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心理学学习心得资料
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学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心理学学习心得1
上周一,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我们县召集的--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学专题的报考会。会议由全县各乡镇的200多名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组成的。主讲者是来自北京格荣斯新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方舟导师。
方舟导师可谓是中国心理学教育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现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还担任河北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又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督导师。这场报考会主要围绕“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如何让学生听进去”这两个主题来展开的。在位大师级的导师讲授下,我也收获匪浅、满载而归。虽走出了多媒体教师,但我的脑海里还清晰的呈现出方舟导师的音容笑貌和讲堂上的精彩环节了。
听着方舟导师的课,就想饮了一杯清爽可口的甘泉一样,滋润心扉,婉转如流的语言,就像高山溪水般悦耳动听。尽管已走出课堂,但心还在她的柔波里荡漾,我完全是被她的言语魅力给折服了。连续几个小时的课堂,她竟可以把每一句都吐得那么的天衣无缝,就像腾空的骏马,穿行自如。
其中的精彩环节至今还让我荡气回肠。特别是课堂上的互动,让在场的老师们分别扮演者黔技无穷的老师和调皮难管的学生。当分好角色后,扮演老师角色的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叫在坐学生起立,但在坐的同学始终都无动于衷,或者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起、辜负老师的苦口诱导时,扮演老师角色的同志无奈了,而扮演学生的同志们却开怀的笑了。无奈,不是因为在坐的老师没有配合他们的表演站起来,而是想到了当前现实的某些教育机制和课堂存在的的纪律涣散现象。笑了,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故意捉弄扮演老师的同志,而是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了作为调皮学生可以不顾及课堂纪律的轻松心理,也看到了自己每天在学生面前所扮演的滑稽角色。
但谈到当今教师因与学生或学生家长沟产生矛盾而引发的一些教师被害事件时,我们不禁震骇了。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难道学生不完成作业把学生留下来补作业有错吗?难道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教师批评几句有错吗?面对这种兢兢业业而不讨好的老师所提出的质疑,没有人能给广大教师们留下一个可信服的答复。但在所有人都在围着自己心肝宝贝的转现实社会里,却实是存在着教师因得罪他们心肝宝贝而被杀害的事件。
所以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能指责什么,只能从教师自身的问题去考虑。自己的身体自己爱惜,自己的健康自己呵护。明知道不良情绪会伤害身体,就少和学生怄气。明知道调皮的学生惹不起,就不要对他们大发雷霆。当你学会了紧急刹车,收敛情绪、暂停脾气,你体内细胞自然会正常的新陈代谢,也不存在什么过早衰竭的问题。当你学会了用心和学生沟通,自然就拿到了能打开学生心扉的那把钥匙,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换用一种正确而易让学生接受的说话方式去交谈,这样,自然会乐意地去听取你的意见。平时多用非言语之行为去激励学生,拉近师生间距离,这也是师生间的进一步了解和沟通做铺垫。
凡事,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和学生沟通交流,以心交心,这样才能真正的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就是我听了这次关于心理专题报考会的心得体会。
心理学学习心得2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我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并从中赚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不管是选择职业还是课程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选择,我都会把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从中受益。
其次,我想对自己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心理学与生活》或许能帮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学会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学会如何放松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因此,选择这门课程绝对没错。
最后,我相信学习心理学与生活,不仅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可以学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说不上深入了解了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确实收获不少。虽然这只是选修课,但我确从未错过蔡老师的每一节课。或许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厌烦的心理,出于压抑且无聊的课堂氛围。与之相反的,《心理学与生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兴趣与快乐。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在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心理学的奥妙,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时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感受。有的时候比照个人经历觉得这些理论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故弄玄虚,也越发感受了心理学的魅力。蔡老师的课堂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不仅缓解了我们在上完专业课后的压抑,还学到了不少东西。
经过对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与生活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
通过心理学与生活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对我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心理学与生活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我们讲催眠术的蔡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带给我的收获真的很多,但我还是觉得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想去了解和领悟。如前,开始有点小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择心理学专业。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因为心理学与生活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心理学学习心得3
错误并非出自我们的星球,而是出自于我们自身——莎士比亚。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喜怒哀乐忧伤悲会直接表现为外在行为上,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外在的生活充满愉悦之感。学习心理学之后,会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会厌烦电话里父亲母亲隔山隔水的唠叨,会因为同学之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会觉得似乎受委屈的总是自己却很少从对方立场去考虑问题。而在学习护理心理学之后,才学着多多关注他人。也许那些是我们的至亲至爱,是我们的同学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当我们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后,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和谐,与环境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
其次,进入大学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而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学习自觉自己主性,否则要么因方法不当,不得要领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好,浪费时光.克服自卑 我们周围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对青年来说,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怎样才能增进自我接受感呢?只要我们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大自我的生活经验、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我,找出问题之所在,就能及时予以补救,化失败的打击为增进自我接受感的动力,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如学生所学专业与本人不相符合,班集体中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上不适应以及个人的外貌,身高,经济状况,家庭状况不佳等等.正确走好感情之路,学习 心理学让我们的气质类型粗略地归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同学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现。但由于气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故其表现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尝到爱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恋爱的不顺利,原因很复杂,但气质方面的消极因素无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迟滞,而有的却恰恰受害于过分的灵活通便。但拥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识的同学,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拥有胆汁质的人,在恋爱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胸怀坦荡之长,不犹豫地向你真正所爱者吐露衷情,但切忌急躁,且应注意方式。另外,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适当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形成心理压力,从而进一步发展心理问题............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如果非要要问我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改变”。
心理学学习心得4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心理学学习心得5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老师的讲座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对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关心的莫过于其价值。同样,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大学里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了。
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喜怒哀乐忧伤悲会直接表现为外在行为上,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外在的生活充满愉悦之感。学习心理学之后,会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会厌烦电话里父亲母亲隔山隔水的唠叨,会因为同学之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会觉得似乎受委屈的总是自己却很少从对方立场去考虑问题。而在学习护理心理学之后,才学着多多关注他人。也许那些是我们的至亲至爱,是我们的同学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当我们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后,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和谐,与环境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
其次,进入大学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而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学习自觉自己主性,否则要么因方法不当,不得要领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好,浪费时光.克服自卑 我们周围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对青年来说,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怎样才能增进自我接受感呢?只要我们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大自我的生活经验、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我,找出问题之所在,就能及时予以补救,化失败的打击为增进自我接受感的动力,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如学生所学专业与本人不相符合,班集体中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上不适应以及个人的外貌,身高,经济状况,家庭状况不佳等等.正确走好感情之路,学习 心理学让我们的气质类型粗略地归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同学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现。但由于气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故其表现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尝到爱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恋爱的不顺利,原因很复杂,但气质方面的消极因素无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迟滞,而有的却恰恰受害于过分的灵活通便。但拥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识的同学,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拥有胆汁质的人,在恋爱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胸怀坦荡之长,不犹豫地向你真正所爱者吐露衷情,但切忌急躁,且应注意方式。另外,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适当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形成心理压力,从而进一步发展心理问题............最新心理学学习心得范文资料
第二篇:心理学学习心得
心理学学习心得
我认真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通过学习,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深有感受。
首先,我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书中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再有,我明白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如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现在的教学中如何对待对学生进行的奖励?原来我认为奖励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这是外部的,不能持久。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第三篇:心理学学习心得
本文由洪凤武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心理学学习心得
此次在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坦率的说,虽然上大学时,接触过心理学的丁点知识,但是对于系统心 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理学对于自己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它是一 热门的学科,也很少花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即便是某些时候自己心理可能存在 问题,也不相信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能解决问题。可是通过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 的学习,特别是聆听老师系统的讲课,还有到天津的这一趟学习,不仅感到耳目 一新,而且确实颇有收获。初步了解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有 100 多年的历史。古今中外,许多心理学的宝贵思想,从产生、发展、丰 富、完善到学科的形成和沿革,是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更为突出和实用。心理学能 够帮助我们回答关于人的行为、思想和感觉问题,可以运用其科学的技巧去体察 自己的很多心理过程,可以洞察和分析别人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心理学才能较为 系统的回答到底是什么使你、我、他成为这样的个体。心理学与哲学、社会政治、道德教育交织在一起,从心理学的学科群来看,无论是普通心理,还是教育心理、文艺心理、军事心理、医学心理、社会心理等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明确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极其所处的重要地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或是心 理活动及其规律,以及心理作为内在条件的行为。心理是人的神经系统,是物质 的属性,但本身不是物质,所以不能直接进行测量和分析。只能通过人的活动行 为进行分析,因此从广义的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过 程就是建立和完善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体系重点学 科越来越多,苏联哲学家凯德洛夫认为“迄今 2500 多门科学,惟有心理学和人 人都有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既是从事各种认识活动的主题和中心人物,又是心 理活动的主要载体和承担者,没有人的参加,没有符合人的心理规律的活动,任 何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都不能得以实现。”若把哲学、逻辑学等成为思维科 学,心理学则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接合部。掌握心理学的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学习心理学要 如实揭示现实与心理、心理与行为的内在关系;要树立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的、开放的、复合的、动态的大系统观念;要注意到心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性,用
动态的观点来研究心理。心理问题遍布人世间,对心理学的研究要和解释分析现 实问题相结合,推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 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那么就要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人 格结构、能力兴趣、兴利除弊,开发潜能,激发天然创造力,解除烦恼,指导工 作和生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某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动机、需要、思 维、思想等,分析某个地域人的素质和特征,就会深刻的认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就会减少误会和冲突,更好地协调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学 会帮助他人,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例如,在我门国家,解决农民问题事关重 要,而研究农民的心理特征和需要以及不同地区农民的心理差异,不仅能够因地 制宜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而且有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接受新科 技的兴趣。在我们家庭,要教育好子女,就得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倾向、兴趣喜 好、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综 合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正所谓“顺人之性以治物,则无不可用,顺人之性以 治理,则无不可治”。以上是我对学习心理学的一些心得,还很浅显,但确实深切感受到在人一生 的成长经历中,成功与失败,喜悦与烦恼;爱与恨,善与恶皆与人的行为和心理 息息相关。而通过对心理学的学习和进一步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和 理解他人,解决生活工作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矛盾,缓解紧张压力,调节情绪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爱情心理学学习心得
爱情心理学学习心得
在岁月的流逝中感受着爱,在成长中理解着爱。随年龄及阅历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懂得爱。爱是什么,爱就是在适合的时间遇到适合的人。爱也许不是你想象的样子,爱要面对实际,面对将来,爱不仅仅是现在。爱需要勇气,需要责任,需要一辈子的相守。
在上“爱情心理学”课之前,我对爱情抱有很多的幻想,上过这门课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对爱情存在那么多的误区。这门课程教会了我很多,至少在爱情这条路上,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
以前,我认为爱情是美好的,是没有缺陷。我曾经幻想过它的色彩,如此浪漫,如此让人迷恋。因此,我认为爱情仅仅是简单的喜欢,简单到能够陪伴心爱的人在一起就足够了。但是上过这门课程之后我发现我错了,爱情的内涵更多的是责任,是遵守承诺。在这完美的爱情背后,隐含的是包容,是在意。
我正经营着一段感情,而且这段恋情已有3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中,有哭有笑,有甜有苦。是她的宽容和睿智让我变得成熟,让我成长,让我明白了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等失去了,就连珍惜的机会都没有了。爱是那么的简单,但却有那般的让人迷惘。
爱情是一个古来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爱情的认识、观点至今仍然引发人们去思考去争论。冲过硝烟弥漫的高中,跨进了大学这一环绕着神秘和浪漫光环的象牙塔,成为被亲人寄予厚望的天之骄子。然而,荣耀感和新鲜感退却之后,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们无所适从:宽松的管理给了我们广阔的发挥空间,大量的空闲时间让我们倍感迷茫;远离父母家人的生活给了我们独立生活的自由,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却让我们不断受挫,欲行又止;大群生活在一起的同龄人给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无限机会,客气拘礼但缺少真诚热情的交往却让我们有了弦断无人听的感慨;校园里双双对对的恋人身影给了我们生动的启发,真正适合的人生伴侣却不可轻易求得······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终身伴侣,如何找到真正的爱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我认为爱情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感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会引导人走向健康、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我们公认爱情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绪。感觉和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作为这里面最复杂的一种,爱情就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是个什么滋味了。
爱情大约有四大作用:其一让男女双方愉悦,可以快乐的生活;其二进一步升华到婚姻,繁衍后代:其三激发灵感,生出新的艺术;其四解除人生的孤独寂寞。然而,并不是每一场爱情都可以把四种作用发挥出来,或者说,不是每一份爱情都含有这四种作用,所以,我们急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以把握爱情的内在规律,从而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爱情史。
首先,端正恋爱的态度,爱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份责任与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力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其次,要正确看待爱情有与无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理论,一切高层建筑都要有经济基础,任何事都要在吃饱饭的前提下开展。作为人类最高级的情感,爱情绝对是一种奢侈品。既然是奢侈品,就必须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有部分人可以享用,而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所以要学会坦然面对,不要感伤。
再次,要有一个合适的爱情期望值,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想象的爱情通常是王子与灰姑娘,但实际的爱情是门当户对,要看双方的学识,职业,家境是否相当。我们不要期望有贵族式的爱情。
再之,要充分认识爱情的各大作用,有目的的而不是盲目的寻找爱情,只有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爱情,你才会最大可能遇到你的爱情。如果你要的是男女之间的欢愉,就找一份天真的爱情;如果你要得是一份美满的婚姻,就要找一份权衡各方的爱情。
最后,摆正爱情的位置,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是苍白的。
第五篇:婴儿心理学学习心得
《婴儿心理学》学习心得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完后的总体感受:
婴儿早期教养的质量对其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促进婴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认识到婴儿发展的生理物质基础的发展规律
2、按照上述规律及时给予适当的外部刺激 具体条件
1、保持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
2、为宝宝提供一个丰富但决不是奢侈的物质环境
3、充满爱心、保持一个上进、开放、平稳的心态
4、与宝宝尽可能的平等交流
第一部分
理论
一、婴儿心理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发展是生物预置成分与环境教养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是适应的过程,适应就是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过程。认知、智能或其他心理能力是在适应的平衡中获得的,智慧的本质即适应。(对于成人不也同样如此吗?)
0-2岁婴儿处于感觉运动阶段,主导的智慧结构是活动图示,或称动作模式,婴儿通过感觉和运动动作认识世界。离开活动,婴儿就失去了思维,而且婴儿有不断重复探索环境的行为,这些重复实质上就是建立图式,进而理解物质世界的过程。
2岁以内有6个发展阶段:
1、1个月以内:反射活动阶段2、1-4个月初期循环反应(动作重复)阶段3、4-8个月二期循环反应(偶然的目的活动)阶段4、8-10个月二期协调反应(目的-手段协调)阶段5、10-18个月三期循环反应(尝试-错误反应)阶段 婴儿开始在活动中体现因果关系的迹象,他们开始知道自己的活动对外在物体有所影响,于是他们以做出的动作为手段去引出一个新的结果,从而他们可以诱导某些意外的事情发生,显示了似乎有一种“顿悟”式的解决图示的萌生。但自我中心化现象仍然存在,头脑中尚无法表征看不见的动作。6、18-24个月心理表象操作(思维的开端)阶段
可能会提 前
婴儿达到产生心理表象或符号的内化图式水平。现在婴儿开始会想象视觉以外的物体,还能想象追踪一个未在视觉中出现的轨迹。
二、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无论儿童的遗传潜势如何,生活在丰富环境中的儿童比生活在贫乏和局限环境中的儿童得到更多的测验分数。(鼓励宝宝与人交流,与自然交流)
三、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一)母婴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达到婴儿身心的最优发展,尤其在婴儿时期和婴儿早期,母婴之间相互作用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母婴相互作用中的感情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形成母婴感情连接纽带,又称母婴依恋。敏感的和极富爱心的母亲对婴儿的及时反应和满足,促进因而学习使用情绪作为适应工具与成人进行交往,以此赢得及时和必须得生存发展条件。母婴之间敏锐而频繁的情绪交流在他们之间营造了良好的感情气氛,在家庭中形成了欢愉的感情环境,这是婴儿身体健康、智能和社会性发展的心理前提。第二、母亲在与婴儿的相互作用中直接起着全方位的教导作用。
(二)父亲的作用
第一、父亲是诱导婴儿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第二、父婴的共同活动和游戏对于婴儿认知、社会性和个性特征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父亲与婴儿在实际活动中的交往与婴儿的智商呈正相关。
第三、父母角色与行为的差异对于婴儿性别角色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三)独生子女与父母教育
国内外研究结果总体标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在智力上有明显优势,在省会行为和个性特征上无明显劣势。
第二部分 发展
一、身体成长
婴儿躯体位移能力的发展对于婴儿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绪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新生儿的身体运动锻炼应从出生后的第三个月开始,按照婴儿体操运动教程的指导,坚持经常的四肢伸屈运动后随后的躯干起坐俯仰运动,使婴儿的肌肉、骨骼、关节、筋腱得到更加强壮的生长。(这一点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户外活动能促进婴儿的视、听、嗅、触摸等感观和感知觉的发展。
二、感知觉的发展
对深度的恐惧主要来自婴儿早期的运动(爬行)经验,它既不 是先天预设的本能,也不是后天的特殊经验(跌落经验),而是婴儿早期自身位移运动经验(爬行)使婴儿产生了深度知觉的反映。深度恐惧感产生于深度知觉,而后者正是来源于早期婴儿的运动经验。(对防止宝宝意外伤害有一定意义)
早期从先天结构中获得的原始能力在后天缺乏练习的环境条件下,已有的能力会逐渐消失。(那些意识到上述问题,并进而创造条件保持这种环境的家庭就有可能培养出所谓的具有天赋的孩子。换句话讲,每个孩子都有天赋,但某些能力是在后期教养中退化了,如果能创造条件,并有意识地进一步强化婴儿的这些能力,对孩子的发展将大有益处。问题是第一婴儿到底有哪些能力会消失,我们还不太清楚,第二有些环境也是我们无法保持的。如语言环境等)
三、注意、记忆与学习
(一)注意
对外界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心理的定向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对数量少而大的刺激物的注视时间大大少于数量多而小的刺激物。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婴儿的注意对更复杂、更细致的物象保持更长的时间。(我们要注意引导)
(二)记忆
在脑里储存信息和提取信息,从而使用信息的过程
(三)学习
获得经验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是一种在婴儿时期经常出现的,二者有着密 切联系的学习现象。习惯化是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地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映减少的一种现象,它是要排除那些人已熟悉却仍重复出现的刺激物以免使脑负担过重的一种方式,以便为新异刺激保留注意的脑力。而对新异刺激的反应恢复和增加就是去习惯化。简单讲:去习惯化就是学的过程,习惯化就是习的过程。
习惯化包括的要点:
1、能够引起习惯化的刺激必须是连续多次重复出现和出现时必须持续一段时间。
2、能够引起习惯化的刺激必须是婴儿能产生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如光线、颜色、形状、声音等。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如室温就不会引起习惯化。
启示:第一、单调的、不断作用的刺激引起婴儿厌烦,失去兴趣,不利于学习经验的及时增长。第二、单调的、不断作用的刺激不利于婴儿提高其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和接受上的灵活性。第三、习惯化与新异反应性的适当运用是促使婴儿学习的有效手段。经常更换环境刺激物和玩具,可以保持婴儿的活跃、兴趣状态。较长时间以前熟悉了的刺激物,在间隔一段时间以后再出现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新异性作用。
四、认知与智能
问题解决是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行为在多次联结中最终取得达到一定目的地效果的学习行为。也就是尝试-错误的问题解决理论。尝试错误行为是建立在偶然联系上,顿悟式行为也不可能解释问题解决的内部机制。
启示:宝宝的正确行为在一开始大部分是属于偶发的,换句话讲她是无意识的。教养成功的重要性就在于对于这些偶发的行为我们能及时地予以发现,并以合适的方式如语言、行为、表情等对她加以确认和鼓励,以诱导宝宝出现更多的同类行为。经过反复,宝宝对这一行为将形成习惯化。虽然我们不及时鼓励,宝宝也可能会最终出现这些行为,但正确的教养势必使这一过程缩短,进而使宝宝优于别人。
五、语言
11-14个月婴儿言语获得的主要来源是模仿,语法规则只能在与人交往、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
成人使用儿语的作用和原因:
1、儿语的特征能诱导婴儿的注意,尤其是熟悉的声音能引起婴儿的注意和兴趣。
2、儿语能调节婴儿的激动水平和与婴儿交流感情。
3、儿语的音韵修饰有利于婴儿的言语加工和语言理解。
婴儿1岁以后,母亲经常在同婴儿玩耍的时候伴随着语言,母亲在指引婴儿的视动活动中,尽力使自己的言语含义清楚河让婴儿理解。20-30个月是婴儿掌握基本语法和句法的关键期。1岁以后,成人就应转化为说正常语句,而不要过久地停留在使用儿语阶段。
教婴儿学话要以他们能理解为基础,对不理解的语句的模仿只是鹦鹉学舌,不能说是真正的语言。总结:婴儿需要成人的精心护理和教导,为了给婴儿语言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父母亲人应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陪伴宝宝,宁可节省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和精力,陪伴他们玩耍,施以语言示范,与他们共享他们在玩耍获得成功和话语有所进步时的欢乐。成人对婴儿快乐的共享是对认知活动和语言发展时的最重要的和最优的反馈和强化,欢乐的气氛是婴儿心理成长的最佳环境。
六、情绪
(一)兴趣
是先天性情绪
应当如何对待孩子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无休止活动,任意拆毁玩具和物品,甚至接近危险物和由此给母亲带来无限烦恼的问题:要知道,敏感的、好奇心强、好进取的父母比那些喜欢生活在秩序井然、事事按部就班环境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和发展他们孩子所天然具有的兴趣-认知倾向。给孩子游戏的自由,让他们享受“创造”和幻想,这些对他们的创造性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快乐
快乐从成就中而来,所以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的活动和活动成果中体验真正的愉快,并从中得到对世界、对社会和人的信心和自信,得到对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很少紧张和得到应付环境的能力。
兴趣和快乐都是正性情绪,因此我们要注意:(1)成人应当是婴儿正性情绪的主要来源,应当供给她足够的视听条件,使婴儿练习和支配她的视听集中活动。(2)满足婴儿生理需要是排除负性情绪的最好方法,有助于建立正性情绪体验。(3)婴儿的微笑行为对他们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母婴相互交往中,微笑的效果比微笑发生在其他任何场合对婴儿的发展在一生中的重要性更显著。(4)婴儿的快乐来自于自我满足。
(三)痛苦
缺少爱抚和陪伴的婴儿为了避免自身因哭泣而体验的痛苦,他们会停止哭泣,但若经常如此,他们将成为感情冷漠的人。不要害怕宠坏了宝宝,及时地满足加上合理地引导只会使宝宝产生更为积极想上的情绪。
对体验痛苦的孩子,单纯的施加斥责或惩罚以及单纯的安慰和怜悯,都是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案例:孩子摔跤了,应该如何处理?
正确的方式:在安慰体验痛苦的孩子的同时,积极地试图去消除或减少引起痛苦的刺激事件,帮助孩子处理、应付和克服痛苦将显得更加自然和容易。得到如此待遇的孩子能学会自己去战胜痛苦和障碍,他们将学会更加信任别人,更理解和同情别人。他们更有勇气去做事,对挫折有更大的忍耐。
独生子女的坏脾气是在父母对她没有鲜明的是非标准、经常无原则迁就得情况下,在她犯的某一过失中受到父母的阻止或责备时发生的。
例如:母亲外出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孩子因恐惧而痛苦,当 痛苦不断加深而难以忍受时,愤怒就有可能出现。怒将减弱害怕和痛苦。如果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孩子就会学会在自己恐惧和痛苦时发怒,以减低自身的痛苦。
对待孩子的恐惧心理,正确的方法是一方面向孩子解释引起怕的对象,减轻孩子恐惧感,同时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鼓励他们对恐惧进行抵制而不退缩。这样的父母也能得到孩子的信赖和亲密感。
第三部分
教育
人的智力发展到17岁基本完成。0-2岁20%,到4岁50%,8岁80%,12岁92%,17岁几乎100%成熟。在此过程中,2-4岁最为重要。
建议大家重点看看438页关于周岁到3岁的婴儿教育。面对固执地孩子,父母的纵容或是强求都会使孩子更加固执任性。折中处理的方法是允许孩子大胆冒险而又关注他们避免闯祸,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失败而又尽量避免失败,允许他们活动的自由而又适当加以控制——帮助他们发展而又不至于影响他们主动性的发挥。这一切有赖于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平衡点很难把握。
案例:孩子把积木丢的满地都是,如何培养宝宝保持整洁、生活有秩序的习惯。如果刚开始要求孩子收拾,她不愿意,该如何处理?
一、智力培养
早期婴儿的智力发展首先体现在手的运用技能上,培养孩子用 手的精细动作技能是智能发展的首要部分。鼓励孩子用手去摸索和探究外界,一方面为孩子提供刺激丰富的环境,如外出游玩开拓孩子视野,给孩子选择适宜的玩具积木(装配性玩具、可拆卸的玩具和套圈玩具能有助于孩子学会区别物体形状、大小和颜色,以增长其对物体的更准确的概念。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孩子共同玩耍。共同玩耍的好处有三:(1)孩子能有安全感。(2)孩子能够模仿。(3)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或轮流相互交替做事,孩子会非常高兴。欢快的情绪有利于孩子脑力开发。
玩具的选择:
12-18个月
能拉得走的玩具和安装玩具 18-24个月
增加玩砂土、水的玩具
24-36个月
从事模仿性游戏所需的多种生活小器具 行为规范教育如整洁、卫生、礼貌、谦让等从1岁半开始就可以训练了。
二、全面发展
在重视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重点要培养孩子两方面的个性品德:第一是在爱的温暖中培养婴儿的同情心和歉疚感。第二是在成人的示范和要求下培养严格有序的生活习惯。
三、父母的类型
(一)独裁型父母
(二)放任型父母
(三)权威型父母 倾向于合理地引导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对孩子的表现比较关注,正确、及时而恰当地实行表扬或惩罚。必要时,父母会施以坚定的限制,但会说明理由,并鼓励孩子与之交流意见。
思考:我们呢?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过程中,我们应做到:
1、作出表率。
2、解释理由、3、勇于承认错误。
4、应该公正。
四、惩罚
冷静而慎重加以惩罚是最重要的原则
如何运用惩罚使之达到最大效果:(1)实效性。惩罚的时间与行为效果发生时间越接近越好。(2)一致性。我们所持的惩罚标准应该一致。互相一致,前后一致。(3)解释理由。(4)选择合适的实施者。一般情况下,与孩子关系越密切的人做出的惩罚效果越好。(5)注意惩罚的负面效果。惩罚不是打骂。
五、坏脾气
(一)防止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孩子发起坏脾气,如果是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如果不合理,应在他们平静后试图讲清道理。
(二)不要让孩子刚到发脾气能得到奖励。比如孩子生气之前不给她糖吃,生气后也不能给她。否则孩子会觉得只要发脾气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不要因为在公共场合下孩子发脾气就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