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
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了,为了不让病毒广泛扩散漫延,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下面给大家分享全国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学习心得.欢迎阅读!
全国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心得1
这是中华人民再一次面对病毒危机:新型冠状病毒。距离上次2003年非典仅过去17年,刚好降临在春节之际。这是一种急性感染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如初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者呼吸窘迫或脓毒症状休克,甚至死亡,目前认为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还未发现特效的治疗方法和病毒疫苗。病因原由吃了某野生中华菊头
蝙蝠、果子狸,人类处于食物链端,但也不是万物皆可食的,溯源分析结果将源头指向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病毒形式可能严峻化,冠状病毒属于RHA病毒,变异性极强,且目前疫情处于早中期阶段,后续将可能出现病毒变异及超级病人,增强防控难度。这是一次严重的危机,作为人类的我们不应该反思?如果疫情无法控制人类将何去何从?如果我们管好自己不贪嘴吃野味会有这等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
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希望全国人民手拉手携手共抗此次危机,都好好在自家呆好,不乱跑。武汉小可爱,不要害怕,有祖国在,我们一定可以度过这次危机,很多医护人员已放弃和家人团年的机会奔赴疫场一线,我们更应该相信他们!加油武汉,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中国,愿世间的美好与你们环环相扣。
全国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心得2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艰难时刻,钟南山院士、无数医务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纷纷走到前台,直面病毒、主动请战、一线战斗……中华儿女多奇志。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浇铸起了一道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铜墙铁壁。他们是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值得点赞,值得仰视。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大爱、闪耀希望的光芒。当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后,84岁高龄、经历过SARS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在了台前;15名医务人员拯救病人,不顾个人安危,最终感染上了病毒;1名长时间辛勤工作后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时,满脸都是创伤;全国无数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抗击病毒一线……都说“大爱无疆”。这些行动无一不彰显大爱,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源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欣慰地看到,出院人数在日见增多,隔离效果在逐渐显现,治疗措施在日渐精进……形成一幅动人的战斗画卷,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就好像看到了人间大爱的广阔、生命不息的希望。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忠诚、闪耀担当的光芒。在后防线上,各级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宣传引导,做好防护隔离,搞好检查消毒,抓好后勤保障,哪里有危险就挺在前面,哪里有困难就冲在前面,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有力进行;纵使不能站到一线的老党员老同志,也“哪怕转发一条信息,让大家不串门、勤洗手、多消毒,尽自己一份力。”公安部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医疗部门走到交通路口、汽车站点,进行消毒、检测体温……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处处彰显忠诚品格、担当作为的风范,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一切困难都不叫不困难,一切危险也都能迎刃而解,战胜困难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拼搏、闪耀智慧的光芒。与病毒抗争,就是与时间赛跑。西北某省疾控中心病原实验室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拿到标本后,实验室能在一天内筛查出是否为已知或常见病毒;而2003年爆发的SARS疫情,科学家用5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2013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从首个病例发病到分理出病毒病确诊,用了1个多月。从隔离到检测、从检测到治疗,无数人不舍昼夜、不顾安危,硬是做出了骄人业绩。我们欣慰地看到,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最快只要2小时;抗病毒治疗、抗菌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凝聚心情和汗水的各种治疗方案纷纷登场;上海传来好消息,新型冠状mRNA疫苗研发正式立项,预计40天内完成大规模生产制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争、拼搏,就是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就像仰视一种生命的哲学,就像看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全国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心得3
当前,疫情处于较为严重复杂时期,疫情防控更是处于关键阶段,需要有人能站出来真正担当作为,“安抚”公众情绪、“控制”恐慌状态、“有条不紊”度过难关……每一项工作都刻不容缓。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面对严峻考验,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信心、众志成城,让担当作为成为人民群众安心“定心丸”!
冲锋在前,奋战一线率先抓落实,不缺执行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在这危难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临危受命”,“逆行”冲往防疫最前线。阖家团圆日,奔赴“疫区”支援,他们说“国家的大事,我们义不容辞”,直抵防控最核心战场,他们说“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率先抓防控落实,需要他们冲锋在前,这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更是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所在。落实防控责任必须依靠基层一线强有力的执行力,疫情防控目标和各项措施需要落到每个岗位、每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的过程就是给老百姓“定心”的过程。
铁拳出击,积极应战抗疫现成效,不缺战斗力。疫情严峻亟需引起全面重视,但绝不是制造恐慌,公众的恐慌来源于抗疫信心的缺失,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就是人民群众“驳击”恐慌的最有力支撑,任何时刻任何情形,党员干部都不缺战斗力,铁拳出击、有条不紊就是最“扎实”的担当。面对疫情阻击战,医务战线的党员干部前赴后继迎难而上,有了他们的“不计报酬、无惧生死”,才有了“疫霾”下一点一滴的“捷报频传”。每一份_书承载着的都是勇敢的决心,他们说“作为医护人员,我责无旁贷”,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他们不眠不休从未言弃,这是党员干部的担当,更是击退“肺炎”的战斗力所在。好消息不断传来,千万人心的汇聚就是真正的信心和力量。
科学应对,钻研科普及时解疑难,不缺“免疫力”。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病毒”是我们共同的且是的“敌人”,科学应对、信任依靠、尊重扶持是增强“免疫力”的良药。科研战线的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赛跑,开展疫情应急科研攻关,强化防控诊疗技术研发及成果应用,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提供科技支撑,他们一直在行动,这样的科研“智囊团”,是人民群众的自豪与信任所在。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科普战线的党员干部与谣言抗击、与质疑抗击,信息公开不隐瞒、专家回应解疑惑、稳定情绪增定力。尊重科学是提高“免疫力”的不二法宝,党员干部要带头理性应对,让科学、透明、作为成为抵抗病毒的强有力屏障。
特殊时期需要特殊方案应对,非常情况需要非常手段防控。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党员干部要“有所作为”“有所担当”,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担当作为成为人民安心“定心丸”。
全国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心得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来势汹汹,党员干部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挺身而出,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成为战“疫”的“先锋军”。为此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吹响“冲锋号”,投身到战“疫”之中来。
吹响“冲锋号”,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当好标杆。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斗争,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工作作风、领导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验。党员干部在这个关键时刻更运用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党员干部要带头站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才能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带领群众。“将不畏死,卒不惜命”。党员干部唯有带头顾全大局,坚守岗位,才能以用实际行动当好标杆,发挥引领作用。
吹响“冲锋号”,各级党员要以高度责任感开展总动员。疫情来势凶猛,各级各部门党员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发挥联动作用。医疗卫生战线的基层党组织要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临危不惧、迎难而上,恪尽职守、救死扶伤。各级党组织要大力支持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实际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党组织要带领群众发挥好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只有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才能发挥出群众的力量,坚决打赢同新型冠状病毒斗争这场硬仗。
吹响“冲锋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站在第一线。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面对疫情,党员干部就更要积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医疗救治、通信、电力、建设、交通运输等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的各条战线上,都有党员干部作为先锋队、突击手努力奋战的身影。打赢战“疫”需要一场人民战争,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在抗击疫情一线守初心、担使命,才能带领群众筑牢战“疫”的长城,切实保卫好人民群众健康,最终赢得胜利。
全国疫情感动人物事迹心得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来势汹汹,党员干部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挺身而出,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成为战“疫”的“先锋军”。为此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吹响“冲锋号”,投身到战“疫”之中来。
吹响“冲锋号”,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当好标杆。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斗争,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工作作风、领导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验。党员干部在这个关键时刻更运用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党员干部要带头站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才能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带领群众。“将不畏死,卒不惜命”。党员干部唯有带头顾全大局,坚守岗位,才能以用实际行动当好标杆,发挥引领作用。
吹响“冲锋号”,各级党员要以高度责任感开展总动员。疫情来势凶猛,各级各部门党员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发挥联动作用。医疗卫生战线的基层党组织要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临危不惧、迎难而上,恪尽职守、救死扶伤。各级党组织要大力支持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实际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党组织要带领群众发挥好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只有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才能发挥出群众的力量,坚决打赢同新型冠状病毒斗争这场硬仗。
吹响“冲锋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站在第一线。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面对疫情,党员干部就更要积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医疗救治、通信、电力、建设、交通运输等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的各条战线上,都有党员干部作为先锋队、突击手努力奋战的身影。打赢战“疫”需要一场人民战争,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在抗击疫情一线守初心、担使命,才能带领群众筑牢战“疫”的长城,切实保卫好人民群众健康,最终赢得胜利。
第二篇: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5篇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1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葱3斤、鸡蛋6斤……”
2月19日下午3点,潘世国正在给村民王海军清点代购的生活用品。对账结束后,潘世国交代他,如果再有什么需要就给他打电话,他下次集中去镇上买。说完,潘世国又赶去下一户村民家里送东西。
疫情防控期间,帮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为潘世国的工作常态。
现年57岁的潘世国是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淘沟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1月26日,潘世国正在十堰市顾家岗社区的儿子家里过春节,突然收到工作群里发布的紧急通知:“请同志们明天尽快返回驻点扶贫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国没有丝毫犹豫,收拾行装就出发。
“这里离白桑关镇驻点扶贫村有90多公里,外面还下着雪,没有车辆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儿子都在劝说他。“那就走回去!”
潘世国当时就下定了决心。妻子不放心他一个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1月27日,潘世国和妻子早早起床吃了饭就出发。夫妻俩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点终于赶到了位于集镇上的家里,此时距离驻村帮扶点还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经过简单休整,上午11点,潘世国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经过了6道登记和测温点。下午1点钟,他终于赶到了淘沟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XXX个小时。
如今在淘沟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购生活用品,他还要摸排村民的发热情况,负责值班,巡回宣传,上门劝导。“现在大家都在一线辛苦奋战,我是党员,关键时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国说。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2
“师傅,您从哪里来的?请您测一下体温。”2月6日,在武邑范村交通检疫留验站,43岁的武邑县交通局干部杨国军一边为进出的人测量体温、排查过往车辆,一边无数次重复着这句话。
1月30日,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武邑县决定成立106国道武邑范村交通检疫留验站,把好全县的北大门。作为交通部门联络人,杨国军负责范村和汽车站留验站的筹建。建设留验站可不是简单事,留验站由交通、卫生、公安交警等部门人员组成,人员结构复杂,大家彼此又不熟悉,管理起来难度很大。现场几个党员提议,由交通局向县直工委申请,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杨国军成了临时党支部书记。
面对既无值班室又无照明的实际情况,杨国军和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大家马不停蹄安装减速带、爆闪灯、防撞桶等交通设施,同时协调电力部门接电安灯,搭建值班帐篷,解决值班人员吃住用餐问题,保证了留验站当天筹建,当天启用。
工作人员有了“家”,作为“家长”的杨国军就更忙了:他是负责人,吃喝拉撒都得他操心;他还是资料员,所有过往车辆的台账他都一一登记。2月3日晚,一场雪后,路面又湿又滑,值班人员顶着凛冽的寒风,登记过往车辆,心疼值班人员的杨国军冲到检测第一线替换身体虚弱的同志……
从1月24日到2月4日,他一直没有闲着。除了范村留验站建设,他还负责建设汽车站隔离通道、县城6个留验点的建设。连续多日的紧张劳累,杨国军的身体吃不消了,出现尿血状况,队友们把他送到衡水市人民医院就诊,主治医师建议入院治疗。“任务还没完成,我不能休息!”未遵医嘱,杨国军坚持返回到工作岗位。2月5日晚,身体出现严重不适的他,被同事强行带到县医院住院治疗。
“他就是冲锋在前、坚守岗位的铁把门。”留验站成员、马台卫生院院长明智民说,“我们一起工作的这些天,他的榜样一直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现在已经有4名同志先后向留验站临时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我们要向他学习,直到打赢这场战役。”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3
“大家注意啦!今天我去县城采购,上午9点前各户把需要买的东西告诉我,我给大家代买。”2月13日一大早,武邑县龙店镇刘家墩村党支部书记刘延磊在大喇叭上喊着。
疫情发生以来,该村全体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自发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他们在村口设立了检查岗,对进村人员、车辆严格检查、消毒。刘延磊还每天通过村里的大喇叭普及防疫知识。党员干部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村民刘合印拿出了自家的帐篷,为24小时轮岗值守检查口的志愿者挡风御寒;村民刘福全将自家的电线拉到了检查站,免费为检查站提供照明……
关键时刻,刘延磊担起了村民生活用品的采买任务,他让村民把要买的蔬菜、鸡蛋等生活必需品通过微信发到他的手机上。全村30多户,这家要买茄子,那家要买蒜薹,几十条信息发过来,他一一统计好,每隔三五天,便带着村里的志愿者刘红然、刘宏伟、刘梦德往县城跑采购。
“上午9点多出发,一次大概要买将近12辆购物车的东西,下午1点多才能回村!”刘延磊说,因为采购的东西多,每次大家都顾不上吃午饭,“大家都不觉得苦累,因为我们是党员干部!”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4
在重症监护病区,老年患者占比较高,为了让他们尽早康复,医务人员全力施救,用心陪护;而在病房外,消防员们也在竭尽所能守护医院安全。
张倩: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
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这是张倩抵达武汉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周前,她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建制地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老年医学科的张倩和队友们负责其中XXX个老年患者。老人们夜间病情变化快,张倩总会提前出发去医院。
这几天,3床的患者周阿姨情况不太稳定,住在同一层楼轻症病区的老伴一直惦记。张倩知道后,就提前拿手机录下一段周阿姨老伴的视频,晚上一接班就带给周阿姨播放,让老两口都能安心。
5床的傅阿姨女儿住进了方舱医院,想起还在酒店隔离的小外孙,傅阿姨就吃不下饭。张倩查房的时候,就嘱托护士给老人换上了甜味营养剂,在询问病情后总是留下来,多陪着老人聊聊天。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当年张倩备战高考时遭遇非典,医务人员舍身救人的场景感染了她,她报考了医学院。生命至上,努力救更多的人是张倩的初心。
你守护病人我守护医院
医务人员奋战在病房内,消防员们则全力守护着医院的安全。这是火神山医院消防救援站的一次消防演练,这支由7名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组成的队伍里,41岁的李长春年龄最大,曾参加过8000多次的灭火救援战斗。1月31日下午,他和队员们进驻火神山医院,48小时内完成了消防救援站所有消防器械的调试并投入使用。
火神山医院和普通医院在布局、建筑结构、内部设施上差别很大,李长春和队友们8次深入医院,并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制作电子沙盘,但要想完全覆盖医院的每个角落,还需要加强培训、群防群控。
消防队还与医院建立了24小时消防直联直报秒级响应机制,每个病区有一位负责人,以便第一时间处置火情。从进驻以来,大家24小时备勤,收集数据5XXX个,制定应急预案115份,保障了火神山医院的消防安全。目前在湖北,共有208支3XXX名消防救援人员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的一线。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5
有这样一位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
走进刘智明生前的办公室,他的工作证和围巾还挂在墙上。许多同事直到现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去的事实。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刘智明所在的武昌医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1月21日刘智明去市里开会接到任务要接收XXX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数仅次于金银潭医院。而武昌医院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院区改造和病人的转运。
不眠不休的三天,刘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医院是综合型医院,短时间内按照传染病医院要求改建,难度极大。增加床位、调配医务人员、解决物资,每一件事都需要刘智明协调。
而此时的刘智明已经住进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结果显示,肺部严重感染,随后的核酸结果确诊为阳性。
在ICU里,刘智明的身份变了,可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却没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一会儿问病人收进来了没有,一会儿问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没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却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并让大家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复出院,再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护士长。丈夫感染后,她曾想过赶过去照顾病重的丈夫。然而,刘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线,把她留在岗位上,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2月14日,刘智明病情突然恶化,被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抢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斯人已逝,在刘智明所带领的武昌医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第三篇:感动人物事迹
在人流如潮的妇女儿童医院,你总能看到这样一位女大夫,她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地为你提供服务,解除你的痛苦,为你指明治疗的方向。她时常放弃休息,在医院里为广大患者提供服务。这就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吴大夫。
吴大夫,199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在我院已经工作了12年。在这12年里,她取得了很多的荣誉。2004年,她曾被评为“市卫生局优秀团员、妇女儿童医院优秀团员”。2007年,获得妇女儿童医院“医德医风知识竞赛” 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妇女儿童医院 四星级标兵。2010年,被评为妇女儿童医院 五星级标兵、2010年,她被评为了我院唯一的一位“医保好医生”。她曾多次代表我院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竞赛,并取得优秀的成绩。
在这些荣誉面前,吴大夫并没有骄傲,她始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上夜班、下夜班不能回家休息已成为家常便饭。孩子一看见妈妈回家,便会紧紧地依偎在妈妈怀里,轻轻地说“妈妈,不去上班吧„„”。常常加班,吴大夫终于病了,发烧、咳嗽、嗓子疼、甲状腺肿大了,经过检查被诊断为甲状腺炎。她一边输液,一边工作,即便是生病了也坚持工作。这种工作的态度深深地感动着大家。
生命之中总有一些记忆深埋在我们心底,尽管时间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消褪了颜色,反而在实践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还记得,在全院培训学习心肺复苏时,吴大夫是全院动作最标准的大夫。作为示教的老师,她多次放弃休息时间,认真地为全院各科室的医务工作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演示着心肺复苏,并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尽管每一次她都累得满头大汗,当看到大家能标准地完成心肺复苏,吴大夫脸上露出了满意地笑容。
记忆是花种,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还记得那个紧张的夜晚,凌晨1点多,我院急诊收入一个宫外孕、大出血、休克、生命垂危的患者;吴大夫一得知消息、立即投入抢救中。经过紧急手术和抢救,吴大夫再一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事后,患者家属却投诉吴大夫,说她不注意形象,穿着拖鞋出来参加抢救。吴大夫没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无闻地继续工作着。依旧以微笑面对每一位患者。以身作则地告诉我们每一个年轻的大夫什么叫做“医者父母心”。她急步于病房间、手术室、行医治病的身姿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时间越久,越给我长久的感动。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的坚持就如同一朵玫瑰,散发着大爱的芬芳,弥漫在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浓郁。
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她真正是一位人民心中的好医生!
第四篇: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那你知道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5篇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1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葱3斤、鸡蛋6斤……”
2月19日下午3点,潘世国正在给村民王海军清点代购的生活用品。对账结束后,潘世国交代他,如果再有什么需要就给他打电话,他下次集中去镇上买。说完,潘世国又赶去下一户村民家里送东西。
疫情防控期间,帮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为潘世国的工作常态。
现年57岁的潘世国是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淘沟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1月26日,潘世国正在十堰市顾家岗社区的儿子家里过春节,突然收到工作群里发布的紧急通知:“请同志们明天尽快返回驻点扶贫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国没有丝毫犹豫,收拾行装就出发。
“这里离白桑关镇驻点扶贫村有90多公里,外面还下着雪,没有车辆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儿子都在劝说他。“那就走回去!” 潘世国当时就下定了决心。妻子不放心他一个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1月27日,潘世国和妻子早早起床吃了饭就出发。夫妻俩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点终于赶到了位于集镇上的家里,此时距离驻村帮扶点还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经过简单休整,上午11点,潘世国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经过了6道登记和测温点。下午1点钟,他终于赶到了淘沟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22个小时。
如今在淘沟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购生活用品,他还要摸排村民的发热情况,负责值班,巡回宣传,上门劝导。“现在大家都在一线辛苦奋战,我是党员,关键时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国说。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2
“师傅,您从哪里来的?请您测一下体温。”2月6日,在武邑范村交通检疫留验站,43岁的武邑县交通局干部杨国军一边为进出的人测量体温、排查过往车辆,一边无数次重复着这句话。
1月30日,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武邑县决定成立106国道武邑范村交通检疫留验站,把好全县的北大门。作为交通部门联络人,杨国军负责范村和汽车站留验站的筹建。建设留验站可不是简单事,留验站由交通、卫生、公安交警等部门人员组成,人员结构复杂,大家彼此又不熟悉,管理起来难度很大。现场几个党员提议,由交通局向县直工委申请,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杨国军成了临时党支部书记。
面对既无值班室又无照明的实际情况,杨国军和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大家马不停蹄安装减速带、爆闪灯、防撞桶等交通设施,同时协调电力部门接电安灯,搭建值班帐篷,解决值班人员吃住用餐问题,保证了留验站当天筹建,当天启用。
工作人员有了“家”,作为“家长”的杨国军就更忙了:他是负责人,吃喝拉撒都得他操心;他还是资料员,所有过往车辆的台账他都一一登记。2月3日晚,一场雪后,路面又湿又滑,值班人员顶着凛冽的寒风,登记过往车辆,心疼值班人员的杨国军冲到检测第一线替换身体虚弱的同志……
从1月24日到2月4日,他一直没有闲着。除了范村留验站建设,他还负责建设汽车站隔离通道、县城6个留验点的建设。连续多日的紧张劳累,杨国军的身体吃不消了,出现尿血状况,队友们把他送到衡水市人民医院就诊,主治医师建议入院治疗[lizhigushi.com]。“任务还没完成,我不能休息!”未遵医嘱,杨国军坚持返回到工作岗位。2月5日晚,身体出现严重不适的他,被同事强行带到县医院住院治疗。
“他就是冲锋在前、坚守岗位的铁把门。”留验站成员、马台卫生院院长明智民说,“我们一起工作的这些天,他的榜样一直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现在已经有4名同志先后向留验站临时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我们要向他学习,直到打赢这场战役。”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3
“大家注意啦!今天我去县城采购,上午9点前各户把需要买的东西告诉我,我给大家代买。”2月13日一大早,武邑县龙店镇刘家墩村党支部书记刘延磊在大喇叭上喊着。
疫情发生以来,该村全体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自发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他们在村口设立了检查岗,对进村人员、车辆严格检查、消毒。刘延磊还每天通过村里的大喇叭普及防疫知识。党员干部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村民刘合印拿出了自家的帐篷,为24小时轮岗值守检查口的志愿者挡风御寒;村民刘福全将自家的电线拉到了检查站,免费为检查站提供照明……
人员出不去,时间长了,生活所需的物资怎么保障?以前村民采买东西,都是到龙店镇大集上去买,现在镇上的集市停了,大家要买生活必需品就只能跑到10公里外的县城才行。
关键时刻,刘延磊担起了村民生活用品的采买任务,他让村民把要买的蔬菜、鸡蛋等生活必需品通过微信发到他的手机上。全村30多户,这家要买茄子,那家要买蒜薹,几十条信息发过来,他一一统计好,每隔三五天,便带着村里的志愿者刘红然、刘宏伟、刘梦德往县城跑采购。
“上午9点多出发,一次大概要买将近12辆购物车的东西,下午1点多才能回村!”刘延磊说,因为采购的东西多,每次大家都顾不上吃午饭,“大家都不觉得苦累,因为我们是党员干部!”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4
在重症监护病区,老年患者占比较高,为了让他们尽早康复,医务人员全力施救,用心陪护;而在病房外,消防员们也在竭尽所能守护医院安全。
张倩: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
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这是张倩抵达武汉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周前,她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建制地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老年医学科的张倩和队友们负责其中61个老年患者。老人们夜间病情变化快,张倩总会提前出发去医院。
这几天,3床的患者周阿姨情况不太稳定,住在同一层楼轻症病区的老伴一直惦记。张倩知道后,就提前拿手机录下一段周阿姨老伴的视频,晚上一接班就带给周阿姨播放,让老两口都能安心。
5床的傅阿姨女儿住进了方舱医院,想起还在酒店隔离的小外孙,傅阿姨就吃不下饭。张倩查房的时候,就嘱托护士给老人换上了甜味营养剂,在询问病情后总是留下来,多陪着老人聊聊天。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当年张倩备战高考时遭遇非典,医务人员舍身救人的场景感染了她,她报考了医学院。生命至上,努力救更多的人是张倩的初心。
你守护病人我守护医院
医务人员奋战在病房内,消防员们则全力守护着医院的安全。这是火神山医院消防救援站的一次消防演练,这支由7名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组成的队伍里,41岁的李长春年龄最大,曾参加过8000多次的灭火救援战斗。1月31日下午,他和队员们进驻火神山医院,48小时内完成了消防救援站所有消防器械的调试并投入使用。
火神山医院和普通医院在布局、建筑结构、内部设施上差别很大,李长春和队友们8次深入医院,并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制作电子沙盘,但要想完全覆盖医院的每个角落,还需要加强培训、群防群控。
消防队还与医院建立了24小时消防直联直报秒级响应机制,每个病区有一位负责人,以便第一时间处置火情。从进驻以来,大家24小时备勤,收集数据5700个,制定应急预案115份,保障了火神山医院的消防安全。目前在湖北,共有208支3560名消防救援人员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的一线。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5
有这样一位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lizhigushi.com]。他就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
走进刘智明生前的办公室,他的工作证和围巾还挂在墙上。许多同事直到现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去的事实。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刘智明所在的武昌医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1月21日刘智明去市里开会接到任务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数仅次于金银潭医院。而武昌医院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院区改造和病人的转运。
不眠不休的三天,刘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医院是综合型医院,短时间内按照传染病医院要求改建,难度极大。增加床位、调配医务人员、解决物资,每一件事都需要刘智明协调。
而此时的刘智明已经住进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结果显示,肺部严重感染,随后的核酸结果确诊为阳性。
在ICU里,刘智明的身份变了,可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却没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一会儿问病人收进来了没有,一会儿问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没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却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并让大家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复出院,再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护士长。丈夫感染后,她曾想过赶过去照顾病重的丈夫。然而,刘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线,把她留在岗位上,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2月14日,刘智明病情突然恶化,被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抢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斯人已逝,在刘智明所带领的武昌医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第五篇:感动校园人物事迹
感动校园人物事迹
从教22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爱岗敬业、为人
师表,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和
教学经验,在本职工作中体现出良好的师德风貌并取得了显著的工
作成效,硕果累累。先后指导多名学生在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
所教学生多名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所教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全
市前茅。
在长期的教学中,潜心教学,倾注真情,成绩斐然,特别是
在2010-2011,承担高三3个重点班级和一个火箭班的繁重教
学任务,始终以满腔地热情投入工作,从不喊累叫苦,面对卧病在床的母亲,即将高考的女儿,在这备考关键阶段,为了这二百多个
学生,无暇顾及她们,最终所教的班级高考600分以上有32名同学,多名同学考入国家重点高校,其中李欣同学考入北京大学。高考结束后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又马上投入到2012届高三
火箭班、复读班教学和高一班主任工作中。在工作恪尽职守,勇于
担当,率先垂范,引领着班级团队乘风破浪;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探
索前进。多年来克服家庭困难,每天早出晚归,为学校的教育工作
默默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