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习仲勋心得体会(大全)
学习习仲勋心得体会
10月14-16日,央视播出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通过聚焦习仲勋各个阶段精彩的人生片段,展示了他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了解到了他传奇的一生,这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
习仲勋同志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屈不挠的奋斗和伟大崇高的人格,书写了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壮丽人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通过追寻习仲勋同志的革命足迹,笔者被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求实务实的优良作风、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心系国家的深厚感情所感动,深受启发。
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习仲勋在党组织教育和指引下,把自己的人生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国家的富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奋斗终生。特别是在长达二十几年腥风血雨、白色恐怖的日日夜夜,以满腔热血,置生死于度外。无论是在学生运动的风潮中,在陕甘边区地下活动期间,还是在延安保卫战的严峻日子里,他出生入死,坚定不移,勇往直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古人先贤推崇备至的英雄气概,在习仲勋等老一代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求实务实的优良作风。求实务实是习仲勋一生作风的突出特点。在创建陕甘边区的过程中,在陕甘边区抵制“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在领导陕甘边区的土改活动中,习仲勋同志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出、制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的具体政策和工作方针,作出重大的贡献。这种求实务实的作风包括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光明磊落的求实作风,使习仲勋同志能够模范地团结同志,同心同德开展工作,成绩卓著。因而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表彰和多次接见,与其共商陕甘宁边区土改等方面工作大计。他曾参与陕甘宁边区的领导工作,和彭德怀等领导共同肩负保卫延安的重任。
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习仲勋同志前半生革命生涯中,历经困难、挫折、生与死的考验。曾因参与**而坐牢,因开展地下活动多次身临险境。在陕甘边区遭受“左倾”机会主义的破坏而危在旦夕的时刻,在黑云压城的延安保卫战的日日夜夜,习仲勋同志始终保持着坚定不移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迎难而上,克难致胜,表现了共产党员对人民、对党、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胆忠心。
心系国家的深厚感情。习仲勋出身农家,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家乡老百姓饥寒交迫的生存状况和当局的横征暴敛,激发了他对老百姓的同情心和对当局的反抗精神。从共青团员、共产党员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视野从一村一乡一县扩大到全中国,从反对当年的地方当局到推翻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他所追求的不再是一方一域一时的利益,而是中华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时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当以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人为榜样,放下架子,放低身段,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跟基层干部交朋友,拜人民群众为师,把基层的情况摸透、群众的需求吃透,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善待群众,关爱群众,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切力和感染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充分吸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的优点,努力工作,勇于奋进。也许,你我只是沧海一粟,但如果每个人都尽力做好看似微小的事,拥有一颗纯净正直的心,我们的社会必将被正能量所环抱,“中国梦”不是梦。
第二篇:学习习仲勋心得体会
学习习仲勋精神心得体会
沈联平
通过学习习仲勋各个阶段精彩的人生片段,展示了他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了解到了他传奇的一生,这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习仲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学习习仲勋精神的坚守呢?我想,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学习他时刻保持勤政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新形式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华民族历年来勤奋勇敢。不畏艰苦著称我们党史靠艰苦奋斗成长壮大,成就伟业的,也是靠勤俭节约发展事业,建设国家的。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
多年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我们队伍中有所滋长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有的甚至对这一美德不以为然,认为不合时宜。殊不知,现如今,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扩大了,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还很多。我们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必须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作为一党员干部,我有义务将这一美德这一优良传统发扬下去 带领党员纷纷写下勤俭节约倡议书等多种形势的倡议活动。
勤俭节约在职工们乃至有些领导的意志力尚不存在。剩菜剩饭随处可见,不关水龙头现象大量存在。尤其是过分浪费电资源现象,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我不禁心生感叹,记得小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便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现在的社会中存在的现象真令我陌生,没想到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竟然被那些所谓的虚荣心理和消费观念所代替。
作为干部职工的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严格执行各种节约制度。努力培养自己的节约意识,大到压缩到各种经济开支,小到一粒粮食,都要树立勤俭节约关荣铺张浪费为耻的观念。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今天,我提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坚持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2014.3
第三篇:学习习仲勋心得
观看《习仲勋》心得体会
近期,我们观看并学习了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习仲勋》,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全片共分《烽火陕甘》、《纵横西北》、《国事春秋》、《主政南粤》、《勤政岁月》、《海纳百川》6集,完整回顾了习仲勋同志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一生。
习仲勋同志是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1959年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文革结束后从1978年被胡耀邦平凡后曾任广东省省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习仲勋同志出生在陕西,他长期战斗和生活在陕甘地区,他的革命经历同陕甘地区的革命斗争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我们党、军队和人民的奋斗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1932年4月,习仲勋等人领导组织的两当兵变,为陕甘地区革命武装的创建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也有力地配合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在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纪念习仲勋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就是要学习他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习仲勋的一生,正如有人总结说:习仲勋一生坎坷,除了这一桩著名文字狱之外,早年差一点在肃反运动中被活埋,晚年又因反对罢免胡耀邦而政坛失意,心灰意冷,郁郁而终。尽管屡被人整,迭遭不公,但习仲勋始终宽仁厚德,一向反对上纲上线整人,更从未做过背后使坏、落井下石之类的事情。习仲勋曾公开说过:“我这一生从来没有整过一个人”。习仲勋心地之善良,人品之正直,作风之开明,在中共高层有口皆碑。对习仲勋的革命生涯,可以这样总结:“一大建树,二大使命,三大功勋,四大灾难,五大辉煌”。
他从小就有创新的眼界和胆魄,十三岁参加党的工作,三十三岁就成为一名共产党的中流砥柱,说明习老的斗争经验和工作磨砺是相当的炉火纯青,又是彭德怀贺龙二位元帅的第一副政委,身居高位,但都是自觉做一个任劳任怨的还干部,协助周总理做好国务院的工作,在受到严重株连迫害的时期,始终保持对党的坚定信任和忠诚,在恢复工作后主政广东时,回忆毛主席到陕北后把刘志丹等一大批遭迫害的干部解放出来,稳定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联想到还有一大批和自己一样受迫害的同志亟待平反,又看到香港的繁荣和内地的窘境,首先大刀阔斧的给彭湃等受迫害的同志平反,并且上书中央对沿香港澳门的珠海和深圳进行合作,为以后的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在今年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向习仲勋同志等革命前辈学习,时刻牢记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时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为民务实,清正廉洁,做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共产党员。
第四篇:学习传承弘扬习仲勋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传承弘扬习仲勋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回顾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革命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习仲勋同志始终坚信人民的追求就是我们的使命,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我们满怀敬仰和思念之情纪念习仲勋同志,就是要追思他的崇高风范,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永远站在群众的队伍之中。
一要学习他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对党、对人民忠诚是其一生最真实的写照。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历经革命、冤狱等种种磨难,始终以大局为重,始终对党和人民充满信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修养和政治本色。面对大是大非头脑清醒,面对大风大浪信仰坚定,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政治立场毫不动摇。习仲勋同志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忠诚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走近人民、同甘共苦已经成为他的内心本能。他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走遍广东全省深入群众收集一手资料,为改革开放、为人民幸福”杀出一条血路“。在其漫长革命生涯中,他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最亲的人,天天”泡“在一起,坦诚相见。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工作的一生,永远的扎根于南粤大地人民的心中。
三要学习他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把为党为人民工作作为无上快乐,个人荣辱得失毫无位置,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在广东,为了国家经济的腾飞,他以极大的政治勇气打破思想樊笼,冲破禁区为经济特区的创建“杀出一条血路”,为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正是这种勤政务实、责无旁贷、敢为人先的无私无畏的政治胸襟,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新飞跃。习仲勋同志敢于争先、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不断奋斗。
回顾习仲勋同志的光荣历程,深切缅怀其光辉业绩,就是要从其革命经历中汲取精神养分,从其人格风范中获得榜样力量。纪念习仲勋同志,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为了党、为了人民无私无畏的崇高风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并为之不懈奋斗。
第五篇:学习少年习仲勋(最终版)
学习少年习仲勋 传承家风大家谈
习近平的家风是父亲习仲勋传承下来的,习仲勋的家风严谨。习近平说过:
“一是学父亲做人”,“您是为人坦诚、忠厚”,“您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二是学父亲做事”,“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我辈于父亲相比”,“实觉汗颜”。“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
“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您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热爱家乡父老,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您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您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 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正当的家风是养育是培养的好孩子的温
室。所以我们要劝告父母营造一个好的家风环境培养一个有用的孩子。成为国家栋梁。
习仲勋的思想作风是:
一心系群众体察民情,深入基层关注民生。
二、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关心边疆民族问题。
三、学习习仲勋同志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习仲勋的一生:
1926年春,13岁的习仲勋考入富平县立诚中学。立诚中学是参加辛亥革命的爱国名将胡景翼创办的。学校的校歌充满着革命激情和爱国情怀:
陶冶智力,发扬国光。雪去百年仇耻,收复旧有疆场。莫作白面书生,束在高阁上。
这个学校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原理,成为渭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地点之一。
在学校的附近,先发生震动渭北平原的“蒲城**”,后为纪念巴黎公社,爆发了一场长达四个月的“第三师范**”。往前,有反清名将胡景翼活捉陕西督军陆建章之子陆承武,著名的爱国志士张义安在三原举兵起义。在附近县,有国民党元老和著名革命人物于右任、井勿慕、胡景翼、张义安、杨虎城等人的英勇奋斗事迹,所有这些,在少年习仲勋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给他以重要的人生启迪,他憎恨黑暗,形成了不畏强暴、救民于水火的理想。
1928年1月下旬,习仲勋考入三原第三师范。满腔热血、爱打抱不平的习仲勋入校不久,即投入到与反动训育主任魏海的斗争中。校方与当局狼狈为奸,将为正义而抗争的习仲勋和其他学生抓起来,押进看守所。在中共三原县委学生运动负责人武延俊的指挥下,年仅15岁的习仲勋坚定沉着,机智勇敢,在狱中组织了绝食斗争,并向同伴宣传革命道理,要大家坚持到底。他还要求大家团结一致,提出“保持气节,决不出卖同志”的口号。狱友动情地回忆说:他“虽年纪小,但很有主见,有魄力,说话有震慑力”。
少年习仲勋在狱中的表现得到大家赞誉,也得到县委负责人武延俊认可。武延俊在狱中找习仲勋单独谈话,郑重宣布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在敌人的监狱入党,这在中共党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事,充分反映了习仲勋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坚强的党性。
在三原看守所羁押两个月后,习仲勋等人又被转押到西安军事裁判处,终因反“党国”的证据不足,被取保释放。
习仲勋富于智慧、坚定沉着、勇于斗争的事迹被广泛传播,当地人称誉他为“都村三杰”之一(另两位是宋文梅、程建文)。
就这样,习仲勋先入团参加学运,后在狱中入党,投身革命,从此,进入了喜悦与苦难同在、光明与阴霾交织的革命长河之中。
1930年春,即刘志丹奉命回陕举起土地革命红旗的第二年,习仲勋受中共陕西省委委派,到长武县原杨虎城部的警备骑兵第3旅3团2营从事兵运工作。警备骑兵第3旅是杨虎城收编的杂牌部队,该旅3团2营是反对冯玉祥的旧部,营长王修德是共青团员,对共产党很同情。习仲勋利用王修德的关系,下到连队,与先行渗入该营的两名共产党员成立了党小组,以2连为中心开展全营兵运工作,发展组织,争取团结士兵,积累力量,等待时机。经过半年时间,在该营发展党员30多人,在各连建立了党支部,在营建立了党的委员会,习仲勋被选为营委书记。又经过一年半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习仲勋认为“兵变”条件成熟,经省委同意,于1932年4月在甘肃省两当县成功发动了一营人的兵变,这就是威震关陇的“两当兵变”。
兵变后的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5支队,支队长先是吴进才,不久之后,许天洁接任习仲勋任队委书记。兵变部队向北且战且走,最后决定向陕西长武的亭口方向移动,与
陕甘游击队会合。此时,刘志丹亦奉省委指示,带队到礼泉、乾县一带准备接应,但正当双方靠拢途中,遭到当地土匪头子王结子的包围。由于旗帜不明确,缺乏整顿,失去依靠,孤军陷围的部队与土匪一接触,动摇分子即带头溃散逃跑,兵变没有变出革命的成果,以失败告终。
经过两年精心策划的兵变失败了,年仅19岁的习仲勋虽然心理上受到打击,他后来总结了失败的主要教训,即没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没有创建革命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他还曾假设:如果当时在凤翔山里进行游击战,情形就不同了。
经过百余里艰难辗转跋涉,1932年7月,习仲勋终于在耀县杨柳坪找到了时任陕甘游击队副总指挥的刘志丹。
根据少年习仲勋的伟绩我们应该
在杨柳坪以北的金刚庙,刘志丹、习仲勋这两位日后并肩作战、手足相依、共创陕甘边革命大业的亲密战友第一次见面了。对这次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会见,习仲勋在日后的自述文章《回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中是这样记述的:
一见面,刘志丹就紧紧握着我的手。当时我因两当兵变失败,心情沉重,不知说什么好。刘志丹很理解我的心情,鼓励我干革命不能怕失败。他亲切地吿诉我:“几年来,陕甘地区先后举行
过大大小小七十多次兵变,都失败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军事运动没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革命根据地。如果我们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井冈山为依托,搞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逐步发展扩大游击区,即使严重局面到来,我们也有站脚的地方和回旋的余地。现在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根据地。”
刘志丹比习仲勋大10岁,从此,习仲勋称刘志丹为“大哥”,刘志丹亲切地喊他仲勋。习仲勋与刘志丹情同手足,并肩战斗,刘志丹率游击队南下北上,攻城陷镇,习仲勋带特务队(后改为渭北游击队)打土豪,分粮食,发展党员,组织农会,开展游击战争。
习仲勋对刘志丹十分敬重,向他学习丰富的斗争经验;刘志丹知道习仲勋“务过农,种过地,善于联系群众”,经常委以重任。两人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同创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革”期间,习仲勋蒙冤十余年。
习仲勋的一生伟绩是我们学习的的最好的榜样。学习他的能力 他的大度,他的方法,他的家风和不惜牺牲自己为革命的心。我们要时刻记着习仲勋的能力,家风和摒弃错误的决心。我们现在生活是非常幸福。比习仲勋过的好。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的为国家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