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心得体会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党支部贯彻到基层。党与群众的血肉关系,离不开党支部这个桥梁和纽带。因此,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及党内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读者指正。
一、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基础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成效和防腐倡廉工作等方面的内容,项目多、覆盖广、流程化,为了保障它的规范运作,形成长效机制,要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一开始就重点地抓好“四个规范化”建设。
一是基本制度规范化。
为了保证党支部规范化工作正常规范运行,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和着力点,认真抓好党建工作制度建设。要对各项党建制度进行梳理,健全目标管理制度。注重与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和争创“四强四优”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
二是思想教育规范化。
要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党员素质。进一步完善党员理论学习制度,对学习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大会交流相结合、教育培训与撰写心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请假补课制度,严肃考核制度。实现理论学习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学习活动经常化。
三是组织生活规范化。
坚持“三会一课”。做到每月召开支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大会和上一次党课,每半年召开一次支委、党小组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大会和民主生活会。健全党内监督机制。规范开展党务公开制度,党支部定期向党员大会和局党委报告工作,充分听取党员的意见、加以修改,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不断改进工作。及时联系群众,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及时做好引导和转化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基础工作规范化。
注意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的基础管理,始终把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作、党费收缴管理为经常性的重要基础工作认真抓好抓实。因地制宜建立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完善基础设施和添置必要的资料,使支部党员学习教育有场所、有设备、有资料、有氛围。对原有的资料盒进行整理,按年度做好党支部文件资料和图片的收集和整理,做到基础资料齐全、制度健全、目录统一、存放整齐,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党建工作的情况。
二、严格的考评机制是保障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奖惩激励机制、党务督查机制四项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党支部同业对标考评细则,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注重把党务工作与企业(部门、专业)中心工作及精神文明、企业文化、新闻宣传、维稳工作、纪律监督、群团工作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建立“支部自评一组织考评――评价反馈――整改纠偏”的闭环管理,将责任落实到支部、落实到人头,将目标落实到党小组和每个党员,做到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人人有标准”,并通过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定期的内部审核、外部审核以及绩效考核等办法,加强规范化建设的过程控制和跟踪考核促进工作的落实,使党建工作由原来的结果控制转变为全过程质量控制,实现各项工作“月检月清”,有效解决落实难的问题,确保各项制度成为党组织、党员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自觉行为,从而避免了“两张皮”现象。
三、特色的活动载体作平台
运用好活动载体,是抓好党建政工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实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要注重把规范化建设同企业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工作载体,使党建工作更好地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既有效地防止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又调动了党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党的各项工作在党员日常业务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有力地带动党员在日常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结合网络优势,挖掘网络潜力,积极打造“数字政工”,大力实施电子党务,开通网页,实现党建工作的公开、透明、开放,使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驶入信息化的快车道。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窗口)”活动,立足本职岗位,带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组织党员围绕本单位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建言献策等活动,按时完成上级党组织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党员干部重点帮助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党员与身边员工“共同进步、共保平安、共强素质、共树形象、共促发展”。同时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既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的自觉性,拉近群众与党支部的距离,又可以增强党的工作的亲和力。使党员发挥主体意识逐渐成为自发行为,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