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延安、梁家河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汇编

时间:2019-08-28 15:3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井冈山、延安、梁家河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汇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井冈山、延安、梁家河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汇编》。

第一篇:井冈山、延安、梁家河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汇编

井冈山、延安、梁家河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汇编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一

XXX,在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学院,我有幸参加了余庆县第九届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及党性教育培训班,踏着燎原星火圣地,我们重温了井冈山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英烈,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在井冈山学习期间,我们认真聆听了欧阳小华教授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专题讲座,攀登了黄洋界哨口,重走了红军挑粮小道,参观了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现场教学,我们为当年井冈山红军上下众志成城、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所感染,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风雨洗尽了这片泥土上的斑斑血迹,给我们后人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在井冈山革命最艰苦的斗争时期,无论是反动派的围剿,还是叛徒的出卖,还是敌人的严刑拷打,都没有能够阻止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舍生成仁,没有能够动摇他们的信念决心。小井红军医院130多名战士和医护人员严守秘密凛然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的伍若兰等无数的红军烈士,她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鲜血探寻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四万多英烈的鲜血染红了井冈山的土地,先烈们用生命铸就了一座永远的历史丰碑。

习总书记指出“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不仅出色地领导了井冈山革命斗争,而且还勇于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他在井冈山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中国国情,并详细分析解决了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怎样建设苏维埃政权,怎样去发动群众搞土地革命等一系列问题。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的新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科学地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又预示了在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必将在全中国燎原。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4字高度概括了“井冈山精神”之精髓,它是我党革命斗争历史的宝贵财富,也是指导我们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断前行的重要精神食粮。

井冈山精神是永恒的,它将永远镌刻在自己生命的历程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将加强学习,创新思路,认真履职,为建设“六区”新余庆作出更大的贡献!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二

按照院党委统一安排,我参加了“重上井冈山寻初心,再启征程履使命”党性教育培训班,我们一行40余人到井冈山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教育学习。期间,我们重温了党的发展历史和光辉历程,悼念革命英烈,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结合井冈山场景、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形式让我们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感悟了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净化思想灵魂。

我们先后参观茨坪毛泽东旧居、大井红军领袖故居、毛泽东八角楼旧居,这些领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居住条件异常艰苦,仿佛看到毛泽东八角楼上挑灯写下“井冈山的斗争”与“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光辉著作,凝聚了伟大领袖的革命热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大家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纪念碑等红色景点,重走了当年的红军挑粮小道。参观学习以后,我充分认识了井冈山精神的伟大,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井冈山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创建和培育起来的。

参观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烈士墓,大家深受感动。这些烈士大部分没有记录下姓名,他们的亲人不知道他们安息在这里,在他们心里只有共产党人的使命,没有名利二字。难忘曾志老红军为了革命吃了一辈子苦,牺牲了很多很多,在她功成名就、位高权重之后,没有为自己的子女谋利益,自己节约下来的工资都没有留给子女,把她的骨灰埋在一块无名石下,永远陪伴她的战友……我为她的铁骨柔情潸然泪下,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怀感动;难忘红军将领张子清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把救命用的食盐献给了战友,而自己却因伤口感染而光荣牺牲。

在与红军烈士后人互动教学环节,通过与袁文才与王佐等后代孙子交流,他们的先辈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后来被错杀,从误解到理解,也让我们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理解前进的道路总是弯弯曲曲,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困难和委屈,也需要我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在革命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刻,彭德怀率红五军坚守井冈山,敌我力量悬殊。他从大局出发,做通红五军指战员的工作,让我们实际感受了一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真正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洗礼。

井冈山之行,让我们懂得了井冈山精神的真正含义,真正领会到: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牢固确立加快发展的必胜信念;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努力营造一种干事业的氛围;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继承这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使这发扬光大,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三

这次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天时间,但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令我受益匪浅。

在现场教学中,我身穿红军军装,头戴军帽,走过黄洋界哨口、朱毛挑粮小道、茨坪毛泽东故居、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等革命圣地,一幅幅革命历史画面呈现在眼前,红米饭、南瓜汤、毛主席的读书石、朱德的扁担、红军战士们打造农具、武器的生活景象,活灵活现的刻在我的记忆里。通过这些真实的景物和传奇的故事,我的心灵被震撼、被感动,感慨万千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心情激动但又悲喜交加,对革命先烈除了敬畏还是敬畏,对我们党曲折的成长历程,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在这次井冈山学习中,曾志同志的事迹深深地影响了我。

曾志同志1911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她15岁就毅然投身革命,进入了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成为当时唯一的女学员,并于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她参加了党领导的湖南暴动,接着上井冈山,担任了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此后又跟随红军转战赣南、闽西打游击,创建革命根据地。

曾志一生十分坎坷。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左倾路线”的迫害,她曾6次蒙受委屈,6次受到严厉的党纪“处分”。家庭生活中,两位伴侣夏明震、蔡协民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先后为革命捐躯。3个小孩或忍痛送人或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而被迫卖掉,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她只有一个信念: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舍得一切。1938年曾志与正在福州从事地下工作的陶铸同志结婚,可婚后不到一年,陶铸同志又被捕入狱,5年杳无音讯。尽管如此,曾志依然在闽东一带和叶飞同志一起领导游击战争。曾志与陶铸风雨同舟37载,只育有一女,这就是大家熟悉的陶斯亮。陶斯亮是曾志和陶铸1941年在延安一段相对稳定生活期间的结晶。曾志说,陶斯亮是一个顽强的生命,是经过两次生死的考验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次是自己怀孕7个月外出执行任务时,所骑马匹由于受惊突然狂跳起来,一下就把毫无思想准备的她摔到了地上,当时在场的同志都吓坏了,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曾志摔成了脑震荡。

曾志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历经各种艰难困苦,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如一,毫不动摇。面对这种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难,她以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她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了一生,将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她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称赞。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我们党的伟大事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坚持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讲党性、重品行,淡名利、讲奉献,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四

在省体育局机关党委的带领下参加了“井冈山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学习”活动。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第一次踏上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绵延的山脉郁郁葱葱,鲜红的旗帜迎风招展,视乎听到了那首豪迈的诗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西江月·井冈山》依然振奋我心。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红色传承的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这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精神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不仅在当年是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继,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次井冈行,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及井冈山精神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坚定信念”、“勇于胜利”。

一、通过学习,深入领读井冈山精神

七天的井冈山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首先感谢组织能给我这么一次学习的机会,亲身领悟,临现场接受洗礼。异常充实的学习内容和体验令我受益匪浅。在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课上认真聆听、用心体会。在学习袁文才、王佐和曾志红军后代座谈会上,深刻体会到当年革命斗争形势的艰巨和复杂,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在瞻仰革命历史纪念碑,攀登黄洋界哨口,参观小井红军医院等庄严肃穆的革命遗迹时,感受先烈们荡气回肠的英勇事迹,心灵为之颤栗、被他们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在重走红军挑粮小道,参观大井朱毛旧居,为当年全军上下众志成城、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所感染。原来只存在于书本上的井冈山历史通过一个个事例鲜活地展示在我面前,让我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有了系统的了解,对井冈山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在30个字的井冈山精神中,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就是“坚定信念”。我学习到,无论是反动派的围剿,还是叛徒的出卖,还是敌人的严刑拷打,都没有能够阻止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舍生成仁,没有能够动摇他们的决心。靠的就是那种信念。也只有真正踏上这片红土地,才使我更加透彻理解“革命”、“奉献”、“无畏”等词语的真正含义,才会给我带来如此的心灵震撼。在那个没有薪水、没有酬劳,甚至温饱都无法保证的年代,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革命先烈在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磨难中,仍然矢志不渝、坚守信念;也是这样的理想信念激励着革命先烈在经历了惨烈悲壮的战争之后仍然坚持探寻革命之路。这四个字,是由井冈山的红土地和革命先烈的鲜血所凝炼,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正是因为这种信念,这种情怀,当代共产党人继续引领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伟大复兴。失去了信念,就失去了旗帜和灵魂,就意味着背叛,意味着蜕化变质的开端。反观现在我们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把共产党人的信仰情操置之脑后,充分反映了部分党员干部信仰的缺失,灵魂的出卖。习总书记曾将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而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那份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井冈山精神:“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创新气概:“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优良作风;“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奉献精神;“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群众观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

二、弘扬井冈山精神,促进自身的工作,在摸索中求发展

我第一次踩在了井冈山的红色大地上,感受来自这片神圣的魅力;当我第一次站在了一个个庄严肃穆的历史遗址前,切身感受这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我的心也一次又一次被猛然撞击、折服,我的情也一次一次被感染、振奋。因为在我的心里,井冈山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更成为一种象征、是一种信仰。没有哪一座山能和中国革命息息相关,成为革命摇篮,所以说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在井冈山,毛泽东带领红军战士把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不断发展壮大,最后解放全中国。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已然成为过去,而井冈精神却成为了永远不过时的历史,已深刻在我心中。我们要倍加珍惜革命先烈们打下的胜利果实,即使有什么困难和挫折,和革命先烈比起来,真的算不了什么。总书记曾经说过:有了坚定的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自觉抵御各种侵蚀,永葆政治本色。在当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年代,普遍信仰缺失,同时面临各种考验,我们必须要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从圣地井冈汲取更多的动力,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明晰价值取向,全面发扬井冈山精神,作为一个体育人,真正做到把此次学习活动和促进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走出后勤发展的低谷,突破瓶颈。维护好发展稳定。在工作中敢创新路,不计私利,摆脱困境,敢做敢为,敢为人先。

三、坚定信念,才能使井冈山精神得以传承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我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今天,自己一定要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积极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读本》,不忘初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文化知识、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起到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抚今思昔,适逢奥运之年,江苏奥运健儿勇创佳绩,靠的就是像井冈山这种信念,这种精神,团结拼搏,敢打敢拼。我将以此为契机,把此次井冈山之行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于学习、敢于担当,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进步。一定要把革命的优良传统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坚定信念,传承先辈们艰苦朴素、不屈不挠作风,立足于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五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敬爱着这片土地,为什么我的心中常怀感动,因为这里的革命英雄事迹感动着我。井冈山是一座英雄的山,从小就从我的父辈口中听到了井冈山这个“中国革命摇篮”的名字,今年6月我终于踏上了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在井冈山短短六天的学习,带给了我巨大的收获:

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201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在井冈山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回顾那一段前赴后继艰苦斗争的光荣历程,亲身体验到了过去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在参观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地区战斗、生活过的遗址遗迹时,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展的井冈山斗争,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就是井冈山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通过几天的参观学习,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体会到发扬光大井冈山精神要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通过学习,大家深感重上井冈山就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一种伟大的精神,到了井冈山才会明白,生与死不过是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祖国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就会获得永生。井冈山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几代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而前仆后继,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从而彻底改变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这种精神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依靠群众是我们学习井冈山精神的实质内容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制定颁布的“ 三项纪律”、“ 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条心的。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说到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谋实际,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相信依靠群众、组织宣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 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同时在革命和建设中,要有勇于胜利的胆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勇于胜利就是要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的必胜信念。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的为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而勇往直前。

四、弘扬井冈山精神,树立司法为民理念,争做先锋模范的表率

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把组织需要作为个人的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为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通过学习培训,我会进一步寻找自身的差距,认识自身不足,切实改变工作办法,转变工作思路,认真履行职责,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层次得到新的提升,理想信念得到新的坚定,责任意识得到新的增强,从而不断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已然成为过去,然而井冈山精神却成为永恒,已镌刻在我的心中。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将时刻牢记使命,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磨练意志,服务群众,积极为司法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受到了爱党,爱国的教育,使我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始了新纪元。我觉得“井冈山精神”不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充分学习井冈山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用实事求是,扎实肯干,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创新精神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努力团结全体法官,推动工作,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积极为司法改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一

时下,全国各地纷纷选起了学习《梁家河》热潮,重点学习习近平不忘初心,学习习近平扎根百姓,学习习近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等等,我觉得学《梁家河》,还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要真正领会《梁家河》的精神实质。《梁家河》通过倒叙手法,从习近平在2015年2月13日重返梁家河切入,记录了习近平1969年下乡到梁家河成为知青,在那里度过7年岁月。他从北京到梁家河、适应农村艰苦生活、与农民和知青打成一片等事迹。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人生体验:“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是总书记的初心萌发地,总书记在梁家河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干成了一桩桩为村民谋幸福、为百姓谋发展的实事,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总书记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习总书记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把人民看得那么重,深爱人民、扎根人民、心系人民、奉献人民,矢志不渝地为人民干事创业。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不断强化“看齐意识”,向总书记看齐,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扎根人民、心系群众,传承好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要时刻牢记“为民”宗旨、公仆职责,抓好事关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工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要深刻领会中央组织全党学习《梁家河》的重要性。为庆祝建党97周年,《人民日报》7月1日头版刊登题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社论,强调扎根基层的重要性。回首97年发展历程,我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党唯有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不负历史重托,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我党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中央之所以在建党纪念日前后不断强调人民性,以学习《梁家河》烘托习近平扎根基层,就是显示我党清楚意识到必须团结群众、从老百姓中汲取力量,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党正经历着“四大挑战”的考验,越是遇到风险、遇到挑战,越是需要党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共同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的各方面挑战和风险。烘托他扎根百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形象,就是达到宣扬党的根基在人民的目的。

总书记《梁家河》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是一脉相承的,正如他自述的:“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在梁家河的乡亲们心中,习近平不仅干活从不“撒奸儿”,还干成了村里老几辈人不敢想的事,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总书记在陕北这块红色土地上取到了父辈革命者缔造的“真经”,这也是习近平对毛泽东等老一辈优良作风的传承,这就是重视了解实际情况,注重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总书记多次强调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他的“三严三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思想,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要深入调查研究,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我们在学习《梁家河》精神上,一要在摸清“实事”上下功夫,转换身份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二要在“求是”上下功夫,勇于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思路想明白,更好地解决问题。当前,要按照县委要求,深入村组贫困户把实际情况弄清楚,加强问题整改,努力实现脱贫攻坚追赶超越发展目标。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二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总书记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却蕴含着深刻意义。最近读《梁家河》一书,我真切感受到其中深藏的大学问,书中简单的文字记载着总书记青年时代成长奋斗故事、真实反映中国农村历史长河中的巨大变化、抒发着一种始终牢记人民的初心和伟大情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读后深受感动和教育,此书深刻的内涵激励着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难困苦,不惧未知挑战,在工作生活中不断读书修身,坚定信念,务实苦干,创新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在此,分享我读此书的一些心得感悟。

在困苦逆境中读书修身,明心养德治国平天下。读书修身是立志成长的“根基”,总书记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为座右铭。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物质条件极度匮乏,总书记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他不断的从各处搜集书本,每得一本,变如获至宝,经常是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上山放羊,他揣着书,田头锄地休息时,就拿出《新华字典》”,几乎梁家河的乡亲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这些书涉猎古今中外、文史哲学、自然经济,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将所学知识化成故事讲给乡亲,让更多人通达明理,为乡亲们打通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将书借给志同道合的伙伴,鼓励伙伴们通过读书进步,改变命运。以读书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读过的书积淀成为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大智慧,更好的带领人民走上富强之路,带领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同时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在红色土地上传承信念,坚定理想为人民做实事。总书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在“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浪潮中,习近平选择了延安,因为那是父亲闹革命的地方,那里曾是革命的中心,中国共产党人从延安出发,缔造了一个新中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总书记秉承父辈的伟大理想信念,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着“好读书、有想法、眼界宽、乐助人”良好品质的习近平在递交八份入团申请,十份入党申请,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成为大队书记后,他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粮食、衣物送给乡邻,处事公正、为人谦和,尽力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与群众融为一体,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干群一心,实干创业,趟出了一条条致富大道。

在艰苦环境中奋斗,拼搏实干让群众得实惠。书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总书记在梁家河带领群众干实事谋发展的细节,打坝修田,建沼气,办铁业社、缝纫社、磨房、菜园,打井,扫盲……件件都是为民谋幸福的实事。为提高粮食产量,在梁家河口攻坚克难打成淤地坝,直到现在,那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为解决烧柴照明以及水土流失的问题,远赴四川学习沼气技术,艰苦探索,多次实践,建成全省第一口沼气池,让群众广为受益,当初修建沼气拓宽的道路至今还在造福百姓;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他办铁业社、代销点,物尽其才、人尽其用,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靠着创新实干拼搏的劲头,在艰苦环境的考验中创造了难以实现的目标,用实践证明了唯有实干才有力量,实干才能成就梦想。

在变迁发展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言犹在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原动力,为人民谋幸福首先要心里装着人民,不计自身利益,甚至牺牲自身利益为人民解难题办实事。书中的青年习近平正是那样的榜样,七年知青岁月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初心,把陕北高原作为自己的根,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儿子,“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信念如陕北的柳树悄然扎根成长,为了改变群众的生活,他用双脚丈量梁家河的沟沟壑壑,用心感受梁家河人的渴望期许,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读完《梁家河》后,不禁引人深思,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如何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选择怎样人生道路呢?总书记用他的人生实践给了我们答案,以读书修身明礼,以信念树德立志,以实干兴业为民,以初心坚守使命,在实践工作中提升本领,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在总书记离开的四十余年,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梁家河后继之人,他们秉持公心,一碗水端平;他们勇于实践,做行动上的巨人,他们勇于创新,巧干避免苦干;他们扎根人民,身上留住泥土味。梁家河今昔变化翻天覆地,但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初心、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却流进干部群众的血液,成为永远的财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检察官,我自当以总书记为榜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修身增智,勤奋务实,以法律为信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守护正义,在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三

这几天,单位迎来了学习的热潮,我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刻学习了当代纪实文学——《梁家河》。这一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深刻感悟到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情怀。

书中提到的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照片、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习总书记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每个人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的年代。

虽说我没有经历过那振奋人心的年代,但我能够感受到那个年代给我的情怀。爸爸时常给我讲起他们插队的故事,有了这样的故事,让我更能融入文字,走入习总书记的世界。

梁家河,革命圣地延安里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也是总书记艰苦磨砺、拼搏奋斗,挥洒过7年青春汗水的地方。在这里,总书记一待就是7年,这7年,他与当地群众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都是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里深刻体会到的。也许,是那个艰难的年代,使他们的心贴的更紧,情贴的更近。这一切的存在,更让习总书记决定把心安放在这个小山村。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和乡亲们一起住窑洞、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啃着窝窝头。这一串串的一起,都是习总书记主动适应艰苦环境的表现,积极投身各项生产建设和实践,不断改造自我的决心。

记得,书中写到,1974年1月,不满21岁的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广大群众战天斗地、搏击贫困,全村大搞农田基础建设,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修通了道路,办起了铁业社、磨面房、代销店,成立了缝纫组,还建成了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和全省第一个沼气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的的变化。这样的成绩,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是习近平彻底把心安放在了这里,并使自己在身体和精神上彻底绽放。

书中有一段文字,我看完之后泪流满面。“1975年10月7日,我要上清华大学,走的前一天晚上,村上杀了一头羊,家家户户来代表和我话别,并送我临别纪念——笔记本,第二天早上,我睡起来推开门,外边站满了乡亲们,那一刻我哭了。”看到这里时,我能深刻地感受到父老乡亲们对习总书记的不舍之情,感受到了他们的厚重的情谊,这一串串的真实写照让我更加敬佩和喜欢这个人——习总书记。

习总书记这一走,就是几十个年头。但他的心依旧在梁家河、在延安。1993年、2009年习总书记曾多次回到延安看望梁家河村的村民,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还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钱给他看病,总书记支持建设了梁家河小学、学校过水桥和延川中学教学楼,还给经济困难的群众寄来了钱,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的问题。习总书记的这一个个的举动,是真正把梁家河的乡亲当自己的亲人看待,是用心在帮助当年和自己一起奋战过的朋友啊。

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样一句句的回忆,不正因为习总书记把心安放在了梁家河了吗? 2013年延安遭受了持续降雨灾害,总书记写信给村干部,说“你们在灾害中积极抢险自救,我很欣慰,让村里的乡亲们过生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希望你们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习总书记这一句真实的话语,让我们再一次地体会到他的心和我们始终是在一起的。

习总书记总是谦虚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道出了习总书记对梁家河的真挚感情,也表达出了他的一种人生观。根植于百姓,水乳交融。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看到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绽放。

通过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一系列感人事迹,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又坚定了我的信念。作为一名普通的干部,我们一定要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心放在人民身上,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这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种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一种服务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我们应该带上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奋斗担当的精神,这种踏实有为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来改变我们自己,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来改变我们的世界。不要害怕环境艰苦,越是艰苦,越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坚定一个人的志气、造就一个人的终生信仰。

始终铭记,把心安放在哪里,人就会在哪里绽放。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四

纪实文学《梁家河》记录了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成为党员淬沥党性的生动范本、紧跟核心的感人画卷。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从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理想信念、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等丰厚养分,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要把政治自觉与紧跟核心结合起来,坚持正确理想信念

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纪律部队,必须将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要从《梁家河》中学习总书记这一当代中国党性最强、觉悟最高的领袖人物在青年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体会中国特色的“党性修炼之道”。要坚定信仰。对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信仰,要以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契机,重温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用理论上的清醒确保信仰上的坚定。日前,扶风县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预热升温工作,通过庆“七一”廉政书画展、“我的入党故事”征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艺汇演等活动反映新时代党的新气象,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强党性教育,带动全县党员信仰坚定。要严守政治纪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要求,带头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把讲政治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在制止党员妄议中央言论等细节性问题上,保持鲜明政治立场,抓早抓小。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善于从政治上把握纪检监察工作重点,对违反政治纪律问题优先查处。去年我县查处了段家镇党员李某加入全真教成为住庙主持的问题,在党员干部中反响很大。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违反政治纪律问题的查处,尤其是对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修身不真修、信仰不真信,表面上大谈清正廉洁、背地里大肆敛财等口是心非的“两面人”问题高度重视,及时将其清除出去。

二、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执纪为民结合起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民心,学习《梁家河》的“大学问”,要学习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到实处。学习爱民情怀。要在纪检监察工作出发点上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汲取群众智慧营养,增强工作的参与度,发挥群众对不正之风的监督力度,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我县纪委监委机关所有干部每人联系4户贫困户,每周三入村扶贫,下一步要利用扶贫等有利时机加深与群众感情,将群众的心声带回来。学习新思想。总书记在梁家河学习工作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农村问题,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学习《梁家河》,就要从总书记的经历中搞清楚新思想的来龙去脉,同时深学细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必修课,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六大思维方法”“十四条基本方略”等,将其作为抓纪检监察工作事半功倍的有力武器。为民执纪。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务实的举措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有关要求,加大查处小官大贪、小权腐败力度,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坚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善作善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总书记曾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但他义无反顾投入到艰苦劳动中。深入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尤须学习实践总书记的担当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勇于担当。纪检监察干部要无需扬鞭自奋蹄,忠诚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时刻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在违纪违法问题面前不怕得罪人,不论是谁、不管对方有什么背景,都要坚持原则、铁面执纪执法。针对纪检监察干部不敢担当问题,扶风县今年探索出的“查不实不收兵”“督查走过场问责督查组”等举措有力促使了问题线索的发现,下一步要再改进再坚持。练就本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8种本领对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很重要,纪检监察干部要利用到上级机关跟案学习、到基层调研摸底等时机,练就敏锐、深透、能准确抓住问题要害的能力,根据不同镇街、部门的特点,把握共性、突出个性,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问题精准发现、精准查处。突出工作重点。坚持以实现“形”的重塑“神”的重铸为指向,抓住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关键环节,有力有序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聚焦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把监督挺在前面,发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监督格局的重要作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为契机,重点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在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上积极作为,在减存量、遏增量上见实效,推动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化。

延安培训心得体会一

我们一行50多人赴延安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典型的红色之旅。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家园,延安的宝塔山下,我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址和党的七大会址,增强了我对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水平,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刘少芬、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家祥等等让我难以忘怀,白求恩、张思德等人更让我有了学习榜样,我感到收获很大,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较为系统的了解了延安十三年历史知识

通过教授们生动的讲解,革命旧址实地讲解课,观看那些珍贵的鲜活的历史照片。图片,我对1935年—1948年中国的历史和党的历史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到了这一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与事件背后的原因,比如瓦窖煲会议、洛川会议、党的六界六中全会、“七大”,加深了我对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后果的认识。尤其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们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让我了解了很多。

二、学习了解“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名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等等。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们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虽然我们现在物质条件丰富多了,但是我们任然要学习延安精神,我要把延安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生活和工作之中,学习“延安精神”更重要的在于实践,在于“延安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延安精神是激励我们工作的永恒动力。

延安精神是鲜活的,它凝结为时代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其次要勤于学习,坚持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理论学、学经验、学方法。在工作实际中坚持用心干事,用情干事,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思维,以适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要筑牢防线。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纪律,把为人正派摆在第一位,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沟通,多协商、多补台、做到工作务实、勤奋和廉洁。

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虽然在延安学习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几天来的感受使我的党性得到锻炼,延安精神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与自己工作的始终,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岗位,努力工作,把“转训中心”的工作做的更好,争取使后勤不后,服务靠前。

延安培训心得体会二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3年,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个时期,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政策不断发展,作为“三大法宝”之一的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宝贵的延安精神,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的精髓就是“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家园。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组工干部,我们必须身体力行地弘扬延安精神,不断补足理想信念之“钙”,公道正派地履行好组工干部的职责,在“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实践中,不断锤炼锻造自己的党性修养,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积极贡献力量。

一、组工干部要胸襟开阔,始终把服务于广大党员群众放在最高位置

组工干部是重品行的干部,要有开阔的胸怀,要把服务于广大党员干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认真践行。组织部门既是管理部门,但更是服务部门。作为组工干部的一员,要把“常怀忧局之心,恪尽兴局之责”作为组工干部的座右铭。要心中装着群众的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议,积极正确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替组织把关,为党员办事。如果我们的组工干部一心想着自己的事情,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只想着自己的前程,那么心灵的天平就会失衡,就会背离我们的愿景和宗旨,必然会走入岐途,害人害已。所以,组工干部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胸襟开阔,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始终把服务党员群众放在最高位置。

二、组工干部要弘扬延安精神,始终把个人价值体现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

组工干部是做表率的干部,是党员的旗帜、干部的表率,只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树立标杆,才能带动党员。从1935年到1948年,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生产和办公环境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新篇章,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延安精神再教育,就是要让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展工作,就是要让我们做弘扬延安精神精神的楷模,就是要让我们弄明白“组工部门的职责是什么?目标任务是什么?”“我们到组织部门来干什么?组工部门和人家比什么,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在哪里?”这一系列问题。回到工作岗位,我们要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的组织工作,用延安精神深刻剖析我们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振精神状态,明晰工作方向和目标,争做弘扬延安精神的楷模,把个人价值体现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

三、组工干部要恪尽职守,在改革发展中展现先进性

“讲党性”是前提,“重品行”是基础,“作表率”是目的,其中“重品行”更是关键。要把“重品行”体现在履行职责的具体实践中,也就是说,在日常具体工作中,要有优秀的工作品行和职业道德。尽管我们的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对工作品行的要求是相同的。这就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绝不能在组工岗位敷衍塞责、消极应付,得过且过。半年组织工作座谈会上,高部长指出在我们个别组工干部身上确实多少有这方面的气息,大错不犯、差错不断,平时工作不认真,学习不扎实,没有知识积累,没有调研成果,无思路、无重点、无措施,自己负责的工作情况不清楚,底子不明确,一问三不知,到了跟前才应付,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标准不高,工作质量不高,不仅难以推动工作,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经影响到了组工部门的形象。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深刻反思、高度重视。要把类似这些现象作为“重品行”的具体抓手和切入点,对照延安精神,认真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采取强力措施进行整改和整顿。

延安培训心得体会三

根据组织安排,本人有幸赴延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先后到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等地点现场参观、聆听讲解、阅读史料。通过学习,对延安精神有了直观深入地认识和体会,感触颇深,收获四点心得:

一是要领会践行“忠”字,自觉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时的环境下,尽管没有先进武器,没有充裕物资,但万千有志之士甘心跟随共产党,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革命洪流,源于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懈追求。生活在当今的优越环境中,我们要深感幸福来之不易,更要主动铸牢理想信念,紧跟党的步伐,做忠诚的共产党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全党的宏伟奋斗目标。具体到我们每个党员个体,就应在贯彻落实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应恪守纪律和规矩“红线”,做到会干事、不出事;就应努力做优本质工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贡献全部光和热。

二是要领会践行“朴”字,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倡导默默奉献精神。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面对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等困境,毛泽东同志带领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铸就了延安军民的艰苦奋斗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也在此被提出,并在全党认真实践。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里,经过“四关”历练,带领村民打深水井、挖沼气、打坝修田等,改善了梁家河发展落后的面貌。反观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缺少的正是这种质朴、奋斗、敬业和服务精神。因此,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应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投入满腔热情,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尤其是组工干部,更要带头乐于奉献、甘于牺牲,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自觉“泡在办公室,盯在岗位上”。要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当好“勤务员”,任何时候都与服务对象心连心,把服务对象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诚心诚意为其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三是要领会践行“毅”字,保持百折不挠品质,提升干事创业气魄。延安之所以被称为革命圣地,是因为在这里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而革命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军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保持了顽强的精神毅力。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对此,我们要以无畏无惧的勇气,必须担当的作风,提升干事创业的气魄。组织部门承担着加强对党的建设的具体职责,组工干部就应勇于担当,面对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到不回避、不上交矛盾;就应勇于揽责,在特色品牌创建上开拓创新,不甘落后;就应保持百折不挠的精神韧劲,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脚踏实地跑好历史接力赛中自身“那一棒”。

四是要领会践行“实”字,坚持脚踏实地干事,不断增强工作实效。延安时期,共产党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唯一的法宝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此逐步成熟并写到党的旗帜上。对于组工干部,就应把解放思想与谋发展结合起来,敢于创造性地实践;就应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把每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

延安培训心得体会四

此行去延安,一路欣赏了披上绿衣的黄土高坡,聆听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故事,参观了宝塔山、延安革命博物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遗址和美丽的梁家河,观看了感人至深的延安保育院。在宝塔山上,我们重温入党誓词,了解文物历史,让人流连忘返。

一、宝塔山上有美景

很荣幸登上了宝塔山,山不高,也不险峻,宝塔立于山巅,她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既是文物也是革命遗址。宝塔建于唐代,现存为明代建筑,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高44米,共九层,相传是祭祀“锁骨菩萨”而建,即便在塔下,全城风貌也可尽收眼底。延安古时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名相韩琦、范仲淹曾在此镇守,是中原王朝对抗西夏的前沿。明清时期,这里又庙宇众多,红极一时。我们在宝塔参观时看到的大铁钟便是明代铸造的,当年中共中央驻延安时,这口钟用来报时和报警。

二、宝塔山中有山魂

“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是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诗。她出自五十年代贺敬之的一首《回延安》,抒发了老一代革命人的赤热情怀。网上看到一则故事,1970年,邓颖超同志重返延安,一下飞机就问宝塔山在哪里,当老人抬头看到巍巍宝塔就在眼前时,热泪夺眶而出!如今,我们奔赴延安参观宝塔山,正是对“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那段光荣革命岁月的怀念。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追寻革命前辈的光辉里程。

三、宝塔山下有感悟

此行延安,有感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先烈的伟大,作为出生成长在新中国的我们,应践行延安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结合干部监督工作,我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明晰干监工作宗旨。即是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坚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推动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守规矩,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是把握干监工作重点。重在“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中共领导的红军能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得到群众拥护,是纪律严明的表现。要发挥提醒函询诫勉作用,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干部随时受到组织的严格约束。

三是改善干监工作方式。更加重视调查实践和研究,毛主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能在办公室把板凳坐穿。要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打造过硬本领,形成“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展开工作。

延安培训心得体会五

7月3日,在市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我有幸来到心慕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接受培训教育。巍巍宝塔山下,绵绵延河水旁,在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小城,我怀着无比虔诚之心,抚摸这片黄土地,感受她的温度,重温中国革命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心灵得到洗礼,党性得到提升。

延安十三年

开班仪式上,我认真聆听了徐建国教授的专题教学讲座:《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通过对这13年的进一步了解,我深刻体会到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不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等等。通过这个讲座,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和平年代的我们,不需要再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需要从中汲取精神养分,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将其不断发扬光大。

宝塔山宣誓

宝塔山上,我们面对党旗庄严地重温誓词,整齐宏亮的宣誓声在山顶的松柏间萦绕,以告慰埋骨宝塔山的革命先烈们,共产主义信仰代代相传、共产党事业后继有人。绕塔一周,心里满是敬仰,这座俯看圣城的宝塔,见证了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见证了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伫立在当年阻击敌人的土炮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耳边充斥着隆隆炮火声,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情景浮现眼前。中国革命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在我脑海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革命先辈们为信仰、为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震颤着我的心灵,激励着我坚定前行。

梁家河寻初心

次日上午,我们乘车来到了梁家河村——这个习总书记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遥想当年,梁家河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贫穷”、“落后”是它的代名词。1969年,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一帮北京知青的到来,便注定了梁家河的不平凡。习近平曾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梁家河村,习近平一直主持村里工作,但由于头顶“黑帮子弟”的帽子,他的入党申请屡次被打回,但他一再坚持,后又多次申请,由于其工作得到认可,群众基础好,最终得到批准,并顺利被推选为村支书。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了解,习近平在梁家河期间主要为村民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带头建了四个淤地坝,挖了水井。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开始有余粮了;二是修了沼气池。1974年,习近平带领大家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三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此外,习近平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小店(代理小商店)。

从习近平为村里办的这些事中不难看出,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是怎样身体力行践行着延安精神,践行着初心,其中“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学习,且仍然可以激励、指导我们当下以至今后的工作。

杨家岭的窑洞

到达杨家岭革命旧址已是下午,虽烈日炙烤,但我们依旧朝圣心切。只见圣地端庄坐落在群山之中,没走多远就见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门前两棵翠柏,里面几排破旧的桌椅,若不是门口的牌子,很难想像这就是中共中央七大会址!不大的会堂,墙壁上的照片记录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如今,每一件事都已载入历史。

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一座低矮的土墙围起来的小院子,山坡里开凿出的三间窑洞,屋里一桌,一椅、一床,简陋到无法再简陋,这就是毛主席曾经生活了八年的地方。

让我震撼的不只是生活条件的简陋,更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老一辈革命家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度过了我国历史、党的历史上最为困难、关键的几年。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这不正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精神的最伟大体现吗?在这些窑洞里,我仿佛感受到了那个火热年代、那个艰苦环境里昂扬向上、奋勇向前、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这一刻,共产主义信仰如一股洪流在我血液里涌动,更坚定地刻在我的心间。

感恩延安

三天的延安之旅很快结束了,但这三天给我的教育、启迪是无可比拟的。我越发相信,在坚定信念的鼓舞下,任何想象不到的困难都能克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艰难困苦中为我们创造出今天的和平,我们又有何理由再找任何借口为今天的忙碌、辛苦来开脱,又有何理由怨天尤人。这是一趟红色之旅,寻初心之旅,更是一趟自洁之旅,它荡涤了我胸中偶尔的怨气,洗净了我身上的尘埃,更坚定了信念、提升了党性。

回到岗位,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本职工作中,认真钻研组工业务,不打折扣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时刻以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

感恩延安。

延安培训心得体会六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从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到新中国成立;从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到构建世界范围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党人怀抱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人民沿着民族复兴之路砥砺前行,书写出了光照时代的的历史篇章,开创了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美好生活。

一、筚路蓝缕,重走延安之路

美好的生活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今年7月,我同部里的同志们一起前往延安参加学习。沿着革命先辈战斗的足迹,溯源而行,感受着深藏在延安这座城市中的红色血脉。浓厚的红色氛围。从延安革命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到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一路上且看且徐行,党中央在延安艰苦奋斗的13年,见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党的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无法亲历,但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却在心中熠熠生辉。艰苦的物质条件。黄土高原的风沙吹不倒共产党员心中的信仰,吹不散党员群众间的血肉联系。延安时期,缺衣少食,吃的是窝窝头,住的是土窑洞、穿的是打满补丁的衣服。共产党人带领军民用双手和锄头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原因是延安的党员干部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政治本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这种品质,成就了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延安精神。崭新的延安新貌。走在延安的街头,宝塔山、清凉山绿树成荫,巍峨竦峙;滚滚延河水穿城而过,流淌不息;街道紧凑,但秩序井然;革命旧址人头攒动,躬身而行。让人不禁想起80年前青年们怀着一腔热血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时的情景。

二、激浊扬清,重筑信仰之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历来的优良传统。从延安回来之后,部里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县重点工作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基层青年干部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吃苦敬业精神不强。只接受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对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推诿拖拉,对加班存在抵触心理。二是责任意识不够。工作被动应付、不愿担责,平时陷于事务性工作无法自拔,缺少主动学习的精神,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三是基层归宿意识欠缺。乡镇条件比较艰苦,工资待遇、文化生活相比城区严重不足,年轻干部的“朋友圈”相对较窄,个人问题难以解决,年轻干部把工作调动作为成家立业的先决条件。四是功利意识较浓。部分干部存在把乡镇作为“跳板”的思想,一旦取得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就开始想方设法离开乡镇,作风浮躁。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青年干部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将基层的磨练作为人生的一场修行,将工作的苦乐当做青春的一份馈赠,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这样才能在今后前行的路上蹄疾步稳,勇毅而行。

三、固本清源,重树延安之魂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青年干部必须对党忠诚,作风干净,勤于学习,敢于担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

(二)要有足够的本领。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提高专业精神,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沉淀、提高,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学带干,以干促学,通过多岗位的锻炼来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要沉的下心。要能沉下心来干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意志坚定、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起,关键的时候顶得住,抗得了重担,经得起考验。

(四)要有严格的纪律。青年干部要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的信条。要加强党章、党规的学习,明确道德的高线和纪律的底线,防微杜渐,明心正道,争做心中有戒,心中有责的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

延安培训心得体会七

延安之行,虽然只有三天。但在延安,处处是课堂,处处震撼心灵、洗涤灵魂。

一、寻找初心之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什么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延安,是革命圣地。到延安去,曾经是一代青年最强烈的心灵呼唤。“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这是20世纪30年代时期,广大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精神写照。

当年通往延安之路异常艰辛,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山路荒凉崎岖,基本都是靠两条腿步行,还要应付国民党设下的层层关卡,突破重重封锁。有青年回忆道:“我们一路都是走着去的,大家都很饿很累,突然有位高个子拿出本红皮书《西行漫记》。大家围在一起,像汲取精神粮食一样,刚开始只是默读,后来声音越来越大,大家都激情高扬。”也有青年回忆道:“当远远地遥望到宝塔山时,我虽觉很疲惫,扛着行李的身子也很不便当,仍然弯下腰,伸手抚摸延安的土地,用鼻子闻,用嘴亲。”

“到延安去”,如今是追寻共产党人精神之源的使命情怀;“到延安去”,也是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政治担当。从沙洋到陕北,跨越近1000公里,虽然实地学习只有3天时间,但却是一次寻找初心、锤炼党性的学习之行。

二、坚定初心之行

3天的课程,严肃紧张,团结活泼。既有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窑洞里有马列主义等理论课堂,也有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抗大革命纪念馆、梁家河村等现场课堂,还有各个旧址、纪念馆的生动讲解与实地参观。当亲身走过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13个春秋的黄土地,看到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感人的事例、一个个动人的细节、一桩桩珍贵的史实,深深的被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才识、风采、人格魅力所感动折服,深刻体会到了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在抗大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讲到当时抗大学员求知精神之强烈,用了这么四句话“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 还讲到,“‘到抗战前线去!到民众中去!到困难的地方去!’是每一名抗大毕业学员的追求。每期毕业的学员总是希望能分到抗日最前线,而那些被留在根据地的学员往往会闹情绪。”

在梁家河,看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描述的场景在现实中出现。1969年1 月,还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一待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里,他与村民一块过、一块干、一块苦,在梁家河干成了许多群众认为干不成的大事,他远赴四川学习修沼气池本领,成为“沼气专业户”;自己动手,在赵家河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厕所革命”;科学决策,与群众一起打坝造田。他与这方土地,与这里的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一次鲜活的党性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当时的延安——一块自由民主、温暖而明朗、蓬勃而富有生机的圣地,深刻体会到了延安精神绽放的光芒和永恒的现实意义。

三、落实初心之行

一是不忘学习。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价值追求,多读书,读好书,尤其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工业务学习,同时,还要广泛学习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理论知识。要拜实践为师,多从实践取真经,多向困难问真知;在学中思,在学中悟,在学习中提升素养,增长本领。

二是不怕吃苦。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是吃苦受累的七年,也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七年。他是群众口中的“好后生”。当时的他,还不满16岁,亲历了难以忘怀的“五关”,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年龄早已超过16岁,且今天的工作环境、氛围、内容等,都比当时时期要好,有什么理由怕吃苦?有什么条件说苦?因此我们必须要敢于吃苦、乐于吃苦、苦中找乐。

三是不断坚持。延安的干部教育工作,教学体系、方式等基本成熟。沙洋的干部教育工作也刚刚起步,与延安、沂蒙等党性教育基地差距较大,但任何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不断的坚持、不断的打磨,抱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理念,深入挖掘开发沙洋群众路线教育、监狱警示教育等资源,打造自己的主题,沙洋干部教育总有一日能形成自己的品牌,走上阳光大道。

第二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梁家河村是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非常普通的一个小山村,这样的山村在当地非常的多,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总书记在该村曾插队也就是下乡7年,使梁家河村的面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也正是总书记在该村的插队,并且持续的关注,使梁家河村的声誉日渐高涨,加上,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梁家河同样也是巨大的受益者,梁家村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退耕还林,使天变蓝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也就是总书记讲的那句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另一方面,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观光农业,过去的村民变成了公司的员工,领上的工资,村庄进行了整体搬迁,村民都住上了楼房,有了医保,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习总书记刚到梁家河的时候,是非常的不适应,不只他不适应,所有的知青均不适应,我们一般的人从城市到农村就不适应,何况从首都到乡下是更加的不适应,一个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一个是在农村中也算中下条件的村庄,总书记讲需要过五关,第一关是跳蚤关,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有跳蚤,跳蚤咬了非常的痒,一抓就破,并且还会化脓;第二个关就是饮食关,那个时候,村民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吃肉就像过年,五谷杂粮什么也吃,炒的菜没有什么油水,这还是好的情况,年景不好的时候有的村民靠外出讨饭渡过困难,另一个原因,知青不会生火,尤其是延川县农村没有煤,烧的是柴火,当时,也没有什么好柴,就是地里的秸秆和杂草,每次烧饭都需要生火,秸秆和杂草关键是不耐烧,看见多不一会就烧没了,有时候饭还没有做熟,柴就没了,只能吃半生不熟的饭,那个叫苦呀!所以,知青们刚开始无法适应,这也是正常的;第三个关就是生活关,村民们一年也不洗几次澡,上厕所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夏天苍蝇乱飞,冬天冷的不行,况且知青们在北京时,有父母照应,到乡下了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有个缝缝补补的活,还需要边试边做;第四关就是劳动关,知青大部分是从学校一毕业就到的乡下,在城里没有进行过高强度大负荷的劳动,一到乡下,每天从事高强度大负荷的劳动肯定是受不了;第五关就是思想关,从一开始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激情,真正到了乡下,看到的和所做的有巨大的反差,思想上想不通,再过上生活中的不适应,起早贪黑的劳动,方方面面的差距,知青们是不适应的,必须过思想这一关,只有思想上认识上想通了,才能安下心来,脚踏实地,边学习边劳动,真正在农村干点事情。这五关过了,也就说明知青完全适应了农村的生活,也就成为农民的一分子,也就真正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待的时间最长,正是因为在梁家河待的时间长了,对中国农村和农民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极其深厚的感情,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他立下了大志,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帮助农民过上体面的生活,帮助农民解决吃饭住房入学看病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读梁家河这本书,一方面,我们对我们的过去要进行客观的了解,我们目前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不是随随便便就取得了成功,是我们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决策,是我们千百万各行各业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亿万农民兄弟发奋图强的结果。另一方面,正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锻炼了我们的领袖,锻炼了我们的习总书记,正是在梁家河,总书记坚定了理想信念。习总书记讲: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至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到基层,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不愿意到乡村,从许多伟人的成功轨迹来看,在艰苦的地方,可以锻炼人的意思,可以锻炼人的高尚品格,可以使普通人的走向成功,可以使普通的人走向伟大,古人的一句诗也是更好的诠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用近总书记的一句话作为此心得的结尾:我人生前一步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通过学习《梁家河》一书,使我收获颇丰,使我工作更加努力,使我更加坚定了对美好明天的向往,我们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国家会越来越富强,人民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美好!

第三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质朴的语言,全景展示了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一部能够吸引人、打动人、启迪人、感召人的心灵教科书,是我们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读《梁家河》,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坚如磐石的人生信仰,把牢思想之舵。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作为新时代的妇幼计生人,我们要从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深厚养分,寻找力量源泉,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攻坚克难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读《梁家河》,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博读天下的尚学精神,锻造过硬本领。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经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看,放羊时看,白天抽空看,夜晚在窑洞里借着微弱的煤油灯看,“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

第四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学习梁家河蕴含的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崇高精神,深学、细照、笃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加快扶贫攻坚、推进振兴发展注入不竭内生动力。

一、坚定信念。习近平同志以对党的崇高信仰和“为人民做实事”的执着追求,带领梁家河人搏击贫困、艰苦创业,在这里挥洒了浸透忠诚与实干的火热青春。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矢志不移,克难奋进,让人民尽快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生活。二、一心为民。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时刻不忘“什么叫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永葆“立根原在群众中”的为民情怀,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群众视如亲人、饱含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把人民的期待作为奋斗目标,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艰苦奋斗。面对恶劣条件、重重困难,习近平同志带领梁家河村民治沟治水、抗击灾害、发展生产,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的动人之歌。“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学习梁家河,就是要用好《若干意见》政策机遇,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推进精准扶贫,促进扶贫攻坚,全面加快老区振兴发展。

四、实干担当。习近平同志从梁家河村的实际出发,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以实干作风和担当精神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牢记“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坚持讲实话、用实劲、干实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五、敢为人先。在习近平同志带领下,梁家河村的干部群众敢为人先,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全省第一个沼气村和第一家代销店,把群众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去想的事情办成了。学习梁家河,就是要“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六、廉洁奉公。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一言一行留下了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佳话,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也深深地影响了一届届梁家河村党支部班子。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恪守“三严三实”要求,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一碗水端平”,不搞优亲厚友,不与民争利,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公平公正公开取信于民。

第五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8月8日下午,党支部召开了关于开展学习《梁家河》动员会。党支部书记在会上向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及管理骨干详细介绍了《梁家河》一书的相关背景,并组织大家认真阅读了《梁家河》的精华片段。

当我捧起《梁家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印在封皮上“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这一段话,马上就引起了我继续读下去的兴趣。习近平主席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蓝图”的缔造者,究竟在梁家河有怎样的经历和过往,才能写下这段话?我瞬间对梁家河这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梁家河是陕北黄土高坡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干旱贫瘠,老百姓只能勉强生存,住的是破旧的窑洞,吃的是粗粝杂粮,就连喝水都没有干净的饮用水,交通闭塞,15岁的习近平从京城来到了这样一个环境恶略而又陌生的地方插队工作,这一呆就是七年。

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中,青年习近平与老百姓一起不怨天,不怨地,辛勤劳作,顽强的生存下来。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困难,习近平从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思想关。正如习主席所说的“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在磨练中坚韧自身,处处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吃苦在前,无私奉献,刚刚20岁出头的习近平就担任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的带领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开挖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办铁业社、开代销店等等,在与乡亲们朝夕相处的七年里习近平为梁家河办了一件件、一项项的实事、好事,为梁家河留下了永恒的历史印记。

习近平主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是陕北高原给了习主席坚定地信念,注定了他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注定了习近平今后要做什么,因为它教了他做什么。正是“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梁家河锻造出了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一个优秀的国家领导人,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蓝图”的缔造者。“梁家河精神”指引我们什么叫做“不忘初心”!这个梁家河还真是有“大学问”。

作为一名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学习的积极分子,我一定认真学习“梁家河”精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思想高度,立足岗位、主动承担,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合格管理者。

下载井冈山、延安、梁家河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井冈山、延安、梁家河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理,我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触颇深,对习总书记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书中讲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现了习总......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梁家河之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总书记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可以说,40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当我伸手接过《梁家河》时,瞬间被封面上习主席及一行人如沐春风般的笑容感染了,于是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 如饥似渴的读完后,感触颇深。默然间加深了对......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 “作为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这是习总书记年青时在梁家......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在学习《梁家河》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5月2日《梁家河》首发仪式后,第二天我就拿到了新书。和《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一样,翻开书一口气读了几十页,总感觉到有种强大的吸......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梁家河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习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可以说,40多年前,年轻的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是对习近平主席在梁家河上山下乡生活的真实写照,更真实的反映了梁家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缩影的变化。 习......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通过支部“三会一课”集中学习梁家河精神的主题党日活动,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的真挚感情。因此,我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