,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会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这些“同样的东西”,即常说的健康心理。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育就无从说起。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如教师情绪不好会影响学生心情;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等。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短短的三天培训时间,很紧张,也很充实。因为我们在这紧张学习的氛围中学到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把我们所学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给学生。我们将尽心尽力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总结10

“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这句话道出了多少老师的心酸。过去的教育由于受到师道尊严的影响,加之教育的法制不健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性。为了显示教师的权威,对学生的教育采取“惟命是从”,有甚者以体罚作为法宝,致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现在的教育呼唤文明化,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的理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

xx教授在《xx》一书中指出“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教师”这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教育部也出台了很多教育政策与法规,不断地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然而,这些措施却没有彻底地改变教育的“体罚”现象,媒体不断地报道出某些教师的恶劣行径,社会也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教师真的不懂法吗?痛定思痛,我们不能不反思。

“体罚”,其概念难以定论,查查有关资料,得出解释:体罚是指从伤害身体的角度出发的惩罚。但又觉得不确切,“体”指身体,身体包括人体的组成器官,那么精神领域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当精神受到损伤必然导致人体的破坏,所以导致身心受到伤害的惩罚都应是体罚。何谓“惩罚”,那就是以强制的措施给人以惩戒和警告。所谓“强制”就不是以学生的意愿为转移,要剥夺人的某种自由与权利。当惩罚做的不适度,扭曲了人的情感承受能力,就容易转化为体罚。我们讲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惩罚的实质是违背尊重的原则,老师的一句话,一种行为,一种措施,导致学生伤害的案例不在少数,这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的惩罚走多远。

教育是教育人的,同时也是人操作的,我们必须用人文的思想看待教育,以教师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用老师的真爱来补偿教育的缺憾,路就在脚下。我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简单粗暴的体罚,那不是教育;不讲方法艺术的惩罚,那也不是教育。

教育需要过程,教育需要心智。当我们看到孩子打架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不遵守校规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反复犯同样错误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他是个孩子,你是否想到他们的品格还是可塑的,你是否想到他们的情感也是能感化的,你是否想到变一种方式来处理、来化解。老师累点,苦点,甚至是心酸点不要紧,可千万不要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做一个负责的教师,也要做有耐心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第五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104737)

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预防干预工作指导手册

首都师范大学 蔺桂瑞

第一部分: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

一、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组织机构

二、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体系,加强教育和培训

三、制定学校危机干预预警方案

(一)制定学校危机干预程序

1、对有自杀倾向或可能对自我或他人造成威胁的事件,建立起一套包括识别、监控、干预、转介、善后在内的干预程序。

2、对于已经发生的自杀或危机事件或其他影响整个学校的危机事件,建立危机应对程序。

这套程序包括:及时报告,通知家长,协助警方进行处理,向学生和教职员工传达准确的信息,对受到影响的师生进行心理辅导,事后总结等。

(二)建立心理危机排查制度

1、明确危机排查的对象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失恋、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学生;(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5)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6)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7)家庭经济贫困、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8)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9)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10)由于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11)毕业生中就业困难、考研失败及因种种原因无法正常毕业的学生;(12)一年级第一次考试不及格学生,二、三年级多门功课不及格学生;(13)过度迷恋网络(含网络成瘾)学生;(14)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2、把握危机排查的时机

(1)大

一、研一入学新生普查;(2)大

四、研三毕业前排查;(3)每学期开学初危机筛查;

(4)期末考试前后对学习压力大和成绩不及格学生的排查;(5)春季心理疾病高发季节排查;(6)学校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危机排查;(7)每月一次的危机排查。

3、危机排查后的干预

(1)心理咨询中心对排查结果分析讨论,进行分类,建立心理档案。(2)根据危机的不同情况与院系采取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包括:院系重点关注、辅导员谈活,心理咨询中心面询,通知家长,转介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等。

(3)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和院系对危机学生情况沟通制度。

(三)制定危机干预中各项工作管理的政策

(四)媒体协调及对外发言的准备

四、学校安全环境的保障

第二部分 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

一、对已经发生的自杀事件的应对措施

流程图:

发现自杀事件120,999,110寻求医疗救助及请求公安协助保卫处(保护现场)校分管领导,医院救治公安部门处理学生处指挥调度相关部门参加救助院系主任、书记心理咨询中心危机评估组织各院系领导稳定学生情绪、排查危机校内新闻部门引导媒体辅导员通知家长精神卫生机构心理咨询做好家长工作康复出院,继续心理咨询各系按有关规定处理恢复正常学习休学或退学

应对措施

(一)及时报告

(二)现场处置

(三)通知家长

(四)提交报告

(五)校内公告

对在校内公开场合出现的自杀行为,为减少不明真相的猜测和议论,建议在校园网上进行公告。公告内容、格式全校统一,内容简明扼要,简述事件过程和处理情况.。

(六)关注网络

(七)心理关怀与心理辅导

1、保护被调查学生

2、关心死者同宿舍同学

3、对受危机事件影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4、对受危机事件影响的教职员工进行心理辅导

(八)危机排查,警惕模仿自杀发生

(九)媒体协调

(十)家长沟通

1、院系负责。

2、主动沟通。

3、亲属接待。

4、交流地点及注意事项

5、联系公安部门。

由学校保卫部门帮助家长与公安部门联系,由公安部门直接向家长宣布刑事调查结论。在家长和公安部门沟通中,由家长直接与公安部门沟通,学校只起配合作用,不进行中间的信息传递,避免信息偏差或遗漏。学校可为家长提供车辆等,安排家长看望学生遗体。家长对调查结论有疑义的,协助家长向公安部门反映。

6、不对家长发表结论性意见。对于学生死亡原因,公安机关一般采用“排除他杀”的说法。学校不做法律无法证实的单方面的判断,例如认为学生是抑郁症等原因自杀。家长如果愿意自行调查学生死因,学校应积极协助家长进行调查。

7、不讨论责任。

8、理性化解家长冲突。充分理解家长的情绪,不要与家长争执。如果个别家长过分冲动,其行为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则请公安部门按法律程序处理。

(十一)慰问金发放

学生死亡之后,学校应当为家长提供一定的慰问金。慰问金源于人道关怀,非由责任而起。

(十二)后事处理

(十三)恢复常态、生命教育

(十四)总结经验教训

二、出现自杀未遂事件之后的危机应对

流程图

发现正在实施的自杀行为学生处向主管校领导汇报院系领导保卫处现场处置心理咨询中心初步评估辅导员了解情况学生家长心理咨询精神专科、综合医院鉴定110、120、999住院治疗回家休养终止危机行为医疗救助院系、同学保持联系,经常关爱恢复正常学习休学/退学

应对措施

(一)对正在实施的自杀行为

1、及时报告,进行呼救,终止危机行为

(1)发现者要立即报告学校可以马上联系到的学校有关人员(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保卫处等,)学校学生处、保卫处、辅导员等部门相关领导要以最快速度到达事发现场。

(2)还可以拨打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寻求专业救助。

(3)拨打报警电话110。报警时应陈述清楚详细地点,详细情况。警方到达后,与警方密切合作。

(4)拨打急救电话120或者999,通知急救中心,校医院或最近的医院,及时抢救生命。

(5)向主管领导汇报。收集基本情况,如当事人基本信息,现场目击者描述等,在到达现场的最快的时间内向主管校领导口头汇报。(6)通报校长办公室或校内新闻部门。

2、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任务主要是协助校内保卫部门配合公安部门,协调校内有关部门完成以下工作。

(1)学校保卫部门应尽可能准备各种应急的救生工具(救生气垫),学校医务人员应准备医疗急救包或转运车辆和担架。防止当事人随时实施自杀。

(2)与当事人尝试进行沟通(如果已确认当事人的身份,通常找当事人比较信任的人),设法稳定他的情绪,延迟他的自杀行为,此刻要避免对当事人的情绪刺激。

小贴士 危机时刻稳定自杀者情绪的沟通方法

在和有自杀倾向的同学谈话而又没有其他心理卫生专业人士在场协助时,你可以遵照以下方式进行:

保持冷静,耐心倾听。让他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要接纳他,不对他做任何评判。不要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感受。

询问他是否有自杀的想法,可以询问:“你是否感觉很痛苦,以至于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时候一个人经历非常困难的事情时,他们会有结束生命的想法。你有那种感觉吗?” “听到你的这些话,我很疑惑,不知道你是否有自杀的想法?”而不要这样问:“你没有自杀的想法,是吧?”

相信他所说的话,任何自杀迹象均应认真对待。

不要答应对他的自杀想法给予保密。要及时将他的情况汇报给老师,以便在老师的帮助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让他相信别人是可以给其帮助的,并鼓励他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如:去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如果你认为他有随时自杀的危险,要立即采取措施:不要让他独处,去除自杀的危险物品,或将他转移至安全的地方,陪他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如果自杀行为已经发生,你必须马上给医院或救助中心打电话,不可有丝毫犹豫。

(3)在救助现场设立警戒线。由校内保卫部门设置警戒线,确保无关人员接近现场,同时组织人力引导交通。防止其他人员围观、拍照、录像。

(4)由保卫部门出面,配合警方处理进行救助

(5)学生身份排查。如果当事人的身份现场不能确认,则记录下其服饰、身高、相貌特征等基本情况,或拍摄逝者正面头部照片,放入电脑,尽快发至各院系进行排查。注意排查时不要惊扰学生。

3、通知家长

(1)通知家长到校。一般由学生家长较为熟悉的辅导员、班主任通知。建议采用学生重病在医院治疗等说法,请家长来学校。既说明严重程度,又不能给家长造成突然的巨大心理压力。在家长来学校的过程中,逐步透漏学生的状况。与母亲相比,一般父亲的承受能力会强些,可以主要与父亲保持沟通。

(2)如果学生在医院救治,陪同家长赶往医院,因为有时需要在抢救手术前签字。

4、提交报告

向校办、主管校领导提交书面报告。

在处理完全部事情后,由自杀未遂者所在院系的主管学生工作的教师提交相关报告,供存档备查。报告包括:

(1)个人基本信息。该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院系、年级、是否有男女朋友、性格特征、爱好、成绩、人际关系及老师同学对该生的一般评价。

(2)事件发生情况。说明自杀未遂事件发生的基本过程,如时间、地点、发生方式、抢救等相关工作。

(3)原因分析。发生问题可能的原因分析。可能包括该生的一贯表现,其在学校中可能会有成绩困难、人际困难、家庭经济及成员互动情况。

(4)调取相关部门档案。如可以去心理咨询中心调查新生入学时心理量表数据,学生咨询记录等(如有必要);如果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则可调查校医院的就诊记录。档案内容要注意保密。

(5)调查同学反映。汇总整理同学对该生平时表现的反映。

(6)调查个人博客。调查自杀学生在人人网等个人博客情况。

(7)未来工作方向思考。院系在未来的日子里准备就该生的情况继续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5、监护

如果当事人不需要去医院抢救,则要做好监护工作。(1).院系负责看护。家长到达学校之前,看护工作一般情况下由学生所在院(系)负责。一般是24小时监护。

(2)两人以上在场。在看护学生时,要至少有两人以上同时在场。保证必要时两人交替工作。负责看护人最好是该生熟悉并信任的教师。

(3)临时安全住宿。家长到校之前,该生可住在学校的宾馆里,一定选择一楼或两楼的房间,同时有两人以上的辅导员或学生干部陪伴,以免一旦该生情绪失控,试图跳楼时保证安全降落地面。同时要将有可能被拿来用作自杀工具的危险物品全部拿掉,确保该生生命安全。

(4)尽快送到专业医院。辅导员和学生都没有监护的义务,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能完全有效地阻止危险的发生。所以监护时间越短越好,尽快将该生送往专科医院。

(5)简短培训负责看护的人员。在看护人员执行监护任务之前,要有简短的对监护任务的介绍,心理危机的特点,抑郁症的一般规律,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被监护学生可能的反应,不能两人同时离开当事人等具体工作方法。

(6)为当事人保密,不要扩散当事人的自杀行为,以免给其造成心理上新的伤害。给予更多的关心,让其感受到人际之间的关怀和温暖。

6、转介医院 专业评估

(1)自杀未遂者在综合医院被急救之后,学校通常要提出对该生进行精神诊断的要求。如果精神诊断的结果是精神疾病,需要入住专科治疗,建议完成在综合医院的身体治疗后,直接转院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如果医生要求治疗而自杀未遂的学生或家长不同意,则要求该生休学,家长带学生离校。

(2)到医院进行诊断,一般由家长陪同,(3)因特殊情况家长不能陪同,由学生所在院系辅导员陪同。

(4)无论家长或辅导员陪同,都要拿到精神科医生对学生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的诊断书。

7、确诊为精神病者的应对措施

(1)医生建议住院治疗的学生要住院治疗

学生住院治疗要由家长办理住院手续,因特殊情况家长不能陪同,学校老师需持有家长或监护人的委托书(内容:委托学校代理家长办理住院手续,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人签字盖章),代替家长办理住院手续。

(2)医生建议或家长提出回家服药休养可回家休养

给医生建议或家长提出回家服药休养的学生办理休、退学手续。

要给家长介绍在休养期间精神病护理的有关常识,以免在休养期间发生再次自杀。(3)保持联系,经常关爱

在学生休养期间辅导员及本班、同宿舍同学要和他保持经常的联系,关心他,鼓励他战胜疾病,使他感受对老师、同学的温暖,尽快恢复健康。

(4)复学

对精神病康复后提出复学的学生,要求其持有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生诊断证明(证明其已康复,可以复学),方可办理复学手续。8.对可以在学校坚持学习学生的心理辅导

(1)辅导员心理疏导

辅导员平日和学生关系比较近,辅导员可以与学生谈话,关心他,陪伴他,缓解他的情绪,减少他的孤独感。

(2)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专业咨询

9、持续关怀

11、总结经验教训

完成事件处理全过程报告,分析学生自杀原因,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二)对有自杀倾向学生的应对措施 自杀倾向主要包含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有自杀倾向,在语言和行为上流露出有自杀的想法。

第二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主要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第三种:遭遇重大突发事件创伤者。应对措施:

发现有自杀倾向学生处院系领导保卫处协助监管心理咨询中心初步评估辅导员了解情况学生家长心理咨询精神专科、综合医院鉴定住院治疗回家休养院系、同学保持联系,经常关爱恢复学习休学/退学

1、及时发现

(1)识别自杀的征兆 言语上的征兆有:

①流露出无助或无望的心情或无价值感

②表达过死的念头,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 ③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易获得的自杀工具等 ④直接说出:“我希望我已死去”、“我再也不想活了”

⑤间接说出: “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人能帮得了我”、“没有我,别人会生活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等

行为上的征兆:

①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 ②易激惹,过分依赖,持续不断地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 ③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 ④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 ⑤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 ⑥饮酒或吸毒的量增加

⑦突然把个人有价值、有纪念性的物品送人,或与亲朋告别

⑧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曾经情绪一直不好,突然变得很平静甚至比较高兴了

⑨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小贴士:哪些人有自杀倾向?

当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他(她)自杀的危险性就高: 心情忧郁或抑郁

近期,特别是最近两天,有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很差 长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压力 过去曾经有过自杀未遂的历史 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在大学生当中,自杀的高危人群常有的困惑有:工作难找、感情困扰(失恋)、学业困难、人际交往困难、家庭经济状况特别差、突遇重大打击等。

(2)识别精神疾病的症状 抑郁症的可疑症状

如果一个人在两周或更长时间内,同时存在三个下述症状,尤其是第l、第2第13项,即需怀疑罹患抑郁症的可能:

几乎每天心情都非常恶劣

对以前感兴趣的东西或活动失去兴趣 感到麻木、空虚、无聊 躯体疼痛(胃痛、头痛)

睡眠困难(难以入睡、早醒或睡得过多)体重改变或饮食习惯改变 过分的挫败感和过分自责 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困难 和平常比,更易怒、紧张或易激惹以 感到无价值、内疚或满心羞愧 彻底的无助感、无望感 没有精力或动力,内心有压力感

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

小贴士 抑郁症与自杀 ①70%抑郁病人有自杀念头 ②大部分人想死你不知道 ③10-15%的人最后会自杀

精神分裂症的可疑症状:

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月以内有下列两种以上的症状,需高度怀疑罹患此病: ①幻觉(看到或听到他人对自己思想及行为的批评,或听到两人以上彼此交谈,但实际上这些声音或图像并不存在)。

②妄想(超越现实中个人所能达成或与现实不符的想法,如有的病人会说自己当总统、主宰世界、拯救众生等与现实不符的想法)。

③语无伦次(思维松弛、语言逻辑性差,难以理解)。

④冲动或怪异的行为(有可能伤人或伤己的行为,及不可理解的异常行为)。⑤情感上则陷于停滞,行为退缩(情感不能与内心体验相吻合、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⑥发病后在工作能力、人际关系、自我照料等功能上明显降低(影响到工作生活的各方面)。

双相情感障碍的可疑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心境高涨与心境低落交替发作。心境低落时多为抑郁发作的表现,心境高涨时以情绪高涨、兴趣增加、精力和活动增多为主要表现,且持续时间达一周以上。可疑症状如下:

①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②联想加快,思维奔逸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③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随境转移。④自我评价过高,甚至显得荒谬离奇,如一个普通学生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神。⑤自我感觉良好,如感头脑特别灵活,或身体特别健康,或精力特别充沛。⑥睡眠的需要减少,且不感疲乏。⑦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⑧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具有冒险性、挥霍性; ⑨性欲望及社交欲望明显亢进。

2、及时报告

(1)发现自杀危机倾向的人及时报告给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也可直接报告学生处、研工部、心理咨询中心、保卫处等部门。

(2)院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应当尽快与该学生进行直接面谈,并从相关人员处了解情况。

(3)院系请有自杀倾向学生送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初步评估或直接送专科精神病医院进行诊断。

(4)主管人员对于所有关于自杀的汇报都要认真对待。

3、做好监护

(1)院系负责看护。家长到达学校之前,看护工作一般情况下由学生所在院(系)负责。一般是24小时监护。

(2)两人以上在场。在看护学生时,要至少有两人以上同时在场。保证必要时两人交替工作。负责看护人最好是该生熟悉并信任的教师。

(3)临时安全住宿。家长到校之前,该生可住在学校的宾馆里,一定选择一楼或两楼的房间,同时有两人以上的辅导员或学生干部陪伴,以免一旦该生情绪失控,试图跳楼时保证安全降落地面。同时要将有可能被拿来用作自杀工具的危险物品全部拿掉,确保该生生命安全。

(4)尽快送到专业医院。辅导员和学生都没有监护的义务,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能完全有效地阻止危险的发生。所以监护时间越短越好,尽快将该生送往专科医院。

(5)简短培训负责看护的人员。在看护人员执行监护任务之前,要有简短的对监护任务的介绍,心理危机的特点,抑郁症的一般规律,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被监护学生可能的反应,不能两人同时离开当事人等具体工作方法。

3、初步评估

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教师进行自杀倾向及自杀的风险程度作出评估。心理咨询人员无权进行精神疾病诊断,但可以进行疑似自杀倾向和疑似精神疾病的初步评估。

因为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及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缺少精神诊断经验,有时难以对复杂的精神疾病做以准确评估。如有必要,学校可以邀请有三位中级职称或以上的精神病医生来校会诊,根据诊断结果指导下一步工作。

当发现学生有自杀倾向时,心理咨询教师要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为第一重要,不要承诺向其家长和老师保密,让学生知道学校将通告其父母及院系的现实,并请该生签字确认。如该生不签字,咨询师要在咨询记录上明确说明。无论该生是否同意,院系都要将这个情况通报家长。

4、通知家长

(1)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及时就医。根据目前的精神卫生管理条例,只有家长或监护人才有权利要求该生住院。如果心理咨询中心评估后认为该生有自杀的风险,或有严重精神疾病,均由学生所在院(系)通知家长,在家长知情并同意及陪伴的情况下,由院(系)负责人及家长送学生到学校指定专科医院就诊。

(2)家长暂时无法到达的处理。若短时间内难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而学生的心理问题已严重危及到自身生命安全,学校可直接送学生到医院就诊(非住院);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

(3)要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不要让家长产生学校推脱责任的误解。(4)要理解与接纳家长对孩子担心的情绪,向家长介绍有关自杀及精神疾病的知识,消除家长对精神疾病的恐惧。

(5)说服家长尊重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有的时候,因为家长不了解精神疾病的知识,也因为担心精神疾病会影响孩子的学业与发展,家长不愿意承认孩子有病,不愿接受专业的诊断和建议,提出要求在校陪读,让孩子正常上课等要求。工作人员要尽量说服家长尊重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6)让家长承担其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如果不能说服家长时,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学校仍要坚持尊重专业的诊断和建议,让家长承担其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5、转介医院

(1)对经初步评估为疑似自杀倾向者和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者要及时转介到本省市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诊断,确认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2)到医院进行诊断,一般由家长陪同。

(3)因特殊情况家长不能陪同,由学生所在院系辅导员陪同。

(4)无论家长或辅导员陪同,都要拿到精神科医生对学生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的诊断书。

6、必要时将危机学生强制送医院监护

当危机学生的行为已构成对自身及他人的威胁,严重影响学校秩序,家长还没赶到学校时,学校可以联系公安部门,强制送到医院监护,待家长到来后,由家长办理就诊事宜。

7、确诊为精神病者的应对措施

(1)医生建议住院治疗的学生要住院治疗

学生住院治疗要有家长办理住院手续,因特殊情况家长不能陪同,学校老师需持有家长或监的委托书(内容:委托学校代理家长办理住院手续,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人签字盖章),代替家长办理住院手续。

(2)医生建议或家长提出回家服药休养可回家休养

给医生建议或家长提出回家服药休养的学生办理休、退学手续。

要给家长介绍在休养期间精神病护理的有关常识,以免在休养期间发生再次自杀(3)保持联系,经常关爱

在学生休养期间辅导员及本班、同宿舍同学要和他保持经常的联系,关心他,鼓励他战胜疾病,使他感受对老师、同学的温暖,尽快恢复健康。

(4)复学

对精神病康复后提出复学的学生,要求其持有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生诊断证明(证明其已康复,可以复学),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8、对可以在学校坚持学习学生的心理辅导

(1)辅导员心理疏导(2)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咨询

9、持续关怀

10、总结经验教训

完成事件处理全过程报告,分析学生自杀原因,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下载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方案

    篇一当前,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学生面临的外部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多元文化的冲击,给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互联网使学生的视野远远超出学校,拓展至世界各个角落;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

    为进一步有效干预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及时疏导、避免或减少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伤害事件发生,保障公安民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各项公安工作,省厅专门制定了《全省公安民警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汇报自己参加培训后不成熟的感悟与思考。这次的培训是在华中师范大学,以讲座学习为主,参观了华师大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实施方案

    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科学、有序、及时地落实,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当事学生中心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负责,避免因处理不得当而激发或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2.当......

    高校中层干部网络培训研修心得总结

    ……专题培训研修成果 …… 提升学习能力,适应……企业培训新形势 摘要:……“高校中层干部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即将结束,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一是党性得到升华,......

    危机干预心得(定稿)

    学习《危机干预》课程的感想和收获 每次上完危机干预课,内心都非常沉重,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专业的危机干预工作者责任之重大。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危机干预的基本内......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1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

    心理危机干预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危机干预学习心得体会本次学习的收获: 1、通过这次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学习,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技术,学到了更为详实的干预知识与技巧,增强了对危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