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研修培训心得体会三篇
2021年11月1日,伴随今冬第一个寒潮为期五天的校长培训班在教体局党委、局师训股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安排下顺利开班,我有幸成为本期培训班的一名学员。在五天的短期培训中,我克服了工学矛盾,放下了家庭事务,在祖母病故料理后事期间,我也仅仅请了一天假。学时虽短,但对于我来说,却弥足珍贵。我虽不是走向校长岗位的新兵,但新时期对校长的要求、校长应具备的素质、校长的岗位职责、校长的领导艺术、校长应熟知的法律法规等等,我还是非常迫切了解与提升。
五天的培训,还没来得及思考就结束了。好在我把培训专家大量的视频资料保留了下来。回到工作岗位,我边工作边反复观看。专家的理念、详实的案例给了我无限的遐想;同仁的交流、一实小的所见所闻给了我实践的勇气。今天,结合培训与实践,我简练地谈一谈我的培训收获与感悟。
一、关于校园文化建设。
任民教授的一句:“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因为文化好才有名,只有靠文化站立起来的教育才会有力量。”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是的,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正如王局长所讲:有同志说,我们学校有教学楼、有宿舍楼、有餐厅、有功能室,你有人家也有,你的硬件设施再好,你的学校只要没有特色,一样留不住学生。”王局长所言的“特色”不正是任民教授所谈到的文化吗?没有文化的学校是留不住学生的,学生要转学,不是因为校园是否够大,也不是因为校舍是否够气派。关键是学校是否有优良的文化环境,学生在校能否学到知识,能否陶冶情操,能否提升道德品质,能否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告诫过我们: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一所小学,道理亦然。
任民教授对校园文化的定义是朴实的、接地气的。他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生活中沉淀下来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学生日用而不知而明天能带走的东西。他特别强调学校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沉淀下来的,如果前一任校长干得好,有经验、有故事,接任的下一任校长就应该像呵护眼珠子一样呵护我们的好故事、好传统,后任校长就应该在前任的基础上添砖加瓦。后任校长绝不能新官上任三把火,绝不能破坏学校的传统,绝不能破坏学校的文脉。这一点的确给广大学校及校长敲了一下警钟,学校应该做好传承,不要轻易后任否定前任,不要让学校丧失传统。任教授的观点与王局长要求大一点的学校一定要建一个校史馆,一定把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可谓异曲同工!
二、关于校长素质的修炼
社会对校长素质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每个家长、每名学生都期盼遇上一位好校长。那么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呢?本次校长培训班,教体局领导带着大家的疑问特意请来了安徽省亳州市特级教师吴守涛老师做了一场关于校长素质如何修炼的报告。聆听报告后,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校长至少要具备以下素质:
(一)校长占位要高。
当一名好校长,需要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更宽的胸襟考虑问题,以先进的理念立校,以超前的思维建校,以发展的眼光谋划学校的未来。校长要登高望远,谋求发展,要提升四种能力:其一学习力。校长应把提升学习力作为提高各种能力的首要任务。校长只有多思好学,善思勤学,并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治理好一所学校。其二反思力。校长必须成为一名自觉的反思者,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提炼,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来丰富自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来指导学校的的办学实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其三感召力。对于校长而言,感召力是吸引、感染教职员工,使教职员工听从召唤的能力,是校长通过提升自身的学识水平、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其四驾驭力。能够善于倾听,用人所长。敏锐地发现、诊断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一些不利因素和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校长要懂业务。
其一学校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师生的每一种行为作出明确的指引,让教师、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学校管理中有很多细节,光靠制度去约束或单纯的说教,往往起不到作用,校长还要身体力行。要广开言路。校长要认真倾听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凡是对学校发展有利的建议,都要尽量采纳。其二要懂教育规律。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办学的主体,学校的一切事务必须是为了学生,学校的每一分钱应该服务教学,应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其三要抓牢教学常规。大到学校教学工作的统筹部署,小到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都要抓实、抓好。学校要有系统的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其四要成为教学能手。校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直接影响本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校长要研究教材,关注课堂、走进课堂,研究课堂。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教师进行教学探讨和交流,发挥引领作用。试想自己不会教课的校长凭什么要求老师把课讲精彩,作为一名校长,成为好校长的前提必须是先做一名好老师。(三)校长要重文化。
身为校长,应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事业去经营,作为一种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迈向优质、均衡、特色发展的新起点,这就要求通过文化创新改善教育品质、提升教育形象、打造教育品牌。农村学校办学起点低,但目标要求不能低,作为校长要有使命感,在所服务的区域内,决不能让学生接受劣质教育,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四)校长要有情怀。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该是“爱”的表率。校长应该爱护自己学校的老师,自己学校的学生。只有这样,老师才会爱学生,才会爱自己的学校,才会爱自己的工作。校长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当好“服务员”。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培训是教师的最大福利,要积极为教师培训搭建舞台,舍得为教师成长下本钱,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幸福工作。除此之外,校长还要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尽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三、校长必备的法律法规
打造业务型校长,是当下社会对校长的迫切要求。一直以来,我也以为懂业务就是一名好校长,通过本次培训,我才意识到我的认识是单纯的、片面的。我非常庆幸参加了此次培训,非常庆幸能够了解和熟知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怎样落到实处?本次培训给出了完美答案。这也充分体现了教体局领导高屋建瓴,对本届校长提高性培训的高度重视、完美部署和精心安排。
讲授《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是获得“河南省名校长、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的现任洛阳市嵩县教研室副主任白俊庭校长。他的报告深入浅出,详实的法律条文与大量的案例相结合,将学校应该怎样依法办学,学校怎样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突发事件、疑难事件,学校怎样通过法律途径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校长应该掌握和遵守的法律法规等讲解的清楚明白。
白校长一整天的报告,座无虚席。聆听者专心地记、认真地听,每个人都仿佛如获至宝。我也丝毫没有懈怠,记了大量的笔记、拍了大量的图片、录了大量的视频。通过课下的研读,我感觉仿佛一下子觉悟了、成熟了,生活离不开法,学校教育又怎能离开法呢?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校长,必须依法治教,这是我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
四、校长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正以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懂得和会使用信息技术成为当今人们生存的必备技能之一。对于校长来说,信息技术带来的是高效的办公,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成为衡量校长管理能力的标志之一。
五、本次培训真可谓急校长之所急,信息技术课安排的适时、完美。
“信息时代,知道比会用更重要”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听了曹晓伟老师的讲座后,我更加相信这句话的正确性,因为曹老师讲座中的好多内容就是我之前所不知道的,也就是我之前从来没听说过的。当一个人突然知道一样新事物,其意义真的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六、信息技术操作性强,只有结合实际工作多运用才能熟练掌握,师傅领进门,修行只能靠个人。
培训可以结束,但学习一直在路上。我会时常翻起专家、老师们的报告,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0月25-26日,我镇所有中小学校长参加了XX区教育局举办的2021年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研修培训,这次培训会对于校长,尤其是对于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新校长来说,很及时也很必要。作为一名校长在工作中的的确确存在不少困惑,需要通过学习、培训,来提高自己解决实际困难的理论基础。就在大家困惑茫然、徘徊之时,XX区教育局为我们举办了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研修培训,给大家提供了充电加油的机会。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和广度,又有具体的实战经验,让我们对于困惑、难题的解决有了新的思路和认识,实乃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培训会上罗XX教授条分缕析、形象生动地解读了新时代教育政策与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让大家对当前的教育大政方针和肩负的职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加明确了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李帅军校长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就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意义、框架和内容、发展路径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做了题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动力与途径》的报告,处处给人以感染和激励。李源田教授旁征博引、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风趣幽默地做了专题报告《高尚师德是教师发展的强劲动力》,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任民教授就学校文化建设展开了交流,他以高屋建瓴的视角阐述了学校文化的定义,以典型优质的范例展现了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以科学条理的脉络梳理了文化建设的思路。参加培训的校长们围绕“悟精髓、找差距、谈打算”三个方面深入思考、积极发言、认真记录,在讨论交流中碰撞思想、互通互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师在学校管理者的带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因此,校长治校一定要做到“目中有生”、“目中有师”,要看到学生和教师不仅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他们不仅是管理的客体,也是学校的主人。校长要强化人本意识,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成功和成才为本。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使学生会飞的让他飞,会跑的让他跑,跌倒的扶起来牵着走”。这句话一语中的,直指教育本质。没有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爱满天下”的博大精神,没有敬业、乐业、专业、勤业的奉献精神,根本不可能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走向成功,这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先进教育技术,具备渊博的知识结构,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势在必行。尤其是作为基层学校校长,应该切实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更应该经常性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做一个学习型的校长、思考型的校长。正如原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老先生说的一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自己用来深思的”。一个好校长才能让学校管理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引领学校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每位校长都应该学习做校长、好好做校长、做个好校长。
二、强化规范管理,促进和谐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从校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重创新、讲实效,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的方法和教师创新能力、教育教学艺术的提高,为每一位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最佳的营养“套餐”。其次要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的调整,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根据具体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落实目标,提高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最后的结果,更要实时关注实施的过程;及时总结和反思,从而激励教师、学生,有效地工作、学习,完成各项目标,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三、打造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品位。
一个学校影响最长久、最醉人的莫过于独特的办学特色,它好比药力强大的缓释胶囊,不知不觉地长期发挥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学校特色不仅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重建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基本源点。校长要紧紧扣住特色,通过活动激人,活动感人,使大家由生到熟,由小到大,由被动到主动,由徘徊羞涩到成功喜悦,形成学校鲜明的特征。应该说,办学特色越坚持长久,越发展光大,就越能促使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形成品牌的关键,也是学校文化的本质体现。过去的一些名校不仅出好教师,还出科学家、出教授。今天,校长抓教师特色建设不能再简单地把它放在一个通常的地位上去认识,去思考,而应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去全面考虑。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特色文化的竞争,出类拔萃的学校,都有强而有力的特色文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次学习坚定了大家当一个好校长的信念,教育不能没有理想,教育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每一个校长都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要转变观念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要重视教师培训,打造一支思想和业务都过硬的教师队伍;还要做终身学习的领跑者,积极倡导构建学习型学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追忆往昔,畅想未来,我们也必将带着责任上路、怀揣教育梦想,带着对教育事业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追求,逐步实现“引领教师提升、助力学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的教育情怀。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在美丽如画的金秋时节,醴陵教育团一行66人,开启了赴秦川大地、千古帝都的西安学习之旅。为期10天的学习,紧张而愉快,大家感悟良多,受益匪浅,我也不例外。
一、学有所获:
名师名家们前沿的办学思想、先进的育人理念、高效的管理经验、科学的治校方法,让我们耳目一新,眼前一亮。11堂讲座,从不同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地阐述了作为一校之长,如何更好地打造学校品牌,快速地勇立潮头,把自己的学校做强做大。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一线的三位校长的经验介绍:
1.首先是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他是个语文老师,课上得特别好,是个名副其实的的教学校长。他围绕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切入主题,通过大量的事例阐释“三种课堂”的基本要求,点出了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教学的“三还”原则,即:把教材还给教师;把学习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师生。唯如此オ能生成高效而智慧的课堂。
2.其次是西安市第一中学校长史建奎教授。他情商特高,很会沟通交流,是个善于管人的校长。他的讲座诠释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的现代理念,特别强调现代学校管理的三驾马车:用好管理制度,建好教师团队,发展学校文化。优秀的管理团队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实现幸福教师、快乐学生,卓越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
3.特别是山东潍坊歌尔国际学校的赵桂霞校长,人特亲和又敬业,有思想善于创新,是个点子校长。她的讲座《建设一所新学校》为我们生动的诠释了学校想要持久、优质发展首先要有自己的准确定位。其次战略发展的实施,头脑风暴的运用,关键事件的策划、良好机制的构建,适才教育的开展是学校成功的必备条件。同时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的教学设施、高效愉悦的课堂、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是理想学校的保障,让学生在学习中认知自我、提升自我,展示自我。
二、获有所思:
我学故我思。10天的学习,11堂讲座,众多名师名家名校长们的事迹,让我更坚信:奇迹源于努力、努力源于毅力、毅力源于魅力。学校如此、企业如此、团队如此、个人亦如此。山东广文中学,从一所招生困难的学校发展省级名校、西安高新一中从一所教师都留不住的学校发展成国家级名校、海底捞从一个只有四张桌子的火锅店成为一个上市公司、无不是因为他们有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我深深的意识到要想办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理想学校,文化是根本,教师是关键,课程是核心,课堂是保障。我进一步明确:教与学是师生自我构建的过程,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是学校教育之根本。正如一个鸡蛋从外面打破,只是千篇一律的一盘食物。从内部打破,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只有唤醒、激发、引导师生的内在生长力,才能真正达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的办学目标。
三、思必有行:
我思故我行。专家们前沿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高效的育人方法,让我明确了方向,知道如何落实行动。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我工作中急需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1.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把老师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加强情感交流,多与老师沟通(50%的时间与老师交流),平和的语气,谦和的态度,亲和的言语,感情凝聚人心(10月份,与每一位教师谈一次心)。用心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采用不同的管理技巧,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2)用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管理行为,修订南小教师教育教学考核评比细则,构建和谐发展的评价体系。
(3)帮助老师制定成长规划。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设置不同的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如;0-8年教龄的教师传授经验为主-青蓝结对、听评课;8-15年教龄的以反思为主——优秀教学随笔评选。15-20年以上已产生职业倦怠,应该促进其二次成长,加强阅读——读书分享交流、阅读征文等。
(4)根植培训是最好福利的观念,营造培训学习人人争的氛围。加强教师培训。舍得花钱给教师培训,特别是外出参加级别高、含金量高的的学习培训。
2.构建适合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展相应的学生活动。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所学校,只要做了课程,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1)学科拓展课程:根据我校书香特色,结合市局阅读推广,贯彻落实语文是读出来的。决定组织教师进行语文教材的整合,开发语文拓展课程。不仅完成原有校本阅读教材《小学必备古诗词120首》的背诵外,做好课堂1+1和课外百+百,课堂一加一是指一个单元+一本书的阅读(编著分年级段的主题单元阅读补充教材)。如:三年级上第一单元:主题《学校》-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前布置学生阅读《山村小学》《喊沙民族小学》《油麻地小学》《火把花》等。四年级二单元《观察与发现》,重点推荐整本的《昆虫记》、《森林报》及科普读物《地球的故事》、《穿过地平线》等。从国庆假期起就布置此项工作,从三年级开始试点。百加百是指百篇名著+百篇美文,美文来自于学校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从本期起要求教师写范文并收集成册。12位语文老师,一个教师一期写四篇,一年就有近100篇,积少成多,选优取精,逐步成册。
(2)特色艺体课程:南门小学校园面积狭小,体育项目难以开展,但音乐器乐没有专职教师难以实施,剩下美术有一个专职教师只能拿它来尝试,开发书画课程体系。为什么选书法?现代人多浮躁,书法最能修身养性,还有另一原因,醴陵最好的书画大师左越就居住在辖区内,而且还熟,看能不能争取到他的支持,创建书法特色校园。
3.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走进课堂,多听课。(程红兵校长一期听160节课,我们至少也得听80节课)让教师准备更充分,上得更激情;学生听得更认真更投入。从而引导教师思考我的教学是否有效,怎样的教学更有效。促使教师更快地从规范课堂走向高效课堂、甚至是智慧课堂。
(2)深入了解学情,实施分层作业。南小学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如若不分层设置练习,后进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优秀生潜力得不到挖掘,因此想着手《习题训练知多少》分层作业系列丛书的编写,平行班的老师一人出基础题,一人设置拓展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总之,千古帝都点燃起了创新教育的激情,巍巍秦岭给与了发展学校的力量。学习归来,想做的、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我会分清主次轻重,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相信有市局和中心校领导的正确指导,有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有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南小教育之花必将绽放芬芳,醴陵教育必将迎来创新发展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