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最新表达。
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字底蕴深厚、意涵丰厚,值得深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与“无我”,可以用来品评诗词境界,也可以作为衡量做人境界的标准。
在佛家看来,“无我”是指世界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自体,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道家经典也有类似对“无我”的论述。《老子》有云:“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另外,《庄子·逍遥游》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说法,与“无我”近似。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都是指破除自我执念、摒弃功名束缚,追求绝对自由、物我相忘的境界。
事实上,先秦儒家也有关于“无我”的论述。《论语·子罕》中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认为,这里的“毋”有误,应当依据《史记》中的记载作“无”,因为“圣人绝此四者,何用禁止”。这样看来,“毋我”即是“无我”。《论语》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能够杜绝四事:凭空臆测、武断绝对、固执拘泥、自以为是。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了张载的观点“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不相似”,因为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法则天地,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这是儒家修身的目的。天地最大的德行则是“无私”,正如《礼记·孔子闲居》所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一己私利,在修为上要“大其心”“志于道”。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就是典型的儒家“无我”思想。范仲淹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
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
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无我”的人格境界。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过先贤的一个观点:“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
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他将读书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志于富贵、志于功名和志于道德。宋儒程明道有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八个字概括最高明的君子之学。
“我”与“无我”是何关系?曾国藩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立”“达”二字的理解是:“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
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类似的,“有我”则立,立志、立得住;
“无我”则达,通达、行得通。“有我”好比是圆心,“无我”好比是半径,画出来的圆有多大,就看我们立的志向是否坚定、圆心是否牢靠,就看我们的境界格局有多大、能够把握的舞台有多大。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视野下“我”与“无我”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包括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个部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这是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使命。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写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
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
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立志“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青年马克思版本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1951年7月,毛泽东在与湖南第一师范的老同学谈话时,说到1912年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经历,坦言当时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震撼之余不禁感叹广大人民的痛苦生活,产生了通过革命来改变社会的使命感,从而“下定这样的决心: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正因为共产党人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其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心中有民、一切为民”。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中,把满腔激情完全投入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去,“我”已化在滚滚时代大潮之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既是“有我”的姿态,也是“无我”的境界。
担当有为是积极改造客观世界,宁静淡泊是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前者要求我们效法乾道,自强不息;
后者要求我们效法坤道,厚德载物。“我”与“无我”的辩证统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可谓一以贯之,它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新时代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二者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缺一不可。“功成必定有我”则敢于担当,“功成不必在我”则不计名利,二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统一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之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有机统一,真理靠人格力量增其光辉,人格靠真理力量把其航向。如果用杠杆原理来类比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话,前者如重力,后者如力臂。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杠杆的力臂越长,撬动真理的力量也就越大,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恩格斯也曾经说过,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有我”之担当、“无我”之境界,可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两大支点。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格的鲜明价值指向。“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就能自觉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来为国家和人民勤奋工作,而不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去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可谓是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生动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搞新民主主义进而搞社会主义,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就是要不踩红线、不越底线,这是第一重境界;
“先公后私”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第二重境界;
“公而忘私”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第三重境界;
“大公无私”就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最高境界。这四重境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升人生境界指明了方向,也为达到“无我”的精神状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第二篇:党课讲稿:“我将无我”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最好注解
党课讲稿:“我将无我”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最好注解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回答的一句话,此言引起国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习近平主席讲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具有丰富的内涵。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说,每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都有自己的根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中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个人无我无私是一种优良品德,个人品格的正直、公道与否和人格信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际交往的公正和社会的稳定程度。美德伦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仅强调个体道德的内在主体性质和积极意义,而且坚持把个人心性品德的完善看作一个自我努力完成的实践过程。美德在于成人,德性在于德行,传统社会无我无私理念的旨意并不局限于个体人格的养成,其更为重要的理趣在于“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齐家”,而“修身”、“齐家”的起点是“无我”、“公心”、“诚意”。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关于个人“无我”、“公心”、“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文化是历代政治家在探究治国理政方面最为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高度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并为之奋斗终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共产党人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的稳;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根基才能打的牢。只有大公无私,才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磅礴力量。
秉持人民立场、坚持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要长期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最根本的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信念不能移。
历史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意气风发的建设时期、还是活力迸发的改革年代,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怀崇高革命理想,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念,同全体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力奋斗,为诠释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奉献了全部智慧、心血乃至生命。敢于担当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共产党作为伟大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的继承者,随着时代进步不断赋予责任担当以新的内涵,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都生动地体现了民族精神、光荣传统和大公无私、不负人民的内涵及其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拓展了无私无我、责任担当的精神境界。
深刻领会习近平主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等重要论述,保持党与人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是我党面对国内外风险与干扰,应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破除顽障痼疾,开拓前进的根本保证。
第三篇:学习《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用爱走进学生心灵,做他们最好的老师 2014.3.5 读了《人民教育》第十二期《用智慧点亮学生的未来》以后,使我感触颇深,《人民教育》读后感精选——用爱走进学生心灵。文中崔凤春老师在谈“怎样用智慧点亮学生的未来”时强调给学生多一点爱和赞许,这一点我很赞成,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多去关爱那些更需要关爱的学生,并让班级里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应该像老师一样偏爱后面的群体,把爱播撒,让后进生的心田充满阳光。拉起他们的手一起前进。这样走入社会的学生,才会有爱心。教育是一种崇高、受人敬仰、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教三年来,一直都梦想着能做一名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但怎样做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一位好的教师不仅要靠自己在学术上的影响力来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感召力去塑造学生。高尚的师德是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影响。为此作为教师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自己的事业,忠于这份事业,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做到无怨无悔。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做出榜样,要言行如一,诚实守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服你,才能潜移默化的学着你做这种人。就像我要求学生抓紧早上的时光好好复习一样,我相信我能做到的,学生也一定能做到,的确通过几天的率先垂范学生也都做到了。
三、用爱心浇灌每一位孩子的心田
人们常说:“爱生如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如果说高尚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像一条小溪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那么爱会使它异彩纷呈,一路欢歌。教师从事的是良心的工作,肩上挑着建设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社会的嘱托,父母的寄托。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它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情感相融的接触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记得本学期班里转来了一个后进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想放弃学习,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去完成,甚至还抄袭别人的作业,当时看到此种情况,我气极了,真想责打他,但转念一想,他之所以这样做可能也有他的原因,不妨听听他的解释,通过了解我知道其实他也想学好,就是底子太薄弱了。于是我顺势利导找他谈心。经过我和学生们的鼓励和帮助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从此他变得自信起来,事后他非常感激我,还给我制作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老师您辛苦了,您对我的厚爱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看到这张卡片,我知道我该怎样做,我要用我的爱心去浇灌每一个渴望得到甘霖的幼苗,让他们早点长成参天大树,现在我在我的学生身上用事实证明了爱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改变一切,让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
四、尊重、理解、信任自己的学生
教育家韩凤珍说过:“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我班里有名学生,,性格暴躁,不遵守课堂纪律,旷课,打架接连不断;影响极不好。有一次,在课堂上,这名学生先是埋头趴在课桌上,一会儿又直起身体,拿本书转了起来,招致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回头观望。我并未打断上课,只是冷眼注视他,而他则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一会儿,他又拿出一张纸,给周围的同学观看,纸上不知写了什么内容,惹得周围同学不认真听课。我终于按捺不住心头的怒气,把他从教室里喊了出来,严厉的批评了他,谁知他竟与我作对,先是冷眼看我,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后来竟然直接跑回教室了,让我无法收场。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内心一直不停地思索:难道真没办法使他变好吗?紧接着一天下午他又从学校翻墙跑出去了,我十分恼怒,对他非常失望,但我抑制住激动的情绪,因为我知道,激动的情绪会影响考虑问题的周密性,而此时他对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而且还会强词夺理。因此,我把事情暂时搁置一边,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正面冲突,我在等待合适的时机。一天晚自习,我借故把这名学生叫到办公室,我搬来一把椅子请他坐下,他眼睛盯着地面,一声不吭。片刻之后,我打破了僵局,缓缓地说:“我首先应该向你道歉。”他猛得抬起头,吃惊地望着我。我没有理会他的反应,继续说下去:“以前的事,我也有一定的责任,主要是我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不该在气头上说一些挖苦的话,在全班同学面前伤了你的自尊心......”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他打断了,他脸涨得通红地说:“老师,您可别这么说,都是我不好,我不该上课说笑、逃学、打架......”我笑了:“你做得不对,我做得也不对,我向你道歉,也接受你的道歉。” 借此机会,我询问他厌学的原因,后来我跟他说,正是因为你的苦衷,老师很理解,但你不能因此不爱学习,没有了自己追求的目标,每天无所事事,比起做一天的和尚就撞一天钟来还不如,你觉得你对得起自己吗?”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领悟地摇摇头。同时我赞扬他有悟性,接着说:“据我观察,你跟别的同学谈话时反应敏捷,有自已的独特的见解。”他听后很高兴。至此以后,我特别注意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于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后来他真得变了。
五、多鼓励,多表扬,多做换位思考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应多用引导、启发、激趣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使学生从不懂到全懂。及时鼓励和表扬进步的学生。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遵守适度,及时、公正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与学生坦诚相待,多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尊重他们,像朋友一样,做一个良师益友,而不是喋喋不休说教,要耐心地和他们谈心,理解、尊重他们,这样学生才能够乐意、心服口服的接受意见和批评。这就是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孩子的严父,慈母,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
学生在学校,由于不同的原因会存在着不同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帮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以朋友的身份来赏识和尊重学生,使学生把整个的精力用在学习上,用慈母之心、严父之态真心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让他们知道老师有多爱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打动学生的心灵。
七、勤奋学习,不断进取
为了“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无愧于孩子父母的重托,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搞好教学工作,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业务,教师自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教师对自己的业务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能满足现状,更不能得过且过。教师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并付诸于实践,使自己永远站在自己业务的前沿阵地上,同时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源源不断的水。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的具备,具体反映在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上。教师要爱好广泛,并了解多方面的基本知识,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我对待学生经常注重严厉,但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相比,却缺少了力度和理论上的认识。
读了《人民教育》的许多文章后,我觉得有很多的话,让我醍醐猛醒,汗颜不已。对于教师,受学生喜爱和欢迎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因此在以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将克难奋进,不断创新,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靠自己人格魅力去感召和塑造学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材来。总之,今天要做一位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的征途,新的挑战,我有信心做的更好,真正无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第四篇:学习《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蔡村联区蔡村小学杨文
读了《人民教育》2012年第23期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脑海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
己的贡献。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呢?当然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呢?当然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怎样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进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教育包括很多方面,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办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学校,首先要确立回归本真的办学定位。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坚守本真,珍视每一个生命,以尊重天性、涵养德性、健全人格为基点。
办好学校,其次要建立社会主义学校创新管理体系,让学校管理闪现人性的光辉。关注细节、尊重规律、落实常规、强调个性,以父母之心办学校,以父母之心做教师,以“国际视野、民族灵魂、健康信念、卓越潜能”为培养目标。
办好学校,再次要建立博爱精进的师资队伍。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教师精神世界,增强教师精神力量。积极倡导:“学道为人”的学校精神,努力践行“忠诚人、尊重人、诚信人、宽容人”的我校四大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办好学校,还需要培育勃发愉悦的学校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同样是一所学校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走向成熟最肥沃的土壤。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影响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我校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探索新方法,立足我校特点,结合实际,大力弘扬“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精神,构建体现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出“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观,“求实”体现为: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创新”体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尝试,它是事业成功的动力。“和谐”、“奋进”体现为:群策群力、和谐共处,它是事业成功的源泉。
掩卷沉思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一名教育工作者,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做到在育人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岗位,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努力争创新业绩。
第五篇:学习《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教育》心得体会
蔡村联区蔡村小学 杨文
读了《人民教育》2012年第23期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脑海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呢?当然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呢?当然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怎样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进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教育包括很多方面,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办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学校,首先要确立回归本真的办学定位。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坚守本真,珍视每一个生命,以尊重天性、涵养德性、健全人格为基点。
办好学校,其次要建立社会主义学校创新管理体系,让学校管理闪现人性的光辉。关注细节、尊重规律、落实常规、强调个性,以父母之心办学校,以父母之心做教师,以“国际视野、民族灵魂、健康信念、卓越潜能”为培养目标。
办好学校,再次要建立博爱精进的师资队伍。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教师精神世界,增强教师精神力量。积极倡导:“学道为人”的学校精神,努力践行“忠诚人、尊重人、诚信人、宽容人”的我校四大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办好学校,还需要培育勃发愉悦的学校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同样是一所学校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走向成熟最肥沃的土壤。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影响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我校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探索新方法,立足我校特点,结合实际,大力弘扬“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精神,构建体现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出“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观,“求实”体现为: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创新”体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尝试,它是事业成功的动力。“和谐”、“奋进”体现为:群策群力、和谐共处,它是事业成功的源泉。
掩卷沉思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一名教育工作者,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做到在育人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岗位,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努力争创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