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20xx年8月21日至27日,我有幸远赴xx参加了xx区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专家们在知识上的博学多识和业务上的钻研精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李xx老师《把握学段教学重点,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讲座,犹如一道精神的美宴,给予了我营养,也指明了我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
报告中,李老师用简洁明快、轻松幽默的语言帮我们理清了语文课标的思路,从低段的字词教学,到中段的组词成句、组句成段,再到高端的组段成篇,让我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接着,李老师分析了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重点。听了报告,我明白了句如何教,段如何教,篇如何教。
李老师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课标疏漏对中年级有关“段”的指引没有明确参考,以至于“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他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也是有章可循,有清晰的脉络,并不是众说纷纭的“数学教学一条线,语文模糊一大片”,“数学学习如堆塔,语文学习如积沙”。李老师通过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怎样由语感状态进入语识状态,能用结构化语言说出自己的理解,才叫真懂,这样才不模模糊糊。
李xx老师让我们明白了在备课时,要紧扣学段,同一篇课文在不同学段教时,预设的阅读教学方案是不同的。他的课例让我们感到:只有在文章中别人不会留意的地方多驻足,才会发现文字背后的旖旎风景。李老师课堂上的读写有机结合,有机融合也给我们颇多启示。
我还知道了低年段重点是句子的教学,理解词意、句意,想想画面,知道从这个句子学习什么,进行写话练习;中年段重点是段的教学,理解全段的意思、结构,学会读懂段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高年段的重点是篇的教学,理解全篇的意思、结构、主旨,学会读懂篇的方法,练习写作整篇文章。如果按此步骤扎扎实实地教学,我们带出来的孩子阅读、写作水平能不高吗?
李老师的报告结束了,但学习没有结束,我一定会通过博客等方式继续向李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在实践中让孩子有所获收获快乐;让自己有所得得到幸福。
第二篇:重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重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阳春三月,桃李花开,似乎预示着一个教育界美好的春天。我有幸参加了重庆市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骨干培训。在这里,与全国、全市教育界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收获颇丰,为我今后教育、教学乃至于做人都是收益颇丰。
这次培训,不仅是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建立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师应具有高雅的气质,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丰富的内涵,活泼而理智。教师的个体形象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还代表整个学校的形象,更代表整个教师队伍。也就是每个教师都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代表这一行业形象。提升我们每位教师综合素养是十分迫切的,我们每个教师得内外兼修,守住内心的一片净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次培训,分为三大块:
一、师德师风、教师素质方面。具体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礼仪与形象——新时期教师个人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专业素养方面:《文本解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语文教育科研基础》《观念与方法》《学习,为了更专业》《小学语文教材疑难解析》《小学语文备课艺术》
三、实践活动;到人和街小学、江南小学观摩学习。
这次培训,首先讲讲备课,关于备课“教什么”“怎么教”
“谁在教”三个问题。对于谁在教,怎么教都与教师个体素质和教学手段相关,而教什么,许多教师却很茫然,或者说,按教参,教学目标来教。如何确定教什么?要做到以下三点:
1、对课标进行专业解读。
2、对选文的意图进行专业解读。
3、对文本进行专业解读。
上好一节课有三个关键:
1、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2、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
3、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在这里都讲到了文本解读,而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也常常面临是否回归作者本意的问题,以达到答案的统一,甚至惟一。这里讲讲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读者通过阅读从文学文本中获取和解释意义的过程,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模糊性,优秀的文本内涵含蓄而丰富,这就是的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个文本,会读出不同的意义。
因此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的说法。的确,文本解读本身就不可能达到统一,更不可能回归作者本意。那有没有必要回归作者本意呢?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的再现的,文本原意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时间距离是不可能克服的,也是不应当克服的。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做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
如何解读文本呢?
1、放松心态,一放松心态进行一种非
功利的阅读,获得自然地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
2、潜心会文。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以为得之。
3、知人论进。
4、寻找缝隙。要求读者从文本中寻找矛盾和缝隙,从而发现作品的意义。比如: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买橘是偶然还是必然呢?走进作者的年代和当地习俗,买橘子是必然,预示着“吉祥如意”,儿子离家时送橘子,教“走局”,预示着走运。因此父亲与其买橘子不如叫点亮自己灰暗的人生。
5、多元解读。
6、换位思考,毕竟教师阅读文本时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他们会怎样解读?有哪些不懂得?他们会读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
对以往的教育,我们总有许多束缚。要求鱼鳅黄鳝一样长,以至于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做漫画《剪冬青》讽刺教育不注重个体差异,片面追求一致目的,这种对生命差异的漠视。我们的教育是否有以下的方式呢?
赶鸭子赶进教室
填鸭子灌输知识
烤鸭子期末考试
板鸭子千人一面
这一比喻多么形象!尽管我们不承认,可我们在课堂上有没有去关注每个不同的生命?尊重生命的自主性、独创
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生成性呢?
教育要达到三重境界:
一、营造生命环境。
二、吹着牧笛放羊。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
课堂,要营造生命环境。此时,课堂是生命成长的空间,是生命发展的场所,是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彼此唤醒,彼此碰撞,彼此交融分享的阵地。相信各位教师都有这种愉悦的时刻,当我们营造出这种环境,心灵达到共鸣之时,我们的思想、情感得到全部释放,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发展了学生的同时发展了自己,在发展了自己的同时发展了学生。
因此,不要把课堂教学看作是拯救学生,而看作拯救自己,是对自己好,摆脱工作的异化,充满激情的和自己的工作融为一体,和学生一起时先不可重复的当下的生命体验。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师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生命化课堂教学就是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环境,从无名到觉醒。尊重个体差异,讲究课堂的实效性。对现在课堂教学中那种华而不实的作风,各位教授、专家都加以批判,董晓宇就提倡 “素课”,强调了备课的三次境界。崔峦老师也在一次全国优质课后严厉批评:找不到教学的起点,提无用的问题,浪费时间,忽略了有效教学状态。
布卢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董晓宇也在讲座中说到课堂目标的可操作化、可量化。具体来说就是:
1、适度。
2、具体。
3、全面。
我们教师累吗?学生累吗?是的,教育让我们身心疲惫。解放自己,学生才快乐!让自己成为幸福的老师。那么,吹着牧笛放羊无疑是教学中的一大境界,教师孩子都在愉快的享受这一生命的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就要从“预设”到“生成”,这并不是说排斥预设,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可以这么说,备一课用了一生的时间。
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使学生的心灵活的一种高雅的解脱,一种畅达的飞翔,一种童话般的陶醉和幸福。给学生心灵的自由,开启智慧,体认生命。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不要强调学生快举手,一定强调想好了再举手,给孩子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热热闹闹的一问一答。要敢于向权威说“不!”
这次培训,使我开阔了眼界,找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真真切切摆在我面前,多读书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做的事情,丰富的文化可以使我们由内而外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感染我们的学生,塑造独特的职业气质。
第三篇: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滕州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滨湖中学张
这次为期4天的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因此,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
一、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马卫东教授具体给我们指导了如何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课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标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肩负起培养人的重任。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团体,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
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参与式教学。听了教授的讲座,我更进一步体会到了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谈不上是发展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尤其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标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为只有在一个开放的、活跃的师生间的活动内容中,教师才能
开展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才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服务,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促进教学教学内容的达成。而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对于课堂参与式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多创造互动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做好对学生评价观的改变
北京五中梁捷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观念。新课标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且新课程提倡课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多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做好终身学习的教育者
李波老师告诉我们要在阅读中做教育的思想者。我们要终身学习,不断充电。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担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
桶水,而且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标。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我一直相信:只有坚持学习的人,才能拥有美丽的一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对教师的真实写照,点点滴滴地积累,细细地品味,就会从学习中收获精彩。其实,教育就是生活,做为教师能做好教育,也就能拥有一份美丽的生活。
四、做好教学中的宽容与理解
四川师大的游教授还告诉我们教学中要多一点宽容与理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使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学生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是我们今天教育生命的希望所在。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一名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老师高兴地让她发言,可是这位学生在站起来后,一紧张,什么都忘了,急得哭了起来。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
在随后的提问中,老师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发言,这位学生终于成功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试想,如果面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教师采取的不是宽容而是严厉的训斥,还会有这位学生的第二次发言和成功吗?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我们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感受到了压力,也增强了信心。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总之,这次培训虽然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以及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这次培训让我经历了太多的感动,经历了太多的激励。回头去看看自己在培训中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第四篇: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本周五、六我参加了市进修校组织的初中、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虽然学习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也很辛苦,但是两天的学习却有许多收获。
第一天上午听了来自绵阳的张伟平老师的讲座《新课标的人文视角与语文素养的综合养成》。老师讲到了新时期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发展与变化,特别提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十年反思,二元对立的教学模式,师生对立,学生与文本对立,读与写的对立。在教学时,教师把教材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讲多悟少,听多练少;课堂表演大于“读书”;泛“个性”与泛“人文”。
自己从教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一定要把新课程标准面面俱到,能够在课堂中落实一两个方面就不错了。语文课堂是培养孩子们语文素养的阵地,在这个阵地上要孩子们感受母语的无穷魅力与博大精深。在课堂中师生能产生共鸣,让生命灵动起来,让思想碰撞出火花,得到升华,让师生都感受到课堂的美好,感觉是一种享受,我认为这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第二天上午听了江实语文教师陈宗茂的讲座《作文教学探讨》,也是大有收获的。陈老师讲的很具体,可操作性也很强,陈老师坚持让学生写周记、日记,最开始时陈老师要批改每个同学的,到后来慢慢放手,批改人数逐渐递减。因为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陈老师把学生带上路,逐渐养成了写作的习惯,然后开始慢慢放手,这也是很智慧的。陈老师在讲座上也给我们展示了她许多学生的优秀作品。陈老师的作文评讲课也是一大亮点,她善于去发现孩子们作文中的好的句段,然后打出来,评讲作文时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被展示的同学看见自己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欣赏,一种被肯定的感受油然而生,就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就更愿意去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陈老师的这一方法也是非常可取的:学生每次不管是写了周记、日记、作文后,都要求孩子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段作上记号,最好写上理由。陈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积累和收集,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用文字记录下来,收集学生的作品。其实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也作了很多事情,就是没能及时记录下来,所以以后要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多记录下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第五篇:2014小学语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培训,促我成长
——小学语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内江市隆昌县第一实验小学
杨焕利
自2012-2014年的省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束了。三年来,内江师范学院的三次集中培训,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在这里,让我感受了名师的风采,我们观摩了一堂堂生动别致的语文示范课,聆听了专家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指导,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我也成长了不少。
三次培训,都给了我内心极大的震撼:专家们“高深”而又“浅显”的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概念、新思想;同学们的积极讨论也弥补了我教学中的不足。在吸取他们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不断反思自己:以后我将怎样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呢?
现就三年来的培训做一个心得交流:
一、观念得到了更新,认识得到了提高。
通过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平时,总觉得自己各方面还行。可在三年来的培训中,我们观摩了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课例、聆听了许多专家精彩纷呈的讲座,才感到惭愧:相差甚远啦!
还记得在2012年的培训中,语文教学名家韩军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两堂课(其中,《背影》是以说课的形式)。在对《背影》《匆匆》的解读中,我不得不佩服韩老师对语文的、对教学的严谨和认真,如果韩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和语文素养,他的课和讲座怎么会都快12:30分了,教室里依旧那么安静呢?
还记得在2013年的培训中,特别是听了翁礼明教授的《令人担忧,不阅读的中国人》,重庆巴蜀小学的李斌老师的《基于儿童本位的文本解读》和沈大安 专家的《多向度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讲座后,既让我重新认识了小学语文教师肩上的任务,又让我明白了教师应该如何来提升自己的修养,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把握自己,超越自己。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对教师视野以及教师眼中的儿童又有了新的认识。
还记得在2014年的培训中,专家罗良建的《用语文成就语文,以言语激荡生命》;特级教师崔雪梅的《探索有意义的思考》;特级教师卿平海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与设计》;教授胡志全的《语文教学的评价问题研究》;特级教师高永娟的《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的再认识》;研究院吴维山的《小学语文教学与科研问题发现》等,专家教授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哪次讲座不是让人难以忘记?既为他们精彩的讲座,又为他们渊博的知识,更为他们全新的教育理念。
我想我们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可怎样才能将他们尽可能的教好?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培训,不断的创新实践,多听取有益的各种意见,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改进、柔和、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方法得到了指导。
回忆专家们的讲座和献课教师的精彩课堂,他们为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出色的范本。还记得2012年韩军老师执教的《匆匆》,还记得2013年沈大安教授的讲座《多向度的阅读教学设计》,谢永龙老师执教的《爱我中华诗文美》,潘德梁老师执教的《天鹅的故事》,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杨丽老师执教的《美丽的集邮册》和四川师范银都小学张婷老师执教的《大家都快乐》以及2014年重庆之行中,红岩小学教师执教的《风筝》和天地人和街小学提供的《称赞》《母鸡》等课例,都为我的作文教学工作,提供了许许多多先进可行的经验。回望他人,审视自己,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把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铺就到我们的工作中去,那灿烂的阳光,会心的微笑是永远的,也是永恒的!
三、要勤反思、勤总结、勤思考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
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教师也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在参加了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了许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反思自己的教学,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功地记录下来,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都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四、相信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学中,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在教育学生要有信心,要学会宽容他人,要懂得“一把筷子难折断”的道理。三年的培训经历,也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虽然我们来自于四川省不同的区县,且只是短短的三十天的学习、交流和讨论,但是走进这一培训基地,就是走进了一个和谐,团结,温暖的大家庭。学员间的一句问候,几句真心的评价,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相信有了大家的探讨,有了大家的团结一心,任何困难都会得到解决。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作为工会主席和语文教研组长,更应该带头搞好学校教研、科研工作,呈现集体的力量,让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五、要调整好心态,正视自己,勇敢的面对失败教训。
平时面对工作中的烦恼与无奈,我们常常驻足叹息,抱怨不已,往往还把怨气,懈怠及怒火带到工作中去,这如何能搞好工作?在三年的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专家教授们对工作的热情和热爱。记得2014年的培训中,上海市小学语委副主任高永娟一站上讲台,大家都为她的年轻惊讶(看似只有30多岁的她,居 然说自己已经50出头了)她告诉我们:工作中要调整好心态,正视自己,勇敢的面对失败教训。如果成功了,有经验了,在高兴的同时,我们要能坦然面对,不能过分在意。她说:在总结经验,坚持成功途径的同时学会超越,学会反思,那我们的发展是迅速的,是具有可持续性的,这是多么可喜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把这种坚持的理念传给学生,教会学生坦然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那岂不一举多得?
我想,作为教师,除了自己要调整好心态,正视自己,勇敢的面对失败教训,更要以自己的这种心态去感染学生,这大概就是高永娟主任说的“一举两得”吧!
六、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三年的培训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内江师院作为承办方,既为我们安排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又带我们走出去——成都、重庆现场听课。在培训中,我时时被那些全新的教学理念所征服,被那些生动形象的教学实况所震慑。我时常想:我能把这些思想接纳过来吗?我把这些经验融入到我的教学中,那会付出多大的努力?会带来哪些收获?不管怎么样,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扎实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改革的同时学会超越,学会用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不会反思就不会提高。确实是这样。在三年来的三十天的培训中,每一堂课,每一个专题,我都认真聆听,认真讨论,也才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总之,通过三年的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小学时光,我将会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提升自我!
2014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