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更好的自己——青年骨干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有幸成为2019年青年骨干人才培训班的一员,我倍感荣幸!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国家就有希望。”赶上青年的尾巴,我感觉在“兴”和“强”上与自己的目标相去甚远。7天的军训生活,我受益良多,在这个30人的小集体中,我们不仅收获了情谊,更收获了不惧艰难、坚持到底、团队协作的精神。
关于团队,通过7天训练,我感触颇深。在训练前,我们作为一个团队虽然团结但不够凝聚,随着训练的深入,我们都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一人犯错,全队受罚,锻炼的就是团队意识。拓展训练的穿越电网游戏也是如此,由于受规则限制,只有团队内所有成员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任务,也只有全力协作才能提高效率。与我们日常工作相似,我们公司、厂矿、车间、甚至于一个班组都是一个团队,要使团队高效运行,少不了团队内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
关于格局,格局即是思想认知和行为的结合。拓展训练的“七巧板”游戏给我们全体学员深深的上了一课,格局小,取舍难,沟通差是我们的共同感受。工作中也是如此,为了整体团队利益最大化,部分小团体利益可能会受到挤压,作为大团队领导,除了保持大局观外,要合理调配资源,及时取舍;
作为小团队领导,要具备更高的格局,还必须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对于上级组织的决策不打折扣的执行下去。
关于意志力,记得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有一番作为,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更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7天的军训,对很多人的确是一个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挑战,也是思想上的挑战,更是意志力的挑战。尽管其中有人带伤训练,有人带病训练,但我们没有一个人落下,大家都圆满完成了教官的教学目标。这其中,女同志和几个带病训练同志的意志力更是得到领导们和战友们的认可。
7天的军训生活很快结束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了新的成长。每个阶段,我们都在总结和反思。总结成功的方式方法,总结不成功的原由,寻找差距,逐步完善自我。拓展训练时,有一部分项目如:用一张a4纸能装的下小组10人,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完成,但通过大家的共同研究,集思广益,最终还是完成了挑战。所以,我们要打破惯性思维,勇于迎接挑战,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座谈会上,董书记说:成功=正确的目标+合适的方法+极强的意志力,工作中也是如此,只要有正确得目标、适宜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距离成功越来越近。知足知不足,知足于当下,知不足于明天,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才能跟的上发展的步伐。
明天会更美好,我将拭目以待!
第二篇:青年人才培训班学习总结
青年人才培训班学习总结
经过推荐和选拔测试,我有幸参加了由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共同主办的区第一届青年人才培训班,这不仅是组织对我的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的信任。通过两个半星期的学习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理论修养上、在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还要继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栽培。现在,我将自己在培训班的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作如下总结。
一、学习收获、强理论、重提高
党校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主阵地,也是党性锻炼的熔炉。区委党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学员的需要,学习培训内容涉及政治理论、综合行政能力、市情区情教育、和党性教育等方面,让我们学到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成果,对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有了宏观的认识,同时,对我们生活的地区的各项社会事务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开班仪式上,各位领导都着重强调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具备领先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秉持一份坚定的信仰。针对青年同志普遍理论水平不高的特点,党校和团委的的老师们专门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市委党校的知名教授为我们讲解了政治理论知识。像杨德山教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人生思考,给我们这些年轻人重新打开了《共产党宣言》的学习之窗,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了这部看上去很神秘的大理论之作;讲毛泽东思想的宋林太教授在教学中采取了互动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组织我们积极开展讨论,让我们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学习效果;辛逸教授则是列举大量实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为我们深入剖析了邓小平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还有元跃旗教授和赵丰教授,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谈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社会管理、和谐社会等问题。
我把这次学习培训当做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课堂上认真听课、记笔记、踊跃发言,课下和同学们积极探讨,业余时间静下心来专心研读学习材料和参考书籍,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充分利用党校这个阵地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有了较大的提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得到了锻炼、道德情操得到了提升。
2、讲方法、显实效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具体实践同样不可小觑。在生动有趣的理论课程后,党校和团委的老师们给我们安排了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课程。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经过了两年的农村工作后,我愈发地认识到理论只有结合实践,才能做出真正的实绩,才能得到农民朋友的认可。相对大理论家来说,农民更需要的是真正能帮助他们、真正能给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派。对于我来说,虽然拥有一定的理论储备,但是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受锢于经验不足,缺乏面对复杂问题的正确心态和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对自己的这些不足也时常会苦于不知如何解决,这次培训课正好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不仅是授我以鱼,更重要的是授我以渔。培训班的很多课程都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像开设的危机公关及应急处理,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突发现场,激发了我们的想象,锻炼了我们临危不乱的素质,还有中国依法治国发展进程、公文写作等课,都从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各位领导、教授的亲历经验,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在这里,我重点谈谈体会最深的两门课。
区信访办梁主任的课已经听过三遍了,但每次听都有新的体会,尤其是这次梁主任提到的信访三字经和每个信访办的工作人员都面带笑容两件事,其实不只是信访工作要坚守这些原则,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为人处世也都要遵循。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边听讲一边回想自己接触过的上访案例,回顾自己在处理过程中的做法,通过这种对比找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力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为老百姓做事。区农委的魏书记重点介绍了我区产林权改革的情况及农村工作的政策和方法。由于身在农村,对魏书记提到的工作和面临的情况都有切身的体会。对农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土地,拥有土地就拥有生活的来源,失去土地就等于切断了他们的命脉。但是大拆迁大发展的势头不可挡,势必会有一部分农民面临失地的状况,也势必会有大量的财富突然出现在农民面前。如何既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又确保利益合理分配,在不断总结前面工作的基础上,产林权改革成为当前工作的一大重点。
农村工作没有一个具体的套路,但核心的一点却是要尊重群众,维护农民的利益。这是我此次培训的最大收获。虽然自己工作的时间很短,但是我相信,在农村这片大舞台上经过一番历练,我会收获更多的春华秋实。
3、多形式、话友谊
这次培训班的青年学员们大都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上进心强,是各单位的骨干,希望多学习多交流。党校和团委的老师们根据我们的特点,努力丰富教学形式,除了课堂讲授,还安排了拓展训练、观看环保纪录片《海洋》,到首都博物馆观看各主题展,参观昌平区东扩办、了解我区未来的发展规划,赴西柏坡、狼牙山、白洋淀接受传统革命教育,以及内容丰富的班级活动。
多样化的教学,增强了我们的主体意识、自主学习研究的意识、共享经验的意识,帮助学员提高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推进工作的能力。每一次的集体活动都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也增进了我们的友谊。这次培训班的学员展示,我们就根据观看的《海洋》,集体制作了一个环保宣传的小片子,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
在半个多月的学习中,班里各位同学时刻都在感动着我。大家工作经历丰富,相同的年龄,却有着不同的学识,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想甚至是不同的兴趣爱好,无论是课下的你争我辩,还是活动中的你帮我助,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我也相信,大家都会珍藏这份情谊,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互相激励,共同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三篇:青年人才培训班学习总结
青年人才培训班学习总结
经过推荐和选拔测试,我有幸参加了由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共同主办的区第一届青年人才培训班,这不仅是组织对我的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的信任。通过两个半星期的学习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理论修养上、在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还要继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栽培。现在,我将自己在培训班的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作如下总结。
一、学习收获
1、强理论、重提高
党校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主阵地,也是党性锻炼的熔炉。区委党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学员的需要,学习培训内容涉及政治理论、综合行政能力、市情区情教育、和党性教育等方面,让我们学到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成果,对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有了宏观的认识,同时,对我们生活的地区的各项社会事务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开班仪式上,各位领导都着重强调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具备领先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秉持一份坚定的信仰。针对青年同志普遍理论水平不高的特点,党校和团委的的老师们专门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市委党校的知名教授为我们讲解了政治理论知识。像杨德山教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人生思考,给我们这些年轻人重新打开了《共产党宣言》的学习之窗,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了这部看上去很神秘的大理论之作;讲毛泽东思想的宋林太教授在教学中采取了互动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组织我们积极开展讨论,让我们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学习效果;辛逸教授则是列举大量实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为我们深入剖析了邓小平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还有元跃旗教授和赵丰教授,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谈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社会管理、和谐社会等问题。
我把这次学习培训当做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课堂上认真听课、记笔记、踊跃发言,课下和同学们积极探讨,业余时间静下心来专心研读学习材料和参考书籍,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充分利用党校这个阵地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有了较大的提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得到了锻炼、道德情操得到了提升。
2、讲方法、显实效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具体实践同样不可小觑。在生动有趣的理论课程后,党校和团委的老师们给我们安排了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课程。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经过了两年的农村工作后,我愈发地认识到理论只有结合实践,才能做出真正的实绩,才能得到农民朋友的认可。相对大理论家来说,农民更需要的是真正能帮助他们、真正能给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派。对于我来说,虽然拥有一定的理论储备,但是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受锢于经验不足,缺乏面对复杂问题的正确心态和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对自己的这些不足也时常会苦于不知如何解决,这次培训课正好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不仅是授我以鱼,更重要的是授我以渔。培训班的很多课程都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像开设的危机公关及应急处理,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突发现场,激发了我们的想象,锻炼了我们临危不乱的素质,还有中国依法治国发展进程、公文写作等课,都从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各位领导、教授的亲历经验,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在这里,我重点谈谈体会最深的两门课。
区信访办梁主任的课已经听过三遍了,但每次听都有新的体会,尤其是这次梁主任提到的信访三字经和每个信访办的工作人员都面带笑容两件事,其实不只是信访工作要坚守这些原则,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为人处世也都要遵循。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边听讲一边回想自己接触过的上访案例,回顾自己在处理过程中的做法,通过这种对比找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力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为老百姓做事。区农委的魏书记重点介绍了我区产林权改革的情况及农村工作的政策和方法。由于身在农村,对魏书记提到的工作和面临的情况都有切身的体会。对农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土地,拥有土地就拥有生活的来源,失去土地就等于切断了他们的命脉。但是大拆迁大发展的势头不可挡,势必会有一部分农民面临失地的状况,也势必会有大量的财富突然出现在农民面前。如何既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又确保利益合理分配,在不断总结前面工作的基础上,产林权改革成为当前工作的一大重点。
农村工作没有一个具体的套路,但核心的一点却是要尊重群众,维护农民的利益。这是我此次培训的最大收获。虽然自己工作的时间很短,但是我相信,在农村这片大舞台上经过一番历练,我会收获更多的春华秋实。
3、多形式、话友谊
这次培训班的青年学员们大都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上进心强,是各单位的骨干,希望多学习多交流。党校和团委的老师们根据我们的特点,努力丰富教学形式,除了课堂讲授,还安排了拓展训练、观看环保纪录片《海洋》,到首都博物馆观看各主题展,参观昌平区东扩办、了解我区未来的发展规划,赴西柏坡、狼牙山、白洋淀接受传统革命教育,以及内容丰富的班级活动。
多样化的教学,增强了我们的主体意识、自主学习研究的意识、共享经验的意识,帮助学员提高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推进工作的能力。每一次的集体活动都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也增进了我们的友谊。这次培训班的学员展示,我们就根据观看的《海洋》,集体制作了一个环保宣传的小片子,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
在半个多月的学习中,班里各位同学时刻都在感动着我。大家工作经历丰富,相同的年龄,却有着不同的学识,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想甚至是不同的兴趣爱好,无论是课下的你争我辩,还是活动中的你帮我助,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我也相信,大家都会珍藏这份情谊,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互相激励,共同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心得体会
两周半的课程只是人生中的一瞬间,但它却留给了我无尽的回忆和长远的意义。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我会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内在素质,进行自我完善,做好本职,为区的发展做努力,为区的人民谋福利。
一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不断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水平。通过培训,我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欠缺和不足,认识到只有加强培训与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并将之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该不断接受新思维、新举措,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
二是要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真做人、认真做事。我们的工作,说到底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呢?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意识,要把老百姓的事当做是自己的事,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上。只有这样想了、这样做了,老百姓才能把咱们当自己人看,才能掏心窝子地跟咱们说。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做一个清白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谨言慎行,力争做到“一把椅子让人,一杯开水敬人,一句好话暖人,一张笑脸迎人,一颗诚心感人”,真正让老百姓觉得咱可亲、可爱、可靠。
三是继续努力,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这次培训,既让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工作视野,又让我学会了很多有用的工作方法,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提起笔来,才发现原来两周半的时间竟然可以过得这么快。课程已经结束,但却不想道别。无论是与同学,还是与老师,都多了些不舍与牵挂,往昔那些美好的画面仍旧日日在我脑中浮现:拓展时的做桥比赛、孤岛求生时的斗智斗勇、课间时分的热烈讨论、聚餐时的谈笑风生、旅途中的互助友爱、风采展示时的异彩纷呈,每一个片段都让我永生难忘。这次培训班,我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情谊。
以上就是我参加培训班的总结报告,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同努力、加强交流,为实现区的大发展不懈努力、不断前进!
第四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训班分组讨论心得体会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训班分组讨论心得体会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本次青马班骨干培训班的小组讨论活动,来自各个院系的优秀骨干共同讨论了关于大连青年守则的理解与认识,每位同学的发言都让我觉得不虚此行,学到了很多。
大连青年守则
爱国爱家,尊师尊长。珍重生命,敬畏自然。守法守信,明德明理。谦和包容,感恩奉献。好学好思,有恒有志。广纳博采,敬业开拓。
我们每人选一句大连青年守则,谈谈对所选话的认识。一位来自公卫的同学谈了对珍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理解。他谈到自己家乡受台风的迫害,洪水泛滥,人民生命岌岌可危。他认识到大自然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是人类所不及的,当人们收到巨大的打击时,表现出的团结一心,相互帮助,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对同胞的爱护之心,是我们必须保持并且要发扬光大的。由此,我对灾难有了新的认识,而我也对敬畏自然有很深的感触,之前看过一部纪录片《海豚湾》,真实再现了海洋保护协会OPS组织为揭发日本太地町屠杀海豚罪恶的艰难取证全过程。影片围绕日本太地町触目惊心的虐杀海豚事件,在毫无拍摄悬念,毫无情节修饰的平淡背景中,将日本人恶魔般的变态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保护协会一行人的镜头,我们来到了日本太地町。那里到处是可爱的海豚模型,海豚柔和的身体曲线,弯月般的唇吻,让人爱怜之心油然而生。然而,日本人可不是爱怜海豚而立起这么多的海豚塑像,他们每年要屠杀约23000头海豚并冒充鲸鱼肉出售。这些模型和塑像只是他们的商业炒作!
大批海豚被渔船制造的声墙驱赶进一个小小的海湾――海豚湾,然后毫无人性的日本人用最原始野蛮的方法――渔叉虐杀!整个海湾猩红一片。这是对弱小生灵真正的虐杀!一只小海豚拼命挣扎,翻越过几道网,向岸边挣扎,可以看到它背上的伤痕和身后长长的殷红血带,伴着凄厉的叫声。最后它沉没了。这就是海洋馆带给我们欢乐的极大代价吗,我吃着贩卖的海豚肉,看着海豚表演,这是多么残忍的一幕,这些鲜活的生命,它们的呼吸都是有意识的,一只海豚因为受不了封闭环境,而选择了“自杀”,他们只需屏住呼吸就能使自己再也感觉不到痛苦,永远的离开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我们对待身边的生物都是带着如何的心态,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对它们负责,可我们算什么,我们有什么能力对它们负责,它们是大自然的力量,同样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去干扰它们,让它们在自己的家里享受自由与生命的呼吸。
影片中出现这样一个镜头,一位潜水家,深入海底,与海豚共舞,海豚是多么友善与聪慧的啊,它是人类永远的朋友。有句话叫,哪里有杀戮,哪里就有买卖,我们不要再为金钱所迷糊,做出出卖自己灵魂与主见的事来,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对自由的渴望,试着解脱自己,同时也放过其他生物。
保护海洋生物虽是我们力不能及的,但是作为医学生,拿动物做实验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狗狗鼠鼠没有义务来为我们人类的医学事业做奉献,所以我们要尊
重他们。
一位来自七年制的同学谈到他们实验中,自己组的狗做了一次实验就死了,而本来应该坚持做四次的。她在事后做了很深刻的反思与检讨,实验前做了充分准备,实验中虽然出现了状况,但也及时的弥补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狗的死亡呢,原来,是因为她们没有做好术后的看护,做完实验就把狗往狗窝一送,自己洗洗手就回去了,然而狗狗却饥寒交迫,在没见到第二天的光明就死去了。这位学生对此也感到非常懊悔,她将此次事件告诉我们,也使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善始善终,对实验动物做到应有的尊重与敬畏,只有我们用爱心来对它们,严谨的完成实验内容,就会或多或少的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哪种生命不是对生存有无限的渴望,大到海豚,小到狗,甚至还有弱小的小白鼠,以前认为老鼠就是害虫,非常脏并且令人讨厌,当来到学校,看到白绒绒的小白鼠,真是觉得它们可爱极了。
一位刚从实验室过来的同学也谈到我们医学生不爱护动物的不文明现象。实验室的老鼠饲养盒没人给换草垫,只是一层一层的往上铺,结果老鼠的生活环境非常不卫生和拥挤,并且学生也不给它们喂食,这位同学给每个饲养盒都加了食料,便听到饥不择食的声音,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它们被接种了肿瘤,依然对生命有强烈的渴望与希望,而我们人类有了疾病和灾难时又何必自怨自艾,不去积极生活、积极争取呢。
处理好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但是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呢,我们要做到谦和包容,感恩奉献。一位同学就谈到了这方面,她认为我们要与同学谦和相处,不得太极端,不可像马加爵那样冲动,造成那么大的悲剧,然而一位同学反驳到,马加爵也有他的可怜与同情之处,他这样做,也只能愿他的舍友太残忍,对同学的不尊重。另一位同学说到,虽然如此,但马加爵也不该太冲动,他应该用合适的手段来反抗。而我认为,问题不在与他如何反抗,因为他反抗的都是别人的看法与作为,我们首先要看重自己的内心,自己认为什么是对的,强大自己,丰富自己,当自己成功时,别人投来的便是羡慕与崇拜的眼神。
时间就这么愉快的度过了,我们的讨论也接近了尾声,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我听到了来自同学的肺腑之言,让我对生命,对自然,对相处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第五篇:拔尖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拔尖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县委组织部举办了柘城县第七批拔尖人才培训班,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从思想上、工作方法上、工作理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龚飞教授的报告语言生动、数字详实、深入浅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全力建设“四区两枢纽一基地一中心”,加快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的重大意义,了解到当前商丘发展面临的经济结构不优、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技术层次低、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参观学习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柘城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真可谓民心所向,形势喜人,捷报频传,鼓舞人心。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英明决策,使柘城迈入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快车道。
(2)柘城发展依赖于人才队伍建设。我们不但要大批培养和引进人才,还要用科学的管理经营和使用人才,用优越的政策和环境吸引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3)科技创新是地方发展的支撑。柘城县相继荣获“全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产业集聚建设十快县”等称号,依赖于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无论是政府的宏观指
导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都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重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骨干作用,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励更多年富力强、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才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的实践当中。
(4)柘城腾飞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能不振兴教育。引进人才固然可以解燃眉之急,培养大批本土人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可是,老百姓评价名校的标准不是楼盖得有多高,而是教育工作者水平有多高。我们的校长队伍官本位思想还比较严重,离教育家办学的目标还有不短的距离。教师编制表面充足,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还不尽合理。
以上就是我参加此次拔尖人才培训的一些感想。我想参加次次培训的意义还远不限于这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我会把这些收获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不断提高自我提供有利条件,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