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心得六篇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建立统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制度。《规定》中主要针对“岗位回避”和“履职回避”作出具体规定。在“岗位回避”一章,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凡存在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事业单位聘用至具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岗位,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人员的事业单位聘用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岗位,也不得聘用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内设机构正职岗位。
我认为,出台《回避规定》是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健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法规体系的重要举措。事业单位是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载体,而工作人员是公职人员。出台《回避规定》是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工作制度化,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化和增强操作性、针对性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有的方面,《回避规定》也充满了人道主义。例如在关于授权省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灵活执行,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到:这一授权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特殊情况而设定的,如气象、地震、海洋监测台站等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性质特殊,经常分布于人迹罕至的高山、荒漠、海岛,依靠夫妻、父子等人员数十年如一日长期坚守的情形比较常见;同时,文物修复、“小剧种”表演等个别专业人才稀缺,依靠家族传承的情形也较多。本着既坚持原则又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必要留出一定灵活把握的空间。为避免政策灵活执行扩大化、随意化的隐患。
相信出台的此项规定,定能完善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上的一些不足。
【篇二】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对事业单位人事回避的范围和回避事项等进行专门规范,填补了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制度空白,是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从源头上规范事业单位用人和履职行为的重要举措。
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国家公职人员,公平公正履职是提供更高水平公共服务的必要前提。回避规定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新时代组织路线的制度保障,从源头上保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平公正履职,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公开公平公正的期许,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推动人事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避规定从源头上建立了维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公平公正的第一条防线,也划定了一条红线。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纪律意识,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公平公正、廉洁高效。
【篇三】
近日,中组部、人社部印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以下简称《回避规定》),建立了统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制度。《回避规定》着重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工作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回避种类、权限程序、管理监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是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是从源头上规范事业单位用人和履职行为的重要举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性本身是脆弱的,容易受到“人情”、“血浓于水”等影响,甚至个体私利与集体公义发生非常激烈的交锋时,存在近亲关系的上下级任职之间,很难保证所有人严格按章办事、秉公执法。还有,有些单位本身在规章制度、决策流程中不够完善,相关监督部门不可能对每个工作细节做到全覆盖。相对影视作品里“大义灭亲”,现实案例更多是因裙带关系引发的拉帮结派、恶意包庇纵容或谋取私利等不良情形。
《回避规定》的“上台”,有利于规范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推动人事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障,从源头上保证事业单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公开公平公正的期许。
《回避规定》的“上台”,加强了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任职岗位和履职情况的监督约束,不仅在源头上建立了维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公平公正的第一条防线,预防存在违公平公正的用人、履职行为发生的情况,维护政府公信力,也划定了一条红线,一旦出现相应违规违纪行为,将视情形受到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直至处分。
【篇四】
为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维护人事管理公平公正,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研究制定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从源头上规范事业单位用人和工作人员履职行为。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建立了统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制度。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逐步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以公正廉洁高效履职为准则,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工作,加强对任职岗位和履职情况的监督约束,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回避规定要求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外请专家等相关人员,参与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聘用解聘(任免)、考核考察、奖励、处分、交流、人事争议处理、出国(境)审批,人事考试、职称评审、人才评价,招生考试、项目评审、成果评选、资金审批与监管等工作时,对于其中涉及本人或本人亲属利害关系的履职活动,应当回避,不得参加相关调查、考察、讨论、评议、投票、评分、审核、决定等活动,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
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回避决定,并应当主动报告应回避的情形,有需要回避的情形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并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规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事业单位违反规定的,由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呈现事业单位工作的真实性。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建立了统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制度。
回避规定着重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任职岗位和履职情况的监督约束,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工作的基本原则、回避种类、适用范围、权限程序、管理监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回避规定主要针对“岗位回避”和“履职回避”作出具体规定。在“岗位回避”一章,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凡存在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事业单位聘用至具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岗位,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人员的事业单位聘用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岗位,也不得聘用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内设机构正职岗位。
在“履职回避”一章,要求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外请专家等相关人员,参与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聘用解聘(任免)、考核考察、奖励、处分、交流、人事争议处理、出国(境)审批,人事考试、职称评审、人才评价,招生考试、项目评审、成果评选、资金审批与监管等工作时,对于其中涉及本人或本人亲属利害关系的履职活动,应当回避,不得参加相关调查、考察、讨论、评议、投票、评分、审核、决定等活动,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服从《规定》,并应当主动报告应回避的情形,有需要回避的情形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并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规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事业单位违反规定的,由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业管理司负责人表示。
【篇六】
2019年10月23日,中组部、人社部印发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回避规定着重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任职岗位和履职情况的监督约束,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工作的基本原则、回避种类、适用范围、权限程序、管理监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此外,2019年10月25日,人社部还在官网发布了“从源头上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人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答记者问”的文章。
回避规定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凡存在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事业单位聘用至具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岗位,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人员的事业单位聘用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岗位,也不得聘用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内设机构正职岗位。
回避规定要求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外请专家等相关人员,参与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聘用解聘、考核考察、奖励、处分、交流、人事争议处理、出国(境)审批,人事考试、职称评审、人才评价,招生考试、项目评审、成果评选、资金审批与监管等工作时,对于其中涉及本人或本人亲属利害关系的履职活动,应当回避,不得参加相关调查、考察、讨论、评议、投票、评分、审核、决定等活动,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
该《回避规定》和中组部、人社部《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中组发[2011]31号)、《检察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高检发[2000]18号)、《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实施细则》(文人发[1996]68号)中对近姻亲的范围界定一致。根据笔者了解,目前法律、行政法规并无对近姻亲范围的定义,一些部委和司法机关有近姻亲回避的规定,但范围不尽一致。由于中组部和人社部系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机关,该《回避规定》和中组发[2011]31号文件将对后续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认定近姻亲的范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